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大学马原题库历史唯物主义

郑州大学马原题库历史唯物主义
郑州大学马原题库历史唯物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

167.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前,唯心史观之所以长期占据统治地位,其根本原因就在于……。(C)

A.政治因素的作用 B.认识论的影响C.生产方式的落后 D.阶级立场的限制168.唯心史观的主要缺陷在于,它不能够……。(D)

A.科学地揭示社会的内部结构

B.科学地说明杰出人物的历史作用

C.正确理解生产方式对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作用

D.恰当地说明人们活动的思想动机背后的物质原因以及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

169.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之前,不存在……的对立。(A)

A.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

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C.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D.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170.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创立,使得……。(C)A.人们活动的思想动机被揭示出来

B.政治在社会生活中的支配作用得到证明C.社会的物质性得到了科学的论证

D.真理既具有相对性又具有绝对性得到了充分证明

171.划分两种历史观的根本标准,在于是否承认……。(C)

A.人类社会的内部矛盾

B.阶级斗争在社会发展中的决定作用C.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D.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172.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生活的……。(B)A.精神生活的总和

B.物质条件的总和

C.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D.社会环境

173.历史唯物论的“社会存在”,主要是指……。(D)

A.生产关系 B.地理环境

C.人口因素 D.生产方式

174.“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这是……的观点。(D)

A.历史唯物主义

B.历史唯心主义

C.社会达尔文主义

D.具有合理因素的历史唯心主义

175.唯物史观认为,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历史活动是……。(B)

A.吃穿住行

B.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活动

C.人的自觉意识活动

D.社会交往活动

176.使人与自然界既区别开来又联系起来的基础是……。(C)

A.地理环境 B.生产资料

C.生产劳动 D.社会意识

177.社会和自然界既对立又统一的基础是……。(B)

A.人类自身的存在 B.人类的劳动实践C.生态平衡 D.科学技术178.在人与自然界的相互作用中,二者同时都得到了改变,并获得日益丰富的内容。造成这一变化的基础,是……。(C)A.自然界自身的运动

B.人的意识的能动作用

C.人类的实践活动

D.工具的制造和使用

179.……的发展史是理解全部人类社会发展史的钥匙。(C)

A.生产关系 B.社会意识

C.生产劳动 D.阶级斗争

180.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归根结柢是……。(B)

A.古往今来每一个人实践活动所汇集起来的总和

B.社会劳动发展的历史

C.阶级斗争发展的历史

D.不断满足人类的生活需要和生存欲望的历史

181.人类全部社会关系中最根本的关系是……。(A)

A.生产关系 B.血缘关系

C.政治关系 D.思想关系182.对“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这句话的正确解释是,……。(D)A.劳动和土地都是价值的源泉

B.劳动创造使用价值,土地形成价值

C.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外部条件,土地是价值的真正源泉

D.劳动必须和自然物相结合才能创造出物质财富

183.社会活动的物质基础是……。(C)A.上层建筑 B.阶级和国家C.物质资料生产方式 D.意识形态184.首要的生产力应该是……。(C)A.生产工具 B.劳动对象

C.生产者 D.劳动资料

185.在生产力系统的诸要素中,衡量生产力水平高低的重要尺度就是……(A)

A.以生产工具为主干的劳动资料系统B.劳动者的素质和能力

C.劳动产品的科技含量

D.劳动对象的范围大小以及自然资源的多少

186.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客观标志或者说客观尺度就是……。(B)

A.对劳动对象的改造程度

B.生产工具技术的水平

C.劳动力的素质水平

D.社会科学的发展水平

187.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C)

A.劳动者 B.劳动对象

C.科学技术 D.管理方式188.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是因为它……。(D)A.是构成生产力系统的最重要的独立要素B.是直接的现实的生产力

C.能把生产力诸要素组合起来构成现实生产力

D.能渗透到生产力诸要素中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189.在现代化的社会生产体系中,科学、技术、生产三者之间的关系,基本上是……的过程占主导地位。(D)A.“科学—生产—技术”

B.“生产—技术—科学”

C.“技术—生产—科学”

D.“科学—技术—生产”

190.所谓“生产关系”,实质上就是一种……关系。(D)

A.政治 B.思想 C.血缘 D.经济191.生产关系的最基本方面是……。(A)A.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

B.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

C.产品分配方式 D.消费关系192.生产关系变革的根源,在于……(B)A.先进思想理论的形成

B.生产力发展的客观需求

C.人民群众进行革命运动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D.新阶级的萌芽已经在旧社会的内部形成了

193.判断一种生产关系是否先进的主要标志,是看它……。(C)

A.是公有制还是私有制

B.公有制水平的高低

C.是否适合生产力的性质和发展要求

D.劳动产品的分配是否公平

194.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从辩证法范畴的角度衡量,属于……。(D)

A.必然性决定偶然性 B.本质决定现象C.现实性决定可能性 D.内容决定形式

195.社会的“经济结构”,在广义上就是指(C)

A.生产关系 B.社会的民族构成C.物质资料生产方式 D.经济基础196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包括……两个方面。(C)

A.劳动者和劳动工具

B.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

C.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D.生产关系和生产资料

197.经济基础就是指……。(A)A.特定历史阶段上的生产力所决定的所有生产关系的总和

B.某种单一的经济体制和经济关系

C.处于社会支配地位的经济关系

D.前一社会残存的经济成分和未来社会经济制度的萌芽

198.经济基础是一定社会中……。(C)A.生产力系统各要素的总和

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总和

C.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D.占统治地位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

199.社会基本矛盾指的就是……之间的矛盾。(A)

A.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B.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

C.公有制和私有制

D.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与资产阶级自由化

200.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是……。(C)A.阶级斗争 B.科学技术

C.社会基本矛盾 D.人民群众201.地理环境是……。(D)A.划分社会经济形态的依据

B.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决定因素

C.社会制度变革的决定力量

D.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202.人口因素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作用主要是通过……来实现的。(D)

A.人们的思想观念

B.国家的有关政策和法律

C.民族习惯和民族信仰

D.物质资料生产方式

203.社会政治结构的核心是……。(C)A.生产关系 B.宪法 C.国家 D.政党204.组成国家的暴力机构中,主要成分是……。(B)

A.警察 B.军队 C.法庭 D.监狱205.国家的本质就在于,它是……。(B)A.管理全社会公共事务的行政机关

B.实行阶级统治的暴力工具

C.防备、抵御外来侵略的政治共同体D.推动社会进步、凝聚民族精神的力量源泉

206.区分国家的类型和本质的主要根据,就是……。(B)

A.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高低

B.国体 C.政体

D.领土面积的大小和人口的多少以及综合国力的强弱

207.直接决定上层建筑性质的是……。(A)A.经济基础 B.阶级斗争的状况C.生产力 D.科学技术

208.上层建筑是一个庞大的系统,由两部分构成。这两部分是……。(A)

A.政治上层建筑和观念上层建筑

B.政治思想和法律思想

C.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

D.行政机关和立法机关

209.在社会的“上层建筑”系统结构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是社会的……。(B)A.政党与军队 B.政治法律制度C.文化观念与意识形态

D.宗教观念和道德规范

210.在历史唯物论对社会结构的划分中,国家应属于……的范畴。(D)A.意识形态 B.生产关系

C.经济基础 D.上层建筑

211.决定社会制度性质的根本因素是该社会的……。(A)

A.生产方式 B.政治制度

C.上层建筑 D.精神文明状况212.在理论上确定一种社会形态的根本性质的依据,主要是看它的……。(B)A.生产力的发达程度和水平

B.生产关系的性质

C.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的情况

D.上层建筑是为哪个阶级服务的

213.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最终的、决定性的力量,乃是……。(A)

A.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B.科学文化的发展

C.生产方式的进步

D.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214.“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这句话揭示了……。(D)

A.生产工具是衡量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尺度

B.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C.社会形态的更替具有特定的顺序性D.生产力的发展必然会要求产生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

215.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是……。(A)

A.生产方式 B.地理环境

C.人口因素 D.意识形态

216.人类社会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归根结柢是由……的原因引起的。(B)

A.政治B.经济 C.精神文化D.科学技术

217.直接决定上层建筑的是……。(A)A.经济基础 B.阶级斗争状况C.生产力 D.科学技术

218.在整个社会发展的过程中,社会进步是以……为动力的。(A)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B.革命阶级和反动阶级的矛盾

C.先进思想和落后思想的矛盾

D.社会物质文明形态的进化

219.“蒸汽、电力和自动纺织机甚至是比巴尔贝斯、拉斯贝尔和布朗基诸位公民更危险万分的革命家。”这一论断的含义是,……。(D)

A.科技革命是对统治阶级的极大威胁B.科技革命对变革社会制度具有直接的决定作用

C.滥用科技革命的成果会对人类造成“危害”

D.科技革命导致社会政治革命

220.社会革命的最深刻的根源在于……的矛盾。(D)

A.人口过多和资源匮乏

B.先进生产力和落后生产力

C.先进文化和落后文化

D.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221.社会进步的根本标准是……。(A)A.生产力的发达 B.经济制度的公平C.政治制度的先进性

D.思想道德水准的提升

222.社会运动的物质基础是……。(C)A.上层建筑 B.阶级和国家

C.物质资料生产方式 D.意识形态223.社会分裂为不同的、相互对立的阶级,主要是由于……。(C)

A.一部分人对另一部分人使用暴力

B.在社会生产过程中产生了管理者和劳动者之间的分工

C.在社会生产过程中出现了剩余产品和私有财产制

D.不同的民族部落逐渐形成了不同的民族习惯

224.对阶级的划分,主要是根据人们……。(C)

A.在社会生活中所扮演的不同的分工角色B.在社会生活中所具有的不同的政治态度C.在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中所处的不同的经济地位

D.由于受教育程度的不同而产生的文化素养上的差异

225.在阶级社会里,一个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往往就是……的思想。(A)A.统治阶级 B.被统治阶级

C.反映社会发展一般规律

D.超越阶级局限性

226.阶级斗争是……动力。(D)A.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

B.阶级社会发展的唯一

C.人类社会发展的特殊

D.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

227.阶级斗争的历史作用,就表现在它是推动……向前发展的……动力。(D)A.一切社会形态……根本

B.一切社会形态……直接

C.阶级社会……根本

D.阶级社会……直接

228.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任务就是……。(B)

A.搞好上层建筑领域的革命

B.发展生产力 C.消灭剥削D.逐步提高公有化的程度和按需分配的程度

229.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最突出表现,就在于它……。(D)

A.的各个部分相互联系

B.与社会存在发展不平衡

C.与社会存在发展不同步

D.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230.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只有通过……才能实现。(A)

A.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

B.社会意识自身的作用

C.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共同发挥作用D.社会意识对社会的政治制度发生作用231.在社会意识诸形式中,最集中、最直接地反映社会经济基础的

是……。(A)

A.政治法律思想 B.科学技术

C.道德 D.宗教

232.下列各组社会意识形式全部属于意识形态范围的是……。(D)

A.法律思想、逻辑学、宗教

B.政治思想、管理学、语言学

C.哲学、艺术、环境科学

D.法律思想、哲学、宗教

(233)我国的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从根本上说,这是由……所决定的。(B)

A.党的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

B.我国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和特点

C.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的国际环境D.广大人民群众对于改革的渴望233.“事实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这表明,……。(C)A.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最终动

B.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C.改革开放对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D.社会主义中国所取得的一切成就都归功于改革开放

234.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这个观点是……的观点。(D)A.辩证法 B.机械唯物主义

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D.历史唯物主义235.“社会形态的演进和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这一原理的含义就是,……。(D)A.社会发展史同自然发展史是完全相同的B.社会的发展过程不受人们主观意志的影响

C.社会的发展是一个不包含偶然性的必然过程

D.人类社会的发展像自然界一样有其客观的规律性

236.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对传统文化必须批判地继承。这种态度依据的哲学道理

是……的原理。(A)

A.辩证的否定就是“扬弃”

B.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C.世界是过程的集合体

D.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237.人们历史活动的结果同……完全一致。(D)

A.所有人们预期的目标都

B.少数英雄人物的愿望

C.大多数人的愿望

D.任何人的愿望都不会

238.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受历史条件的制约。这种观点是说,人民群众……。(D)A.不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B.不是历史的创造者

C.不是历史活动的主体

D.不能随心所欲地创造历史

239.人民群众既是历史的“剧中人”,又是历史的“剧作者”,这是……的观点(C)A.历史唯心主义 B.折衷主义

C.历史唯物主义 D.历史循环论240.所谓杰出人物,就是指……人物。(D)

A.各阶级的领袖

B.统治阶级的政治代表

C.同情劳动人民创造历史的作用的

D.对社会历史发展起促进作用的历史241.“杰出人物”之所以是杰出的,就在于他们……。(D)

A.具备着普通人身上所没有的优良品性B.能够创造出常人所望尘莫及的惊天伟业C.能够在重大的历史转折关头去扭转乾坤、改变历史前进的方向

D.代表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同时又能够顺应历史潮流的发展趋势

242.“每一个社会时代都需要有自己的伟大人物,如果没有这样的人物,它就要把他们创造出来。”这种观点……。(A)A.正确说明了杰出人物的产生和作用B.属于英雄创造历史的唯心史观

C.否认了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D.违背了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243.“任何英雄人物的历史作用都不能超出他们所处历史条件所许可的范围”。这种看

马原课机考试题库绪论试题及答案 (2018年5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计算机考试试卷生成要求 1、总成绩满分为30分 2、总题量为60道;其中单项选择题40道,每道0.5分;多项选择题10道,每 道0.5分;判断题10道,每道0.5分。 绪论试题清单(含答案) 一.单选题 1.马克思主义理论从它的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上说是:() A.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 ( ) B.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 ) C.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而由其后各个时代的、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D.关于资本主义转化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 ) 2.马克思主义理论从它的阶级属性上说是:() A.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B.无产阶级争取人权的科学理论 ( ) 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策略的学说 ( ) D.关于无产阶级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的科学理论 ( ) 3.马克思主义从它的研究对象上讲是:() A.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 ) 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 ( ) 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 ) D.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及其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规律的学说 (√) 4.人类进入21世纪,英国广播公司(BBS)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千年思想家”网评,名列榜首的是:() A.马克思(√) B.爱因斯坦 ( ) C.达尔文 ( ) D.牛顿 ( )

马原选择题库全

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一、、单项选择题 l、马克思主义理论从狭义上说是(C) A、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 B、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C、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木观点和基木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D、关于资本主义转化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2、马克思主义理论从广义上说是(A) 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 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 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D、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3、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指(A) 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 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 C 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D、列宁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4、在19 世纪三大工人运动中,集中反映工人政治要求的是(B) A、法国里昂工人起义B、英国宪章运动 C.芝加哥工人起义 D、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5.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根源是(C) A、工业革命 B、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C、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D、阶级斗争 6.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是(B) A、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压迫 B、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 C、工人罢工和起义 D、工人运动得到了“农民的合唱” 7、马克思和恩格斯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英国古典经济学理论是(C) A、辩证法B、历史观C、劳动价值论D、剩余价值论 8、马克思把黑格尔的辩证法称为(A) A、合理内核 B、基本内核 C、精髓D核心 9、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成为东西方矛盾焦点和帝国主义政治体系最薄弱环节的国家是(D) A、德国B.奥地利C.中国D.俄国 10、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这个论断的含义是(A) A、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B、哲学的存在方式是物质 C、马克思主义的存在方式是精神D、无产阶级掌握哲学就由自为阶级转变为自在阶级 11. 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在于(A) A、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B与时俱进 C,科学性与阶级性的统一 D,科学性 12、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C) A、辩证唯物主义 B、历史唯物主义 C、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D、唯物主义 13、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根本方法(C) A、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著作 B、一.切从实际出发 C理论联系实际D、实事求是 二、多项选择题

马原题库 全

马原选择题【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一切唯心主义的共同观点是【C】 A. 都认为世界是主观精神的产物B.都认为世界是客观精神的产物 C. 都认为精神第一性、物质第二性 D. 都认为世界是静止不变的 2.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自己哲学的过程中,对待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采取了全面科学的态度。这种态度是【D】 A.批判其错误观点B.吸收其合理思想C.把二者结合起来D.批判地继承 3.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方法是【D】 A.从个别到一般的方法B.从现象到本质的方法C.逻辑推理的方法 D.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 4.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的错误是【B】 A. 否认物质的客观性B.不懂得个性和共性的辩证关系 C.否认物质的可知性D.把可直接感知的实物当作世界的本原 5.空间是指【B】 A.物质运动的持续性B.物质运动的广延性C.物质运动的顺序性 D.物质运动的特殊状态 6.规律是指【A】 A.事物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B.事物外部表面的偶然联系 C.人们按需要制定的规则D.人们改造世界的正确方法 7.二元论的根本错误是【C】 A.认为精神是世界的本原B.认为世界统一于原子 C.否认世界的统一性D.否认世界的可知性 8.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C】 A.对立统一的观点 B. 否定之否定的观点 C.联系和发展的观点D.量变和质变的观点 9.矛盾的基本属性是【B】

A.普遍性和特殊性B.斗争性和同一性 C.绝对性和相对性D.变动性和稳定性 10.在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指导下,从中国的基本国情出发,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体现了【B】 A.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统一B.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C.事物发展的量变和质变的统一D.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11.有的哲学家认为,因果联系是由于人们多次看到两组现象先后相随而形成的心理习惯。这种观点属于【B】 A.因果观上的唯物主义观点B.因果观上的唯心主义观点 C.因果观上的形而上学观点D.因果观上的相对主义观点 12.真象与假象的区别在于【D】 A.真象是客观的,假象是主观的B.真象是内在的,假象是外在的 C.真象表现本质,假象不表现本质D.真象从正面直接地表现本质,假象从反面歪曲地表现本质 13.下列活动中,属于最基本的实践活动的是【C】 A.交通警察维持交通秩序B. 医生给病人作手术 C.农民收割庄稼D.运动员参加体育比赛 14.驳斥不可知论最有力的论据是【B】 A.物质是可以通过感觉感知的B.人可以透过现象揭示本质 C.感性认识可以上升为理性认识D.实践的成功可以证明人们对客体的认识是正确的 15.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是【B】 A.感性认识——理性认识——感性认识B.实践——认识——实践 C.感觉——知觉——表象D.概念——判断——推理 16.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根本区别在于【C】 A.感性认识来源于社会实践,理性认识则来源于抽象思维 B.感性认识产生于日常生活,理性认识则产生于科学实验 C.感性认识反映事物的现象,理性认识则反映事物的本质 D.感性认识包含错误,理性认识则完全正确 17.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是【A】 A.实事求是B.阶级斗争理论C.社会发展理论D.人民群众历史作用理论

马原各章选择题

1.在人类新千年到来之时,西方媒体纷纷推选千年风云人物。在英国广播公司和路透社等媒体的评选中,多次名列千年思想家前两位的是( ) A.马克思、爱因斯坦 B.牛顿、爱因斯坦 C.马克思、牛顿 D.达尔文、牛顿 2. 马克思主义理论从广义上说是( ) 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 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 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D.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3.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根源是( ) A.工业革命 B.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C.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D.阶级斗争 4.在马克思主义的组成部分中,构成整个马克思主义的基础部分的是() A.马克思主义哲学 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C.科学社会主义 D.马克思主义人类学 5.在马克思主义的组成部分中,()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深刻、最全面、最详细的证明和运用 A.马克思主义哲学 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C.科学社会主义 D.马克思主义政治学 6.在马克思主义的组成部分中,构成整个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的核心的是() A.马克思主义哲学 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C.科学社会主义 D.马克思主义历史学 7.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是() A.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B.致力于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制度 C.致力于实现无产阶级政党执政 D.致力于消灭私有制和剥削现象 8.关于当代科学技术革命的兴起和发展对马克思主义产生影响的错误理解是() A.证实了马克思主义 B.证伪了马克思主义 C.提出了一系列新的问题 D.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9.马克思主义哲学吸取的黑格尔哲学中的“合理内核”是() A.唯物主义思想 B.辩证法思想 C.可知论思想 D.认识论思想 10.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完整体系初步形成的标志是() A.《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B.《共产党宣言》 C.《德意志意识形态》 D.《资本论》 11.19世纪40—60年代,马克思的两大发现是() A.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B.唯物论和辩证法 C.唯物辩证法和科学社会主义 D.劳动价值论和科学社会主义 12.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 )。 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B.共产党的出现 C.十月革命的胜利 D.剩余价值论的发现 13.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 A.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 B.唯物主义和辩证法 C.剩余价值学说和劳动价值论 D.科学社会主义 14.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 ) A.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压迫

马原选择题题库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题 1.《百喻经》中有一则寓言,有一个愚人到别人家去做客,他嫌菜没有味道,主人就给他加了点盐。菜里加了盐以后,味道好极了,愚人就想:“菜之所以鲜美,是因为有了盐,加一点点就如此鲜美,如果加更多的盐岂不是更加好吃?”回家以后,他把一把盐放进嘴里,结果又苦又咸,这则寓言给我们的启示是: B A.持续的量变会引起事物发生质的变化 B.在认识和处理问题时要掌握适度的原则 C.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要时时注意事物的自我否定 D.不可能通过一些现象而去认识某个事物的本质 2.爱迪生发明电灯之前做了两千多次试验。有个年轻记者曾经问他为什么遭遇这么多次失败。爱迪生回答:“我一次都没有失败,我发明了电灯。这只是一段经历了两千步的历程”。爱迪生之所以说“我一次都没有失败”是因为他把每一次实验都看作:B A.对事物规律的正确反映 B.整个实践过程中的一部分 C.实践中可以忽略不计的偶然挫折 D.认识中所获得的真理 3.俄国早期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普列汉诺夫说,绝不会有人去组织一个“月食党”以促进或阻止月食的到来,但要进行社会革命就必须组织革命党。这是因为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有所不同,它是:A A.通过人的有意识的活动实现的 B.由多数人的意志决定的 C.比自然规律更易于认识的规律 D.不具有重复性的客观规律 4.社会生产是连续不断进行的。这种连续不断重复的生产就是再生产,每次经济危机发生期间总有许多企业或因产品积压、或因订单缺乏等致使其无法继续进行再生产而被迫倒闭。那些因产品积压而倒闭的企业主要是由于无法实现其生产过程中的:B A.实物补偿 B.价值补偿 C.增殖补偿 D.劳动补偿

2020年大学马原试题GB[含参考答案]

2020年大学马原试题[含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发展的实质是() A.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B.量变和质变的相互转化 C.运动和静止的相对统一 D.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正确答案】D 2.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的定义是通过() A.物质与意识的关系界定的 B.个别与一般的关系界定的 C.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界定的 D.认识与实践的关系界定的 【正确答案】A 3.世界上本没有鬼,可是人们能画出牛头马面人身等各种各样的鬼的图形来,这仍然表明() A.意识的内容来自人脑 B.意识的内容来自主观能动性 C.意识的内容来自人的思维活动 D.意识的内容来自外部世界 【正确答案】D 4.有一首描述在战争中缺了钉子的马掌会导致国家灭亡的童谣:“钉子缺,蹄铁卸,战马蹶;战马蹶,骑士绝;骑士绝,战事折;战事折,国家灭。”这首童谣包含的哲学原理是( ) A.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B.事物是变化的 C.事物的现象是本质的表现 D.事物的量变引起质变 【正确答案】A 5.价值的客观性在于(BCD) A.真理的客观性决定了价值的客观性

B.人的需要具有客观性 C.满足人的需要的对象具有客观性 D.满足人的需要的过程和结果具有客观性 6.在商品经济中,形成价值的抽象劳动的支出必须借助于(A) A.具体劳动 B.剩余劳动 C.商品的生产形式 D.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7.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呈现出周期性的原因在于(B) A.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B.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特点 C.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周期性 D.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周期性 8.价值是商品的本质属性,它是() A.凝结在商品中的抽象劳动 B.商品的社会属性 C.交换价值的基础 D.反映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 9.资本积累和扩大再生产的客观必然性是由() A.社会再生产的规律决定的 B.社会再生产的形式决定的 C.剩余价值规律决定的 D.竞争规律决定的 10.资本积累.积聚和集中的相互关系是() A.资本集中是资本积累的直接结果 B.资本积聚是资本积累的实现条件 C.资本积聚有利于资本集中 D.资本迅速集中会加快资本积累 11.资本主义政权的分权制衡是指() A.立法权 B.管理权 C.行政权 D.司法权 二、单选题 12.尽管微博简短和情绪化的表达方式容易成为谣言滋生的温床,给公众与社会和谐带来不少困扰,但如果能加强管理,完善法制,塑造良好的网络环境,微博可以为人们“参政议政”提供一个更便捷有效的通道。这说明 A.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辩证统一的 B.主次矛盾是辩证统一的 C.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 D.要用全面.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

马原概论选择题题库(附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选择题题库 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第一节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1马克思主义产生于(B ) A . 18世纪90年代 B . 19世纪40年代 C . 19世纪70年代 D . 19世纪90年代 一、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 1. 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下列各项属于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的有 (ABCD ) A ?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成为主导趋势 B ?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激化 C ?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尖锐化 D ?无产阶级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2. 马克思主义作为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其科学体系的内容包括 (ABD ) A .马克思主义哲学B.政治经济学C.空想社会主义D.科学社会主义 二、马克思主义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 1 .黑格尔最卓越的贡献是(B ) A .唯物论B.辩证法C .历史观D .自然观 2. 哲学史上第一个以唯心主义的形式系统地、有意识地叙述辩证法的基本规律的哲学家是 (D ) A .费尔巴哈 B .谢林C.培根 D .黑格尔 3. 马克思主义哲学吸取的黑格尔哲学中的合理内核是(B ) A .唯物主义B.辩证法C.可知论 D .认识论 4. 黑格尔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间环节是(C ) A .费希特 B .洛克 C .费尔巴哈 D .谢林 5. 费尔巴哈是德国古典哲学的最后一位代表,他的伟大功绩在于(A ) A .旗帜鲜明地批判了宗教神学和唯心主义,恢复了唯物主义的权威 B .把辩证法应用于研究人类社会历史 C .把人类历史描述为由低级到高级的前进过程 D .正确揭示了自然界的本质和发展规律 6.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自己哲学的过程中,对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采取了正 (D ) 确的科学的态度。这种态度是 A .全盘否定和拋弃 B .全盘肯定和继承

《马原》大学期末考试必背知识点汇总

最新《马原》大学期末考试必背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1、《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公开问世 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社会根源(或经济、社会历史条件)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3、马克思、恩格斯完成了从唯心主义同唯物义、从革命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转变,为创立马克思主义奠定思想前提 4、在马克思主义创立过程中,第一次比较系统地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着作是《德意志意识形态》 5、在马克思主义的经典着作中,被誉为“工人阶级的圣经”的着作是《资本论》 6、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基石是剩余价值理论 7、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是共产主义者同盟 8、马克思主义理论区别于其他理论的显着特征是实践性 第二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 9、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和斗争中交织着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和斗争 10、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这两个专门的哲学术语有着特定的含义和确定的标准,不能随意乱用,也不能另立标准,否则会造成混乱。这里所说的特定含义和确定标准是指对世界本原究竟是物质还是精神的回答;存在和思维是否具有同一性,是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的内容,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11、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对立的根本点在于世界本原问题 12、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客观实在”是指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13、相信“意念移物”,甚至相信可以用意念来直接改变物质结构,就是信奉主张精神主宰客观物质世界的主观唯心论 14、“心诚则灵,心不诚则不灵”的说法是夸大了意识能动作用的唯心主义观点 15、哲学物质概念与自然科学关于具体的物质形态和物质结构的概念之间共性与个性的关系(不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系统与要素的关系) 16、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的定义是通过物质与意识的关系界定的 17、物质和意识的对立只有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绝对的意义,超过这个范围便是相对的了,这个范围是指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 18、对同一张事物的不同看法都是客观事物的主观映象 19、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这说明意识是客观精神的主观映象 20、“思想实验”体现了意识活动的创造性 21、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 22、“寒路神麦正当时”说明一切事物都处在永恒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之中 23、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这种反作用也就是意识的能动作用,即人特有的积极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 24、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是物质的存在方式 25、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脱离运动的物质是不存在的 26、柏格森所说的运动变化不是指任何具体的事物的运动变化,而只是纯粹的“动作”,是没有物质承担者的运动

马原多选题刷题(有答案)

二、多项选择题 1、作为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是(BCD) A、作为马克思主义政治学 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C、科学社会主义 D、马克思主义哲学 2、作为马克思主义产生阶级基础的19世纪三大工人起义是(BCD) A、巴黎公社 B、 1831年和1834年法国里昂工人两次起义 C、 1838年在英国爆发的延续十余年的宪章运动 D、 1844年德国西里西亚工人起义 3、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直接理论渊源是(ABC) A、德国古典哲学 B、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C、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D、法国启蒙思想 4、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性人物是(BC) A、康德 B、黑格尔 C、费尔巴哈

D、笛卡尔 5.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AB) A、亚当?斯密 B、大卫?李嘉图 C、马尔萨斯 D、西斯蒙 6.空想社会主义的最杰出的代表是(ABC) A、昂利?圣西门 B、沙尔?傅立叶 C、罗伯特?欧文 D、托马斯?莫尔 7.马克思恩格斯最重要的理论贡献是(CD) A、辩证法 B、劳动价值论 C、唯物史观 D、剩余价值学说 8、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性是(AB) A、阶级性 B、实践性 C、客观性 D、人民性 9、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是(BCD)

A、李大钊的理论 B、毛泽东思想 C、邓小平理论 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10、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必须要分清(ABCD) A、哪些是必须长期坚持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B、哪些是需要结合新的实际加以丰富发展的理论判断 C、哪些是必须破除的对马克思主义错误的、教条式的理解 D、哪些是必须澄清的附加在马克思主义名下的错误观点 【多项选择题答案】 1.BCD 2.BCD 3.ABC 4.BC 5.AB 6.ABC 7.CD 8.AB 9.BCD 10.ABCD 二、多项选择题 1.“物质两种存在形式离开了物质,当然都是无,都是只在我们头脑中存在的观念抽象”,这段话说明(AB) A.时间和空间是客观的 B.时间和空间是物质的存在形式 C.时间和空间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 D.时间和空间是有限的 E.时间和空间是无限的 2.我国古代哲学家王夫之认为:“动静者,乃阴阳之动静也。”“皆本物之固然。”“静者静动,非不动也。”“静即含动,动不含静。”“动、

马原期末选择题汇总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试卷 考试时间50分钟,50道题。每题2分。1-40单项选择,40-50判断正误。(注:去除多项选择) 1.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认识,客体是(D) A.观念本身 B.人的意志的产物 C.自然界的存在物 D.认识和实践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2.1963年,伽利略因宣传日心说被教廷判处终生监禁,1979年教皇为伽利略公开平凡,这说明(D) A.谬论可以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真理 B.真理可以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谬误 C.真理是不断发展的 D.真理终将战胜谬误. 3.实现意识对物质反作用的根本途径是(D ) A.学习书本知识 B.进行社会调查 C.研究历史资料 D.参加社会实践。 4.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是(D) A.寄生的资本主义 B.腐朽的资本主义 C.不断发展的资本主义 D.过渡的资本主义 5.英国广播公司(BBC)评选千年思想家,名列榜首的是(A) A.马克思 B.爱恩斯坦 C.达尔文 D.牛顿 6.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指(D) A.自然界 B.人口因素 C.地理环境 D.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的总和。 7.下列各项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的有(C) A.理性为万物的本原 B.数为万物的始基 C.水是万物的本原 D.精神是世界万物之源。 8.资本积累的实质是(B) A.资本家节余 B.资本家用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来榨取更多剩余价值 C.目的是为了增加社会财富 D.用暴力剥夺小生产者和他国劳动人民。 9.经济全球化的微观基础是(C) A.国际金融的迅速发展 B.国际贸易的高速发展 C.跨国公司的发展 D.新科技革命和生产的社会化 10.现阶段先进生产力集中体现在(B) A.劳动对象 B.科学技术 C.劳动者 D.管理方式 11.《坛经》中记载:“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慧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这段记载中关于运动的基本观点是(D) A.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B.运动与物质不可分割 C.精神劳是物质运动的一种形式 D.精神是运动的主体。 12.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本质特征是(B) A.劳动过程 B.价值增殖过程 C.生产关系的再生产过程 D.商品价值的形成过程 13.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是(A)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B.阶级斗争理论 C.社会发展理论 D.人民群众历史作用理论 14.G—W…P…W’—G’是(A) A.货币资本循环公式 B.生产资本循环 C.商品资本循环公式 D.流通资本循环公式 15.我国制定2020年远景规划的依据是(D) A.现实的可能性 B.抽象的可能性 C.好的可能性 D.现实性 1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依据是(A) A.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 B.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的关系 C.形式与内容的关系 D.本质与现象的关系 17.“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这句诗包含的哲学道理是(D.) A.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B.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C.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 D.事物是本质与现象的统一 18.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暴露了(D) A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对抗B.资本主义生产无政府状态C.社会生产和社会需求的矛盾D.资本主义制度的历史过渡性

马原选择题题库

马克思主义基 本 原理概论选择题及答案 7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 B ) 、单项选择题 1 .马克思主义理论从狭义上说是( C ) .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 .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关于资本主义转化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2 .马克思主义理论从广义上说是( A ) A .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 它的发展 B .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 C .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D .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 3 .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指( A .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它的发展 B .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 C .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D .列宁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4 .人类进人 21 世纪,英国广播公司 ( BBs )在全球范围内进行 名列榜首的是( A ) A .马克思 B .爱因斯坦 C .达尔文 D .牛顿 5 .在 19 世纪三大工人运动中,集中反映工人政治要求的是( B ) 纺织工人起义 6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根源是( C ) 运动 D .阶级斗争也包括继承者对 千年思想家” 网评, A .法国里昂工人起义 B .英国宪章运动 C .芝加哥工人起义 D .德国西里西亚 A .工业革命 B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C .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郑州大学马原题库绪论和唯物论

绪论和唯物论 1.哲学是……。(A) A.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B.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C.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 D.关于唯物论和唯心论的不同观点 2.哲学和世界观的关系是……的关系。(B)A.整体和部分 B.普遍和特殊C.对立和统一 D.互不相关 3.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C) A.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B.政治经济学理论 C.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D.阶级斗争学说 4.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C)A.深刻的批判性 B.彻底的革命性 C.实事求是 D.鲜明的阶级性 5.从研究对象和研究领域上看,哲学同各门具体科学的关系,是……的关系。(B)A.抽象和具体 B.一般和个别C.本质和现象 D.内容和形式

6.第一次明确指出哲学基本问题的是……。(C) A.黑格尔 B.马克思 C.恩格斯 D.列宁 7.哲学基本问题是……的关系问题。(D)A.辩证法与形而上学 B.主体与客体 C.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 D.思维和存在 8.哲学上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标准,就在于是否承认……。(D)A.世界只有一个本原 B.世界的可知性C.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D.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9.唯物主义一元论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D) A.精神 B.自在之物 C.上帝的创造物 D.物质 10.一切唯心主义都主张……。(D)A.世界是不可认识的 B.人在神的启示下可以认识世界 C.世界万物不过是“感觉的复合”

D.认识归根结底来源于精神 11.世界是统一的,所以一元论是正确的。这种看法是……的。(C) A.正确 B.唯心主义 C.不确切 D.唯物主义 12.在哲学上否认“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这是……的观点。 D) A.主观唯心主义 B.客观唯心主义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D.不可知论13.“心外无物”,这是……的观点。 (D) A.不可知论 B.形而上学 C.客观唯心主义 D.主观唯心主义14.中国古代思想家荀子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这是一种……的观点。(D) A.宿命论 B.唯意志论 C.机械唯物论 D.朴素唯物论15.《坛经》中记载:“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慧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慧能的这种观点属于……运动观。(A)

马原选择题库整理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一、单项选择题 1、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C) C.全部哲学的基本问题 2、列宁的物质定义揭示物质的唯一特性是(D) D. 客观实在性 3、就意识的能动性而言,“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而且创造客观世界",这种观点(C ) C.是对意识能动作用的一种正确的揭示 4、“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和“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这两种观点是(A ) A.前者是辩证法,后者诡辨论 5、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的事物发展的辩证形式是(C ) C、事物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的过程 6、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的事物发展的辩证内容是(A ) A.自我发展、自我完善 7、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行动"这句话说明的哲学道理是(B ) B.科学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 8、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是(C ) C.矛盾分析法 9、“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这两句诗句含的哲学道理是(D) D.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 10、人们先设计图纸,然后根据图纸施工建成大楼,这说明(C ) C.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 11、中国古代庄子说:“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这是一种(A ) A.抹煞事物质的稳定性的相对主义观点 12、“马克思主义的最本质的东西,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具体地分析具体情况”。这就是要人们在实践中学会运用(D) D.矛盾特殊性原理 13、“如果偶然性不起作用的话,那么世界历史就会带有非常神秘的性质。”这是一种(D ) D.辩证唯物主义决定论的观点 14、“一个志在有大成就的人,他必须如歌德所说,知道限制自己。反之,那些什么事都想做的人,其实什么事都不能做,而终归于失败。”这段话告诉我们(D ) D.要抓住要矛盾,不要平均使用力量 15、荀子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河”这说明(A) A、量变是质变的准备 16、“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这句话在哲学上讲( C ) C、矛盾的特殊性 17、发展的实质是( D ) D.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马原考试复习题_(带全答案)

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1–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 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答案前的字母填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 绪论: 有一道选择题选C 可知论 1.马克思的伟大发现除了剩余价值学说外,另一个是 C A 阶级斗争理论 B 社会主义学说 C唯物史观 D辩证法理论 2.“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是 C A马克思主义具有的基本内容 B马克思主义具有的功能作用 C马克思主义具有的理论品质 D马克思主义具有的实践基础 3.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本质特征是: C A.阶级性和群众性的统一 B.历史性和现实性的统一 C.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D.批判性和创造性的统一 4.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C A.法国唯物主义、英国经验主义、德国理性主义 B.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定律、生物进化论 C.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 D.法国历史哲学、英国科学主义、欧洲人文主义 5.“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这个论断的含义是: A A.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B.哲学的存在方式是物质 C.无产阶级的存在方式是精神 D.无产阶级掌握哲学就由自为阶级转变为自在阶级 6.马克思主义产生于: B A.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 B.自由资本主义时代 C.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发展到垄断时代 D.资本主义制度走向瓦解的时代 7.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根本方法是: C A.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著作 B.一切从实际出发 C.理论联系实际 D.实事求是 8.在马克思主义的组成部分中,( B )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深刻、最全面、最详细的证明和运用 A.马克思主义哲学 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C.科学社会主义 D.马克思主义政治学 9.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 A A.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 B.唯物主义和辩证法 C.剩余价值学说和劳动价值论 D.科学社会主义 10.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 A 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B.共产党的出现 C.十月革命的胜利 D.剩余价值论的发现 11.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在于 A A.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B.与时俱进 C.科学性与阶级性的统一 D.科学性 12.科学社会主义创立的理论依据是 C A.空想社会主义学说 B.德国古典哲学 C.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D.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13.马克思主义是科学,从根本上说在于它 B A.以世界的一般规律为研究对象 B.始终严格地以客观事实为根据 C.提供了普遍适用的客观真理 D.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 14.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与其他思想家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区别在于 AB D A 前者从客观规律出发,后者从理性出发 B 前者侧重于一般特征的揭示,后者侧重于详尽细节的描绘 C 前者是乐观主义的态度,后者是悲观主义的态度 D前者通过批判旧世界发现新世界,后者凭空猜测无法知道的事情 第一章: 1.“旧唯物主义是半截子的唯物主义”,这是因为旧唯物主义 B A.是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 B.在社会历史观上是唯心主义 C.是机械唯物主义 D.割裂了运动与静止的辩证统一 2.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唯心主义哲学、旧唯物主义哲学的根本区别在于C

【整理版】马原测试题和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于(D) A.18世纪中叶 B.19世纪中叶 C.20世纪初 D.19世纪40年代 2.恩格斯认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 C ) A.哲学与人类生存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问题 B.人与周围世界的基本联系问题 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D.关于人的本质问题 3.否认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必然导致(C) A.绝对主义 B.唯物主义 C.不可知论 D.诡辩论 4.物质的惟一特性是(B) A.运动性 B.客观实在性 C.不可分性 D.时空性 5.我国明朝王守仁提出“心外无物”,这种观点属于(C) A.形而上学观点 B.经验主义观点 C.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D.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6.世界是过程的集合体,意思是(B) A.世界都是过程,所以什么也不存在 B.一切都在变化发展,没有永恒不变的事物 C.世界只是过程,所以是无方向的运动 D.否认事物存在的相对稳定性 7.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A) A.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 B.否定的观点 C.矛盾的观点 D.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观点 8.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D) A.事物数量的增加 B.事物的量变引起质变 C.事物的运动变 D.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9.下列命题中,正确阐述了实践含义的是(C) A.实践是个人的日常生活活动 B.实践是主观创造客观的活动

C.实践是主体改造客体的活动 D.实践是主体应付环境的活动 10.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是(B) A.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 B.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C.认识是一个辩证发展过程 D.认识是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过程 11.一个完整的认识需要经过两次飞跃。下列属于第二次飞跃的是(D) A.调查研究,了解情况 B.深入思考,形成理论 C.精心安排,制定计划 D.执行计划,付诸实践 12.真理就是(D) A.客观事物及其规律 B.大多数人同意的观点 C.对人类生存有用的理论 D.对客观事物本质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13.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C)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问题 B.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C.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D.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14.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突出表现是(B) A. 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平衡性 B.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 C.社会意识内部各形式间的相互影响 D.社会意识具有的历史继承性 15.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A) A.生产关系的总和 B.生产资料的总和 C.生产要素的总和 D.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总和 16.生产关系中,最基本,最具有决定意义的是(B) A.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 B.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 C.产品的分配形式 D.产品的交换方式 17.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最基本的动力因素是(A) A.生产力的发展 B.生产关系的发展 C.上层建筑的发展 D.经济基础的发展 18.马克思指出:“如果物没有用,那么其中包含的劳动也就没有用,不能算作劳动,因此不形成价值。”这句话说明(B)

郑州大学马原题库历史唯物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 167.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前,唯心史观之所以长期占据统治地位,其根本原因就在于……。(C) A.政治因素的作用 B.认识论的影响C.生产方式的落后 D.阶级立场的限制168.唯心史观的主要缺陷在于,它不能够……。(D) A.科学地揭示社会的内部结构 B.科学地说明杰出人物的历史作用 C.正确理解生产方式对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作用 D.恰当地说明人们活动的思想动机背后的物质原因以及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 169.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之前,不存在……的对立。(A) A.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 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C.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D.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170.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创立,使得……。(C)A.人们活动的思想动机被揭示出来

B.政治在社会生活中的支配作用得到证明C.社会的物质性得到了科学的论证 D.真理既具有相对性又具有绝对性得到了充分证明 171.划分两种历史观的根本标准,在于是否承认……。(C) A.人类社会的内部矛盾 B.阶级斗争在社会发展中的决定作用C.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D.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172.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生活的……。(B)A.精神生活的总和 B.物质条件的总和 C.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D.社会环境 173.历史唯物论的“社会存在”,主要是指……。(D) A.生产关系 B.地理环境 C.人口因素 D.生产方式 174.“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这是……的观点。(D) A.历史唯物主义

B.历史唯心主义 C.社会达尔文主义 D.具有合理因素的历史唯心主义 175.唯物史观认为,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历史活动是……。(B) A.吃穿住行 B.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活动 C.人的自觉意识活动 D.社会交往活动 176.使人与自然界既区别开来又联系起来的基础是……。(C) A.地理环境 B.生产资料 C.生产劳动 D.社会意识 177.社会和自然界既对立又统一的基础是……。(B) A.人类自身的存在 B.人类的劳动实践C.生态平衡 D.科学技术178.在人与自然界的相互作用中,二者同时都得到了改变,并获得日益丰富的内容。造成这一变化的基础,是……。(C)A.自然界自身的运动 B.人的意识的能动作用

100道马原选择题(答案修正版).

马克思主义基础原理概论(历年考试相关资料)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地继承的费尔巴哈哲学的基本核”是(B )A、辩证法思想 B 、唯物主义思想 C 、可知论思想 D 、决定论思想 2、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D ) A 、古希腊罗马哲学; B 、英国唯物主义哲学; C 、法国启蒙哲学; D 、德国古典哲学 3、“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是( C ) A 、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的基本容; B 、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的功能作用;C、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的理论品质;D、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的实践基础4、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有(ABCD ) A 、近代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 B 、现代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C 、以三大发现为代表的近代自然科学新成就; D 、资本主义社会矛盾日益锐化; E 、现代西方哲学 5、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自然科学前提有(BCD ) A 、控制论; B 、细胞学说; C 、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 D 、生物进化论; E 、信息论 6、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A ) A 、客观实在性; B 、运动变化性; C 、可知性; D 、广延性 7、运动和静止的关系属于( D ) A 、容和形式的关系; B 、本质和现象的关系; C 、原因和结果的关系; D 、绝对和相对的 8、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东西而已,这表明( B )

A 、人脑是意识的器官和源泉; B 、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C 、观念和物质没有本质区别; D 、意识是人脑产生的特殊物质 9、庄子提出“是亦彼也,彼亦是也”。他只强调事物的联系,否认事物之间的区别,这是一种( B ) A 、唯心主义观点; B 、唯物主义观点; C 、相对主义观点; D 、形而上学观点 10、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是( B ) A 、普遍性和特殊性; B 、斗争性和同一性; C 、绝对性和相对性; D 、变动性和稳定性 11、在唯物辩证法的科学体系中,提示事物发展状态和形式的规律是 (C ) A 、否定之否定规律; B 、对立统一规律; C 、质量互变规律; D 、容决定形式的规律 12、下列选项中,体现坚持适度原则的是( A )A 、掌握火候,适可而止;B、知彼知已,百战不殆;C、兼听则明,偏信则暗;D、城门失火,殃及池鱼13、在哲学基本问题上,唯心主义的主要错误是( C ) A 、认为世界是不可认识的; B 、主物质和意识都是世界的本原; C 、否认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 D 、抹煞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 14、“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这句话强调的是时间的 ( D ) A 、客观性; B 、无限性; C 、方向性; D 、一维性 15、任何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 A ) A 、主观反映; B 、歪曲反映; C 、虚幻反映; D 、正确反映 16、在世界的统一性问题上,唯物主义和唯心义的共同之处在于二者分别认为( A )A 、世界万物在一个共同的本原; B 、世界万物的本原是主观精神; C 、世界万物的本原是物质; D 、世界万物的本原是客观精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