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阅增普通生物学第1篇5细胞的分裂和分化
(完整版)陈阅增普通生物学笔记(全)

普通生物学笔记(陈阅增)普通生物学讲课文本绪论思考题:1.生物的分界系统有哪些?2.生物的基本特征是什么?3.什么是动物学?4.什么是细胞学说?其意义是什么?5.学习和研究动物学有哪些方法?一、生物分界:物质世界是由生物和非生物二部分组成。
非生物界:所有无生命的物质,如:空气、阳光、岩石、土壤、水等。
生物界:一切有生命的生物。
非生物界组成了生物生存的环境。
生物和它所居住的环境共同组成了生物圈。
生物的形式多样,种类繁多,各种生物在形态结构、生活习性及对环境的适应方式等方面有着千差万别,变化无穷,共同组成了五彩缤纷而又生机勃勃的生物界。
最小的生物为病毒,如细小病毒只有20nm纳米,它是一种只有1600对核苷酸的单一DNA链的二十面体,没有蛋白膜。
最大的有20-30m长的蓝鲸,重达100多吨。
(一)生物的基本特征1.除病毒以外的一切生物都是由细胞组成。
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是细胞。
2.生物都有新陈代谢作用。
同化作用或称合成代谢:是指生物体把从食物中摄取的养料加以改造,转换成自身的组成物质,并把能量储藏起来的过程。
异化作用或称分解代谢:是指生物体将自身的组成物质进行分解,并释放出能量和排出废物的过程。
3.生物都有有生长、发育和繁殖的现象。
任何生物体在其一生中都要经过从小到大的生长过程。
在生长过程中,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机能都要经过一系列的变化,才能从幼体长成与亲代相似的个体,然后逐渐衰老死亡。
这种转变过程总称为发育。
当生物体生长到一定阶段就能产生后代,使个体数目增多,种族得以绵延。
这种现象称为繁殖。
4.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生物在繁殖时,通常都产生与自身相似的后代,这就是遗传。
但两者之间不会完全一样,这种不同就是变异。
生物具有遗传性才能保持物种的相对稳定和生物类型间的区别。
生物的变异性才能导致物种的变化发展。
(二)动物的基本特征:动物自身不能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只能通过摄取食物从外界获得自身建设所需的营养。
杭州师范大学2023年《829普通生物学》考研专业课考试大纲

2023年杭州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科目考试大纲科目代码、名称: 829普通生物学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一)试卷满分值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试卷由试题和答题纸组成;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由考点提供)相应的位置上。
(三)试卷内容结构名词解释,填空题,简答题,论述题等(四)试卷题型结构客观题占40%,主观题占60%二、考查目标课程考试的目的在于测试考生对于生物学的基本知识体系的掌握能力,重点是生物学问题的分析和应用能力。
三、考查范围或考试内容概要绪论(生物界与生物学):(一)生命的特征;(二)生物界是一个多层次的组构系统;(三)把生物界划分为5个界;(四)生物和它的环境形成相互联结的网络;(五)在生物界巨大的多样性中存在着高度的统一性;(六)研究生物学的方法;(七)生物学与现代社会生活的关系。
第一篇(细胞):(一)生命的化学基础;(二)细胞结构与细胞讯;(三)细胞代谢;(四)细胞的分裂和分化。
第二篇(动物的形态与功能):(一)高等动物的结构与功能;(二)营养与消化;(三)血液与循环;(四)气体交换与呼吸;(五)内环境的控制;(六)免疫系统与免疫功能;(七)内分泌系统与免疫调节;(八)神经系统与神经调节;(九)感觉器官与感觉;(十)动物如何运动;(十一)生殖与胚胎发育。
第三篇(植物的形态与功能):(一)植物的结构和生殖;(二)植物的营养;(三)植物的调控系统。
第四篇(遗传与变异):(一)遗传的基本规律;(二)基因的分子生物学;(三)基因表达调控;(四)重组DNA技术简介;(五)人类基因组。
第五篇(生物进化):(一)达尔文学说与微进化;(二)物种形成;(三)宏进化与系统发生。
第六篇(生物多样性的进化):(一)生命起源及原核和原生生物多样性的进化;(二)植物和真菌多样性的进化;(三)动物多样性的进化;(四)人类的进化。
参考教材或主要参考书:1.《普通生物学》(2014年,第4版),陈阅增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细胞的分裂和分化ppt课件

活动一:观察细胞分裂过程
动物细胞分裂过程: A、首先 细胞核 平均分成两个; B、随后 细胞质平均分成两份,每份各含有一个 细胞核; C、最后,细胞膜 往中间凹陷,最终形成两个新的细胞
活动一:观察细胞分裂过程
植物细胞分裂过程: A、首先 细胞核 平均分成两个; B、随后 细胞质平均分成两份,每份各含有一个 细胞核; C、接着,在细胞中间形成新的 细胞膜 ,最后细胞还会 形成新的 细胞壁 。
请同学们排出细胞分裂过程的正确顺序
A BCD E F
B
D
A
E
C
F
10
讨论一:在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核有着怎样的变化?
细胞分裂时细胞核一分为二,同时 最明显的是:细胞核中染色体的变化
• 染色体的复制,数目和形态相同的两份。 • 染色体平均分配到两个新细胞中。 • 两个新细胞与原细胞的染色体在数目和形态
大多数植物细胞在生长过程中,细胞质里先出现许多小液泡,然 后小液泡逐渐变大,最后融合为一个大液泡。细胞生长到一定程 度后,就不再长大了。ຫໍສະໝຸດ 15生物体能够长大的原因:
细胞的分裂能使细胞的数目增多 细胞的生长能使细胞由小长大 细胞数目增多,体积增大,生物体也就会不断 地长大
16
思考:生物体全身只 有一种细胞吗?
5
1.细胞数目的增多是通过 细胞分裂 实现的。 2.细胞分裂通常是一个细胞分裂成 2 个细胞的过程。细 胞分裂时,细胞内的细胞核和细胞质都要分成 2 份,分 配到两个新细胞中。 3.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核内的 染色体 变化最明显,细胞 分裂时,细胞核内的染色体通过复制形成数目和形态相同 的两份,并随着细胞的分裂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因 此分裂前后染色体数目和形态 不变 。这就保证了生物的 遗传物质在细胞前后代之间保持 连续性 和 稳定性 。
细胞的分裂和分化ppt课件

问:1.什么是细胞分裂? 一个细胞分裂成两个细胞的过程。 问:2.细胞分裂的结果是什么?
细胞数目增多。
1、从细胞的基本结构考虑,说出细胞分裂的基本 过程。
组织的形成: 细胞分化的结果是形成组织
组织
由许多形态相似,结构 相同,具有一定功能的 细胞等组成的细胞群
上皮组织:
由许多上皮细胞 组成
皮肤的表皮 保护、吸收等功能 皮肤模式图
小肠绒毛
口腔上皮
肌肉组织:
由许多肌肉细 胞组成
骨骼肌、心肌、平滑肌
收缩和舒张
结缔组织 :
营养、链接、支持和 保护等功能
形成新细胞膜
细胞膜向内凹陷, 形成两个新的细胞
细胞中央形成新的 细胞膜和细胞壁, 形成两个新细胞
1.细胞核被一分为二了,它里面的遗传物 质也是一分为二了吗?
2.如果不是,如何实现细胞核内遗传物质的 稳定性呢?这有何意义呢?
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示意图
染色体中的遗传物质复 制加倍,平均分成完全 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 两个新细胞。新细胞染 色体的形态和数目与原 细胞相同,保证新细胞 的遗传物质与原细胞是 一样的。
本课小结
生物体的生长
由于细胞分裂 细胞数目增多
由于细胞生长 细胞体积增大 植物体组织
细胞分化
形成组织 动物组织
随堂反馈
1.生物体能够由小长大的主要原因是( A ) A.细胞的分裂和生长
B.细
胞的生长和分化 C.细胞的生长
D.细胞的分裂和分化2.细胞分裂
后,新细胞中遗传物质与原来细胞相比( ) A.是原细胞的2倍 B.是原细胞的
普通生物学课后答案

陈阅增普通生物学课后思考题答案第一章绪论:生物界与生物学1 .生命体细胞作为基本单位的组构,有哪些重要的特点?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元。
生物有机体(除病毒外)都是由细胞组成的。
细胞由一层质膜包被:质膜将细胞与环境分隔开来,并成为它与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与能量转换的关口。
在化学组成上,细胞与无生命物体的不同在于细胞中除了含有大量的水外,还含有种类繁多的有机分子,特别是起关键作用的生物大分子:核酸、蛋白质、多糖、脂质。
由这些分子构成的细胞是结构异常复杂且高度有序的系统,在一个细胞中除了可以进行生命所需要的全部基本新陈代谢活动外,还各有特定的功能。
整个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有赖于其组成细胞的功能的总和。
3 .在五界系统中,为什么没有病毒?五界系统根据细胞结构和营养类型将生物分为五界,病毒不具细胞形态,由蛋白质和核酸组成,没有实现新陈代谢所必需的基本系统,不包含在五界系统中。
4 .在二界或三界系统中,细菌、真菌均隶属于植物界,在五界系统中,它们都从植物界中划出来,或独立或为原核生物界和真菌,这样做的理由是什么?二界系统中,细菌和蓝藻属于植物界,但是它们的细胞结构显然处于较低水平,它们没有完整的细胞核(染色体是一个环状的DNA 分子,没有核膜), 也没有线粒体、高尔基体等细胞器。
蓝藻和某些细菌有光合作用,但不应因此就把它们放入植物界。
它们有光合作用只是说明生命在进化到原核生物阶段就有利用光能,进行光合作用的能力。
真菌是是进化的产物,腐食营养,独立为真菌界。
5.三叶草-蝴蝶-蜻蜓-蛙-蛇-鹰是一种常见的食物链,但其中没有分解者,试将分解者以适当的方式加到这个食物链中。
6 .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如何深化和发展了人们关于生物界统一性的认识?分子生物学告诉我们,所有生物的细胞是由相同的组分如核酸、蛋白质、多糖等分子所构建的。
细胞内代谢过程中每一个化学反应都是由酶所催化的,而酶是一种蛋白质。
所有的蛋白质都由20 种氨基酸以肽键的方式连接而成。
陈阅增普通生物学全部课件

内膜系统包括内质网、高尔基体、溶 酶体等,它们在蛋白质合成、加工、 运输和分泌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线粒体与叶绿体结构及功能
线粒体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 主要场所,具有双层膜结构和 多种与呼吸作用有关的酶。
叶绿体是植物细胞进行光合作 用的场所,具有双层膜结构和 多种与光合作用有关的色素和 酶。
线粒体和叶绿体都具有半自主 性,能合成部分自身所需的蛋 白质。
性。
基因表达调控机制简介
基因转录与翻译
01
基因通过转录生成mRNA,再通过翻译合成蛋白质,实现遗传
信息的表达。
转录因子与调控序列
02
转录因子通过与DNA上的调控序列结合,调控基因的转录过程。
表观遗传调控
03
通过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等方式,在不改变DNA序列的情
况下调控基因表达。
变异类型及其产生原因分析
陈阅增普通生物学全 部课件
目录
• 引言 • 细胞结构与功能 • 遗传与变异原理 • 生物进化理论 • 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 • 人体健康与疾病预防
01
引言
生物学概述
生物学的定义
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 动规律的科学,涉及生物体的结 构、功能、发生和发展等方面。
生物学的研究对象
包括从微观的分子、细胞到宏观的 个体、种群和生态系统等各个层次 的生命现象。
01
02
03
04
免疫器官
包括胸腺、淋巴结、脾脏等, 是免疫细胞生成和成熟的场所。
免疫细胞
包括T细胞、B细胞、巨噬细胞 等,负责识别和消灭入侵的病
原体。
免疫分子
包括抗体、补体等,协助免疫 细胞完成免疫应答。
免疫应答过程
包括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应 答,共同维护身体健康。
《普通生物学》(陈阅增第4版)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一)

《陈阅增普通生物学》(第4版)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一)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与原核生物的基因相比,真核基因有下列哪个特殊的结构?()A.内含子B.启动子C.读码框D.终止子【答案】A查看答案2.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是()。
A.属B.种C.品种D.科【答案】B3.水螅为淡水生活的腔肠动物,是科学研究中的好材料,下列哪种叙述是不正确的?()A.水螅有多种运动行为,如捕食运动、尺蠖运动和翻筋斗运动等。
B.具有两个胚层和消化循环腔C.神经系统发达,有感觉运动中心D.具有辐射对称的体制【答案】C查看答案4.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如果淡水鱼不排卵,可将同种性成熟鱼的垂体提取液注射到雌鱼体内,促进其排卵。
这一方法主要是利用了垂体细胞合成的()。
A.甲状腺素B.雌激素C.促甲状腺素D.促性腺激素【答案】D查看答案5.X连锁隐性遗传()。
A.患者通常为女性B.有害基因由母亲遗传C.父母正常,女儿也可以是患者D.女儿若表现正常,后代都正常【答案】B查看答案6.光周期的形成是因为植物体内存在(),它们能感知光的性质。
A.叶绿素B.光敏色素C.成花素D.花青素【答案】B查看答案7.哈迪-温伯格定律是关于生物类群()。
A.种群大小的定律B.基因频率的定律C.种群交配体制的定律D.自然选择的定律【答案】B查看答案8.在基因工程中,取得目的基因片段的方法较多,下列方法不能取得目的基因片段的是()。
A.酶切DNA链B.机械方法C.RNA反转录D.PRC扩增【答案】B查看答案9.乳糖操纵子模型中,乳糖与结合在()上的阻遏蛋白结合,使其改变构象,失去活性。
A.操纵基因B.结构基因C.启动基因D.操纵子【答案】A查看答案10.基因R表现为红花,基因r表现为白花,杂合子Rr表现为粉红色花。
基因N决定窄花瓣,基因n决定宽花瓣,这两对基因不位于同一对染色体上。
它们的杂合子自交后代,其后代的表性比应为()。
A.9红窄:3红宽:3白窄:1白宽B.1红窄:2红中:1红宽:2粉红窄:4粉红中:2分红款:1白窄:2白中:1白宽C.3红窄:1白窄:6粉红窄:2白宽:3白窄:1白宽D.1红窄:2粉红宽:4白窄:3红宽:6红窄:1白宽【答案】B查看答案二、填空题。
2024版普通生物学(陈阅增)

植物的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
光合作用
植物通过叶绿体中的光合色素吸收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质,并释放氧气。光合作用为植物提供能量和有机 物质,是地球上最重要的化学反应之一。
呼吸作用
植物通过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质,释放能量并维持生命活动。呼吸作用包括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两种类型,其中有氧呼吸 是主要的能量来源。
03
细胞核
控制细胞的遗传和代谢活动,储 存遗传信息。来自胞器的种类与功能叶绿体
植物细胞中的光合 作用器官,将光能 转换为化学能。
内质网
参与蛋白质的加工、 运输和分泌。
线粒体
细胞内的“动力工 厂”,负责细胞呼 吸和能量转换。
核糖体
合成蛋白质的场所, 分为附着核糖体和 游离核糖体。
高尔基体
对蛋白质进行加工、 分类和包装,形成 分泌泡。
生物学在农业领域的应用, 推动了作物育种、病虫害防 治、农业生产技术等方面的 进步,提高了农产品产量和 质量。同时,生物学也为食 品安全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 术支持。
生物学在生态学和环境保护 领域的应用,有助于揭示生 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以及 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机制。这对于保护生物多样 性、维护生态平衡和推动可 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文艺复兴至19世 纪
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生物学逐 渐从哲学和自然历史中独立出来, 成为一门实验科学。显微镜的发 明和应用,使生物学家能够深入 观察和研究生物体的微观结构。
19世纪末至20世 纪
随着遗传学、细胞生物学、分子 生物学等学科的兴起和发展,生 物学经历了从描述性向实验性、 从定性向定量的转变,揭示了生 命现象的许多基本规律。
06
动物生理与行为
动物的运动系统与行为调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细胞周期与有丝分裂
G0期细胞
• 细胞周期:一个细胞经生长、分裂而增殖成两
个所经历的全过程。即:细胞从一次分裂开始到
下一次分裂开始所经历的全过程。期间细胞遗传
物质和其它内含物分配给子细胞。
• 包括:分裂间期
分裂期(M期)
• 细胞沿着G1→S→G2→M周期性运转。
9
—————————————————普通生物学• 细胞• 细胞的分裂和分化
分裂 方式进行增殖 细胞通过_______
细胞增殖:
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和遗传的基础。
5
—————————————————普通生物学• 细胞• 细胞的分裂和分化
5.1 细胞周期与有丝分裂
细胞分裂(cell division) :
有丝分裂
分细 裂胞 方的 式
真核细胞分裂 的主要方式
无丝分裂 减数分裂
10
细胞周期不同时期的主要事件: G1期:与DNA合成启动相关,开始合成细胞生
长所需要的多种蛋白质、RNA、碳水化合物、脂 等,同时染色质去凝缩。 S期:DNA复制
G2期: DNA复制完成,在G2期合成一定数量的
蛋白质和RNA分子。Fra bibliotek M期:细胞分裂期
• 有丝分裂——细胞核及染色体分裂 • 胞质分裂——细胞质分裂
5.末期
从子染色体到达两极,至形成两个新细胞为止的 时期。末期涉及子核的形成和胞质分裂两个方面。
1、子核的形成:大体经历
与前期相反的过程,即染色 体解聚,核仁出现、核膜重 新形成。
2、胞质分裂:核分裂与胞
质分裂相继发生,但属于两 个分离的过程。
22
5
末 期
• 染色单体到达两极并去凝缩,重新出现染色质丝和核仁; • 核膜重组装 • 高尔基体与内质网形成
11
—————————————————普通生物学• 细胞• 细胞的分裂和分化
5.1.1 有丝分裂期(M期)
• 间期复制的DNA以染色体的形式平均分配到2个子 细胞中,每个子细胞得到一组与母细胞相同的遗传 物质。
• 有丝分裂是连续的过程,人为划分为5个时期:
前期
前中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 胞质分裂:动物细胞 形成环沟 分割母细胞。植物
2、生物体的长大,主要是靠细胞数量的增多 还是靠细胞体积的增大?
2
—————————————————普通生物学• 细胞• 细胞的分裂和分化
细胞能无限长大吗?
3cm 2cm 1cm
边长/cm 表面积/cm2 体积/cm3 3 2
表面积/体积
(相对表面积)
3 1 6 1 6 细胞体积越大,其相对表面积越小。
14
有丝分裂前期染色体变化
15
16
—————————————————普通生物学• 细胞• 细胞的分裂和分化
2.前中期
核膜破裂标志着前中期的开始。
• 核膜解体→染色体排列到赤道面。
• 染色体以振荡的方式移向纺锤体中部。
17
—————————————————普通生物学• 细胞• 细胞的分裂和分化
3.中期
纺锤体微管
染色体排列到赤道面上→姊妹染色单体开始分向 两极。 纵向观染色体呈辐射状排列,染色体两边的牵引 力达到平衡。
18
3 中期(前中期、中期)
• 纺锤体微管与中心粒结合
19
4.后期
—————————————————普通生物学• 细胞• 细胞的分裂和分化
姊妹染色单体分开并移向
两极的时期,当子染色体到达
—————————————————普通生物学• 细胞• 细胞的分裂和分化
第五章 细胞的分裂和分化
5.1 细胞周期与有丝分裂;
5.2 减数分裂;
5.3 个体发育中的细胞
1
—————————————————普通生物学• 细胞• 细胞的分裂和分化
1、大象与小鼠相应器官和组织的细胞大小差
异如何? 细胞大小基本一致
其中的小泡不断融合扩大形成一片连续的质膜,即细
胞板(cell plate),将细胞一分为二,最后在细胞
板两侧积累多糖,形成细胞壁。
24
—————————————————普通生物学• 细胞• 细胞的分裂和分化
• 动物细胞的胞质分裂通过胞质收缩环的收缩实现, 收缩环由大量平行排列的肌动蛋白组成。
• 用细胞松弛素处理这一时期的细胞,会出现什么现象?
6
—————————————————普通生物学• 细胞• 细胞的分裂和分化
原核细胞以二分分裂增殖
• 染色体复制时,细胞 就长大。复制完成, 细胞也长大了一倍时, 质膜就向内陷,把细 胞一分为二。
7
—————————————————普通生物学• 细胞• 细胞的分裂和分化
8
—————————————————普通生物学• 细胞• 细胞的分裂和分化
细胞 形成赤道板,进而形成新细胞壁 分隔两个新
细胞。
12
—————————————————普通生物学• 细胞• 细胞的分裂和分化
1.前期
主要事件:
① 染色质凝缩; ② 分裂极确立、 纺锤体开始形成;
③ 核仁解体;
④ 核膜消失。
主要特征:染色质 螺旋化 折叠,变短变粗,形成
染色体,每条染色体包含2个染色单体。
收缩环
25
—————————————————普通生物学• 细胞• 细胞的分裂和分化
• 植物细胞末期近两极处纺
54 24
27 8
2
3
—————————————————普通生物学• 细胞• 细胞的分裂和分化
细胞体积越大,相对表面积越小,细胞与周围环
境之间物质交流的相对面积越小,因此物质运输 的效率越低。
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限制了细胞的长大
生物体积的增大 不是因细胞体积的增大而是由于细胞数目的增多
4
—————————————————普通生物学• 细胞• 细胞的分裂和分化
两极后,标志这一时期结束。
后期可以分为两个方面:
① 后期A:染色体向两极移
动的过程。 ② 后期B,两极间距离拉大 的过程。
20
4
后期
姊妹染色体移向两极,与此同时,细胞拉长,并 由于赤道部细胞膜下方环行微丝束的活动,该部缩窄, 细胞遂呈哑铃形。 (随机取向)
21
—————————————————普通生物学• 细胞• 细胞的分裂和分化
23
—————————————————普通生物学• 细胞• 细胞的分裂和分化
6. 胞质分裂:
◆ 动物胞质分裂:后期形成由大量平行排列的肌
动蛋白微丝和肌球蛋白组成的收缩环,环中的微丝 收缩,环沟加深,最后将细胞分割成2个子细胞。 • 通常子细胞相等,特例:卵细胞——产生极体。
◆ 植物胞质分裂:后期的纺锤体中央出现成膜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