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习题答案
第四章(习题答案)

§4-3 戴维宁定理和诺顿定理
(一)戴维宁定理的证明
设流过端口以外的电路中的电流为 i,则据替代定 ,则据替代定 理,外电路可以用一个电流为 i的电流源 iS替代,如图(a)所 替代,如图(a) (a)所 示;则又据 叠加定理,得其相应的分电路 (b),(c): 示;则又据叠加定理 ,得其相应的分电路(b) (c): 叠加定理,得其相应的分电路 (b),
:在线性 线性电路中,任一支路的电流或电 叠加定理 :在 线性 电路中,任一支路的电流或电 压是电路中各个独立电源(激励) 单独作用 时在 压是电路中各个独立电源(激励)单独作用 单独作用时在 该支路中产生的电流或电压的 代数和. 该支路中产生的电流或电压的代数和 代数和.
§4-1 叠加定理
也就是说,只要电路存在唯一解,线性电路中 的任一结点电压,支路电压或支路电流均可表示为 以下形式: y = H 1uS1 + H 2 uS 2 + + H m uSm + K 1 iS1 + K 2 iS 2 + + K n iSn ——表示电路中独立 其中:uSk 表示电路中独立电压源的电压 独立电压源的电压
+ Req + u RL
uS1
NS
uS2
RL
口 含一 源 端
1
戴维宁定理
- -
uoc
维 宁 等 效 电 路
1' i1
RL
isc
1'
1'
u R Geq L
-
+
诺顿定理
诺 顿 等 效 电 路
1'
§4-3 戴维宁定理和诺顿定理
对外电路而言,"含源一端口NS"可以用一条含源支路 对外电路而言," 含源一端口N 可以用一条含源支路 等效替代 戴维宁等效电路和诺顿等效电路称为一端口的等效发电机 戴维宁等效电路和诺顿等效电路称为一端口的等效发电机
自动控制原理课后习题第四章答案

G(s)H(s)=
Kr s(s+1)(s+3)
σ根 s=3-K+ω轨r4-3-迹+p4s132ω1-3的+~3ω32分p===s2-离+001K点.p-3r=3:KK~0θrr===012+ωω6021,o=3,=0+±1810.7o
8
jω
1.7
s1
A(s)B'系(s)统=根A'轨(s迹)B(s)
s3 p3
s=sK2±r没=j24有.8.6位×于2K.r根6=×4轨80.迹6=上7,. 舍去。
2
第四章习题课 (4-9)
4-9 已知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1) 试绘制出
根轨迹图。
G(s)H与(s虚)=轴s交(0点.01s+1K)(系0.统02根s+轨1迹)
jω
70.7
解: GKK(rr=s=)10H5(0s)=ωω2s1,(3=s=0+±17000K.7)r(s+50)
s1
A(s)B'(系s)统=A根'(轨s)迹B(s)
s3 p3
p2
p1
-4
-2
0
((24))ζ阻=尼03.振5s2荡+1响2应s+s的81==K-r0值0.7范+围j1.2
s=s-s10=3=.-80-56.8+50K.7r×=20=s.82-=54×-.631..1155×3.15=3.1
-2.8
450
1080
360
0σ
0σ
第四章习题课 (4-2)
4-2 已知开环传递函数,试用解析法绘制出系
统的根轨迹,并判断点(-2+j0),(0+j1),
财务管理第四章--习题答案

第四章固定资产投资管理习题1、某企业拟建造一项生产设备。
预计建设期为1年,所需原始投资200万元于建设起点一次投入。
该设备预计使用寿命为5年,使用期满报废清理时无残值。
该设备折旧方法采用直线法。
该设备投产后每年增加息税前利润60万元,项目的基准投资收益率为15%。
该企业为免税企业。
要求:(l)计算项目计算期内各年净现金流量。
(2)计算该项目的静态投资回收期。
(3)计算该投资项目的投资收益率(ROI)。
(4)假定适用的行业基准折现率为10%,计算项目净现值(5)计算项目现值指数(6)并评价其财务可行性。
答案、(l)计算项目计算期内各年净现金流量。
答案:第0年净现金流量(NCFo)=-200(万元)第1年净现金流量(NCF1)=0(万元)第2~6年每年的净现金流量(NCF2-6)=60+(200-0)/5=100(万元)(2)计算该项目的静态投资回收期。
答案:不包括建设期的静态投资回收期=200/100=2(年)包括建设期的静态投资回收期=1+2=3(年)(3)计算该投资项目的投资收益率(ROI)。
答案:投资收益率=60/200×100%=30%(4)假定适用的行业基准折现率为10%,计算项目净现值答案:净现值(NPV)=-200+100×[(P/A,10%,6)-(P/A,10%,1)]=-200+100×(4.3553-0.9091)=144.62(万元)(5)计算项目净现值率答案:净现值率=144.62/200×100%=72.31%(6)并评价其财务可行性。
答案:由于该项目净现值NPV>0,包括建设期的静态投资回收期(3年)等于项目计算期(6年)的一半,不包括建设期的静态投资回收期(2年)小于运营期(5年)的一半,投资收益率(30%)高于基准投资收益率(15%),所以投资方案完全具备财务可行性。
2、某企业拟进行一项固定资产投资,该项目的现金流量表(部分)如下:现金流量表(部分)价值单位:万元要求:(1)在答题纸上计算上表中净现金流量。
第四章练习题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四章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商品的本质因素是( A )A、使用价值B、价值C、交换价值D、价格2、马克思说:“一切商品对它们的所有者是非使用价值,对它们的非所有者是使用价值。
”这句话表明( B )A、有使用价值的不一定有价值B、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对它的购买消费者而言的C、商品所有者同时获得使用价值和价值D、有价值不一定有使用价值3、对“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这句话的正确解释是( B )A、劳动和土地都是价值的源泉B、劳动创造使用价值,土地形成价值C、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外部条件,土地是价值的真正源泉D、劳动必须和自然物相结合才能创造出物质财富4、在商品经济中,形成价值的抽象劳动的支出必须借助于( A )A、具体劳动B、剩余劳动C、商品的生产形式D、资本主义生产方式5、正确认识价值创造和财富生产的关系,关键是运用( A )A、劳动二重性学说B、资本有机构成学C、剩余劳动学说D、平均利润学说6、货币之所以能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是因为( B )A、它能衡量其他商品价值的大小B、它是社会劳动的产物,本身具有价值C、它具有计量单位D、它可以是观念上的货币7、在商品经济中,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 A )A、商品价格围绕商品价值自发波动B、商品价值围绕商品价格波动C、商品价格决定商品价值D、商品价格等于商品价值8、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 B )A、私人劳动与私人劳动的矛盾B、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C、社会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D、生产与消费的矛盾9、“货币变为资本”的条件是( C )A、货币量有了巨大增长B、货币增值C、货币购买的劳动力带来剩余价值D、世界货币的出现10、进入汽车修理厂的汽车是( B )A、劳动资料B、劳动对象C、生产工具D、固定资产11、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所以( D )A、价格和价值始终一致B、价格和价值始终不一致C、价格和货币的价值无关D、价格和货币的价值有关12、商品的使用价值、交换价值和价值的关系是( A )A、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B、交换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C、使用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交换价值是价值的基础D、使用价值是价值的基础,价值是交换价值的表现形式13、决定商品交换比例的是( D )A、商品的效用B、供求关系C、商品质量的高低D、商品的价值14、某公司在秋季以每公斤0﹒75元的价格收购鲜玉米,采取保鲜技术处理,于春夏季出库上市,每公斤6元还供不应求。
中国近代史纲要第四章习题参考答案

第四章习题参考答案第四章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一、单项选择题1.C2.B3.C4.D5.D6.C7.B8.A9.B 10.B11.B 12.C 13.A 14.C 15.C16.D 17.A 18.A 19.D 20.B21.B 22.C 23. A 24.D 25.D26.D 27.B 28.A 29.D 30.B31.C 32.C 33.D 34.D 35.A36.B 37.A 38.C二、多项选择题1.ABCD2.ABC3.AD4.CD5.ACD6.ABD7.ABCD8.ABCD9.ABC 10.ABCD11.ACD 12.ABD 13.ABCD 14.ABCD 15.ACD16.BCD 17.ABC三、简答题1.简析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五四运动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一个划时代的事件,它是在新的时代条件和社会历史条件下发生的。
第一,中国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的成长、壮大,为运动的爆发准备了新的社会力量。
第二,新文化运动掀起的思想解放的潮流。
受到这个潮流影响的年轻一代知识界,尤其是那些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为五四运动准备了最初的群众队伍和骨干力量。
第三,俄国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第四,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激起了各阶层人民的强烈愤慨,成为五四运动的直接导火索。
巴黎和平上,中国政府代表提出废除外国在华势力范围、撤退外国在华驻军等七项希望和取消日本强加的“二十一条”及换文的陈述书,遭到拒绝。
和会竟规定德国应将在中国山东获得的一切特权转交给日本。
消息传到国内,激起了各阶层人民的强烈愤怒。
五四运动由此爆发。
2.试比较五四运动与辛亥革命的不同之处第一,从领导力量来看,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由于中国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不可能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他们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
五四爱国运动是由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领导的,工人阶级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显示了伟大力量,他们强烈地反对帝国主义分赃的巴黎和会,反对军阀政府卖国。
(完整版)第四章生产者行为理论习题及答案

第四章 生产者行为理论一、单项选择题1.根据可变要素的总产量曲线、平均产量曲线和边际产量曲线之间的关系,可将生产划分为三个阶段,任何理性的生产者都会将生产选择在( )。
A.第Ⅰ阶段;B.第Ⅱ阶段;C.第Ⅲ阶段。
2.在维持产量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如果企业增加二个单位的劳动投入量就可以减少四个单位的资本投入量,则有( )。
A.RTS LK =2,且2=LK MP MP ; B.RTS LK =21,且2=L K MP MP ; C.RTS LK =2,且21=L K MP MP ; D .RTS LK =21,且21=L K MP MP 。
3.在以横坐标表示劳动数量,纵坐标表示资本数量的平面坐标中所绘出的等成本线的斜率为( )。
A.γω;B.- γω;C.ωγ;D.- ωγ。
4.当边际产量大于平均产量时( )。
A.平均产量递减;B.平均产量递增;C.平均产量不变;D.总产量递减。
5.如图所示,厂商的理性决策应在( ) A .0<L <7;B.4.5<L <7;C .3<L <4.5;D.0<L <4.5。
6.已知某企业的生产函数Q=10K L (Q 为产量,L 和K 分别为劳动和资本),则( )。
A .生产函数是规模报酬不变;B .生产函数是规模报酬递增;C .生产函数是规模报酬递减;D .无法判断7.等成本曲线绕着它与纵轴Y的交点向外移动表明( )。
A.生产要素Y的价格下降了;B.生产要素x的价格上升了;C. 生产要素x的价格下降了;D. 生产要素Y的价格上升了。
8.总成本曲线与可变成本曲线之间的垂直距离()。
A.随产量减少而减少;B.等于平均固定成本;C.等于固定成本;D.等于边际成本。
9.随着产量的增加,短期固定成本()。
A.增加;B.减少;C.不变;D.先增后减。
10.已知产量为8个单位时,总成本为80元,当产量增加到9个单位时,平均成本为11元,那么,此时的边际成本为()。
A.1元;B.19元;C.88元;D.20元。
第四章 课后习题及答案

第四章中学生学习心理课后习题及答案一、理论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当人从黑暗走入亮处后,视网膜的光感受阈限会迅速提高,这个过程是()。
A.适应B.对比C. 明适应D.暗适应2.人的视觉、听觉、味觉等都属于( )。
A.外部感觉B.内部感觉C.本体感觉D.机体感觉3.在热闹的聚会上或逛自由市场时,如果你与朋友聊天,朋友说话时的某个字可能被周围的噪音覆盖,但你还是知道你的朋友在说什么,这是知觉的()在起作用。
A、选择性B、整体性C、恒常性D、理解性4. 知觉的条件在一定范围改变时,知觉映像却保持相对稳定,这是知觉的()。
A.选择性B.整体性C.恒常性D.理解性5.大教室上课,教师借用扩音设备让全体学生清晰感知,这依据感知规律的()。
A.差异率B.强度率C.活动率D.组合率6.“万绿丛中一点红”容易引起人们的无意注意,这主要是由于刺激物具有()。
A.强度的特点B.新异性的特点C.变化的特点D.对比的特点7.小学低年级学生注意了写字的间架结构,就忽略了字的笔画,注意了写字而忘了正确的坐姿,原因是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发展水平较低。
A.注意的广度B.注意的稳定性C.注意的分配D.注意的转移8.“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现象,典型地表现了()。
A.注意的指向性B.注意的集中性C.注意的稳定性D.注意的分配性9.一种记忆特点是信息的保存是形象的,保存的时间短、保存量大,编码是以事物的物理特性直接编码,这种记忆是()。
A.短时记忆B.感觉记忆C.长时记忆D.动作记忆10.我们常常有这样的经验,明明知道对方的名字,但想不起来,这印证了遗忘的()。
A.干扰说B.消退说C.提取失败说D.压抑说11.学习后立即睡觉,保持的效果往往比学习后继续活动保持的效果要好,这是由于()。
A.过度学习B.记忆的恢复现象C.无倒摄抑制的影响D.无前摄抑制的影响12.遇见小时候的同伴,虽然叫不出他(她)的姓名,但确定是认识的,此时的心理活动是()。
第四章 习题答案

习题4.1选择填空1、选用差分放大电路的原因是 A 。
A 、克服温漂B 、 提高输入电阻C 、稳定放入倍数2、用恒流源取代长尾式差分放大电路中的发射极电阻Re ,将使电路的 B 。
A 、差模放大倍数数值增大B 、抑制共模信号能力增强C 、差模输入电阻增大 3、差动放大器中的差模输入是指两输入端各加大小___相等_____、相位___相反____的信号。
4、设差放电路的两个输入端对地的电压分别为v i1和v i2,差模输入电压为v id ,共模输入电压为v ic ,则当v i1=50mV ,v i2=50mV 时,v id =_0mV __,v ic =_50mV __;当v i1=50mV ,v i2=-50mV 时,v id =_100mA __,v ic =_0mA__;当v i1=50mV ,v i2=0V 时,v id =_50mV __,v ic =_25mA __。
5、电流源常用于放大电路,作为_A ___(A.有源负载,B.电源,C.信号源),使得放大倍数__A __(A.提高,B.稳定)。
6、电压放大电路主要研究的指标是 a 、 b 、 c ;功率放大电路主要研究的指标是 d 、 e 、 f 、 g 、(a 电压放大倍数 b 输入电阻 c 输出电阻 d 输出功率 e 电源提供的功率 f 效率 g 管耗)7、功率放大电路中,___甲类____功率放大电路导通角最大;_____乙类___功率放大电路效率较高。
(甲类、乙类、甲乙类) 8、甲类功放效率低是因为 B 。
A 、只有一个功放管B 、 静态电流过大C 、管压降过大4.1对称差动放大电路如题图 4.1所示。
已知晶体管1T 和2T 的50=β,并设U BE (on )=0.7V,r bb ’=0,r ce =∞。
(1)求V 1和V 2的静态集电极电流I CQ 、U CQ 和晶体管的输入电阻r b’e 。
(2)求双端输出时的差模电压增益A ud ,差模输入电阻R id 和差模输出电阻R od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材习题答案分析图电路的逻辑功能解:(1)推导输出表达式Y2=X2;Y1=X 1X2;Y0=(MY1+X 1M)X0X2X1X0Y2Y1Y00000 0001 0010 0011 0100 0101 0110 0111 1000 1001 1010 1011 1100 1101 1110 1111000 001 011 010 110 111 101 100 000 001 011 010 111 110 100 101(3)逻辑功能:当M=0时,实现3位自然二进制码转换成3位循环码。
当M=1时,实现3位循环码转换成3位自然二进制码。
分析图电路的逻辑功能。
图解:(1)从输入端开始,逐级推导出函数表达式。
F1 = A⊕B⊕CF2 = A(B⊕C) + BC= A BC + AB C +ABC + ABC(2)列真值表表4.3.2A B C F1F2000 001 010 011 100 101 110 11100 11 11 01 10 00 00 11(3)确定逻辑功能。
由真值表可知,该电路实现了一位全减器的功能。
A、B、C、F1、F2分别表示被减数、减数、来自低位的借位、本位差、本位向高位的借位。
分析图电路的逻辑功能解:(1)F1=A B C;F2=(A B)C+AB(2)真值表:A B C F2F1000 001 010 011 100 101 110 11100 01 01 10 01 10 10 11(3)逻辑功能:实现1位全加器。
设ABCD是一个8421BCD码,试用最少与非门设计一个能判断该8421BCD码是否大于等于5的电路,该数大于等于5,F= 1;否则为0。
解:(1)列真值表表4.3.4(2)写最简表达式01111111011图4.3.1F = A + BD + BC= A · BD · BC(3)画逻辑电路,如下图所示:图4.3.2试设计一个2位二进制数乘法器电路。
解:(1)设被乘数AB,乘数CD,乘积结果为F4F3F2F1。
真值表为:A B C D F4F3F2F10000 0001 0010 0011 0100 0101 0110 0111 1000 1001 1010 1011 1100 1101 1110 1111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1 0010 0011 0000 0010 0100 0110 0000 0011 0110 1001根据真值表可直接得到:F4=ABCDCD CDF3=ACABCD F2=ADABCD+BCABCDF1=BD图4.3.3为了使电路尽量简单,希望门数越少越好,圈卡诺圈时要尽量选择共有的卡诺圈以减少逻辑门的数量。
本例是采用禁止法实现的,采用其他方法也可,只是需要的门数较多。
电路图略。
试设计一个将8421BCD码转换成余3码的电路。
解:(1)列真值表1010 1011 1100 1101 1110 1111(2)化简输出表达式CD AB00011110CD AB0001111000 00 1 1 1 01 1 1 1 011 11 11 1011101F 4=A+BD+BC F 3=BD+BC+B C DCD AB00011110CD AB0001111000 1 1 00 1 1 01 1 1 011 1 11 11 101101F 2=C D+CD F 1=D图4.3.4电路图略。
在双轨输入条件下用最少与非门设计下列组合电路: (1)F (ABC )=m(1,3,4,6,7)解:用最少的与非门设计组和电路,须将表达式化简为最简与或式:BC A000111100 1 1 1111图4.3.5F=A C+AC+BC= A C·AC·BC电路图略。
(2) F(ABCD)=m(0,2,6,7,8,10,12,14,15)解:CD AB0001111000110111111111011图4.3.6F=B D+A D+BC=B D·A D·BC电路图略。
∑+∑,(m)3(φBFACD),7,4,0(10=),),,9,8,6,5,2(12解:函数的卡诺图如下所示:图4.3.7画逻辑电路,如下图所示:图4.3.8(4)F(ABC)=A B+B C+AC解:BCA0001111001111111图4.3.9F(ABC)=A B+B C+AC电路图略。
在双轨输入信号下,用最少或非门设计题的组合电路。
解:将表达式化简为最简或与式:(1)F=(A+C)(A+B+C)= A+C+A+B+C(2)F=(C+D)(B+D)(A+B+C)= C+D+B+D+A+B+C(3)F=(A+C)(A+B+D)(A+B+D)= A+C+A+B+D+A+B+D(4)F=(A+B+C)(A+B+C)= A+B+C+A+B+C解:直接画卡诺图为:CDAB00011110001 101 1 11 1 1 1 101111图4.3.10图4.3.11F=A C+BC+C D =A C·BC·C DA B C C DF电话室对3种电话编码控制,按紧急次序排列优先权高低是:火警电话、急救电话、普通电话,分别编码为11,10,01。
试设计该编码电路。
解:设火警为A ,急救为B ,普通为C ,列真值表为:表4.3.701 10 10 11 11 11 11图4.3.12图4.3.13试将2/4译码器扩展成4/16译码器 解: A A1 1A BF 1A 1EN Y 3A 0 2/4 Y 2 译码器 Y 1EN A 1 2/4(1)EN A 1 2/4(2)EN A 1 2/4(3)EN A 1 2/4(4)A1A0Y0Y1Y2Y3Y4Y5Y6Y7Y8Y9Y10Y11Y12Y13Y14Y15图4.3.14试用74138设计一个多输出组合网络,它的输入是4位二进制码ABCD,输出为: F1:ABCD是4的倍数。
F2:ABCD比2大。
F3:ABCD在8~11之间。
F4:ABCD不等于0。
解:由题意,各函数是4变量函数,故须将74138扩展为4-16线译码器,让A、B、C、D分别接4-16线译码器的地址端 A3 、A2 、A1 、A0 ,可写出各函数的表达式如下:实现电路如下图所示:图4.3.151A 2 Y 0 A 1 Y 1 A 0Y 274138 Y 3 E 1Y 4E 2A Y 5A 5A 4A 3Y7D56D57D63图4.3.16方法二:Y图4.3.17试用74151实现下列函数: 。
∑=),,,()D ,C ,B ,A (F )(m 74211 解:(1) 函数有4个输入变量 ,而74151的地址端只有3个,即A 2 、A 1 、A 0 ,故须对函数的卡诺图进行降维,即降为3维。
令A=A 2 、B=A 1 、C=A 0 则:D 0 = D 3 = D, D 1 = D 2 = D, D 4 = D 5 = D 6 = D 7 = 0相应的电路图如下所示:图4.3.18(2)F(A,B,C)=A B+AB+C 解:BCA00 01 11 10 0 1 1 1 1111图4.3.19(3)F(A,B,C,D)=A BC+B CD+AC D 解:CDAB00 01 11 10CAB1 00 00 011降维01DEN A 2 A 1 A 0 D 0D 1 74151 Y D 2A B C 0 1 1 1 1 1 0 1F1111 D 1010图4.3.21。
∑∑+=)8,7()14,13,12,3,0(),,,()4(φm D C B A F解:D D图4.3.22图4.3.23DF1F(5)F(A,S,C,D,E)=AB CD+ABCE+B C DE 解:CDAB00 01 11 10CAB1 00 E 00 DE 001 E E01 0 E 11 1 11 D 0 10E10DE图4.3.24电路图略。
用½74153实现下列函数:。
∑=),,,,()D ,C ,B ,A (F )(m 1574211解:(1) 函数有4个输入变量 ,而½74153的地址端只有2个,即 A 1 、A 0 ,故须对函数的卡诺图进行降维,即降为 2 维。
图4.3.25电路图如下:图4.3.26(2)F(A,B,C)=m(1,2,4,7)BCA00 01 11 10BA0 1 0 1 1 降维0 C C 1111CC图4.3.27EN A 1 A 0D 0 Y A B CC F7415321图4.3.28试在图的基础上增加一片7485,构成25位数据比较器。
图4.3.29设A=A3A2A1A0,B=B3B2B1B0均为8421BCD码。
试用74283设计一个A、B的求和电路。
(可用附加器件)解:设CO S3S2S1S0为A、B的二进制和,则当CO=1或S3S2S1S0>1001时,须加0110修正项进行调整,计算结果为C4C3C2C1C0。
AAA1A B B B11C4C3C2CB0图4.3.30用74283将8421BCD码转换为余3BCD码。
解:由于同一个十进制数码的余3BCD码比相应的8421BCD码大 3,故用一片74283既可以实现,电路图如下所示:图4.3.31用74283将8421BCD码转换为5421BCD码。
解法1:当一个十进制数码大于等于5时,其5421BCD码比相应的8421BCD码大 3,其余情况下,两种BCD码一样,故用一片7485和一片74283可以实现,电路图如(一)所示:图(一) 8421BCD码转换为5421BCD码电路图4.3.32解法2:用门电路和74283实现,列真值表如下:图4.3.33图4.3.34 8421BCD码转换为5421BCD码卡诺图和电路B1 ( B0 )B1 = B0 = A+BD+BCB3 = B2 = 0解法3:用门电路和74283实现,列真值表如下:表4.3.8图4.3.35图4.3.368421BCD码转换为5421BCD码电路设A=A3 A2 A1 A0 , B=B3 B2 B1 B0是两个4位二进制数。
试用7485和74157(四二选一MUX)构成一个比较电路并能将其中大数输出。
试画出逻辑图。
图4.3.37如图所示的组合网络中,当 ABCD 从0100向1101变化时和 ABCD 从 1000向1101变化时,是否会出现冒险?试用增加多余项和取样脉冲的方法来避免冒险现象。
图解:1.当 ABCD 从0100向1101变化时:先判断是否有功能冒险,函数F的卡诺图如下图所示:图4.3.38(1)F(0,1,0,0)=F(1,1,0,1);(2)有2个变量同时变化;(3) BC对应的卡诺圈中有“0”也有“1”;所以,此时电路中存在功能冒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