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处事是聪明好还是糊涂好
7个做人的心计

7个做人的心计一、聪明外露,不如智慧深藏:做个糊涂的精明人1、韬光养晦,大智若愚:当你以弱者的形象出现在人们面前的时候,你不但不会引起人们的戒心,而且还会赢得人们的同情,从而达到麻痹和迷惑敌人,取得最后成功的目的。
2、做个糊涂的精明人:有时装装糊涂(装的巧妙而不动声色),凡事不那么较真,反而会有利于做事,同时也能使场面更圆满。
锋芒太露易遭嫉恨,更容易树敌。
“扮猪吃虎”:“若愚”到像猪一样,表面上对对方百依百顺、惟命是从使对方不起疑心,一旦时机成熟,便果断出手,一击成功。
3、示弱博同情:为人处世中,要使别人对你放松警惕,造成亲近之感,只要你很巧妙地、不露痕迹的在别人面前暴露某些无关痛痒的缺点,出点小洋相,会使人与你交往时松一口气,不以你为敌。
示弱有时还要表现在行动上,平时小名小利应淡薄些,疏远些,因为你的成功已经成为了某些人嫉妒的目标,应当分出一部分名利给那些暂时处于弱势的人。
4、巧妙的隐藏自己的实力:有才德的人要做到不炫耀,不显才华,这样才能很好的保护自己。
任何人知道了别人读不晓得的事,难免会产生一些优越感,对于这种旁人不及的优点,我们必须隐藏起来,以免招祸。
5、得意不要忘形:运气好时,切勿得意忘形,乐极生悲,必须更加积极奋发,以使自己得到更大的发展。
6、喜怒不行于色:高明的掌权者会把自己的思想隐藏起来,不让别人窥出自己的底细和想法,这样部下就难以钻空子,就会对上司感到神秘莫测,就会产生畏惧感,也不容易暴露自己的真实目的。
7、抓小放大,难得小事糊涂:不计较,糊涂处置一些不关大局的小事情;但对重要问题,原则问题就不能糊涂,该聪明时就得聪明。
8、装糊涂,问前途:许多事情,都是错综复杂,真假难辨,想要洞悉对手的种种底蕴,直来直往,往往是行不通的,有时候装装糊涂或许更能测出事实的真相。
二、把握做人的尺度:万事都要留有余地1、任何时候都要留余地:留三分余地给别人,就是留三分余地给自己。
在平时的工作与生活中,给别人留有余地,同样也是一种帮你成功的美德。
糊涂做人,聪明做事

糊涂做人,聪明做事糊涂做人,聪明做事身处职场,即使拥有再多的真才实学,也要懂得适度收敛。
高明的人都很平实,他们的心态从来不脱离大众,也不会让自己独特。
糊涂一点,大智若愚,藏巧于拙,如孙膑装疯卖傻、司马懿装傻充呆,不仅保全了身家性命,而且也为最后取得胜利保存了实力。
因此,藏锋不露,等待时机,未尝不是成功之道。
郑板桥在潍县做知县时,写了两个字幅。
其一是“难得糊涂”,下注:“聪明难,糊涂难,由聪明转为糊涂更难。
放一着,退一步,当下心安,非图后来福报也”。
其二是“吃亏是福”,下注:“满者损之机,亏者盈之渐,损于己则盈于彼,各得心安之半,而得心安既平,且安福即在是矣”。
郑板桥将“难得糊涂”作为做人的第一要义,说明能糊涂也是一件好事,这也是一种非常高明的为人处世智慧。
正如古人所言:“大勇若怯,大智若愚”。
看似胆小如鼠,实则胆大如斗;看似寡言讷语的,实则足智多谋。
智而示之以愚,强而示之以弱,能则示之不能,用则示之不用,用装糊涂的方式蒙蔽对手,争取主动。
糊涂之人,必有聪明之处。
为人处世上,更要学会糊涂做人,才能低成本做事,才能达到高层次做人的境界。
聪明装糊涂,大智若愚,有为示之无为,强示之弱,糊涂做人,静待时机这样才能出人意料,取得意想不到的结局。
大智若愚是糊涂,大勇若怯是糊涂,有所不为是糊涂,乐天知命是糊涂,与世无争是糊涂,淡泊名利是糊涂……在糊涂的背后,却是宽怀忍让,以柔克刚,顺应自然,知足常乐,宁静致远……的人生智慧,是高层次做人的处世哲学,是境界,是智慧,是清醒。
孙膑和庞涓的故事中,孙膑装一时糊涂,才得以保全性命,堪称装糊涂的经典故事。
身处高位,与危险为伍,官场一朝风云突变,危险就会降临,历史上很多人,都是通过扮傻弄呆来逃避危难,保全自身。
战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孙膑,曾经和庞涓一起拜在鬼谷子门下学习兵法。
有一年,魏国国君招贤的事情传遍天下,就连在深山学艺的庞涓也知道了,庞涓再也无法忍受深山学艺的艰苦和寂寞,于是下山,谋求富贵。
人活着,糊涂点挺好_人生感悟

做人不能太精明,
太精,人脉就少了;
做事不能太较真,
太过,余地就没了;
感情不能太执拗,
太执,失望就添了。
人活着,糊涂点挺好。
有些话不能说,那就不说,说穿伤人;
有些人读不懂,那就不读,读懂伤心;
有些情你输了,
那就认输,输得起也放过自己。
人活着,糊涂点挺好。
过去就让它过去,来不及更回不去;
该来的始终会来,不强求也不期待。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只有看淡,伤才会少一点;
只有简单,快乐才会多一点。
感情,要随心随缘,
该来的来,该走的走,
留到最后的珍惜相守;
生活,要坚强乐观,
该苦的苦,该甜的甜,
苦辣酸甜才最真实;
人生,要随遇而安,
该丢的丢,该捡的捡,
活好自己的一片晴天;
人活着,要糊涂一点,
该隐的隐,该显的显,
留给自己一方心安。
为人处世的智慧:聪明人的糊涂学

为人处世的智慧:聪明人的糊涂学为人处世的智慧:聪明人的糊涂学处世机智灵活,才能变中取胜,只有敏捷多变,才能遇险不惊,保存自我。
人生在世,精明一些,固然容易取得成就,但是一个精明的人通常是锋芒毕露的,精明的人具有才能,能够做这些别人做不来的事情,而且十分干练,自然会得到人们的羡慕。
但是在功过得失之间,也难免遭到他人的阻碍、说三道四,又何必为此斤斤计较而浪费精力呢?难得糊涂,是一种豁达的处世方式,也会减少很多烦恼!豁达大度也不失为一种好的为人处世的方式。
为了既能快速实现自己的目标和理想,又不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精明的人应该让自己显得糊涂些,把自己的精明掩藏在淳朴与厚实里。
真正的精明人信奉自己的哲学,踏踏实实地工作,豁达淡泊地生活。
他的路一定会越走越宽,人生自然会越来越愉悦。
三国时期魏国政治家、军事家司马懿,含而不露,让曹操为之发憷,最终把持了曹氏家族的天下。
公元201年,司马懿二十刚出头,血气方刚,初生之犊,朝气蓬勃。
而这时曹操已击败了北方最强大的敌手袁绍,统一了中国北部,挟天下而令诸侯。
曹操对司马懿早有所闻,决定聘请他为己用。
但是司马懿见汉朝衰弱,而且还有曹氏专权,不愿屈节为曹操做事,推辞说身患瘫痪,不能起身,并加以拒绝。
但是曹操生来就非常的机警多疑,马上意识到这个青年必是借故推托,而不应聘正是对他的大不敬,曹操自然是非常的恼怒。
于是马上派人前去探个虚实,派去之人扮作刺客,悄悄地翻墙越到司马懿的卧室里面,那人手挥寒光闪闪的利剑,刺向司马懿。
就在这个千钧一发之际,警觉的司马懿立即意识到是曹操派人前来试探自己卧床的虚实,于是就将计就计,装着瘫痪在床的样子,毅然放弃了一切逃生、反抗和自卫的努力,安卧不动,任刺客所为。
刺客见状认定真的是瘫痪无疑,便收起了利剑,扬长而去。
装作瘫痪这一招不仅使司马懿逃避了聘征,而且也逃避了不受聘征受到的迫害。
做到这般“糊涂”,需要有在仓促间对刺客来意的准确判断和当机立断的决案,又需要临危不惧、置生死于度外的果断,真是惊险无比,常人难为。
聪明做事糊涂做人感悟

聪明做事糊涂做人感悟聪明做事,是指在工作和生活中以智慧和能力去处理和解决问题。
糊涂做人,是指在人际关系和处事态度上保持一颗纯真和善良的心态。
聪明做事糊涂做人,是指在处理事务时要有智慧和能力,而在与人相处时要保持一颗纯真和善良的心态。
这种做事糊涂做人的态度,不仅能让自己更加开心,还能给身边的人带来快乐和正能量。
在职场上,聪明做事是我们获得成功的关键。
我们需要运用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做出明智的决策和行动。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脱颖而出。
然而,聪明做事并不意味着我们要为了成功而不择手段。
我们要以诚实和道德为基础,遵守职业道德和社会规范,始终保持良好的职业操守。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和信任,也才能在职场上立足。
然而,聪明做事并不是唯一的成功之道。
在人际关系中,我们需要以糊涂做人为准则。
糊涂做人并不是指我们要迷迷糊糊地生活,而是指我们要保持一颗纯真和善良的心态。
在与他人相处时,我们要用宽容和善意对待周围的人。
我们要学会关心和帮助他人,不计较得失,不斤斤计较。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获得他人的喜欢和信任。
聪明做事糊涂做人的感悟不仅体现在职场,也体现在日常生活中。
在处理问题时,我们要运用智慧和能力,做出明智的决策。
在与他人相处时,我们要保持一颗纯真和善良的心态,用宽容和善意对待他人。
这种聪明做事糊涂做人的态度,能够让我们更加快乐和幸福。
聪明做事糊涂做人的感悟,对于我们的成长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工作中,我们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智慧,做出明智的决策和行动。
在与他人相处中,我们要保持一颗纯真和善良的心态,用宽容和善意去面对周围的人和事。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获得他人的尊重和信任,也才能赢得更多的机会和成功。
聪明做事糊涂做人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在职场中,我们要以智慧和能力去处理事务,做出明智的决策。
在人际关系中,我们要保持一颗纯真和善良的心态,用宽容和善意对待他人。
这种聪明做事糊涂做人的态度,不仅能让我们更加快乐和幸福,还能给身边的人带来快乐和正能量。
人,糊涂一点挺好,太清楚会累

人,糊涂一点挺好,太清楚会累
人,糊涂一点挺好,太清楚会累!有些人看不惯,那就不必看;有些人说不清,那就不必说;有些心读不懂,那就不必懂!糊涂一点:不与家人争争吵吵,家庭才和睦;不与爱人寸步不让,感情才幸福;不与朋友锱铢必较,友情才稳固。
糊涂的人,活得轻松自在!精明的人夜不能寐,糊涂的人安然入睡。
清醒的人疑神疑鬼,糊涂的人毫不理会。
谋算的人心累到碎,糊涂的人心静如水。
人这辈子,糊涂难得,难得糊涂!活得太清楚,才是最大的不明白!人傻一点简单一点,更可爱;人笨一点真诚一点,更可信;人糊涂一点大度一点,更可交!做一个傻一点的人:别人愿意和你接近,自己活得更加开心!做一个傻一点的人:不琢磨太多,不追逐太多,知足常乐!好人有好报,好因有好果;单纯有好命,傻人有傻福。
[聪明与糊涂]--宁跟聪明人吵架不跟糊涂人说话
![[聪明与糊涂]--宁跟聪明人吵架不跟糊涂人说话](https://img.taocdn.com/s3/m/8d5c386aa417866fb84a8e95.png)
[聪明与糊涂]--宁跟聪明人吵架,不跟糊涂人说话。
聪明与糊涂--糊涂人乱心,聪明人累心,修行人静心。
人有聪明人和糊涂人之分;同是聪明人,又有大聪明和小聪明之分;同是糊涂人,则又有真糊涂和假装糊涂之分。
小聪明大糊涂是真糊涂假智慧,大聪明小糊涂是假糊涂真智慧。
假聪明者聪明在表面,糊涂在内心;假糊涂者聪明内心,糊涂在表面。
糊涂是人生的大智慧,是让你通达一生的姿态。
懂得糊涂之道的人才是真正聪明的人。
大事聪明,小事糊涂。
聪明一世,糊涂一时。
聪明看世情,糊涂一颗心。
正事聪明些,小事糊涂些。
工作聪明些,关系糊涂些。
二分聪明,八分糊涂,你是自我的实现家。
五分聪明,五分糊涂,你是自在的平衡家。
六分聪明,四分糊涂,你是潇洒的创造家。
七分聪明,三分糊涂,你是苏醒的实现家。
生活中,真正的聪明人都是懂得糊涂的。
宁跟聪明人吵架,不跟糊涂人说话。
聪明沟通,糊涂相处。
聪明有多少,糊涂就有多少,快乐就有多少。
由聪明转糊涂是资格,是胆识,是智慧,是气度,是境界,是积累,更是强者。
人生都道聪明好,难得糊涂方为真。
学会糊涂是一种真聪明,运用糊涂是工作之大气,取舍糊涂是生活之必须。
很多人知道聪明是一种聪明,但是却不知道糊涂是一种更大的聪明。
糊涂做人,聪明做事。
做聪明人,吃糊涂饭。
大事不能糊涂,小事不必聪明。
聪明是天赋的智慧,糊涂是聪明的表现,人贵在能集聪与愚于一身,需聪明时便聪明,该糊涂处且糊涂,随机应变。
在聪明人的面前最好糊涂点,在糊涂人的面前一定要聪明点,这才是聪明人的为人处事之道。
聪明反被聪明误,糊涂终将糊涂乐。
糊涂的人比聪明的人活得更好:因为他们把世界看成原来的样子;而聪明的人总是想把世界看成他们想要的样子,所以总也不满足。
聪明的人,把人生看作戏台,以真为假,笑泪中仍带着洒脱。
糊涂的人,把戏台看做人生,以假为真,便容易陷入到喜怒哀乐中出不来。
这世间,糊涂人乱心,聪明人累心,修行人静心。
高明做事,糊涂做人,才是真正的聪明

高明做事,糊涂做人,才是真正的聪明与其做愚蠢的聪明人,不如做聪明的笨人。
----莎士比亚一个国王要在三个儿子中选一个王位继承人。
他给三兄弟每人发了一颗花的种子,看谁种得好就选谁。
种子拿回去,三人都种上了。
到了约定的时间,三兄弟端着自己的花盆去见国王。
国王看见老大、老二的花苗都长得很好,只有老三的盆里什么也没长出来。
于是,他把王位传给了老三。
答案很简单,三颗种子都是煮过的!国王要考验他们的,不是本事,而是品德。
老大、老二自作聪明,偷偷换了种子,结果反而让"糊涂人"老三"拣"了王位。
谁是真聪明,谁是假聪明,那就不言而喻了。
有大智慧者则知道,该舍小利时便舍小利,该不争时便不争,该糊涂时便糊涂。
真正的智者像梅花"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不争不抢,看似糊涂,实际上是智慧的象征。
做人,真正的高明,往往从以下这两个"糊涂"开始!01清朝第一怪人、身居"扬州八怪"之首的郑板桥,在任潍县知县时,收到堂弟寄来的一封信。
信里说,家里人为了跟邻居争一段墙基的归属权闹到了衙门,希望他能出面跟官府说情。
郑板桥读完后立即回信:"千里捎书为一墙,让他几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还为此特地写下"难得糊涂,吃亏是福"。
并解释说:"聪明难,糊涂难,由聪明而转入糊涂更难,放一着,退一步,当下心安,非图后来福报也。
""难得糊涂"中的"糊涂",并不是真的糊涂,而是一种装"糊涂",而且还"有模有样",因此嘴里说的虽是"糊涂话",脸上呈现的是"糊涂的表情",做的却是"明白事"。
因此,"难得糊涂"中的"糊涂",反映的是人类的一种高超的"智慧",是人类适应社会的一种"高超而巧妙的方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人处世,是聪明好?还是糊涂好?
1.聪明不一定不糊涂
有一次在一个会议上,ge公司的一位保险业的领导为了显示自己的专业水平,不断在陈述中使用一些专业术语。
杰克·韦尔奇听不明白,就不断地打断他,问一些简单的问题。
最后这位领导不耐烦地说道:“你怎么能奢望我在5分钟里教会你我用了25年才学会的东西!”。
会后,韦尔奇只说了一句话:“不用说,他待不长了。
”
这位领导是聪明呢?还是糊涂?显然是一位糊涂的领导,他的糊涂就在于通过表现自己的聪明来彰显他人的糊涂。
自己露了一回“脸”,却让老板在众人面前丢了丑。
当你通过贬低他人来显示自己的聪明时,必然会引怨上身,尤其是和自己的老板争是非,更是如此。
可见,聪明不一定不糊涂。
2.糊涂不一定不聪明
有这样的一个人事经理,他的老板在气头上时让他即刻去解雇一个犯错误的员工。
这位经理满口应承下来后,却迟迟不去办理。
他的下属就提醒他,他却说:“老板有这样说吗?”。
过了几天后,老板问起这件事。
这位经理说:“你不是说若再犯类似的错误,即刻解雇吗?”老板看了看这位人事经理,笑了笑点点头说:“是这样的,你做的非常好!”。
你说这位经理是聪明呢?还是糊涂?显然,他是一位聪明的经理。
他的聪明在于通过表现自己的糊涂来衬托他人的聪明。
自己装了一次“糊涂”,却让上司避免陷入了一次人事危局。
当他人因为我们的糊涂而变得聪明的时候,他人对我们就会高看一眼。
所以,糊涂不一定不聪明。
3.我们往往被聪明所误
有一个企业的老总非常聪明,也非常有业绩。
他常常在公开的场合毫不掩饰地夸耀自己,毫不留情地贬低他人,甚至羞辱他人。
他有一句口头禅是“不会做,就照我说的做!”。
在这位老总眼里,下属都是“笨蛋”,而在众人眼里,这位老总就是一个“浑蛋”。
最后,当这位老总离去的时候,许多人举杯相庆。
在他人面前夸耀自己的聪明是一件令人得意的事情。
但是,我们在“得意”时往往会忽视,甚至伤害到他人的情感和感受,毕竟有“得意”就有“失意”,谁又愿意做一个失意者呢?
人人都说聪明好,可是大家却并不喜欢那些玩弄聪明的人,就是因为聪明需要他人而不是自己说出来。
人不怕聪明,就怕自以为聪明。
4.难得糊涂,是因为心有所求
郑板桥有一句话说的:“聪明难,糊涂难,由聪明变糊涂更难,难得糊涂。
”为什么说糊涂难?是因为我们心有所求。
这个世界有我们太多放不下的东西。
你喜欢金钱吗?如果你说喜欢,
那么你面对金钱就很难做到糊涂。
如果你说你不喜欢金钱,那么你喜欢权力吗?你喜欢名声吗?你喜欢女人吗?只要你有喜欢的东西,你就会有所求,就会自作聪明。
自作聪明,就难得糊涂。
人人都说糊涂不好,可是大家还是喜欢,甚至尊重那些表现糊涂的人,这是因为明白之后有糊涂。
人不怕糊涂,就怕不敢面对糊涂。
5.可聪明时要聪明,应糊涂时要糊涂
有这样一位领导,他被一家公司聘用担任为销售经理。
但他对公司的业务根本就是一窍不通。
当推销人员到他那里去汇报工作并征求建议时,他都会问对方:“你自己认为应该怎么做呢?”当对方说出自己的想法和解决方案时,他总会说:“这是一个好主意!”。
几乎所有的推销人员都认为他是一个优秀的销售经理。
没有人愿意在他人面前表现出自己的糊涂,尤其是在下属面前。
但在聪明人面前耍聪明无疑是自己找难看。
不管什么时候,表现自己真实的一面是非常重要的。
聪明好,糊涂也不错,一个人要聪明,也要有糊涂;该聪明时要聪明,应糊涂时要糊涂。
我们说:聪明之中有糊涂,糊涂之中有聪明。
真正聪明的人是不会糊涂的,他们一时的糊涂正是因为他们聪明。
真正糊涂的人是不会聪明的,他们一时的聪明正是因为他们糊涂。
正所谓:“聪明一生,糊涂一时”“糊涂一生,聪明一时。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