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外科 PPT课件

合集下载

心脏外科学PPT课件

心脏外科学PPT课件

目 录
第一节 心内手术基础措施 一. 体外循环 Cardiopulmonary Bypass. 二. 心肌保护 第二节 先天性心脏病的外科治疗 一. 动脉导管未闭(PATENT DUCTUS ARTERIOSUS) 二. 房间隔缺损 (ATRIAL SEPTAL DEFECT ) 三. 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 四. 法鲁氏四连症(TETRALOGY OF FALLOT) 第三节 后天性心脏病的外科治疗 一. 心脏瓣膜病(VALVULAR HEART DISEASE) 二. 冠心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 三. 缩窄性心包炎(Constrictive Pericarditis)
心脏外科简史 (三)
体外循环发明后的先心病治疗: 越来越复杂,越来越年幼,越来越好。 体外循环发明后的瓣膜外科 1. 主动脉瓣置换:1960年,Dr. Harken, 球笼瓣。 2. 二尖瓣置换: 1960年,Dr. Starr and Edwards, 球笼瓣。 3. 生物瓣:1966年,Dr. Carpentier, 戊二醛固定。
我国心脏外科发展简史
1944年,吴英恺,PDA结扎术。 1947年,吴英恺,心包剥脱术。 1953年,石美鑫,法四分流术。 1954年,兰锡纯,二尖瓣分离术。 1958年,石美鑫、兰锡纯,房缺修补术。 1958年,苏鸿熙,室缺修补术。 1957年,侯幼临、1979,汪曾炜,法四根治术。 1965年,蔡用之,二尖瓣置换术。 1974年,郭加强,冠脉搭桥术。
解 剖
未闭动脉导管位于降主动脉峡部与左 肺动脉始部之间, 可成管状、漏斗状、 窗状。
病理生理
血液由主动脉分流入低压的肺动脉, 可达左室排血量的20%~70%,使左心室排血量增加2~4倍, 左右心室负荷增加可引起左右心室肥大及衰竭.

心脏外科手术配合护理ppt课件

心脏外科手术配合护理ppt课件
此ppt下载后可自行编辑
心脏外科手术配合护理
教学大纲
第一节 体外循环手术概述
第二节 第三节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配合护理 常见心脏手术配合护理
教学目标

掌握相关解剖 了解常见的心脏手术 熟悉体外循环技术 掌握冠状动脉手术配合护理
了解冠状动脉手术新进展
掌握瓣膜置换手术配合护理
血流阻力较大。
人造心脏瓣膜

生物瓣
期服用抗凝药,血栓形成、血栓栓塞的发生率低。
优点:形状、血流方式与人体瓣膜相似,不需要长
缺点:生物瓣膜的寿命短,10年左右,瓣膜逐渐出
现退行性病变,常需要第二次手术,这是生物瓣
膜的最大缺点。
人造心脏瓣膜

生物瓣
异种生物瓣:猪主动脉瓣、人造心脏瓣膜 同种生物瓣:取自同种主动脉瓣、肺动脉瓣、硬

二尖瓣狭窄
正常二尖瓣口面积4~6CM
风湿性心脏病 侵 二尖瓣瓣叶及腱索,引起前后交界 处粘连、纤维化及瓣叶增厚、瓣下腱索融合、缩短,引起 二尖瓣口狭窄。 二尖瓣关闭不全 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脱、二尖瓣关闭不全动脉粥样 硬 化性心脏病、腱索断裂等原因二尖瓣关闭不全。

一、瓣膜置换术

主动脉瓣狭窄
引起主动脉狭窄常见原因,主动脉瓣先天畸形、
的异常交通
三、常见的心脏手术

法洛式四联症纠治术
法洛氏四联症(Trilogy of fallot)是联合的先天性
心脏血管畸形,包括肺动脉口狭窄、心室间隔缺损、
主动脉右位、右心室肥大等四种情况。
此ppt下载后可自行编辑
谢 谢 大 家
脑膜、阔筋膜制成瓣膜
二、Bentall,s+全弓置换+象鼻术

心脏病课件ppt

心脏病课件ppt

介入治疗是一种微创的治疗方 法,通过导管在血管内进行操 作,以疏通阻塞或狭窄的血管 ,目前广泛应用于冠心病、先 心病、心律失常等的治疗。
对于某些严重的心脏病患者, 外科手术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 法,包括心脏移植、人工心脏 等。
未来心脏病的研究方向
基因组学
随着基因组学的发展,未来将有更多的基因组学研究成果应用于心脏病的研究中 ,有助于更深入地了解心脏病的发病机制。
临床研究
临床试验是心脏病研究的重要部分,目前有许多针对不同类型和阶段的心脏病进行的大型 多中心临床试验,以评估新药物或疗法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流行病学研究
通过流行病学研究,可以了解心脏病的发病趋势、影响因素和预防措施,为制定公共卫生 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心脏病的治疗新技术
药物治疗
介入治疗
外科手术治疗
近年来,针对不同类型和阶段 的心脏病,研发了许多新药物 ,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拮 抗剂(ARB)、醛固酮受体拮 抗剂等,这些药物在改善患者 预后、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等方面具有显著效果。
案例三:心律失常患者的治疗与护理
总结词
心律失常是心脏电生理异常引起的疾病,治疗与护理需关注症状缓解和预防并发症。
详细描述
心律失常患者通常会出现心慌、头晕、胸闷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导致猝死。治疗时,医生会根据病情开具药物, 如抗心律失常药物、起搏器等,以缓解症状并预防并发症。同时,患者需要调整生活方式,如避免过度劳累、保 持心情愉悦、规律作息等,以降低发病风险。
气促
心脏病可能导致心脏功能下降,使 患者感到气促,即呼吸急促或困难 。
心脏病的分类
01
02
03
04
根据病因

心胸外科健康宣教ppt课件

心胸外科健康宣教ppt课件
• 右心导管检查,显示右心室压力与左心 室持平或反而高出;
• 肺总阻力>10Wood单位(800dyn.s.cm5);
• 肺循环与体循环血流量比值<1.2; • 肺循环阻力/体循环阻力比值>0.75。
10
房间隔缺损(ASD) 介入手术6种适应症
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可分为:中央型,上腔型,下腔型, 混合型四类。但是中央型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 最适合介入治疗。
(1) 原发孔型房间隔缺损。 (2) 静脉窦型房间隔缺损。 (3) 伴有部分或完全性肺静脉异
位引流。 (4) 房内隔膜或发育不全。 (5) 心腔内、下腔静脉或盆腔内
血栓形成。 (6) 伴有其他需要外科治疗的先
天性心脏缺陷或大血管异常 (7) 艾森曼格氏综合症。 (8) 相对禁忌症:
(1). 年龄小于2岁的婴幼儿。 (2). 近期内有严重感染或体内 有感染灶。
(3)卵圆孔未闭,尤其是曾经合并脑栓塞者,适 合介入治疗。
(4)外科手术后残余分流房间隔缺损,主要指左 向右分流者。
(5)球囊二尖瓣成形术及射频消融术后遗留明显 心房水平左向右分流者。
(6)年龄在2岁以上的房间隔缺损者,因为房间隔 缺损自然闭合年龄为1岁半以内。
11
12
13
14
房缺介入手术7种禁忌症
15
16
先心病室间隔缺损(CHD VSD) 手术适应症:
1. 不需手术:小型缺损而无症状或进行性闭 合缺损,症状逐渐减轻者,暂不手术, 进行观察到6-10岁左右。
2. 择期手术:缺损的大小,由小到中等, 症状轻,无肺动脉高压,而肺血流:体 血流在2:1左右。在随访中,心脏杂音、 心电图和胸片变化不大者,可等到学龄 前施行手术;如在观察期间,肺动脉压 升高,心脏杂音变短,心尖区舒张期杂 音变低或消失者,应提早手术。

外科学PPT课件 先天性心脏病 先心病

外科学PPT课件 先天性心脏病 先心病
1、体外循环下 2、经皮肺动脉瓣球囊扩张术
法洛四联症 Tetralogy of Fallot,TOF
考题
右室漏斗部或圆锥发育不全 所致的一种具有特征性肺动 脉狭窄和室间隔缺损的心脏 畸形。
• 1 肺动脉狭窄 • 2室间隔缺损 • 3主动脉骑跨 • 4右心室肥大
TOF
• 二.病理生理: 右向左分流 主要取决于两种特征性畸形—PS、VSD的相互 影响及其后果: 1 左右心室收缩压峰值相等 2 心内分流方向取决于右心室流出道梗阻严重 程度和体循环阻力 (缺氧发作和蹲距现象) 3 肺血减少程度和取决于肺动脉狭窄程度
胸片
主动脉缩窄CT成像
手术适应证
原则上,主动脉缩窄一经诊断,均应考虑 手术治疗,解除主动脉梗阻。 上下肢收缩压差>50mmHg 主动脉缩窄处管径<50%正常管径 压力阶差>30mmHg
手术方法(人工血管置换)
重点及考试内容 1 左向右分流-肺血增多-的疾病
VSD ASD PDA 的病理生理 特征性症状及杂音特点 ECG 及彩超特点
肝素抗凝 血液引出体外 氧合 变温器 血泵 过滤 输入体内
第二节 先天性心脏病的外科治疗
动脉导管未闭
Patent Ductus Arteriousus, PDA
胎儿期连接降主动脉峡部与左肺 动脉根部之间的正常结构,经 此通道胎儿血液由肺动脉流入 主动脉。由于出生后肺动脉阻 力下降下和降血,液前氧列分腺压素增E1 高和,E2约显8著5 %正常婴儿在出生后2个月内动 脉导管闭合,成为动脉韧带, 逾期不闭者即成为动脉导管未 闭(patent ductus arteriosus PDA).
艾森曼格综合征及差异性紫绀
2肺血减少,右向左分流
TOF

心脏外科手术及护理配合ppt课件

心脏外科手术及护理配合ppt课件
➢ 2. 鱼精蛋白 50mg/5ml/支 中和肝素比例1:1或1:1.2,加入 葡萄糖钙从CVP注入。
➢ 3. 硝普钠 50mg/支 稀释到1mg/ml,体外循环中用,用微 量泵连接静脉上。
➢ 4. 多巴胺 20mg/2ml 稀释到1mg/ml,用微量泵连接静脉 上。
➢ 5. 去氧肾上腺素 (苯肾)10mg/ml, 分别稀释到1mg/ml和 0.1mg/ml。
完整最新版课件
24
➢ 3右侧卧位 头枕头圈和软枕,将病人右侧 后,在其腋下垫海绵垫,髂骨两侧放置长 沙袋,在右肩胛骨后放置方沙袋,上腿伸 直,下腿弯曲,两腿间放置薄海绵垫,用 束腿带将其固定在手术床上,双上肢外展 固定在托手板上。
完整最新版课件
25
输液通道
➢ 1. 外周静脉部位选择在左侧手臂,手臂置 一个20号套管针,肘部置一个16号套管针 与输液器连接,为方便输液,给药,各接 一个三通。
➢ 10.盐酸肾上腺素 1mg/ml。
➢ 11.抗生素 从外周静脉滴入。
➢ 12.异丙肾上腺素 1mg/ml。
完整最新版课件
9
完整最新版课件
10
专科用线
➢ 1.prolene线 2-0 3-0prolene用于瓣膜成形,置 换,4-0 5-0prolene用于缝合心脏、主动脉等大血 管切口,7-0prolene用于吻合冠状动脉远端,60prolene用于吻合桥血管和主动脉。
➢ 8.冠状动脉刀片 分圆刀和尖刀,用于游离 ,切开冠状动脉切口。
➢ 9.钛夹 ➢ 10.打孔器 用于建立主动脉吻合口。 ➢ 11.血管夹 用于术中临时阻断血管。
完整最新版课件
16
完整最新版课件
17
完整最新版课件
18

心脏疾病病人的护理ppt课件

心脏疾病病人的护理ppt课件

54
主动脉瓣狭窄的治疗
出现心绞痛、昏厥或心力衰竭等症状且 狭窄较严重者——需尽早施行人工主动 脉瓣膜替换术。 对于单纯性主动脉瓣狭窄、瓣膜无钙化 又不适合手术者——经皮穿刺气囊导管 扩张分离术。
55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56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病理生理
左心室舒张期充盈过度,左室扩大、 肥厚,失代偿时可出现左心衰。舒张 压降低,冠状动脉灌注量减少和左室 肥厚,耗氧量加大,造成心肌供血不 足。
73
术后护理措施
除开胸手术常规的护理措施外还包括: 1. 循环系统监测 2. 呼吸系统监测与护理 3. 肾功能监护 4. 心包、纵隔引流管的护理 5. 体位活动与功能锻炼 6. 心理护理 7. 并发症的观察、预防与护理 8. 神经系统的监护
74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心内手术的基础 第三节 先天性心脏病外科治疗病人的护理
12
人工心肺机的主要配件
血泵 氧合器(人工肺) 变温器 滤器
13
体外循环后的病理生理变化
1. 血液变化:红细胞破坏、游离血红蛋 白升高、溶酶激活、纤维蛋白原和血 小板减少等。 2. 代谢变化:代酸或有呼碱的变化。 3. 肾、肺等器官功能减退。 4. 电解质失衡:如低血钾等。
15
肺动脉口狭窄使右心室排血受阻,右心 室压力上升超过左心室,迫使血液经室 间隔缺损由右向左分流,使动脉血氧饱 和度下降,肺循环血流量减少。为代偿 缺氧,红细胞和血红蛋白都增多。
36
法洛四联症的临床症状
新生儿即有紫绀,哭闹或活动时 加重,多有发育障碍、杵状指等。 病情严重者可突发缺氧性昏厥、 抽搐。
43
二尖瓣狭窄的临床表现

穿透性心脏外伤健康宣讲PPT课件

穿透性心脏外伤健康宣讲PPT课件
穿透性心脏外 伤健康宣讲 PPT课件
目录 引言 了解穿透性心脏外伤 识别穿透性心脏外伤的症状 心脏外伤的处理和治疗 预防心脏外伤的方法 总结
引言
引言
了解穿透性心脏外伤的定义和原因 认识心脏外伤可能带来的危险和后 果
引言
提醒保持健康生活方式以预防心脏外伤
了解穿透性心 脏外伤
了解穿透性心脏外伤
总结
倡导预防心脏外伤的健康生活方式
谢谢您的观赏聆听
医疗专业人士对心脏外伤的处 理方法 心脏外伤的紧急治疗和手术干 预
心脏外伤的处理和治疗
康复过程和后续护理的重要性
预防心脏外伤 的方法
预防心脏外伤的方法
遵循安全规范和注意预防措施 避免高风险活动和危险环境
预防心脏外伤的方法
保持体质健康和定期体检的重要性
总结
总结
回顾穿透性心脏外伤的定义和 症状 强调正确认识心脏外伤的危害 和处理方法
穿透性心脏外伤的含义和病因 外伤可能发生的方式和原因
了解穿透性心脏外伤
不同年龄段和性别对心脏外伤的敏感程 度
识别穿透性心 脏外伤的症状
识别穿透性心脏外伤的症状
心脏外伤的常见症状和体征 紧急处理心脏外伤的原则和方法
识别穿透性心脏外伤的症状
寻求医疗帮助的重要性和途径
心脏外伤的处 理和治疗
心脏外伤的处理和治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膜 漏
漏漏 斗



●病理生理:
狭窄
心排血量↓
LA压↑ LA扩大
肺水肿 肺瘀血 肺换气功能↓
肺A压↑ 右心衰
●临床表现及诊断:
症状:气促、咳嗽、咯血;心悸、乏力 体征:1.二尖瓣面容
2.心尖部舒张期震颤、隆隆样杂音、 第一心音亢进、开瓣音
3.肝大、腹水、颈V怒张、水肿
ECG:P波增宽、高电压;右束支阻滞 X线:LA增大、PA段隆出、肺门增大、
结扎法 切断法 体外循环下经肺动脉切口缝闭法
介入堵塞法
三、房间隔缺损
(ASD)
原发孔ASD
卵圆孔型ASD
ASD
上下 腔腔 型型 房房 缺缺
●病理生理:
左向右分流;右心增大、心衰
●临床表现及诊断:
1.左向右分流表现 2.L2-3收缩期杂音、震颤 3.ECG:右束支阻滞、RV肥大 4.X线:RA、RV增大 5.UCG: RA、RV增大;房缺 6.右心导管:RA氧饱和度数↑
第二节 先天性心脏病的外科治疗
●分类:非紫绀型(左向右分流、无分流) 紫绀型(右向左分流)
●病理生理:
肺血管病变 肺A高压
L-R分流 肺血↑ 肺顺应性↓ R受限
R道感染 心衰
体A血↓ 乏力、发育落后
R-L分流
SaO↓
紫绀 杵状指
RBC↑ 缺氧 栓塞 R困难、晕厥
●临床表现: L-R分流型:
R感染、气短、发育不良、心衰 P2亢进 PA段隆起,肺门影浓,肺纹理增粗 R-L分流型: 紫绀、杵状指、蹲踞、缺氧发作、气短 P2减弱 PA段下陷、肺门影淡,肺纹理稀疏
治疗
手术适应症:除有右向左分流者及 很小的室缺外,均应手 术治疗
手术方法:
体外循环下修补(直接缝合、补片)
七、法洛四联症
(tetralogy of Fallot)
主主动动脉脉骑骑跨跨 室间隔缺损 右室肥大
肺动脉口狭窄
●病理生理: RV-LV、AO分流,右向左分流病生
●临床表现及诊断:
1.右向左分流表现 2.L2、3、4肋间收缩期杂音;震颤 3.ECG:电轴右偏,RV肥大 4.X线:“靴形心” 5.UCG:R-L分流;四种畸形 6.右心导管及选择性右室造影:
●外科治疗: 适应症:心功能Ⅱ-Ⅳ级 手术方式: 1.直视成形术(瓣环、瓣叶、瓣下) 2.二尖瓣置换术
四、主动脉瓣狭窄
●病理生理: 心衰
狭窄 LV排血受阻 高压、肥厚
动脉压↓ 心肌氧耗↑
心肌缺血
●临床表现及诊断: 症状:1.心排血减少表现
2.左心功能不全表现
体征:主动脉瓣区收缩期杂音、震颤、A2↓ ECG:LV肥厚、高电压 X线:LV增大、升主动脉扩大 UCG:瓣叶开放受限、增厚、变形、瓣口↓ 心导管:LV与主动脉压力差
●治疗: 适应症:出现症状者应手术 手术方法:
1.主动脉瓣置换术 2.经皮球囊导管扩张
五、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病理生理: 左心衰
关闭不全 左室扩大、肥厚
舒张压↓ 心肌氧耗↑
心肌缺血
●临床表现及诊断: 症状:心悸、心前区不适、头部搏动感 体征:L3-4舒张期杂音;水冲脉、枪击音等 ECG:电轴左偏,LV肥大、劳损 X线:LV大,主动脉增粗、升主动脉造影示
●治疗: 手术适应症:年龄达5岁后行根治术
如症状重,可先行分流术
手术方法: 分流术:
锁骨下A-肺A吻合术 主A-肺A吻合术 根治术: 体外循环下,疏通RV流出道 狭窄,补片修补室缺
第三节 后天性心脏病的外科治疗
心包疾病 心瓣膜病 冠心病 心脏肿瘤 感染性心内膜炎
二、二尖瓣狭窄
前瓣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后前 隔 膜 型
一、动脉导管未闭 (PDA)
主动脉
肺动脉
●病理生理:
L-R分流病生 LV肥大、左心衰;RV肥大、右心衰
●临床表现及诊断:
1.L-R症状 2.L2肋间震颤、连续性杂音 3.周围血管征 4.ECG:LV高电压、肥大;双V肥大;RV肥大 5.X线:主A及左心增大 6.UCG:左心大、导管、分流
●外科治疗: 适应症:无右向左分流,均应手术 方法:
肺纹增粗
UCG:二尖瓣狭窄、活动受限、LA增大
●治疗:
手术适应症:除无症状及心功能Ⅰ级者 外,均应手术
手术方法:经皮球囊导管二尖瓣扩张术 剖胸二尖瓣闭式扩张术 二尖瓣直视成形术 二尖瓣置换术
二尖瓣成形
二尖瓣成形
二尖瓣置换
二尖瓣置换
三、二尖瓣关闭不全
●病理:瓣叶增厚、孪缩、活动↓、面积↓
瓣环扩大 腱索及乳头肌增厚、孪缩
造影剂返流入LV
UCG:主动脉瓣开放与关闭速度增快,双线,
LV增大
●治疗: 争取在出现临床症状(心绞痛、
左心衰、心脏逐渐扩大)前行主动 脉瓣置换术
体外循环后的生理变化
代谢变化:代酸、呼碱 电解质失衡:低钾 血液改变:RBC破坏、凝血机理紊乱 肾、肺等器官的功能减退
心肌保护
目的:防缺血、缺氧损伤及再灌注损伤 方法:药物心停搏法(顺行、逆行) 心停液的组成:心停搏剂(高钾、高镁)
低温(0~40C) 基质(葡萄糖、ATP) PH>7.4 渗透压(320~380mmol/L) 其它
心脏外科
第一节 心内直视手术基础措施
一、体外循环 二、心肌保护






心脏 体外循环机
体外循环的施行
预充:用液体预充机器及管道、排气 肝素化:2~3mg/kg,ACT480~600s 心脏插管建立体外循环 体外循环:流量1.8~2.4L/(m.m2)
静脉血氧饱和度>40mmHg 平均动脉压>50mmHg 温度25~300C 心停搏液应用
治疗
手术适应症:无右向左分流者均应手术 手术方法:
体外循环下修补(直接缝合、补片) 介入法塑料伞覆盖房缺
四、室间隔缺损 (VSD)
●病理生理:
LV-RV分流,左向右分流病生 LV增大、RV增大、双室增大
●临床表现及诊断:
1.左向右分流表现 2.L3-4收缩期杂音、震颤 3.ECG:LV高电压、肥大;RV肥大 4.X线:LV增大;RV增大;双室增大 5.UCG:LA、LV增大;缺损;分流
●病理生理:
心排↓
关闭不全
LA扩大、肥厚 肺瘀血
LV充盈↑ 左心衰
●临床表现及诊断: 症状:气促、咳嗽、咯血、发绀
心悸、乏力
体征:心尖收缩期杂音、第一心音减弱 ECG:二尖瓣P波、电轴左偏、LV肥大劳损 X线:LA、LV扩大;肺A段隆出;肺纹理增粗 UCG: LA、LV增大;瓣口关闭不全 左室造影:造影剂返流入左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