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院重点专科建设整改措施

合集下载

中医院重点中医专科建设发展规划

中医院重点中医专科建设发展规划

中医院重点中医专科建设发展规划关键信息项:1、专科建设目标2、建设内容与措施3、人才培养计划4、设备购置计划5、科研与学术交流计划6、质量控制与评估机制1、专科建设目标11 总体目标在未来X年内,将重点中医专科建设成为在区域内具有领先水平、特色鲜明、疗效显著、服务优质的中医专科,为广大患者提供高质量的中医医疗服务。

111 医疗服务能力提升目标提高专科门诊量和住院量,年增长率达到X%以上;降低平均住院日,提高病床周转率;提高疑难病症的诊治能力,使疑难病症的治愈率和好转率达到X%以上。

112 医疗技术水平提升目标掌握并开展X项以上先进的中医诊疗技术,形成具有特色的中医诊疗方案;提高中医临床疗效,使专科病种的中医治疗有效率达到X%以上。

113 学科影响力提升目标在省级以上学术期刊发表论文X篇以上,承担省级以上科研课题X项以上;举办省级以上学术会议X次以上,与国内知名中医专科建立合作关系X个以上。

2、建设内容与措施21 优化专科诊疗环境改善门诊和住院条件,增加专科病床数量,优化就医流程,为患者提供舒适、便捷的就医环境。

211 加强专科病房建设按照中医特色病房的要求进行装修和布置,营造浓厚的中医文化氛围;配备必要的医疗设备和设施,满足临床诊疗需求。

212 优化门诊布局设立独立的专科门诊区域,设置候诊区、诊室、治疗室等功能分区,方便患者就诊。

22 加强专科人才队伍建设培养和引进一批高素质的中医专业人才,构建合理的人才梯队。

221 人才引进通过公开招聘、高层次人才引进等方式,引进具有博士学位或副高以上职称的中医专业人才X名以上。

222 人才培养选派业务骨干到国内知名中医专科进修学习,每年不少于X人次;鼓励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提高学历层次。

223 师承教育建立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开展师承教育,培养中医传承人才。

23 提升专科医疗技术水平积极开展中医特色诊疗技术,不断优化诊疗方案。

231 中医特色诊疗技术推广应用推广应用针灸、推拿、拔罐、艾灸、中药熏蒸等中医特色诊疗技术,提高临床疗效。

中医院发展中医重点专科、学科加强中医药人才培养的具体措施及总结

中医院发展中医重点专科、学科加强中医药人才培养的具体措施及总结

中医院发展中医重点专科、学科加强中医药人才培养的具体措施及总结为了加强中医医院内涵建设,突出中医药特色,提高中医药防病治病能力,我院按照“专科带动、突出特色、发挥优势、科学发展”的建设思路,为努力打造重点专业学科,为进一步深入推广中医药事业发展,继承与弘扬中医药特色优势,更好的服务广大病患,进一步增强医院实力和发展动力,特制订了发展中医重点专科、学科,加强中医药人才培养的具体措施。

一、提高认识,努力打造重点专科发挥中医药优势,突出中医专科、学科特色,加强中医专科及学科建设在中医药事业发展中具有战略地位。

(一)中医为主、中西医结合发展重点专科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医院脾胃病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要求,中医脾胃病专科应设置胃肠内窥镜室,为符合“指南”要求,提高脾胃病专科门诊的诊断治疗水平,按照我院中医为主、西医为辅、中西医结合的思路今年要开展胃肠镜检查项目以配套中医脾胃病门诊的建设与发展。

(二)提高认识、重点保障中医重点专科、专病建设措施的落实在专科建设中,对重点专科建设实行优先原则:经费优先投入,科研优先立项,设备优先购置,人员优先进修。

医院对重点专科开展新业务、新技术所需设备进行优先、重点配置,对优势专业与学科所需人才,进行优先引进。

这些政策和措施可以充分调动业务科室争创重点专科的积极性,使重点专科建设促进医疗业务整体水平提高,带动全院医疗业务的向前发展,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医疗优势。

按照学科结构调整的原则,保证重点专科有足够的规模发展空间,以及足够的相关条件支持。

二、加快人才引进,注重学术经验传承(一)加强人才培养与引进人才是医院发展的关键环节,要创一流的学科,必建一流的梯队。

医院要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全面启动人才兴院工作。

一是聘请已退休的名老中医来院坐诊。

二是注重人才培养,重视和加快学科带头人的选拔与深造工作。

积极创造条件,出台优惠政策大力扶持引进高新技术,并对科技创新与科技进步奖励项目人才进行奖励,鼓励与支持科技进步。

中医重点专科建设管理办法

中医重点专科建设管理办法

实用文档***医院中医重点专科建设管理办法总则第一条为了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和优势,重点专科建设是加强医院建设,促进医、教、研事业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性举措,专科建设的根本任务是为了提高教学、科研、人才培养质量,从而提高医院整体医疗水平。

为了加强重点专科建设,更好地形成专科优势,发挥重点专科的辐射、示范及带头作用,打造三省交界区域的医疗优势,努力跻身河北省内优势学科行列,鼓励广大员工增强科研创新意识,结合本院实际,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二条重点专科建设目标巩固和发展已有重点专科优势,进一步提高科研活动能力和水平,重点扶持培养一批中医特色突出专科,争取更多的专科跻身市级重点学科行列,达到市级及省级重点学科水平。

重点专科的建设第三条重点专科建设内容1、围绕专科发展方向开展临床及基础科研工作,提高专科科研及临床医疗水平。

2、加强专科人才梯队建设,专科后备人员及专科相关人才培养,增加专科相关专业先进的设备购置。

3.各个专科必须提高本科优势病种的诊疗水平及临床路径管理。

第四条重点专科的产生重点专科建设是保证医院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医院成立重点专科建设领导小组,由院长任组长,并确定重点专科主任为负责人。

必须从医院的实际发展出发,根据院学术委员会评议,择优选择为原则,有计划地培养一批在邯郸市及省内有影响、有优势的专科。

在我院的发展中起到引领作用。

1.医院重点专科:由医院重点专科建设领导小组、院内及邯郸市内专家评议产生,主要指那些基础好,有一定影响力,有科研能力的科室。

作为医院重点培养对象,通过几年努力,使之跻身于市级及省级重点学科行列。

2.医院扶持重点专科:由医院重点专科建设领导小组组织专家评议产生,主要指那些有一定基础,但相对薄弱,需要医院扶持的科室,有计划地培训,为进入院重点专科作准备。

医院重点扶持专科和医院重点发展专科,由各科室提出申请,填写相应表格,交医务科。

申报科室将资料制成多媒体形式,再全院公开评审,由专家评议产生相应专科。

《重点专科规划及目标措施》

《重点专科规划及目标措施》

为认真贯彻省、市中医药工作会议精神,不断提升我院综合服务能力、核心竞争力和品牌优势,进一步加强我院重点中医专科建设,结合我院实际,制定本规划方案。

一、项目意义通过市级重点专科项目实施,加强医院重点支柱科室的建设,改善专科基础设施,提高专科人员的专业理论和诊疗水平,发挥重点专科的辐射、示范、带头作用,提高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降低患者治疗费用,逐步形成中医特色突出、诊疗水平较高,能带动本县中医工作全面发展的重点中医专科,成为全市知名度较高的重点中医特色专科,实施“三名”(名医、名科、名院)战略。

二、专科建设发展规划(一)专科建设发展项目1、以治疗颈、肩、腰、腿痛病为基础,创建酒泉市重点中医专科——针灸理疗科。

(二)专科建设发展目标1、加强科室基础设施建设,满足科室病床需要(专科≥30,专病≥3),使科室病床数、基础设施在全市同类科室中处于率先地位。

2、加大专科资金投入,估计投入建设资金50 万元,资金来源主要以自筹为主。

建设资金做到专款专用,专项核算,为专科发展配备必须设备。

3、加强科室人材梯队建设,选好学科带头人和学术继承人,大力引进高科技人材,加强专科人材培养,积极开展科内业务讲座(≥1 次/月),积极选派专科优秀中青年骨干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

4、不断加强专科专病的内涵建设,突出中医特色,使专科的病床使用率>85%,中医治疗率门诊>85%,病房>90%,专科门诊量>全院>15%,县域外患者比例>15%,出院患者随访≥20%。

5、积极探索本科急危重症疑难病症中医治疗。

在1—2 个相关疑难病种的中医治疗上有突出的疗效,注重治疗措施的合理性、安全性、有效性、特别是中医辨证论治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开展1—2 项客观化诊断研究,进一步加强中医特色诊断。

积极引进新技术、新疗法(≥1 项/年),加强横向联系,促进合作交流,合作及交流项目≥1 项/年。

6、健全学术网络,为相关单位提供技术指导,采取多种形式推广相关技术。

医院中医重点专科建设发展规划

医院中医重点专科建设发展规划

医院中医重点专科建设发展规划一、综述中医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瑰宝,一直以来都是我国医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中医在一些医疗机构中的地位和作用逐渐被边缘化。

为了充分发挥中医的优势和特色,我院应该加强中医重点专科的建设和发展,提供更好的中医服务,满足患者的多元化需求,提高医院的整体竞争力。

二、目标和任务1.目标:建设一流的中医重点专科,成为国内外知名的中医医疗和科研中心。

2.任务:(1)提高中医重点专科的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实现医疗技术的创新与突破。

(2)加强中医重点专科的科研力量和科研成果的转化,提高医院的学术水平和影响力。

(3)加强中医重点专科的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中医医疗队伍。

三、发展策略1.完善中医重点专科的基础设施和医疗器械:投入资金建设中医病房、诊疗室、中药房等基础设施,更新中医诊疗器械和设备。

2.优化中医重点专科的医疗流程和服务体系:建立科学的中医医疗流程,提高患者就诊的效率和满意度;建设完善的中医病案管理系统,实现患者信息的共享和管理。

3.加强中医重点专科的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组织中医师资培训班,提高中医临床技术,培养中医专家;建设中医学术研究团队,开展临床研究和科研项目。

5.加强中医重点专科与其他科室的合作与交流:加强中医与西医的学科交流,促进中西医结合;加强中医与其他专科的合作,推动疑难病症的诊治和疗效评估。

四、保障措施1.加大财政投入:提供足够的财政资金支持中医重点专科的建设和发展。

2.加强团队建设:引进和培养一批高水平的中医专家和研究人才,建立稳定的科研团队。

3.提高管理水平:优化中医重点专科的管理模式和体制,建立健全的绩效评价机制。

4.加强宣传和推广:利用各种媒体渠道宣传中医的优势和成果,推动中医在医院的发展和应用。

五、预计效益1.提高患者就诊满意度:通过建设中医重点专科,提供更优质的中医服务,提高患者的就医体验。

2.提升医院整体影响力:打造一流的中医重点专科,提高医院的整体医疗水平和学术影响力。

重点中医专科建设扶持政策及措施

重点中医专科建设扶持政策及措施

重点中医专科建设扶持政策及措施为了适应中医事业的发展需求,提高医院的医疗质量和技术水平,我们制定了扶持政策和措施,以推动全市中医药事业的稳步快速发展,满足人们对专科专病治疗的多层次需求。

根据《xx省临床重点专科建设管理办法》、《xx省中医重点专科(专病)项目建设目标及要求》、《xx州重点中医专科标准建设及评审细则》文件精神,我们制定了xx年至xx年的重点中医专科建设扶持政策及措施。

首先,我们成立了创建重点专科建设领导小组,由院长负责专科建设的全面工作和专科资金的投入,业务院长负责科研及教学,副院长负责科研宣传及专科扶持工作,医务科长负责专科建设技术指导。

其次,我们坚持以专科的发展为主导,给予政策优先和专科投入经费专账专用。

在专科经费紧张时,我们会给予扶持,并优先培养专科人才。

在宏观层面上,我们加强引导,完善政策措施,努力培植具有中医特色的专科群体。

为更好地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促进中医专科的快速发展,我们制定并采取了一些优惠政策和有力措施,例如对重点中医专科申报的科研课题,予以优先立项;对重点中医专科的学术带头人和技术骨干,在评先、晋级和重点培养时给予优先考虑等等。

第三,我们重视医疗设备的投入。

现代化医疗设备是医院发展、专科崛起的基础。

为了跟上时代步伐,满足广大患者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我们将大量资金用于设备投入,计划添置CT、彩超、自动生化分析仪器、全自动免疫分析仪、血液灌流机、呼吸机、电视腹腔镜、C臂X光机、胃肠镜、碎石机、麻醉机等大型专科必备医疗器械。

通过现代医疗设备与传统的中医中药有机的结合,我们可以更好地利用现代医学科技。

最后,我们加强中医专科人才的培养。

我们选定专科人才梯队,做到培训有计划、梯队有人才,促进专科内涵建设。

医院按照《xx中医院人才培训规划》文件要求,逐年增加经费投入,选派业务能力强、思想素质好的年轻专科医生到上级专科医院进修研究。

科室业务骨干应刻苦钻研专业技术知识,随时了解本学科学术动态,拓宽科研思路,吸收新技术、新项目,不断扩大专科业务范畴,增加新的科研项目。

市中医医院重点专科工作计划及措施

市中医医院重点专科工作计划及措施

市中医医院重点专科工作计划及措施一、目标:脑病科、肾病科验收通过,准备申报穗尿病科为国家级重点专科。

在相关区域内的影响和地位初步确立。

申报肿瘤科、妇科为市级重点专科。

二、具体措施:1 .做好糖尿病科、肛肠科重点研究室的基础建设,逐步与上级医联体单位合作,完善重点专科研究室。

2 .改造门诊,建立名医诊疗工作区,做好重点专科的优势病种、非药物疗法、特色疗法的经验总结,加强师承工作,做好糖尿病专科、肛肠病专科、脑病科的诊疗中心示范作用,发挥门诊带教、基层巡讲、医联体单位坐诊作用,扩大地区品牌效应。

3.改造妇科病房,完善妇科基础设施建设,做好妇科医护轮训工作,做好妇科优势病种中西结合诊疗方案的总结°4.加强肿瘤科栗书元主任学术思想的总结,整理肿瘤科优势病种的诊疗方案,做好肿瘤科重点专科的申报工作。

5 .继续做好肛肠科外用熏洗药物的临床观察总结,做好申报院内制剂的前期准备工作。

三、组织管理组长:XX副组长:XX组员:XX领导小组职责是加强对重点专科建设的组织领导,组织制订实施建设规划,组织督导、检查及考核评估。

四、措施保障(一)加快人才培养和技术引进1.用优越的待遇和条件在全省、全国范围内引进专科人才和技术,对急需专科人才的引进给予特殊政策。

6 .优先安排重点专科学科带头人外出进修深造,参加学术交流活动,满足重点专科人才的科研、学习需求,改善工作、生活条件。

重点专科学科带头人优先推荐为市优秀专家候选人。

注重中医药人才培养,专科优秀人才可破格提拔晋升专业技术职务。

3.建立自主灵活的分配激励机制,专科医务人员奖金可明显高于其他非重点科室,对于专科成效突出的,资金可大幅度提高。

4.对于在专科建设中作出突出贡献的人员,院方给予重奖。

(二)积极筹措重点专科建设经费1 .积极申请政府重点专科建设补助资金和医学科技项目经费。

2 .重点专科建设医院要确保不低于年业务总收入 1.%-5%的经费用于专科建设。

3 .遵循''突出重点,保证必须,避免重复,注重实效”的原则,专科经费主要用于技术引进,人才培养,设备添置和技术攻关。

xx中医院重点专科建设整改措施

xx中医院重点专科建设整改措施

XX市中医医院中医重点专科建设工作总结及整改方案根据省XX市《市卫计委办关于2014年全市中医重点专科(专病)建设督导检查情况通报》(X卫计委办)〔2014〕190号文件要求,为推进我市中医医院重点专科(专病)建设与更好的发展,我院接通报后,当即召开工作部署会议,要求各重点专科科室,进行自查自纠。

对照“督导检查情况通报”发现工作中的主要存在的问题,现自查如下:一、取得的主要成绩1、领导重视,认识到位,夯实了中医重点专科(病)的基础。

在市委市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的重视和支技下,XX市中医医院在深化医疗卫生改革的过程中,在医院班子的带领下,医院加强涵管理,紧密围绕“以病人为中心,以发挥中医特色为主题”不断提高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特别是中医特色专科建设全面有了明显的提升全院职工勇于探索,知难而进,自始至终坚守中医特色优势,不断努力打造我院市中医重点特色专科(康复科、肛肠科、骨外科)品牌。

发挥中医的传统优势和品牌效应,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得到了上级的重视,社会的认可和群众的好评。

为提高中医治疗比例,优势病种临床疗效,开展辩证施治及评价等做出了积极的努力和探索,并积累了一定的中医特色临床诊疗经验。

2、责任明确,措施扎实规了中医重点专科(病)建设。

XX市中医医院是一家集急救、医疗、康复、保健、教学、科研于一体的具有专科特色的县市级综合性中医医院,现有业务用房建筑面积25591平方米,开设病床390,年门诊量约20万人次,年出院病人约近2千人次,年手术量约500人次。

全院职工453人,其中卫技人员393人,高级职称15人、中级职称98人。

医疗设备总值2855万元。

截止2014年12月下旬,医院总门诊人次216129人,中药处方占医院门诊人次的比例是64.17%。

中医药特色优势较为明显。

XX市重点专科:康复科病床30,肛肠科病床30,骨伤科病床45。

设有放射、检验、功能检查等医技科室和中药制剂室。

配置有螺旋CT、DR、MRI、飞利浦X光机、C臂机、可移动床边X光机、数码三维脑电地形图、全身彩色多普勒成像系统及经颅多普勒、数码彩色B超、全自动血液流变学仪、生化分析仪、呼吸机及麻醉呼吸机、除颤器、动态心电监护系统及心电监护仪、骨科手术牵引床、电脑中频治疗仪、中药熏蒸治疗仪等先进诊疗设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市中医医院中医重点专科建设工作总结及整改方案根据省XX市《市卫计委办关于2014年全市中医重点专科(专病)建设督导检查情况通报》(X卫计委办)〔2014〕190号文件要求,为推进我市中医医院重点专科(专病)建设与更好的发展,我院接通报后,当即召开工作部署会议,要求各重点专科科室,进行自查自纠。

对照“督导检查情况通报”发现工作中的主要存在的问题,现自查如下:一、取得的主要成绩1、领导重视,认识到位,夯实了中医重点专科(病)的基础。

在市委市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的重视和支技下,XX市中医医院在深化医疗卫生改革的过程中,在医院班子的带领下,医院加强内涵管理,紧密围绕“以病人为中心,以发挥中医特色为主题”不断提高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特别是中医特色专科建设全面有了明显的提升全院职工勇于探索,知难而进,自始至终坚守中医特色优势,不断努力打造我院市中医重点特色专科(康复科、肛肠科、骨外科)品牌。

发挥中医的传统优势和品牌效应,取得了显着的成效。

得到了上级的重视,社会的认可和群众的好评。

为提高中医治疗比例,优势病种临床疗效,开展辩证施治及评价等做出了积极的努力和探索,并积累了一定的中医特色临床诊疗经验。

2、责任明确,措施扎实规范了中医重点专科(病)建设。

XX市中医医院是一家集急救、医疗、康复、保健、教学、科研于一体的具有专科特色的县市级综合性中医医院,现有业务用房建筑面积25591平方千人次,2万人次,年出院病人约近20张,年门诊量约390米,开设病床年手术量约500人次。

全院职工453人,其中卫技人员393人,高级职称15人、中级职称98人。

医疗设备总值2855万元。

截止2014年12月下旬,医院总门诊人次216129人,中药处方占医院门诊人次的比例是64.17%。

中医药特色优势较为明显。

XX市重点专科:康复科病床30张,肛肠科病床30张,骨伤科病床45张。

设有放射、检验、功能检查等医技科室和中药制剂室。

配置有螺旋CT、DR、MRI、飞利浦X光机、C臂机、可移动床边X光机、数码三维脑电地形图、全身彩色多普勒成像系统及经颅多普勒、数码彩色B超、全自动血液流变学仪、生化分析仪、呼吸机及麻醉呼吸机、除颤器、动态心电监护系统及心电监护仪、骨科手术牵引床、电脑中频治疗仪、中药熏蒸治疗仪等先进诊疗设备。

各科室形成了有自己的特色的优势。

如在康复保健、老人保健、及预防保健等方面也独具特色。

新开设的治未病中心等特需服务,为病人提供了多层次的医疗服务。

我院按照上级卫生行政管理部门的要求,在“十二五”中长期发展规划中确定了医院“传承光大中医,建设名院、名科、名医,实施科教兴院工程”的发展战略,明确了医院的发展目标。

在医院管理体系中建立了引导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和提高中医临床疗效的考核和奖惩激励制度,各科室综合考核目标中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和提高中医临床疗效作为重要指标。

积极开展中医对口支援工作,并制定鼓励措施。

将临床医务工作人员业务职称晋升与下乡对口支援考核工作挂钩。

医院狠抓医务人员技能培训,努力提高诊疗质量和服务水平。

医院班子坚持常态化对医务人员进行培训,重点培养医疗骨干,采用传、帮、带模式整体提高广大医务人员医疗技术水平和诊疗能力,在保证常见病、多发病临床疗效的基础上,重点攻克和提高“急危重症和疑.难杂症”诊疗水平和能力,取得了显着的临床疗效。

重点专科的中医特色得以彰显。

科室对重点病种实施单病种严格执行医疗质量标准。

专科医生收治优势病种病人,病床使用率明显高于其它临床科室。

3、特色彰显,优势明显,提升了中医药服务的能力。

首先,医疗质量是医疗安全的保障,有了医疗安全才能保障临床医疗和重点中医特色的持续发展。

因此,医院领导班子积极认真贯彻和落实医疗核心制度,全面实行医疗质控,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严格执行医师培训及考核制度。

(1)、康复科特色优势康复科是我市重点专科,具有30张病床,拥有腰牵床、颈牵床、中频、联合超声治疗仪、针刺手法针疗仪、微波治疗仪、骨伤愈合治疗仪、足浴治疗器、熏蒸床、红外线照射治疗等相对齐全的诊疗设备,为患者提供专业系统的中医康复治疗。

拥有占地400多平米的多功能治疗室。

我院康复科常规开展推拿,毫针针刺,皮肤针刺络放血法,电针,温针灸,艾灸,拔罐,耳针,穴位注射,刮痧等传统疗法,还开展雷火针,铍针,浮针,醒脑开窍针刺法,中药穴位贴敷法,药浴熏蒸法,天灸疗法,蜂疗子午流注开穴法及灵龟八法实行按时取穴、定时治疗等多种中医传统治疗方法等。

由于具有相对于药物疗法和手术疗法应用面广、花费少、方便快捷等的优越性理疗方法,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病”、“肩周炎”等多个病种引起的疼痛的患者进行治疗,具有独特疗效,取得了满意的疗效,每年治愈大量病人,为解除我市人民病痛做出重要贡献,并赢得了患者的赞誉。

我院康复科、神根据中医辨证论治经内科和治未病中心还开展了养生保健知识宣传和指导,理论辨识体质,预防和治疗心脑血管性老年病、免疫力低下性疾病、预防和治疗各种糖尿病并发症、调整和治疗人体亚健康状态。

开展冬病夏治天灸疗法,如中药穴位贴敷,选择合适的药物贴敷于相应的体表腧穴,通过径路传导作用,纠正脏腑阴阳的偏盛或偏衰,改变经络气血运行,调整五脏六腑的生理功能、纠正其病理状态。

我院采用针对个体体质的不同,通过益肺、健脾、补肾等药物扶助人体的阳气,纠正虚寒体质,使气血流通顺畅。

水谷精微输布正常,从而达到治本的目的。

采用此方法,得到更多患者的赞许,亦明显地提高了临床治疗疗效。

总之,它确实是一种预防养生为理念,具有简、便、廉、验优点的我国传统中医药疗法中的特色疗法。

(2)、肛肠科特色优势肛肠科开展重点专科建设以来积极引进和运用新技术,今年加大了对消,痔灵注射疗法的推广和运用,引进了肠道水疗治疗仪和建立了熏洗治疗室,在保证疗效的基础上积极寻求新的中医方法,总结临床经验,切实让病人花最少的钱得到最好的效果。

肛肠科现采用患者术后第二天应用复方黄柏液50ml原液(山东汉方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加入熏洗椅药杯里,自动加热熏洗,每次30min,每日1—2次。

中药熏洗法是肛肠科重要的外治方法之一,借助熏蒸之药气蒸患处,依靠药力和热力直接作用于肛肠病变部位,使该处气血流畅,从而达到清热燥湿、活血消肿、收敛止痛的功效。

复方黄柏液是中药制剂,方剂组成为连翘、黄柏、金银花、蒲公英、蜈蚣。

其中连翘与金银花都具有清热解毒、消痈散结之功,为治疮痈之要药。

现代药理研究认为,两者既能抑制炎性渗出,又能抑制炎性增生,能促进白细胞的吞噬作用。

黄柏具有清利下焦湿热、泻火解毒之功,具有广谱抗菌、抗病毒作用。

蒲公英具有清热解毒、消肿利湿、散结的作用,对多种细菌有抑制作用。

蒲公英一方面加强连翘、金银花清热解毒、消肿之力;另一方面加强黄柏燥湿之功,保持了创面的干燥、新鲜、红活。

蜈蚣有熄风止痉、散结、通络止痛的作用。

故而全方通过清热解毒、消肿去腐而达到抑菌杀菌的作用。

加之热力的作用,改善局部的血热循环,增加创面的血液供应,通则痛缓,瘀去新自生,故而疼痛减轻,创面愈合时间缩短。

中药熏洗法治疗痔疮术后患者疗效十分显着,本方法的优点如下:操作方便,治疗时无痛苦无创伤,病人无全身反应,特别适用于年老体弱患者。

使用全自动电脑结肠灌洗器,给予慢性结肠炎患者中药灌肠治疗灌肠药组成:当归15g?? 赤芍12g?? 牡丹皮12g?? 红花12g?? 桃仁20g??三棱15g?? 莪术15g?? 浙贝15g?? 黄柏30g?? 苍术15g?? 枯矾10g?? 五倍子15g地榆15g?? 金银花15g?? 蒲公英15g,每剂水煎2次,共煎药液500~600ml,装瓶备用。

使用时每次抽取药液50~80ml。

增生性直肠炎中医辨证属“症”“积”范畴,用中药为主配合消炎药旨在活血化瘀消症,清热祛湿止血并消炎,以达治愈之目的。

其中当归、赤芍、丹皮、红花活血化瘀,桃仁、三棱、莪术、浙贝可祛瘀、散结、消症,黄柏、五倍子、枯矾、苍术可祛湿、收敛、止泻,地榆、云南白药止血,金银花、蒲公英及消炎药可清热、消炎,诸药共奏活血化瘀、散结消症、祛湿止血、清热消炎之功效。

用中药灌肠治疗本病,能使药液在局部直接吸收,使病灶部位的药物浓度增大,提高疗效。

)、骨伤科特色优势3(.骨伤科在本年内科室先后购置了骨创伤治疗仪、射频治疗仪,科室人员上下齐心,严格按照创建工作的要求,不断完善和改进治疗措施,优化诊疗方案,继承创新,强化中医特色,突出专科特色,突出专科优势,提高治疗效果。

如:在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中,我科室改用塑性夹板固定,减少了骨折再移位和畸形愈合的发生,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我院应用自己研制的中药外敷法治疗急慢性软组织损伤,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急性软组织损伤包括:各关节急性扭伤、颈部扭伤、腰肌急性扭挫伤、胸部挫伤。

慢性软组织损伤包括:陈旧关节扭伤、腱鞘炎、慢性颈腰背筋膜发炎致肩背腰疼痛、颈腰间盘突出症的颈腰腿痛。

方药选用黄柏、五倍子等份,精细加工成粉末状过箩。

食用醋、蜂蜜等份,搅拌均匀为糊状。

用法:取文蛤膏适量,敷于患处,厚度约一枚1角钱硬币,上铺纱布两层,每1d换药一次,7次为1疗程。

该方治疗软组织损伤一般1次~2次后,局部肿胀疼痛症状明显减轻,继续使用2次~4次局部肿胀疼痛症状消失而痊愈。

急性软组织损伤使用1个~2个疗程后痊愈。

慢性软组织损伤使用2个~4个疗程后,局部症状基本消失,且功能恢复良好。

急慢性软组织损伤是常见的伤科疾病,以损伤部位肿痛及功能障碍为主症,现代医学认为,损伤疼痛主要是由于损伤后局部组织形成急性无菌性炎症,组织胺、5羟色胺、缓激肽、K 、H 等炎性致痛,局部肿胀、瘀斑为软组织损伤后造成血管破例,血液溢出血管外,组织液及炎症物质的渗出造成局部肿胀、瘀斑,治疗上局部治疗行之有效。

文蛤膏对急慢性软组织损伤可消除局部受损组织渗出,抑制炎症反应,促使患部损伤修复,改善循环而达到治疗作用本病属祖国医学中“伤筋”范畴。

病因多为过度负重、剧烈运动、跌仆及过度扭转,病机为关节筋脉损伤,气血雍滞局部,“不通则痛”。

症状体征:“形伤肿,气伤痛”,出现关节肿胀疼痛,功能障碍,治则是行血消肿止痛或清热消肿止痛。

中医认为膏药直接贴敷于损伤部位,可促使腠理疏通、气血流畅,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使损伤组织得以修复。

故疗效较好。

清代名医徐徊溪所说:“用膏贴之,闭塞其气,使药性从毛孔而人腠理,通经贯络或提而出之,攻而激之,较之服药尤有力,此至妙之法也”。

黄柏、五倍子对急慢性软组织损伤有良好的疗效,既可减轻消除局部无菌性炎症,又可改善局部微循环,促进损伤组织修复,促进皮肤瘀斑和血肿消退,是治疗急慢性软组织损伤的外用良药。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虽然我院在中医特色专科建设方面做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工作,但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农村医疗机构中医特色专科项目建设目标与要求》的要求仍有一定的差距,如基础设施比较薄弱,临床能力和基础管理有待加强,中医人才匡需引进,中医特色有待进一步发挥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