细胞的能量代谢和物质代谢
高中生物 细胞代谢包括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

第十六章细胞代谢和基因表达的调控细胞代谢包括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
细胞代谢是一个完整统一的网络,并且存在复杂的调节机制,这些调节机制都是在基因表达产物(蛋白质或RNA)的作用下进行的。
重点:物质代谢途径的相互联系,酶活性的调节。
第一节物质代谢途径的相互联系细胞代谢的基本原则是将各类物质分别纳入各自的共同代谢途径,以少数种类的反应转化种类繁多的分子。
不同代谢途径可以通过交叉点上关键的中间物而相互转化,其中三个关键的中间物是G-6-P、丙酮酸、乙酰CoA。
一、糖代谢与脂代谢的联系1、糖转变成脂图糖经过酵解,生成磷酸二羟丙酮及丙酮酸。
磷酸二羟丙酮还原为甘油,丙酮酸氧化脱羧转变成乙酰CoA,合成脂肪酸。
2、脂转变成糖图甘油经磷酸化为3-磷酸甘油,转变为磷酸二羟丙酮,异生为糖。
在植物、细菌中,脂肪酸转化成乙酰CoA,后者经乙醛酸循环生成琥珀酸,进入TCA,由草酰乙酸脱羧生成丙酮酸,生糖。
动物体内,无乙醛酸循环,乙酰CoA进入TCA氧化,生成CO2和H2O。
脂肪酸在动物体内也可以转变成糖,但此时必需要有其他来源的物质补充TCA中消耗的有机酸(草酰乙酸)。
糖利用受阻,依靠脂类物质供能量,脂肪动员,在肝中产生大量酮体(丙酮、乙酰乙酸、β-羟基丁酸)。
二、糖代谢与氨基酸代谢的关系1、糖的分解代谢为氨基酸合成提供碳架图糖→丙酮酸→α-酮戊二酸+ 草酰乙酸这三种酮酸,经过转氨作用分别生成Ala、Glu和Asp。
2、生糖氨基酸的碳架可以转变成糖凡是能生成丙酮酸、α—酮戊二酸、琥珀酸、草酰乙酸的a.a,称为生糖a.a。
Phe、Tyr、Ilr、L ys、Trp等可生成乙酰乙酰CoA,从而生成酮体。
Phe、Tyr等生糖及生酮。
三、氨基酸代谢与脂代谢的关系氨基酸的碳架都可以最终转变成乙酰CoA,可以用于脂肪酸和胆甾醇的合成。
生糖a.a的碳架可以转变成甘油。
Ser可以转变成胆胺和胆碱,合成脑磷脂和卵磷脂。
动物体内脂肪酸的降解产物乙酰CoA,不能为a.a合成提供净碳架。
初中生物知识点解析细胞的代谢与能量转换

初中生物知识点解析细胞的代谢与能量转换初中生物知识点解析:细胞的代谢与能量转换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其中的代谢过程对于维持生命活动至关重要。
细胞通过代谢反应将外界的物质转化为能量,从而维持自身的正常运行。
本文将对初中生物中与细胞的代谢及能量转换相关的知识点进行深入解析。
一、细胞的代谢类型代谢是指生物体内各种化学反应的总和,包括合成代谢和分解代谢两种类型。
1. 合成代谢合成代谢是指细胞内有机物的合成过程,也称为合成反应。
在细胞内,通过一系列酶的催化作用,有机物从简单物质逐步合成,形成复杂有机物。
例如,葡萄糖、氨基酸和脂肪酸都是由细胞合成的有机物。
2. 分解代谢分解代谢是指细胞内有机物分解为较简单物质的过程,也称为分解反应。
细胞通过将有机物分解为较小的分子,释放能量和废物。
例如,通过呼吸作用,葡萄糖被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大量能量。
二、细胞的能量转换细胞中的能量转换主要通过两种方式进行,即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1. 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和某些细菌中进行的一种能量转换过程。
光合作用利用太阳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葡萄糖和氧气。
该过程中,叶绿素吸收光能,产生光合色素激发态,进而通过一系列反应最终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
2. 呼吸作用呼吸作用是生物体将有机物分解为水和二氧化碳的过程,以产生能量。
呼吸作用分为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两种类型。
- 无氧呼吸: 在没有氧气的条件下,有机物在细胞内部被分解为较小的分子,并释放少量能量。
这种呼吸方式通常在缺氧的环境下进行,产生的能量较少。
- 有氧呼吸: 在氧气充足的条件下,有机物在线粒体内被彻底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大量能量。
这种呼吸方式在大多数生物体中普遍存在,产生的能量较为充足。
三、能量输入与输出细胞的能量输入主要来自外界的物质,如食物和光能,而能量的输出则通过一系列代谢过程进行。
1. 能量输入- 食物摄入: 细胞通过摄入食物,特别是富含有机物的食物,吸收其中的营养成分,用于维持自身的生命活动。
高中生物课件-浙科版高中生物必修1第三章《细胞的代谢

(三)渗透作用的产生 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一是具有半透膜; 二是半透膜两侧的溶液 具有浓度差。
渗透作用示意图
(四)成熟的植物细胞
相当于一个渗透系统。
⑴原生质层(主要包括细
原
胞膜、液泡膜和两层膜之间的
细胞质)相当于一层半透膜。
生 质 层
⑵外界溶液与细胞液存在浓度差。 因此,处于外界溶液中的成熟植物细胞可
一、扩散:
1、定义:分子从高浓度处向低浓度处运动的现象。 2、扩散的结果:使分子分布均匀,直到平衡。
二、渗透:
(一)渗透的概念:
水分子(或溶剂分子) 通过膜的扩散,叫做渗透。
(二)渗透作用的方向:
水分子
低浓度的溶液
高浓度的溶液
膜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渗透作用示意图
水分子相对较多 水分子 水分子相对较少 膜
问题1:渗透作用与扩散的区别? 扩散 渗透
④根毛细胞渗透作用吸收水分
⑤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甘油
⑥根细胞吸收NH4+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②③⑥ D.④⑤⑥
例题:右图中能正确表示动物肌细胞内ATP的产生 量与O2供给之间曲线的是 ( B )
第二节 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
扩散: 渗透: 被动转运(又叫被动运输) 主动转运(又称主动运输)
8、植物细胞中储存能量的物质: 淀粉
例题:请根据下列反应式回答:
(1)上述反应从左向右进行时,能量来自ATP中
的
,这些能量可以用于生物的各项生命活动,
请列举出两个需要ATP提供能量的生命活动的实
例
。
(2)在动物体和人体内,ADP转化为TAP时所需能量主
要来自
作用。在绿色植物体内,ADP转化为TAP时所
细胞的能量代谢和物质代谢

---------------------------------------------------------------最新资料推荐------------------------------------------------------细胞的能量代谢和物质代谢物质代谢与能量代谢新陈代谢定义: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物质和能量交换以及生物体内物质和能量的自我更新过程叫做新陈代谢。
一般都是在酶的催化作用下进行的。
意义:生物体进行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分类 1.性质上分成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 2.方向上分成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同化作用(又叫做合成代谢):生物体把从外界环境中获取的营养物质转变成自身的组成物质,并且储存能量的变化过程。
异化作用:(又叫做分解代谢):生物体能够把自身的一部分组成物质加以分解,释放出其中的能量,并且把分解的终产物排出体外的变化过程。
新陈代谢类型比较表格同化作用与异化作用是同时而交错进行的。
同化作用为异化作用提供了物质基础,并储存能量,异化作用为同化作用提供了部分的原料和生命活动所需能量。
同化作用大于异化作用时,生物表现生长现象;同化作用小于异化作用一般在病理条件下才能发生,会导致消瘦,甚至死亡。
1 / 5很多动物在进化过程中保留了无氧呼吸的酶系统,但进行呼吸作用仍以有氧呼吸为主,故归入需氧型。
原核生物有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或细胞膜所形成的特殊结构上)几种典型特殊生物的代谢类型酵母菌生物种类:真核生物,真菌分布:含糖量较高和偏酸性的环境遗传物质:细胞核 DNA,线粒体 DNA,质粒 DNA 生殖方式:主要是无性繁殖出芽生殖。
细胞结构:细胞壁(葡聚糖和甘露聚糖)、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细胞质基质和内质网、核糖体、线粒体、液泡生态系统中的成分:分解者生产应用:酿果酒、发面、生产有机酸等代谢类型:异养兼性厌氧型在有氧条件下,进行有氧呼吸,能量充足,繁殖快在无氧条件下,进行无氧呼吸,不能繁殖后代呼吸过程表示:硝化细菌生物种类:原核生物,细菌分布:土壤生殖方式:二分裂生态系统中的成分:生产者生产应用:代谢类型:---------------------------------------------------------------最新资料推荐------------------------------------------------------ 化能自养需氧型化能合成作用:分类:硝化细菌、亚硝化细菌 1. 与新陈代谢直接相关的四大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循环系统 2.弄清人和动物体内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及其关系消化过程物质代谢细胞的能量通货ATP 腺嘌呤核苷三磷酸 1 定义:细胞内的一种高能磷酸化合物((ATP 能够跨膜运输,可以被吸收,既能注射又能口服。
细胞的代谢途径与能量转换

细胞的代谢途径与能量转换细胞代谢途径与能量转换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细胞代谢是指细胞对物质与能量的转化过程,代谢途径涉及到一系列生化反应的媒介过程,以使细胞内得以生成生化物质和能量的过程。
代谢途径是生命活动的中心和基础,整个生物体的生长发育和各种生命活动皆代表着代谢的结果。
其中,能量的转换是代谢途径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是细胞代谢的基础,为生命的正常进程提供必要的动力。
糖代谢糖是细胞代谢最常用的能量源。
在细胞中,有两种主要的糖代谢途径:糖酵解和无氧呼吸。
糖酵解是指糖在没有氧气的情况下,通过一系列复杂的过程分解成乳酸(动物细胞)或者酒精(植物细胞)。
这个过程产生少量的ATP和NADH(辅酶,存储能量;NADH会参与将氧气加入细胞呼吸中)。
这种代谢途径适用于氧气供应不足的情况下,是有限能量的产出。
无氧呼吸也是一种没有氧气的情况下进行的糖代谢途径。
分解出的糖从而生成乳酸和ATP,与糖酵解过程相似,只是二者化合产物不同。
有氧呼吸有氧呼吸是细胞内的另一种重要能量转化过程,也是最常用的糖代谢途径之一。
在有氧环境下,细胞会通过氧气来分解糖,并且产生大量ATP。
在细胞内部,简单的糖(如葡萄糖)会被分解成较小的分子,其中包括丙酮酸和磷酸酪氨酸等。
随着这两种分子的分解,产生了大量的能量。
通过持续的生化反应,将产生的能量转化为ATP,储存在细胞内供以后使用。
这一过程中,细胞使用了一系列酶和蛋白质来对糖进行分解,并且通过多个途径将磷酸分子连接到腺苷(Adenosine)分子上,产生ATP,并释放出氧气。
脂肪代谢除了糖以外,脂肪代谢也是细胞代谢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在细胞内,脂肪分子能够被分解成脂肪酸和甘油,其中脂肪酸是用来产生ATP的重要物质。
脂肪酸和甘油被体内酶进行分解,并且在持续的化学反应中被转化成乙酰辅酶A。
这种化合物可以在其他生化反应中被进一步加工,从而产生巨量的ATP。
蛋白质代谢蛋白质是细胞内另一种重要的分子,也可以作为能量来源之一。
细胞代谢填空知识点总结

细胞代谢填空知识点总结1. 细胞代谢的类型细胞代谢可以分为三个主要类型:①物质代谢,包括合成代谢(合成细胞结构和内在物质)和分解代谢(降解细胞结构和内在物质);②能量代谢,指细胞内通过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等物质代谢释放出能量;③微量元素代谢,指细胞内对微量元素的吸收和排泄。
2. 有氧代谢有氧代谢是指细胞在氧气存在下进行的代谢,它包括①糖解途径,将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产生ATP和NADH;②三羧酸循环,将丙酮酸通过循环逐步氧化成CO2,释放出更多的ATP和NADH;③电子传递链,将NADH和FADH2在线粒体内逐步氧化成水,释放出更多的ATP。
3. 无氧代谢无氧代谢是指细胞在缺氧的情况下进行的代谢,它包括①酵解途径,将葡萄糖分解成乳酸,产生少量的ATP;②发酵途径,将葡萄糖分解成酒精和二氧化碳,产生少量的ATP。
4. ATP的合成ATP是细胞内能量转移的重要分子,它通过酶催化反应合成。
有氧代谢中,ATP的合成包括①磷酸化途径,通过磷酸添加到ADP上来形成ATP;②光合作用,是植物细胞中进行的产生ATP的途径。
无氧代谢中,ATP的合成包括无氧糖解和无氧磷酸化。
5. 代谢产物的排泄代谢产物包括有害废物和无害废物。
细胞内产生的有害废物需要通过排泄来清除,它包括①氮质废物,比如尿素和氨等;②二氧化碳,通过呼吸排出体外;③无机盐,通过尿液排出体外。
无害废物则是体内所需要的物质的代谢产物,它需要通过排泄来维持正常代谢。
6. 良好的细胞代谢对身体健康的意义良好的细胞代谢能够保持身体正常的生理活动,维持体内稳态。
细胞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废物需要及时排泄,否则可能导致疾病的发生。
良好的细胞代谢还能够有效地利用能量和物质,保持身体的健康。
总之,细胞代谢是细胞内生命活动的基础,对维持细胞内稳态和保持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通过了解细胞代谢的类型、过程和意义,可以更好地理解细胞内的生理活动,为维持健康的生活提供依据。
细胞代谢类型-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细胞代谢类型-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细胞代谢是指细胞生命活动中包括能量转化和物质代谢的过程。
在细胞内,无数个代谢反应相互作用,形成细胞代谢网络。
通过这些反应,细胞能够从外部环境中获取和利用能量,同时合成、分解和转运各种生物大分子,以维持其正常的生理功能。
细胞代谢的类型可以分为两大类:有氧代谢和无氧代谢。
有氧代谢是指细胞在氧气的存在下,通过进行三个主要的代谢途径来产生能量,包括糖酵解、三羧酸循环和氧化磷酸化。
这些途径相互配合,细胞通过氧化有机底物的方式产生ATP分子,为细胞提供能量。
与有氧代谢相对应的是无氧代谢,它是在缺氧或氧供应不足的情况下进行的一种细胞代谢方式。
无氧代谢通常包括两个过程:乳酸发酵和酒精发酵。
乳酸发酵发生在某些单细胞生物和人体肌肉细胞中,通过将糖分解为乳酸来产生能量。
酒精发酵则是由某些微生物(如酵母菌)进行,在缺氧环境下将糖转化为乙醇和二氧化碳。
细胞代谢类型对细胞的生存和功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不同的细胞根据其所处的环境和需求选择合适的代谢途径,以满足其能量和物质需求。
此外,一些疾病和异常情况也会导致细胞代谢的改变,进而影响细胞的功能和健康。
本文将详细介绍有关细胞代谢类型的知识,包括有氧代谢和无氧代谢的机制和特点,以及它们在生理和病理过程中的作用。
通过深入了解细胞代谢类型,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细胞的生命活动,并为相关疾病的治疗和预防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写成以下几点:1.2 文章结构本文共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主要对细胞代谢类型进行概述,并介绍文章的结构和目的。
正文部分将详细探讨两种不同的细胞代谢类型。
2.1 将讨论细胞代谢类型1,包括相关的要点1和要点2;2.2 将讨论细胞代谢类型2,也包括相关的要点1和要点2。
结论部分将对全文进行总结,回顾讨论的细胞代谢类型,并展望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文章1.3 目的部分的内容应该是对本文的研究目的进行解释和说明。
细胞内的有机物质代谢和能量合成

细胞内的有机物质代谢和能量合成作为生命体的最基本单位,细胞是一个复杂而神奇的微观生态系统。
它不仅能够有序地进行代谢和合成,并从外界环境中吸收和排泄物质,还能够产生和储存能量,从而维持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
其中,有机物质代谢和能量合成是细胞内最为重要的两个过程。
一、有机物质代谢有机物质代谢是细胞内最为基本的代谢过程。
它包括有机物质的分解和合成两个方面。
1、有机物质的分解细胞内能够分解有机物质的主要酶是酶。
在代谢过程中,酶能够将复杂的有机物质分解为简单的代谢产物,以便于后续的利用。
例如,碳水化合物可以被分解成葡萄糖,脂肪可以被分解成脂肪酸和甘油,蛋白质可以被分解成氨基酸等。
有机物质分解的主要作用是产生能量,而产生的能量通常以ATP的形式储存。
其中,葡萄糖是最主要的能源物质。
在有氧条件下,葡萄糖会被分解成乳酸或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大量的能量。
而在无氧条件下,葡萄糖只能被分解成乳酸,产生的能量相对要少一些。
2、有机物质的合成有机物质的合成是指利用细胞内的低分子有机物质合成高分子有机物质的过程。
例如,氨基酸可以通过转氨酶催化途径合成蛋白质,脂肪酸可以通过酸性催化途径合成甘油三酯,葡萄糖可以通过糖原合成途径合成糖原等。
这些代谢产物都是细胞体内的基本物质,对于维持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非常重要。
二、能量合成生命活动必须依赖于能量。
而细胞体内最主要的能源分子就是ATP。
ATP是由核苷酸和三磷酸基团组成的三聚体,其中,三磷酸基团被认为是最为重要的能源。
1、ATP的合成途径ATP的合成有两种途径: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
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和光合细菌利用太阳能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和氧气的过程,其中产生的ATP为化学合成的能量源。
而细胞呼吸是指细胞在有氧条件下将葡萄糖等有机物质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同时合成ATP的过程。
这一过程中,产生ATP的途径包括糖酵解和三氧化二磷氧化还原酶系统(呼吸链)。
2、ATP的维持和调节ATP是生命活动必不可少的能源分子,因此维持其水平相对稳定是非常重要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质代谢与能量代谢
新陈代谢
•定义: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物质和能量交换以及生物体内物质和能量的自我更新过程叫做新陈代谢。
一般都是在酶的催化作用下进行的。
•意义:生物体进行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
•分类
1.性质上分成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
2.方向上分成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
•同化作用(又叫做合成代谢):生物体把从外界环境中获取的营养物质转变成自身的组成物质,并且储存能量的变化过程。
•异化作用:(又叫做分解代谢):生物体能够把自身的一部分组成物质加以分解,释放出其中的能量,并且把分解的终产物排出体外的变化过程。
新陈代谢类型比较表格
同化作用与异化作用是同时而交错进行的。
同化作用为异化作用提供了物质基础,并储存能量,异化作用为同化作用提供了部分的原料和生命活动所需能量。
同化作用大于异化作用时,生物表现生长现象;同化作用小于异化作用一般在病理条件下才能发生,会导致消瘦,甚至死亡。
很多动物在进化过程中保留了无氧呼吸的酶系统,但进行呼吸作用仍以有氧呼吸为主,故归入需氧型。
原核生物有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或细胞膜所形成的特殊结构上)
几种典型特殊生物的代谢类型
酵母菌
生物种类:真核生物,真菌
分布:含糖量较高和偏酸性的环境
遗传物质:细胞核DNA线粒体DNA质粒DNA
生殖方式:主要是无性繁殖一一出芽生殖。
细胞结构:细胞壁(葡聚糖和甘露聚糖)、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细胞质基质和内质网、核糖体、线粒体、液泡
生态系统中的成分:分解者
生产应用:酿果酒、发面、生产有机酸等
代谢类型:异养兼性厌氧型
在有氧条件下,进行有氧呼吸,能量充足,繁殖快
在无氧条件下,进行无氧呼吸,不能繁殖后代
呼吸过程表示:
硝化细菌
生物种类:原核生物,细菌
分布:土壤
生殖方式:二分裂
生态系统中的成分:生产者
生产应用:
代谢类型:化能自养需氧型
化能合成作用:
分类:硝化细菌、亚硝化细菌
1. 与新陈代谢直接相关的四大系统
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循环系统 2. 弄清人和动物体内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及其关系
消化过程
淀粉器骼麦芽
4^^磧糖 脂肪 异:用•脂肪徽粒"帧
叫甘抽+脂肪酸
物质代谢
」直—各种纽怨迈门质,騎、激素等 蛀軽*形晦的枫草柚
——*律N 部处 —NHj 兰亠<话 粗化
枫竺生g+HE 能f& 主塑+粧奧■.脂肪 诸存柱出卜、肠系稅、大冏膜等处
“宀作迅“°鹹
蛋白质
同蛋白喝
co 严山时能量旦业 肘糖朮
■合直* 肌糖元—臂底彳 某
些凰草酸_转变 脂防
1 T
涓化、吸收、.-4
细胞的能量“通货”一一ATP腺嘌呤核苷三磷酸
1定义:细胞内的一种高能磷酸化合物
(ATP能够跨膜运输,可以被吸收,既能注射又能口服。
)
2.元素组成:CHONP
3.化学组成:一分子腺苷和三分子磷酸基团
4.结构简式及其符号意义
A—p~p~p
A表示腺苷,T表示三个Tri,P表示磷酸基团,~表示高能磷酸键,一表示普通磷酸键ATP分子中大量能量就储存在高能磷酸键中
5.ATP与ADP可以相互转化
表达式
酶
能量来源
能量去路
反应场所
•ATP在细胞内的含量很少,需要随时消耗、随时产生,因此它在细胞内的转化速率很快, 而且能在生命活动的过程中随用随取。
•ATP转化为ADP也需要消耗水。
6ATP的形成途径
胞质中和细电廈
上)
光能是生物体进行各项生命活动的根本能量来源,植物的光合作用是生物界中最基本的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
光能进入生物群落后,以化学能的形式储存于有机物中,以有机物为载体通过食物链而流动。
生物不能直接利用有机物中的化学能,只有有机物氧化分解并将
能量转移到ATP中,才能被利用。
1.细胞呼吸:一切细胞生物
2.光合作用:绿色植物、光合细菌、蓝藻
3.磷酸肌酸等高能化合物水解释放能量:人与动物
4.化能合成作用:某些细菌如硝化细菌、硫细菌、铁细菌
7.ATP中能量的利用
ATP中的能量可以直接转换成其他各种形式的能量,用于各项生命活动:
1.机械能:肌肉收缩、染色体运动
2.电能:神经传导、生物电
3.渗透能:主动运输
4.化学能:物质合成,用于细胞内各种吸能反应。
•细胞内的化学反应分吸能反应和放能反应。
吸能反应一般与ATP水解的反应相联系,放
能反应一般与ATP的合成相联系
•能量通过ATP 分子在吸能反应和放能反应之间循环流通 5. 6.
ATP — ADP
ADP-^ ATP 主妥生雀功毙
是
否
暂萄糧、氨基酸、无机莖鸚孑等物 癒的主站运瑜
呈
呈
细舸呼嘅去牛紆巴许电宅什拆点曲 进行消耗ATF
叶绿障
星
光反应产生ATP,昭反应酒耗AI?
是
是
鈿庖有氧呼骥第二.三阶履产生
ATP,目县nm 貝埶尊清極ATF
A
否
毎基螫含或蚤直质尊消耗ATP
是
否
基体 亦廿涪物蒔抑质淸琵ATF
内感网
是 否 肖机物胸舍戒.运第尊消耗吧卩
是
否
DNA 的夏抓蒔录等消耗丸I?
是
杏 孫坯站諜体.卒引養丙远移动第甫
、与ATP 相关的曲线
1.02供应量与ATP 产生速率的关系曲线如右图所示(不考虑光合作用)
解读: ①A 点表示在无氧条件下,细胞通过无氧呼吸 产生少量ATP.
②.AB 段表示随 Q 浓度的升高,细胞有氧呼吸逐渐加 强,ATP 的产生速率也随之增大
①BC 段表示02供应量超过一定范围后, ATP 的产
生速率不再加快,此时的限制因素可能是酶、 ADP 、 磷酸等 2 .细胞呼吸强度与 ATP 产生速率的关系曲线
(如下图)
光能:发光
热能
"ATP产皇过卓
解读:细胞呼吸强度为零时,不能合成ATP ;当呼吸
强度增强后,ATP产生速率变快.
3 .温度变化与ATP产生速率的关系曲线(如下图)
解读:温度影响ATP的产生,是通过影响酶的活性实现
的。
因而,此曲线与温度影响酶活性的曲线一致。
能源相关总结
动物细胞中的储能物质——糖原;
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一一一一ATP ;
生命活动的最终能源一一一一太阳能•
植物细胞中的储能物质——淀粉;
欢迎您的下载,
资料仅供参考!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资料等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