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研究(完整资料).doc
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研究

编号2013190216 研究类型理论研究分类号学士学位论文(设计)Bachelor’s Thesis论文题目黄石市城市转型研究作者姓名肖华琴学号2009119010216所在院系城市与环境学院学科专业名称地理科学导师及职称王晓玲讲师论文答辩时间黄石市城市转型研究肖华琴(指导教师,王晓玲讲师)(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中国黄石 435002)摘要:本文通过借鉴国内外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一些成果,认真总结黄石市这样一个以有色金属矿产开发为主要工业基础的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和可持续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为了实现城市转型发展,黄石市在调整产业结构、解决民生问题、进行城市建设、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并举得了一定的转型发展成效。
但在转型发展中,资源枯竭城市还存在经济总量小、产业结构不协调、解决就业难、环境治理难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制约了转型发展的步伐。
为了更直观地反映出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发展的成效,本文通过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发展指标体系,采集近年来黄石城市转型发展的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和计算,得出黄石市城市转型的效果。
在此基础上,本文针对黄石城市转型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树立可持续发展观、推进机制创新、发展现代服务业和旅游业、推广绿色生产与绿色生活等应对措施,使城市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关键词:黄石市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AbstractIn this paper, by drawing on the resources-exhausted cities with economies in transi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t home and abroad some of the results, conscientiously sum up the Huangshi City in a non-ferrous metal mineral development as the main industrial base resource depletion problems faced by urban economic restructuring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 transformation, Huangshi City in adjusting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livelihood issues, urban construction, improve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has taken a series of measures, both had a certain degree of effectiveness of the restructuring and development. But resource-exhausted cities in the restructuring and development, the economy is small, uncoordinated industrial structure, to solve the difficult employment,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is difficult, and many other issues, these problems have constrained the pace of trans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In order to more directly reflect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trans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resource-exhausted cities, through the use of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the establishment of resource-exhausted cities in transition development indicator systems, collecting the nondimensional Yellowstone urban restructuring and development of data processing and computing in recent years, come to Yellowstone urban transformation effect. On this basis,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the restructuring and development of Huangshi City, promot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to promote institutional innovation,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service industry and tourism, and response measures to promote green production and green living, the city embarked on path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Keywords: Huangshi City;resources-exhausted cities;Transformation目录1前言1.1研究背景和意义1.2理论基础1.3国内外研究现状1.4研究的技术路线及研究方法2黄石市转型发展现状分析2.1黄石市发展基本成果2.2黄石市转型中的必然性2.3转型发展的现状3黄石城市转型效果评价实施3.1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效果评价体系3.2构建判断矩阵及一致性检验3.3指标标准化处理3.4黄石市城市转型发展效果分析及评价4黄石市城市转型的几点思考和建议4.1 提高经济转型效果的对策4.2 提高环境转型效果的对策4.3 提高民生改善和城市建设转型效果的对策总结与展望参考文献黄石市城市转型研究肖华琴(指导教师,王晓玲讲师)(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中国黄石 435002)1.前言1.1研究背景和意义1.1.1 研究背景资源枯竭型城市是资源型城市发展到资源枯竭期的特有现象。
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战略研究

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战略研究--资源枯竭城市转型风险及典型城市转型经验研究摘要资源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是个世界性的课题。
目前,我国有近1/3的资源型城市面临着资源枯竭的问题,城市转型是资源牯竭型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转型战略是资源枯竭型城市顺利转型的重要保证。
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面临着一系列复杂问题和多种障碍,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是一项系统工程,面临着一系列重大的经济、社会和环境矛盾。
在转型的过程中,既要立足当前,解决困难群体的生存和基本生活的问题,又要谋求长远,努力实现城市长期、稳定、可持续发展;既要抓转型,发展接续产业,又要抓富余人员向区域外的转移,为转型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既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也离不开以政府为主导的政策体系的支撑;即需要国家政策和资金的支持,更需要多渠道筹措资金,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风险防范则是实施转型战略的关键所在。
文章在对这些问题进行梳理分析的基础上,参考国内外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资源型城市的特点,探讨相关的对策和启示。
本文的主要内容如下:1.资源枯竭型城市简介:对资源枯竭城市的界定、目前中国存在资源枯竭城市的现状及现有的国内外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状况进行阐述;2.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障碍:对我国目前存在的资源枯竭城市所面临的困境、可持续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描述;3.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战略风险以及转型中需要正确处理的几个关系;4.国内外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经验和启示:阐述目前为止国内外资源枯竭型市转型成功或是失败的经验教训,并以一个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事例进行展示描述关键词:资源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可持续发展;风险;经验目录摘要 (3)第一章绪论 (5)1.1 论文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5)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7)1.3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10)第二章资源枯竭城市现状和转型状况 (11)2.1对资源枯竭城市及其转型风险界定 (11)2.1.1型城市的3个界定原则 (11)2.1.2资源型城市的4个界定标准 (12)2.2中国存在资源枯竭城市的现状 (13)第三章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需要正确处理的关系 (14)3.1资源枯竭城市所面临的困境 (14)3.2 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障碍 (15)3.3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中需要正确处理的几个关系 (16)第四章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战略风险 (19)4.1资源枯竭城市转型战略风险的内涵 (19)4.2资源枯竭城市转型战略风险的识别 (19)4.2.1战略风险识别的方法 (19)4.2.2基于环境扫描的转型战略风险识别 (20)4.3 资源枯竭城市转型战略风险的评价 (23)4.3.1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23)4.3.2模糊综合评价 (25)第五章国内典型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困境、原因及对策 (28)5.1阜新市转型的困境、原因及对策 (28)5.1.1.阜新市的基本情况 (28)5.1.2 阜新城市转型的困境与原因分析 (29)5.1.3 推动阜新城市转型的对策建议 (30)5.2甘肃省白银市转型的困境及对策 (31)5.2.1.白银市的基本情况 (31)5.2.2 白银市接续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31)5.2.3 白银市经济转型的实践 (33)5.3 铜陵市转型的做法及启示 (34)5.3.1.铜陵市的基本情况 (34)5.3.2 铜陵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的主要做法 (35)5.3.3 铜陵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的启示 (37)第六章国内外资源枯竭城市转型的经验和启示 (37)6.1 国内外资源枯竭城市转型的经验 (37)6.1.1 国外经验 (37)6.2.2 国内经验 (37)6.3 国内外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启示 (38)第七章总结与展望 (39)第一章绪论1.1 论文选题的目的和意义资源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可再生资源,如水力资源、森林资源、太阳能、风能资源等;二是不可再生资源,如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可燃矿物资源,以及黑色、有色、非金属矿等非可燃矿物资源。
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随着经济发展进程的加快,资源枯竭型城市面临着转型的重大挑战。
资源枯竭型城市在长期依赖单一资源的发展模式下,存在着严重的资源枯竭、环境污染、产业结构单一、经济发展困难等问题。
为了促进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经济转型,需要针对这些问题制定相应的对策。
资源枯竭问题是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中首要解决的问题。
对于资源枯竭的解决,可以通过引入新的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加强环境保护等途径来实现。
可以通过引入新的资源来解决资源枯竭的问题,例如发展新的能源产业,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等。
还可以通过技术创新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例如节能减排技术、循环经济等,将资源的利用率提高到最大程度。
环境污染问题也是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资源枯竭型城市在长期单一资源开发中,往往存在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这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形成了严重的制约。
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的关键是加强环境保护工作。
可以通过加大环境治理力度,推动绿色产业发展,加强环境监测等方式来解决环境污染问题。
产业结构单一也是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中的一个突出问题。
在资源枯竭型城市中,经济发展主要依靠单一的资源产业,导致城市的经济结构单一,不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加强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
可以通过培育新的产业,引进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现代服务业等方式来改变产业结构单一的问题。
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中存在着资源枯竭、环境污染、产业结构单一、经济发展困难等一系列问题。
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采取引入新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加强环境保护、优化产业结构、加强科技创新等多种对策。
只有通过全面的改革措施,才能实现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成为当前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资源枯竭型城市一般指的是依赖于单一资源产业或者资源环境破坏严重的城市,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由于资源枯竭或者短缺导致经济发展受到严重限制,市场需求下降,经济增长乏力,这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
针对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中面临的问题,本文将从多个角度进行探讨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问题分析1. 单一资源依赖问题资源枯竭型城市一般依赖于某一种资源产业,例如煤炭、石油、矿产等,这种单一资源依赖导致了城市经济的不稳定性。
一旦该资源价格波动或者市场需求下降,将直接冲击城市的经济发展。
这种情况下,城市很难进行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2. 环境污染问题资源枯竭型城市往往伴随着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特别是煤炭、石油等资源开采过程中常伴随着大量废气、废水排放,影响了城市的生态环境和居民健康。
环境污染不仅增加了治理成本,而且还制约了城市的产业升级和转型发展。
3. 人才流失问题由于资源枯竭型城市缺乏多样化的产业和发展机会,往往导致高素质人才外流,造成了城市人才流失的问题。
这将直接影响城市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对城市的经济转型造成了巨大的挑战。
4. 投资不足问题资源枯竭型城市在经济转型过程中,往往面临着投资不足的问题。
由于市场需求下降,企业盈利能力不足,导致了投资意愿的缺乏,使得城市的转型发展进程进一步受阻。
二、对策建议1. 多元化产业发展资源枯竭型城市需要加强多元化产业发展,通过挖掘和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人力资源、文化资源等,发展多元化产业,形成优势产业集群,实现经济结构的多元化和产业升级。
政府可通过出台政策扶持和引导,鼓励吸引高新技术、绿色环保产业等新兴产业的发展,提高城市的产业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2. 环境保护和治理资源枯竭型城市需要加大环境保护和治理的力度,通过推动清洁生产、节能减排、循环经济等措施,减少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提高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摘要】资源枯竭型城市是一种面临资源枯竭困境的城市类型,面临着经济转型的巨大挑战。
本文旨在探讨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中所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并提出加强政府引导、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等对策。
文章分析了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的现状,指出其存在的问题。
然后,结合实际情况探讨了针对这些问题的解决对策,包括调整产业结构、培育新兴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等。
强调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的重要性,提出未来研究方向,并呼吁加强政府支持和社会参与,共同推动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问题、对策、政府引导、产业结构调整、科技创新、新兴产业、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重要性、未来研究方向。
1. 引言1.1 研究背景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是当前经济发展中面临的重要问题,随着资源的枯竭和环境污染的加剧,传统产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资源枯竭型城市必须积极转型,寻找新的发展路径。
研究背景中需要理清资源枯竭型城市面临的严峻形势,探讨其转型发展的紧迫性。
随着资源的减少和环境的恶化,传统产业生产方式已经无法应对新的挑战,这对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而且,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发展已经不能再依赖于传统产业,必须寻找新的增长点和发展机遇。
通过研究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中所面临的问题以及对策,可以为这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的参考和支持。
本文将就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的现状分析、问题与对策进行深入研究,以期为相关城市的转型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1.2 研究目的资源枯竭型城市是指在长期的资源开采和利用过程中,资源逐渐枯竭或者严重减少,导致城市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影响的城市。
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成为当今重要的研究课题。
而本文旨在探讨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中所面临的问题,提出有效的对策措施。
1.分析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现状,了解其发展瓶颈和困境,为进一步制定转型策略提供依据。
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发展研究

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发展研究作者:郑国华来源:《经营者》2015年第06期摘要本文针对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发展,首先概述了资源枯竭型城市概念及其特征,并论述了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产业结构调整模式,进而详细介绍了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的具体实施策略。
关键词资源枯竭型转型发展一、引言资源枯竭型城市主要是指依靠自然资源或者是能源矿产资源等开采兴起的城市,但当前处于资源已经面临枯竭的资源型城市。
资源枯竭型城市由于主要是依赖于资源开采加工产业,因而产业结构单一、技术落后,当资源枯竭以后,城市发展后劲推动力不足,而且面临着巨大的职工就业与社会保障压力,转型升级发展的任务非常繁重。
为了实现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升级发展,确保这些城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结合城市的实际情况,研究转型升级发展对策,对产业结构进行优化调整,全面解决各种历史遗留以及发展制约问题,实现区域经济的平衡可持续发展。
二、资源枯竭型城市及其特征资源枯竭型城市,主要是指因为资源的开发利用逐步衍生发展而来的城市,由于受到资源开发利用产业的萎缩衰退,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出现衰落问题的城市。
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自然资源出现枯竭。
在我国,很多的资源型城市在发展的历程中,普遍是在我国工业化的初期阶段发展而来,当时国家全力推动经济发展,因而这些城市在产业经济布局上也都是粗放式的发展道路,长期无节制的对自然资源的开采造成了资源采出量与储蓄量比例处于高位,而且按照当前的开采技术条件及能力开采时间难以维持5年以上,支撑整个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资源开采产业萎缩,严重制约了城市的长远发展。
(2)生态环境破坏严重。
对于以自然资源开采为主要产业结构的资源枯竭型城市而言,长期粗放式的资源开采作业,又缺乏必要的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造成了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特别是空气、水源、植被等污染破坏严重,对于资源型城市居民的健康生活以及城市的长期发展都带来了严重的不良影响。
石油资源枯竭城市的转型发展问题研究

石油资源枯竭城市的转型发展问题研究一、引言1. 研究背景和意义2. 研究目的和内容3. 研究方法和框架二、石油资源枯竭城市的定义和特征1. 石油资源枯竭的概念和过程2. 石油资源枯竭城市的主要特征3. 石油资源枯竭城市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三、石油资源枯竭城市转型的难题1. 经济转型困境a. 依赖性经济结构b. 高失业率和贫困问题2. 社会转型挑战a. 社会结构调整b. 社会问题的加剧3. 环境转型问题a. 自然环境污染与恢复b. 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四、石油资源枯竭城市转型的策略和路径1. 经济转型策略a. 多元化产业发展b. 促进创新和科技发展2. 社会转型路径a. 提高教育与技能培训水平b. 发展公共服务和社会福利3. 环境转型策略a. 推动绿色发展和低碳经济b. 提升环境监管和管理能力五、国内外石油资源枯竭城市案例分析1. 国内石油资源枯竭城市案例a. 大庆市的转型发展经验b. 哈尔滨市的产业结构调整2. 国际石油资源枯竭城市案例a. 休斯敦的能源转型策略b. 阿尔伯塔省的经济多元化发展六、石油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发展的建议1. 宏观层面a. 制定和实施产业和规划b. 加大对科技创新和人才引进的支持力度2. 产业结构调整层面a. 发展新兴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b. 加强现有产业的转型升级3. 社会发展层面a. 加大教育和培训的投入b. 建设完善的社会保障和福利体系4. 环境保护层面a. 加强环境保护意识和法规建设b. 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七、总结和展望1. 主要研究结论2. 存在的不足和局限性3. 未来研究方向和建议。
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随着全球化和工业化的发展,资源枯竭型城市(以下简称‘资源城市’)逐渐成为许多国家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柱之一。
然而,由于长期依赖于单一资源的开采和开发,资源城市在经济转型的进程中显得十分困难。
本文将探讨资源城市经济转型中的问题及对策。
一、问题阐述1. 产业结构单一:大多数资源城市在经济中只有一种产业,导致产业结构严重单一,市场风险性增大。
2. 经济高度依赖自然资源:资源城市经济高度依赖矿产、石油和天然气等自然资源,因此,经济波动性和不稳定性高。
3. 需要大量的投资:资源城市的经济转型需要大量的投资来改善产业方向,更好的转型模式。
基建,自然环境整合等高成本工程等。
4. 人口流失:随着资源开采的进一步深化,许多形成的资源城市往往给予需要更高技能的工人就业机会少,低薪水,劳动强度大等问题。
因此引导大量人口流失。
二、对策研究1. 推动产业多元化:引入大量新兴产业,通过政府引导新型企业的发展,吸引新的人才进驻,打破单一产业壁垒。
2. 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基础设施水平,使城市更加有吸引力和竞争力。
3. 科技创新:在主要城市经济中投资更多的研究、开发,帮助集团公司设计更合适地行为计划,以提升竞争力。
增加科技创新投入,瞄准未来市场,从资源城市中走向技术与创新城市。
4. 增加政府支持:政府应加大支持力度,鼓励资源城市各方面转型改革,为资源城市打造更好的发展环境。
政府资金可以通过补贴或借贷保障,给予资源城市重构,技术销售培训,工业入门项目,助力其实现经济转型。
5. 加强国际合作:在经济转型的过程中,与其他国家和地区进行经济合作,通过跨国合作和交流,吸引更大量的外界厂商和工业转型革新。
6. 生态治理:沙漠地区、森林荒漠化、矿产开采带来的生态破坏等问题,加强生态监督与治理,保护自然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总结综上所述,资源城市经济转型虽然面临诸多问题,但各种问题均不是无解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此文档下载后即可编辑编号2013190216 研究类型理论研究分类号学士学位论文(设计)Bachelor’s Thesis论文题目黄石市城市转型研究作者姓名肖华琴学号2009119010216所在院系城市与环境学院学科专业名称地理科学导师及职称王晓玲讲师论文答辩时间黄石市城市转型研究肖华琴(指导教师,王晓玲讲师)(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中国黄石435002)摘要:本文通过借鉴国内外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一些成果,认真总结黄石市这样一个以有色金属矿产开发为主要工业基础的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和可持续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为了实现城市转型发展,黄石市在调整产业结构、解决民生问题、进行城市建设、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并举得了一定的转型发展成效。
但在转型发展中,资源枯竭城市还存在经济总量小、产业结构不协调、解决就业难、环境治理难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制约了转型发展的步伐。
为了更直观地反映出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发展的成效,本文通过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发展指标体系,采集近年来黄石城市转型发展的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和计算,得出黄石市城市转型的效果。
在此基础上,本文针对黄石城市转型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树立可持续发展观、推进机制创新、发展现代服务业和旅游业、推广绿色生产与绿色生活等应对措施,使城市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关键词:黄石市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AbstractIn this paper, by drawing on the resources-exhausted cities with economies in transi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t home and abroad some of the results, conscientiously sum up the Huangshi City in a non-ferrous metal mineral development as the main industrial base resource depletion problems faced by urban economic restructuring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 transformation, Huangshi City in adjusting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livelihood issues, urban construction, improve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has taken a series of measures, both had a certain degree of effectiveness of the restructuring and development. But resource-exhausted cities in the restructuring and development, the economy is small, uncoordinated industrial structure, to solve the difficult employment,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is difficult, and many other issues, these problems have constrained the pace of trans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In order to more directly reflect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trans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resource-exhausted cities, through the use of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the establishment of resource-exhausted cities in transition development indicator systems, collecting the nondimensional Yellowstone urban restructuring and development of data processing and computing in recent years, come to Yellowstone urban transformation effect. On this basis,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the restructuring and development of Huangshi City, promote sustainabledevelopment and to promote institutional innovation,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service industry and tourism, and response measures to promote green production and green living, the city embarked on path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Keywords: Huangshi City;resources-exhausted cities;Transformation目录1前言1.1研究背景和意义1.2理论基础1.3国内外研究现状1.4研究的技术路线及研究方法2黄石市转型发展现状分析2.1黄石市发展基本成果2.2黄石市转型中的必然性2.3转型发展的现状3黄石城市转型效果评价实施3.1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效果评价体系3.2构建判断矩阵及一致性检验3.3指标标准化处理3.4黄石市城市转型发展效果分析及评价4黄石市城市转型的几点思考和建议4.1 提高经济转型效果的对策4.2 提高环境转型效果的对策4.3 提高民生改善和城市建设转型效果的对策总结与展望参考文献黄石市城市转型研究肖华琴(指导教师,王晓玲讲师)(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中国黄石435002)1.前言1.1研究背景和意义1.1.1 研究背景资源枯竭型城市是资源型城市发展到资源枯竭期的特有现象。
建国以来,我国资源型城市为国家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然而,就依赖开采城市所储藏矿藏资源做为城市生存与发展主要因素的资源型城市而言,资源是有限的,环境的承载力也是有极限的。
资源型城市所依赖的“资源一产品一污染”单向流动产业模式必然会出现城市资源的枯竭[1],先污染后治理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伴之而来的也必将是城市生态环境的恶化,社会经济的衰退,大量人口的失业,甚至会带来社会、经济、环境的不和谐,城市走向衰败。
为了支持和引导资源枯竭城市可持续发展,2007年底,国务院出台了《关于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了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指导原则和工作目标[2]。
截止到2009年3月,国家先后两次公布了资源枯竭型城市,共计44个城市[3]。
同时,国家还通过召开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规划审查论证会,为这些城市的转型发展提供城市功能定位、战略定位、产业选择、环境治理、民生改善、规划落实的可操作性等修改意见[4]。
因此,资源枯竭型城市在国家有力地宏观指导下,取得了一定的转型发展成效,但许多问题还没有彻底解决,需要继续攻关。
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通过转型发展,资源枯竭型城市不仅能培育出新的经济增长点,解决资源枯竭的历史遗留问题,还能够是重新树立城市形象,实现可持续发展[5]。
因此,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的必要性非常大。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帮助资源枯竭地区实现经济转型”,去年年温家宝总理在全国“两会”上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又重申“促进矿产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6]。
为掌握金融危机背景下我省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情况,近期,我们省人大借在黄石召开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立法和扩内需、保增长、应对金融危机座谈会之机,对该市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进行了专题调查。
黄石市位于中国湖北省东南部,长江中游南岸,是武汉城市圈副中心城市[7]。
黄石市是以本地铁矿、铜矿、煤炭、石灰石等矿产资源开采、加工,生产钢、铜、水泥、能源为主导产业的一个典型的综合性资源型城市。
长期以来的矿山采掘和开山取石,造成开山塘口多且植被恢复难;工业区和生活区犬牙交错,造成绿化用地难;原材料工业的高能耗、重污染、强运输,造成环境治理难,城市环境为此付出了沉重代价[8]。
黄石市作为资源枯竭型城市,面临着如何寻找新出路的问题,为扭转资源渐趋枯竭,减少资源开采收益下降对城市经济发展的消极影响,逐步改变对自然资源过度依赖现状。
研究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目的就在于推动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9],促进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资源型城市发展的转型与其可持续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就现实来看,这是一个世界性难题。
因为其涉及到经济学、社会学、地理学、矿业学及生态学等多个领域,是一个涉及面广、又具有交叉性和复杂性的难点问题[10]。
就我国而言,资源型城市的发展与转型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一个重点。
之所以我国资源型城市的发展转型如此令人关注,这是因为,我国绝大多数的资源型城市大多沿用的是前苏联的“一厂一市”建设模式,绝大多数资源型城市城市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诞生的,“大企业,小政府”,“大国有,小民营”,“大工业,小市政”是其共性;而且资源型城市大多以资源立市,靠资源兴市,经济结构单一问题比较严重,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在其经济发展中根深蒂固。
随着经济体制的迅速变化和国家投资的减少,资源型城市多年形成的发展模式受到了巨大的冲击,许多困难日益显露,大量矛盾迅速滋生[11]。
比如:一些城市经济发展衰退不前,居民生活水平逐渐下降,失业人口大幅增加,生态环境日趋恶化,其发展的持续性受到了极大的挑战。
总结起来,资源枯竭型城市发展中出现的主要问题有“三危现象”和“四矿问题”[12],即经济危机、资源危机、环境危机和矿山问题、矿业问题、矿城问题、矿工问题。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这些问题伴随着市场经济的日益发展,经济全球化的日益深化,将更加严重。
1.1.2研究意义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通过转型发展,资源枯竭型城市不仅能培育出新的经济增长点,解决资源枯竭的历史遗留问题,还能够重新树立城市形象,实现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