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十四 地理事象的季节变化

合集下载

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有关季节的判断分析.doc

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有关季节的判断分析.doc

有关季节的判断分析在高考地理试卷屮,选择题和综合题经常出现诸如“当某种地理现象发生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什么?”的问题。

解答这种类型的题n,季节的判读非常关键。

这种考查说明高考试题非常重视学生对地理现象的分析,而很多现象的判断必须根据季节的判断來推理。

季节的判读作为高考的一个重点内容,儿乎每年都有考查。

在我们学习过的知识屮,有许多地理现象可以用來判读季节。

1、光照图的判读根据光照图的昼夜长短状况来判断季节:不同的季节,南北半球的光照惜况和昼夜长短不同,晨昏线与经线的关系也不同,由此对以确定出北半球的二分二至日,进而确定岀南北半球的季节。

判读时可直接分析极圈内昼枚长短來判定南北半球所处的季节:夏至口晨昏线与极圈相切(与经线相交),北极圈内为极昼,南极圈内为极夜,冬至日相反。

二分日晨昏线通过赤道,联结两极(与经线重合),全球昼衩等长,均为12时。

2、地球公转的判读根据地球的公转轨道或公转速度来判断季节:地球的公转轨道是近似正圆的椭圆形轨道,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每年的1月初,地球公转至近口点时,速度最快,太阳宜射南半球,北半球是冬季,南半球是夏季;每年的七月初,地球公转至远日点吋,速度最慢,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是夏季,南半球是冬季。

所以明确了地球的公转轨道的近日点和远日点位萱及公转的速度,也就确定了黍节。

3、日岀日落的判读根据日出日落的方向判断季节:北半球某地某天如果太阳从东北升起,西北落卜S则北半球片昼长于黑枚,为夏半年,南半球为冬半年;北半球某地某天如果太阳从东南升起,術南落下,则北半球白昼短于黑枚,为冬半年,南半球为夏半年。

根据日出日落的吋问判断季节:北半球日出吋I'可早于6点,日落时间晚于18点时,则白昼长于12小时,为夏半年;日出时间晚于6点,日落时间早于18点吋,则白昼短于12小时,为冬半年。

4、气候特征的判读根据某地区气候的气温和降水特征來判断季节:在我们学习过的气候中,地中海气候、热带草原气候、季风气候等气候类型季节变化明显,能指示季节。

高考地理复习专题测试-:地理事象季节变化

高考地理复习专题测试-:地理事象季节变化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测试:地理事象季节变化含答案【2017·北京东城联考】图1为地球公转轨道示意图。

读图回答1-2题。

1.地球从甲运行到乙期间,重庆的正午太阳高度A.逐渐减小B.逐渐增大C.先减小后增大D.先增大后减小2.当地球在甲位置时A.黄河流域进入汛期B.南极昆仑站正值极夜C.三峡水库处于蓄清期D.阿根廷的潘帕斯草原处于枯黄期我国北方某学校地理研宄性学习小组,连续一周观测该校旗杆的正午影长变化并记录如下表。

据此回答3~4题。

3.据旗杆的正午影长的变化,判断此时约是A.春分 B.夏至 C.秋分 D.冬至4.此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适宜前往南极地区观洲极光B.华北地区盛行西北风C.长城站出现极昼现象D.北印度洋海水呈顺时针运动【2017·湖北八校联考一】图1和图2分别为某大陆最冷月与最热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单位℃),据此回答5~7题。

5.图中区域气温年较差最大值可能出现于图幅的A.中西部B.西北部C.东北部D.中东部6.等温线总体走向由图1到图2变化的主导因素是A.太阳辐射B.大气环流C.海陆分布D.植被差异7.对h地天气描述正确的是A.图1所示月份,该地午后多阵雨B.图1所示月份该地降水主要受准静止锋影响C.图2所示月份,该地多晴天D.图1所示月份,该地常遭台风袭击【2017·武汉11月调研】图2是2017年某月份海平面平均气压沿30°N、48°N两条纬线的变化图,回答8—9题。

8.该月份,下列各地间平均气压值相差最大的是A.甲、乙B.乙、丁C.丙、丁D.甲、丁9.该月份,关于甲乙丙丁四地的叙述,正确说法是A.甲地经常发生泥石流、滑坡B.乙地发生伏旱天气C.丙地发生沙尘暴D.丁地可能有寒潮天气【2017·荆州毕业质检一】读亚洲某区城等压线分布图,回答10-12题。

10.若图示天气系统正以150千米/小时的速度向正东移动,则4小时后湖泊甲处的风向为A.东北风B.西北风C.东南风D.西南风11.沿A一B一C一线年降水量大体变化规律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A.由C一B一A逐渐减少B.由C一B一A逐渐增加C.由C一B逐渐减少,由B一A逐渐增加D.由C一B逐渐增加,由B一A逐渐减少12.下列诗句与图示时刻最吻合的是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B.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C.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D.渭城朝雨倡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2017·北京东城联考】下图是某水库流入水量和流出水量在一年中的变化情况。

地理事象中的季节问题

地理事象中的季节问题

地理事象中的季节问题纵观近几年高考,季节判断在每年高考中都有所体现,所以,与季节更替有关的地理现象是考生必须掌握的知识点。

以下归纳了10个与季节更替有关的地理现象并进行分析,供考生参考。

1.地球运动:在地球运动中,与季节有关的地理事物与现象是地球公转位置、太阳直射点位置、正午太阳高度、日出日落方位、昼夜长短等。

公转位置:夏至点(或远日点)附近——夏季;冬至点(或近日点)附近——冬季。

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北半球夏季,南半球冬季;位于南半球——北半球冬季,南半球夏季。

(即太阳直射点位于哪个半球,哪个半球为夏季)正午太阳高度: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季节——夏季;最小的季节——冬季。

日出方位:北半球——夏季日出东北,日落西北;冬季日出东南,日落西南;南半球——夏季日出东南,日落西南;冬季日出东北,日落西北。

昼夜长短:昼长夜短——夏季;昼短夜长——冬季。

2.气候:各种气候要素(气温、降水、风向、气压等)、三圈环流中气压带、风带的位置呈现明显的季节性。

⑴气温:夏高冬低;同纬度夏季陆高海低,冬季陆低海高;等温线夏季陆地向高纬凸出,海洋向低纬凸出,冬季相反⑵降水:季风气候、热带草原气候(夏雨型)——夏季降水多,冬季降水少;地中海气候——夏季降水少,冬季降水多。

如:地中海气候区(如美国加利福尼亚)夏季森林火险等级高贵阳冬季多阴雨冷湿天气(受昆明准静止锋的影响)⑶风:风向:亚洲东部:夏季——东南风,冬季——西北风。

亚洲南部:夏季——西南风,冬季——东北风。

澳大利亚北部,夏季——西北风,冬季——东南风。

风力:冬季,南北温差大,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力也大;夏季相反。

如英吉利海峡冬季风力大,风浪也大。

⑷气压: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陆地——夏季气压低,冬季气压高;海洋相反。

(这种现象在季风气候区较明显)⑸气压带、风带:北半球——夏季偏北,冬季偏南(与春秋分位置相比)南半球——夏季偏南,冬季偏北。

⑹雪线:一般地,受气温影响显著的山脉,雪线夏季高,冬季低。

2020届高三二轮复习:微专题(1)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季节变化

2020届高三二轮复习:微专题(1)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季节变化

解释华北地区传统民居的房前多植落叶阔叶树,而不植松柏的地理原因。
二轮地理 第二部分 核心整合提升
知识整合
真题感悟
归纳总结
模拟预测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落叶树和针叶树的区别,针叶树四季常绿, 落叶阔叶树夏季树叶繁茂,冬季落叶。华北地区夏季炎热、光照强,与常绿针叶 的松柏相比,落叶阔叶树夏季树叶茂密,遮荫纳凉,可以降低院内和屋内光照和 温度;冬季寒冷,太阳高度较低,光照强度较弱。落叶阔叶树落叶后,可让阳光 充分射入室内,提高室内温度、增加采光,而常绿针叶的松柏会遮挡阳光。
二轮地理 第二部分 核心整合提升
知识整合
真题感悟
归纳总结
模拟预测
3.洞里萨湖 ( )
A.雨季湖水含沙量增大
B.热季洪泛区面积最大
C.旱季主湖区输沙量大
D.湖面面积季节变化大
4.洞里萨湖 4 月含沙量大的主要原因是( )
A.湖面风较大、湖泊水位低
B.湖水流速快、流域降水少
C.湖水流速慢、湖泊水位低
D.湖面风较大、流域降水多
落时间 18 点,白昼短于 12 小时
18 点,白昼长于 12 小时
极昼极夜 北极及其附近出现极夜现象,南极 北极及其附近出现极昼现象,南极
则出现极昼现象
则出现极夜现象
二轮地理 第二部分 核心整合提升
2.水文现象
知识整合
真题感悟
归纳总结
模拟预测
二轮地理 第二部分 核心整合提升
知识整合
真题感悟
归纳总结
模拟预测
二轮地理 第二部分 核心整合提升
知识整合
真题感悟
归纳总结
模拟预测
稻等现象,故 B、D 项错误;我国 3 月份还处在冬季风(西北风)控制下,故东 风、下雨现象可能性较小,故 C 项错误。

二轮复习专题之季节变化.ppt

二轮复习专题之季节变化.ppt
与季节变化有关的地理现象
如何正确判断季节 与季节变化有关的地理现象
2019/11/5
1
高考地理季节变化专题复习
如何正确判断季节
1.根据地球的公转速度 2.根据日出日落方位 3.根据昼夜长短状况(或日出日落时间)
2019/11/5
2
高考地理季节变化专题复习
如何正确判断季节
4.根据对流层厚度变化 5.根据气压带、风带位置的移动 6.根据海陆等温线的弯曲方向 7.根据海陆气压分布情况 8.根据气候特征 9.根据气象、地质等灾害的发生规律
A.该系统给上海地区带来狂风暴雨天气 B.上海阴雨连绵,出现梅雨天气 C.罗马温和多雨 D.潘帕斯草原温和少雨 20.图中天气系统对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什 么农作物影响较大 A.冬小麦 B.油菜 C.早稻 D.晚稻
2019/11/5
7
高考地理季节变化专题复习
22.读是北太平洋及其附近地区等温线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46.若图中①低气压中心位于北纬30°与东
经70°交点附近,则
A.布苴诺斯艾利斯所在纬度白天比黑夜长
B.北印度洋海区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C.开罗正遇上干燥炎热季节
D.北京盛行偏北风,寒冷干燥
47.据图分析这种气压中心分布的形成原因是
①7月副热带高压带被大陆上的低压切断,使副热带高压只保留
在海洋上 ②气压带风带随太阳直射点而移动 ③1月,副极地
⑴此图是 (1或7)月等温线图,判断依据是:
⑵从图中等温线的分布可以看出,在北太平洋的中低纬度海区, 大洋西侧的海水温度高于东侧;在中高纬度海区,大洋西侧的海 水温度低于东侧。请分析形成这一分布规律的原因。
2019/11/5
8
高考地理季节变化专题复习

【高中地理】高考地理二轮备考典型季节现象总结整理

【高中地理】高考地理二轮备考典型季节现象总结整理

【高中地理】高考地理二轮备考典型季节现象总结整理为了帮助考生更好的进行复习,地理网总结一下高中地理中的典型季节现象。

北半球夏季有半年,冬季有半年。

地球公转七月初,远日点附近,地球公转角速度、线速度最慢一月初,近日点附近,地球公转角速度、线速度最快。

在6月22日左右的中午,太阳高度在北回归线以北达到最大值,在赤道和南半球达到最小值。

12月22日左右,北回归线以南达到最大值,赤道和北半球达到最小值。

昼夜长短昼长夜短,北极圈以内出现极昼昼短夜长,北极圈以内出现极夜。

等温线陆地等温线向北突出,陆地等温线向南突出,海洋则相反。

气压带、风带随太阳直射点北移随太阳直射点南移。

雪线起伏。

北印度洋洋流受西南季风的影响,洋流呈顺时针流动受东北季风的影响,洋流呈逆时针流动。

我国降水受夏梅风影响较大,冬梅风影响较大,夏梅风影响较小。

我国的河流内流河因高温导致冰雪融水多,外流河受夏季风影响,大部分河流进入汛期,东北地区分春汛、夏汛大部分进入枯水期,秦岭淮河以北的河流有结冰期,部分河流有断流现象。

中国大部分地区的季风都受到来自海洋的夏季季风的影响。

天气又热又下雨。

该国大部分地区受到来自大陆的冬季季风的影响,该地区寒冷多雨。

我国的农业生产全国普遍高温,农作物进入生长期,作物熟制自南向北由一年三熟逐渐过渡到两年三熟至一年一熟北方大部分地区农作物处於越冬期,南方热带地区水热充足,可生产反季节蔬菜、瓜果。

天气表现为:夏季暴雨、旱灾、暴风雪、长江暴雨、旱灾和暴风雪。

地质灾害滑坡、泥石流。

本文总结并分享了第二轮高考地理备考的典型季节现象。

请注意更多内容高考地理知识点专栏。

高三地理二轮复习 季节判断课件讲解

高三地理二轮复习 季节判断课件讲解
16. 若此时南极附近
是极昼,P点所在经
线的地方时是 ( )
A. 5时 C. 9时
B. 15时 D. 19时
《5·3高考》P32第16~18题 图中所示区域在 北半球。弧线a为纬线,Q、P两点的经度差 为90o ;弧线b为晨昏线,M点为b线的纬度 最高点。回答16~18题。
16. 若此时南极附近
是极昼,P点所在经
例8、如果图中阴影部分为陆地,AB为等温
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甲地为亚热带 季风气候
B. 此时控制亚欧 大陆的气压中心 为亚洲高压
C. 此时巴西草原 的景观特征为一片枯黄
D. 此时澳大利亚的农民正在播种小麦
例8、如果图中阴影部分为陆地,AB为等温
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B )
A. 甲地为亚热带 季风气候
已知条件代入,当δ前取“+”时为夏半 年,即φ与δ处于同一半球,当δ前取“–” 时为冬半年,即φ与δ处于异半球。
《5·3高考》P31第8~9题 某地是我国重要的 人工多层经济林区。图1为该地“某日太阳处 在最高位置时的示意图”,此时北京时间为 12 : 40,树影遮挡地被植物的面积在一年中 达到正午时的最大。读图回答8~9题。
1. 在图中所示的4个地区中,它飞越的是 ( B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5·3高考》P38易错点一 一架在北半球飞 行的飞机,飞越晨昏线上空时,当地为8日 19时。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据此回答下 面两题。
2. 6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时后该飞机到达西6区的芝加哥,芝加哥 的区时是 ( )
A. 8日14时 C. 9日20时
线的地方时是 ( B )
A. 5时 C. 9时

各种地理事象的季节变化

各种地理事象的季节变化

各种地理事象的季节变化 1、天文现象的季节变化:
2、大气与气候现象的季节变化
3、水文现象的季节变化
4、植物形态和动物迁徙的季节变化
5、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季节变化
水资源一般丰歉与降水季节变化、河流补给类型相关,如长江夏季水资源丰富;三峡水库运行:蓄清排浑,一般10 月份水库开始蓄水,11月末蓄到正常蓄水位175 米,以充分发挥发电与航运效益,汛期前排至 145 米防洪限制水位;风能利用一般是冬季好于其他季节;沼气利用夏季优于冬季(气温高);
太阳能利用一般是夏季优于冬季, 沼气也是夏季好于冬季;伏季休渔。

夏季,一般在 6—9月左右,各海区不完全一致。

6、农业生产的季节变化
7、自然灾害和环境问题的季节变化
8、科学考察的季节变化
9、旅游
我国的季风气候显著,自然景观随季节变换而春翡夏翠,秋金冬银的差异。

春季,万物复苏,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是外出踏青的好时机;夏季,气温升高,海边、高山是人们避暑观光的好地方。

一般地说,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一些高山地区的山水风景最宜夏季观赏。

鸟岛观鸟5月是最佳时机;南方高山宜夏季观赏,因夏季雨水多,多云雾;北方的园林宜夏季观赏;冰雕、雪景、雾凇宜冬季观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纳 总
专题十四
地理事象的季节变化

专题框架构建
返回目录
专题十四 地理事象的季节变化

点 ► 命题点一 自然地理事象的季节变化 归 例1 [2014•江苏卷]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总 材料一 斑头雁是食草性水禽,喜集群,飞翔能力强,有 结 迁徙习性,其迁徙路线和时间相对固定。图141为斑头雁
C.飞越喜马拉雅山
D.躲避恒河河口风暴潮
返回目录
专题十四 地理事象的季节变化

点 【解题突破】解答该题应从以下几点突破: 归 (1)从表格中分析青海湖的气温季节变化规律。

总 (2)从图中信息分析斑头雁的迁徙特点。 结 (3)气候的分布特点。
(4)中国地形的分布特点。
返回目录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专题十四 地理事象的季节变化
考 点 归 纳 总 结
图141
图142
返回目录
专题十四 地理事象的季节变化

点 归
月份
1
2
34
5
6
纳 总
平均气温(℃)
- 7.4
- 3.9
1.9 8.1 12.4 15.3

降水量(mm) 1.2 2.2 7.0 19.0 43.0 59.2
月份
7
8
9 10 11 12
平均气温(℃)
17.3 16.2 12.3 6.6
返回目录
专题十四 地理事象的季节变化

点 [解析] 第(1)题,根据材料的描述与表中温度的数据可以 归 看出,3月份以后气温回升,斑头雁飞回繁殖地;6、7 月

总 份气温为一年中最高,有利于孵化;8 月底以后气温开始 结 逐渐下降,斑头雁开始南迁。第(2)题,根据材料的描述
可知迁徙时间和空间跨度较大,并且做了多次停留,迁徙 沿途停留地的自然环境与它的习性是相适应的。第(3)题, 南亚冬季温暖与其地形和纬度有关。该地主要气候类型是 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沙漠气候。第(4)题,喜马拉雅山的 地势较高,对斑头雁迁徙有重大影响。

总 ①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汛期与多雨期一致,如长江;有
考 点
(2)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归 ①气压带、风带的移动方向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大体

总 一致。北半球夏季,气压带、风带向北移,北半球冬季,
结 气压带、风带向南移;南半球相反。
②春、秋分时,气压带、风带以赤道为对称轴,南北对称
分布。
返回目录
专题十四 地理事象的季节变化
考 点
(3)北半球海陆气压中心势力的季节变化
返回目录
专题十四 地理事象的季节变化
考 点
2.大气运动的季节变化
归 (1)气温水平分布的季节变化

总 结
范围
夏季
冬季
大陆上等温线向高纬凸出, 大陆上等温线向低纬凸出,
全球 海洋上向低纬凸出
海洋上向高纬凸出
中国 南北普遍高温,等温线稀
气温南高北低,南北温差

大,等温线稠密
返回目录
专题十四 地理事象的季节变化
正东升起, 东北升起西北落
正西落下

正东升 起,正 西落下
东南升起西南 落下
返回目录
专题十四 地理事象的季节变化
考 点
(3)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


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 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


北回归线及其以北
南回归线及其以南
最大
南、北回归线之间区域,太阳直射时最大
最小
南半球(包括赤道)
北半球(包括赤道)
(3)南亚地区是斑头雁重要的越冬地,其冬季温暖的原因
是__________________。恒河河口湿地和印度河湿地的气
候类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繁殖地迁往南亚越冬地的过程中,斑头雁可能面临
的最严峻考验是________。(填写字母)
A.飞越唐古拉山口
B.飞越雅鲁藏布江河谷

点 [答案](1)3 月中下旬气温回升,湖面解冻,斑头雁飞回 归 繁殖地;6、7 月份气温为一年中最高,有利于孵化;8

总 月底以后气温开始逐渐下降,斑头雁开始南迁 结 (2)历时长,距离远、多次停留 高(原)寒(冷)湿地(河湖
、沼泽等) (3)纬度低,海拔低;北部山地高原对寒冷气流的阻挡 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热带干旱半干旱气候) (4)C
- 0.3
- 5.7
全年 6.1
降水量(mm) 88.2 74.0 54.4 20.5 3.9 1.2 373.8
返回目录
专题十四 地理事象的季节变化

点 (1)青海湖斑头雁繁育过程与当地气温变化的关系是
归 ________。

总 (2)斑头雁从青海湖到雅鲁藏布江一带迁徙过程的时空特 结 点是______________,沿途停留地的环境是________。


节气 春分日
夏至日
秋分日
冬至日
总 结
昼夜 状况
全球昼夜 平分
北半球昼最长、 全球 北半球夜最长、
夜最短,南半球 昼夜平 昼最短,南半
相反
分 球相反
极昼 极夜

北极圈及其以 北为极昼,南极 圈及其以南为极 夜;极昼、极夜
范围最大
北极圈及其
以北为极夜,

南极圈及其以 南为极昼,极
昼、极夜范围
最大
日出 日落 方位
返回目录
专题十四 地理事象的季节变化


【考点透析】
归 1.天文现象的季节变化

总 (1)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规律
结 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加之地球公转时地轴的北端始终指
向北极星附近,使得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作往
返运动。如图143所示。
图143
返回目录
专题十四 地理事象的季节变化
考 点
(2)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赤道上全年昼夜平分)
在亚洲地区的主要迁徙路线示意图。 材料二 斑头雁于3月中下旬到达青海湖开始营巢、产卵, 6月中旬至7月中旬进入孵化高峰期,然后育雏、换羽,8 月底开始迁出。图142为斑头雁从繁殖地迁至越冬地的实 际观测路线及沿线停留地示意图,下表是青海湖附近某地 多年平均气象观测资料。
返回目录
专题十四 地理事象的季节变化
归 ①夏季,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被大陆上的热低压切断,

总 仅保留在海洋上。北太平洋上夏威夷高压势力强大,亚欧
结 大陆被亚洲低压(印度低压)控制。
②冬季,北半球的副极地低气压带被大陆上的冷高压切断,
仅保留在海洋上。亚欧大陆被势力强大的亚洲高压(蒙
古—西伯利亚高压)控制,北太平洋阿留申低压势力强大。
返回目录
专题十四 地理事象的季节变化
考 点
(4)我国的特殊天气现象与季节变化


特殊天气
时间
总 结
梅雨
6月
伏旱
7月中旬
地区 江淮地区 长江流域
春旱
春季
华北等地
昆明准静止锋
冬季
云贵地区(贵阳)
雾凇
冬季
东北地区
返回目录
专题十四 地理事象的季节变化
考 点
3.水体运动的季节变化
归 (1)河流水文特征的季节变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