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汇率历史沿革课件
合集下载
人民币汇率.ppt

中国出口商品的价格弹性从总体上相当低。中 国出口商品价格的有限变动不会导致消费者对 中国商品需求的重大变化。
人民币升值对加工贸易出口的影响
产品国内 产品国外 销售收 进口零 销售价格 销售价格 入变化 部件
成本 变化
升值前 (1:8)
升值后 (1:4)
16 RMB 8 RMB
2美元 2美元
下降 50%
4、对物价的影响
人民币汇率升值后,食品等进口商品价格的下 降将直接有助于抑制CPI 的上涨 ➢ 进口商品与服务的进口成本降低 ➢ 人民币升值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出口,促进 进口,从而导致贸易顺差规模缩小,外汇占 款增速会下降,减少国内货币供应量增量, 将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国内流动性,进而抑制 国内整体价格水平上升
人民币汇率改革方案
重回2005年升值轨道 人民币汇率重新回归到2005年7月至2008年6月的小幅、 渐进、可控的升值轨道;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 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
汇率小幅波动,渐 进升值
规定每年人民币对美元名义汇率的升值幅度,例如3-5%, 但并不向市场明示人民币升值的时机;人民币相对于美 元年升值3%左右,同时参照CPI和主要货币走向略有调 整
现行人三民、币汇人率民制币度的汇基率本制情度况
采用直接标价法。 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 中国人民银行按照前一营业日外汇市场形成的加权 平均汇率,公布人民币对美元、港元、日元三种货币 的基准汇率,市场外汇买卖美元可在基准汇率上下3‰ 的幅度内浮动,港元、日元在基准汇率上下1%的幅度 内浮动。 外汇指定银行按规定自行确定挂牌汇率,对客户买 卖外汇。 外汇指定银行除公布人民币汇价外,还公布人民币 对外币现钞价。
对不同商品出口影响不同
人民币升值对加工贸易出口的影响
产品国内 产品国外 销售收 进口零 销售价格 销售价格 入变化 部件
成本 变化
升值前 (1:8)
升值后 (1:4)
16 RMB 8 RMB
2美元 2美元
下降 50%
4、对物价的影响
人民币汇率升值后,食品等进口商品价格的下 降将直接有助于抑制CPI 的上涨 ➢ 进口商品与服务的进口成本降低 ➢ 人民币升值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出口,促进 进口,从而导致贸易顺差规模缩小,外汇占 款增速会下降,减少国内货币供应量增量, 将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国内流动性,进而抑制 国内整体价格水平上升
人民币汇率改革方案
重回2005年升值轨道 人民币汇率重新回归到2005年7月至2008年6月的小幅、 渐进、可控的升值轨道;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 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
汇率小幅波动,渐 进升值
规定每年人民币对美元名义汇率的升值幅度,例如3-5%, 但并不向市场明示人民币升值的时机;人民币相对于美 元年升值3%左右,同时参照CPI和主要货币走向略有调 整
现行人三民、币汇人率民制币度的汇基率本制情度况
采用直接标价法。 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 中国人民银行按照前一营业日外汇市场形成的加权 平均汇率,公布人民币对美元、港元、日元三种货币 的基准汇率,市场外汇买卖美元可在基准汇率上下3‰ 的幅度内浮动,港元、日元在基准汇率上下1%的幅度 内浮动。 外汇指定银行按规定自行确定挂牌汇率,对客户买 卖外汇。 外汇指定银行除公布人民币汇价外,还公布人民币 对外币现钞价。
对不同商品出口影响不同
人民币汇率的前世今生1

1994年汇率并轨(二)
建立统一的、规范化的、有效率的外汇市场。 从1994年1月1日起,中资企业退出外汇调 剂中心,外汇指定银行成为外汇交易的主体。 1994年4月1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中国外汇 交易中心在上海成立,连通全国所有分中心。 中国人民银行根据宏观经济政策目标,对外 汇市场进行必要的干预,以调节市场供求, 保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
改革开放前我国的汇率体制
1949~1952年:单一浮动汇率制;“物价 对比法”决定汇率,汇率变动频繁。 1953~1972年:单一固定汇率制;强调汇 率的稳定性,进行汇率“压制”和高估, 1 美元=2.618元人民币曾保持了16年未变。 1973~1980年:以“一篮子货币”计算的 单一浮动汇率制;1972年1美元=2.24元 人民币,而1980年1美元=1.50元人民币
2005年汇改
2005年7月21日19时,中国人民银 行宣布启动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开始 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 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对 美元汇率一次提高2%,为8.11元人民 币兑换1美元,作为次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上 外汇指定银行之间交易的中间价。
“升值”期到来
升值压力又起
2002年后,美元回调,人民币跟随美元汇调; 2004年,美元大幅贬值,人民币搭美元贬值的车 相应走软。外界压人民币升值的声音愈发响亮。 2003年2月西方七国财长会议,当时的日本财务相 盐川正十郎向其他六国提交了与1985年针对日元 的“广场协议”类似的提案,以逼迫人民币升值。 2005年初,美国民主党参议员查尔斯· 舒默 (Charles Schumer)和共和党参议员林赛· 格雷厄 姆(Lindsey Graham)提出一条议案,要求中国人 民币升值27.5%,否则威胁对中国进口货物加征 27.5%的惩罚性关税。
人民币汇率制度PPT课件

展望未来
next
目前关于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改革方向主要集中于3个理 论:有管理浮动,钉住一篮子货币,和汇率目标区。 目标区钉住的主要优势,在于通过对外宣称一个汇率 波动范围,比如说目前钉住水平上下波动7.5%,可以更 加灵活地调整汇率,应付来自国内或国外的各种冲击。同 时,它也可以为货币政策让出更多的政策空间。由于市场 发育程度的不完善,各种频繁的制度性冲击对于经济的深 刻影响,发展中国家的均衡汇率水平面临着众多的不确定 性。保持一个汇率波动范围有利于避免汇率失调,将汇率 尽量贴近均衡汇率水平。但是从我国目前的情况看,实行 目标区汇率的设想不具有可操作性。为实行目标区汇率制 度,货币当局要设立一个均衡汇率,然而在我国的实践中, 基础均衡汇率的计算就很困难,如果不能计算出合理的基 础均衡汇率,目标区汇率的合理性在根本上将受到动摇。
一篮子货币
back
即选用与我国外贸有关的若干种货币, 按照这些货币汇率波动的情况,运用加 权平均的方法计算出人民币汇率。
回顾过去
next
但是,随着近年对外开放的深入发展,外汇 收支规模迅速扩大,外汇管理也适当放宽, 相当部分机构拥有可自行支配的外汇资金, 因而,外汇收支供求状况已够成影响汇率的 一支力量。 正是基于这种变化,外汇调剂市场应运而生, 在该市场上,汇率开始由供求双方协商决定, 因此,形成了以国家对外公布的汇率牌价和 国内外汇调剂价格为主的人民币汇率“双轨 制” 。…
展望未来
next
当前人民币的升值压力,使得央行持有美元 资产面临风险,同时,增加央行公开市场操 作的压力。由于外汇占款的被动增长导致货 币供应量加速增长,因此央行必须在人民币 公开市场进行对冲操作。但是,公开市场操 作长期单向进行,必然潜伏着巨大的矛盾: 一则扰乱了正常的人民币投放、回收渠道; 二则单纯靠对冲无法维系人民币汇率的稳定; 三则容易陷于严格管制的泥淖之中,与市场 化进程相违背。
人民币汇率变化.pptx

心理预期与羊群效应
股票市场波动可能引发投资者对汇率的心理预期变化,进而产生羊群效 应。当市场普遍预期汇率将贬值时,投资者可能纷纷抛售本币,加速汇 率贬值过程。
债券市场发展与跨境资本流动
债券市场开放与跨境资本流动
随着债券市场逐步开放,跨境资本流动更加频繁。外国投资者购买国内债券需兑换为本币,增加外汇需求; 国内投资者购买外国债券则需兑换为外币,增加外汇供给。
管制和统收统支政策。
双轨制时期
02
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人民币汇率开始实行双轨制,即官方汇
率和市场汇率并存。
并轨与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时期
03
1994年,人民币汇率实现并轨,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
、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影响因素及市场机制
经济基本面
利率差异
政治因素
市场供求关系
国际金融市场动态
提升企业汇率风险管理能力
增强汇率风险意识
引导企业树立正确的汇率风险意识,认识到汇率波动对企业经营的影响,主动加强汇率风 险管理。
建立汇率风险管理制度
指导企业建立健全汇率风险管理制度和内部控制机制,规范企业汇率风险管理行为,提高 风险管理水平。
运用金融衍生工具进行避险
鼓励企业积极运用金融衍生工具进行避险操作,如远期结售汇、外汇掉期等,降低汇率波 动对企业经营的影响。同时,加强对金融衍生工具的监管和指导,确保企业合规、稳健操 作。
利率差异与套利交易
不同国家债券利率存在差异,投资者可能进行套利交易。例如,当国内利率高于国外利率时,投资者可能借 入外币购买国内债券,获取更高收益,同时推动汇率升值。
债务风险与汇率波动
债券市场发展与债务风险密切相关。若一国债务风险上升,可能导致投资者对该国经济前景产生担忧,抛售 该国债券和货币,引发汇率贬值。
股票市场波动可能引发投资者对汇率的心理预期变化,进而产生羊群效 应。当市场普遍预期汇率将贬值时,投资者可能纷纷抛售本币,加速汇 率贬值过程。
债券市场发展与跨境资本流动
债券市场开放与跨境资本流动
随着债券市场逐步开放,跨境资本流动更加频繁。外国投资者购买国内债券需兑换为本币,增加外汇需求; 国内投资者购买外国债券则需兑换为外币,增加外汇供给。
管制和统收统支政策。
双轨制时期
02
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人民币汇率开始实行双轨制,即官方汇
率和市场汇率并存。
并轨与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时期
03
1994年,人民币汇率实现并轨,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
、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影响因素及市场机制
经济基本面
利率差异
政治因素
市场供求关系
国际金融市场动态
提升企业汇率风险管理能力
增强汇率风险意识
引导企业树立正确的汇率风险意识,认识到汇率波动对企业经营的影响,主动加强汇率风 险管理。
建立汇率风险管理制度
指导企业建立健全汇率风险管理制度和内部控制机制,规范企业汇率风险管理行为,提高 风险管理水平。
运用金融衍生工具进行避险
鼓励企业积极运用金融衍生工具进行避险操作,如远期结售汇、外汇掉期等,降低汇率波 动对企业经营的影响。同时,加强对金融衍生工具的监管和指导,确保企业合规、稳健操 作。
利率差异与套利交易
不同国家债券利率存在差异,投资者可能进行套利交易。例如,当国内利率高于国外利率时,投资者可能借 入外币购买国内债券,获取更高收益,同时推动汇率升值。
债务风险与汇率波动
债券市场发展与债务风险密切相关。若一国债务风险上升,可能导致投资者对该国经济前景产生担忧,抛售 该国债券和货币,引发汇率贬值。
《人民币汇率的变迁》课件

2
全国实行一个中央汇率制度并逐步实
现市场化。
3
1994年至2005年
中国承诺不操纵汇率、对外放开经济、
2 005年至2 01 5年
4
逐步市场化。
人民币汇率开始升值。
5
2 01 5年至今
人民币汇率变化剧烈。
人民币汇率影响因素
外部因素
经济全球化、国际资本流动、贸易顺差等。
内部因素
货币政策、市场供求、经济增长等。
《人民币汇率的变迁》 PPT课件
这份PPT课程将介绍人民币汇率的变化历程、影响因素、政策和措施,以及 对未来走势的预测。
引言
汇率是国际间货币交流的重要工具,对于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非常重要。本 节将介绍人民币汇率的概念和重要性。
人民币汇率的变化历程
1
1949年至1978年
人民币没有官方汇率。
1978年至1994年
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汇率 协调机制、人民币汇率管理体 制等。
基本稳定和国际化
增加人民币国际使用、促进资 本项目开放、稳定人民币汇率 等。
改革和外汇管理
外汇储备、汇率波动风险管理、 投资者合规等。
结论
1 评价
总体上,人民币汇率变迁对中国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
2 展望
随着国际形势变化和中国经济的发展,人民币走势不可预知。
参考文献
1 2
王啸:<中国货币政策>,2019,金融出版社。
李德毅:<外汇管理与政策>,2018,电子工 业出版社。
人民币汇率制度ppt课件

3、 “一篮子货币”定制汇率制度(1973~1980年)
演变原因: 1973年3月,西方国家货币纷纷实行浮动汇率制度,汇率波动频繁。人民币
对外比价要保持相对合理,就必须根据国际市场汇率的波动,相应地上调或下 调。人民币汇率在固定汇率时期已确定的汇价水平的基础上,按“一篮子货币” 原则,确定对西方国家货币的汇价,即选择我国在对外经济贸易往来中经常使 用的若干种货币,按其重要程度和政策上的需要确定权重,根据这些货币在国 际市场的升降幅度,加权计算出人民币汇率。从1973年到1984年,选用的货币 和权重曾作过七次调整。
人民币汇率制度特征:
汇率不断上调,有利于我国获得较好的贸易条件
但带来明显的消极影响-人民币汇率偏高(增加了出口亏损,刺激了国内争外汇的倾向)
4、两个汇率双轨制时期:
官方汇率与贸易外汇内部结算价并存(1981~1984年) 官方汇率与外汇调剂价格并存(1985~1993年)
演变原因: ---从1979年起,我国全面进行了经济改革。为了适应外贸
人民币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率特征:主要是钉住美元,以国内外物价对比法为基础
演变原因:
人民币诞生初期,计划经济体制尚未建立,人民政府宣布人民币不以黄 金为基础,在实际操作中实行的是管理浮动制。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根据人民 币对美元的出口商品比价,进口商品比价和华侨日用生活费比价三者加权平 均来确定;这段时期,人民币汇率确定的依据是物价,其作用实际上是调节 对外贸易,照顾侨汇收入。
第一题:人民币汇率制度
题目
I 简述人民币汇率制度演变历程 2 人民币汇率制度演变的原因 3 人民币汇率制度各个时期的特征
人民币汇率制度总共经历了六个阶段的演变:
1.单一浮动汇率制 (1949~1952年)
人民币汇率的变动ppt

• 第四,基于购买力平价理论(PPP)的价格水平因
素。购买力平价理论认为,任何两种货币之 间 的汇率会调整到能反映这两个国家之间价格水 平的变动,汇率由相对价格水平的变动所决定。 因此,相对价格水平的变动会对汇率产生影响。 从长期来看,一国价格水平的相对上升,将导 致该国货币贬值;而一国相对价格水平的下降, 将导致该国货币升值。
• 2.第二阶段(1953~1972)
• 这个时期由于国内物价稳定,对外贸易也从私
人手里转为国营公司统一经营,并且主要产品 全都纳入国家计划,所以人民币汇率非常稳定。
• 1955年3月1日开始发行新人民币,这是建国
后第一次进行的币制改革,1万元旧人民币兑 换1元新人民币,从此直到1971年12月18日, 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一直是1 2.4618。1971年 12月18日美元兑换黄金的官方价格全部贬值 7.89%,人民币汇率则相应调整为1 2.2673。
我国面对人民币升值可以采取的对策
• 第一, 完善人民币汇率的决定基础。第
二,改进人民币汇率的形成机制 第三, 增加人民币汇率的灵活性。
❖谢谢!
• 第二,通货膨胀。近几年来我国的通货膨
胀率不断上升,但这种上升带来的是外汇 市场上本国货币的等比列贬值。而中国的 通货膨胀率还远低于美国,这也导致人民
• 第三,国际收支和外汇储备:我国自1994年起,
经常项目、金融与资本项目存在长期的双顺差 (仅1998年例外),这导致在外汇市场上,外 汇的供给远大于外汇的需求,央行为了维持人 民币汇率的稳定而买入外汇,引起了我国外汇 储备的急剧增加。国际收支中我国出口远大于 进口,国外资金的流入,致使在国际市场上人 民币需求增加,人民币面临升值的压力。
• 在此期间,人民币官方汇率从1981年7月的1 1.50逐步
人民币汇率的改革与探索ppt课件

19
人民币汇率的探索与展望
精选ppt课件
20
人民币汇率的探索历程 1978年以来
影响因素
1.经济发展方式 2.产业结构 3.基本经济制度
4.市场体系状况 5.金融和宏观调控体系 6.对外开放新优势
精选ppt课件
21
人民币汇率的预测
最主要 原因
我国对当前经济发 展的整体要求是要 力求国民经济保持 长期稳定增长
保持小幅 渐进式增长
1.不会削弱货币政策调节宏观经 济的能力,
2.不会使我国尚处于发育阶段的 金融市场承受过大的风险
需
要
促
进
适当、稳定的汇率制度
精选ppt课件
22
未来人民币汇率制度的预测
浮动汇率制度是必然趋势
完全自由的
浮动汇率制度
货币当局对汇率上下浮 动不采取任何干预措施, 完全听任外汇市场的供求 变化自由涨落
精风选险ppt过课大件。
24
未来人民币汇率制度的预测
好处
1.发挥市场供求 在人民币汇率形 成中的基础性作 用
2.保持人民币汇 率在合理均衡水 平上的基本稳定
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活更 性具
弹 性 、 灵
注意事项
1.制定汇率波动的合理范围,使 人民币汇率提高灵活性
2.运用衍生工具完善外汇市场规 避汇率风险
3.人民币汇率渐渐完善形成机制
4.根据不同的具体情况进行动态、 灵活的选择人民币汇率
精选ppt课件
25
结束语
人民币汇率的有效改革是实现我国经济持续稳 定发展的因素,而如何进行改革是需要我们进一步 进行探索的。就目前的情况而言,汇率制度完全自 由浮动是不可行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应是当 下中国的必然选择。
人民币汇率的探索与展望
精选ppt课件
20
人民币汇率的探索历程 1978年以来
影响因素
1.经济发展方式 2.产业结构 3.基本经济制度
4.市场体系状况 5.金融和宏观调控体系 6.对外开放新优势
精选ppt课件
21
人民币汇率的预测
最主要 原因
我国对当前经济发 展的整体要求是要 力求国民经济保持 长期稳定增长
保持小幅 渐进式增长
1.不会削弱货币政策调节宏观经 济的能力,
2.不会使我国尚处于发育阶段的 金融市场承受过大的风险
需
要
促
进
适当、稳定的汇率制度
精选ppt课件
22
未来人民币汇率制度的预测
浮动汇率制度是必然趋势
完全自由的
浮动汇率制度
货币当局对汇率上下浮 动不采取任何干预措施, 完全听任外汇市场的供求 变化自由涨落
精风选险ppt过课大件。
24
未来人民币汇率制度的预测
好处
1.发挥市场供求 在人民币汇率形 成中的基础性作 用
2.保持人民币汇 率在合理均衡水 平上的基本稳定
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活更 性具
弹 性 、 灵
注意事项
1.制定汇率波动的合理范围,使 人民币汇率提高灵活性
2.运用衍生工具完善外汇市场规 避汇率风险
3.人民币汇率渐渐完善形成机制
4.根据不同的具体情况进行动态、 灵活的选择人民币汇率
精选ppt课件
25
结束语
人民币汇率的有效改革是实现我国经济持续稳 定发展的因素,而如何进行改革是需要我们进一步 进行探索的。就目前的情况而言,汇率制度完全自 由浮动是不可行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应是当 下中国的必然选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关税和配额
人民币汇率历史沿革
人民汇率制度的历史沿革
• 1948年12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成立并发行人民币。 • 自1949年至今,人民币汇率制度可以大体为以下五个阶段:
人民币汇率历史沿革
• 第一阶段自1949年至1980年,人民币汇率总体上表 现为严格管制和固定不变。
• 第二阶段为1981年至1984年,开始尝试对人民币汇 率制度进行改革。
3.3233
61.39
532.33
3.9602
68.45
551.46
4.3608
71.24
576.2
5.202
74.41
人民币汇率历史沿革
第四阶段
• 1994~2005.7.20,汇率制度为钉住单一货币美元,汇率政策目 标为维持汇率稳定,汇率水平是基本稳定。 表二
• 通过汇率并轨取消双轨制,形成了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 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
人民币汇率历史沿革
第二阶段
• 1981年~1984年,汇率制度为钉住一篮子货币(双重汇率),汇 率政策目标为扶持出口,增加外汇,汇率水平是持续下跌。
• 我国在官方公布的汇率之外,还实行了贸易内部结算价格。 • 两个概念:单一汇率、复汇率
人民币汇率历史沿革
两个概念
• 单一汇率是指一种货币只有一种汇率,这种 汇率通用于该国所有的国际经济交往中。 • 复汇率又称多元汇率,是一国在外汇管制情 况下,对同一外国货币,因其目的不同,而 规定不同的汇率。
• 汇率政策目标为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汇率水平是稳中有升。
人民币汇率历史沿革
2005-2008年人民币汇率表
美元加权 日元加权 欧元加权
平均
平均
平均
年份
汇率
汇率
汇率
(人民币 (人民币 (人民币
/100
/100
/100
美元) 日元) 欧元)
2005 819.17 7.4484 1019.53
人民币汇率历史沿革
800.58 936.13
1029 1019.53
111.53 107.96 107.51 107.09 106.88 106.66 106.18 106.08 106.07 106.24 106.23
105.3
第五阶段
• 2005.7.21以后,汇率制度为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 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表三
861.87 835.1
831.42 828.98 827.91 827.83 827.8419.17
8.437 8.9225 7.6352 -
6.86 6.3488 7.2932 7.6864 6.8075 6.6237 7.1466 7.6552 7.4484
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历史沿革
人民币汇率历史沿革
汇率的概念
• 名义汇率:是指一国货币以另一国货币表示的价值。 • 即一国货币兑换另一国货币的比率,是以一种货币表示另一种货
币的价格。 • 例如:¥10=$1表示你可以用10元人民币来购买1美元。
人民币汇率历史沿革
汇率变化
• 货币升值:一国货币市场价值相对于另一国货币提高。即本币汇 率上升,例如:美元对人民币汇率为$1=¥10变动为$1=¥20 表示美元升值,人民币贬值。
港币加 权平 均汇 率
(人民币 /100 港元)
105.3
2006 797.18 6.857 1001.9 102.62
2007
760.4 6.4632 1041.75
97.46
2008
694.51
6.7427 1022.27 89.19
人民币汇率历史沿革
我国现行汇率制度特点
• 其中又可以细分为三个小阶段: • 1949年~1952年,汇率制度为爬行钉住(钉住内外物价比),汇
率政策目标为扶持出口,兼顾进口,汇率水平是高频率地调整。
人民币汇率历史沿革
• 1953年~1972年,汇率制度为钉住单一货币美元, 汇率政策目标为人民币汇率长期稳定,汇率水平 不变。
• 1973年~1980年,汇率制度为钉住一篮子货币, 汇率政策目标为维持人民币坚挺,汇率水平是汇 率稳中有升。 (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尼克松访 华)
人民币汇率历史沿革
1994~2005年人民币汇率表
年份
美元加权平均汇率 日元加权平均汇率 欧元加权平均汇率 港币加权平均汇率 (人民币/100美元) (人民币/100日元) (人民币/100欧元) (人民币/100港元)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 第三阶段自1985年至1993年,官方牌价与外汇调剂 价格并存。
• 第四阶段从1994年至2005年7月20日,单一的、有 管理的浮动汇率制。
• 第五阶段自2005年7月21日起,我国实行以市场供 求为基础的、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 浮动汇率制度。
人民币汇率历史沿革
第一阶段
• 第一阶段自1949年至1980年,人民币汇率总体上表现为严格管 制和固定不变 。
• 货币贬值:一国货币市场价值相对于另一国货币降低。即本币汇 率下降,例如: $1=¥10变动为 $1=¥8,表示美元贬值,人民币 升值。
人民币汇率历史沿革
长期汇率的四个决定因素
• 相对价格水平: 一国物价上涨 维持国外需求 贬值
• 生产率增长的相对速度: 增长快 需求增加 升值
• 对国内产品和国外产品的偏好 对美国产品更为偏好 美元升值
美元加权平均汇率 日元加权平均汇率 港币加权平均汇率
(人民币/100美元) (人民币/100日元) (人民币/100港元)
293.66
1.2457
37.57
345.28
2.0694
44.22
372.21
2.5799
47.74
372.21
2.9082
47.7
376.51
2.736
48.28
478.32
人民币汇率历史沿革
第三阶段
• 1985年~1993年,汇率制度为从爬行钉住到管理浮动(以钉住 出口换汇成本为主),汇率政策目标为平衡国际收支,汇率水平 是持续下跌。表一
• 属于复汇率制度,在官方公布的汇率之外,又产生了人民币调剂 汇率 。
人民币汇率历史沿革
1985-1993年人民币汇率表
年份
1985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人民币汇率历史沿革
人民汇率制度的历史沿革
• 1948年12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成立并发行人民币。 • 自1949年至今,人民币汇率制度可以大体为以下五个阶段:
人民币汇率历史沿革
• 第一阶段自1949年至1980年,人民币汇率总体上表 现为严格管制和固定不变。
• 第二阶段为1981年至1984年,开始尝试对人民币汇 率制度进行改革。
3.3233
61.39
532.33
3.9602
68.45
551.46
4.3608
71.24
576.2
5.202
74.41
人民币汇率历史沿革
第四阶段
• 1994~2005.7.20,汇率制度为钉住单一货币美元,汇率政策目 标为维持汇率稳定,汇率水平是基本稳定。 表二
• 通过汇率并轨取消双轨制,形成了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 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
人民币汇率历史沿革
第二阶段
• 1981年~1984年,汇率制度为钉住一篮子货币(双重汇率),汇 率政策目标为扶持出口,增加外汇,汇率水平是持续下跌。
• 我国在官方公布的汇率之外,还实行了贸易内部结算价格。 • 两个概念:单一汇率、复汇率
人民币汇率历史沿革
两个概念
• 单一汇率是指一种货币只有一种汇率,这种 汇率通用于该国所有的国际经济交往中。 • 复汇率又称多元汇率,是一国在外汇管制情 况下,对同一外国货币,因其目的不同,而 规定不同的汇率。
• 汇率政策目标为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汇率水平是稳中有升。
人民币汇率历史沿革
2005-2008年人民币汇率表
美元加权 日元加权 欧元加权
平均
平均
平均
年份
汇率
汇率
汇率
(人民币 (人民币 (人民币
/100
/100
/100
美元) 日元) 欧元)
2005 819.17 7.4484 1019.53
人民币汇率历史沿革
800.58 936.13
1029 1019.53
111.53 107.96 107.51 107.09 106.88 106.66 106.18 106.08 106.07 106.24 106.23
105.3
第五阶段
• 2005.7.21以后,汇率制度为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 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表三
861.87 835.1
831.42 828.98 827.91 827.83 827.8419.17
8.437 8.9225 7.6352 -
6.86 6.3488 7.2932 7.6864 6.8075 6.6237 7.1466 7.6552 7.4484
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历史沿革
人民币汇率历史沿革
汇率的概念
• 名义汇率:是指一国货币以另一国货币表示的价值。 • 即一国货币兑换另一国货币的比率,是以一种货币表示另一种货
币的价格。 • 例如:¥10=$1表示你可以用10元人民币来购买1美元。
人民币汇率历史沿革
汇率变化
• 货币升值:一国货币市场价值相对于另一国货币提高。即本币汇 率上升,例如:美元对人民币汇率为$1=¥10变动为$1=¥20 表示美元升值,人民币贬值。
港币加 权平 均汇 率
(人民币 /100 港元)
105.3
2006 797.18 6.857 1001.9 102.62
2007
760.4 6.4632 1041.75
97.46
2008
694.51
6.7427 1022.27 89.19
人民币汇率历史沿革
我国现行汇率制度特点
• 其中又可以细分为三个小阶段: • 1949年~1952年,汇率制度为爬行钉住(钉住内外物价比),汇
率政策目标为扶持出口,兼顾进口,汇率水平是高频率地调整。
人民币汇率历史沿革
• 1953年~1972年,汇率制度为钉住单一货币美元, 汇率政策目标为人民币汇率长期稳定,汇率水平 不变。
• 1973年~1980年,汇率制度为钉住一篮子货币, 汇率政策目标为维持人民币坚挺,汇率水平是汇 率稳中有升。 (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尼克松访 华)
人民币汇率历史沿革
1994~2005年人民币汇率表
年份
美元加权平均汇率 日元加权平均汇率 欧元加权平均汇率 港币加权平均汇率 (人民币/100美元) (人民币/100日元) (人民币/100欧元) (人民币/100港元)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 第三阶段自1985年至1993年,官方牌价与外汇调剂 价格并存。
• 第四阶段从1994年至2005年7月20日,单一的、有 管理的浮动汇率制。
• 第五阶段自2005年7月21日起,我国实行以市场供 求为基础的、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 浮动汇率制度。
人民币汇率历史沿革
第一阶段
• 第一阶段自1949年至1980年,人民币汇率总体上表现为严格管 制和固定不变 。
• 货币贬值:一国货币市场价值相对于另一国货币降低。即本币汇 率下降,例如: $1=¥10变动为 $1=¥8,表示美元贬值,人民币 升值。
人民币汇率历史沿革
长期汇率的四个决定因素
• 相对价格水平: 一国物价上涨 维持国外需求 贬值
• 生产率增长的相对速度: 增长快 需求增加 升值
• 对国内产品和国外产品的偏好 对美国产品更为偏好 美元升值
美元加权平均汇率 日元加权平均汇率 港币加权平均汇率
(人民币/100美元) (人民币/100日元) (人民币/100港元)
293.66
1.2457
37.57
345.28
2.0694
44.22
372.21
2.5799
47.74
372.21
2.9082
47.7
376.51
2.736
48.28
478.32
人民币汇率历史沿革
第三阶段
• 1985年~1993年,汇率制度为从爬行钉住到管理浮动(以钉住 出口换汇成本为主),汇率政策目标为平衡国际收支,汇率水平 是持续下跌。表一
• 属于复汇率制度,在官方公布的汇率之外,又产生了人民币调剂 汇率 。
人民币汇率历史沿革
1985-1993年人民币汇率表
年份
1985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