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灯具混色原理及颜色控制方式
led调色原理

led调色原理LED调色原理LED(Light Emitting Diode)是一种半导体发光器件,它通过电流通过PN结使其发出可见光。
而LED的调色原理是通过控制不同颜色的LED灯的亮度来实现。
LED的调色原理是基于三基色原理,即红、绿、蓝三种颜色的光混合成其他颜色的光。
这是因为人眼对于光的感受是通过视锥细胞来感知的,而视锥细胞分为三种类型,分别对应红、绿、蓝三种颜色的光敏感。
因此,当红、绿、蓝三种颜色的光混合在一起时,人眼就能感知到其他颜色的光。
为了实现LED的调色功能,LED灯通常由红、绿、蓝三种颜色的LED芯片组成。
通过控制每个LED芯片的亮度,可以调节红、绿、蓝三种颜色的光的强度,从而实现所需颜色的发光效果。
例如,当红、绿、蓝三种颜色的LED芯片都是全亮时,LED灯就会呈现出白色光。
而如果只有红、绿两种颜色的LED芯片亮起,那么LED灯就会呈现出黄色光,因为红、绿两种光混合在一起就会形成黄色光。
为了更精确地控制LED的颜色,还可以使用PWM(Pulse Width Modulation)调光技术。
通过改变PWM信号的占空比,可以控制LED灯的亮度,从而实现不同亮度的颜色效果。
例如,当PWM信号的占空比为50%时,LED灯的亮度为50%,颜色也相应地变暗一半。
除了使用红、绿、蓝三种颜色的LED芯片,还可以使用其他颜色的LED芯片来实现更丰富多彩的调色效果。
例如,添加黄色的LED芯片可以在红、绿两种颜色的基础上调制出更多的颜色。
同时,LED 灯的亮度和颜色也可以通过电流的调节来实现。
总结一下,LED的调色原理是通过控制不同颜色LED灯的亮度来实现。
通过混合红、绿、蓝三种颜色的光,可以实现其他颜色的发光效果。
同时,使用PWM调光技术和不同颜色的LED芯片,可以实现更精确和丰富多彩的调色效果。
LED的调色原理不仅在照明和显示领域有广泛应用,还在舞台灯光、汽车灯光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浅谈LED灯具的颜色控制(下)

浅谈LED灯具的颜色控制(下)对于任何一台以RGB方式来定义颜色的灯光控制台,图3所显示的变化过程正是设计师所得到的。
琥珀色沿直线路径变化到粉红色,穿过稍显淡雅的红色。
此时笔者写的是“稍显淡雅”,因为这种情况下,色点与色轮中心之间的距离表示颜色的饱和度,2个端点所连线段的中点离圆心更近了。
但如果从粉红色变化到绿色,在这个模型中,由于沿直线运动,恰好穿过白光。
这可能是所需要的效果,也可能不是。
设计师可能要用另一种略有差别的方式来描述这2个cue。
在图4中,2个端点完全一样:琥珀色和粉红色。
但是在本例中,颜色空间采用HSL。
Cue 1是色调为10%的琥珀色(对于色调,百分数可赋予任意单位),cue 2是色调为90%的粉红色。
注意:如果以琥珀色为起点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则得到红色。
该例中,在琥珀色变化到粉红色的过程中,穿过的是与2个端点饱和度一样的红色区,因为它们到圆心的距离相等。
这是沿弧线运动,而非直线。
如果采用其他方式来定义颜色空间,又会如何?比如对它做镜像,当色点为琥珀色时,按逆时针方向运动,则先得到黄色,而非红色。
实际控制中,要得到红色,必须走很长一段路。
在图5中,cue 1依然为琥珀色(10%的色调’),cue 2依然为粉红色(90%的色调’)。
它们的数值相同,只是出现在空间的不同位置。
由于这些都是纯粹假设的颜色空间,笔者在原有的HSL后面加上一撇-HSL’。
如果仔细阅读上文,就会看到琥珀色的色调被定义为10%。
3个字母后面的这一撇表示对色轮做了镜像。
无论灯具采用何种主颜色体系(RGB、RGBA、RGBW或RGBAW),都可以在多个颜色空间(RGB、CMY、HSL、HSL'、HSV. HSV)中编写cue并实现过渡变化。
让LED灯具看上去像白炽光源类灯具市场中有些LED灯具偏琥珀色或偏红色。
当灯丝冷却时(调暗),白炽光源类灯具会变得更红,如同2800K的光,要比5 600K的光看上去更红。
led调色温方案

led调色温方案随着科技的发展,LED(Light 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作为一种节能环保的照明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而对于不同场景和需求,调节LED灯的色温,可以提供人们更加舒适和适宜的照明效果。
本文将介绍LED调色温的原理、应用场景和不同方案。
一.原理LED调色温原理是通过调节LED照明产品的冷白光LED和暖白光LED的亮度比例,来改变照明效果。
具体地说,就是通过混合不同颜色的LED芯片来实现。
冷白光LED通常是以蓝光为基础,再通过荧光粉的转换,呈现出白光。
而暖白光LED则是通过黄光LED和红光LED的混合来实现。
通过调节不同比例的冷白光和暖白光,就可以得到不同的色温。
二.应用场景1.家庭照明:LED调色温可以使家庭照明更加智能化和个性化。
早晨起床时,可以调低色温呈现出柔和的暖光,帮助人们缓慢进入一天的工作状态。
而晚上休息时,则可以逐渐调暗色温,并增加冷白光的比例,提高室内的亮度,营造出更为明亮的环境。
2.商业照明:商业场所如餐厅、酒店、购物中心等,不同的时段和需求对照明效果有着不同的要求。
有时需要营造出高大上的氛围,有时又需要提供柔和的低光环境。
通过调节LED灯的色温,可以满足这些需求,让消费者获得更好的购物体验或用餐感受。
3.办公环境:在办公环境中,LED调色温方案可以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舒适感。
早晨进入办公室时,适当的暖光可以增强人们的觉醒度和精神状态。
而到了下午,逐渐增加冷白光的比例,可以提高注意力和警觉性。
这样的调节还可以减轻眼睛疲劳,更好地保护视力。
三.不同调色温方案1.固定调色温方案:固定调色温方案适合那些场所要求固定照明效果的场合。
一般是根据场所的性质和需求,选择一个合适的调色温比例来固定使用。
例如,酒店的大堂和客房可以采用较暖的色温,而会议室和办公室可以选择较冷的色温。
2.智能调色温方案:智能调色温方案适用于那些需要根据不同时段和需求进行调节的场所。
变色led灯原理

变色led灯原理LED(Light Emitting Diode)即发光二极管,是一种半导体器件,通过电流通过时,能够将电能转换为光能。
变色LED灯是一种可以通过控制LED的颜色来实现不同光效的灯具。
本文将介绍变色LED灯的原理和工作方式。
一、变色LED灯的构造变色LED灯由红、绿、蓝三种不同颜色的LED芯片组成,这三种LED芯片分别对应RGB(Red, Green, Blue)三种基本颜色。
通过控制三种LED芯片的亮度和混合比例,就能够实现不同颜色、不同亮度的光线。
二、原理与工作方式1. RGB混光原理变色LED灯的基本原理是利用RGB混光技术。
当R(红)芯片、G(绿)芯片和B(蓝)芯片同时亮起,它们的光线透过空气混合,形成各种不同颜色的光线。
例如,当R芯片和G芯片同时亮起并调节它们的亮度,就能够得到黄色的光线。
同样,通过调节三种LED芯片的亮度和混合比例,能够得到所有可见光的颜色。
2. 控制系统变色LED灯的控制系统通常由控制器和驱动电路组成。
控制器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颜色和亮度信息,驱动电路则将控制器接收到的信号转换成控制LED灯的电流和电压。
3. PWM调光技术为了实现更加精确的颜色控制和亮度调节,变色LED灯通常采用PWM(Pulse Width Modulation)调光技术。
PWM调光通过快速切换LED灯的亮灭状态,调节每个颜色通道的亮灭时间比例,从而改变颜色的亮度。
通过细微的调整各个通道的亮灭时间比例,能够实现精确且平滑的颜色控制。
4. 控制方式变色LED灯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控制,常见的方式包括:- 开关式控制,通过手动或遥控器控制灯的开关状态、颜色和亮度。
- 语音控制,通过声音指令来控制灯的开关状态、颜色和亮度。
- APP控制,通过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上的应用程序来控制灯的开关状态、颜色和亮度。
三、应用领域变色LED灯因其丰富的颜色和亮度调节效果,被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包括:- 室内照明:可以营造不同氛围的灯光,如温馨的黄色灯光、活力四溢的彩色灯光等。
LED灯发光及变色原理

LED灯及其发光原理一、LED的结构及发光原理50年前人们已经了解半导体材料可产生光线的基本知识,第一个商用二极管产生于1960年。
LED是英文light 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的缩写,它的基本结构是一块电致发光的半导体材料,置于一个有引线的架子上,然后四周用环氧树脂密封,起到保护内部芯线的作用,所以LED的抗震性能好。
LED结构图如下图所示发光二极管的核心部分是由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组成的晶片,在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之间有一个过渡层,称为p-n结。
在某些半导体材料的PN结中,注入的少数载流子与多数载流子复合时会把多余的能量以光的形式释放出来,从而把电能直接转换为光能。
PN结加反向电压,少数载流子难以注入,故不发光。
这种利用注入式电致发光原理制作的二极管叫发光二极管,通称LED。
当它处于正向工作状态时(即两端加上正向电压),电流从LED阳极流向阴极时,半导体晶体就发出从紫外到红外不同颜色的光线,光的强弱与电流有关。
二、LED光源的特点1. 电压:LED使用低压电源,供电电压在6-24V之间,根据产品不同而异,所以它是一个比使用高压电源更安全的电源,特别适用于公共场所。
2. 效能:消耗能量较同光效的白炽灯减少80%3. 适用性:很小,每个单元LED小片是3-5mm的正方形,所以可以制备成各种形状的器件,并且适合于易变的环境4. 稳定性:10万小时,光衰为初始的50%5. 响应时间:其白炽灯的响应时间为毫秒级,LED灯的响应时间为纳秒级6. 对环境污染:无有害金属汞7. 颜色:改变电流可以变色,发光二极管方便地通过化学修饰方法,调整材料的能带结构和带隙,实现红黄绿兰橙多色发光。
如小电流时为红色的LED,随着电流的增加,可以依次变为橙色,黄色,最后为绿色8. 价格:LED的价格比较昂贵,较之于白炽灯,几只LED的价格就可以与一只白炽灯的价格相当,而通常每组信号灯需由上300~500只二极管构成。
全彩led灯 原理 -回复

全彩led灯原理-回复全彩LED灯的原理在现代照明技术中,全彩LED灯具备了高能效、长寿命、环保等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室内和室外照明场景。
全彩LED灯作为一种特殊的LED 灯,能够发出多种颜色的光,为人们带来了更加多样化的照明体验。
那么全彩LED灯是如何实现多颜色的光源输出的呢?下面将逐步解析全彩LED灯的原理。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LED的工作原理。
LED是指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它是一种将电能直接转换为光能的电器元件。
LED由P-N结、荧光层和封装外壳等部分构成。
简单来说,当有电流通过P-N结时,P区的半导体以电子形式输送电子,而N区的半导体以空穴形式输送正电荷。
当这些电子和正电荷在P-N结的荧光层内相遇时,它们将结合释放出能量,这部分能量就会以光的形式发射出来。
不同材料的荧光层会发射出不同颜色的光。
全彩LED灯与一般的LED灯不同之处在于,它使用了多种不同颜色的LED 芯片。
常见的全彩LED灯一般由红、绿、蓝三种颜色的LED芯片组成。
这三种颜色的光可以通过不同的组合来形成不同的色彩。
接下来,我们将详细介绍全彩LED灯的三基色调节及混色原理。
首先是三基色调节原理。
红、绿、蓝三种颜色的LED芯片在全彩LED灯中的发光强度可以通过调节电流的大小来控制。
三基色的强度调节可以通过PWM(脉冲宽度调制)技术来实现,即通过控制每个颜色LED上电流的开关状态、频率和持续时间来控制颜色的亮度。
通过改变三个颜色的光的发光强度,可以实现不同的颜色输出,从而实现全彩灯光的效果。
其次是混色原理。
当红、绿、蓝三基色的LED芯片同时亮起时,它们的颜色会相加,从而形成新的色彩。
色彩的形成遵循了颜色加法原理。
例如,当红光和绿光同时亮起时,它们会叠加形成黄色的光。
同理,红光和蓝光亮起时会形成洋红色,绿光和蓝光亮起时会形成青色。
通过不同颜色的LED芯片的组合和强度调节,可以形成各种颜色的灯光。
最后,全彩LED灯的控制系统也是实现多种颜色输出的关键。
LED灯显示不同颜色的基本原理

青色。
三基色示意图2.三基色色坐标调整原理:●依次在红光、绿光和蓝光三种色光中,选择一种颜色作为主色,另外两种色光作为辅助颜色;不同的主色辅助颜色比例关系可以导致新的主色坐标位置、亮度。
●获取当前显示单元的三基色色坐标;与三基色目标值进行比较,确定色坐标的调整方向;确定色坐标调整方向与色光亮度值调整方向之间的对应关系;●采用矩阵算法,将色坐标调整至目标值。
【目标亮度、目标色坐标】=[9个系数]x【原始亮度、原始色坐标】通过已知量【目标亮度、目标色坐标】、【原始亮度、原始色坐标】经过电脑软件运算,求得9个系数。
以上方法通过测量RGB的原始亮度与色坐标,根据三基色的目标亮度与色坐标,确定它们之间的转换关系【9个系数】,将【9个系数】运用于调整电路,就可以一次性的将RGB3基色的亮度与色坐标调整至新的目标三基色位置。
3.色彩精度指标●理论精度:由上面【9个系数】的计算公式可知,目标色彩的精度由颜色空间公司的校正设备测量精度决定。
根据设备的技术参数,测量亮度相对精度0.5%,(x,y)色度测量精度0.003,有此可知,依据计算出的【9个系数】调整出的新色坐标偏移量理论值是0.003,亮度差异是0.5%=0.005。
●影响因素:影响新三基色精度的因素,除了颜色空间公司色度计测量精度之外还有以下因素:⏹灰度电路调整精度,由于目前电路的调整精度是0-255,所以【9个系数】的调整最小步长是1/255=0.004. 这个硬件电路的调整精度导致亮度色度的调整精度大于0.004.⏹LED测量温度不同导致的测量不准确,由于红色LED点亮后会随着温度升高亮度快速降低,不同点亮时间测量的结果误差会影响色彩精度指标。
●实际操作时,根据不同的LED灯品种特性,色彩精度指标可以通过偏移量进行微调修正,修正后可以满足想,x,y偏移量小于0.003,亮度偏移小于0.5%4.色彩一致性指标⏹因为颜色空间公司的色度计测量分辨率是万分之一,所以,理论上色彩一致性可以达到小于0.003或者小于3nm波长范围。
LED灯发光及变色原理

LED灯及其发光原理一、LED的结构及发光原理50年前人们已经了解半导体材料可产生光线的基本知识,第一个商用二极管产生于1960年。
LED是英文light 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的缩写,它的基本结构是一块电致发光的半导体材料,置于一个有引线的架子上,然后四周用环氧树脂密封,起到保护内部芯线的作用,所以LED的抗震性能好。
LED结构图如下图所示发光二极管的核心部分是由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组成的晶片,在p型半导体和n 型半导体之间有一个过渡层,称为p-n结。
在某些半导体材料的PN结中,注入的少数载流子与多数载流子复合时会把多余的能量以光的形式释放出来,从而把电能直接转换为光能。
PN结加反向电压,少数载流子难以注入,故不发光。
这种利用注入式电致发光原理制作的二极管叫发光二极管,通称LED。
当它处于正向工作状态时(即两端加上正向电压),电流从LED阳极流向阴极时,半导体晶体就发出从紫外到红外不同颜色的光线,光的强弱与电流有关。
二、LED光源的特点1. 电压:LED使用低压电源,供电电压在6-24V之间,根据产品不同而异,所以它是一个比使用高压电源更安全的电源,特别适用于公共场所。
2. 效能:消耗能量较同光效的白炽灯减少80%3. 适用性:很小,每个单元LED小片是3-5mm的正方形,所以可以制备成各种形状的器件,并且适合于易变的环境4. 稳定性:10万小时,光衰为初始的50%5. 响应时间:其白炽灯的响应时间为毫秒级,LED灯的响应时间为纳秒级6. 对环境污染:无有害金属汞7. 颜色:改变电流可以变色,发光二极管方便地通过化学修饰方法,调整材料的能带结构和带隙,实现红黄绿兰橙多色发光。
如小电流时为红色的LED,随着电流的增加,可以依次变为橙色,黄色,最后为绿色8. 价格:LED的价格比较昂贵,较之于白炽灯,几只LED的价格就可以与一只白炽灯的价格相当,而通常每组信号灯需由上300~500只二极管构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LED灯具混色原理及颜色控制方式LED灯具的颜色控制近年来,固态LED照明灯具大量普及,笔者在此尝试解析LED颜色技术的复杂性及其控制方式。
关于加法混色LED 灯具采用多个光源获得各种色光和强度。
对于演艺灯具行业,加法混色已是老生常谈了。
多年来,从业者采用带滤色片的灯具来投射天幕上的同一区域,这种方式控制起来并不容易。
笔者使用的首台智能型灯具是一台采用 3 个MR16光源的聚光灯,它们分别带有红色、绿色和蓝色滤色片。
早期,这类灯具只有3个DMX512控制通道,没有独立的强度控制通道。
所以很难在调光过程中保持颜色不变。
通常,电脑灯程序员还会设置一个“灭光换色”,以便轻易地熄灭灯具。
当然,还有更好的方法,此处不再一一列举。
颜色的控制与定义如果使用者不用纯粹的DMX 值来控制智能型灯具,而用某种抽象的控制方式,就可以采用一个虚拟的强度值。
即使制造厂家规定灯具使用3个DMX通道,抽象的控制方式也可分配4个手柄来控制:强度值和3 个颜色参数。
此处笔者写的是“ 3 个颜色参数”,而非红色、绿色和蓝色,因为RGB 只是描述颜色的一种方式。
另一种描述方式是色调(hue)、饱和度(saturation )与亮度(luminance)——HSL (有人称它为强度(intensity)或明度(lightness),而非亮度)。
另一种描述是色调(hue)、饱和度(saturation)与明度(value)——HSV。
Value(明度)也常被称为brightness(亮度),它与luminance (亮度)相似。
然而,HSL和HSV对于饱和度的定义差别很大。
为简单起见,笔者在本文中把色定义为颜色,把饱和度定义为颜色的量。
如果“L” 被设为100%,那就是白色,0%是黑色,那么,50%的L 则是饱和度为100%的纯色。
对于“ V”,0%是黑色,100%是纯色,此时饱和度值必须弥补其差别。
另一种有效的描述方式是CMY,它们是三原色,采用减法混色。
如果起先发出白光,那么,可以利用2 张滤色片来得到红色:品红色和黄色;它们分别移除白光中的绿色和蓝色成分。
通常,LED变色灯具不采用减法混色,但是这依然是一种描述颜色的有效方式。
从理论上讲,当控制LED时,应该可以调节强度和RGB、CMY、HSL或HSV中的一个(它们之间存在一些差异)。
关于LED混色人眼可以察觉波长为390 nm~700 nm 的光。
最初的LED灯具仅采用红色(约630nm)、绿色(约540nm)和蓝色(约470nm)的LED。
这3 种颜色无法混合出人眼所能看到的每一种颜色。
图1 是基于整个可见光谱之上提出的RGB模型的假定区域。
三角形的3 个顶点分别落在高饱和度的红色、绿色和蓝色区域内。
通过改变每个LED芯片发出的功率,可以得到色域内的任一颜色,但这仅仅是理论,其实,混色效果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
例如红色、绿色和蓝色的确切波长因灯而异,它们之间可能存在巨大差异。
色域不仅能描述色调,还能描述强度与饱和度。
如果通过谷歌快速搜索“ color gamut”(色域),则会看到圆、圆环、立方体、圆锥体,甚至水果形,所有这些图形都试图展示HSL的三维关系。
添加更多的颜色随着LED的技术革新、价格下降等变化,越来越多的厂家进入了这个市场。
灯光设计师对这种新光源的期待越来越强,由此对于灯具的亮度和控制颜色一致性的要求也随之提高。
白色、琥珀色、青色和紫罗兰等新的LED颜色问世。
起初,最流行的组合方式是RGBA,即添加了琥珀色芯片。
这使色域的形状更像矩形,而非三角形。
另一变种是RGBW,它带有宽光谱的白色LED。
更有新的灯具在RGB基础上添加了白色和琥珀色(RGBAW)。
随着LED技术的不断进步,芯片制造厂家还成功生产出了深红色、青色和品蓝色LED。
这些颜色已应用于7 色体系(深红色、红色、琥珀色、绿色、青色、蓝色和品蓝色),从而扩大了色域,可为设计师提供更多的颜色。
控制这么多的芯片可能很费力;每片芯片功率的多种组合方式都可获得颜色空间中的同一色点。
如何控制这些LED由于LED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控制也变得越来越复杂了。
可喜的是,一些现代化的控制系统能以非常简单的方式驱动任一类型的颜色体系。
除强度外,使用者会得到不同的颜色参数:RGB、CMY、HSL 和HSV。
笔者通过一个现实中的例子考察这些可能性。
比方说,设计师做一部音乐剧,正采用混色灯具给天幕染色。
舞台上需要营造一个日落场景,设计师想从琥珀色变化到粉红色。
采用RGB颜色空间,cue1 为琥珀色(R=100%、G=60%、B=0%),cue 2为粉红色(R=100%、G=0、B=60%)。
对于任何一台以RGB方式来定义颜色的灯光控制台,图3 所显示的变化过程正是设计师所得到的。
琥珀色沿直线路径变化到粉红色,穿过稍显淡雅的红色。
此时笔者写的是“稍显淡雅” ,因为这种情况下,色点与色轮中心之间的距离表示颜色的饱和度,2 个端点所连线段的中点离圆心更近了。
但如果从粉红色变化到绿色,在这个模型中,由于沿直线运动,恰好穿过白光。
这可能是所需要的效果,也可能不是。
设计师可能要用另一种略有差别的方式来描述这2 个cue。
在图4 中,2 个端点完全一样:琥珀色和粉红色。
但是在本例中,颜色空间采用HSL。
Cue1是色调为10%的琥珀色(对于色调,百分数可赋予任意单位),cue2 是色调为90%的粉红色。
注意:如果以琥珀色为起点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则得到红色。
该例中,在琥珀色变化到粉红色的过程中,穿过的是与2 个端点饱和度一样的红色区,因为它们到圆心的距离相等。
这是沿弧线运动,而非直线。
如果采用其他方式来定义颜色空间,又会如何?比如对它做镜像,当色点为琥珀色时,按逆时针方向运动,则先得到黄色,而非红色。
实际控制中,要得到红色,必须走很长一段路。
在图5中,cue 1依然为琥珀色(10% 的色调'),cue2 依然为粉红色(90%的色调')。
它们的数值相同,只是出现在空间的不同位置。
由于这些都是纯粹假设的颜色空间,笔者在原有的HSL后面加上一撇——HSL。
' 如果仔细阅读上文,就会看到琥珀色的色调'被定义为10%。
3 个字母后面的这一撇表示对色轮做了镜像。
无论灯具采用何种主颜色体系(RGB、RGBA、RGBW或RGBAW),都可以在多个颜色空间(RGB、CMY、HSL、HSL、' HSV、HSV)' 中编写cue并实现过渡变化。
让LED灯具看上去像白炽光源类灯具市场中有些LED灯具偏琥珀色或偏红色。
当灯丝冷却时(调暗),白炽光源类灯具会变得更红,如同2800 K的光,要比5600 K的光看上去更红。
在实际工作中,人们是在假定灯具功率开足的情况下选择颜色的,但是在剧场中使用者往往不会把灯开足使用,因此,通常在舞台上看到的并非是3200 K的光,更像是2800 K的光,其实,当接近灭光时,景物的确变得相当红。
即使设计师使用了偏蓝色调的色纸,也会有这种效果。
为使设计师能够更好地结合使用LED舞台灯具与常规灯具,制造厂家支持在低亮度端驱动更多红色芯片。
这种方式使常规灯具和固态灯具在极低亮度时所呈现出的颜色更加匹配。
精度固态光源的响应时间是瞬间的,因此,如果停止驱动芯片,它们就停止发光。
但调节LED亮度时会出现这样的问题:以低精度方式控制时,在缓慢变光过程中,亮度看上去是跳变的,尤其在低亮度时更是如此。
在改善低精度方式控制方面,早期的LED 灯具无所作为,但近年来,先进的LED驱动器在其固件中添加了缓冲器,以减缓这种突变。
16 位控制方式(同时采用2 个数据段)是灯具制造厂家采用的另一种形式,它在不添加软件缓冲器的状态下,解决了缓慢变光过程中的跳变问题。
这把任务转移给控制台,让其发出大量数据,避免了过量采样灯具中的数据,并预测了亮度的走势。
这种预测可以大大延缓LED灯具的响应时间,但如果此时设计师需要灯光随音乐实现突变,就很难实现了。
有些LED灯具制造厂家已在其固件中设置了调光曲线。
通常,调光器制造厂家可以让使用者调整曲线,把所输入的控制值转化为调光器的实际功率输出值。
常见曲线有:线性、反向和平方曲线。
当需要快速频闪时,LED的瞬间响应时间效果很好。
但如果它与常规灯具结合使用,那在按切光键时,看上去会很不自然。
此时LED瞬间灭光,而大功率常规灯具的灯丝冷却还需要一小段时间。
有些制造厂家在LED灯具中设置了多条曲线,比如:快速(Quick)、标准(Standard)、线性(Linear)和钨丝(Tungsten)仿真模式。
这延缓了发送给LED 驱动系统的控制值。
校准当采用20台LED灯具给天幕染色时,很容易察觉LED输出的不一致性。
为此,高端的固态灯具带有内置的校准通道。
这些通道可以降低或提升发送给每片芯片的控制值。
通过调整每台灯具的调色盘,使用者可以获得LED输出的一致性;如果某台灯具总是比其他灯具更红,那么,可以从整体上压低红色。
多年来,笔者发现如果与一位挑剔的设计师合作,而这位设计师又不喜欢这种场景,那就必须不断地调整它。
因为设计师追求的是效果,实际的操作问题都只是借口。
相关色温国际照明委员会(CIE)对相关色温(CCT——Correlated Color Temperature)的定义是:与具有相同亮度和既定观察条件下刺激的颜色最相似的普朗克辐射体的温度。
笔者不是照明科学家,所以把它描述为:白光的颜色。
通常,相关色温的单位采用开氏温标(K)。
为了便于理解,笔者给出常见白光的开氏温标:蜡烛约为1800 K,家用灯泡约为2800 K,舞台聚光灯约为3200 K,日光约为5600 K,电视屏幕可超过10000 K。
具有变色功能的智能型灯具也能定义白光吗?当然可以,但定义起来会有难度,因为有很多带有色彩倾向的白光。
为此,在对待具有CCT功能的混色灯具时可以再分配一个参数。
对于任何一台灯具,无论选用RGB、HSL或是HSV来' 控制,都可以调拨到不同相关色温的白光。
如果想要纯红色,那么,白光的定义就显得毫无意义了,因此,笔者忽略这一点。
但使用者希望接近白光时,可以突然开通并驱动芯片,获得定义的带有某种色彩倾向的白光。
简单来说,在一台三色LED灯具中,让所有芯片处于满功率运行可以得到白光,但同样,对于另一个CCT 不同的白光,驱动红色芯片要比驱动蓝色和绿色芯片略强一些。
图6、图7 展示的是全色谱,但其圆心显示了2 种不同色彩倾向的白光。
其中一个白光的CCT为3200 K,另一个白光的CCT为6000 K。
结语控制LED灯具的颜色有一定难度,如果读者综合应用本文讨论的所有控制方法,可能有100 余种方法来让LED灯具发出某一色光。
虽然先进的抽象式控制系统有助于简化某些任务,但如果没有用心理解控制台和灯具的功能以及它们之间如何相互作用,想在舞台上获得需要的效果,依然是一项很艰巨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