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检验科过氧化氢酶(触酶)试验标准操作规程

合集下载

医院检验中心过氧化物酶染色操作规程

医院检验中心过氧化物酶染色操作规程

医院检验中心过氧化物酶(POX)染色操作规程[原理]粒细胞和单核细胞脑浆内含过氧化物酶,能借助受体(联苯胺)脱氢催化过氧化氢而释放新生氧。

受体被氧化成联苯胺蓝。

再与亚硝基铁氰化钠结合成稳定的蓝色颗粒而沉淀于脑浆内。

[试剂]1.联苯胺溶液:联苯胺0.38,加36%亚硝基铁氰化钠溶液1ml,再取95%乙醇加到100ml,水浴加热助溶。

贮于棕色瓶中,可保存数月。

工作时应小心溶液污染皮肤。

2.稀双氧水:临用前将30%双氧水用蒸馏水1:80稀释。

[操作](1)新鲜干燥血片或骨髓片,加联苯胺液5—8滴,使布满整张涂片,固定1—2分钟。

(2)加等量稀双氧水,用吸球吹吸,使两液混匀,作用4—8分钟。

(3)涂片用流水冲洗。

待干后再用瑞氏染液复染,复染时间约30分钟。

[结果观察]可报告阳性程度或阳性细胞%。

阴性:无蓝色颗粒和蓝色物质。

弱阳性:蓝色颗粒量少且细小,相当于(十)。

阳性:‘蓝色颗粒量多,粗细不一。

相当于(++)。

强阳性:细胞充满粗大紧密蓝色颗粒。

相当于(+++)。

[临床意义](1)粒系统细胞除早期原粒细胞阴性外,晚期原粒细胞及以下各阶段细胞均含有不同程度的蓝色颗粒。

嗜酸性粒细胞颗粒更粗大,呈深蓝色。

嗜碱性细胞为阴性。

(2)单核细胞中,除早期原始阶段外,皆呈弱阳性反应,其颗粒细小稀疏。

(3)某些网状细胞及吞噬细胞可呈不同程度的过氧化物酶阳性反应。

(4)所有淋巴细胞过氧化物酶染色皆为阴性。

(5)该化学染色是区别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和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的关键化学染色。

FAB分型规定前者阳性率<3%。

[附注](1)联苯胺溶液若明显变色发绿,应重新配制。

(2)亚硝基铁氰化钠溶液也可在临用前取0.368溶解于1ml蒸馏水中,加热助溶后应用。

(3)双氧水浓度若过高,则有抑制酶作用。

双氧水浓度太高、制片太厚、涂片冲洗不净以及粒细胞破坏过多,可造成假阳性。

涂片中粒细胞若看不见阳性颗粒,红细胞呈棕色或绿色,即示双氧水过浓。

酶活性的测定

酶活性的测定

式中
A—对照KMnO4滴定毫升数; B—酶反应后KMnO4滴定毫升数;
VT—酶液总量(ml); V1—反应所用酶液量(ml);
W—样品鲜重(g);
1.7mg
1.7—1ml H2O2。
0.1mol/L旳KMnO4相当于
紫外分光光度法:
H化测2O氢量2在,吸2使光40反率nm应旳波溶变长液化下吸速有光度强度即烈可(吸A测2收40出),随过过反氧氧应化化时氢氢间酶酶而旳能降活分低性解。。过根氧据 以1min内A240降低0.1旳酶量为1个酶活单位(u)。
硫酸盐缓冲液,盐酸羟胺,黄嘌呤,黄嘌 呤氧化酶,醋酸等。
试验环节:
计算措施:
每毫升反应液中SOD 抑止率达50%时相应 旳SOD 量为一种SOD 活力单位(U),待测 样品中旳SOD 活力由下式计算:
SOD克制率(%)=(A2-A1)/A2×100% SOD 活力(U/ml)=(A2-A1)
据此,可根据H2O2旳消耗量或O2旳生成量测定该酶活力大小。 在反应系统中加入一定量(反应过量)旳H2O2溶液,经酶促反 应后,用原则高锰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滴定多出旳H2O2

即可求出消耗旳H2O2旳量。
酶表活达性 :用每克鲜重样品1min内分解H2O2旳毫克数
酶活(mgH2O2/gFW·min)=
测定茶树鲜叶APX活性旳最佳条件
PVPP旳加入量为鲜叶重旳1.5倍,提取液pH 为7.8,反应液pH为7.0,底物AsA浓度为 0.5mmol/L。
注意事项:
(1)因为测定反应是经过加液量控制在60s内,使产生旳A290光值下 降呈良好旳线性关系。
1.试剂: 0.1mol/L Tris-HCl 缓冲液
(pH8.2

细菌室SOP文件

细菌室SOP文件

细菌室SOP文件页码:第1页共7页临床细菌检验工作的基本要求和技术一、对临床细菌检验人员的要求1.负责鉴定及签发报告的主管技术人员应通晓诊断细菌学的全面知识。

2.一般细菌室工作人员均应具备细菌传染、消毒、灭菌的知识。

3.通晓细菌室守则,并严格遵守。

4.负责人应不断更新知识,了解细菌学检验的新进展。

5.定期或随时与临床医师联系,主动参与临床病例讨论,了解病情及治疗情况,达到细菌检验与临床的密切联系。

6.工作人员应定期进行健康体检及必要的预防接种,增强自身抵抗能力。

二、工作人员守则在细菌室工作人员应注意,既不要给室内带来污染,也不要被室内的微生物感染。

工作人员必须遵守以下规则:1.穿专用的工作衣、帽入室;必要时应戴口罩。

2.不允许无关人员进入实验室。

3.室内禁止饮食、吸烟、闲谈等非专业活动。

4.养成在室内手不触及口、脸、头发及躯体的习惯。

5.操作中不可说话,以免口中飞沫污染标本。

6.每次完成工作和离开实验室前,应用肥皂洗手,接触了致病菌类,须用消毒剂消毒手。

7.个人物品不许带入室内。

8.当工作环境被细菌培养物污染,必须用适当的强消毒液泼撒覆盖污染物,并报告主管人员采取必要的措施。

9.工作人员被细菌培养物污染,应用弱或中等消毒剂清洗,必要时应给予药物治疗,并向主管负责人报告,进一步采用特殊措施。

细菌室SOP文件页码:第1页共7页基本染色方法染色的第一步是制作涂片。

菌液涂片时,用接种环沾取菌液点在载玻片上,标本可直接在玻片上涂布。

菌落涂片时,先取生理盐水1滴,置玻片上,用接种针挑取菌落,在盐水中涂布。

涂片时必须注意应轻轻操作。

猛烈的动作会改变菌细胞原有的排列形式,或造成细菌鞭毛脱落,影响结果的准确性。

制备的涂片应自然干燥,并经火焰固定,固定温度不宜过高,以玻片背面接触手背不烫为准,否则可能使细胞形态改变。

将固定后的涂片进行染色。

一、革兰染色本染色是最基本的染色法,可用于标本涂片或菌落涂片。

染色结果将细菌分为革兰阳性(紫色)和革兰阴性(红色)两类。

触酶的实验报告

触酶的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触酶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催化反应过程。

2. 掌握触酶活性测定的原理和方法。

3. 通过实验验证触酶在特定条件下的催化活性。

二、实验原理触酶(Catalase,CAT)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的酶,具有催化分解过氧化氢(H2O2)生成水(H2O)和氧气(O2)的功能。

本实验通过测定触酶催化H2O2分解的速率,来评价触酶的活性。

反应方程式如下:2H2O2 → 2H2O + O2在一定条件下,触酶催化H2O2分解产生氧气的速率与触酶的活性呈正相关。

通过测定单位时间内产生的氧气量,可以计算出触酶的活性。

三、实验材料1. 触酶样品2. 过氧化氢溶液(30%)3. 水浴加热装置4. 移液器5. 秒表6. 酸碱滴定仪7. 酸碱指示剂(如酚酞)四、实验方法1. 准备实验器材和试剂。

2. 设置实验组与对照组,分别加入触酶样品和等量H2O2溶液。

3. 将实验组和对照组置于水浴加热装置中,恒温反应一段时间。

4. 取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加入适量的酸碱指示剂,观察颜色变化。

5. 使用酸碱滴定仪测定反应体系中剩余的H2O2浓度。

6. 计算实验组和对照组产生的氧气量,并比较其差异。

7. 根据实验结果,分析触酶的活性。

五、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器材和试剂,包括触酶样品、过氧化氢溶液、水浴加热装置、移液器、秒表、酸碱滴定仪和酸碱指示剂。

2. 将触酶样品和过氧化氢溶液分别置于两个试管中,标记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3. 使用移液器取等量的触酶样品和过氧化氢溶液分别加入实验组和对照组试管中。

4. 将实验组和对照组试管置于水浴加热装置中,恒温反应一段时间(如30分钟)。

5. 取出实验组和对照组试管,分别加入适量的酸碱指示剂(如酚酞),观察颜色变化。

6. 使用酸碱滴定仪测定反应体系中剩余的H2O2浓度。

7. 计算实验组和对照组产生的氧气量,并比较其差异。

8. 根据实验结果,分析触酶的活性。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产生的氧气量分别为X1和X2,其中X1 > X2。

(完整版)实验35过氧化氢酶的活性测定

(完整版)实验35过氧化氢酶的活性测定

植物在逆境下或衰老时,由于体内活性氧代谢加强而使H2O2发生累积.H2O2可以直接或间接地氧化细胞内核酸,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并使细胞膜遭受损害,从而加速细胞的衰老和解体。

过氧化氢酶可以清除H2O2,是植物体内重要的酶促防御系统之一。

因此,植物组织中H2O2含量和过氧化氢酶活性与植物的抗逆性密切相关。

本实验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过氧化氢含量,利用高锰酸钾滴定法和紫外吸收法测定过氧化氢酶活性.一、过氧化氢含量的测定【原理】H2O2与硫酸钛(或氯化钛)生成过氧化物—钛复合物黄色沉淀,可被H2SO4溶解后,在415nm波长下比色测定.在一定范围内,其颜色深浅与H2O2浓度呈线性关系.【仪器和用具】研钵;移液管0.2ml×2支,5ml×1支;容量瓶10ml×7个,离心管5ml×8支;离心机;分光光度计。

【试剂】100μmol/L H2O2丙酮试剂:取30%分析纯H2O257μl,溶于100ml,再稀释100倍;2mol/L硫酸;5%(W/V)硫酸钛;丙酮;浓氨水.【方法】1。

制作标准曲线:取10ml离心管7支,顺序编号,并按表40—1加入试剂.待沉淀完全溶解后,将其小心转入10ml容量瓶中,并用蒸馏水少量多次冲洗离心管,将洗涤液合并后定容至10ml刻度,415nm波长下比色.2.样品提取和测定:(1)称取新鲜植物组织2~5g(视H2O2含量多少而定),按材料与提取剂1∶1的比例加入4℃下预冷的丙酮和少许石英砂研磨成匀浆后,转入离心管3000 r/min下离心10min,弃去残渣,上清液即为样品提取液。

(2)用移液管吸取样品提取液1ml,按表35—1加入5%硫酸钛和浓氨水,待沉淀形成后3000rpm/min离心10min,弃去上清液。

沉淀用丙酮反复洗涤3~5次,直到去除植物色素。

(3)向洗涤后的沉淀中加入2mol硫酸5ml,待完全溶解后,与标准曲线同样的方法定容并比色。

3.结果计算:植物组织中H2O2含量(μmol/g Fw)=式中 C—标准曲线上查得样品中H2O2浓度(μmol);V t—样品提取液总体积(ml);V1—测定时用样品提取液体积(ml);FW-植物组织鲜重(g)。

过氧化物酶染色标准操作程序

过氧化物酶染色标准操作程序

过氧化物酶染色标准操作程序1.检验目的通过对血细胞内过氧化物酶的染色测定,可用于白血病细胞的鉴别与分型。

2.检测原理血细胞内过氧化物酶(POX)能将无色的二氨基联苯胺的氢原子转移给过氧化氢,使前者变为有色染料沉积在细胞质酶所在部位。

1.标本新鲜的骨髓细胞涂片及血液细胞涂片。

2.试剂联苯胺液(A液)、H2O2(B液) 、瑞姬氏染液(C液) 、磷酸盐缓冲液(D液) 3.环境和安全5.1环境温度要求:2~8℃保存,有效期12个月。

5.2安全控制:工作中所有与病人的样本接触或有潜在性接触可能的样本都视为污染物。

在操作时有必要穿戴保护性的工作服、外套和手套。

在处理废弃样本时不可触摸废弃物,一定戴手套和护目镜以避免直接接触。

如果操作人员不小心接触血液、试剂、废弃物/皮肤或衣物上沾到了样本、试剂及废液,用大量清水冲洗并适当考虑必要的医疗措施。

4.操作步骤6.1新鲜的涂片滴加A染色液数滴(以覆盖涂片为宜),再滴加B染色液数滴(A 液:B液=1:1),混合后室温染色5~10分钟,流水冲洗2分钟,待干。

6.2然后用瑞姬氏染色(C液)与磷酸盐缓冲液(D液)1:2比例混合,对其染色3~5分钟,流水冲洗,干后镜检。

7.检验结果解释阴性------胞质内无沉淀物(无色)阳性------胞质内出现棕黄或蓝黑色沉淀物8.实验室临床解释8.1粒细胞系统呈集中状颗粒强阳性反应,单核细胞系统呈弥散状颗粒弱阳性反应,部分原始单核细胞可呈阴性反应。

8.2淋巴细胞系、红细胞系、巨核细胞系、浆细胞系等均为阴性反应。

8.3在白血病细胞的鉴别与分型中的应用:强阳性提示:FAB中的M1,M2,M3;部分强阳性与弥散状弱阳性提示:FAB中的M4;弥散状弱阳性提示:FAB中的M5;阴性提示:FAB中的M0,M5,M6,M7,ALL等。

9.变异潜在来源若样本采集后不能及时测定,可采用95%乙醇固定2分钟后,可保存数天。

宜可使用某些抗凝血(肝素、EDTA),样本在未染色前切勿沾有甲醇和氧化剂类试剂,以免细胞内的过氧化物酶被抑制或破坏。

菌种鉴定标准操作规程

菌种鉴定标准操作规程

菌种鉴定标准操作规程目的:建立菌种鉴定标准操作规程范围:适用于******鉴定标准操作职责:内容:1整体操作步骤1.1纯化、分离待鉴定菌用接种环挑取待鉴定菌落或少许含菌溶液到相应的培养基上(如TSA),划线分离,以出现微生物单菌落为止。

1.2挑取纯化后的单菌落,进行革兰染色、镜检,以确定待鉴定菌的革兰属性。

1.3如镜检结果为革兰阴性杆菌,则先进行发酵实验。

如发酵实验结果为阴性,则选用API20NE试剂条进行鉴定;如发酵实验结果为阳性,则在经过细胞色素氧化酶实验后选用API20E试剂条进行鉴定。

1.4如镜检结果为革兰阳性球菌,则先进行过氧化氢酶实验。

如实验结果为阴性则选用API Strep试剂条进行鉴定,如实验结果为阳性则选用API Staph试剂条进行鉴定。

1.5假如镜检结果为革兰阳性杆菌并且有内生芽胞,则选用API 50CHB试剂条进行鉴定;否则,根据运动性实验和过氧化氢酶实验结果选用API Coryne或其他试剂条进行鉴定。

1.6选定正确的试剂条以后,根据不同的API试剂条的标准操作规程准备接种物,进行接种、培养等操作并将结果形成数码,用API鉴定软件鉴定或查询待检菌的名称均可。

鉴定结果应记录,必要时,给出相应解释。

2革兰氏染色2.1染色剂的配制2.1.1结晶紫染色液:甲液:结晶紫 1.0g95%的酒精20ml乙液:草酸铵0.8g水80ml将甲液和乙液混合均匀,静置48h使用,置密闭棕色瓶中储存。

2.1.2碘液:碘 1.0g碘化钾 2.0g水300ml配制时先用3~5ml水将碘化钾溶解,再加入碘,用力摇匀,使之全部溶解后,再加水稀释至300ml,摇匀,分装在棕色瓶中储存。

2.1.3稀石碳酸红溶液:碱性品红 1.0g石碳酸 5.0ml95%乙醇10.0ml配制时用乙醇溶解碱性品红,然后加入石碳酸溶液,使用时加水稀释至100ml,摇匀。

2.2操作:2.2.1涂片:用接种环挑取液体培养物中菌体在载玻片上涂成薄层,固体培养物则先在载玻片上滴一滴蒸馏水或生理盐水,用接种环挑取少量菌体在载玻片上涂成薄层。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试剂盒(直接法-过氧化氢酶清除法),标准化操作规程 HDLC-SOP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试剂盒(直接法-过氧化氢酶清除法),标准化操作规程 HDLC-SOP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试剂盒(直接法-过氧化氢酶清除法)标准化操作规程1 目的规范实验室操作,保证检验工作顺利有效进行特制定此规程。

2 授权操作人 经培训且考核通过的实验室检验人员。

3 适用范围 本试剂用于体外定量检测人血清中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浓度。

4 检验方法本试剂盒采用直接测试法测定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浓度。

5 检验原理样本中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在试剂中表面活性剂的作用下被胆固醇脂酶选择性地催化水解为胆固醇和游离脂肪酸,生成的胆固醇经胆固醇氧化酶氧化生成胆甾-4-烯-3-酮和过氧化氢,过氧化氢在过氧化物酶的催化下与苯胺类色原物质和4-氨基安替比林作用产生水和醌亚胺色素,醌亚胺色素的生成量与样本中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含量成正比,通过测定特定波长处反应最终生成的色素量,可以计算出样本中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浓度。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 2O −−−−−→−胆固醇脂酶胆固醇 + 游离脂肪酸 胆固醇 + O 2−−−−−−→−胆固醇氧化酶胆甾-4-烯-3-酮 + H 2O 2 H 2O 2 + 4-氨基安替比林 + 苯胺类色原物质 −−−−−→−过氧化物酶醌亚胺色素+水 6 检验标本要求6.1 样本为血清,不得使用溶血、脂血或被污染的样本。

6.2 样本在2℃~8℃可稳定7天,-20℃可稳定1个月。

避免样本反复冻融。

7 试剂及配套品7.1试剂来源长春迪瑞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试剂盒(直接测试法)7.2 7.2含非反应性填充物及稳定剂7.3试剂的稳定性与贮存:7.3.1试剂在2℃~8℃条件下,干燥、避光、密封贮存,有效期为12个月。

7.3.2试剂开封后在2℃~8℃条件下可稳定30天。

8 实验仪器及性能指标8.1 实验仪器迪瑞CS系列全自动生化分析仪8.2试剂性能指标8.2.1 试剂空白吸光度:A<0.05。

8.2.2 分析灵敏度:测试1.00mmol/L样本时,吸光度变化△A>0.0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XX医院
检验科过氧化氢酶(触酶)试验标准操作规程
1 试验原理
黄酶系统的呼吸酶最后把氢交给分子氧而形成过氧化氢,过氧化氢对活细胞有毒,过氧化氢酶的作用是使过氧化氢分解为新生态氧。

2H2O2 → 触酶→ 2H2O+ O2↑
2 试剂配置
3%的过氧化氢水溶液(新鲜配制)。

3 试验方法
挑取固体培养基上的菌落1接种环,置于洁净玻上(或试管内)滴加3%的过氧化氢溶液数滴,观察结果。

4 结果判定
于半分钟内有大量气泡产生者为阳性,不产生气泡者为阴性。

5 试验用途
绝大多数细菌均产生过氧化氢酶,但链球菌的触酶阴性,故常用此试验来鉴定链球菌。

此外,金氏杆菌属细菌的触酶也阴性,因此,此试验在鉴定这些细菌时有特异性。

6 注意事项
6.1 做触酶试验不宜用血琼脂平板上的菌落,因红细内含有触酶,会出现假阳性反应,最好用营养琼脂或培养基。

6.2 本实验必须用18 ~ 24小时培养物,因陈旧培养物可能丢触酶活性,而出现假阴性反应。

6.3 此试验一定要用阳性及阴性菌株做对照,可ATCC25923(金黄色葡球菌)做阳性对照菌,用链球菌做阴性对照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