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工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先驱和榜样(通用版)
国外先进的安全管理理念

所有的成绩与杜邦建立的安全文化和安全理念有着密切的 联系。杜邦安全文化的本质就是通过行为人的行为体现
对人的尊重,就是人性化管理,体现以人为本。文化主导 行为,行为主导态度,态度决定结果,结果反映文明
杜邦的安全文化,就是要让员工在科学文明的安全文化主 导下,创造安全的环境,通过安全理念的渗透,来改变员 工的行为,使之成为自觉的规范的行动。
应该说,杜邦200年历史,前100年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安全记录是不好的。 1802年成立时以生产黑色炸药为主,发生了许多事故,
最大的事故发生在1818年,当时杜邦100多名员工有40
多名在事故中死亡或受到伤害。企业面临破产
杜邦公司在沉沦中崛起后得出一个结论:安全是公司的核 心利益,安全管理是公司事业的一个组成部分,安全具 有压倒一切的优先权。在后100年形成了完整的安全体系 ,安全取得丰硕成果,并获得社会的认同。
国外先进的安全管理理念
全世界最安全的地方在哪里? 杜邦员工会骄傲的告诉你,是在杜邦公司。
“本公司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地方”。 杜邦公司对安全控制很有信心。该公 司自成立以来就逐渐形成了一种独特 的企业文化: 安全是企业一切工作的首要条件。
有着202年历史的杜邦公司一直保持着骄人的安全纪录:
我们适应变化的能力和我们对科学永无止境的探索,使得我们在 两个世纪的历程中成为世界上最具创新能力的公司之一。然而,面对 不断的变化、创新和发现,我们的核心价值却始终保持不变,这就是 致力于安全、健康和环境、正直和具有高尚的道德标准以及公正和尊 敬地对待他人。 总收入:2001年总收入为247亿美元。
·2001年2月,东莞杜邦电子材料有限公司正式取得独资企业执 照,这是杜邦中集团有限公司在中国投资项目中,第一个由合资企业 成功转型为杜邦独资企业的。3月,杜邦公司执行副总裁兼首席营运 官古曼森先生访问上海,应上海经济委员会邀请在由其主办的21世纪 的国际企业家上海论坛作演讲。大约800位来自大小企业、国有企业、 政府部门及大专院校的经营管理者参加了此次论坛。5月,杜邦中国 集团有限公司在上海赞助杜邦杯上海中学生环保知识网上竞赛,并宣 布了杜邦杯沪港中学生环保网页设计大赛的正式开赛。6月,杜邦公 司收购了湖北龙云蛋白(集团)有限公司, 成立了杜邦云梦蛋白有 限公司。杜邦帝人薄膜(在日本和印尼为帝人杜邦薄膜)宣布其与佛 山塑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中国的合资企业-佛山杜邦鸿基薄膜有限 公司在宁波开发区设立的分公司正式投产。
工地安全管理制度的国际经验与借鉴

工地安全管理制度的国际经验与借鉴工地安全管理一直是各国政府和企事业单位高度关注的问题。
有效的工地安全管理制度能够预防和减少工地事故的发生,保障工人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本文将介绍一些国际上成功的工地安全管理制度经验,以供借鉴和参考。
一、德国的工地安全管理制度德国是世界上工地安全管理较为先进的国家之一。
德国的工地安全管理制度一方面注重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另一方面重视培训和宣传。
在德国,工地安全管理的法规要求非常详细,包括工地布置、危险源的识别和控制、工人个人防护用品的配备等。
此外,德国还建立了完善的职业培训系统,工人必须接受相关的安全培训,并且需要进行定期的复审。
同时,德国政府通过媒体和宣传活动向公众普及工地安全知识,提高大众的安全意识。
二、美国的工地安全管理制度美国在工地安全管理方面也有着丰富的经验。
美国的工地安全管理主要采取法规和培训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美国政府颁布了一系列严格的安全法规,对工地的各种危险源进行详细的规定,同时制定了严格的执法标准。
此外,美国注重工人的培训和教育,工人必须接受相关的安全培训,并且需要定期参加安全会议和讨论。
美国的工地安全管理还注重事故的调查和分析,通过对事故原因的分析,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改善安全管理体系。
三、日本的工地安全管理制度日本在工地安全管理方面也有着自己的特点。
日本的工地安全管理制度注重细节管理和日常巡查。
日本工地安全管理的法规要求非常严格,工地必须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并且经常组织安全检查和巡查。
日本的工地安全管理制度还注重现场安全培训,工人必须接受现场安全操作指导。
此外,日本还鼓励工地上的员工主动参与安全管理,建立了一套有效的沟通和协作机制。
四、借鉴与结合当地实际在借鉴国际工地安全管理经验的同时,也应结合自己国家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求进行制度设计和管理实施。
不同国家的法律法规、文化习惯和经济水平存在差异,因此不能简单照搬国外的安全管理制度。
在制定工地安全管理制度时,应充分考虑本国的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并结合实际进行相应调整。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国际经验与借鉴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国际经验与借鉴在全球范围内,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一直是各个国家高度重视的问题。
因为安全生产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也关系到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各个国家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相互之间也进行了借鉴和合作。
本文将介绍一些国际上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经验,并探讨如何借鉴这些经验来提升我国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一、日本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经验日本一直以高效严谨的管理方式而闻名于世。
在安全生产管理方面,日本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建立了一系列的制度,确保了企业的安全生产。
其中,最为重要的是日本对于安全文化的高度重视。
日本的安全文化是指企业积极倡导和培养员工的安全意识,将安全作为企业文化的核心价值。
在日本的企业中,安全意识被融入到每个员工的工作中,员工们不仅仅是按规定操作,更加注重实际操作中的安全防范。
这种安全文化的浸润,使得日本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
二、德国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经验德国是欧洲最发达的国家之一,也是世界制造业的重要中心。
德国在安全生产管理方面的经验主要体现在技术创新和法律监管两个方面。
德国的企业非常注重技术创新,通过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提高生产过程的安全性和效率。
德国建立了一套严格的产品安全评估和认证体系,确保产品在市场上的安全性能。
这种技术创新的意识和标准化的管理方式,使得德国企业在安全生产方面一直保持领先地位。
另外,德国政府对安全生产管理也进行了严格的法律监管。
德国法律中规定了企业在安全生产方面的义务和责任,并设立了专门的监督机构对企业进行监管。
这些法律和监管机构的存在,强化了企业对安全生产的管理,并减少了事故的发生。
三、美国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经验美国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之一,也是全球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最为完善的国家之一。
美国的安全生产管理经验主要体现在风险评估和应急管理方面。
美国注重风险评估的工作,通过对企业和项目进行综合的风险评估,发现和排除安全隐患。
培养从业人员的安全文化国际最佳实践案例分享

培养从业人员的安全文化国际最佳实践案例分享近年来,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和企业全球业务的扩展,培养从业人员的安全文化已成为许多企业的重要任务。
安全文化的建立旨在提高从业人员对工作安全的认识和意识,使其能够正确应对各类安全风险,确保工作环境的稳定和从业人员的安全。
本文将分享一些国际上的最佳实践案例,以供我们借鉴和参考。
一、安全意识教育培训在一些国际企业中,安全意识教育培训是培养从业人员安全文化的重要手段。
这些企业通过组织各类培训课程,向员工传达安全意识的重要性,教导他们如何正确应对各类安全问题。
例如,美国一家飞机制造企业每年都会举办一系列的安全培训活动,涵盖飞行员、机务人员、地勤人员等各个岗位,通过模拟演习和案例分享等形式,提升全员的安全意识水平。
二、安全风险管理另一个重要的实践案例是安全风险管理。
在全球某些制造行业中,安全风险管理已经成为常态化的工作,企业通过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识别潜在的安全风险,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管控。
例如,日本一家汽车制造企业设立了安全风险管理部门,负责风险的排查和管理工作。
他们通过设立风险评估指标、建立风险报告机制等措施,将安全风险控制纳入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中。
三、人机工程学设计人机工程学设计是培养从业人员安全文化的另一个关键步骤。
在某些发达国家,企业已经将人机工程学设计纳入到产品研发、生产流程等环节中,以确保从业人员的安全。
例如,德国一家化工企业在设计生产线时,充分考虑了人的操作习惯和人体工程学原理,将设备的操作界面、动作流程等进行优化,降低操作中的风险,保障从业人员的安全。
四、安全文化评估和持续改进持续改进是安全文化建设的关键环节之一。
某些企业通过安全文化评估和持续改进机制,不断完善和提升安全文化的水平。
例如,美国一家石油公司每年都会进行一次全面的安全文化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和目标,以推动安全文化的不断提高。
五、激励机制和奖惩制度在培养从业人员的安全文化过程中,激励机制和奖惩制度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国外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做法简介(标准版)

国外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做法简介(标准版)Safety culture is to establish a safe, reliable, harmonious and coordinated environment anda safety system for matching operation.(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编号:AQ-SN-0066国外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做法简介(标准版)发达国家在某些方面确实走在我们的前面,对于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经验我们应该吸收。
我们主要了解一下美国、法国、日本等国家的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这些国家都有自身非常杰出的领域,他们取得了辉煌的成绩,借鉴他们取得的成果可以让我们在相关领域少走弯路,让我们更好地产生效果。
如我们可以借鉴国外的安全检查经验,通过严密的安全检查表等检查方法,从物的不安全状态和人的不安全状态等方面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一美国企业——关键词:培训、奖励、风险评估、安全氛围美国的企业进行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主要从以下一些方面来进行:改组公司机构,增强现场领导人的能力;建立、改进人员培训和奖励制度;改进运作规程;技术标准化;采用概率风险评估方法,增加安全系统投资;发动全体员工找问题、提建议、参与改革。
经过实际的操作,这些企业的安全氛围呈现出良好的态势,员工变得有责任心了,工作态度大为改观,结果使得企业的运作性能和安全性能逐渐改善,后来使安全生产一直维持在高水平上。
二法国核电厂——关键词:积极质疑、安全重要性分级我们知道法国是核电利用率最高的国家,在如此高危的领域,他们是如何保证企业能够持续发展的?其中方方面面肯定透露着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若干经验。
法国的电力公司认为:要保证核电厂的运行安全和良好性能,除了技术上的原因,更重要的是安全和质量的责任心、健全的体制和执行机构以及各级员工的质疑提问态度,这些就是企业的安全文化。
国内外企业在安全文化方面的理念和做法课件

3
HSE目标与其它
4
目标同样重要
6
培养HSE的 兴趣和热情
5
建立一个安全和 健康的工作场所
保证有效的 安全健康训练
国内外企业在安全文化方面的理念和做法
8
一、HSE观念文化
杜邦公司HSE理念
1.所有事故伤害和职业病都是可以预防
5.HSE能提高竞争地位,对社会产生积极影响
2. 员工健康至关重要,HSE目标优先其他
员工参与安全活动,并使之成为 提高意识、知识和业绩的手段
提供各种方式, 用安全知识帮助客户和公众
员工有责任审查和改进 其所在的系统、工艺过程
国内外企业在安全文化方面的理念和做法
第7页
7
一、HSE观念文化
预防发生各种 1
人身伤害
8 对环境要给予
应有的重视
2
HSE是直线
领导的责任
杜邦公司 HSE思想
7 对HSE要承担
国内外企业在安全文化方面的理念和做法
第5页
5
一、HSE观念文化
有效的审核和运行
管理层的承诺
事故的调查和预防
妥善的安全政策 明确的各级职责
பைடு நூலகம்
壳牌公司HSE 管理思想
有效的培训沟通 可行的目标指标
精明能干的顾问
安全有效的评价
严谨认同的标准
国内外企业在安全文化方面的理念和做法
第6页
6
一、HSE观念文化
安全视为所从事工作 的一个组成部分
安全健康是就业的必要条件, 员工必须对此条件负责
所有员工不物仅质对自原身因安全负责, 也(必物须的对不他人安的全安状全负态责)
为员工提供一个安全舒适 的工作和作业环境
企业安全生产在美国的特色与经验借鉴

企业安全生产在美国的特色与经验借鉴1. 引言在当前全球化和信息化的背景下,企业安全生产已经成为各国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
为了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不少国家都制定了一系列的安全法规和标准来规范企业的安全生产。
美国作为一个高度发达的工业国家,其在企业安全生产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和特色。
本文将从监管体系、安全文化、风险评估和应急管理四个方面介绍美国的企业安全生产特色,并对其经验进行借鉴。
2. 监管体系在美国,企业安全生产主要由政府监管部门和专门的行业协会来进行监管。
政府监管部门负责制定和实施企业安全相关的法规和标准,以确保企业按照规定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行业协会则负责提供相关的指导材料和培训,帮助企业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美国企业安全生产的特色之一是监管的严格性和多样性。
美国政府通过制定大量的安全法规和标准,对企业的安全生产进行全面监管。
与此同时,美国的监管机构也非常注重执法和处罚力度,对安全违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以起到威慑作用。
这种严格的监管力度对于保障企业安全生产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3. 安全文化安全文化是企业安全生产的核心。
在美国,企业安全文化的培养被视为企业安全管理的重要任务之一。
美国企业普遍强调员工安全意识的培养和参与度的提高。
企业会定期组织安全培训和演习,提高员工对安全风险的认知和应对能力。
此外,美国的一些企业还鼓励员工积极参与安全管理,并通过奖励机制激励员工提出安全改进意见和建议。
与此同时,美国企业注重营造积极的安全文化氛围。
企业高层会将安全作为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之一,将员工的安全放在首位。
这种文化建设的理念贯穿于整个企业管理体系中,从而形成了企业安全文化的特色。
4. 风险评估风险评估是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环节。
美国企业在风险评估方面注重细致入微的分析和全面的评估。
他们通过科学的方法对企业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进行评估,并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
这种风险评估的方法可以帮助企业发现和解决潜在的安全隐患,减少事故发生的概率。
工匠精神的人物素材

工匠精神的人物素材1. 艾迪生·惠特尼(Eli Whitney):美国工程师和发明家,他发明了棉花去籽机和分条机,改变了美国南方种植业的发展,被认为是工业革命的重要推动者。
2. 本杰明·富兰克林(Benjamin Franklin):美国启蒙运动时期的多面手,他是印刷、出版、政治、科学等领域的才华横溢者,贡献了许多发明和改进,如磁力改进器、双眼镜等。
3. 亨利·福特(Henry Ford):美国汽车制造商和工程师,他创立了福特汽车公司和流水线生产制度,使汽车制造成为大规模工业生产的先驱,被尊重为现代制造业的缔造者。
4. 乔治·艾普莱(George Apelley):英国巴罗场船厂的工匠,他在18世纪末设计并建造了许多标志性的船只,如皇家号(HMS Royal George)和章鱼号(HMS Impregnable),体现了他对细节和工艺的高度关注。
5. 托马斯·爱迪生(Thomas Edison):美国发明家和企业家,他拥有超过1,000个发明专利,包括电灯泡、电力系统和早期的声音记录设备。
他坚持不懈地进行试验和改进,展示了工匠精神的重要性。
6. 伊萨卡·辛顿(Isaac Newton):英国物理学家、数学家和天文学家,他通过深入研究重力和运动的法则,建立了经典物理学的基础。
他的工匠精神体现在对细节的关注和不断的实验和观察。
7. 尼古拉·特斯拉(Nikola Tesla):塞尔维亚美国发明家和工程师,他对交流电、无线通信和射电技术做出了许多重要贡献。
他通过精益求精的实验和创新,展现了工匠精神的追求和坚持。
8. 艾滋·洛克(Aisya Locke):现代时尚设计师,她以她对时尚细节的极致追求和对材料的精选而著称。
她的设计作品体现了工匠的技艺和对品质的坚持,成为时尚界的标志性人物。
9. 约瑟夫·范·奥维伦(Joseph von Fraunhofer):德国物理学家和光学工匠,他发展了精密光学和光谱分析的工艺和技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外工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先驱和榜样(通用版)
Safety culture is to establish a safe, reliable, harmonious and coordinated environment and
a safety system for matching operation.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345
国外工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先驱和榜样(通
用版)
20世纪80年代,国际原子能委员会(IAEA)最早提出的安全文化即核安全文化认为:核能的安全利用需要安全文化作为坚实的安全基础。
把安全文化看成是超越一切观念上的东西,体现了“安全至上,安全第一,一切服从安全”的思想。
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核能的开发至今,核能发电技术不断完善,新的技术不断出现和应用,在全球近30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500多个发电反应堆。
据一些专家说,21世纪的前30年,核电总量将超过世界总发电量的30%。
从美国三哩岛核事故及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事故使各国更加清醒地看到了应该更加强调人因工程、事故管理、应急措施的重要作用。
从三哩岛和切尔诺贝利两起事故教训中,人们领悟到,事故原
因不单单是设计上的缺陷,人因问题(个人和组织的管理失误)不能忽视,认为应该提到安全文化的高度来考虑,方能保证“安全第一”。
国际原子能机构组织审查切尔诺贝利事故后提出:这是一种野蛮的运行操作,为了完成汽轮机试验,违反操作规程,不顾反应堆将进入不稳定状态,眼看着要发生事故,却还想碰运气把试验做完,最终酿成一场人为的核灾难。
呼唤核电厂要文明生产,要有“安全第一”的思想,要有教育和纪律。
1986年,国际核安全咨询组提出了“安全文化”,1988年,在其“核电安全的基本原则”中,把“安全文化”的概念作为一种基本管理原则,它实现安全的目标必须渗透到核电厂所进行的一切活动中,这种贯彻始终的安全思想是安全文化的关键要素。
1991年,国际核安全咨询组的《安全文化》正式出版,并对安全文化下了一个定义:“安全文化是存在于单位和个人中的种种特性和态度的总和。
它建立了一种超越一切之上的观念,即核电厂的安全问题由于它的重要性要保证得到重视。
”这个定义把安全文化与每个人的工作态度和思维方法以及单位的工作作风联系在一起,强调安全文化既是态度问题,又是个人的问题;同时牵涉到
处理所有核安全问题时所应有的正确理解能力和应采取的正确行动。
当然,国际核安全咨询组提出来的安全文化,实际上是指核安全文化。
根据核电厂的运行特点和核能的危险性,必须在绝对安全的条件下,即在设计上、管理上、国家保证体系上、事故应急处理上,以“安全第一,质量第一”的思想来保证实现核能的安全利用,必须坚持安全的,不伤害人民,不危害环境和财产的原则。
之所以把安全文化定义为超越一切之上的观念,说明安全是核电至高无上的,压倒一切的东西。
而用“安全文化”既抽象又实际的内容是一个全新的概念,通过核电站的安全运行,有必要的体制和管理方法,有良好的核设施和专用安全设备,有制度、法律、法规和标准,仍然是不够的,还涉及核电站领导和全体员工对安全问题的态度,包括严格地执行规章制度,对事故有高度的警惕性、科学的见解、丰富的知识、准确无误的判断能力和强烈的责任感来履行所有的安全职责。
这种工作态度、思维方法、敏锐而正确的判断能力及单位的工作作风,涉及单位的领导和决策人,涉及管理层和管理人员及直
接操作者个人。
安全文化是个人与单位都共享的价值感,对核安全是极其重要的,安全是每个人的责任。
可以说安全文化是核电厂所有人员对安全所持的态度及对安全性认识方法的总和。
首先要求核电厂高级领导(决策人)把安全放在高于一切的地位,制定安全政策并以身作则,对员工加强培训,养成遵纪负责,勤学好问,协作和交流的作风,有正确的思考方法和判断能力,对事故有适应能力和妥善处理的应急能力。
安全文化是个人和集体的价值观、态度、想法、能力和行为的综合产物。
安全文化的概念被定义得抽象,是单位和个人对安全的特性认识和态度的总和,是超越一切之上的观念,但可以引出种种具体表现,而成为衡量安全文化作用的指标。
国际核安全专家咨询组关于“安全文化”的系列报告,是值得各产业部门学习、借鉴和参考的,因为核电厂的安全运行必须靠核安全文化,才能有效地保证其安全发电,才能做到“万无一失”,确保“安全第一,质量第一”。
虽然核能发电有其严重的固有危害性,由于采用了一系列的先进技术、管理方法,最终使核电厂能在近30个国家和地区建成投运。
安全文化是核安全法律的有力辅助,而组织因素对安全文化有重大的影响。
除了国际间、各国内部有特殊层次的考虑外,企业中的安全文化建设有四大因素,即管理、员工能力、通讯、互相合作。
安全文化的特殊性表现在5个方面:
(1)素养,偏重于个人,而文化一词不仅与个人及个人的态度有关,还与单位和体制有关。
正如国际核安全专家咨询组“安全文化”系列报告所说:“安全文化有两大组成部分:第一是单位内部的必要体制和管理部门的逐级责任制;第二是各级人员响应上述体制并从中受益所持的态度。
”
(2)营运单位对核电厂安全负有法定责任,但安全文化不仅是营运单位的事,也是大家的事,诸如设计、建造部门,从事科学和工程基础性研究工作的单位,安全监管部门和政府领导部门等。
(3)核安全文化不是突然间冒出来的东西,它是从非核工业安全文化演变过来的。
它是人类安全文化在核工业生产方面的反映。
由于切尔诺贝利事故后全球对核安全的重视,国际原子能机构发起,各国大力支持,核安全文化的概念才被推广、实践和发展。
(4)良好的安全文化不会是自然而然形成的,要求领导重视、制定安全政策,各级干部起表率作用、严格要求、培训教育,全体员工积极响应、通力合作、持之以恒,再加上外部其他单位的帮助,本国政府和国际组织的引导,才能逐渐形成。
安全文化是对核电厂安全产生作用的所有单位和个人的完美属性的总和。
但不是机械的总和。
它是把各种因素有机联系起来,并遵循物质变精神,精神又反作用于物质的辩证唯物主义原理,使安全文化能起到比各个因素机械组合大得多的作用。
良好的安全文化会对核电厂的安全、质量、可靠的运行、总体经济效益及企业形象等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5)安全文化一经培养形成,会潜移默化,传给下一代,产生久远的影响。
现在用安全文化的方式来提高各行各业员工的积极性和安全责任感,提高技术与各种硬件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已经成为一种共识。
是英国保健安全部(HSE)出版的,供HSE检查用的《成功保健安全管理》小册子中的管理体系图,该图强调了管理,没有涉及个人响应。
下面再给出安全文化示意图,它表明安全文化已由核领域推
广到一般企业。
XXX图文设计
本文档文字均可以自由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