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创新设计课程总结
机器人创新设计实验报告

括号出了问题。 在第三阶段中遇到的主要是后轮与轴的结构固定,花了半个多小时,都没有进展, 经过老师的讲解之后,我们小组又查看相关资料,最后成功解决。 第四阶段让老师评价的时候,机器车没走多长时间,就不走了。怕烧掉 CPU,吴 老师说拆了,我们小组分析有可能是用一个电机驱动导致的,只要改变驱动方式 (增加驱动电机)就可以了。 七、机器人创新设计实验总结。
1、2、3、4 为传感器接口
5 红外接收端口
6 手柄 ABC 三通道的选择键
7 程序写保护,on 允许下载 反之不允许,如果要运行板载程序,则转换到非 on 状态 8 为程序下载接口,连接 usb 转串口线
慧鱼机器人组合创新与实践总结报告

机电创新实践课程实践总结报告班级:机械工程系机电15-1班姓名:李振、陈再兴、董旭、刘洋洋、刘博文实践名称:慧鱼机器人创新组合与实践实践地点:实验1号楼203实践时间:2018.10.30指导教师:王仲文哈尔滨理工大学荣成学院完成时间:2018 年10 月31 日目录一、实践目的及内容 (3)1.1 实践目的 (3)1.2 实践内容 (3)二、实践用设备及仪器 (3)三、实践结果分析 (4)3.1 烘手机模型 (4)3.2 红绿灯模型 (5)3.3 温度控制器模型 (7)3.4 冲压机模型 (9)四、团队分工介绍 (11)五、个人收获与总结 (11)一、实践目的及内容1.1 实践目的1. 掌握ROBOPRO接线板基本组成,能够依据实际需求搭建配套硬件。
熟练使用ROBOPRO软件各类命令,能够依据需求完成软件编制,锻炼创新思维与创新设计能力。
2. 熟悉慧鱼机器人模型的各个模块,了解慧鱼机器人的基本结构。
了解慧鱼机器人组件的功能,掌握慧鱼机器人组件的组合方法。
3. 能够利用慧鱼机器人的组件和控制模块进行机构创新组合,能够运用编程软件对慧鱼机器人进行运动控制。
1.2 实践内容1. 对照ROBO接口板介绍手册,学习接口板构成以及数字量输入I1-I8、输出M1-M4或者O1-O8、模拟电压输入A1和A2、I/O扩展板用插槽等相关模块的作用以及使用方法。
对照软件功能介绍模块,结合接口板实际测试“输入”、“输出”、“开始”、“结束”、“赋值”和“延时”等19个软件功能模块命令特点以及实现形式。
2. 自行设计完成一个控制程序,并用软件完成编辑,下载到对应的接口板中。
3. 学习并认识“慧鱼”创意模型使用手册中已搭建的示例模型,选取3种手册中的示例模型并进行搭建,研究并完成的ROBOPRO软件编程及机器人控制。
进行创新设计,自我命题,并完成搭建、演示,讲解设计原理、运动原理以及规划用途等。
二、实践用设备及仪器1. 实验设备及仪器“慧鱼”创意模型组合包、“慧鱼”专用电源、个人计算机、“慧鱼”专用智能接口板和ROBOPRO软件。
校园创新机器人实训报告

一、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机器人技术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为了培养我国青少年的科技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我校开展了校园创新机器人实训课程。
本文将从实训背景、实训内容、实训过程、实训成果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二、实训背景1. 国家政策支持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学校开展机器人等科技创新实训课程。
如《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等文件,为学校开展机器人实训课程提供了政策保障。
2. 校园创新氛围浓厚我校一直以来都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积极开展各类科技创新活动。
在校园内营造了浓厚的创新氛围,为机器人实训课程提供了良好的土壤。
三、实训内容1. 机器人基础知识实训课程首先介绍了机器人基础知识,包括机器人的定义、分类、发展历程等,让学生对机器人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2. 机器人编程与控制实训课程重点讲解了机器人编程与控制技术,包括编程语言、编程环境、控制算法等,让学生掌握机器人编程的基本技能。
3. 机器人硬件设计实训课程介绍了机器人硬件设计的基本原理,包括传感器、执行器、控制器等,让学生了解机器人硬件的构成和功能。
4. 机器人应用案例实训课程选取了多个机器人应用案例,如智能家居、工业自动化、服务机器人等,让学生了解机器人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5. 机器人竞赛实训课程还介绍了国内外机器人竞赛的相关信息,鼓励学生参加机器人竞赛,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
四、实训过程1. 理论学习实训课程采用理论授课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掌握机器人编程与控制、硬件设计等技能。
2. 实践操作在实践操作环节,学生按照实训指导书的要求,完成机器人搭建、编程、调试等任务。
教师现场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3. 项目实践实训课程设置了一些实际项目,如智能家居、服务机器人等,让学生在实际项目中锻炼自己的创新能力。
4. 机器人竞赛在实训过程中,鼓励学生参加机器人竞赛,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小学科技创新成果总结

小学科技创新成果总结科技创新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也是小学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我们可以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创新思维,在解决实际问题和提升生活质量方面贡献自己的力量。
本文将对小学科技创新成果进行总结,展示学生们在科技创新方面的杰出表现。
一、机器人创意设计在小学科技教育中,机器人创意设计是一项重要的内容。
学生们通过学习编程和机械结构知识,设计出能够完成特定任务的机器人。
他们在设计中注重实际应用,不仅能完成基本任务,还能添加一些有趣的功能。
比如,某些学生设计的机器人可以帮助老人自动接收药物,并按时提醒他们服药。
这样的创意设计使得科技与生活更加紧密相连。
二、科学实验成果在小学科学课堂中,学生们不仅学习理论知识,还进行了一系列精彩的科学实验。
这些实验既可以是老师指导下的简单实验,也可以是学生自主设计的创新实验。
比如,在物质的变化实验中,学生们通过自己动手进行实验,探究燃烧过程中物质的变化。
他们通过调整实验条件,改变物质组成,探索不同的实验结果。
这些实验成果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还激发了他们的创新思维。
三、科技制作成果小学科技制作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的有效途径。
学生们通过制作各种科技产品,展示自己的创新成果。
比如,某些学生制作了太阳能玩具,利用光能转换成电能,推动玩具运动;还有学生制作了简易的电路实验装置,通过调整电阻和电流,观察电路的工作原理。
这些科技制作成果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还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意识。
四、科技创新论文在小学科技创新教育中,学生们还开展了一些科技研究,撰写了科技创新论文。
他们选择感兴趣的课题进行调研,进行问题分析和实验验证,并将研究成果以论文的形式展现出来。
比如,学生们研究了植物的光合作用过程,并探索如何提高光合效率。
他们通过实验比较不同条件下植物的光合速率,利用数据分析得出了相关结论。
这些科技创新论文不仅展示了学生们的研究能力,还对相关领域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机器人实践教学总结

机器人实践教学总结机器人实践教学是一种以实践为核心的教学方法,通过让学生亲自设计、搭建、编程和操作机器人,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下是对机器人实践教学的总结:1. 激发学生兴趣:机器人实践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对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等领域的兴趣。
通过实践,学生可以亲身体验到科学原理的应用,并感受到机器人技术的乐趣,从而激发对相关学科的学习兴趣。
2. 培养动手能力:机器人实践教学注重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让学生亲自组装和编程机器人。
这样的实践过程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空间想象力和手眼协调能力,通过实践中的发现、错误和调试,学生能够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3. 培养创新能力:机器人实践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思维。
学生在设计和编程机器人的过程中,需要主动思考、尝试各种可能性,寻找解决问题的创新方法。
这种实践过程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4. 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机器人实践教学通常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生需要在小组内合作完成任务。
通过团队合作,学生学会与他人进行交流、协作和分工合作,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领导能力。
5. 实践应用学习:机器人实践教学通过将学科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
学生在实践中能够更好地理解学科知识的应用场景和实际意义,培养了他们的实践应用能力。
综上所述,机器人实践教学是一种富有活力和创新性的教学方法,通过实践培养学生的兴趣、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这种教学方法可以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更深入的理解和实践应用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校机器人课程设计

学校机器人课程设计引言: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机器人技术已经渗透到人们的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为了培养学生的科学技术素养和创新能力,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引入机器人课程。
本文将探讨学校机器人课程设计的重要性、优势以及如何设计一门成功的机器人课程。
一、机器人课程设计的重要性机器人是未来的潮流,掌握机器人技术将成为必不可少的技能。
学校机器人课程设计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机器人课程能够让学生亲自动手搭建和编程机器人,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机器人课程通常需要学生组成小组进行项目合作,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机器人课程鼓励学生进行创新设计和解决问题的思考,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机器人课程涉及到编程和算法设计,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
综上所述,机器人课程设计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机器人课程设计的优势机器人课程设计相比传统课程设计具有一些明显的优势:1. 直观易学:机器人课程通常采用图形化编程界面,直观易学,降低了学习的门槛。
2. 培养实践能力:机器人课程注重实践操作,学生通过搭建和编程机器人来巩固知识和技能。
3. 培养思维能力:机器人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4. 激发兴趣:机器人课程设计有趣且实用,能够激发学生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综上所述,机器人课程设计具有直观易学、培养实践能力、培养思维能力和激发兴趣等诸多优势。
三、机器人课程设计的内容1. 机器人基础知识:介绍机器人的构成、传感器原理等基础知识,让学生了解机器人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机器人编程:学生通过学习编程语言和算法设计,掌握机器人的编程思想和方法。
3. 机器人传感器应用:学生学习如何使用传感器进行环境感知和数据采集,实现机器人的自主功能。
4. 机器人控制技术:学生学习机器人的控制原理和方法,掌握实现机器人运动和导航的技术。
西华大学机器人创新设计实验报告(工业机械手模拟仿真)(新)

实验报告(理工类)课程名称: 机器人创新实验课程代码: 6003199 学院(直属系): 机械学院机械设计制造系年级/专业/班: 2010级机制3班学生姓名: 学号: 实验总成绩: 任课教师: 李炜开课学院: 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实验中心名称: 机械工程基础实验中心一、设计题目工业机器人设计及仿真分析二、成员分工:(5分)三、设计方案:(整个系统工作原理和设计)(20分)1、功能分析工业机器人由操作机(机械本体)、控制器、伺服驱动系统和检测传感装置构成,是一种仿人操作、自动控制、可重复编程、能在三维空间完成各种作业的机电一体化自动化生产设备。
特别适合于多品种、变批量的柔性生产。
它对稳定、提高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改善劳动条件和产品的快速更新换代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机器人技术是综合了计算机、控制论、机构学、信息和传感技术、人工智能、仿生学等多学科而形成的高新技术,是当代研究十分活跃,应用日益广泛的领域。
机器人应用情况,是一个国家工业自动化水平的重要标志。
机器人并不是在简单意义上代替人工的劳动,而是综合了人的特长和机器特长的一种拟人的电子机械装置,既有人对环境状态的快速反应和分析判断能力,又有机器可长时间持续工作、精确度高、抗恶劣环境的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说它也是机器的进化过程产物,它是工业以及非产业界的重要生产和服务性设备,也是先进制造技术领域不可缺少的自动化设备。
本次我们小组所设计的工业机器人主要用来完成以下任务:(1)、完成工业生产上主要焊接任务;(2)、能够在上产中完成油漆、染料等喷涂工作;(3)、完成加工工件的夹持、送料与转位任务;(5)、对复杂的曲线曲面类零件加工;(机械手式数控加工机床,如英国DELCAM公司所提供的风力发电机叶片加工方案,起辅助软体为powermill,本身为DELCAM公司出品)2、总体方案设计按机械手手臂的不同形式及组合情况其活动范围也是不同的,基本上可以分为四种运动形式:直角坐标式、圆柱坐标式、球坐标式、关节坐标式。
机器人课程学习心得体会(精选3篇)

机器人课程学习心得体会(精选3篇)机器人培训课程学习心得体会(精选3篇)当我们积累了新的体会时,不如来好好地偷懒个总结,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能够让人头脑更加清醒,目标更加明确。
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到才恰当呢?下面是为著书大家整理的机器人课程学习心得体会,借此机会对大家有所帮助。
机器人是十二中同一份的一项必修课程,几乎没有想过自己有朝一日会学习如何拼装,操控机器人。
但是在学习了一个学年之后,我也学会了一些理论知识,同时也发现机器人是很有意思的学科。
第一节课令我观感很深,老师让我们做一个陀螺。
我忘不了我做了恨多,我和同学们互相比试看谁转的时间较长。
也在这次欢乐又简单的课当中逐渐学会了零件的拼接与应用。
这就是初步。
机器人制作的难易疏密程度增加的很快。
我们逐渐传授给了制作简易的小车小车,使运用更加熟练。
随着课时的增加,我们的制作由易转难,最终到程序的编辑及设计者。
我们总之班当然不缺善于机器人的强人,灵敏他们总能以最快的速度制作出无数个灵敏小巧的机器人。
制做而我的人工智慧制作一直不突出。
也不是最快的,也不是最好的。
也就算能完成各项任务。
每次精心制作机器人时,我们都会在小组中分好工,仔细观察老师的机器人模型,再自己制作。
编程时,我们会仔细参考机器人书上的教程,再编好。
学习机器人是一件很费脑力的事情,做每个机器人之前要勾勒出大概的结构,在错误之时还要做调整。
程序也需经过两度的调试,最终才能达到最完美的状态。
偶而在做机器人不到位,以后输入程序后也不能很好地完成任务,所以就要一次又一次提示符。
有时编程序编错了,就要认真对照书上的,或问问老师,一遍又一遍的修改完善。
虽然过程很辛苦,但看到自己小组做出独一无二的机器人时,就会有很大成就感。
机器人课带给我们不仅是搭建机器人时的快乐,还有获得知识的此时此刻快乐!上个学期,学校开展了机器人必修课,我们在课堂上动手实践,了解了一个机器人介绍的基本构造:在课上,我们运用女团各种零件进行组合,搭建出不同构造的机器人,使它们拥有一支不同的功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器人创新设计课程总结
机器人创新设计课程总结
苏登自动化1509 学号20213800
记得当初选择机器人创新设计这门课程有很多原因,其一是自己喜欢机械结构,对和机械自动化有关的课题感兴趣,还有一个原因是刚刚看完BAYMAX这部好评如潮的电影,被其中各色各样的机器人所打动。
在选择这门课程时心里还是有一些犹豫,担心自己在这方面毫无基础,难以跟上课程进度,再者担心考试太难,拿不到好成绩。
然而事实证明,我当初选择这门选修课的决定是正确的,期间不但接触到了最新的机器人概念和进展,还认识到了专业的老师,很多有想法有能力的朋友,最重要的是我完全是因为兴趣而不是为了完成修学分的任务,因此哪怕期间有所困难,哪怕偶尔感觉枯燥,我都觉得没有白费时间。
如果说这门课程给我留下的最深的印象是什么,我的总结是:实践,参与。
机器人不是纸上谈兵的东西,机器人从开端到如今的繁荣,都是一个个实验,一个个失败铸造的结果。
对此,我对我们的指导老师李海龙老师深感敬佩。
短短半个学期的时间,不多的上课机会,李海龙老师拿出两节课的时间给我们做课堂展示,又拿出两节课的时间给我们组装,展示机器人,更不用说课下我们在网上查找资料,为机器人编程这类直接接触机器人
的时间。
很多人把选修课看作水课,我想说的是,咋们的机器人创新设计不是水课。
在课堂展示的PPT中,我负责的是智能机器人这一部分。
期间花了很多的时间上网查找资料。
在我以往的印象中,真正智能的机器人应该可以具有自我学习的功能,而不仅仅是依靠事先储存的数据。
比如可以自己根据实际问题,根据发生过的事件自动储存记忆更新数据库。
在我整理完智能机器人这一部分的资料后,我发现现在的机器人技术尚未达到这一高度,机器人做出的判断也仅仅只是基于现有的数据,无法自己学习,更不用说产生灵感之类的智慧了。
舍友问我:“你上网查这些资料有什么意义?”,可能这些东西不会对我产生直接的影响,但是作为自动化的学生,在以后系统地接触到机器人的时候,甚至自己有点小小的成绩的时候,我可以在心里提醒自己:我离真正的智能机器人还差的很远。
正如乔布斯所说,当初我在大学选修书法课,我看不到任何的直接作用,但是若干年后,我把在书法上的知识运用到了苹果电脑里,如果当初我没有选择书法课,那么现在你们的电脑里就不会有如此美丽的字体。
为自己的兴趣,为团队的成果而投入地做一件事情,本来就非常值得。
认清团队的力量,这是我在机器人创新设计课程上的第二个收获。
在最后的机器人组装上,没有专门的讲解,仅仅是一百四十多页的图纸。
然而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组长曹旭分工明确,组装的工作进行的井井有条,期间有各种错误,盲区,但是我们
没有松懈,没有气儽,正如之前所说,机器人是一门实践的科学。
在组装机器人的过程中,我们被机器人的魅力深深吸引,似乎一个个零件都有了自己的生命,最重要的是,我们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一步步的提高了自己的能力。
例如在第一个机器人完成后,我们经过讨论决定该做一个分拣机,但是在分拣机完成后出现了识别失误,物品分拣不可靠的情况。
面对这一问题,我们积极讨论,分析原因,在多方面作出了改进,在原图纸的基础上实现创新,最终完美地解决了这一问题,最后在课堂展示上向全班同学展示了我们的成果。
组装机器人这一段时间向我展示了团队的力量,无论是在以后的生活还是科研中,团队至上将是我的座右铭。
最后,作为九组的一员,我衷心感谢我们九组的所有组员和曹组长所做出的努力,正是因为你们,让这堂趣味无穷的课程增添了几分感动和思念。
最后付几张组装机器人的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