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七下地理《日本》(学案)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 《 日本》教(学)案

第二节日本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通过阅读各种地图以及各种日本自然、社会、文化方面的图片,使学生了解日本的自然环境特点,社会、文化风貌,了解日本的工业、农业、渔业现代化程度高,主要海港、主要工业区及领土组成。
2)通过读“东亚地图”“日本政区图、日本地形图、日本工业分布图等”,及和东京的气候比较图表,“日本主要工业原料来源示意图”和“日本主要工业原料从国外进口所占的百分比”,使学生了解日本缺乏哪些主要工业原料和燃料,哪些重要原料依靠进口。
从世界几个进口原料、燃料占多大比重,并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读图技能。
2.能力目标:通过分析日本的自然环境特点,使学生认识日本经济发展的有利与不利条件,理解其工业分布的特点及原因,加深对因地制宜,发挥优势的理解。
通过学习日本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加深对可持续发展协调人地关系的理解。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日中贸易即日本对我国出口的产品和从我国进口产品的调查和讨论,使学生逐步树立国际意识,增强主人翁观念和对社会的责任感。
教学重点: 领土组成,主要城市,地形、气候的特征及对该国资源的影响。
教学难点:日本工业布局的原因。
教学用具: 日本政区图、日本地形图、世界火山地震带分布图、东亚气候图教学过程:(导入)展示日本政区图日本是我们的近邻,但是日本离我们到底有多远,很多人并不清楚。
今天我们首先从读图和量算距离开始认识日本,先找出东京、长崎,量算出至东京有多少千米?乘飞机约多长时间到达?至长崎约多少千米?,乘船约多少小时到达?(至东京有2000千米;乘飞机约2.5小时到达;至长崎的距离是800千米,乘船约27小时到达)(引导学生讨论)日本是个怎样的国家?问题1:是什么原因使它成为全世界的经济大国?是丰富的自然资源?还是有优越的自然环境?还是有其他的原因,就让我们来研究一下,首先看自然环境特点。
(板书)第二节日本一、自然环境特征(示日本政区图) 学生预习:思考以下问题:(1)日本是一个岛国,都有哪部分组成?(2)日本滨临哪些海洋与哪些国家隔海相望?学生看图后回答。
湘教版七年级下《日本》教案设计(推荐五篇)

湘教版七年级下《日本》教案设计(推荐五篇)第一篇:湘教版七年级下《日本》教案设计《日本》教案设计日本是个让我难以表达思想的国家,她与中国一衣代水的邻邦关系,她与中国曾有过的那段美好时段,但骨子底处总难挥去对那段罪恶历史的不快。
我欣赏日本作为二战战败国经济迅猛发展,嫉妒日本人自觉高效工作态度,震撼与日本教育的思维方式。
由于这些情结,在教授《日本》一节课时,立足国情,转变教学模式,我如此构思这节课。
日本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分析日本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并分析日本面临的海洋,2.记住日本国土构成、首都和主要海港。
3.分析日本的地形、河流关系。
4.分析多火山、地震的特点及主要内容。
5.分析日本气候与地理位置关系。
教学重点:领土组成,主要城市,濒临的海洋。
就日本位置、地形、气候的特征及对该国自然灾害、资源的影响,简单分析中国自然灾害成因。
教学过程:【导入】近阶段我们国家和四邻关系有点紧张,特别是值得警惕是,有个邻居在我国台湾岛附近岛屿钓鱼岛上打起来注意,想政府购买实现国有化,是谁?【课件展示】“钓鱼岛”、“樱花”、“富士山”【活动】引导学生在地图上找到中国的台湾和日本的东京,要求根据图中提供的比例尺量算两地之间的距离。
【课件展示】一衣代水的邻邦-日本的视频,钓鱼岛历史视频环节一、学习一个国家的地理知识,主要抓住自然状况和经济状况两个方面。
其中首先需要了解的是应该清楚该国家所处的地理位置。
【课件展示】日本位置示意图。
【活动】引导学生确定日本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并找出日本面临的海洋。
1、从这种纬度位置看,日本所处温度带与我们所在地一样吗?2、日本与哪些国家隔海相望?国家关系如何?(中国、韩国和朝鲜、俄罗斯)引导学生讨论。
(中日钓鱼岛问题,俄日北方四岛问题)环节二:日本称为“小日本”,日本国土面积和中国相比情况如何?日本的面积:37.8万平方千米,大小相当于中国云南省(云南省的总面积为39.4万平方公里,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4.1%。
湘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日本》导学案

第八章走近国家
第一节日本
【学习目标】
1.能在地图上指出日本的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
2.掌握日本的地形特征以及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导学达标】
问题1.日本在哪儿呢?
(1)海陆位置:洋部,洲部。
(2)相对位置(周围有哪些国家):
A B D E
问题2.怎么去呢?为什么?(飞机?火车?轮船?)(1)日本领土由①岛②岛③岛
④岛大岛屿以及附近的一些小岛组成。
(2)日本周围有哪些海洋、重要的海峡和海湾?
a 洋
b 海
c 海峡
d 海
问题3.到了之后,在日本国内游玩,选择什么交通工具合适呢?(高铁)日本地形特征:
问题4.日本建筑和中国建筑对比有什么样的区别?为什么?
日本火山地震多发原因:
【试一试】
日本中学生仲村一郎打算2018年元旦从北海道出发欲周游全国,据此回答下题:
1、该学生自北向南依次经过的岛屿是()
A、北海道岛、四国岛、九州岛、本州岛
B、北海道岛、九州岛、四国岛、本州岛
C、北海道岛、本州岛、四国岛、九州岛
D、北海道岛、本州岛、九州岛、四国岛
2、下列关于日本地形的表述,错误的是()
A.日本境内多山,3/4是山地和丘陵
B.平原分布在岛屿中间
C.关东平原是最大的平原
D.日本最高山为富士山,它是一座活火山
【动动脑】
每年什么季节到日本最合适?去的时候要带些什么衣服合适?。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地理七年级下湘教版3.1日本(一)学案

§第三章走近国家第十五课时第一节日本(一)一、知识络1、日本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部,领土由北海道、本州、四国和九州四个大岛及其附近的3900多个岛屿组成。
首都东京,通用日语。
2、日本是一个多山的岛国,国土的3/4为山地丘陵。
关东平原是日本最大的平原。
富士山是著名的活火山,海拔3776名,为日本最峰。
日本被称为“地震国”,夏季多台风。
3、日本主要属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有明的海洋性特征。
4、在古代,日本文化受我国影响(东方文化)。
在近代,欧美文化广泛影响到日本(西方文化)。
日本人的传统衣服是和服;日本人最喜爱的传统食是寿司。
5、日本的国内生产总值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
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
主要贸易对象是美国,国和欧洲。
6、日本耕地面积狭小,农业劳动力不足,但农业生产水平提。
日本是世界上著名的渔业生产大国。
日本农业三大部门是稻米、畜产和蔬菜。
7、东京是日本的首都,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心,世界特大城市之一,人口达1200多万。
京都和奈良是日本著名古都,新兴的科学城是位于东京东北的筑波。
8、日本最丰富的资是森林、水能、水产。
二、课前预习1、日本的领土由、、、四个大岛和附近3900多个岛屿组成。
首都是主要民族是,通用语。
2、日本最大的平原是,最大的岛屿是,最峰是。
3、日本主要属气候和气候;冬季较为夏季较为气候的海洋性特征明显。
4、日本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活动频繁。
5、日本的隧道,为目前世界上最长的隧道。
6、日本著名的古都是、。
7、日本的贸易对象主要有、和欧洲。
8、日本的工业集分布在洋沿岸和内海沿岸。
三、合作探究互动1读“图3——1”,完成教材P66活动题。
了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地形特征。
互动2完成教材P67活动题。
了解日本的气候特征。
互动3阅读教材P68阅读材料,了解日本的文化。
互动4读“图3——8”,完成教材P69活动题。
了解日本的工业分布。
湘教版七年级下地理课程第八章第一节《日本》教案

教案:日本【教学内容】本课时内容对应教材P69-P75。
主要包含“东亚岛国”、“多山的地形”、“深受海洋影响的气候”、“高度发达的经济”、“东西方融合的文化”、“人口与主要城市”等内容。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了解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及主要城市和海港。
2.掌握日本的地形特点、气候特点和文化特征。
3.分析日本的经济特点,特别是工业布局及其成因。
4.举例说明日本与中国在经济、贸易、文化等方面的联系。
2.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地图和相关资料,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和分析能力。
2.运用比较法和综合法,概括日本的自然环境特征。
3.引导学生讨论和交流,培养合作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1.树立国际意识,增强学生对国家间相互关系的理解。
2.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尊心,同时理解尊重他国文化。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范围、地形及气候特点、经济特点。
2.教学难点:日本工业布局的成因及其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与不利条件。
【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日本的文化元素(如樱花、和服、寿司等)和地理位置的图片,引发学生的兴趣。
提问:“你们知道‘日出之国’和‘樱花之国’指的是哪个国家吗?”引出课题《日本》。
2.新课讲授(1)日本的地理位置和领土组成展示日本政区图,让学生找出日本的地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北部)和主要岛屿(北海道岛、本州岛、四国岛、九州岛)。
引导学生量算北京至东京、上海至长崎的距离,了解日本与中国的相对位置。
(2)自然环境特征地形特点:1.展示日本地形图,让学生观察并总结日本的地形特点(多山、多丘陵、平原少)。
2.指出富士山作为日本最高峰和著名活火山,以及关东平原作为日本最大平原。
气候特点:1.分析日本的气候类型(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强调其海洋性特征。
2.通过对比东京和北京的气候数据,让学生理解日本气候的温暖湿润特点。
多火山、地震:1.展示板块构造示意图和世界火山地震分布图,解释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
七年级地理下册《8.1 日本》教学设计 湘教版

七年级地理下册《8.1 日本》教学设计湘教版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8.1节《日本》的内容包括日本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
本节内容旨在让学生了解日本的概况,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日本的相关知识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但对于日本这一国家,大部分学生了解不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地图、图片等资料,全面了解日本的各个方面。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日本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基本信息。
2.让学生了解日本的经济、文化等特点。
3.培养学生的地图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日本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
2.日本的经济、文化等特点。
五. 教学方法1.地图阅读:通过地图让学生了解日本的地理位置、地形等基本信息。
2.图片展示:通过图片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日本的风土人情。
3.案例分析:通过分析日本的经济发展和文化特点,让学生深入了解日本。
4.小组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加深对日本的理解。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日本的相关地图、图片、案例等教学资源。
2.设计好教学活动,准备好教学用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地图、图片等资源,向学生介绍日本的地理位置、地形等基本信息。
引导学生关注日本的位置和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展示日本的自然风光、风土人情等图片,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日本。
同时,向学生介绍日本的气候、经济、文化等特点。
3.操练(10分钟)设计一些关于日本的地理、文化等方面的问题,让学生通过阅读地图、讨论等方式回答。
检查学生对日本的基本了解程度。
4.巩固(5分钟)让学生结合教材,总结日本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基本信息。
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日本的经济、文化等特点。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日本的经济这么发达?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日本经济发展的原因。
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日本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特点,以及日本的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表现。
湘教版七下地理《日本》导学案1

湘教版七下地理8一、预习案1、预习目标1)在地图上指出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
2)依照地图和其它资料概括日本自然环境特点,并能分析日本多火山、地震的缘故。
2、预习重点重点:日本的地理位置和领土组成。
难点:运用资料了解日本的自然环境,初步把握学习区域的方法,提高学生运用地图的能力和地理学习能力的意识。
3、达标练习一、东亚岛国1.日本位于亚洲________、太平洋____________。
领土由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大岛以及邻近一些小岛组成,面积37.8 万平方千米。
2.日本的海岸线长约3万千米,沿岸多_________、_______、海湾和天然良港。
二、多山的地势1.日本是一个多山的岛国,_________约占全国面积的3 / 4 以上。
_ _______海拔3776 米,是日本最高的山峰,也是闻名的活火山。
2.日本群岛地处_________火山地震带上,_________、__________活动频繁,危害较大的地震平均每3年就要发生1 次。
3.平原大多分布在沿海或较大河流的下游地区,__________是日本最大的平原。
三、深受海洋阻碍的气候1.日本属__________和_________气候,但领土狭长,南北所跨纬度较大,各地气候差异显著。
2.日本四季分明,冬季较_________,夏季较__________,绝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在1000 毫米以上,气候的___________性特点明显。
[来源:学_科_网Z_X_X_K]二、探究案1、要点回忆日本的自然地理环境探究一:日本的位置和范畴(一)日本的地理位置1.展现日本在世界的位置图,了解日本的半球位置2.海陆位置读图探究:给出日本邻近海域的具体地图,引导学生看图找出日本的临海,以及隔海相望的国家,观看完成后,让学生上台指图,说出日本具体的海陆位置。
3.读图探究,日本的纬度位置。
湘教版七下地理8.1日本教学设计1

湘教版七下地理8.1日本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七下地理8.1日本教学设计1主要介绍了日本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内容。
本节课的内容是学生对日本的基本认识,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日本的基本情况,为以后学习日本的更深入内容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对地理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掌握了基本的地理学习方法。
但是对于日本这个国家,大部分学生了解不多,仅限于一些基本的认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地理知识来认识日本,同时教师需要提供更多的教学资源,帮助学生拓展对日本的了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说出日本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基本概况;学生能够了解日本的经济、文化等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和图表,培养学生的读图、析图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不同文化的尊重和理解;培养学生关心时事,关注国际关系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日本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经济、文化等基本概况。
2.难点:日本的地形、气候特点及其对经济、文化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地图教学法:通过地图,使学生直观地了解日本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特点。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日本的经济发展、文化特点等案例,使学生深入了解日本。
3.小组合作法: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资源:准备日本的地图、图表、案例等教学资源。
2.教学工具:准备投影仪、电脑、黑板等教学工具。
3.教学材料:准备学生的学习资料,如课本、练习册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日本的地图,引导学生关注日本的地理位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利用图表、图片等形式,展示日本的地形、气候、经济、文化等特点,使学生对日本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3.操练(10分钟)教师设计一些地理知识问题,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讨论,巩固所学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章 第一节 日本 (第一课时)
班级 姓名
【自主学习】
1、日本位于 的东部,_______的西北部。
2、日本领土由 、 、 和 四个大岛及附近数千个小岛及周围海域组成,其中 ________岛面积最大。
(在课本图中找到这四个大岛)。
3、日本面积 万平方千米,海岸线 ,沿岸多 、 、 和 。
4、请在课本P69日本地形分布图中找出 富士山、关东平原、东京湾、濑沪内海、奥羽山、津轻海峡、朝鲜海峡和日本海。
5、日本的地形以 、 为主,平原大多分布在 , 平原是日本最大的平原;日本最高峰是 ,它是一座 火山。
6、日本属 和 气候,且气候的 性明显。
【合作探究】
探究一:日本气候的海洋性
读表:东京和北京一月和七月气温和降水量
① 从降水量、气温变化幅度两方面比较东京和北京气候特征的主要差异。
② 试从海陆因素分析导致这种气候差异的主要原因。
探究二:日本南北气候差异
结合课本71页的图8-3,说一说日本樱花开花的时空变化规律,并尝试解释原因。
规律:
原因:
探究三:日本东西气候差异
对照新潟与东京的气候统计图,结合海陆和地形因素,分析日本东西两侧的降水季节差异及原因。
降水的季节差异差异:
原因:
最冷月均温 最热月均温 气温年较差 年降水量 东京 3.7° 25.1° 21.4° 1610mm 北京 -4.7° 26.1° 30.8° 636mm
【课堂检测】
1、日本的首都东京和富士山都位于()
A、四国岛
B、九州岛
C、本州岛
D、北海道岛
2、接亚洲的地理区位划分,日本属于()
A、东亚地区
B、东南亚地区
C、南亚地区
D、中亚地区
3、下列关于日本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A、日本是一个群岛国家
B、日本由北海道岛、本州岛、四国岛,九州岛组成
C、日本位于太平洋上,多火山,地震
D、日本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
4、日本四大岛屿中,面积最大的是()
A、四国岛
B、九州岛
C、北海道岛
D、本州岛
5、日本的国花是()
A、梅花
B、菊花
C、樱花
D、桃花
6、日本地形3/4以上是()
A.平原、高原B、山地、丘陵C、盆地、山地D、山地、高原
7、有关富士山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富士山顶终年积雪,是因为纬度高
B、富士山是一座火山
C、富士山为日本最高的山峰
D、富士山位是日本著名旅游景点
8、日本是一个地震频发的国家,其原因是()
A、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
B、位于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的交界处
C、位于非洲板块与美洲板块交界处
D、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
9、日本传统民居用质地较轻的建筑材料,木制框架结构,多为二层楼房,房顶坡度较缓,以增加稳固程度。
其目的主要是()
A、减少地震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
B、减少火山活动造成的人员伤亡
C、减少寒潮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
D、减少台风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
10、与我国同纬度地区相比,日本气候的显著特征是()
A、海洋性特征显著
B、大陆性特征显著
C、气温差别明显
D、降水季节分配均匀
11、日本夏季太平洋沿岸多雨的原因是受()的影响。
A西南季风B东南季风C东北季风D西北季风
12、日本气候具有海洋性的表现是()
A、夏季气温更高,降水更多
B、夏季气温较凉爽,冬季气温较温和
C夏季降水较少,冬季降水较多 D、全年温和湿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