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评登记表、报告表、报告书依据
环境影响报告表和登记表的内容及说明

环境影响报告表和登记表的内容环境影响报告表和登记表的内容2.环境影响报告表和登记表的内容(1)编制的法规依据:环发[1999]178号文《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试行)》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登记表(试行)》的内容和格式(1999年8月)。
(2)环境影响报告表和登记表的内容注1:环境影响报告表若不能说明项目产生的污染及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应依据建设项目的特点和当地环境特征,选择1~2项进行专项评价,专项评价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中有关要求进行。
(三)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P150图5-2)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准备阶段、正式工作阶段、报告书编制阶段。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主要研究有关文件,进行初步的工程分析和环境现状调查,筛选重点评价项目,确定工作等级,编制评价工作大纲;第二阶段——正式工作阶段:进一步做规划方案分析或建设项目工程分析和环境现状调查,并进行环境影响预测和评价环境影响;第三阶段——报告书编制阶段:汇总、分析第二阶段工作所得到的各种资料、数据,做出结论,完成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制。
注意:对一些技术路线清晰、工艺过程成熟、污染物排放量不大、项目影响区没有特殊敏感区的项目,环评工作程序可以简化,可以简化去掉环评大纲这一环节。
(四)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审批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报批时限(1)法规依据:(了解即可)①环发[2004]164号《关于加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级审批的通知》;②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第29号令(2006年1月1日施行)。
(2)不同类别项目的报批时限投资体制改革新形势下我国建设项目分为审批、核准和备案三类。
①实行审批制的,应在报送可行性研究报告前完成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报批手续;②实行核准制的,应在提交项目申请报告前完成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报批手续;③实行备案制的,应在办理备案手续后和项目开工前完成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报批手续。
【例题6】下列关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报批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建设项目环评文件的编制要求

建设项目环评文件的编制要求,掌握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内容的有关法律规定,掌握环境影响报告表和环境影响登记表的内容和填报要求等,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详细的内容:一、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基本内容1、环评报告书根据《环评法》第17条和《建设项目环保管理条例》第8条规定: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应当包括下列内容:(一)建设项目概况;(二)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三)建设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影响的分析、预测和评估;(四)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措施及其技术、经济论证;(五)建设项目对环境影响的经济损益分析;(六)对建设项目实施环境监测的建议;(七)环境影响评价的结论。
涉及水土保持的建设项目,还必须有经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同意的水土保持方案。
环境影响报告表和环境影响登记表的内容和格式,由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制定。
2、环评报告表和登记表的内容和填报要求1999年8月国家环保总局发布了“环发【1999】178号”文件规定了环评报告表和登记表的内容和格式。
建设项目环评报告表必须由具有环评资质的单位填写。
其内容:环境影响报告表的主要内容:(1)建设项目基本情况;(2)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及环境质量状况;(3)评价适用标准;(4)建设项目工程分析及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5)环境影响分析(6)建设项目的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7)结论与建议以及预审意见、下一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查意见和审批意见。
同时,报告表应附的附件包括:“立项批准文件”及“其它与环评有关的行政管理文件”;附图包括:项目地理位置图(应反映行政区划、水系、标明纳污口位置和地形地貌等)。
如果报告表不能说明项目产生的污染及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应进行专项评价。
根据项目特点和环境特征,应选择1~2项进行专项评价。
环境影响登记表的主要内容环境影响登记表只需建设单位简单填报建设项目的基本情况。
其内容包括项目内容及规模、原辅材料、水及能源消耗、废水排放量及排放去向、周围环境简况、生产工艺流程简述、拟采取的防止污染措施,以及登记表的审批意见。
环评报告必附的附件

环评报告必附的附件第一篇:环评报告必附的附件一、《报告书》必附的附件(一)环评委托书;(二)对列入备案项目名录的项目,附企业投资项目备案表;(三)省辖市环保局出具的关于环评文件执行标准的意见;(四)涉及相关政府部门出具的文件(政府环保搬迁文件、城市规划、土地、水保、南水北调、安全、文物、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管理部门的相关文件等);(五)环保搬迁计划及方案、企业承诺书等;(六)公众参与会议纪要及签名、有代表性的公众参与调查表(3份以内)等;(七)建设单位对项目公众参与意见采纳或不采纳的说明文件;(八)建设单位对现有工程存在环保问题出具的整改方案与承诺;(九)专家评审意见及专家组成员名单(十)《报告书》修改说明或清单;(十一)环评审批登记表、清洁生产登记表;(十二)开展环境监测的,附监测单位资质文件;(十三)需要确定固废性质、种类的,附固废成分分析报告。
二、《报告书》另需单独提供的附件(一)环境监测报告;(二)存在未批先建行为,确定下达处罚决定的建设项目,应提供处罚文件、缴费发票、当地环保部门监管意见、企业守法承诺等原件(除缴费发票);(三)涉及相关政府部门出具的文件(政府环保搬迁文件、城市规划、土地、水保、南水北调、安全、文物、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管理部门的相关文件等)原件;(四)环保搬迁计划及方案、企业承诺书等原件;(五)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总量核定文件原件;(六)省辖市环保局关于《报告书》的审查意见原件。
三、《报告书》不必提供的附件(一)固废、危废处置及综合利用协议;(二)工程供水、供电、供汽协议;(三)原辅材料供应协议及成分分析报告;(四)副产品销售协议;(五)企业与搬迁户的搬迁协议;(六)公众参与公示简本;(七)当地政府对项目建设支持文件、会议文件、协调文件等第二篇:环评附件、附图附件: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委托书;经贸委或发改委关于该项目的立项批文;规划部门规划(城镇、村镇)选址意见书和规划红线图;地方环保部门项目受理单;国土资源部门的土地利用预审意见;供水、供热证明,排水证明租用厂房项目提供土地证和租用协议;地方环保部门关于总量控制指标的确认函;需要办理工商营业执照的提供名称预核准文件盒工商开业申请表;涉及周边有风景区的需有旅游管理部门的意见;涉及占有林地的需有林业部门的意见;水土保持方案批复意见;涉及占有基本农田的需有国土资源部门的补划农田证明;需要安置移民的,须附当地政府关于移民安置方案的批准文件;环境现状有关监测资料:监测单位的名称、资质及原始监测数据;有危险废物产生的应提交危险废物委托处置协议;公众参与团体、个人调查表;公告栏所在单位关于公示的证明;环境管理部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业务咨询申报登记表”;环境评估部门对“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大纲的技术评估审查意见”(含审批单位名称、批文号“关于对《项目名称》批复”);“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大纲”修改后的报批稿;企业关于废物贮存和处置承诺(化工类);化学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化工类);与供应商签订的包装物回收协议(化工类);企业关于所提供资料真实性的保证书(化工类)。
环境影响评价程序

①环评项目的由来:说明建设项目立项始末,批准单位及文件, 评价项目的委托,完成评价工作概况。 ②编制环评报告书的目的:结合评价项目的特点,阐述报告书 的编制目的。 ③编制依据:a. 评价委托合同或委托书;b. 建设项目建议书的 批准文件或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准文件;c. 《建设项目环境保 护管理条例》及地方环保部门为贯彻此办法而颁布的实施细则 或规定;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或设计文件;评价大纲及 批准文件。
环评工作等级的确定
1. 工作等级:需要编制环境影响评价和各专题 工作深度的划分。
2. 一般各单项环评划分为三级,环境风险评价 仅划分为两级。
3. 详细规定见《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包 括大气、水、噪声等方面。
工作等级划分依据
① 建设项目的工程特点(工程性质、工程规 模、能源及资源的使用量及类型、源项)。
④污染物排放量清单:列出各污染源排放的污染物种 类、数量、排放方式和排放去向。对扩建、技改项目, 还应列出技改、扩建前后的污染物排放量清单。
⑤建设项目采取的环保措施:说明建设项目拟采用的 治污方案、工艺流程、主要设备、处理效果、排放是 否达标,投资及运转费等。
⑥工程影响环境因素分析:根据污染物排放情况及环 境背景状况,分析污染物可能影响环境的各个方面, 将其主要影响作为预测的重要内容。
方案
2. 正式阶段:
① 进一步的工程分析,充分的现状调查、监测和 评价
② 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③ 开展公众意见调查
3. 报告书的编制阶段:
① 提出环保建议和措施 ② 汇总、分析资料、数据,得出评价结论 ③ 完成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制
建设单位提出已批准的项目建议书
第一阶段
环
1.研究国家有关的法律文件 2.研究与建设项目有关的其他文件
环境影响报告表和登记表的内容及说明

环境影响报告表和登记表的内容环境影响报告表和登记表的内容2.环境影响报告表和登记表的内容(1 )编制的法规依据:环发[1999]178号文《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试行)》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登记表(试行)》的内容和格式(1999年8月)。
(2)环境影响报告表和登记表的内容环境影响报告表若不能说明项目产生的污染及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当地环境特应依据建设项目的特点和征,选择1〜2项进行专项评价,专项评价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中有关要求进行。
(三)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P150图5-2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准备阶段、正式工作阶段、报告书编制阶段。
第一阶段一一准备阶段:主要研究有关文件,进行初步的工程分析和环境现状调查,筛选重点评价项目,确定工作等级,编制评价工作大纲;第二阶段一一正式工作阶段:进一步做规划方案分析或建设项目工程分析和环境现状调查,并进行环境影响预测和评价环境影响;第三阶段——报告书编制阶段:汇总、分析第二阶段工作所得到的各种资料、数据,做出结论,完成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制。
注意:对一些技术路线清晰、工艺过程成熟、污染物排放量不大、项目影响区没有特殊敏感区的项目,环评工作程序可以简化,可以简化去掉环评大纲这一环节。
(四)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审批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报批时限(1)法规依据:(了解即可)①环发[2004]164 号《关于加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级审批的通知》;②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第29号令(2006 年1月1日施行)。
(2)不同类别项目的报批时限投资体制改革新形势下我国建设项目分为审批、核准和备案三类。
①实行审批制的,应在报送可行性研究报告前完成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报批手续;②实行核准制的,应在提交项目申请报告前完成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报批手续;③实行备案制的,应在办理备案手续后和项目开工前完成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报批手续。
【例题6 】下列关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报批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环评报告书

作用
对方要这个东西是要了解己方公司环保治理、产品环保性能等情况是否符合现行国内或国外环保 要求,如果没有的话,一般认为生产企业从环保角度讲是有问题的,大项目招标一般不会考虑的。
资质变化
资质变化
(生态环境部已经取消环评机构资质 要求。《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 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等七部法律的决定》(中华人民共和 国主席令第二十四号)已于2018年12 月29日公布施行,对《中华人民共和 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作出修改,取消 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资质行政许 可事项。
资质变化
乙级 乙级评价机构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固定资产不少于200万元,企业法人工商注册资金不少于50万元。其中,评价范围为环境 影响报告表的评价机构,固定资产不少于100万元,企业法人工商注册资金不少于30万元; (二)能够独立编制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或环境影响报告表; (三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具备12名以上环境影响评价专职技术人员,其中至少有6名登记于该机构的环境影响评价 工程师,专职技术人员中还应当至少有2名注册于该机构的核安全工程师。 评价范围为环境影响报告表的评价机构,应当具备8名以上环境影响评价专职技术人员,其中至 少有2名登记于该机构的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其他人员应当取得环境影响评价岗位证书; (四)配备工程分析、水环境、大气环境、声环境、生态、固体废物、环境工程等方面的专业技 术人员。
基本要求
(4)结论观点明确,客观可信。结论中必须对建设项目的可行性、选址的合理性作出明确回答, 不能模棱两可。结论必须以报告书中客观的论证为依据,不能带感情色彩。 (5)语句通顺、条理清楚、文字简练、篇幅不宜过长。凡带有综合性、结论性的图表应放到报告 书的正文中,对有参考价值的图表应放到报告书的中,以减少篇幅。 (6)环境影响报告书中应有评价资格证书,报告书的署名,报告书编制人员按行政总负责人、技 术总负责人、技术审核人、项目总负责人,依次署名盖章:报告编写人署名。
环境影响评价和环境质量评价的区别i

环境影响评价和环境质量评价的区别 (I)环评报告表、环评报告书、环评登记表的异同................................................................................... I I 环评审批流程怎么走?有什么注意事项?........................................................................................... I I 环评的详细程序步骤.............................................................................................................................. V I 企业项目做环评的详细程序步骤及所需环评资料.............................................................................. V I 环评大纲是指什么?和环评报告有什么区别? (VIII)技术文件编写通则.................................................................................................................................. I X9.4 计量单位的书写 (xiii)环境影响报告书/工作大纲编写格式 (I)封面 (I)环境影响评价大纲 ............................................................................................................................ I I (送审稿) .............................................................................................................................................. I I 环境影响报告书 . (III)(送审稿) (III)监测单位:×××环境监测中心站 (3)环境影响评价和环境质量评价的区别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编制要求汇总

环评报告书编制要求一、章节设置及要求前言简要说明建设项目的特点、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过程、关注的主要环境问题及环境影响报告书的主要结论。
1、总则1.1编制依据:包括建设项目应执行的相关法律法规、相关政策及规划、相关导则及技术规范、有关技术文件和工作文件,以及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中引用的资料等。
1.2评价因子与评价标准:分现状评价因子和预测评价因子,环境质量标准、排放标准、其他标准及具体限值1.3评价工作等级及评价重点:各专项评价工作等级,重点评价内容1.4评价范围及环境敏感区:以图表形式说明评价范围和各环境要素的环境功能类别或级别,各环境要素环境敏感区和功能及其与建设项目的相对位置关系等1.5相关规划及环境功能区划:附图列表说明建设项目所在城镇、区域或流域发展总体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生态保护规划、环境功能区划或保护区规划等2、建设项目概况与工程分析3、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环境质量、区域污染源(最新信息)4、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预测时段、预测内容、预测范围、预测方法及预测结果,根据环境质量标准或评价指标对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价5、社会环境影响评价包括征地拆迁、移民安置、人文景观、人群健康、文物古迹、基础设施(如交通、水利、通讯)等方面的影响评价6、环境风险评价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识别、分析情况,给出环境风险评价后果、环境风险的可接受程度,从环境风险角度论证建设项目的可行性,提出具体可行的风险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7、环境保护措施及其经济、技术论证明确建设项目拟采取的具体环境保护措施。
结合环境影响评价结果,论证建设项目拟采取环境保护措施的可行性,并按技术先进、适用、有效的原则,进行多方案比选,推荐最佳方案按工程实施不同时段,分别列出其环境保护投资额,并分析其合理性。
给出各项措施及投资估算一览表。
8、清洁生产分析和循环经济9、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根据国家和地方总量控制要求、区域总量控制的实际情况及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指标分析情况,提出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提标建议和满足指标要求的环境保护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