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中国的传统节日(省一等奖)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设计——走进中国传统节日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设计——走进中国传统节日活动目的:通过走进中国传统节日的活动,让小学生了解和体验中国传统文化,增强他们对传统节日的认识和兴趣。
活动时间:一周时间,每天进行一次活动。
活动内容:第一天:介绍传统节日1.教师介绍中国传统节日的背景、由来和传统习俗。
2.展示相关图片和视频,让学生对传统节日有一个直观的了解。
3.阅读相关绘本或故事,让学生通过故事情节了解传统节日的故事。
第二天:手工制作节日装饰品1.学生制作传统节日的装饰品,如灯笼、贴纸、纸鹤等。
2.教师介绍制作装饰品的材料和方法,带领学生进行制作。
第三天:传统节日食品制作1.学生制作传统节日的食品,如粽子、饺子、汤圆等。
2.教师介绍食品的制作过程和食材,带领学生进行实操制作。
第四天:传统节日游戏1.教师组织传统节日游戏,如猜灯谜、踩高跷、扔沙包等。
2.学生通过游戏的方式深入了解传统节日的习俗和活动。
第五天:传统节日表演1.学生分组,准备传统节日的表演节目,如舞蹈、小品、相声等。
2.学生在全校进行表演,展示自己学习到的传统文化。
活动收官:传统节日展览1.学生将自己制作的装饰品和食品放在展览区展示。
2.教师组织学生参观展览,了解其他同学的作品。
活动评估:学生通过活动的参与和展示作品来评估活动效果,并填写反馈表,总结自己对传统节日的了解和体验。
活动效果评估:教师在活动结束后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作品完成度,以及学生对传统节日的认识和兴趣的提升情况进行综合评估。
活动延伸: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家中继续制作传统节日的装饰品和食品,并邀请家长和亲友一起品尝和分享他们的作品。
这将促进家庭的亲子互动和传统文化的传承。
传统节日教学设计一等奖

传统节日教学目标1.认识“传、统”等15个生字,会写“贴、街”等9个字,会写“节日、春节”等10个词语。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我国的传统节日,能按时间顺序排列。
联系生活,选一两个节日,说说自己是怎么过节的。
教学重难点1.认识“传、统”等15个生字,会写“贴、街”等9个字,会写“节日、春节”等10个词语。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一、听童谣,激趣导入1.小朋友们,上课前老师想请你们听一首欢快的儿歌。
播放正月歌【出示:春节喜庆的画面。
】2.儿歌唱的是哪一个节日呀?(春节)你们过春节的时候都会做些什么?3.同学们的春节过得真有意思,现在我们开始上课吧(上课)。
4.同学们,像春节这样世世代代都过的节日就叫传统节日。
4.传统节日还有很多,这节课咱们就走进课文中去“过过节”吧。
齐读课题。
孩子们,这两个字的读音要注意什么呢?“传”是翘舌音、前鼻音,统是后鼻音。
那你来读一读。
齐读二、初读韵文,自主识字1.传统节日就藏在课文中,请同学们翻开语文书31页,在拼音的帮助下把字音读正确,难读的词多读几遍。
2.小朋友读得很认真,老师想请几位同学来读一读,每人读两句。
我请小手举得最好的同学来读。
(重点讲祭、堂、郎、赏的读音,及乞巧的变调。
生读错了要让他再读。
每两句讲完读音就齐读句子。
)3.你知道课文里藏了几个传统节日吗?请用横线划出来吧。
4.汇报5.都找全了吗?那请你将书本轻轻合上,放在桌角。
三、细读感悟,识字学文(一)学习春节1.一年里,我们最先过得就是春节了。
瞧,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呢?(贴窗花)2.小朋友们你们知道窗花是怎么贴的吗?请你来比比动作。
3.像贴窗花、放鞭炮这种祖祖辈辈传下来的习俗就是“传统习俗”。
4.你贴过什么东西?5.下面请伸出你们的小手,一起来贴一贴。
(贴春联、贴奖状、贴图画、贴墙纸)6.贴字宝宝真调皮,跑到课文里啦,你还认得它吗?请个小朋友来读一读。
让我们一起美美的读一读吧。
7.课前孩子们说了好多在春节里做的趣事,下面请你来当当小诗人,将这句韵文补充完整吧。
综合实践课《走进中国传统节日》教学设计

《走进中国传统文化节日》教学设计鄯善县育才学校华基本信息名称走进中国传统文化节日执教者华课时1课时所属教材目录维吾尔自治区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2014年审查通过课题背景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是民族文化的宝贵财富,每一个传统节日都蕴涵着我们民族独特深层的精神价值观,她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根。
可就在当下有关中华传统节日日益受到大家重视,民族之风日益扩散和影响到孩子生活的今天,我们却发现他们对很多中国民族传统节日的了解与感受仍相当有限,对节日民俗活动的理解存在表面化和追捧倾向,相关可接受与参与的节日民俗活动容也多为单调与零散的,大多孩子只是从大人的口中粗略与简单的了解了一些相关容。
再加之,随着西方文化对中国本土文化的冲击,我国的传统节日在国人面前出现了逐步淡化的趋势,民族教育和民族活动开展之风已受到严重伤害,从而导致少年儿童对于中国传统节日文化表现出了严重的“营养不良”。
因此,我们觉得重视学生对本民族传统节日的认识回归是非常必要的。
因为,民族教育不光是我们的,更是需要孩子们来感受、认知、传承与创新的。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非常喜欢综合实践活动学科,但学生学习能力参差不齐,大多数孩子在生活中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学习起来非常有兴趣,也非常容易,但是有一部分同学动手能力较差。
我将根据学生特点调动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孩子进行学习、理解,调查,实践。
基于以上认识和了解,我班开展了《走进中国传统文化节日》的综合实践活动。
旨在让学生通过本次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能产生发自心的对中国节日文化和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热爱,继承中华传统美德,正确认识和了解传统节日,增长知识和才干,完善自身,立足社会。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搜集、交流、汇报传统节日的资料,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通过诵读有关传统节日的诗歌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交流、讨论、操作等实践活动,掌握一定的探究方法,并在活动中引导学生认识传统节日的重要性和它的习俗。
综合实践活动五年级下册《走进中国传统节日》教学设计

综合实践活动五年级下册《走进中国传统节日》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走进中国传统节日》是五年级下册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我国传统节日的来历、习俗和文化内涵,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承文化的情感。
教材内容丰富,包括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五个传统节日的介绍。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对传统节日有一定的了解,但缺乏深入的认识。
他们在课堂上善于表达,好奇心强,通过图片、视频等直观教具,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此外,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语文阅读和写作能力,有利于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和拓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五个传统节日的来历、习俗和文化内涵,学会欣赏和传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承文化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五个传统节日的来历、习俗和文化内涵。
2.难点:深入理解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学会欣赏和传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直观教具,创设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3.合作学习法:分组讨论,发挥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4.情感教学法: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让学生在感受传统节日魅力的过程中,增强民族自豪感。
六. 教学准备1.教材:《走进中国传统节日》2.教具:图片、视频、PPT等3.材料:学生分组探究所需的相关资料4.场地:教室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等直观教具,展示中国传统节日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呈现(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阅读教材,呈现五个传统节日的来历、习俗和文化内涵。
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关注重点词汇和语句,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内容。
小学综合实践《走进传统节日》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综合实践活动:走进传统节日——选题指导课一、活动背景: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华灿烂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探寻研究,可以增强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和古代人民社会生活的了解,弘扬和培育学生的民族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但是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孩子们似乎对外国的节日兴趣浓厚。
“愚人节、圣诞节”等外国的洋节日学生们说起来头头是道,可对于古老传统的中国节日并不是很了解,要不就是将传统节日与法定节日混为一谈,要不就是知道一些传统节日却不知其风俗,对节日的由来和蕴含的意义就更一所无知了。
基于以上认识和了解,我班师生开展《走进传统节日》综合实践活动。
旨在让学生通过本次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能产生发自内心的对中国节日文化和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热爱,继承中华传统美德,正确认识和了解传统节日,增长知识和才干,完善自身,立足社会。
二、活动目标:(一)总活动目标1.知识目标(1)通过调查,采访让学生对我国传统节日有更深了解,通过查阅资料,让学生对每个传统节日的民俗风情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2)通过活动,了解一些我国传统节日的由来,了解与传统节日有关的人物故事。
(3)通过活动初步学会调查探究的方法,激发民族自豪感和热爱中华民族的美好情感。
2.能力目标(1)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社会调查能力,与人交流、合作的能力。
(2)学会调查、收集、整理资料、自制与节日相关的小书签比赛,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情感目标(1)通过各种实践活动获得丰富的经验和积极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更加热爱中华民族。
(2)通过各种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团结精神,分享合作与交流的快乐。
(二)本课时目标本课时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知道什么是中国传统节日,感受中国传统节日不仅数量多,而且有着丰富多彩的节日文化,引导学生探寻研究中国传统节日的方法,并确定综合实践活动课题,进行分组。
三、活动重点:引导学生探寻研究中国传统节日的方法,确定实践活动课题,进行分组。
四、活动准备:本班学生清明节活动的图片和课件五、活动过程(一)激趣导入,确立主题1.师:老师今天准备了一组图片,想不想看看?课件展示图片师:这些图片是不是很熟悉?对,这是我们学校清明节开展的活动,刚刚老师播放的就是我们班同学清明节活动的照片,清明节是我们国家的一个传统节日。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传统节日》精品课件【省一等奖】

春 节( 农历正月初一 ) 元宵节( 农历正月十五 ) 清明节(公历4月5日前后) 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 ) 七夕节( 农历七月初七 ) 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 ) 重阳节( 农历九月初九 )
春节到,人欢笑, 贴窗花,放鞭炮。
元宵节,看花灯, 大街小巷人如潮。
清明节,雨纷纷,
先人墓前去祭扫。
过端午,赛龙舟, 粽子艾香满堂飘。
( ),来乞巧, 牛郎织女会鹊桥。 ( ),吃月饼, 十五圆月当空照。 ( ),要敬老, 踏秋赏菊去登高。 转眼又是新春到, 全家团圆真热闹。
春节到,人欢笑, 贴窗花,放鞭炮。 元宵节,看花灯, 大街小巷人如潮。 清明节,雨纷纷, 先人墓前去祭扫。 过端午,赛龙舟, 粽子艾香满堂飘。
七月七,来乞巧, 牛郎织女会鹊桥。 过中秋,吃月饼, 十五圆月当空照。 重阳节,要敬老, 踏秋赏菊去登高。 转眼又是新春到, 全家团圆真热闹。
jì zhōu bǐng ài láng
祭舟 饼 艾郎
qǐ qiǎo shǎng jú
乞巧赏 菊
jì zhōu bǐng ài láng
祭舟 饼 艾郎
qǐ qiǎo shǎng jú
乞巧赏 菊
欣赏象形字,说 说像什么?
舟
赛龙舟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元宵节,看花灯, 大街小巷人如潮。
xiàng
大街小巷
清明节,雨纷纷, 先人墓前去祭扫。
过端午,赛龙舟, 粽子艾香满堂飘。
七月七,来乞巧, 牛郎织女会鹊桥。
过中秋,吃月饼, 十五圆月当空照。
重阳节,要敬老, 踏秋赏菊去登高。 转眼又是新春到, 全家团圆真热闹。
( ),人欢笑, 贴窗花,放鞭炮。 ( ),看花灯, 大街小巷人如潮。 ( ),雨纷纷, 先人墓前去祭扫。 ( ),赛龙舟, 粽子艾香满堂飘。
传统节日教学设计一等奖3篇

第1篇传统节日教学设计一等奖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二年级传统节日教案范文,欢迎大家分享。
[教学目标]1.会认“传、统”等15个生字,会写“贴、街”等9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引导学生文化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激发学生的爱国感情。
[教学重点]1.识记生字词,背诵课文。
2.准备掌握中国的传统节日及相关习俗。
[教学课时]1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图片导入1.出示课件:春节、端午、中秋三个节日的情景照片。
2.同学们,你们从图片看到了什么?能知道图上画的是什么节日吗?(学生自由讨论)这些节日都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中国的传统节日还有哪些?哪位同学来说一说?3.出示课题。
(齐读课题)4.学习“传统”二字的读音。
(“传”:三拼音节,翘舌音;统:后鼻音。
)二、读儿歌,随文识字1.请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儿歌。
要求:在拼音的帮助下把字音读正确,难读的`词多读几遍。
2.自读检查。
(1)指名轮读,一人一句。
相机正音。
(2)同桌对读,正音。
3.出示带生字词语,认读字词。
(1)带拼音读词语。
打乱顺序读词语。
(出示课件)传(chuán)统(tǒnɡ)贴(tiē)窗花大街(jiē)小巷(__ànɡ)祭(jì)扫(sǎo)赛龙舟(zhōu)艾(ài)香满堂(tánɡ)乞(qǐ)巧(qiǎo)牛郎(lánɡ)织女月饼(bǐnɡ)赏(shǎnɡ)菊(jú)转(zhuǎn)眼团(tuán)圆热(r è)闹(nao)(2)去拼音读词语。
(3)保留生字,读生字。
4.教师教学重难点字词。
(1)统、巷、堂、郎、饼、赏:都是后鼻音的字,其中“巷”是三拼音节。
(2)菊:注意音节的拼写,“ü”上两点要去掉。
(3)热闹:读rènao,“闹”字声母是“n”,两个字连读时,“闹”要读轻声。
介绍家乡的传统节日

介绍家乡的传统节日
我来自中国的一个小城市,这里有很多非常有名的传统节日,其
中最受欢迎的莫过于春节和中秋节。
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被称为“年节”。
它通常在
每年的农历正月初一庆祝,这也是中国家庭聚集在一起的时候。
庆祝
春节的时间通常持续约两周,期间有很多传统活动,比如舞龙、舞狮
和燃放烟花等。
此外,春节期间,中国人会给亲朋好友送红包,这是
一种传统的祝福方式。
中秋节是中国传统农历节日之一,在每年的八月十五庆祝。
这个
节日很受欢迎,因为人们可以赏月并品尝月饼。
中秋节的传统食物是
月饼,它们来自于中国古代的传说,相信是一种好代表人们团圆和爱
的心情。
此外,人们还会在中秋节期间放烟火、点灯笼和赏花灯等。
在我家乡,还有些其他的传统节日,像清明节、端午节、重阳节
等等。
清明节是纪念先祖的节日,人们会扫墓、祭祖和颐养生活。
端
午节是纪念屈原的日子,人们会吃粽子和赛龙舟。
重阳节是庆祝老人
节日,人们会隆重庆祝长寿和幸福。
总体而言,传统节日是中国的文化遗产之一,它们富有文化历史
和教育意义。
不论是在家里与家人团聚,还是在社区和朋友一起庆祝,这些传统的庆祝方式都使人们感到欢乐和幸福。
同时,了解和庆祝传
统节日也有助于培养文化认同和民族自豪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丰富的 民族传统节日是中国文化不可缺少的一个 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节日丰富了我们 的生活。在某次过节时,你一定经历了令 人难忘的事,也了解到一些民俗知识。
请根据以上的提示,以《留在记忆中 的节日》为题进行习作。
走
进
中
国天
的
津 师
传 统 节
范
大 学 附 属
陈 秀 丽
小
日学
中国传统节日的形 成是一个国家历史文化 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
传统节日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民风民俗
春节 元宵节
包饺子、贴春联、贴福字、贴吊钱、放鞭炮、 烛火通明、守更待岁等 吃元宵、踩高跷、猜灯谜、舞龙、舞狮子、赏花灯等
清明节 祭扫、踏青等
端午节 吃粽子、赛龙舟、挂艾叶、饮雄黄酒、佩香囊等
七夕节 穿针乞巧等
中秋节 吃月饼、赏月等
重阳节 登高、插茱萸、赏菊花、饮菊花酒、吃重阳糕等
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丰富的 民族传统节日是中国文化不可缺少的一个 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节日丰富了我们 的生活。在某次过节时,你一定经历了令 人难忘的事,也了解到一些民俗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