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自考监狱学基础理论试卷及答案解析
狱政管理:监狱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最新版)

狱政管理:监狱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最新版)1、判断题常规出监教育是对那些因有悔改或立功表现被减去余刑释放或假释的罪犯进行出监教育的一种组织形式。
正确答案:错2、单选按照条件反射的理论,罪犯劳动改造主要是一种复杂的((江南博哥))A.无条件反射活动B.防御反射活动C.定向反射活动D.条件反射活动正确答案:D3、多选罪犯劳动劳动对象实施管理的原则是()A.计划性原则B.节约性原则C.有利性原则D.有序性原则E.法制性原则正确答案:B, C, D4、多选我国监狱工作初步发展阶段的基本特征是()。
A.监狱法制建设逐步发展B.确立了监狱工作方针、政策、原则C.制定了一套科学的监管制度D.培养了一支能吃苦耐劳的监狱人民警察队伍正确答案:A, B, C, D5、单选劳动是指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通过支出和消耗精力、作用和改变自然物,创造必要的社会财富的()A.有计划的活动B.有目的的活动C.有作为的活动D.有报酬的活动正确答案:B6、判断题狱政管理的实质是监狱依法对在押服刑罪犯的管理。
正确答案:错7、多选监狱工作方针的精神贯穿于()之中。
A.监狱理论研究B.监狱工作实践C.监狱制度创新D.监狱法律规范正确答案:B, D8、问答题倒闸操作八道关是什么?正确答案:倒闸操作八道关是下令、填写、审核、预演、唱票、复颂、操作、消项。
9、单选唐代罪犯活动组织更加严密,参加劳动的对象是指判处徒刑和()A.五刑的罪犯B.流刑的罪犯C.自由刑的罪犯D.充军之刑的罪犯正确答案:B10、判断题普通教育是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和理论,而教育改造则是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正确答案:错11、单选监狱人民警察应具有沉浮不惊的心理品质,重在()。
A.摆正同罪犯的关系B.具有刚毅坚强的意志C.正确对待自己D.具有较强的防卫能力正确答案:A12、判断题我国监狱对罪犯的改造是一种塑造人的过程。
正确答案:对13、单选促进了人类意识和自我意识的产生的是劳动的()A.社会性B.艰苦性C.原始性D.分工正确答案:A14、单选罪犯劳动改造评估中的(),可促使罪犯扬长避短、反省自己。
监狱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监狱学考试试题及答案考试试题:一、监狱学基础知识(共40分)1. 监狱的定义是什么?2. 列举并简要解释监狱的主要功能。
3. 请说明监狱内部纪律的重要性。
4. 对于犯罪者的惩罚,监狱如何起到有效的预防和威慑作用?5. 监狱安全的管理措施包括哪些方面?二、监狱制度与管理(共30分)6. 监狱内的分类管教制度是什么,其原则和目的是什么?7. 请列举常见的监狱内管理制度并简要介绍。
8. 对于监狱内犯罪活动的预防,监狱如何进行刑满释放前教育和职业培训?9. 监狱内人员管理的挑战有哪些,应如何应对?10. 监狱内纠风肃反工作的重要性是什么?请阐述相关措施。
三、犯罪心理学与犯罪预防(共30分)11. 什么是犯罪心理学?请简要阐述犯罪心理学在监狱管理中的应用。
12. 针对监狱内罪犯的心理干预手段有哪些?请列举并解释。
13. 监狱如何进行犯罪预防工作?请进行详细阐述。
14. 犯罪预防和犯罪控制的区别是什么?请进行对比分析。
15. 请说明犯罪预防教育的重要性,并提出相关建议。
考试答案:一、监狱学基础知识1. 监狱的定义是指由国家或其他相关机构设立和管理,用于收容、改造和惩罚犯罪者的机构。
2. 监狱的主要功能包括:- 惩罚和制裁犯罪者;- 驯化和改造犯罪者,使其回归社会;- 保护社会安全,预防再犯;- 提供犯罪者的基本生活保障。
3. 监狱内部纪律的重要性体现在:- 保障监狱内部秩序和安全;- 有利于犯罪者的改造和教育;- 能够提供良好的管理环境,增加犯罪者对监狱制度的尊重。
4. 监狱作为一种严厉的惩罚手段,可以起到对犯罪者的有效预防和威慑作用,因为:- 犯罪者在监狱环境中失去自由,遭受到严格的管理和规定;- 监狱提供教育和职业培训,增加犯罪者的就业机会,减少再犯可能性;- 犯罪者亲身经历监狱,意识到犯罪行为将导致不良后果,有助于犯罪个体意识转变。
5. 监狱安全的管理措施包括:- 控制、筛查和管理访客;- 安全措施如物品检查、监控系统等;- 严格管理监狱内的通讯和信息传递;- 加强监狱周边的警戒和安全防范;- 进行定期的巡逻和检查。
监狱基础知识试卷及答案整理打印版分析

我国监狱对罪犯的改造是一种塑造人的过程。( )
监狱人民警察在对罪犯执行刑罚的过程中,始终处于统治者的地位。( )
王夏是一个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今年 20 岁至今未治愈。 2007 年 1 月 2 于 日用自家菜刀杀
4 岁的女孩子,则他应当被判入狱成为罪犯。()
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制度是我国刑罚种类上的一个独创,也是我国严格控制死刑适用 行之有效的制度。( )
认罪悔过教育 D.社会公德教育
罪犯通过回顾总结改造生活,针对监狱在改造、组织罪犯劳动、监狱人民警察执法方面存在的问题所提出
)
改造总结 B.建议书 C.意见书 D.综合评估
能对罪犯恶习起到强有力的监督和约束作用使他们的不良行为习惯随时受到提示、警戒、揭露和批判,而
)。
养成作用 B.转化作用 C.矫正作用 D.习艺作用
人民检察院 D.未成年犯的教师
离监探亲的性质是( )。
特许离监制度 B.刑事奖励 C.狱政奖励 D.物质奖励
)不是罪犯劳动场所检查的重点。
生产工具的使用情况 B.危险品的藏匿情况
生产工具的保管情况 D.各种生产物资的保管情况
关于狱政管理原则的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
严格管理原则是指监狱在管理意识、管理行为、管理状态和管理环境等方面实现规范化、标准化和制度化
监狱对罪犯进行的以法制、 道德、 形势、 政策、 前途等为主要内容的教育属于 () 。
政治教育 B.文化教育 C.法制教育 D.思想教育
在监狱3个法定的基本职能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的是( ) A.狱政管理 B.劳动改造 C.教育改造 D.刑
未成年犯的劳动应当属于( )。
惩戒性质 B.习艺性质 C.管教性质 D.引导性质
2020年10月全国自考试题及答案解析犯罪学(一)

全国2018年10月自考试题犯罪学(一)课程代码:00235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在以下犯罪防控系统的措施中,属于微观性预防的是()A. 倡导主文化B. 克服社会弊端C. 提高家庭结构的合理性D. 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2.在下列犯罪防控系统的措施中,不属于限制犯罪机会和条件的是()A. 搭建自行车棚B. 开展就业指导C. 加强旅馆业的管理D. 被害预防3.在下列措施中,属于美国三级犯罪预防理论第一层次的有()A. 转处B. 通过旅游、运动等方式改造青少年C. 刑罚预防D. 邻里照看4.根据一定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全面分析社会治安状况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提出的社会治安应达到的要求,是社会治安治理的()A. 最终目标B. 战略目标C. 阶段性目标D. 长期目标5.对犯罪人的教育改造措施属于()A. 罪前预防B. 罪中预防C. 罪后预防D. 重点预防6.治理犯罪的根本途径是()A. 犯罪预防B. 犯罪控制1C. 打击犯罪D. 改造罪犯7.在犯罪研究中,凡是两个相关因素之间的相关变动方向同增同减的,叫做()A. 先行关系B. 后行关系C. 逆相关关系D. 顺相关关系8.犯罪意向调查推测的对象是()A. 被害人的亲属B. 犯罪人的邻居C. 公安人员D. 具有犯罪倾向者9.根据损失与犯罪行为的关联程度,被害人的物质损失可以分为()A. 货币损失和实物损失B. 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C. 有形损失和无形损失D. 身体创伤和精神创伤10.没有固定职业或稳定生活来源和居无定所的被害人是()A. 孤独型被害人B. 挫折型被害人C. 职业型被害人D. 流动型被害人11.在特定时空范围内犯罪率最高、犯罪行为最集中的年龄阶段被称为()A. 初犯年龄B. 累犯年龄C. 差别年龄D. 高峰年龄12.犯罪人犯罪意识的外化表现是()A. 犯罪心理B. 犯罪现象C. 犯罪行为D. 犯罪动机13.支配犯罪行为发生的是()A. 生理病变B. 生理异常C. 犯罪动机D. 潜意识14.体格性格分型说是西方犯罪学者提出来的()A. 犯罪遗传生物学观点B. 犯罪体质生物学观点C. 犯罪心理学观点D. 犯罪精神病学观点15.改革开放后第一次“严打”是在()2A. 1983年B. 1985年C. 1992年D. 2000年16.无论犯罪发展的总趋势如何,其在特定社会发展阶段上会出现时起时伏、波浪式发展变化,这是犯罪的()A. 消长律B. 起伏律C. 辐射律D. 自组织律17.犯罪人犯罪的年龄主要集中在()A. 儿童时期B. 青少年时期C. 中年时期D. 老年时期18.犯罪研究表明,影响犯罪人年龄之区域性差别的主要因素是()A. 经济发展水平B. 人口结构C. 地域文化D. 政治环境19.导致腐败现象增多的原因之一是商品经济等价交换原则的()A. 适用B. 限制C. 泛化D. 遵循20.原始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从社会制度上()A. 限制了犯罪现象的产生B. 保障了犯罪现象的产生C. 诱发了犯罪现象的产生D. 刺激了犯罪现象的产生21.犯罪研究应坚持的基本观念是唯物观、辩证观和()A. 和谐观B. 阶级观C. 系统观D. 人生观22.在选定的现实社会生活环境中,由实验者引发和控制某种社会事件,吸引被试者的注意力,并观察其反应的研究方法是()A. 模拟实验法B. 实验室实验法C. 现场实验法D. 心理实验法23.犯罪动力的本质是犯罪的推力和引力与犯罪的控制力、阻力的()3A. 合力B. 助力C. 差力D. 压力24.引起犯罪动机产生的因素是()A. 直接犯罪原因B. 间接犯罪原因C. 犯罪的社会根源D. 犯罪的文化根源25.德国学者李斯特提出了犯罪原因的()A. 一元论B. 二元论C. 三元论D. 多元论26.下列人物中提出犯罪根源于私有制的早期空想社会主义学者是()A. 柏拉图B. 托马斯·莫尔C. 奥古斯丁D. 孟德斯鸠27.犯罪学中犯罪行为概念的外延()A. 比刑法学中犯罪行为的外延小B. 比刑法学中犯罪行为的外延大C. 与刑法学中犯罪行为的外延相等D. 与刑法学中犯罪行为的规定完全不同28.研究犯罪原因的目的在于()A. 发现犯罪与其他现象的联系B. 发现犯罪现状与发展趋势C. 发现犯罪类型与规律D. 发现犯罪行为的轨迹与危害29.犯罪调查中的非随机抽样包括偶遇抽样、判断抽样、配额抽样和()A. 整群抽样B. 等距抽样C. 滚雪球抽样D. 分类抽样30.实证犯罪学派的犯罪预防理论是()A. 刑罚预防论B. 法律预防论C. 环境预防论D. 社会防卫论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2024年最新《监狱学、劳教学》专业基础理论知识考试题与答案

2024年最新《监狱学、劳教学》专业基础理论知识考试题与答案目录简介一、单选题:共140题二、多选题:共100题一、单选题1、惩罚罪犯的社会价值基础是()。
A:公正B:平等C:公平D:公开正确答案:A2、监狱人民警察在监狱执行刑罚过程中,对服刑罪犯做说服教育工作能够进行语言文字表达的能力是指监狱人民警察的()oA:社交能力B:分析判断能力c:表达能力D:知识素质正确答案:C3、对未成年教养人员分类管理的基础是OA:按性别和年龄分类B:按违法行为性质分类C:按教育程度分类D:按改造表现分类正确答案:A4、劳动教养人员对劳动教养机关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A:可以申请行政复议,不能提起行政诉讼B:可以提起行政诉讼,不能申请行政复议C:既可以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提起行政诉讼D:既不能申请行政复议,也不能提起行政诉讼正确答案:C5、劳教人员禁闭不超过O天。
A:7C:9D:10正确答案:D6、劳教(戒毒)人员外诊外治一次一般不得超过O人,特殊情况除外。
A:二B:三C:四D:无明确限制正确答案:B7.标志监狱学诞生的文献是()A:《提审备考》B:《监狱访问录》C:《论犯罪与刑罚》D:《英格兰及威尔士的监狱状况》正确答案:D8.《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改造条例》的颁布时间OA:A1950年B:B1952年C:C1954年D:D1956年正确答案:C9.以下属于监狱行刑法律关系次要客体的是:()。
A:监狱改造罪犯的行为B:监狱惩罚罪犯的行为C:监狱管理罪犯的行为D:罪犯在狱中获得的合法报酬正确答案:D10.被称为西方“监狱学鼻祖”的英国人是()A:边沁B:龙勃罗梭C:贝卡利亚D:约翰•霍华德正确答案:D11.监狱学的学科体系构成包括()A:监狱法学B:罪犯行为学C:狱内侦查学D:罪犯改造心理学E:监狱医学正确答案:A12.罪犯收监后,监狱应当通知罪犯家属。
通知书应当自收监之日起()内发出。
A:7日B:5日C:3日D:10日正确答案:B13."矫正可以矫正的罪犯,无法矫正的罪犯不使为害、这是谁的名言?()A:龙勃罗梭B:菲利C:李斯特D:贝卡利亚正确答案:C14.下列属于监狱应用理论学科的是()A:狱政管理学B:狱内侦查学C:罪犯行为学D:罪犯改造心理学E:监狱经济管理学答案:E15.现代化文明监狱标准中,队伍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达到()以上。
监狱专业基础知识试卷及答案

监狱专业基础知识试卷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新中国监狱工作巩固、提高、发展阶段之起止时间为A.1954年至1966年B.1954年至1965年C.1954年至1956年D.1951年至1954年2.《监狱法》之第五章为A.监狱B.刑罚执行C.教育改造D.狱政管理3.提出“严格管理与教育、感化、挽救相结合”政策之会议为A.第八次全国劳改工作会议B.第八次全国公安工作会议C.第九次全国劳改工作会议D.第九次全国公安工作会议4.监狱人民警察之基本职权,是指监狱人民警察在其职务范围内之A.基本权力B.基本权利C.基本责任D.基本义务5.罪犯依法必须履行之义务主要有A.三项B.四项C.五项D.六项6.监狱执行刑罚之起始环节是A.狱政管理B.收监C.教育D.入监教育7.人民法院依法裁定假释之最长时限为A.一个月B.二个月C.三个月D.四个月8.监管改造保障功能之内容包括待遇保障、组织保障和A.安全保障B.行为保障C.物质保障D.思想保障9.对罪犯之个别教育主要采用之方法是A.写实法B.计分法C.谈话法D.观察法10.监狱组织罪犯劳动生产具有双重目之即改造罪犯和A.经济任务B.政治任务C.教育任务D.综合任务二、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2分。
11.我国监狱按行政归属可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属监狱和地市属监狱。
(√)12.监狱法律体系之规范性文件中最高层次为《监狱法》。
(×)13.“三个为了”之方针是在1951年5月15日召开之第三次全国监狱工作会议上提出之。
(×)14.监狱人民警察是国家刑罚之承受者。
(×)15.罪犯写给监狱之上级机关和司法机关之信件不受监狱检查。
(√)16.我国刑罚执行之基本要求是准确、合法、严密。
(×)17.对于自伤自残之罪犯,不得保外就医。
(√)18.监管改造是否科学之最根本标志在于它是否能够改造罪犯。
(√)19.出监教育是指监狱对已经出监之罪犯集中进行之一种专门教育。
2018年10月自考《中国监狱史》考试真题(全套试卷)

2018年10月自考《中国监狱史》考试真题(全套试卷)2018年10月自考《中国监狱史》考试真题(全套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夏朝的刑罚种类是A.墨劓刵宫大辟B.墨劓剕宫大辟C.墨劓膑宫大辟D.墨劓刖宫大辟2、西周负责管理拘禁监的专职狱官是A.司圜B.司救C.大司宼D.掌囚3、战国时期提出仁政观点的思想家是A.孔子B.孟子C.荀子D.老子4、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封建成文法典是A.刑书B.刑鼎C.竹刑D.法经5、汉朝将重大犯罪案件的审理放在秋天和冬天进行的制度是A.大赦B.春秋决狱C.录囚D.秋冬论囚6、我国古代流传至今的第一部完整的封建法典是A.大明律B.北齐律C.开皇律D.唐律疏议7、战国初期法家学派的创始人是A.李悝B.商鞅C.慎到D.韩非8、明朝最主要的法典是A.问刑条例B.明大诰C.大明令D.大明律9、充军成为定制始于A.唐朝B.明朝C.汉朝D.清朝10、御史台下设监狱始于A.汉朝B.晋朝C.隋朝D.唐朝11、以“监”为狱名最早出现在A.唐朝B.宋朝C.明朝D.清朝12、对官僚、老幼、孕妇等少数特殊凶犯不施用械具的颂系制度创设于A.秦朝B.汉朝C.晋朝D.唐朝13、清代替代流刑的主要方式是大量适用A.发遣B.充军C.谪戍D.编管14、唐律规定每年正月、五月、九月禁止执行死刑,该三月称作A.务限月B.断屠月C.圣寿月D.长生月15、宋代在地方负责调配遣犯流向的司法机关是A.转运司B.安抚司C.提点刑狱司D.提举常平司16、清末第一个会审公廨设在A.上海B.汉口C.厦门D.哈尔滨17、清末奏请设立罪犯习艺所的官员是A.沈家本B.伍廷芳C.张之洞D.赵尔巽18、1946年以后南京国民政府监狱法律体系的母法是A.《中华民国监狱规则》B.《中华民国监狱行刑法》C.《中华民国监狱条例》D.《中华民国行刑累进条例》19、1928年《监狱规则》规定,允许女犯携带子女入监,但年龄限制在A.半岁以内B. —岁以内C. 二岁以内D.三岁以内20、工农民主政权时期,中央苏区在裁判部设置的监所是A.待审室B.看守所C.习艺所D.劳改队21、设置自新学艺所的主体是A.抗日民主政权B.清政府法部C.中华民国北京政府D.工农民主政权22、辽宁鞍山弓长岭铁矿劳改队建立于A.工农民主政权时期B.抗战时期C.解放战争时期D.建国初期23、抗日民主政权设置的常见的轻罪罪名是A.殴打罪B.赌傅罪C.寻衅滋事罪D.玩忽职守罪24、抗日民主政权监所采取的主要监外执行方式是A.保外就医B.调服兵役C.垦荒戍边D.回村执行25、双鸭山劳改队主要收容A.五年徒刑以下普通刑事犯B.五年徒刑以上的普通刑事犯C.反革命犯D.国民党战犯26、国家司法部管辖监狱的体制始建于A. 1964年B.1978年C. 1983 年D. 1994 年27、英国在中国领土上最早建造的监狱是A.域多利监狱B.提篮桥西牢C.上海英国监狱D.弗兰克孚尔监狱28、《大清监狱律草案》的蓝本是A.日本监狱法B.美国监狱法C.德国监狱法D.英国监狱法29、北洋政府规范监狱活动的基本法是A. 1913年《中华民国监狱规则》B.《监狱行刑法》C. 1928年《监狱规则》D.《大清监狱律草案》30、南京国民政府设罝的少年监主要有山东少年监和A.南京少年监B.上海少年监C.武汉少年监D.重庆少年监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2020年10月刑法学自考真题及答案

2020年10月刑法学自考真题及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下列关于我国刑法的任务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禁止犯罪B.保护法益C.预防犯罪D.惩罚犯罪2、下列关于平等适用刑法原则的基本内容,说法错误的是______。
A.平等地保护法益B.平等地认定犯罪C.平等地裁量刑罚D.平等地享受特权3、按照我国刑法理论,下列不属于刑法的解释方法的是______。
A.历史解释B.文理解释C.学理解释D.目的解释4、下列关于刑罚目的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消灭犯罪B.惩罚犯罪C.改造罪犯D.预防犯罪5、在我国适用面最广的主刑是______。
A.无期徒刑B.有期徒刑C.罚金D.死刑6、依据我国刑法规定,被判处无期徒刑的,减刑后实际执行的期限不能少于______。
A.25年B.20年C.13年D.10年7、下列关于犯罪的分类中,属于犯罪理论分类的是______。
A.身份犯与非身份犯B.重罪与轻罪C.亲告罪与非亲告罪D.自然人犯罪与单位犯罪8、下列不属于犯罪预备行为的是______。
A.犯意表示B.制造条件C.准备工具D.制订犯罪计划9、下列不属于主犯的是______。
A.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首要分子B.在犯罪集团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C.在一般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D.在共同犯罪中起辅助作用的犯罪分子10、犯罪客观要件中的必要要件是______。
A.危害行为B.危害结果C.犯罪目的D.犯罪对象11、我国刑法分则对犯罪进行分类的原则依据是______。
A.犯罪同类法益B.犯罪的对象C.犯罪的客体D.犯罪的手段12、破坏交通工具罪中的交通工具是指______。
A.火车、汽车、电车、船只、航空器B.火车、汽车、电车、船只、飞机C.火车、汽车、电车、船只、飞行器D.火车、汽车、电车、船只、航天器13、走私淫秽物品罪的主观方面是犯罪故意,并且具有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