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第二版课后答案

合集下载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教程(第2版)各章习题参考答案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教程(第2版)各章习题参考答案

3.简答题 (1) 单片机与微处理器的联系与区别: 微型计算机技术形成了两大分支:微处理器(MPU)和微控制器(MCU,即单片机)。
·2·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教程(第 2 版)
MPU是微型计算机的核心部件,它的性质决定了微型计算机的性能。通用型的计算机 已从早期的数值计算、数据处理发展到当今的人工智能阶段,它不仅可以处理文字、字符、 图形、图像等信息,而且还可以处理音频、视频等信息,并向多媒体、人工智能、虚拟现 实、网络通信等方向发展。它的存储容量和运算速度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发展,高性能的32 位、64位微型计算机系统正向大、中型计算机挑战。 MCU主要用于控制领域。由它构成的检测控制系统应该具有实时的、快速的外部响应 的功能,应该能迅速采集到大量数据,并在做出正确的逻辑推理和判断后实现对被控对象 参数的调整与控制。单片机直接利用了MPU 的发展成果,也发展了16 位、32 位、64 位 的机型,但它的发展方向是高性能、高可靠性、低功耗、低电压、低噪声和低成本。目前, 单片机仍然是以8 位机为主,16 位、32 位、64 位机并行发展的格局。单片机的发展主要 还是表现在其接口和性能不断满足多种多样检测对象的要求上,尤其突出表现在它的控制 功能上,用于构成各种专用的控制器和多机控制系统。 单片机与微型计算机的联系与区别: 从组成方面,微型计算机(通用机)通常将 CPU、RAM、 I/O 口、ROM 等部件以芯 片形式安装在主板上; 单片机则将上述部件被集成到单芯片中。 从功能方面,通用计算机擅长于数据运算、采集、处理、存储和传输;单片机的专长 则是测控,往往嵌入某个仪器/设备/系统中,使其达到智能化的效果。 (2) 集成度高、体积小;面向控制、功能强;抗干扰能力强;功耗低;使用方便;性 能价格比高;容易产品化;等等。 (3) 单片机内部一般包括中央处理器 CPU、随机存储器 RAM、只读存储器 ROM、输 入/输出接口电路、定时器/计数器以及串行通信接口等。 中央处理器 CPU 是单片机的核心部件,实现运算器、控制器的功能以及中断控制等; RAM 一般作为数据存储器,用来存储数据,暂存运行期间的数据、中间结果、堆栈、位 标志和数据缓冲等;ROM 一般作为程序存储器,用于存放应用程序;并行 I/O 口,使用上 不仅可灵活地选择输入或输出,还可作为系统总线或控制信号线,从而为扩展外部存储器 和 I/O 接口提供了方便;串行 I/O 用于串行通信;定时器/计数器用于产生定时脉冲,以实 现单片机的定时控制。 (4) 由于单片机功能的飞速发展,它的应用范围日益广泛,已远远超出了计算机科学 的领域。小到玩具、信用卡,大到航天器、机器人,从实现数据采集、过程控制、模糊控 制等智能系统到人类的日常生活,现已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主要包括工业过 程控制、智能仪表、机电一体化产品、智能化接口、家用电器等领域。 (5) MCS-51系列;AT89系列;PIC系列;M68HC11系列;MCS-96系列;8XC196KX 系列;MSP430系列;SPCE系列;M68300系列;SH系列;TX99/TX49系列单片机等。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课后答案(第二版)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课后答案(第二版)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课后答案(第二版)2-1. 8051单片机芯片内部包含哪些主要逻辑功能部件?答:一个8位微处理器(CPU);片内数据存储器RAM;片内程序存储器ROM;四个8位并行I/O口P0~P3;两个定时器/计数器;五个中断源的中断控制系统;一个UART(通用异步接收发送器)的串行I/O口;片内振荡器和时钟产生电路。

2-2、8051存储器分哪几个地址空间?如何区别不同空间寻址?答:⑴片内、外统一编址的64KB程序存储器;⑵片内256B数据存储器;⑶片外64KB数据存储器。

硬件:引脚接高电平时CPU从片内0000H单元开始取指令,接低电平时CPU直接访问片外EPROM。

EA软件:MOV指令访问片内数据存储器,MOVX 指令访问片外数据存储器,MOVC指令用于读取程序存储器中的常数。

2-3. 简述8051片内RAM的空间分配。

答:低128B位数据存储器区分为:工作寄存器区(00H~1FH);位寻址区(20H~2FH);一般数据存储区(30H~7FH)高128B数据存储器区离散地分布着21个特殊功能寄存器2-4. 简述直接位寻址区的空间分配,片内RAM中包含哪些可位寻址单元?答:MCS-51单片机片内RAM中有两个区域可进行位寻址:(1)片内RAM低128字节的位寻址区,地址为20H~2FH的16个字节单元共128位,每一位都有相应的位地址,可用位寻址方式对其进行置位、复位、内容传送、逻辑运算等操作,128位的位地址定义为00H~7FH。

(2)片内RAM高128字节的存储器区,有21个特殊功能寄存器。

其中字节地址正好能被8整除的字节单元中的每一位都可以按位寻址、操作。

14 2-5.8051的P0~P3口有何不同,用作通用I/O口输入数据时应注意什么?答:P0~P3口功能不完全相同。

(1)访问外扩展存储器时,P2口送出16位地址的高8位地址,P0口先送出16位地址的低8位地址,再做数据的输入/输出通道。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第二版(张毅刚主编)课后习题答案.pdf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第二版(张毅刚主编)课后习题答案.pdf

1.答:系统连接简单:I2C总线系统的基本结构如图12-7。

I2C总线系统直接与具有I2C总线接口的各种扩展器件(如存储器、I/O芯片、A/D、D/A、键盘、显示器、日历/时钟)连接。

I2C总线对各器件寻址采用纯软件的寻址方法,无需片选线的连接,这样就大大简化了总线数量,系统各部件之间的连接只需两条线。

数据传输速率较高:在标准I2C普通模式下,数据的传输速率为100kbit/s,高速模式下可达400kbit/s。

2.答:I2C总线的起始信号和终止信号都由主机发出,在起始信号产生后,总线就处于占用状态;在终止信号产生后,总线就处于空闲状态。

由图12-9见起始信号和终止信号的规定。

(1)起始信号(S)。

在SCL 线为高电平期间,SDA线由高电平向低电平的变化表示起始信号,只有在起始信号以后,其他命令才有效。

(2)终止信号(P)。

在SCL线为高电平期间,SDA线由低电平向高电平的变化表示终止信号。

随着终止信号的出现,所有外部操作都结束。

3.答:无论I2C总线上的数据传输方向由寻址字节中的数据传输方向位规定:寻址字节器件地址引脚地址方向位DA3 DA2 DA1 DA0 A2 A1 A0 R/ =1,表示主机接收(读)。

R/ =0,表示主机发送(写)。

4.答:单片机对I2C总线中的器件寻址采用软件寻址,主机在发送完起始信号后,立即发送寻址字节来寻址被控的从机,寻址字节格式如题3所示。

7位从机地址即为“DA3、DA2、DA1、DA0”和“A2、A1、A0”。

其中“DA3、DA2、DA1、DA0”为器件地址,是外围器件固有的地址编码,器件出厂时就已经给定。

“A2、A1、A0”为引脚地址,由器件引脚A2、A1、A0在电路中接高电平或接地决定(见图12-12)。

5.答:I2C总线数据传送时,传送的字节数(数据帧)没有限制,每一字节必须为8位长。

数据传送时,先传送最高位,每一个被传字节后面都须跟1位应答位(一帧数据共9位),如图12-10。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第2版课后答案123章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第2版课后答案123章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习题参考答案第一章1. 为什么计算机要采用二进制数?学习十六进制数的目的是什么?在计算机中,由于所采用的电子逻辑器件仅能存储和识别两种状态的特点,计算机内部一切信息存储、处理和传送均采用二进制数的形式。

可以说,二进制数是计算机硬件能直接识别并进行处理的惟一形式。

十六进制数可以简化表示二进制数。

2.(1) 79H (2) 0.11 0.CH (3) .11 79.CH(4) .101 0EA.AH (5) 61H (6) 31H3.(1) 0B3H (2)80H (3) 17.AH (4) 0C.CH4.(1)B 65 (2) B 4315.(1) (2)(5)6.B BCD 25H7.137 119 898.什么是总线?总线主要有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的作用是什么?总线是连接计算机各部件之间的一组公共的信号线。

一般情况下,可分为系统总线和外总线。

系统总线应包括:地址总线(AB)控制总线(CB)数据总线(DB)地址总线(AB):CPU根据指令的功能需要访问某一存储器单元或外部设备时,其地址信息由地址总线输出,然后经地址译码单元处理。

地址总线为16位时,可寻址范围为216=64K,地址总线的位数决定了所寻址存储器容量或外设数量的范围。

在任一时刻,地址总线上的地址信息是惟一对应某一存储单元或外部设备。

控制总线(CB):由CPU产生的控制信号是通过控制总线向存储器或外部设备发出控制命令的,以使在传送信息时协调一致的工作。

CPU还可以接收由外部设备发来的中断请求信号和状态信号,所以控制总线可以是输入、输出或双向的。

数据总线(DB):CPU是通过数据总线与存储单元或外部设备交换数据信息的,故数据总线应为双向总线。

在CPU进行读操作时,存储单元或外设的数据信息通过数据总线传送给CPU;在CPU进行写操作时,CPU把数据通过数据总线传送给存储单元或外设9.什么是接口电路?CPU与接口电路连接一般应具有哪些信号线?外部设备与接口电路连接一般应具有哪些信号线?CPU通过接口电路与外部输入、输出设备交换信息,一般情况下,外部设备种类、数量较多,而且各种参量(如运行速度、数据格式及物理量)也不尽相同。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第二版课后习题答案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第二版课后习题答案

第1章单片机概述参考答案1.1 答:微控制器,嵌入式控制器1.2 答:CPU、存储器、I/O口、总线1.3 答:C1.4 答:B1.5 答:微处理器、微处理机和CPU它们都是中央处理器的不同称谓,微处理器芯片本身不是计算机。

而微计算机、单片机它们都是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单片机是集成在一个芯片上的用于测控目的的单片微计算机。

嵌入式处理器一般意义上讲,是指嵌入系统的单片机、DSP、嵌入式微处理器。

目前多把嵌入式处理器多指嵌入式微处理器,例如ARM7、ARM9等。

嵌入式微处理器相当于通用计算机中的CPU。

与单片机相比,单片机本身(或稍加扩展)就是一个小的计算机系统,可独立运行,具有完整的功能。

而嵌入式微处理器仅仅相当于单片机中的中央处理器。

为了满足嵌入式应用的特殊要求,嵌入式微处理器虽然在功能上和标准微处理器基本是一样的,但在工作温度、抗电磁干扰、可靠性等方面一般都做了各种增强。

1.6 答:MCS-51系列单片机的基本型芯片分别:8031、8051和8071。

它们的差别是在片内程序存储器上。

8031无片内程序存储器、8051片内有4K字节的程序存储器ROM,而8751片内有集成有4K字节的程序存储器EPROM。

1.7 答:因为MCS-51系列单片机中的“MCS”是Intel公司生产的单片机的系列符号,而51系列单片机是指世界各个厂家生产的所有与8051的内核结构、指令系统兼容的单片机。

1.8 答:相当于MCS-51系列中的87C51,只不过是AT89S51芯片内的4K字节Flash存储器取代了87C51片内的4K字节的EPROM。

1.9 单片机体积小、价格低且易于掌握和普及,很容易嵌入到各种通用目的的系统中,实现各种方式的检测和控制。

单片机在嵌入式处理器市场占有率最高,最大特点是价格低,体积小。

DSP是一种非常擅长于高速实现各种数字信号处理运算(如数字滤波、FFT、频谱分析等)的嵌入式处理器。

由于对其硬件结构和指令进行了特殊设计,使其能够高速完成各种复杂的数字信号处理算法。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第2版课后答案1、2、3章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第2版课后答案1、2、3章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习题参考答案第一章1. 为什么计算机要采用二进制数?学习十六进制数的目的是什么?在计算机中,由于所采用的电子逻辑器件仅能存储和识别两种状态的特点,计算机内部一切信息存储、处理和传送均采用二进制数的形式。

可以说,二进制数是计算机硬件能直接识别并进行处理的惟一形式。

十六进制数可以简化表示二进制数。

2.3.(1) 0B3H (2)80H (3) 17.AH (4) 0C.CH4.5.6.7.137 119 898.什么是总线?总线主要有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的作用是什么?总线是连接计算机各部件之间的一组公共的信号线。

一般情况下,可分为系统总线和外总线。

系统总线应包括:地址总线(AB)控制总线(CB)数据总线(DB)地址总线(AB):CPU根据指令的功能需要访问某一存储器单元或外部设备时,其地址信息由地址总线输出,然后经地址译码单元处理。

地址总线为16位时,可寻址范围为216=64K,地址总线的位数决定了所寻址存储器容量或外设数量的范围。

在任一时刻,地址总线上的地址信息是惟一对应某一存储单元或外部设备。

控制总线(CB):由CPU产生的控制信号是通过控制总线向存储器或外部设备发出控制命令的,以使在传送信息时协调一致的工作。

CPU还可以接收由外部设备发来的中断请求信号和状态信号,所以控制总线可以是输入、输出或双向的。

数据总线(DB):CPU是通过数据总线与存储单元或外部设备交换数据信息的,故数据总线应为双向总线。

在CPU进行读操作时,存储单元或外设的数据信息通过数据总线传送给CPU;在CPU进行写操作时,CPU把数据通过数据总线传送给存储单元或外设9.什么是接口电路? CPU与接口电路连接一般应具有哪些信号线?外部设备与接口电路连接一般应具有哪些信号线?CPU通过接口电路与外部输入、输出设备交换信息,一般情况下,外部设备种类、数量较多,而且各种参量(如运行速度、数据格式及物理量)也不尽相同。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第二版张毅刚课后习题答案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第二版张毅刚课后习题答案

第1章单片机概述参考答案1 •答:微控制器,嵌入式控制器2. 答:CPU存储器、I/O 口、总线3. 答:C4. 答:B5. 答:微处理器、微处理机和CPU它们都是中央处理器的不同称谓,微处理器芯片本身不是计算机。

而微计算机、单片机它们都是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单片机是集成在一个芯片上的用于测控目的的单片微计算机。

嵌入式处理器一般意义上讲,是指嵌入系统的单片机、DSP嵌入式微处理器。

目前多把嵌入式处理器多指嵌入式微处理器,例如ARM7、ARM9等。

嵌入式微处理器相当于通用计算机中的CPU与单片机相比,单片机本身(或稍加扩展)就是一个小的计算机系统,可独立运行,具有完整的功能。

而嵌入式微处理器仅仅相当于单片机中的中央处理器。

为了满足嵌入式应用的特殊要求,嵌入式微处理器虽然在功能上和标准微处理器基本是一样的,但在工作温度、抗电磁干扰、可靠性等方面一般都做了各种增强。

6. 答:MCS-51系列单片机的基本型芯片分别:8031、8051和8071。

它们的差别是在片内程序存储器上。

8031无片内程序存储器、8051片内有4K字节的程序存储器ROM,而8751 片内有集成有4K字节的程序存储器EPROM7. 答:因为MCS-5係列单片机中的“ MCS'是In tel公司生产的单片机的系列符号,而51系列单片机是指世界各个厂家生产的所有与8051的内核结构、指令系统兼容的单片机。

8. 答:相当于MCS-51系列中的87C51,只不过是AT89S51芯片内的4K字节Flash存储器取代了87C51片内的4K字节的EPROM9 .单片机体积小、价格低且易于掌握和普及,很容易嵌入到各种通用目的的系统中,实现各种方式的检测和控制。

单片机在嵌入式处理器市场占有率最高,最大特点是价格低,体积小。

DSP是一种非常擅长于高速实现各种数字信号处理运算(如数字滤波、FFT频谱分析等)的嵌入式处理器。

由于对其硬件结构和指令进行了特殊设计,使其能够高速完成各种复杂的数字信号处理算法。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第二版--李建忠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第二版--李建忠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第二版--李建忠第二章习题参考答案2-1 51单片机内部包含哪些主要逻辑功能部件?(1)一个8位微处理器CPU。

(2)256B数据存储器RAM和特殊功能寄存器SFR。

(3)4K程序存储器ROM。

(4)两个定时/计数器,用以对外部事件进行计数,也可用作定时器。

(5)四个8位可编程的I/O(输入/输出)并行端口,每个端口既可做输入,也可做输出。

(6)一个串行端口,用于数据的串行通信(7)1个可管理5个中断源、2级优先嵌套的中断管理系统;。

(8)片内振荡器及时钟发生器。

2-2 MCS-51引脚中有多少I/O总线?它们和单片机对外的地址总线和数据总线有什么关系?地址总线和数据总线各是几位?32条I/O口线,分为4组,每组8条,称为P0~P3口,P0口有8位数据总线和地址总线的低8位,P2口有地址总线的高8位,因此单片机的地址总线位是16位,寻址空间为64KB,数据总线位宽为8位。

同时在P3口还R/W控制信号线。

I/O口线的总数与地址总线和数据总线没有多大联系,只是说地址总线和数据总线需要占用一定的端口。

像AT89C2051单片机,只有15条I/O口线(P3.6没有引出,作为内部使用),分为P1口(8位)和P3口(7位),没有所谓的地址总线和数据总线,并且P1口并不完整,因为P1.0和P1.1被电压比较器占用了。

2-3 51单片机的EA, ALE,PSEN信号各自功能是什么?EA:为片外程序存储器选用端,该引脚有效(低电平)时,只选用片外程序存储器,否则单片机上电或复位后选用片内程序存储器。

ALE:地址锁存有效信号输出在访问片外程序存储器期间,ALE以每机器周期两次进行信号输出,其下降沿用于控制锁存P0输出的低8位地址;在不访问片外程序存储器期间,ALE端仍以上述频率(振荡频率f osc的1/6)出现,可作为对外输出的时钟脉冲或用于定时目的.PSEN:片外程序存储器读选通信号输出端,低电平有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章单片机概述参考答案1.答:微控制器,嵌入式控制器2.答:CPU、存储器、I/O口、总线3.答:C4.答:B5.答:微处理器、微处理机和CPU它们都是中央处理器的不同称谓,微处理器芯片本身不是计算机。

而微计算机、单片机它们都是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单片机是集成在一个芯片上的用于测控目的的单片微计算机。

嵌入式处理器一般意义上讲,是指嵌入系统的单片机、DSP、嵌入式微处理器。

目前多把嵌入式处理器多指嵌入式微处理器,例如ARM7、ARM9等。

嵌入式微处理器相当于通用计算机中的CPU。

与单片机相比,单片机本身(或稍加扩展)就是一个小的计算机系统,可独立运行,具有完整的功能。

而嵌入式微处理器仅仅相当于单片机中的中央处理器。

为了满足嵌入式应用的特殊要求,嵌入式微处理器虽然在功能上和标准微处理器基本是一样的,但在工作温度、抗电磁干扰、可靠性等方面一般都做了各种增强。

6.答:MCS-51系列单片机的基本型芯片分别:8031、8051和8071。

它们的差别是在片内程序存储器上。

8031无片内程序存储器、8051片内有4K字节的程序存储器ROM,而8751片内有集成有4K字节的程序存储器EPROM。

7.答:因为MCS-51系列单片机中的“MCS”是Intel公司生产的单片机的系列符号,而51系列单片机是指世界各个厂家生产的所有与8051的内核结构、指令系统兼容的单片机。

8.答:相当于MCS-51系列中的87C51,只不过是AT89S51芯片内的4K 字节Flash存储器取代了87C51片内的4K字节的EPROM。

9.单片机体积小、价格低且易于掌握和普及,很容易嵌入到各种通用目的的系统中,实现各种方式的检测和控制。

单片机在嵌入式处理器市场占有率最高,最大特点是价格低,体积小。

DSP是一种非常擅长于高速实现各种数字信号处理运算(如数字滤波、FFT、频谱分析等)的嵌入式处理器。

由于对其硬件结构和指令进行了特殊设计,使其能够高速完成各种复杂的数字信号处理算法。

广泛地用于通讯、网络通信、数字图像处理,电机控制系统,生物信息识别终端,实时语音压解系统等。

这类智能化算法一般都是运算量较大,特别是向量运算、指针线性寻址等较多,而这些正是DSP的长处所在。

与单片机相比,DSP具有的实现高速运算的硬件结构及指令和多总线,DSP处理的算法的复杂度和大的数据处理流量以及片内集成的多种功能部件更是单片机不可企及的。

嵌入式微处理器的基础是通用计算机中的CPU,它的地址总线数目较多能扩展较大的存储器空间,所以可配置实时多任务操作系统(RTOS)。

RTOS是嵌入式应用软件的基础和开发平台。

正由于嵌入式微处理器能运行实时多任务操作系统,所以能够处理复杂的系统管理任务和处理工作。

因此,广泛地应用在移动计算平台、媒体手机、工业控制和商业领域(例如,智能工控设备、A TM 机等)、电子商务平台、信息家电(机顶盒、数字电视)以及军事上的应用。

10.广义上讲,凡是系统中嵌入了“嵌入式处理器”,如单片机、DSP、嵌入式微处理器,都称其为“嵌入式系统”。

但多数人把“嵌入”嵌入式微处理器的系统,称为“嵌入式系统”。

目前“嵌入式系统”还没有一个严格和权威的定义。

目前人们所说的“嵌入式系统”,多指后者。

第2章 AT89S51单片机的硬件结构参考答案1.答:AT89S51单片机的片内都集成了如下功能部件:(1)1个微处理器(CPU);(2)128个数据存储器(RAM)单元;(3)4K Flash程序存储器;(4)4个8位可编程并行I/O口(P0口、P1口、P2口、P3口);(5)1个全双工串行口;(6)2个16位定时器/计数器;(7)1个看门狗定时器;(8)一个中断系统,5个中断源,2个优先级;(9)25个特殊功能寄存器(SFR),(10)1个看门狗定时器。

2.答:当EA脚为高电平时,单片机读片内程序存储器(4K 字节Flash)中的内容,但在PC值超过0FFFH(即超出4K字节地址范围)时,将自动转向读外部程序存储器内的程序;当EA脚为低电平时,单片机只对外部程序存储器的地址为0000H~FFFFH中的内容进行读操作,单片机不理会片内的4K 字节的Flash程序存储器。

3.答:2µs4.答:1个机器周期等于12个时钟振荡周期。

5. 答:64K程序存储器空间中有5个特殊单元分别对应于5个中断源的中断服务程序入口地址,见下表:表5个中断源的中断入口地址6. 答:28H;88H7.答:50H;88H。

8.答:P标志位的值为0。

9.答:(A)错;(B)错;(C)对;(D)对。

10. 答:04H;00H;0组。

11.答:(A) 对;(B) 对;(C) 错;(D) 对。

12. 答:字节地址00H-1FH的单元可作为工作寄存器区。

13.答:(A) 错;(B) 错;(C) 错;(D) 错。

14.答:(C)。

15. 答:PC;PC。

16.答:64K字节。

17.P0口每位可驱动8个LSTTL输入,而P1、P2、P3口的每一位的驱动能力,只有P0口的一半。

当P0口的某位为高电平时,可提供400 A的电流;当P0口的某位为低电平(0.45V)时,可提供3.2mA的灌电流,如低电平允许提高,灌电流可相应加大。

所以,任何一个口要想获得较大的驱动能力,只能用低电平输出。

18.答:按下复位按钮。

19. 答:(A) 对;(B) 对;(C)错;(D)错。

20. 答:(A) 对;(B) 对;(C)对;(D)错。

第3章 AT89S51的指令系统参考答案1.答:(1)错(2)错(3)对(4)错(5)错(6)错(7)错(8)对(9)错(10)对(11)对(12)错。

2.答:(A)对(B)对(C)错(D)错。

3.答:A,PC,DPTR。

4.答:只能使用直接寻址方式。

5.答:操作码,操作数,操作码。

6. 答:1031H。

7.答:程序,数据。

8.答:地址。

9.答:A的内容与B的内容互换。

10.答:(A)=50H,(SP)=50H,(51H)=30H,(52H)=50H,(PC)=5030H11.答:(A)ANL A,#87H(B)ANL A,#0C3H(C)ORL A,#0CH12.答:(A)=0CBH。

13.答:(A)=00H,(R3)=0AAH。

14.答:(DPH)=3CH,(DPL)=5FH,(SP)=50H15.答:(SP)=62H,(61H)=30H,(62H)=70H。

16.答:MOV R7,APUSH AccMOV A,BMOVX @DPTR,A17.答:(D)。

18.答:(C)。

19.答:基本型的51子系列单片机,由于其片内RAM的地址范围为00H—7FH,而80H—FFH为特殊功能寄存器区,而对特殊功能寄存器寻址,只能使用直接寻址方式。

对片内RAM寻址,当使用寄存器间接寻址是采用R0或R1作为间接寻址的,因此R0或R1的内容不能超过7FH。

增强型的52子系列单片机,片内RAM的地址范围为00H—FFH,因此作为间接寻址寄存器的R0或R1的内容就不受限制。

第4章 AT89S51汇编语言程序的设计与调试参考答案1.答:伪指令是程序员发给汇编程序的命令,只有在汇编前的源程序中才有伪指令,即在汇编过程中的用来控制汇编过程的命令。

所谓“伪”是体现在汇编后,伪指令没有相应的机器代码产生。

常用伪指令及其功能如下:ORG(ORiGin)汇编起始地址命令;END(END of assembly)汇编终止命令;EQU (EQUate)标号赋值命令;DB(Define Byte)定义数据字节命令;DW(Define Word)定义数据字命令;DS(Define Storage)定义存储区命令;BIT 位定义命令2.答:手工汇编:通过查指令的机器代码表(表3-2),逐个把助记符指令“翻译”成机器代码,再进行调试和运行。

这种人工查表“翻译”指令的方法称为“手工汇编”。

机器汇编:借助于微型计算机上的软件(汇编程序)来代替手工汇编。

通过在微机上运行汇编程序,把汇编语言源程序翻译成机器代码。

反汇编:将二进制的机器码程序翻译成汇编语言源程序的过程称为“反汇编”。

3.答:从1000H开始的各有关存储单元的内容(16进制)如下:4D 41 49 4E 12 34 30 0000 704.在编写子程序时应注意以下问题:(1)子程序的第一条指令前必须有标号。

(2)主程序调用子程序,有如下两条子程序调用指令:①绝对调用指令ACALL addr11。

被调用的子程序的首地址与绝对调用指令的下一条指令的高5位地址相同,即只能在同一个2KB区内。

②长调用指令LCALL addr16。

addr16为直接调用的目的地址,被调用的子程序可放置在64KB程序存储器区的任意位置。

(3)子程序结构中必须用到堆栈,用来保护断点和现场保护。

(4)子程序返回时,必须以RET指令结束。

(5)子程序可以嵌套,但要注意堆栈的冲突。

5.答:参考程序如下:MOV A,45HANL A,#0FHORL A,#0FHMOV 45H,A6.答:A=80H ,SP=40H,(41H)=50H,(42H)=80H ,PC=8050H7.答:参考程序如下:START:MOV R0,#30HMOV R2,#20HLOOP: MOV A,@R0CJNE A,#0AAH,NEXTMOV 51H,#01HLJMP EXITNEXT: INC R0DJNZ R2,LOOPMOV 51H,#00HEXIT: RET8.答:参考程序如下:START:MOV 41H,#0MOV R0,#20HMOV R2,#20HLOOP:MOV A,@R0JNZ NEXTINC 41HNEXT:INC R0DJNZ R2,LOOPRET9.答:参考程序如下:ORG 0100HMOV R2, #20H 要比较的数据字节数MOV A , #21HMOV R1 , ADEC R2MOV A , @R1LOOP: MOV R3,ADEC R1CLR CSUBB A,@R1JNC LOOP1MOV A,@R1SJMP LOOP2LOOP1: MOV A,R3LOOP2: DJNZ R2, LOOPMOV @R0,ARET10.答:(1)SP=SP+1=61H (61H)=PC的低字节=03H SP=SP+1=62H (62H)=PC的高字节=20H (2)PC=3456H(3)不可以(4)2KB=2048 Byte11.答:可对程序做如下修改:ORG 0100HDEL: MOV R7, #200DEL1: MOV R6, #123 ;将原来的立即数125改为123DEL2: DJNZ R6, DEL2NOP ;增加的指令DJNZ R7, DEL1RET程序修改后的延时时间为:1+(1+123*2+1+2)*200+2=50003us=50.003ms第5章 AT89S51的中断系统参考答案1.答:0013H;001BH2.答:外部中断1,定时器T13.答:RETI指令在返回的同时清除相应的优先级触发器,以允许下次中断,而RET指令则没有这个操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