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考核细则

合集下载

麻醉科住院医师第二阶段培训细则【模板】

麻醉科住院医师第二阶段培训细则【模板】

麻醉科住院医师第二阶段培训细则(试行)一、培训目标在完成第一阶段培训的基础上,具有较严密的逻辑思维和较强的分析问题、判断问题及处理问题能力。

能独立正确处理ASA Ⅱ-Ⅳ级病人常见手术的麻醉,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和教学能力,能担任住院总医师,达到高年住院医师的临床工作水平;掌握较坚实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掌握本学科某些专门技术,具有指导下级医师的工作能力,能胜任高等医学院校老师的助教工作。

基本具有独立进行临床科研的能力,完成并发表一篇省部级刊物的专业论文。

能熟练地运用一门外语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杂志和书籍,了解现代麻醉发展方向、新进展、新知识和新技术。

二、培训方法培训时间为2年。

1.完成第一阶段培训后,所有的麻醉科住院医师必须接受小儿外科麻醉、胸心血管外科和神经外科麻醉的高级麻醉强化培训轮转,时间分别为3个月,另需接受3个月的选择性麻醉学亚专科培训、疼痛门诊学习及轮转。

然后承担住院总医师工作12个月。

2.科室轮转的安排:(1)第1年:高级麻醉强化培训及亚专科培训如有条件尽可能安排在专科医院或专科麻醉组进行,必须在小儿外科、胸心血管外科、神经外科等专科各轮转3个月。

余下3个月进行选择性麻醉学亚专科强化培训,在疑难危重病人的麻醉、器官移植病人的麻醉等专业中任选1~2个专业,各轮转1.5~3个月(详见表1、2)。

表1 高级麻醉学亚专科轮转专科名称时间(月)神经外科麻醉胸心血管外科麻醉小儿外科麻醉3 3 3表2 选择性麻醉学亚专科轮转(选择下列中1~2项作为轮转专科)专科名称时间(月)疑难、危重病人的麻醉 1.5~3器官移植病人的麻醉 1.5~3疼痛的诊断与治疗 1.5~3急救与复苏 1.5~3(2)第2年:担任住院总医师12个月。

(3)培训期间完成临床麻醉250例以上,其中包括ASA Ⅲ-Ⅳ级病人100例以上。

三、培训内容与要求(一)临床能力培训1.轮转目的掌握:(1)临床常用麻醉方法、麻醉中管理及麻醉后处理原则的基本理论及其并发症的防治。

麻醉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基地考核和细则计划

麻醉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基地考核和细则计划

麻醉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基地培训细则根据上海市卫计委《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仁济医院相关规定,进行住院医师招录。

仁济医院麻醉科根据规定组织相关住院规范化培训专门教学管理团队,负责住院医师在市同意规定的培训周期内的招录、培训、考核等各项工作。

1培训时间根据上海市卫计委相关文件规定,原则上:(1)五年制本科毕业,轮转3年(2)7年制或5+3硕士毕业:麻醉专业:根据定年限考核成绩,讨论后可减免至2年,非麻醉专业:3年。

(3)8年制临床型博士毕业:麻醉专业:根据定年限考核成绩,讨论后最多减免至1年,非麻醉专业:根据定年限考核成绩,讨论后可减免至2年,科研型博士毕业:3年。

2科室轮转:按《细则》要求安排,原则上入科在7月份,轮转计划从8月开始,要求严格按照轮转计划轮转相关科室,不可随意调换,或缺席轮转,请假按照相关规定执行,连续请假超过3个月及以上者,按规定延长轮转期一年表3-1住院医师必须完成的麻醉亚科的训练训练内容时间训练地点学制要求普通外科麻醉: 6月仁济医院所有学制移植外科麻醉 2月仁济东院所有学制眼科和耳鼻喉科麻醉:2月仁济医院所有学制神经外科麻醉: 2月仁济医院所有学制胸心血管外科麻醉: 2月仁济东院所有学制妇产科麻醉: 2月仁济东院所有学制小儿外科麻醉: 1月仁济医院所有学制门诊手术麻醉: 2月仁济医院所有学制疼痛治疗:1月仁济医院南院 2/3年制ICU: 1月仁济医院 2/3年制麻醉恢复室: 1月仁济医院所有外科轮转(神外或心外) 1月仁济医院 3年制内科轮转(心内或呼吸) 1月仁济医院 3年制注意此为3年制轮转计划,2年和1年制按比例调整时间3课堂学习教研室每周为全体住院医师开设下列课程:表3-2住院医师接受的课堂教学及完成数量要求教学内容时间要求理论教学周三,7:00-7:45至少参加80%病例讨论每月一次,7:00-7:45至少参加70%科研讨论会每月一次,7:00-7:45至少参加70%学习班可视化教学其他每年2次每月1次年会,科内学习班等至少参加50%至少参加70%至少参加60%4科研训练五年制带学位的住院医师利用晚上、周末和补休时间在学校修完临床医学研究生专业学位课程;在临床工作中完成学位论文的临床部分。

麻醉科住院医师培训细则.总结

麻醉科住院医师培训细则.总结

麻醉科住院医师培训细则总结概述麻醉科住院医师是医院麻醉科的专业人员,主要负责对病人的麻醉和镇痛操作,是医院医护团队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为了保证麻醉工作质量的稳定、规范和安全,医院对麻醉科住院医师进行培训和考核。

常规培训周期麻醉科住院医师培训一般持续三年,规定时间内需要完成资格证书的考试和本科文凭。

在此期间,麻醉科住院医师除了完成日常工作之外,还需要参加一些常规培训。

内容常规培训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麻醉科学理论与知识•麻醉和镇痛药物的种类、使用方法、注意事项等方面的知识•基础诊治和急救抢救相关科目的知识•与麻醉科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医疗伦理等知识形式常规培训的形式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研究生硕士培训•科研项目•医疗会议与学术讲座•自学考试•实习和轮转等考核考试类型麻醉科住院医师考核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理论考试和临床技能考试。

理论考试包括麻醉科学理论和知识的考核,考试方式一般为笔试。

临床技能考试包括对麻醉操作和镇痛操作的考核,考试形式多为模拟实操。

考试要求考试要求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熟练掌握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具有足够的职业素养和医德医风•参加常规培训,积极学习提高•制定和执行麻醉计划和镇痛计划,确保患者的安全和良好的效果总结麻醉科住院医师是医院中不可或缺的一环,需要接受规范的培训和考核。

医院会从多个方面对麻醉科住院医师进行考核,以保障其职业素质和患者的安全。

培训和考核的过程中,麻醉科住院医师需要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伦理标准,确保工作的规范、安全和有效。

福建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标准(试行):麻醉科医师培训标准

福建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标准(试行):麻醉科医师培训标准

⿇醉科⿇醉科医师培训标准医师培训标准⿇醉学是以监测、调控和⽀持病⼈基本⽣命功能为主要⼿段,集临床⿇醉、危重病⼈监测治疗、疼痛诊疗、体外循环、医学教育和科学研究于⼀体的临床专科。

其包括⾼级⿇醉、危重病、疼痛和体外循环等亚专业的培训,根据中国临床⿇醉发展的现状,⾼级⿇醉培训⼜分为胸⼼⾎管⿇醉、⼩⼉⿇醉和神经外科⿇醉三类。

本细则为前3年的⿇醉科专科医师的培训,受训者通过培训并考试合格者⽅可进⼊⿇醉亚专业的培训。

⼀、培训⽬标通过全⾯、正规、严格的培训,使受训者具有良好的责任⼼、诚信和团队精神,能独⽴和基本正确地运⽤常规⿇醉⽅法,对接受常见⼿术和检查的病⼈实施⿇醉和基本⽣命功能的监测与监测,为围⼿术期医疗⼯作提供⿇醉专科会诊。

⼆、培训⽅法培训时间为3年。

受训者在⿇醉各亚专业及相关学科轮转学习。

1.所有的⿇醉科住院医师必须接受6个⽉的⾮⿇醉科室临床轮转,然后接受30个⽉的⿇醉学所包括的所有亚专科的基本训练。

2.科室轮转的安排(1)第1年:基本培训.1~6⽉:参加⾮⿇醉科室轮转,在普外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胸⼼外科、呼吸内科、⼼内科、⼩⼉内科等科室中任选2~3个科室,各轮转2~3个⽉。

7~12⽉:参加基本⿇醉技能培训(主要为普通外科⿇醉和⾻科⿇醉)。

第1年结束后必须参加并通过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

获得执业医师资格后⽅能参加后续的培训。

(2)第2~3年:临床⿇醉各亚专业、疼痛诊疗和重症监护室(ICU )轮转。

⿇醉科专科医师培训阶段科室轮转时间安排表轮转亚专业 时间(⽉)⾮⿇醉轮转(2~3个科室) 6基本⿇醉技能培训(主要为普通外科、泌尿外科和⾻科⿇醉) 6眼科和⽿⿐喉科⿇醉 2⼝腔外科⿇醉 1神经外科⿇醉 2胸⼼⾎管外科⿇醉 3妇产科⿇醉 2⼩⼉外科⿇醉 3门诊和⼿术室外⿇醉(DSA) 1⿇醉恢复室 1疼痛治疗(可以是疼痛门诊和/或疼痛病房和/或术后疼痛随访) 3ICU (5个⽉ICU 或其中⼀个⽉为神经外科) 5休假 1总计 36注:上述轮转时间和顺序各培训基地可根据具体情况适当调整,但不能缺项。

麻醉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结业实践技能考核指导标准

麻醉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结业实践技能考核指导标准
重点查体
3
麻醉计划拟定
2
知情同意书签署
2
麻醉管理要点
10
第三站:心肺复苏
病情判断和CPR前准备
模拟器械+口试
20
20
3
12
单人考核为宜,以便均衡各站考查时间。考查标准可参照美国2015心肺复苏指南。考核要点在于实践操作,能模拟操作的不宜以口试代替
胸外心脏按压
5
开放气道与人工通气(口咽通气道、面罩)
4
合计
——
——
100
100
60
——
1、考站设计,考核内容等可根据基地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2、以上任何一站不通过,均视为不通过。
电除颤
5
血管活性药物应用
复苏评估与不同阶段要点
3
第四站:人工气道辅助通气
声门下辅助通气(气管插管)
模拟器械+口试
20
20
12
12
考核要点在于实践操作,能模拟操作的不宜以口试代替
声门上辅助通气(喉罩)
8
第五站:椎管内麻醉
椎管内麻醉模拟操作+相关知识
模拟器械+口试
操作的不宜以口试代替
2
心电图
3
血气
3
电解质与酸碱平衡
3
凝血功能
2
胸部x-ray
2
心脏超声报告
3
第二站:麻醉前访视及麻醉计划(体现人文沟通)
病史采集总结
病例分析/软硬件或SP(口试)
20
20
3
12
采用ASA1~2级拟行择期1-3级手术的患者病例。各考核基地至少建立50份病案库,注意点面结合,不宜雷同;查体部分采用软硬件模拟;有条件的考核基地可全部采用SP模式

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麻醉科培训细则

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麻醉科培训细则

3 4 ������ 麻醉恢复室和苏醒期并发症 呕吐防治指南 3 6 ������ 术后恶心 ㊁ 3 8 ������ 心脏病人非心脏手术的麻醉 4 0 ������ 儿科麻醉
( 二) 较高要求 1 ������ 教学能力培养 建议教学医院的住院医师担任助教工作和在第 3 年时担任见习带教工作 .
( ) 住院医师每年至 少 应 有 1 周 时 间 担 任 专 业 基 地 内 部 教 学 的 助 教 工 作 , 协 1 助任教医师搞好教学工 作 ( 包 括 病 例 讨 论㊁ 杂 志 俱 乐 部㊁ 科 研 讨 论 会㊁ 住院医师理 . 论课和晨课等 ) ( ) 助教职责 : 提前 1 周与任教医师讨论学术 周 的 计 划 和 方 案 , 准备杂志俱乐 2 部读书报告 2 篇 , 所选 文 献 应 为 具 有 科 学 意 义 和 临 床 意 义 且 设 计 较 佳 的 文 献 , 鼓 励用英文讲解文献 . 主 动 征 求 任 教 医 师 的 要 求 . 如 果 发 现 第 2 周 的 任 何 一 次 教 学活动因某种原因而不 能 实 现 , 应 立 即 向 主 管 老 师 汇 报 并 提 前 做 好 安 排, 以确保 每项活动正常进行 . 在病例讨论过程中应详细记 录 讨 论 要 点 , 并在讨论会后将方 案整理存档 . 若该周科 内 有 特 殊 专 家 讲 座 或 其 他 任 何 麻 醉 与 危 重 医 学 教 研 室 主 , 持或参与的学术活动 ( 包括周末 ) 当周助教应协助活动的正常开展 .
2 0 6
麻醉科培训细则 教学活动及其数量要求 ㊀㊀ 名 ㊀ 称 数㊀量 2次 2次 2次 ㊀㊀ 名 ㊀ 称 数 ㊀ 量 ㊀㊀ 2次 2 小时 2 1天
病例讨论助教 科研讨论会助教 晨课助教
杂志俱乐部助教 急救与复苏教学 助教工作日

麻醉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结业实践技能考核指导标准

麻醉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结业实践技能考核指导标准
病例分析,采用SP辅助考核,可由考官充当SP
20
25
15
采用ASA 1-2级拟行择期手术的患者病例。各考核基地至少要建立50份病案库,注意点面结合,不宜雷同。病例由学员抽签或在标准病例目录内挑选
第三站:心肺复苏
1.单人气囊面罩心肺复苏(模拟,按压2周期,时长8分钟),内容包括
a)病情判断和CPR前准备 3分
麻醉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结业实践技能考核指导标准
姓名
准考证号
培训专业
考站
考核内容
考核形式与方法
时间
(分钟)
分值
(分)
合格标准
备注
考官签名
第一站:辅助检验及检查资料判读
1.血常规 1分;2.生化检查(肝肾功能)2分;3.心电图2分;4.血气2分;5.电解质与酸碱平衡2分;6.凝血功能2分;7.胸部X-Ray 2分;8.心脏超声报告 2分
b)胸外心脏按压 5分
c)开放气道与人工通气(采用气囊面罩通气) 4分
2.单人电除颤与复苏药物应用(时长6分钟)
a)电除颤 4分
b)药物应用 1分
3.复苏评估与不同阶段要点(口述,时长6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钟) 3分
模拟器械+口试
20
20
12
单人考核为宜,以便均衡各站考查时间。考查标准可参照美国2015心腹复苏指南。考核要点在于实践操作,能模拟操作的不宜以口试代替。
人机对话
20
15
9
每项检验检查随机抽取一份报告(给出参考值),共8份,用于判读。题目全部采用五选一的单项选择题形式
第二站 麻醉前访视及麻醉计划(体现人文沟通)
1.麻醉病史采集及总结(时长3分钟,SP)4分;2.麻醉相关的重点查体(时长3分钟,模型:查体后汇报所得体征;SP:口述查体项目及所得体征) 4分;3.麻醉计划制定(口述,时长4分钟) 4分;4.知情同意书签署(时长5分钟,SP) 4分;5.麻醉管理要点(时长5分钟,口述) 9分

2023年麻醉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标准细则

2023年麻醉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标准细则

麻醉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原则细则麻醉学是一门波及面广、整体性强旳临床医学,它与临床各学科关系亲密,更是临床各学科尤其是外科手术医疗旳基础。

麻醉学科根据医疗技术特点分为:一般外科麻醉、心胸外科麻醉、神经外科麻醉、小儿麻醉、妇产科麻醉、口腔麻醉、眼耳鼻咽喉科麻醉、骨科麻醉、手术室外麻醉、重症监测治疗、疼痛诊断和体外循环等亚专业。

麻醉科住院医师不仅要掌握麻醉科医师必须具有旳监测、调控和支持人体基本生命功能旳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且需要理解有关学科旳基本医疗知识。

一、培训目旳通过3年旳规范化培训,使住院医师打下扎实旳麻醉科临床工作基础,可以掌握对旳旳临床工作措施,精确采集病情、对旳书写麻醉记录;系统掌握麻醉学有关旳基本理论,理解本专业国内外新进展,纯熟掌握麻醉科常用旳临床技能;能基本对旳和独立地实行常规临床麻醉。

培训结束时,可以具有良好旳职业道德和人际沟通能力,具有独立从事麻醉科临床工作旳能力。

二、培训措施采用在麻醉科各亚专业和非麻醉科室轮转旳方式进行。

通过管理病人、参与门、急诊工作和多种教学活动,完毕规定旳病种和基本技能操作数量,学习麻醉科旳专业理论知识,认真填写《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登记手册》,规范书写病历,参与见习/实习医生和住院医师旳麻醉科临床教学工作。

麻醉科轮转应包括麻醉科所有亚专业旳基本训练。

非麻醉科室轮转由各基地根据实际状况安排在一般外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胸心外科、呼吸内科、心血管内科、内分泌科、小儿内科、急诊科、心电图室、影像科等科室中任选2~3个科室,各轮转2~3个月,合计不能少于6个月。

轮转科室及时间安排见表1。

轮转时间和次序由各培训基地根据详细状况合适调整,但不能缺项。

33个月旳基本培训后可以有3个月旳机动培训时间,提议安排非临床麻醉科室旳轮转。

表1 麻醉科住院医师轮转科室及时间安排轮转科室时间(月)非麻醉科室: 6(一般外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胸心外科、呼吸内科、心血管内科、内分泌科小儿内科、急诊科、心电图室、影像科,任选2~3个科室)麻醉学亚专业:普外科麻醉 3骨科麻醉 1泌尿外科麻醉 1眼科和耳鼻咽喉科麻醉 2口腔外科麻醉 1神经外科麻醉 2胸心血管外科麻醉 3妇产科麻醉 2小儿外科麻醉 3门诊和手术室外麻醉 1麻醉恢复室 1疼痛治疗(疼痛门诊和/疼痛病房) 4ICU 3 合计33三、培训内容和规定(一)基本规定1.基本麻醉技能操作技术名称最低例次全身麻醉250 椎管内麻醉(含硬膜外麻醉)100 (其中鞍麻、骶管、腰硬联合不得少于10例)神经阻滞和局部麻醉30 监测下旳麻醉管理(MAC)402.有关轮转科室麻醉技能3.特殊麻醉技能4.ICU 技能5.理论学习方式三年培训期间,住院医师必须完毕至少50次旳住院医师理论课学习(麻醉学有关课程提议见附表),包括在其他临床学科轮转时所参与旳学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麻醉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考核细则
麻醉学是一门涉及面广、综合性强的临床医学学科。

现代麻醉学的工作范围与研究内容包括临床麻醉学、重症监测治疗、急救复苏和疼痛诊疗等方面。

临床麻醉的主要目标是为外科手术的顺利进行提供无痛、肌肉松弛、意识消失和反射抑制等必要条件;对病人的生理机能进行检测、调节和控制;确保病人术中的安全和术后恢复顺利。

麻醉科主管的重症检测治疗室主要收治外科系统的各种危重病人,如呼吸衰竭、休克、心肺复苏后期治疗等,以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

急救复苏包括院内、外的以心肺复苏及后期治疗为主的各项急救诊疗工作。

疼痛诊疗主要针对疼痛的诊断和治疗、术后镇痛、分娩镇痛及晚期肿瘤镇痛等。

培训目标
通过3~5年的专业培训,使住院医师具备良好的医德医风,比较全面地掌握医学基础知识、较系统的专业知识以及熟练地临床实践技能,并具有一定的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达到主治医师的水平。

具体目标如下:(1)系统掌握麻醉学相关基本理论,了解本专业国内外新进展并能与实际工作相结合。

(2)能熟练地掌握麻醉学常用的临床技能,同时具有一定的临床经验和科学的临床思维能力,能基本正确和独立地实施常规临床麻醉。

(3)能对
见习和实习医师进行指导。

(4)了解临床科研方法,能紧密联系临床实践,写出具有一定水平的病案报告和综述。

(5)具有一定的外语听、说、读、写能力。

并可阅读一些麻醉学的外文书刊。

(6)具备良好的从医所需要的人文综合素质。

培训方法
建立完整的个人档案,包括临床实践、科学研究、教学实践、论文撰写等内容。

(1)受培训前的个人详细资料,包括学历、工作经历;
(2)临床实践部分,包括每天完成的手术工作全部内容;
(3)参加科室上级医师讲课次数、内容;
(4)参加学术会议、课题研究、发表论文情况;
(5)考勤以及受行政奖励或处分情况;
(6)每1个月总结一次,由培训组长签名认可
培训要求
一、第一阶段(第一年至第三年)
第1年为基本培训。

1~6月:参加非麻醉科室轮转,在普外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胸心外科、呼吸内科、心内科、小儿内科等科室中任选2~3个科室,各轮转2~3个月。

7~12月:参加基本麻醉技能培训(主要为普外科麻醉和骨科麻醉)。

第1年结束后必须参加并通过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

获得执业医师资格后方能参加后续的培训。

第2年和第3年:参加麻醉各亚专业科室的轮转。

包括:基本麻醉技能培训(主要为普外科和骨科麻醉)、眼科和耳鼻喉科麻醉、口腔外科麻醉、神经外科麻醉、胸心血管外科麻醉、妇产科麻醉、小儿外科麻醉、门诊和手术室外麻醉、
麻醉恢复室及疼痛治疗(可以是疼痛门诊和/或疼痛病房),各亚专业轮转时间1~3个月不等。

第3年结束前必须参加并通过河南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一)时间安排
1.临床麻醉:24个月。

2.轮转科室:12个月。

轮转重症检测治疗室(ICU)、心内科、呼吸内科、小儿科、心电图室、普外科、胸外科等。

(二)培训具体要求
1.掌握麻醉学基本理论,包括与专业相关的解剖学、生理学、药理学知识,临床麻醉和急救复苏基本知识等。

2. 掌握临床麻醉的基本内容,包括麻醉前病情分析与评价、麻醉方法的选择、麻醉前准备、麻醉实施和管理,麻醉小结书写及合并症的诊断和处理。

3.掌握麻醉基本操作技能,包括腰麻、硬膜外阻滞、神经阻滞、气管内全麻等,以及基本监测技能。

4.能独立管理ASAI~II级病人的常规及急诊手术的麻醉。

5.基本掌握常用止疼技术和术后疼痛的处理。

6.进行相关学科的培训,拓宽知识面,增强对合并其它疾病的手术病人的麻醉评价和处理能力。

(三)要求完成工作
1.临床麻醉
至少应实行临床麻醉800例,并正确书写麻醉记录单和小结。

其中椎管内麻醉350例、臂丛阻滞60例、气管内麻醉350例(包括双腔气管插管10次)。

除掌握心电图、血压、脉搏、呼吸、呼吸末CO2分压、体温等无创监测技术,还应施行中心静脉置管10次、直接动脉测压10次。

2.ICU
基本掌握术后病人呼吸和循环功能的改变特点、常见症的诊断与处理、常用监测技术及其临床应用、呼吸治疗的适应症和方
法(包括氧治疗、胸部物理疗法、机械通气的临床应用等)、循环支持治疗的适应症和方法。

参加管理病人20~30例。

3.理论学习
完成住院医师的全部专业课程。

系统阅读麻醉学专著,如《现代麻醉学》、《摩根临床麻醉学中文版》、《美国麻省总医院麻醉手册》等。

阅读《中华麻醉学》杂志和《国外医学麻醉学与复苏》分册等中、外文专业期刊,参加每周一次的继续教育培训学习,每人每年参加学习数不得低于20次。

教学与科研能力的培训:参加麻醉临床实习医师的教学。

4.轮转内科:
心内科病房,管理病床至少3张。

CCU 参加管理病人20例。

呼吸内科管理病床至少3张。

要求能熟练接诊病人,按时完成病例记录。

基本掌握专科病人的医疗常规,包括诊断、鉴别诊断、检查和治疗方案。

具有一定的处理内科急诊病人的能力,如心力衰竭、肺水肿、高血压危象、心绞痛、心肌梗塞、心律失常、循环骤停、呼吸衰竭、气胸等。

5.轮转胸外科或普外科,熟悉该科常见病的诊断、检查及治疗原则。

熟悉某些特殊检查方法。

管理病床至少10张,参加手术20次。

二.第二阶段(第四年至第五年)
亚专科培养阶段。

包括:心血管外科麻醉、胸科麻醉、神经外科麻醉、小儿麻醉及疼痛诊疗等。

第五年结束前必须参加并通过河南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一)时间安排、
临床麻醉21个月(含总住院医师6个月以上、疼痛诊疗1个月),ICU 3个月。

(二)培训要求
1.掌握特殊病例(包括各专科病例)、危重病例及急诊病例的麻醉前估计、准备,麻醉的实施和管理。

2.掌握危重病人的急救和处理原则。

3.掌握临床各种监测技术的操作技能及其临床应用。

4.有一定的教学、临床科研及业务行政管理能力。

(三)要求完成的工作
1.临床麻醉:施行麻醉至少300例,着重参加心胸、胸外、儿外及疑难手术的麻醉至少100例。

参加重危病例的抢救及ASAIII级以上的病人的麻醉30例。

2.理论学习完成必修课和选修课;参加市级以上学术活动或会议10次,科、院级学术活动20次。

阅读国内外专业文献至少100篇。

3.教学和科研能力的培训;参加本科生麻醉见习和实习的教学活动。

4.ICU:熟悉掌握常用监测技能和临床应用,包括血流动力学参数的监测、计算和临床应用。

能熟练处理外科常见危重病人,包括呼吸衰竭、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失调、心律失常、心力衰竭、休克及心肺脑复苏等。

5.总住院医培训:在科主任领导下承担科室日常业务管理及部分行政工作。

负责院内会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