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课堂教学技能与微格训练(周晓庆,王树斌,贺宝勋主编)思维导图
石大微格教学技能训练课件03微格教学技能

第三节 提问技能
一、提问技能的定义 提问是通过师生的相互作用,检查学习、促 进思维、巩固知识、运用知识、实现教学目 标的一种主要方式。 二、运用提问技能的意义 在班级授课中,不时地运用提问技能,能随 时了解学生的反应,与学生进行知识和情感 的沟通,较好地解决集体讲授与个别指导的 矛盾。
12
三、提问技能的类型
9
(二)教育性和针对性原则
教育性:一是与所教内容紧密结合起来;二是 在组织教学中要对学生用尊重、鼓励、爱护的 语言和态度;三是要用思想性强、积极向上的 语言。
针对性:就内容而言,它必须是在学生已有 的知识和经验的范围内能够理解的,同学生的 思想感情必须是能够相通的,不能超越学生的 认识能力;就表达而言,它应当是深入浅出、 通俗易懂的,应当是简单明了、生动活泼的。
8.故事导入: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和需要,选讲联系紧5密 的故事片断。
五、导入技能的应用原则
导入的目的性与针对性要强。要有助于学生初步明确将学什么? 怎么学?为什么要学?要针对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采用适当 的导入方法。 导入要具有关联性。善于以旧拓新,温故而知新。也就是说, 导入的内容应与新课的重点紧密相关,能揭示新旧知识联系的 支点。 导入要具有直观性和启发性。应尽量以生动、具体的事例或实 验为基础,引入新知识、新观点,使设问或讲述达到激其情、 引其疑,发人深思。 导入要具有趣味性,有一定的艺术魅力,能引人注目,颇有风 趣,造成悬念,引人入胜。这种魅力很大程度上依赖教师生动 的语言和炽热的情感。 概括地讲,导入的基本技巧是:贵在方法之妙,妙在语言之精, 精在时间之少。
5.设疑导入:在章节开始,编拟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形式 多样、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回忆、联想或渗透本课学 习目标、研究的主题。
语文课堂教学技能与微格训练

目录分析
一、课程性质
二、语文课堂教学技 能含义与分类
三、语文课堂教学技 能形成与发展
四、运用微格教学训 练学生语文课堂教学 技能
一、导入技能简介
二、导入技能的理论 视野
三、导入技能案例分 析
四、导入技能灵活运 用
六、导入技能评价
五、导入教学设计
【微格训练】
一、讲授技能 1
简介
二、讲授技能 2
语文课堂教学技能与微格训练
读书笔记模板
01 思维导图
03 读书笔记 05 目录分析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精彩摘录 06 作者介绍
思维导图
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教师
评价
技能
训练
视野
方法
理论
教学
技能
微格 技能
语文课堂
微格
教学
灵活运用
微格
设计
案例
训练
内容摘要
张孔义等编著的《语文课堂教学技能与微格训练》系统介绍了语文课堂教学技能和方法,并在每章配有几个 微格训练的案例,方便教师掌握理论知识、提升实践技能。本书适合作为新教师的入职培训教材,也适用于师范 生作为实践训练的教材。
导技能案例分 析
4 四、反馈与引
导技能灵活运 用
5 五、反馈与引
导教学设计
六、反馈与 引导技能评
价
【微格训练】
一、应变技能 1
简介
二、应变技能 的理论视野:
2
范梅南教育机
智思想①
3 三、应变技能
案例分析
4 四、应变技能
的养成与灵活 运用
5 五、应变教学
设计
六、应变技 能评价
【微格训练】
微格教学技能训练09.12

微格教学技能训练09.12微格教学设计与系统操作实践步骤:1、熟悉微格教学系统2、观摩(师范教材、课堂教学技能)3、编写教案4、角色扮演5、分组讨论、评价实验指南:课堂教学技能的分类及意义1.分类基本教学技能:教学语言、提问、演示、变化、强化、板书综合教学技能:导入、结束、讲解、课堂组织、试误。
2.意义培训目标明确、示范清楚具体、培训方法科学、培训结果客观微格教学技能训练的基本内容1.导入技能训练导入是教师在一个新的教学内容或活动开始时,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的行为方式。
在教学中采用正确而巧妙的方法进行导入,可以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激发其求知的欲望,从而把他们的注意力引导到学习的课题上来。
利用微格教学系统可将导入技能分解为开门见山直接导入、利用旧知识导入、利用直观演示导入、巧设实例导入及利用生动故事导入等多项不同技巧进行训练。
2.教学语言技能训练教学语言技能是教师利用基本的语言技能和特殊的语言教学技能向学生传递教学信息的行为方式,在语言表达时要注意学科性和科学性;简明性和情感性;针对性和影响性。
3.变化技能训练变化技能是教师利用对学生不同的刺激变化来组织学生的注意,生动地传递知识和交流感情,促进学生学习的行为方式。
变化技能有三种类型:教态的变化、传媒及通道的变化和师生相互作用方式的变化。
利用微格教学系统可把教态变化技能分解为面部表情变化、身体动作变化和声音变化等技巧来进行训练。
4.讲解技能训练讲解是一种常用的教学方法,是通过语言对知识的分析,揭示事物及其构成要素、发展过程,使学生把握事物的内在联系和规律。
讲解技能是教师利用语言及各种教学媒体引导学生理解重要事实,形成概念、原理、规律、法则等行为方式。
利用微格教学系统可将讲解技能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分解为描述性讲解、描绘性讲解、论证性讲解、启发性讲解、归纳性讲解和演绎性讲解等多种技巧来进行训练。
5.提问技能训练提问是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进行相互交流的方式,提问技能是教师以提出问题的形式,通过师生的相互作用,检查学习、促进思维、巩固知识、运用知识、促进学生学习的行为方式。
微格教学技能训练完全手册

微格教学技能训练完全手册目录第一节微格教学概述 (3)第二节备课技能 (8)第三节说课技能 (14)第四节导入技能 (16)第五节教学语言技能 (23)第六节提问技能 (27)第七节变化技能 (36)第八节强化技能 (37)第九节演示技能 (39)第十节板书技能 (40)第十一节结束技能 (40)第十二节怎样评课 (43)第一节微格教学概述一、什么是微格教学教学活动是教师和学生相互作用的双边活动,就教师而言教师的学识知识水平无疑是重要的,所谓“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要有一桶水”就是这个道理。
然而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这是远远不够的。
要想有效的传递教学信息,使学生更好更快的掌握知识,教师的教学能力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所以掌握教学技能是师范生必备的一项基本功。
如何分析教师的教学技能和在训练中对被训练者进行反馈,这是教师培训中要解决的问题。
在如何分析教学技能方面,提出了教学技能分类的方法在培训中逐个训练,最后再综合起来,形成整体的教学能力。
在如何进行反馈方面,使用了音像摄录设备,使教学技能的反馈能做到及时、准确、具体。
这就是“微格教学”。
微格教学(microteaching)是师范生1963 年产生在美国斯坦福大学,是通过缩减的教学实践,培训师范生和在职教师教学技能的一种方法,八十年代中期传入我国又称为“微型教学”“微观教学”“小型教学”。
微格教学是一个有控制的实践系统。
它使师范生和教师有可能集中解决某一特定的教学行为,或在有控制的条件下进行学习。
它是建筑在教育教学理论、视听理论和技术基础上,系统训练教师教学技能的方法。
二、微格教学的过程微格教学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事前的学习学习内容包括:教学设计教学目标分类教材分析教学技能分类课堂教学观察方法教学评价学习者的特点等。
2 确定培训技能和编写教案把课堂教学分为不同的单项教学技能分别进行训练,每次只训练一两个技能以便容易掌握{导入语言提问讲解变化强化演示板书结束课堂组织十个技能}教案根据确定的教学技能选择恰当的教学内容,根据所设定的教学目标进行教学设计并写出教案。
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课程-主题06-思维导图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还可以运用在项目企划、问题解决与分析、会议管理等方面, 往往产生令人惊喜的效果。它是一种展现个人智力的方法,可提升思考 技巧、增进记忆力、组织力与创造力。
使用主题形状、填充颜色功能
选中任意二级主题样式,点击“主题形状”,选择“矩形”,然后选择 “填充颜色”
使用增长方向与主题线条功能
选中“核心主题”,点击“增长方向”,选择,选择“右向图表”,点 击“主题线条”选择“折弯”
使用格式化主题对话框进行样式设置
选中任意主题,点击鼠标右键,选择“格式化主题”,可修改主题样式, 包括线宽、到主题的而距离等
丰富思维导图—快速插入附件功能的方法
选择文件夹中的文件,Ctrl+C,点击要插入附件的主题,Ctrl+V。
丰富思维导图—插入超链接
选择要插入超链接的主题,点击“插入”菜单,选择“超链接”,输入 网址。
丰富思维导图—插入图标功能
选择主题,点击“插入”菜单,选择“图标”
使用视图进行预演功能
使用附注功能
选中任意主题,点击“附注”,输入文字内容;
使用关联线功能
点击“关联线”,选中任意二个主题;
使用边框功能
选中任意“一级”主题,点击“边框”,双击可以编辑边框样式;
使用字体样式功能修饰思维导图
选中任意主题,使用字体样式调整
使用格式刷功能快速编辑主题样式
选中要修改为的主题样式,点击“格式刷”按住Ctrl键可以刷多次
快速入门——三步学会思维导图基本操作
第二步 选中任意一个一级主题,按“Insert”键一次,然后敲“Enter”键;
课堂教学基本技能微格训练

(2)技能训练目标明确
整个教学培训过程是一个受控制的实践系 统,重视每一项教学技能的分析研究,使被 培训者在受控制的条件下朝明确的目标发展, 最终提高综合课堂教学能力。
(3)反馈及时全面
利用了现代视听设备作为课堂记录手段,真实 而准确地记录了教学的全过程。被培训者教学技 能的应用及表达教学内容和交流方法的优劣,可 直接从记录中进行观察。这样,被培训者得到的 反馈信息不仅来自指导教师和听课的同伴,更为 重要的是来自于自己的教学信息,可以全面的看 到本人上课的全过程。被培训者从第三者的立场 来观察自己的教学活动,收到“旁观者清”的效 果,产生“镜像效应”。
八十年代以来,美国及其它发达国家兴起
以培养反思性实践者为目标的反思型教师 教育。但微格教学作为培训新教师教学技 能的有效方法,继续得到重视和广泛应用。
2、微格教学在我国
微格教学八十年代初期传入我国,经
过二十多年的探索、研究与实践,不 断地完善,已渐趋成熟。同时,计算 机应用技术的发展,为微格教学培训 提供了强有利的支持。
微格教学产生于美国斯坦福大学。
1963年,美国教育学博士爱伦(W.Allen)
和他的同事们经过多次反复实验,提出了 由师范生自己选择教学内容、缩短教学时 间,并用摄像机记录教学过程,以便课后 对整个过程进行更细致地观察和研究。
这是美国当时盛行的能力本位主义教师教育思
想的体现与应用,以培养熟练型或技术型教师。
2、微格教学的特点
微格教学将复杂的教学过程做了科学细分,
并应用现代化的视听技术,对细分了的教 学技能逐项进行训练,帮助师范生或在职 教师掌握有关的教学技能,提高他们的教 育教学能力。
简化
+ 直接
第一节 教师的智能结构与微格教学

六、微格教学的组织形式
7-8人一组,全班分为4-6组,每 组由组长组织训练,教师巡视。
七、微格教学训练的要求
1、积极主动,认真参与。
2、依章训练,提高效率。
3、反复训练,反思总结。
四、微格教学技能训练的类型
(十大技能)
1、导入技能; 2、讲解技能; 3、提问技能; 4、实验探究技能; 5、教学语言技能;
6、强化技能; 7、变化技能; 8、结束技能; 9、板书技能; 10、课堂组织技能。
五、微格教学的研究对象
微格教学主要研究各学科专业 课堂教学技能的行为模式和有效的 教学技能训练程序,以及某些较为 复杂的专题。教学技能是微格教学 研究的核心问题。
3、教师的教学技能的形成必须以学习 和领会化学专业知识和教育理论知识 为前提条件,但“技能”不等于“知 识”。技能经内化可以转变为相应的 教学能力。 4、能力(主要指化学教学能力)指的 是化学教师驾驭有关化学专业知识和 技能顺利地完成化学教学活动所必须 具备的心理征。在新课程背景下, 教师特别需要有驾驭新教材的能力。
反思是促进个体自我发展的 决定性因素。美国心理学家波 斯纳(Posner MI)提出: 教师成长=经验+反思
二、微格教学(又称微型教学)
微格教学是一种把复杂的教学过程分解 为许多较容易掌握的单一技能(如导入技 能、讲解技能、实验技能、提问技能、结 束技能等),并对每一技能提出训练目标, 用较短的时间(10分钟-15分钟),采用现 代教育技术对师范生进行反复训练的新方 法。 微格教学是一个有控制的教学实践系 统,它使师范生和教师有可能地集中解决 某一特定的教学行为,并在有控制的条件 下进行学习和训练。
综上所述,一名化学专业的师范生要成长 为一名具有合理的智能结构的优秀化学教师, 一般要经历两个过程。 其一,他必须把所学的化学专业知识、教 育理论知识(教育学、心理学、化学教学论) 经过整合转化为化学教学技能(通过训练才 能获取),以实现智能结构的第一个飞跃; 其二,他必须把所掌握的化学教学技能再 转化为化学教学能力(通过真实的教学实践 活动),以实现智能结构的第二个飞跃。 第一个过程在教育实习前来完成为最佳时 间,而第二个过程在教育实习及参加未来的 化学教学的漫长的工作中逐步完成。
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点整理)思维导图版

当前学校教育制度
层次结构:幼儿儿教育(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高等教育
激发功能(引发功能) 指向功能(定向功能)
维持功能 调节功能 内部攻击与外部动机 高高尚动机与低级动机 直接的近景性动机与间接的远景性动机 认知内驱力力力(要求理理解事物、掌握知识、解决问题的需要) 自自我提高高内驱力力力(由学业成就而而获得相应的地位和威望的需 要)附属内驱力力力(为获得⻓长着的赞许或同伴的接纳而而表现出 的)
孔子子与《论语》
《学记》 其他教育家及其思想
萌芽阶段的中国教育思想
教育学的萌芽阶段
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里里士士多德/昆体良
萌芽阶段⻄西方方的教育思想
培根提出把教育学作为独立立学科
创立立阶段的代表人人物及其思想
规范教育学形成与发展阶段的代表人人 物及思想
教育学的独立立形态阶段(琐碎易易混)
教育学的多样化阶段
教学的概念
智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学与教育、智育、上课的关系
教学与上课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引导学生生掌握科学文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发展学生生智力力力、培养学生生的创造能力力力和实践能力力力 发展学生生体力力力、提高高学生生的健康水水平
小小学教学的基本任务
培养小小学生生高高尚的审美情趣、良好的思想品德、 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良好的个性心心理理品质
知识的类型
根据概括水水平:具体知识/抽象知识
根据功能: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
符号学习(表征学习)
根据知识本身的存在形式和复杂程度
概念学习
命题学习
知识的学习
下位学习(类属学习)
知识学习的类型
根据新知识与原有知识结构的关系
上位学习(总括学习) 并列列结合学习(并列列组合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