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第七讲 串谋的经济学分析
如何学会用经济学的方法分析问题

三是外部性内在化
我们常说的“羊毛出在羊身上”,就是将外部性尽可 能地内在化。外部性是指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经济活动,不 经市场交易活动直接和附带地给本来与这些经济活动无关 的第三者带来好的(正的)或不好的(负的)影响。
四是边际分析方法
我们常说“多干雪中送碳的事,少干锦上 添花“的事”,就是指多用边际分析方法或均 衡分析方法。
(一)经济学的分析问题方法 1、经济学的三段式的分析框架: 假定条件――逻辑推理――结论
基本假设条件是经济理论体系赖以建立和理 论逻辑分析展开的逻辑起点或基本的理论前提。
2、经济学的“总体假设”: 一是资源是稀缺的。离开这一假定,整个经济学 大厦就失去了存在的根基。因为在这一个资源充足的 世界,价格、交易、资本等经济学的核心问题将不复 存在,经济学研究将因此失去价值。 二是人是“经济人”。“经济人”是西方经济学 的逻辑起点和基本范畴。
不同视角形成的原因:
一是与思想的片面性有关; 二是与对主要矛盾的判断有关; 三是与个人利益有关,即往往偏向于对自己有利的立场, 这是最糟糕的。
2、基准点与参照系
基准点是指标准经济学原理、公式、图表或模型,它 导致了理想的结果,如资源有效配臵等。 理论基准点的主要作用在于发挥“参照系”的功能。
关于基准点方面的例子: (1)拉夫曲线 即随着税率由低到高的增长,政府收入也在增长,但是 到达一个转折点时,政府税收将随着税率的增高而降低, 如果政府实行100%的税率,政府收入将为零。 供给学派理论和政策对里根的执政思想有重要的影响。
关于基准点方面的例子: (2)奥肯法则 指经济增长与失业率之间是逆向关系,即经济增长率 越高,失业率越低。
研究生专业课微观经济学-7_真题-无答案

研究生专业课微观经济学-7(总分100,考试时间90分钟)一、名词解释题1. 自然垄断2. 价格歧视3. 垄断竞争4. 寡头市场5. 古诺模型6. 折弯的需求曲线二、简答题1. 垄断厂商可以随便定价,对吗?2. 简要解释:面临线性需求曲线的垄断厂商,其最大利润的均衡位置为什么不会处于需求曲线的下半段。
考虑某完全垄断厂商,令其面临的反需求函数为P=P(Q),需求的价格弹性为ed,当厂商欲将销量Q做微小变化dQ时,3. 证明:其销售收入TR的变化满足。
4. 分别解释上题方程中等号右侧两项表达式的经济学含义。
5. 完全竞争市场如何推导短期供给曲线,垄断市场为何不存在供给曲线?6. 垄断厂商一定能保证获得超额利润吗?如果在最优产量处亏损,它在短期内会继续生产吗?在长期内又会怎样?7. 什么是价格歧视?它有几种类型?8. 如果一个垄断厂商试图采用价格歧视的方法来销售其产品,那么需要具备什么前提条件?航空公司往往对同一条航线的不同时段的机票采用差别定价,你怎样解释这种价格歧视现象?9. 上海一家电力公司开始实行晚上用电0.3元每度,比白天便宜。
问电力公司这种做法是价格歧视吗?是哪种价格歧视?这样做可以增大消费者福利和厂商的效益吗?为什么?10. 三级价格歧视与需求价格弹性有什么联系?并以图示之。
11. 作图说明垄断竞争厂商短期均衡的情况。
12. 简述垄断竞争市场的配置效果。
13. 为什么垄断竞争厂商之间一般不愿意进行价格竞争而宁肯进行非价格竞争?14. 在寡头市场上,粘性价格经常存在。
用相关模型解释其原因。
15. 联系图形说明卡特尔模型的主要内容,并分析卡特尔组织的内在不稳定性。
16. 借助图形说明为什么政府对自然垄断的价格管制往往采用平均成本定价而不是边际成本定价?三、计算题假设一个垄断厂商面临的需求曲线为P=10-3Q,成本函数为TC=Q2+2Q。
1. 求利润极大时的产量、价格和利润。
2. 如果政府企图对该垄断厂商采取限价措施迫使其达成完全竞争行业所能达到的产量水平,则限价应为多少?3. 如果政府打算对该垄断厂商征收一笔固定的调节税,以便把该厂商所获得的超额利润都拿去,试问这笔固定税的总额为多少?4. 如果政府对该垄断厂商生产的每单位产品征收产品税1单位,新均衡点如何?5. 试比较以上三种方法对消费者的影响。
大学组织“串谋行为”的经济学分析——以大学技术设备招标采购为案例

经济 论坛 湖北社会科 学
大学组织 “ 串谋行为” 的经济学分析
似 大学技 术设备招标采购为案例
李 鸿 飞
( 华中科技大学 经济学院,湖北 武汉 407 ) 304
摘要 : 通过对大学组织契约制度和大学技术设备招标采购 中 “ 串谋行为” 案例 的分析 , 我们可以得出大学
2 的行为假定的扩展与组 织契约的不完全。 . 人 大学组织 和政府 、 企业一样 是一组 ( 一束 ) 或 契约安排 的联结 。古典 的不可证实性相对 于将 “ 有限理性 ” 式化更容易 , 形 契约主 体运用有限的理性可 以预测未来 的或然事件 , 但由于契约双 确 的可供执 行的契约 ,因为存在某些 关键 变量的不可证实 性 ” I ’ 于交 易成 本学而言 ,有 限理性行为假定 的结 对 果, 就是契约 的不完全 性 ; 契约 的不完 全与人的机会主义倾
一
、大学组织 的契约制 度基 1 , 的组织性质 。 大学 现代大学是一 种组 织 , 不同于政府、
私人部 门或其他第三部门组织 。从大学理念上看 , 大学组织 是“ 学者 的社 团”、 探 索和传播高深学 问的场 所”、 “ “ 探索 学组 织 的组 织行 为学特 征看 ,大学是 “ 一个 统一 的有机 体 ”, 也正是 “ 有组织的无序状态 ”。从 经济学、 更严格地从
组 织 “ 谋 行 为” 串 制度 经 济学 的特 征 。 由此提 出治理 大 学组 织 “ 串谋行 为” 需要 在规 范程序 、 督体 系、 家系 监 专
统、 惩治措施和道德与思想教育等方面进行策略性防范。
关键词 : 大学组织 ; 技术设备 ;招标 ;串谋 ;防范
中图分 类号 :F 7 21 文献标 识码 :A 文章编号 :1 0 - 47 2 0 0 - 0 1 0 0 3 8 7 ( 06) 6 08 - 2
政治经济学第7章学习教案

政治经济学第7章学习教案第一节:概述政治经济学是研究社会经济活动与政治关系的学科。
本章将介绍政治经济学的基本概念、方法和理论框架,旨在帮助学生全面理解和应用政治经济学的知识。
第二节:主要内容1. 政治经济学的定义和理论框架- 政治经济学对经济活动和政治关系的研究对象进行界定,揭示其相互影响的本质。
- 经济学和政治学两个学科在政治经济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 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框架,包括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和社会制度之间的关系。
2. 政治经济学方法的应用- 宏观经济分析方法,包括政治经济学对国民经济总量和增长的研究方法和指标体系。
- 微观经济分析方法,包括政治经济学对市场经济中个体行为和效果的研究方法和分析工具。
3. 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流派和学说- 古典政治经济学: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的代表作品及其理论要点。
-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历史地位。
- 新古典政治经济学:边际效用理论和一般均衡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第三节:教学目标1. 了解政治经济学的基本概念、方法和理论框架。
2. 掌握宏观经济分析和微观经济分析的方法和应用。
3. 理解古典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新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核心内容。
第四节: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政治经济学的定义、理论框架和方法的掌握。
2. 教学难点:古典政治经济学、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和新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区别和联系。
第五节: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系统的知识讲解,介绍政治经济学的概念、方法和理论。
2. 分组讨论法:组织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深入理解政治经济学理论流派的不同观点。
3. 实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加深学生对政治经济学方法和应用的理解。
第六节:教学评估1. 课堂测验:包括选择题和简答题,考察学生对政治经济学基本概念、方法和理论的掌握情况。
2. 课堂讨论表现:评估学生在分组讨论中的表现和对不同政治经济学流派的理解程度。
窜货的经济学分析

ConsumeGuide·AcademeElite29■王文波大连大学社会经济研究所吴俊张超大连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窜货的经济学分析[摘要][关键词]在介绍窜货的基础上,运用价格歧视理论和供求理论,对窜货的根源和动力进行经济学分析,提出相应对策。
窜货动力根源三级价格歧视作者简介:王文波(1957-),男,吉林长春人,大连大学社会经济研究所所长,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组织行为学,公共经济学;吴俊(1983-),男,江西抚州人,大连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张超(1981-),男,山东济南人,大连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
窜货是指分销网络中分公司、经销商、业务员受利益驱动[1],违反销售协议,有意识地将货物销往契约规定或分销成员间默认的销售区域[2]之外的区域,造成价格混乱,使其他经销商对经销该产品失去信心,消费者对品牌失去信任[3]的一种营销现象。
最初一两家经销商窜货时,对厂商而言,似乎没影响,反而可以增加出货量。
此时厂商不从长远考虑,任由窜货发生,不予控制,其他经销商发现窜货对自己市场的侵袭,而厂商又不加予理会,同时看到窜货在短期内的经济效益,纷纷效仿,大肆窜货。
这样个体行为上升为系统行为,窜货变得难于控制。
在大肆窜货的影响下,整个分销体系的利润水平被摊薄,渠道的价格体系被破坏,市场价格体系混乱,经销商对经销该产品失去动力和信心;同时,窜货为假冒伪劣产品提供了可利用空间,使消费者的切身利益受到侵害;而且在混乱的价格变化中,消费者对产品的品牌形象模糊,容易对产品产生不信任感,使得厂商的市场根基发生动摇,厂商的无形资产和正常经营受到严重威胁,厂商的最终利益受到极大损害[4]。
目前文献对窜货的概念、分类、危害和解决方法方面研究较多,对窜货现象背后的基础理论分析较少,本文尝试在这方面进行一定探讨。
(一)经济学中三级价格歧视的三个理论假设前提包括[5][6]:1.市场有一些不完善之处,垄断者可以根据一定特征(如性别、年龄、国别、区域、收入水平、文化认知等)对市场进行分割。
经济基础知识第七章讲解

经济基础知识第七章讲解嘿,朋友们!今天咱们来聊聊经济基础知识的第七章。
这第七章啊,就像是一座神秘的宝藏山,里面藏着好多经济的秘密和宝贝。
你想想,经济就像一条大河,不停地流淌,而这第七章就是河中的一个重要漩涡,影响着水流的方向和速度。
先来说说市场结构。
市场结构就好比是不同的赛场,有的赛场竞争激烈,选手众多,比如完全竞争市场,那真是一片红海,谁都得拼命往前冲,才能抢到一点点优势。
而有的赛场呢,就那么几个大腕儿,比如寡头垄断市场,他们几个巨头就能决定比赛的走向。
这是不是很神奇?再讲讲生产者行为。
生产者就像是大厨,得精打细算,考虑用什么食材(生产要素),怎么搭配,才能做出美味又赚钱的菜肴(产品)。
要是一不小心用错了料,或者成本控制不好,那可就亏大啦!这跟咱们过日子不也一个道理吗?还有成本函数和成本曲线。
成本这东西啊,就像个调皮的小鬼,时不时地跳出来捣乱。
成本函数就像是小鬼的行踪图,告诉你它啥时候会出现,怎么出现。
而成本曲线呢,则是小鬼的调皮轨迹,一会儿上蹿下跳,一会儿又平稳安静。
收益呢,那可是生产者的心头好。
就像咱们盼着发工资一样,生产者盼着有好的收益。
收益的变化,那可直接关系到生产者的心情和决策。
在这一章里,各种概念和理论相互交织,形成了一张复杂又有趣的经济大网。
你要是能把这网理清楚,那可真是了不起!比如说,为什么有的企业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而有的却被淘汰出局?这背后的原因不就是这第七章里讲的那些道理嘛!再比如,当市场结构发生变化时,生产者又该如何调整策略?这不就得靠咱们对这第七章的深入理解嘛!所以说啊,好好掌握这第七章的经济基础知识,就像是给自己装备了一把打开经济世界大门的金钥匙。
咱们能更清楚地看懂经济现象,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总之,这第七章的经济基础知识可是相当重要,千万不能马虎对待!朋友们,加油学起来吧!。
经济学串谋寡头的名词解释

经济学串谋寡头的名词解释经济学串谋寡头是指一种经济现象,其中少数大型企业或组织在市场上形成垄断或寡头地位,并通过合谋或协议来限制竞争,保持其垄断地位以获得利润最大化。
这种寡头垄断行为通常会在市场上引发负面影响,导致经济资源分配不公平,限制了其他竞争者的发展,并可能损害消费者利益。
在市场经济中,竞争是推动企业创新、提高效率和降低价格的重要动力。
然而,当少数大型企业通过串谋或协议来限制竞争,削弱竞争者的地位,自己保持垄断或寡头地位时,这就形成了经济学串谋寡头。
寡头垄断可以采取各种形式,例如价格操纵、分工合作、排除竞争者等。
这些行为往往造成市场竞争减少,价格上涨,效率降低。
特别是在某些行业,如电信、石油、银行等,由于进入门槛高、规模经济效应明显,寡头垄断更容易形成。
经济学串谋寡头对经济体系有一系列影响。
首先,由于少数大型企业控制市场,它们可以通过提高价格来获得更高的利润,这会导致消费者购买力下降,增加了生活成本。
其次,由于竞争者受到限制,创新活动和技术进步也可能受到抑制,从而阻碍了经济的长期发展。
第三,经济学串谋寡头还可能导致资源分配不公平,寡头企业通过与政府或其他机构的勾结,获得更多的资源和机会,从而扭曲市场竞争。
为了遏制经济学串谋寡头现象,政府和监管机构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
首先,应加强反垄断法律的执行力度,打击寡头垄断行为。
这包括对价格操纵、垄断市场、恶意排除竞争者等行为进行调查和处罚。
其次,政府应该促进市场竞争,通过减少进入壁垒、鼓励新兴产业的发展、推动企业间的合作和创新等方式,激发市场活力。
此外,加强监管机构的独立性和效能,确保其能够有效监督市场,并及时采取行动。
除了政府和监管机构的努力外,消费者和企业也可以发挥积极的作用。
消费者可以通过选择不支持垄断企业的产品或服务,寻找竞争对手,并积极参与市场监督和反垄断活动,推动市场竞争的恢复。
企业可以通过合作和创新,提高自身竞争力,与寡头企业抗衡,并为市场竞争做出贡献。
西方经济学7章知识拓展--价格领导模型和卡特尔模型以及伯特兰德模型

价格领导模型(Price Leadership Model)是指产业内一家企业先变动价格,然后其他企业就跟着定价的竞争格局。
寡头厂商之间有可能会发生串谋,来获取更高的利润。
这种串谋可以是公开的、正式的,也可以是秘密的、非正式的。
在大多数国家中,寡头厂商之间的公开、正式的串谋是不被法律所允许的。
因此,寡头厂商往往采取非正式的串谋行为。
在非正式的串谋行为中,价格领导模式是常见的一种模式。
价格领导指一个行业中由某一家厂商率先制定价格,其他厂商随后以该“领导者”的价格为基准决定各自的价格。
通过暗中默契的共谋(合作)行为。
即由一个领袖企业制订和调整价格,其他企业则主动跟随。
避免价格竞争,又可躲过反垄断法对公开勾结的限制。
1、大厂商价格领导或称支配型企业的领导行业中如果有一家厂商的规模很大,其余都是较小的厂商,那么大厂商可以确定一个市场价格,既使自己利润最大,又使其他厂商能够销售他们能希望销售的产量。
其它小厂商一旦意识到这一点,便宁愿接受大厂商所订的价格,并像一个完全竞争者一样行事。
按照既定价格确定自己的生产和销售数量。
所有小厂商按自己确定的数量销售后留下的市场,则全部归大厂商拥有。
图(1)中DD'(直线)为寡头垄断市场的需求曲线,MCB为有支配力大厂商的边际成本曲线,∑MC曲线是其他各小厂商的边际成本之和。
由于小厂商是价格接受者。
和完全竞争情况相同。
总是在MC=P处生产,所以它们平均变动成本以上的边际成本曲线即可代表它们的供给曲线。
假如小厂商的数目为10个它们具有完全相同的成本状况。
当每个小厂商的产量为4个单位时平均变动成本最低为4元,那么4元以上的边际成本曲线即为小厂商供给曲线。
根据已有市场需求曲线和全体小厂商的供给曲线,便可推出大厂商所面临的需求曲线。
曲线HMGD’正是有支配能力的大厂商的需求曲线。
大厂商的需求曲线是根据各个价格下整个市场需求量减去小厂商供给量之剩余所形成的。
当价格为12元时,整个市场需求120个单位,此时小厂商的供给量正是120单位,即市场所需全部产品都由小厂商供给,市场对大厂商的需求量为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0
2Q1
1 2
Q1
15
1 2
Q
15 Q1
MR1 MC1 0
15 Q1 0
Q1 15
2.斯塔克博格模型
由于已经考虑了对方的反应,厂商1的产 量不再是厂商2产量的函数
厂商1的产量15,厂商2为7.5,价格为 7.5,所以厂商1的利润112.5,厂商2的 利润56.25,厂商1为厂商2的两倍。所以 如果有一方能比对方算得更远,他将获 得更大的利润
PA
MR
QA
需求线
MC
Q
Q
1.古诺模型
Ⅱ古诺均衡
第一个回合:
市场中如果只有A这一个厂商,根据MC=MR原则, 其最优产量为:
1
BO进Q入A1 ,2认OQ为A不会改变产量,把剩下一半市场作 为自己的市场,其最优产量为:
OQB1
1 22
OQ
1.古诺模型
P
P
QA1
QB1
Q
Q
1.古诺模型
Ⅱ古诺均衡
第二个回合:
1.古诺模型
(3)如果两个厂商勾结,追求最大利润然 后平分,均衡产量是多少?
现在两个厂商实际已经合为一个厂商,所以, 可以首先求这一大厂商的利润最大的产量
R PQ 30 QQ 30Q Q2
MR 30 2Q MR MC 0 Q 15
1.古诺模型
所以只要两个厂商的产量之和等于15, 总利润最大,Q1+Q2=15这条线称为契约 曲线,其上的点都能使总利润最大
(一)独立寡头的行为分析
1.古诺模型 Ⅰ基本假定:
(1)有两个相同矿泉在一起,一个为A厂商占 有,一个为B厂商所有;
(2)两个矿泉是自流井,边际成本为0; (3)两个厂商面临相同的需求曲线,采取相同的
价格; (4)将对方产量水平看作固定,然后决定自己生
产多少
1.古诺模型
Ⅱ古诺均衡
P
决策规则为:产量等于所 面对的市场容量的1/2
勾结:
1 2 112 .5
2.斯塔克博格模型
两个厂商,厂商1要考虑厂商2的反应, 即所谓的老练厂商;厂商2不考虑厂商1 的反应,即所谓的天真厂商
2.斯塔克博格模型
仍使用上一例子(市场需求曲线P=30-Q,MC1=MC2=0)
厂商2不考虑厂商1的反应,则其反应函数仍为:
Q2
15
1 2 Q1
OQB2
1 2
5 OQ 8
5 OQ 16
比第一回合增加: 1 OQ 1 OQ
16
24
1.古诺模型
Ⅱ古诺均衡
A的均衡产量:
QA
OQ 1 2
1 23
1 25
OQ
1 2
1 23
1 25
OQ
1
1 23
2
1
1 22
1 OQ 3
1.古诺模型
Ⅱ古诺均衡 B的均衡产量:
QB
OQ
1.古诺模型
(1)求厂商的反应函数
反应函数为一方产量给定,另一方利润最大化 的产量。所以,利用MR=MC条件求解。 为求厂商1的边际收入,先计算总收入:
R1 PQ1 30 QQ1
30Q1 QQ1
30Q1 Q1 Q2 Q1
30Q1 Q12 Q2Q1
1.古诺模型
(1)求厂商的反应函数
B加入后,价格下降,A利润减少,要调整产量, 他认为B不会改变产量,把剩下3/4市场作为自 己的市场,其最优产量为:
13
3
OQA2
2
OQ 4
OQ 8
比第一回合减少:
1 8
OQ
1 23
OQ
1.古诺模型
Ⅱ古诺均衡 第二个回合:
B看到A减少产量,认为其产量将保持3/8 的水平,于是将剩下的5/8市场作为自己 的市场,其最优产量为:
1.古诺模型
Ⅲ反应函数 反应函数的几何表示即为反应曲线
QA
反应曲线上每一点都表示在对方产
QA1
量一定的情况下,自己的最优产量
厂商 B 的反应曲线
QA2
厂商 A 的反应曲线
QB QB1
1.古诺模型
一个假想案例 设一个双寡头市场的需求曲线为: P=30-Q Q是两厂商的产量和(Q=Q1+Q2) 两厂商的边际成本为0
1 22
1 24
1 26
1 OQ 3
总产量:2 OQ
3
1.古诺模型
Ⅱ古诺均衡 以上讨论了双寡头垄断的情况,如果有n个 厂商,可以证明每个厂商的均衡产量为:
1 OQ n 1
总产量为: n OQ
n 1
1.古诺模型
Ⅱ古诺均衡
完全竞争情况下的总产量:Q 完全垄断的总产量:0.5Q
所以,寡头垄断的均衡产量小于完全竞 争,但要大于完全垄断;而且寡头垄断 的厂商数目越多,产量越接近完全竞争.
MR1
R1 Q1
30 2Q1
Q2
MR1 MC1 0
30 2Q1 Q2 0
Q1
15
1 2
Q2
1.古诺模型
(1)求厂商的反应函数
厂商1的反应函数:
Q1
15
1 2
Q2
厂商2的反应函数:
Q2
15
1 2 Q1
1.古诺模型
(2)求古诺均衡 两函数交点即为古诺均衡 所以将厂商2的反应函数代入厂商1的反 应函数求解,即可得到厂商1的均衡产量 将厂商1的均衡产量代入厂商2的反应函 数,即可得到厂商2的均衡产量 结果为:Q1=Q2=10
第七讲 串谋的经济学分析
寡头垄断者串谋行为研究
(一)独立寡头的行为分析 1. 古诺(Cournot)模型 2.斯塔克博格(Stackelberg)模型 3.伯特兰德(Bertrand)模型
(二)囚徒困境与寡头垄断的难题 为何寡头垄断市场的勾结总是脆弱
寡头垄断者串谋行为研究
(三)走出囚徒困境的寡头垄断市场 1.卡特尔 2.惩罚机制 3.长期合作
厂商1的收入为:R1 30Q1 Q12 Q2Q1 利润最大化条件为边际收入等于边际成本,即 该式对Q1的导数等于边际成本
2.斯塔克博格模型
但现在厂商1知道厂商2将按上述反应函数决策,
在数学上意味着此时公式中的Q2不再是一个参
数而是Q1的函数:
MR1
R1 Q1
30 2Q1
Q2 Q1
Q1
Q2
平分利润,所以应各生产一半: Q1=Q2=7.5
1.古诺模型
(4)完全竞争下,均衡产量为多少 完全竞争的特点是P=MC,这里MC等于0, 所以总产量为30 两个厂商情况相同,所以各生产一半: Q1=Q2=15
1.古诺模型
1.古诺模型
三种情况的利润 完全竞争:1 2 0
古诺均衡: 1 2 100
1.古诺模型
Ⅲ反应函数 由古诺均衡的实现过程,厂商A的利润最 大化产量是他认为厂商B将生产产量的减 函数,这一函数称为厂商A的反应函数 与之相同,厂商B的利润最大化产量是他 认为厂商A将生产产量的减函数,这一函 数称为厂商B的反应函数
1.古诺模型
Ⅲ反应函数 反应函数解析形式为:பைடு நூலகம்
QA f QB QB f Q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