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探究】高考生物(新课标)一轮复习(检测):必修1-1

合集下载

【新教材】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同步检测:选择性必修1动物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综合检.

【新教材】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同步检测:选择性必修1动物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综合检.

绝密★启用前高中2022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选择性必修1动物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综合检测题基础训练原创卷01考试范围:选择性必修1全册;考试时间:90分钟;学校: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一种食物往往含有多种化学成分,它们经过消化、吸收、代谢之后也会产生多种不同化学性质的代谢产物。

这些产物有的呈酸性,有的呈碱性,还有很多呈中性。

不能随意根据一种代谢产物来认定原来食物的酸碱性。

事实上,人体的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和呼吸系统等能够控制酸碱平衡,同时血液中有很多缓冲对,它们组成了身体内部的酸碱缓冲系统。

在正常人体内,酸碱度能够维持相对稳定。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食物经代谢后会产生一些酸性或碱性的物质,但人体的pH不会发生显著变化B.缓冲对调节pH主要发生在内环境中C.多吃“酸性食物”或“碱性食物”可以调节人的“酸碱体质”D.人体内的缓冲对主要包括HCO3-/H2CO3、HPCt/HJP;等2.下列物质中,均可在血浆中找到的有()A.甲状腺激素、抗原、尿素、免疫球蛋白B.氨基酸、麦芽糖、二氧化碳、钠离子C.消化酶、钙离子、脂肪、葡萄糖D.呼吸酶、脂肪酸、尿酸、胆固醇3.2019年12月8日在重庆举行国际半程马拉松比赛,人们在运动过程中,机体会发生一系列生理活动以维持内环境稳态。

下列与此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内环境稳态是指内环境中的各种成分和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B.运动过程中,线粒体内的葡萄糖氧化分解加快,体温略有升高C.剧烈运动时会产生大量乳酸进入血液,与血浆中缓冲物质H2CO3发生中和,血浆pH保持相对稳定D.大量流汗使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4.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人的血液pH为7.35~7.45,变化不大的原因是()①H2CO3/NaHCO3等缓冲对对血液酸碱度起缓冲作用②通过呼吸系统可不断排出CO2③血浆中过多的碳酸氢盐可以由肾脏随尿排出体外④神经系统对呼吸运动强度的调节有利于维持血液pH的相对稳定⑤食物中的碱性物质与新陈代谢产生的酸性物质所构成的缓冲对调节了血液pHA® 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①②③⑤5.夏天气候炎热,户外工作人员会经常“中暑”。

【优化探究】高考生物总复习 1-1走近细胞配套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

【优化探究】高考生物总复习 1-1走近细胞配套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
答案:(1)显微镜的调焦操作不完整,应为转动粗准焦螺旋下 降镜筒→②→反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上升镜筒→③→④ 载玻片中央滴 一滴清水 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相应浓度的生理盐水 (2)4 (3) 右下方 (4)A
[特别提醒] 真核和原核细胞的识别技巧
(1)正确识别带有菌字的生物:凡是“菌”字前面有“杆”字、 “球”字、“螺旋”及“弧”字的都是细菌,如破伤风杆菌、葡萄球 菌、霍乱弧菌等都是细菌。乳酸菌是一个特例,它本属杆菌但往往把 “杆”字省略。青霉菌、酵母菌、曲霉菌及根霉菌等属于真菌,是真 核生物。
(2)带藻字的生物中,蓝藻(如色球藻、念珠藻、颤藻等)属 于原核生物,单细胞绿藻(如衣藻、小球藻)属于真核生物。
[特别提醒] (1)显微镜观察的像及移动 显微镜下所成的像是倒立的虚像,即上下、左右均是颠倒的。细 胞在显微镜下的像偏右上方,实际在载玻片上是偏左下方,要将其移 至视野中央,应将载玻片向右上方移动,即物像位于哪个方向,则应 向哪个方向移动载玻片。 (2)污物位置的快速确认方法
动——在装片上 移动装片不动——转动目镜动 不— 动— —在—在 目物 镜镜 上上
解析:SARS的遗传物质是RNA,不含T碱基,无细胞结构,只能 在活细胞内寄生,进入人体后,人体能产生特异性抗体进行免疫。
答案:D
显微镜的使用 1.实验原理 (1)显微镜下所成的像是倒立的放大的虚像。 ①倒立是指上下、左右均是颠倒的,相当于将观察物水平旋转了 180度。 ②放大是指长度或宽度的放大,不是指面积或体积的放大。视野 的大小与放大倍数成反比,即放大的倍数越大视野越小,看到的标本 范围就越小。
(3)进行视野中细胞数目的相关计算时,若视野中细胞成单行, 则计算时只考虑长度或宽度;若视野中充满细胞,计算时应考虑面积 的变化。

01 走近细胞-2024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新教材新高考)

01 走近细胞-2024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新教材新高考)
伏笔。(生物有共同的祖先,生物之间具有亲缘关系。---眼虫、海蛞蝓--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动物)
P14-2(3)眼虫与植物和动物都有相似之处,从进化的角度看,合理的解释是:
• 四、归纳法 • 完全归纳法和不完全归纳法。 • 细胞学说建立用到的是不完全归纳法,得出的结论一般是可信的,可以用来预测和判断,但也可能存
补充——病毒知识
新型冠状病毒(RNA复制病毒)
思考:
1.实验室进行病毒培养和细胞培养最大的差别是什么? 病毒培养时,要先在培养基中培养活(寄主)细胞 2.如图为新型冠状病毒、T2噬菌体、HIV结构示意图。三者的主要成分是?谁的变异性更大?原因是?
2.新冠病毒和HIV:RNA和蛋白质; T2噬菌体:DNA和蛋白质 新冠和HIV 两者遗传物质RNA是单链结构,不稳定,容易发生变异
9.人体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 )[2012·北京卷,T2B]
三、真原核细胞的比较 P10
类别
原核细胞
真核细胞
细胞核 拟核,无核膜、核仁、染色质
有成形的细胞核,有核膜、核仁和染色质
细胞质 只有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
有众多细胞器
细胞膜
细胞膜的化学组成和结构相似
细胞壁
细菌细胞壁主要成分是肽聚糖, 支原体没有
当某种外来颗粒与动物细胞接触时,细胞的一种自然反应是把颗粒包进去,发生吞噬现象。某些动物病毒恰恰利用 了这种细胞的本能进入细胞。
膜融合(HIV 病毒):有包膜病毒侵入过程中病毒包膜与细胞膜融合。 HIV是具有包膜的病毒,脂质的包膜和T细胞细胞膜上CD4受体识别后融合,然后RNA连带蛋白质衣 壳一并进入细胞内的。进入细胞后衣壳解聚,释放RNA,同时衣壳内的逆转录酶开始发挥作用
思维判断突破: 1.用手抓握物体需要一系列神经细胞和肌肉细胞的协调配合,可说明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 (P8“概念检测”) 2.将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分离出来,在一定的条件下也能释放氧气,该现象说明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 位。( )(P8“概念检测”改编) 3.病毒的遗传和变异以基因的传递和变化为基础( )(P5“教材正文”改编) 4.草履虫运动和分裂、人体发育都可支持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这一观点( )(P8“概念检测”) 5.人体每个细胞都能单独完成各项生命活动( )(P8“概念检测”改编) 6.HIV在活细胞外能大量增殖。( )[2013·全国卷,T3A] 7.病毒是一类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 )[2010·全国卷,T1A] 8.用35S的培养基直接培养噬菌体,病毒的蛋白质含有35S 9.新冠病毒细胞内含有5种碱基和核糖体一种细胞器 10.病毒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高中生物必修一》一轮复习检测题

《高中生物必修一》一轮复习检测题

《高中生物必修一》一轮复习检测题第I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在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每小题1.5分,共60分。

)1.如图所示为来自同一人体的4种细胞,下列叙述正确的A.因为来自同一人体,所以各细胞中的DNA含量相同B.因为各细胞中携带的基因不同,所以形态、功能不同C.虽然各细胞大小不同,但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相同D.因为各细胞的生理功能不同,所以各细胞没有相同的酶2.下列关于原核生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核糖体的形成与核仁有关B.无线粒体,不进行有氧呼吸C.有些遗传物质是DNA,有些是RNA D.核糖体可以靠近DNA3.下图为氨基酸分子的结构通式,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结构④在生物体内约有20种,它的不同决定了氨基酸的种类不同B.氨基酸脱水缩合产生水,水中的氢来自于①和③C.在氨基酸结构通式中中心碳原子上的氢不是必要的D.结构④可以含羧基或氨基4.人体血红蛋白能运输氧气,下列关于它的说法错误的是A.血红蛋白由四条肽链构成B.氨基酸的空间结构和种类决定了蛋白质的功能C.成熟红细胞中没有血红蛋白mRNA的合成D.红细胞有积聚K+的能力5.核苷酸是细胞中重要的化合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细胞中的脱氧核苷酸和脂肪酸都不含有氮元素B.在细胞核中合成tRNA时需要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做原料C.T2噬菌体的核酸由脱氧核糖核苷酸组成D.脱氧核苷酸的相对分子质量比核糖核苷酸的大6.如图是两种二糖的组成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M、N指代的物质分别是葡萄糖、果糖B.图中M代表的物质也是纤维素和糖原的基本组成单位C.因葡萄糖和果糖都是还原糖,故麦芽糖和蔗糖也是还原糖D.相同质量的N和油脂被彻底分解时,释放的能量也相同7.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未经染色的动物细胞,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在明亮的视野下很难看清细胞的边缘和细胞核,如果把视野调暗可以看得比较清晰B.科研上鉴别死细胞和活细胞,常用“染色排除法”C.科学家在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到细胞膜之前,已经能够确定细胞膜的存在了D.经过染色后,用光学显微镜能清晰看见细胞核的双层膜8.下面是人体某项生命活动调节过程的示意图。

2023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真题精练(含答案解析)必修1第1单元第1讲课后

2023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真题精练(含答案解析)必修1第1单元第1讲课后

2023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真题精练(含答案解析)必修1第1单元第1讲课后相同⑥所有生物的新陈代谢都是以细胞为单位进行的A、①②③C、①②④⑤⑥【答案】C【解析】细胞均具有由磷脂双分子层与蛋白质构成的膜,①正确;ATP 是所有细胞可直接利用的能源物质,②正确;核糖体由蛋白质和rRNA组成,③错误;真核细胞、原核细胞的遗传物质都是DNA分子,④正确;密码子具有通用性,⑤正确;所有生物的新陈代谢都是以细胞为单位进行的,⑥正确。

8、(2023年湖南衡阳模拟)研究显示,台湾乳白蚁粪便具有一种特殊的功效,即其所含有的起保护作用的细菌可阻止能杀死乳白蚁的真菌的入侵。

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A、台湾乳白蚁、细菌和真菌三种生物都存在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B、对台湾乳白蚁具有保护作用的细菌的遗传物质是裸露的DNAC、台湾乳白蚁在咀嚼木材时所需的能量主要由线粒体提供D、台湾乳白蚁、细菌和真菌都含有生产蛋白质的机器,核糖体【答案】A【解析】细菌属于原核生物,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其遗传物质是裸露的DNA,A错误,B正确;台湾乳白蚁在咀嚼木材时所需的能量主要由线粒体提供,C正确;台湾乳白蚁和真菌都属于真核生物,细B、①④⑤⑥D、①②③④⑤⑥菌属于原核生物,三者共有的细胞器是核糖体,其功能是合成蛋白质,D 正确。

9、(2023年广东实验中学检测)下列有关生物的共同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乳酸菌、硝化细菌都是原核生物,体内均含有DNA和RNA两类核酸分子B、变形虫、草履虫、蛔虫都是消费者,细胞呼吸方式均为有氧呼吸C、黑藻、念珠藻、颤藻都是生产者,均能进行有丝分裂,遗传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D、霉菌、乳酸菌、硝化细菌用电镜观察,视野中均可观察到核糖体附着在内质网上【答案】A【解析】乳酸菌、硝化细菌都是原核生物,体内均含有DNA和RNA两类核酸分子,A正确;变形虫、草履虫、蛔虫都是消费者,蛔虫的细胞呼吸方式为无氧呼吸,B错误;黑藻、念珠藻、颤藻都是生产者,其中念珠藻、颤藻都是原核生物,均能进行二分裂,遗传不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C错误;霉菌属于真核生物,乳酸菌、硝化细菌属于原核生物,原核细胞内没有内质网,D错误。

【优化探究】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目录课件 新人教版

【优化探究】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目录课件 新人教版

第五章 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 第一讲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第二讲 染色体变异和人类遗传病
第六章 第七章 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必修三
第一章 第二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一讲 通过神经的调节 第二讲 通过激素的调节及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 第三讲 免疫调节 第三章 植物的激素调节
必修一
第一章 走近细胞 第一讲 走近细胞
第二讲 实验与探究 第二章 组成细胞的分子 第一讲 细胞中的化学元素及无机物 第二讲 细胞中的有机物 第三章 细胞的基本结构
第四章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第五章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应用 第一讲 酶和ATP
第二讲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 第三讲 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
选修三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专题一 基因工程
专题二 细胞工程(克隆技术)
专题三 胚胎工程
专题四 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专题五 生态工程 综合达标检测
第六章 细胞的生命历程
第一讲 细胞的增殖 第二讲 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
必修二
第一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第一讲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第二讲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第二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第一讲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第二讲 基因在染色体上与伴性遗传 第三章 基因的本质
第一讲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第二讲 DNA分子的结构、复制与基因 第四章 基因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达
第四章 种群和群落
第一讲 种群的特征及数量变化 第二讲 群落的结构和群落的演替
第五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第一讲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能量流动
第二讲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信息传递与稳定性 第六章 生态环境的保护

新教材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标准示范卷1含解析

新教材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标准示范卷1含解析

标准示范卷(一)(本试卷共4页。

满分100分。

考试用时90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在对以下过程进行研究时,可将研究对象视为质点的是( )A.红旗L5礼宾车车轮的转动B.歼­20飞机在空中的姿态变化C.水陆两栖飞机“AG­600”离开水面时的螺旋桨的旋转D.“嫦娥四号”进入月背着陆准备轨道的速度D 研究红旗L5礼宾车车轮的转动时,车轮的大小、形状不能忽略,故不能看作质点,A错误;研究歼­20飞机在空中的姿态变化时,飞机的大小、形状不能忽略,故不能看作质点,B错误;研究水陆两栖飞机离开水面时的螺旋桨的旋转时,不能将螺旋桨看作质点,C 错误;研究“嫦娥四号”进入月背着陆准备轨道的速度时,可以忽略其大小、形状,D正确。

2.以下说法中的“时间”指时刻的是( )A.国足末轮战叙利亚比赛时间:6月16日凌晨2:00B.苏炳添在全国田径冠军赛暨东京奥运会选拔赛男子100米决赛中以9秒98的成绩获得冠军C.我国实行每周工作40小时的劳动制度D.神航十二号飞行任务,3名宇航员要在太空驻留3个月之久A 比赛开始时间对应的是时间点,指时刻;完成100米决赛的时间、每周工作的时间和宇航员驻留太空的时间这三个过程都对应时间段,指时间间隔。

阅读下述文字,完成第3题、第4题、第5题。

如图所示,航空母舰是可以提供军用飞机起飞和降落的军舰,是现代海军不可或缺的武器,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象征。

2019年12月17日中国首艘国产航空母舰山东舰在海南三亚某军港交付海军。

3.航母飞行甲板前端上翘,水平部分与上翘部分通过一段圆弧平滑连接,如图所示,D为圆弧最低点,圆弧半径为R。

战斗机以速度v越过D点时( )A.战斗机起落架受到重力、支持力、向心力的作用B.战斗机处于超重状态C.战斗机起落架对地面的压力等于战斗机的重力D.R越小,v越小,飞机起落架受的作用力一定越小[答案] B4.从航母起飞的战斗机在空中水平方向匀速直线飞行,在模拟训练中,先后投放多枚炸弹轰炸正前方静止的“敌方”舰船,投放每枚炸弹的时间间隔相同,且轰炸机投放炸弹后速度不变(炸弹离开飞机后,空气阻力忽略不计),则( )A.空中飞行的炸弹在相等时间内速度变化都相同B.战斗机上的飞行员看到投放在空中的炸弹位于一条抛物线上C.战斗机的速度越大,炸弹在空中飞行时间越短D.炸弹击中“敌方”舰船时,轰炸机位于“敌方”舰船的前上方[答案] A5.战斗机以一定的水平初速度着陆甲板时,若飞机勾住阻拦索减速,飞机在甲板上滑行的距离将大大减小。

完整版)高三生物必修一一轮复习试题

完整版)高三生物必修一一轮复习试题

完整版)高三生物必修一一轮复习试题高三生物一轮复必修一试题本试卷分为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第Ⅰ卷(本卷共50个小题)一、选择题(1-40每题1分,41-45每题2分,共50分)1.(课标Ⅰ卷)下列关于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

脂质和蛋白质是细胞膜的主要成分B。

细胞衰老时,细胞膜的通透性会发生改变C。

甘油是非极性分子,可以通过细胞膜自由扩散D。

细胞产生的激素与靶细胞膜上相应受体的结合可以实现细胞间的信息传递2.(课标Ⅱ卷)下列关于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A。

植物细胞的胞间连丝具有物质运输的作用B。

动物细胞间的黏着性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有关C。

ATP水解释放的能量可用于细胞内的吸能反应D。

哺乳动物的细胞可以合成蔗糖,也可以合成乳糖3.(福建卷)下列图中,正确示意不同细胞的膜蛋白及其相应功能的是4.(2014重庆卷)获2013年诺贝尔奖的科学家发现了与囊泡运输相关的基因及其表达蛋白的功能,揭示了信号如何引导囊泡精确释放运输物。

突触小泡属于囊泡,以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

神经元中的线粒体为突触小泡的运输提供了能量B。

神经元特有的基因决定了突触小泡的运输方式C。

突触前膜的特定蛋白决定了神经递质的释放位置D。

突触小泡中运输物的释放受到神经冲动的影响5.(2014山东卷)有关细胞内囊泡运输的描述,正确的是A。

细胞核内的RNA通过囊泡运输到细胞质B。

蛋白质类激素经囊泡运输分泌到细胞外C。

细胞器之间都能通过囊泡进行物质运输D。

囊泡运输依赖膜的流动性且不消耗能量6.(安徽卷)下列关于线粒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

线粒体外膜上的蛋白质含量比内膜的高B。

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的过程发生在线粒体基质中C。

成人心肌细胞中的线粒体数量比腹肌细胞的多D。

哺乳动物中的线粒体聚集在其头部和尾的基部7.(江苏卷)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

性激素主要是由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B。

囊泡可以由内质网向XXX转运C。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题组一、多种多样的细胞1.(2014年高考北京卷)蓝细菌(蓝藻)与酵母菌的相同之处是()A.都有拟核B.均能进行需(有)氧呼吸C.都有线粒体D.均能进行光合作用解析:蓝细菌为原核生物,有拟核,无线粒体,可进行需(有)氧呼吸和光合作用;酵母菌为真核生物,有细胞核,无拟核,有线粒体,可进行需(有)氧呼吸,但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故B正确,A、C、D错误。

答案:B2.(2012年高考重庆卷)下列细胞亚显微结构示意图,正确的是()解析:细菌细胞和蓝藻细胞都是原核细胞,有核糖体和拟核,但不应该有线粒体和叶绿体,选项A、B错误;水稻叶肉细胞和小鼠肝脏细胞是真核细胞,都有核糖体和线粒体,但水稻是高等植物,其细胞内不应该有中心体,而动物细胞一般都有中心体,故选项C错误,选项D正确。

答案:D3.下列关于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原核生物细胞无线粒体,不能进行有氧呼吸B.真核生物细胞只进行有丝分裂,原核生物细胞只进行无丝分裂C.真核生物以DNA为遗传物质,部分原核生物以RNA为遗传物质D.真核生物细胞具有细胞膜系统(生物膜系统),有利于细胞代谢有序进行解析:很多原核生物(如一些需氧型细菌)能够进行有氧呼吸,线粒体不是进行有氧呼吸的必要条件,A项错误;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都是真核生物细胞进行分裂的方式,原核生物细胞的分裂方式既不属于有丝分裂也不属于无丝分裂,B项错误;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都具有细胞结构,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C项错误;真核生物细胞具有生物膜系统(包括细胞膜、细胞器膜和核膜等),有利于细胞代谢的有序进行,D项正确。

答案:D4.下列有关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A.病毒是一类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B.蓝藻细胞具有细胞核且DNA分子呈环状C.人体所有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相同D.内质网膜和高尔基体膜都具有流动性解析:病毒是一类不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A选项错误;蓝藻为原核生物,不具有成形的细胞核,B选项错误;人体不同细胞的细胞周期不一定相同,C选项错误;内质网膜与高尔基体膜均为由磷脂双分子层与蛋白质分子构成的生物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D选项正确。

答案:D题组二、高倍显微镜的使用5.(2013年高考上海卷)使用显微镜观察装片,在10倍物镜下观察到的图像清晰、柔和,再直接转换至40倍物镜观察。

此时,除调节细调节器外,还需调节反光镜(或亮度调节钮)和光圈。

正确的操作是()A.用平面镜(或调低亮度)、光圈缩小B.用平面镜(或调低亮度)、光圈放大C.用凹面镜(或调高亮度)、光圈放大D.用凹面镜(或调高亮度)、光圈缩小解析:本题考查显微镜的使用。

由低倍镜转到高倍镜时,视野变暗,图像或许会不清晰,此时除调节细调节器外,还需要使视野变亮,即换用凹面镜(或调高亮度),将光圈放大。

答案:C6.如图为测量保卫细胞长度的局部显微视野,下列表述错误的是()A.要测量该细胞的长度,需旋转目镜B.物镜从10×换为40×,图示测微尺每小格所代表的长度变小C.在不同放大倍数下,图示测微尺每小格的实际长度不同D.若视野中物像不清晰,会造成测量误差解析:测微尺在目镜上,在不同的放大倍数下,图示测微尺每小格的实际长度相同,故C错误,所以物镜由10×换为40×,测微尺每小格所代表的长度变小;图示测微尺不在保卫细胞直径上,需旋转目镜调节;视野中物像不清晰,会造成测量误差。

答案:C题组三、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与细胞学说7.(2013年高考江苏卷)下列关于生命科学研究方法与发展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学说从一个方面揭示了生物界的统一性B.标志重捕法解决了活动性不强的动物取样方法上的难题C.格里菲斯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直接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D.按孟德尔方法做杂交实验得到的不同结果证明孟德尔定律不具有普遍性解析:本题考查了细胞学说、标志重捕法、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及孟德尔杂交实验等相关知识。

细胞学说从生物体组成方面揭示了生物界的统一性;标志重捕法是调查活动能力较强的动物种群密度的方法;格里菲斯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没有证明转化因子的化学本质;孟德尔的遗传定律是有一定适用范围的,若超出此范围或因实验的偶然性出现了不同结果,这些结果不能证明孟德尔定律不具有普遍性。

答案:A8.(2012年高考北京卷)从生命活动的角度理解,人体的结构层次为()A.原子、分子、细胞器、细胞B.细胞、组织、器官、系统C.元素、无机物、有机物、细胞D.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从生命活动的角度理解,人体最基本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然后依次为组织、器官、系统。

元素、化合物、分子、细胞器等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种群、群落、生态系统是个体水平以上的结构层次,故B项正确。

答案:B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命系统结构层次包括从原子、分子到生物圈的各个层次B.病毒不属于生命系统的任何层次,其呼吸类型包括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C.群落是某一区域所有种群的总和,群落演替是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D.生物圈的物质循环是反复利用自给自足的,而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是单向的解析:生命系统结构层次不包括原子、分子;细胞是生命系统的最基本层次,病毒不属于生命系统的任何层次,也没有细胞呼吸,只能寄生在活细胞中进行繁殖;生物圈的物质循环是反复利用自给自足的,而能量流动是单向的,信息传递是双向的。

答案:C2.“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H和N分别指的是病毒表面的两大类蛋白质——血细胞凝集素和神经氨酸酶,病毒结构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虽然能引发传染病,但是其没有细胞结构,因此它不是生物B.病毒表面的两类蛋白质是在类脂层内合成的C.甲型H1N1流感病毒具有较强的变异能力D.在人工配制的富含有机物的培养基上就可以培养解析:本题借助甲流病毒考查蛋白质的合成场所与核酸的组成等内容。

A错误,病毒虽然没有细胞结构,但其可在寄主细胞内繁殖,是生物;B错误,病毒蛋白质的合成是在宿主细胞的核糖体中进行的;C正确,单链RNA不稳定,容易发生变异;D错误,病毒专门营寄生生活,只有利用活细胞才可培养。

答案:C3.(2015年惠州模拟)关于①蓝藻、②酵母菌、③乳酸菌、④水绵、⑤黑藻、⑥噬菌体这6种生物的归纳错误的是()A.均可用显微计数法来测其种群密度B.含有线粒体的只有②④⑤C.生产者只有①④⑤D.都含有蛋白质与核酸解析:可用显微计数法来测其种群密度的应属单细胞生物,水绵、黑藻都是多细胞生物,噬菌体属病毒,个体小,不可用显微计数法来测其种群密度,A错误;一般真核生物含有线粒体,蓝藻、乳酸菌是原核生物,噬菌体是病毒无线粒体,B正确;①④⑤均可进行光合作用,属生产者,C正确;一般生物都具有蛋白质和遗传物质核酸,D正确。

答案:A4.下图是生物界常见的四种细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b两种细胞可能来自同一生物,但所表达的基因完全不相同B.a、b、c细胞均来自异养生物,而d细胞来自自养生物C.能够发生渗透作用的细胞只有d细胞D.b、c、d细胞都有两种核酸解析:a、b、c、d分别是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神经元、细菌、植物细胞,a、b两种细胞可能来自同一生物,且所表达的基因有相同的,例如管家基因(ATP合成酶基因)等。

c细胞可能来自自养生物,如硝化细菌。

a、b、c、d都能够发生渗透作用。

答案:D5.“退伍军人杆菌”是一类在侵入人体后大部分时间停留在人体细胞内(特别是吞噬细胞),并繁殖的病原菌。

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感染者的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都可能下降B.“退伍军人杆菌”蛋白质的合成场所是核糖体C.“退伍军人杆菌”细胞的核酸中含有4种核苷酸、4种碱基D.感染病愈者血清中可以检测到相应的特异性抗体解析:“退伍军人杆菌”是一种寄生菌,其细胞内的核酸有DNA和RNA,核苷酸有8种,碱基有5种,C错误。

答案:C6.下表所列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比较,正确的是( )解析:有细胞结构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 ,A 错误;原核生物不进行减数分裂,其基因的遗传不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变异类型也没有染色体变异和基因重组,B 、D 错误;原核细胞没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转录和翻译可以同时同地点进行,C 正确。

答案:C7.(2015年南京模拟)下图是表示①②③④四个框图内所包括生物的共同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框图①内都是原核生物,且都能发生突变B .框图②内的生物都不含叶绿素,且都是分解者C .框图③内的生物都具有细胞结构,且都有细胞壁D .框图④内都是异养生物,且都能进行有丝分裂解析:由题干可获得的主要信息有:①框内生物为烟草花叶病毒和酵母菌,②框内生物为烟草花叶病毒、酵母菌和硝化细菌,③框内生物为酵母菌、硝化细菌、衣藻和金鱼藻,④框内生物为酵母菌和硝化细菌。

解答本题可先判断各框图内的生物的所属类型,再对照各选项作出正确解答。

烟草花叶病毒无细胞结构,不属于原核生物;硝化细菌能进行化能合成作用是生产者;酵母菌、硝化细菌、衣藻和金鱼藻都具有细胞结构且都有细胞壁,但细胞壁的成分有所不同;硝化细菌是原核生物,可以通过二分裂增殖,但不进行有丝分裂,有丝分裂是真核细胞具有的增殖方式之一。

答案:C8.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对下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若图甲细胞为叶肉细胞,在夜间,该细胞内ATP合成停止B.若图乙是具有分泌功能的免疫细胞,则分泌物一定是抗体C.图丙生物可能属消费者,其遗传物质一定是环状DNAD.图丁生物能进行光合作用,是因为该细胞内含有叶绿体解析:叶肉细胞在夜间不进行光反应,因此叶绿体不能合成ATP,但可进行细胞呼吸产生ATP;具有分泌功能的免疫细胞可能分泌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等免疫活性物质;图丙生物是细菌,为原核生物,根据其营养来源不同,可以是生产者、消费者或分解者,其遗传物质一定是环状DNA(拟核中是大型环状DNA,质粒是小型环状DNA);图丁是原核生物蓝藻,没有叶绿体,但含有与光合作用有关的叶绿素和藻蓝素。

答案:C9.下图所示四种不同生物,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甲和乙的主要区别在于乙具有细胞壁B.丙和丁的主要区别在于丙具有拟核C.甲和丙的主要区别在于甲具有细胞结构D.乙和丁的主要区别在于丁没有核膜解析:甲、乙都有细胞壁,A项错误;丙和丁的主要区别是丙没有细胞结构,B项错误;乙和丁的主要区别是乙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答案:C10.近年来纳米科技发展进步神速,极精微的各式显微镜,如共轭焦锂射显微镜、定量扫描电子显微镜的发明,使细胞的微细结构被观察得更为清楚。

下列有关普通光学显微镜的有关问题错误的是()A.放大倍数越大,视野内目镜测微尺每小格所代表的实际长度越小B.用10倍物镜观察水绵玻片时,玻片与物镜的距离为0.5 cm,若改用30倍物镜观察时,则玻片与物镜的距离应调整为1.5 cm左右C.当用低倍镜看清楚物像后,转换成高倍镜后却看不到或看不清物像,其原因可能是被观察的物体未处于视野中央D.若视野中有一异物,移动装片和转动物镜后异物不动,则异物应位于目镜上解析:本题考查显微镜的使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