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乡村旅游发展的经验借鉴

合集下载

中国台湾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模式及经验

中国台湾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模式及经验

中国台湾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模式及经验1. 应对环境压力的产业转型台湾是一个山岛国家,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和物产资源。

但与此同时,由于工业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和自然资源破坏问题也变得越来越突出。

为了应对这一情况,台湾政府开始推动经济结构的转型,发展以知识产业和创意产业为主的新经济,同时支持农业、渔业、林业等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推动生产方式和产业价值的提升。

在这一过程中,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领域。

农村地区不仅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文化资源,也可以通过旅游和休闲产业的发展,实现乡村经济的活力和生态、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 推动乡村旅游的发展台湾的乡村旅游多样性和创新性是其成功的关键之一。

政府鼓励农民和村民利用自己的土地和资源,开展旅游和文化活动,推动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

同时,政府也积极引导和支持民间组织和私营企业参与乡村旅游发展,鼓励公私合作的模式,提高乡村旅游的市场竞争力和服务质量。

台湾的乡村旅游涵盖了广泛的领域和形式。

从自然观光、文化体验到生态保育和休闲度假,都有不同的主题和特色。

比如,南投县的鹿谷乡就是一个以休闲农业、温泉和自然观光为主的旅游目的地;而苗栗县的西湖渔村则是一个以渔业和海鲜美食为主的旅游景点;金门岛则是一个以丰富的岛屿文化和历史遗迹为主的旅游胜地。

3. 推动休闲农业的发展除了乡村旅游,台湾的休闲农业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休闲农业就是利用农业资源和生态环境,结合旅游和休闲产业开展农业生产和体验性旅游的一种新兴业态。

通过休闲农业,游客可以深度了解农村生产、采摘果蔬、参与农作业、品尝农产品等体验式的交流活动,既可以满足游客的休闲需求,又可以带动农业活力和农民收入的增长。

台湾的休闲农业不仅仅是一个旅游产品,更是一个有机农业和生态保护的生产模式。

休闲农业项目一般采用天然、有机的种植方式,注重生态平衡和果蔬品质的提高。

比如,彰化县的勤美果园就以生态种植和园游会为特色;新竹县的千禧生态农庄则以精致的田园景观和田园生活体验为主要吸引。

借鉴外地景区经验探索苏州旺山村乡村旅游特色

借鉴外地景区经验探索苏州旺山村乡村旅游特色

基金项目:本文为2016年国家旅游局万名旅游英才实践型项目《在5A级景区苏州旺山村开展旅游咨询服务的实践研究》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钟玉琴(1967—),女,江苏吴江人,副教授,苏州旅游与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科研处副处长,研究方向:高职语文教学、五年制 高职发展、女性观研究、“家文化”研究等。
181
三、旺山村的乡村旅游现状
苏州旺山村位于苏州市区西南部大概8 km的地方,为苏州及 周边都市居民提供优良的旅游与休闲环境,已经成为独具魅力的 集约化、多功能、高效益的当代生态农庄型度假观光胜地。旺山 生态园包括钱家坞农家乐、耕岛农事参与体验区、农业观光园及 尧峰山登高揽胜游览景区等。
钱家坞是一个原生态的自然村落,有比较浓厚的田园气息, 村舍院落整洁有序、环境优美祥和。主要结合了现代都市人的休 闲理念,钱家坞被规划为农家乐旅游景区,为体现乡村旅游的特 色,主要经营农家特色的餐饮和农家住宿服务,并提供地道淳朴 的农家服务。
中国的乡村旅游现在比较普及,在苏州城南,有一个旺山 村,属于越溪街道管辖,这个村庄被称为“中国最美乡村”“全 国示范旅游点”,为了了解并熟悉与旺山相关的旅游资源,笔者 特地在2017年2月和8月分别赴陕西西安和江苏无锡调研旅游资 源,西安的众多旅游资源中,给笔者留下最深印象的就是被称为 “关中印象体验地”的袁家村,袁家村距离西安城有1个小时左 右的车程,属于陕西省礼泉县,乡村旅游非常红火。无锡灵山小 镇又名拈花湾,位于无锡市马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于2015年9 月正式开放,靠山面湖,与驰名中外的灵山大佛依山为邻,有 “净空、净土、净水”之称,生态秀美,环境优越。笔者通过调 研,觉得袁家村的乡村旅游和无锡拈花湾的旅游都自成体系,有 自身的特色。
一、袁家村的乡村旅游特色
(一)讲求共同富裕、资源共享 走进袁家村,首先看到的是村史纪念馆,纪念馆里有村子的 发展历史,有两任郭书记的介绍,可以看出这个村子讲求资源共 享,共同富裕。袁家村奉行“袁家村是袁家村人的袁家村”这个 经营管理理念。例如袁家村酸奶很有名,但酸奶厂是一个项目, 一年大概的利润是1千万,而利润的大部分分给了所有在袁家村 工作的原住民和新住民,因为村领导认为来到这里的都是袁家村 村民,所有的资源都是共享的。再比如,村委会规定利润好的门 店要拿出一部分收益滋养利润差的,不让一家倒闭,保持关中民 俗的整体性,关中小吃粉肠羊血卖得很火,每年大约有200万元 利润,它就要拿出20万元来补贴铁匠铺。因为现代社会打铁明显 不赚钱,但能招来喜欢看打铁的游客,它对景区是有贡献的,所 以必须反哺、保留它。 “袁家村是袁家村人的袁家村”这一经营管理理念达到了共 同富裕的目标,也使得袁家村的乡村旅游跟每一位生活在袁家村 的村民的利益息息相关。袁家村的生意是否兴旺不但跟袁家村的 经营户和在袁家村工作的工作人员有关系,而且跟所有袁家村人 有关系,他们也更好地做到了资源共享,即使村民暂时不在村里 经营,他生活的地方也在景区里面,所以他家里家外的环境必须 保持整洁和干净,村民也必须对所有游客笑脸相迎,这样的要求 和做法契合了全域旅游的概念和要求。 (二)有关中特色 袁家村主要展现关中民俗,茶馆店里有人演唱秦腔,秦腔 是最能代表关中大地的一种音乐形式,游客在这里边听着悠扬的

法国乡村旅游发展经验的启示

法国乡村旅游发展经验的启示

1342017.02—03观察思考 VIEWPOINT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乡村旅游日益成为国内旅游消费的主力军,成为拓展农业、繁荣农村、富裕农民的新兴支柱产业。

据国家旅游局统计,目前全国城市居民周末休闲和节假日出游,70%以上选择在周边的乡村旅游点,全国主要城市周边乡村旅游接待人数年增长均高于20%。

2016年年底印发的《国家“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中,有41处提及“乡村”,并用专门章节部署“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和“实施乡村旅游扶贫工程”。

但与此同时,也应该看到,我国乡村旅游发展与发达国家相比,无论是经营规模、基础条件、管理水平、服务质量等方面都还有较大差距,与爆发式增长的市场需求不相适应。

而作为世界第一大旅游目的地国家的法国,早在1998 年游客中就有33%选择了乡村度假,仅次于海滨度假的比例(44%)。

因此,总结提炼法国发展乡村旅游的成功经验,开展对比研究,对于促进我国乡村旅游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法国乡村旅游的起源与产品乡村旅游的概念。

乡村旅游是传统农业的后续产业或替代产业,是农业和旅游业融合发展的产物。

虽然早在1863年,托马斯·库克就组织了到瑞士乡村的第一个包价旅游团。

而真正意义上大众化的乡村旅游则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西班牙。

但是截止目前,绝大部分学者都认同乡村性是乡村旅游的本质属性, 是界定乡村旅游的最重要标志。

法国乡村旅游的起源。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法国农村空心化严重,农村人口老龄化、密度稀疏的问题越来越明显。

为解决“三农”问题,法国政府开始实施“领土整治”政策,将土地集中进行大规模的产业化经营,全面推进农业生产机械化。

整齐的、大片区的农业景观对游客具有震撼力,加之基础设施的改善,餐饮、住宿、商店等配套服务不断完善,逐步形成旅游产业6大要素的集聚,为乡村休闲旅游的开展提供了重要的条件。

法国乡村旅游的主要产品。

根据法国农会的划分,法国乡村旅游主要分为农场客栈、点心农场、农产品农场、骑马农场、教学农村、探索农场、狩猎农场、暂住农场和露营农场9个产品系列,归纳起来可划分为美食品尝、休闲和住宿三大类。

乡村振兴工作典型案例与经验总结

乡村振兴工作典型案例与经验总结

乡村振兴工作典型案例与经验总结近年来,乡村振兴工作在我国各地如火如荼地展开,为了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许多地方积极探索乡村振兴实践。

通过典型案例的归纳总结,我们可以发现其中的经验和启示。

本文将从不同方面总结乡村振兴工作典型案例的经验。

一、农村产业发展乡村振兴工作重点在于推动农村产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

典型案例中,一些地方通过发展特色农产品,打造品牌,提高农民经济效益。

例如,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发展茶叶产业,通过优质茶叶的种植、加工和销售,带动了当地农民脱贫致富。

这一经验值得借鉴,地方政府可以根据当地资源特点,选择适合的农产品,并加大科技投入和市场开拓,推动农业产业现代化。

二、乡村旅游发展乡村旅游是乡村振兴工作的重要方面之一。

通过发展旅游业,不仅可以增加农民收入,还能推动当地文化、环境和社会的发展。

典型案例中,一些山区地区依托自然风景和特色文化,开展生态旅游,吸引了大量游客。

例如,云南大理古城发展成为了国内外知名的旅游目的地,带动了当地农户的收入增长。

在乡村旅游开发中,需要注重环境保护,合理规划和利用资源,推动乡村旅游与农业、文化的融合发展。

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

一些地方通过加强农村公路、供水、电力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改善了农村交通和生活条件,提高了农民的生活品质。

例如,广东省东莞市在乡村振兴工作中,大力推进农村公路建设,使得农村与城市之间的交通联系更加便捷。

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需要注重合理规划和财政投入,确保工程质量和长久效益。

四、农村教育提升农村教育是乡村振兴工作的重要一环。

通过提升农村教育水平,可以提高农民的素质和能力,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

典型案例中,一些地方通过加大对农村学校的支持和投入,改善了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提升了教育质量。

例如,江西省宜春市通过政府投资和社会资助,改建了农村学校的教育设施,为农村孩子提供了更好的学习环境。

在农村教育提升中,需要注重教师培训和乡村学校建设,提高教育资源的均衡分配。

法国乡村旅游及对我国的启示

法国乡村旅游及对我国的启示

上海农村经济2019年第1期法国乡村旅游及对我国的启示■马潇法国是一个发展乡村旅游比较早的国家,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到如今已经有50多年的发展历程了。

不管在发展规模上,还是在经营模式上都比较成熟,使得法国的乡村旅游成为休闲度假的首选之地。

研究资料表明,法国的乡村旅游从2005年开始,每年的游客多达3500万人次,每年为法国带来200多亿欧元的经济收入。

虽然我国和法国在政治体制、文化内涵、乡村环境等方面都有比较大的差异,但是法国在乡村旅游方面的发展经验还是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

(一)法国乡村旅游产品的本土化特征法国的乡村旅游产品根据法国农会的划分可以分为以下几种,主要形式是农产品农场、骑马农场、露营农场等等。

项目内容也丰富多样,如参观酒窖、参与制作奶酪、学习骑马等活动。

这些旅游项目多为近距离的体验活动,旨在让游客深入参与旅游活动。

法国的乡村旅游在住宿方面也呈现多样化的特征。

有乡村别墅、乡村酒店、还有露营。

他们非常注重和旅游者的交流沟通,保证旅游者的体验。

乡村旅游提供的美食也是本地农场里出产的农作物,烹饪方法也是利用法国传统的烹饪方式,尽量不煎炒烹炸,保持食物的原汁原味,保证旅游者享受到乡村旅游的本土性、原真性。

(二)法国乡村旅游的行业自律法国的行业协会在乡村旅游的健康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行业协会是代表企业的发言人,他们向政府提出各项要求,同时代替政府对乡村旅游经营者进行指导和培训。

法国的行业协会都是公共职业联合协会,既有官方性质,也具有民间的性质。

在1935年成立的APCA 即法国农会常设委员会,就代表农民参与法国政府的决策,维护农民的权益。

在1988年相继设立了乡村旅游服务接待处,组建了乡村旅游的网络系统。

同时,乡村旅游行业协会还作出严格的规定,本地的经营者不得贩卖非本地的农产品,否者将会吊销经营资格证。

从而,保证了乡村旅游产品的质量,保证了法国乡村旅游发展的标准化、规范化。

除了由政府参与的行业协会,法国还有很多民间自发的行业协会,这些协会的负责人都由经验丰富的人担任。

法国乡村休闲旅游发展的背景,特征及经验探讨

法国乡村休闲旅游发展的背景,特征及经验探讨

法国乡村休闲旅游发展的背景,特征及经验探讨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很多人在节日旅游时都会选择出国旅游。

法国是全世界公认的第一旅游胜地,在法国有美丽的滨海,有刺激的高山滑雪活动,有古老的名胜古迹,还有美丽的乡村风光,这些都吸引着大量的中国游客。

法国的乡村风光具有独特的魅力,因此,法国休闲乡村旅游成为一种大热的趋势。

关键词;法国;休闲;旅游前言: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各国之间的文化也在进行互相渗透。

因此出国旅游成为一种风尚。

法国作为一个浪漫的国度,每年都吸引着大量的中国游客前去参观。

其中的休闲乡村旅游在法国旅游业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法国的乡村旅游,可以增加我国对外国的文化了解,对外国民俗风情的认知。

出国旅游以增可加两国的友好交流,有利于国际关系的稳定发展。

一、法国乡村休闲旅游发展的背景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的精神生活也越来越丰富。

出国旅游已经成为大家种享受生活的方式。

法国的乡村旅游,拥有着漫长的历史,由于其自身的神秘色彩,吸引了大量的中国游客的目光。

法国乡村旅游,距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它起源于19世纪,兴盛于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

法国乡村旅游最吸引人的一点是,乡村旅游,物美价廉,使游客流连忘返[1]。

在乡村旅游中,能享受到热情的服务,能感受异域风光,价格也比较低廉。

这一特点引起了很多游客的关注。

在法国旅游,能了解最古老的传统文化,感受民众的生活原貌。

法国休闲乡村旅游的发展前景将会是广阔的。

二、法国休闲乡村旅游发展的特征(一)旅游项目多样性法国乡村的旅游项目可以划分为美食品尝休闲和住宿舍三大类。

这三大理旅游项目都能从不同的角度,满足游客的需求。

项目的设立,主要是为了营造一个绿色闲适的旅游环境,来吸引广大游客。

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法国乡村旅游中的家庭旅馆。

家庭旅馆的建设遵循着自然法则,房子的建筑风格都能与自然的完美和谐统一。

游客在古老的家庭旅馆中居住,能感受到独特的文化气息,能体验贵族的奢华与享受,在这种环境中居住,使游客流连忘返。

乡村旅游成功案例研究

乡村旅游成功案例研究

乡村旅游成功案例研究中国乡村旅游发展迅速,涌现出许多成功案例。

本文将以三个具有代表性的案例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其成功的原因和经验。

第一个案例是浙江西塘古镇。

西塘古镇位于浙江省嘉兴市,素有“小桂林”之称。

过去,西塘古镇只是一个普通的古镇,但近年来通过改善基础设施、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和开发乡村旅游资源,西塘古镇焕发了新的生机。

西塘古镇注重整体规划和保护,精心修复了古建筑,开设了非遗手工艺品展示和体验馆,同时建立了专门的商店出售特色产品。

此外,当地还积极引入和培育乡村旅游企业,提供美食、民宿等服务。

西塘古镇通过不断改善游客体验,吸引了大量游客,成为了知名的乡村旅游目的地。

第二个案例是四川卧龙。

卧龙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是中国四大神秘动物栖息地之一,也是世界自然遗产和世界生物圈保护区。

卧龙通过保护自然环境、加强科研和旅游开发,成功打造了一个集观光旅游、科学研究、生态保护为一体的乡村旅游目的地。

卧龙景区丰富的自然景观和独特的动植物资源吸引了大量游客。

景区还提供了丰富的旅游项目,如登山、徒步和观赏特色动物等。

此外,景区还注重生态保护和科学研究,与国内外相关机构合作,推动了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第三个案例是广东阳江阳东煤矿改造项目。

这个项目位于广东阳江市阳东区,是一个兼具历史文化和自然景观的乡村旅游目的地。

过去,该地区是一个煤矿区域,经济发展相对滞后。

为了改善当地的经济状况,阳江市政府决定将煤矿改造为乡村旅游景区。

他们对煤矿进行了整体规划和改造,将原有的煤矿设施改建成博物馆、艺术展览馆和民宿等设施。

同时,他们还加强了对当地历史文化和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开发,为游客提供了丰富的体验项目。

阳东煤矿改造项目通过改变当地的产业结构,全面挖掘资源优势,实现了经济的转型和乡村旅游的发展。

这三个案例的成功有以下几个共同的经验值得借鉴。

首先,注重整体规划和保护。

通过统一规划和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和自然资源,可以提升乡村旅游的整体形象和吸引力。

发达国家乡村旅游对吉林省乡村旅游发展的借鉴

发达国家乡村旅游对吉林省乡村旅游发展的借鉴

Tourism旅游经济1502012年7月 发达国家乡村旅游对吉林省乡村旅游发展的借鉴①东北电力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张丽娟摘 要:乡村旅游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农村经济意义重大。

发达国家乡村旅游经过多年的发展具有很多特点。

而吉林省虽然具有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但是还处于乡村旅游发展的初级阶段,在发展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

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探讨吉林省发展乡村旅游的策略选择,对吉林省乡村旅游事业以及新农村建设很有裨益。

关键词:乡村旅游 发展特点 吉林省 策略选择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00(2012)07(b)-150-02乡村旅游对于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就业、繁荣农村经济作用巨大,截止2010年,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年营业收入已超1200亿元。

对于乡村旅游的研究越来越引起国内旅游业界、政府和学术界的关注。

而发达国家乡村旅游经过多年的发展,其发展经验对于国内各区域乡村旅游业发展,特别是具有丰富乡村旅游资源的吉林省来说具有很强的借鉴作用。

1 发达国家乡村旅游的发展特点随着发达国家的城市化和工业化迅速发展,乡村旅游大众化的时代始于20世纪60年代,繁荣于20世纪80~90年代,各发达国家积极发展乡村旅游,并积累了丰富的发展经验。

在乡村旅游发展的过程中呈现一定的特点。

1.1 乡村旅游产品的多样化随着发达国家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对于旅游产品需求日益多样化和差异化,发达国家乡村旅游产品开发呈现出多样化和个性化的特点,发达国家对乡村旅游产品从水陆空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开发。

水路方面,主要有垂钓、游泳、泛舟、漂流、冲浪、快艇、航行等。

陆路上面的项目比较多,有休闲类活动、体育健身类项目、农事活动、乡村文化活动等。

空中方面主要有轻型飞机、滑翔、热气球、跳伞等。

近年来攀岩、无动力翼装飞行、各种农业节庆逐渐开展起来。

1.2 因地制宜进行乡村旅游的保护性开发从发达国家乡村旅游的发展情况来看,各国都是根据自身的自然条件、农业生产状况、城市居民对自然风情的向往来开发具有自身特色的乡村旅游项目,并逐渐形成自己特色性的旅游产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 . . 一、国外乡村旅游发展经验借鉴

乡村旅游起源于19世纪中叶的欧洲,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及其带来的负面影响,导致城市居民向往宁静的田园生活和美好的乡间环境,乡村旅游应运而生。 欧美洲开展乡村旅游的历史达百年以上。在欧美一些发达国家,乡村旅游已具相当规模,并走上了规发展轨道。如爱尔兰、法国、西班牙、德国、美国等国家,政府把乡村旅游作为经济增长、扩大就业、避免农村人口向城市过度流动的重要手段,在资金、政策上给予大力支持。许多国家和地区在乡村旅游发展的资源保护、产品开发、管理体系方面,走出了一条成功之路。

(一)国外典型案例研究 1、法国 (1)发展历程:成立于1953年的法国农会(APCA)于1998年专门设立了“农业及旅游接待服务处”,并联合其他有关社会团体,建立了名为“欢迎莅临农场”的组织网络,有3000多户农民加盟,2004年,法国农村地区接待了全国28.2%的旅游者,本国公民在本国乡村旅游的消费额约为200亿欧元,影响巨大。 (2)产品类型:法国乡村旅游产品涵盖了农场客栈、农产品市场、点心农场、骑马农场、教学农场、探索农场、狩猎农场、暂住农场和露营农场等九大系列,法国郊区农业旅游也出现多种形式,包括家庭农场、教育农场、自然保护区、家庭农园等,活动类型多种多样。 (3)经验做法:①加强宣传。法国出版了专门的宣传和指导手册,大力促销乡村旅游旅游。②制定相关计划。法国推出了的“农庄旅游”计划使1.6万户农家建立起了家庭旅馆,③社区参与,实行本地化策略。法国鼓励农民参与乡村旅游开发,加强了培训和引导,新兴的“绿色度假”每年可以给法国农民带来700亿法郎的收益,相当于全国旅游业收入的1/4。 . . . . . 2、美国 (1)发展历程:美国有着悠久的乡村旅游传统,根据美国旅行行业协(Travel Industry Association of America)2001年对1300位乡村旅游者的抽样调查表明:亲近自然的乡村旅游最受旅游者青睐。二战以后,乡村旅游成为中产阶级生活的一部分,假期经常在城边不贵的乡村食宿接待设施和私人农场中度过,旅游食宿设施的形式一般是乡村旅馆和农场上私人闲置房间。 (2)产品类型:在美国,乡村游主要包括农业旅游、森林旅游、民俗旅游、牧场旅游、渔村旅游和水乡旅游等。美国乡村旅游主要类型有观光农场、农场度假和家庭旅馆等,观光休闲农场是集观光旅游和科普知识于一体的农场,家庭旅馆代表了一个50亿美元的产业,主要分为乡村家庭旅馆和城市家庭旅馆,20世纪60年代末,两种形式的家庭旅馆在美国都很盛行,尤其是80年代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外出用餐、购物、自然旅游、游览古迹、划船、打猎、骑马、骑自行车、登山、节庆活动都是美国游客喜爱的乡村旅游活动。 (3)经验做法:①减少中间环节,提高经济效益。美国夏威夷2000年全州有5500座农场从事农业旅游,全州农业旅游产值中1/3来自农产品的直接销售。②举办乡村旅游巡回展览和专题研讨会议,向全国的农牧业生产者提供乡村旅游知识培训,鼓励所有农牧业生产者加盟协会和组织;③政府在资金和政策上给予大力扶持,向从事乡村旅游的个人和团体提供优惠贷款和补贴,提高经营水平和抗风险能力,同时也制定了严格的管理法规;④发挥非营利性组织的作用。1992年美国出台正式的关于乡村旅游与小商业发展的国家政策,并建立非营利行业组织-国家乡村旅游基金(NRTF),从事项目规划、募集、发放资助、提供宣传。⑤切合实际,更多地瞄准国市场,特别是周边城市的居民。乡村游的发展主要是靠国居民,特别是周边城市的居民所带动的。美国在选择乡村旅游目标市场上着重打好“本地牌”。⑥注意. . . . . 突出地方特色,在市场定位和宣传上从本地资源特色和文化历史中挖掘题材,突出与众不同的“卖点”。⑦通过节会营销树立本地乡村旅游品牌,进一步拓展乡村旅游市场。 3、日本 (1)发展历程:日本的乡村旅游创始于20世纪70年代,近些年得到大规模发展,日本借鉴法国、丹麦、德国等欧洲国家的先进经验,1991年制定了“市民农园整备促进法”,大型农园的规模较大、设施较齐全。 (2)产品类型:乡村旅游主要类型有观光农园、市民农园、农业公园、乡村休养、交流体验等,主要的活动有农业观光、农事参与、乡村度假、参观学习、品尝购物等。 (3)经验做法:①农产品直接销售,提高乡村旅游对当地的带动效应;②日本各地观光农业经营者们成立了协会,有利于行业自律和提高卫生、管理和服务水平;③注重活动的参与性,达到增长知识、亲近自然、修身养性的目的。 4、西班牙 (1)发展历程:西班牙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大力推出乡村旅游,政府出资修建乡村旅游社区,为度假游客提供服务,目前乡村旅游已经是西班牙的主要旅游形式之一。 (2)产品类型:西班牙是欧洲乡村旅游的发源地和世界上著名的旅游大国,最早将废弃的城堡改造后开展旅游活动,主要有房屋出租型(room renting)、别墅出租型(cottage renting)、山地度假型、乡村观光型等,开展徒步、骑马、滑翔、登山、漂流等多种休闲活动,85%的乡村旅游者周末驾车前往100~150千米以的农场休闲度假。 (3)经验做法:①注重主客交流和生活方式的体验,在农舍游客可与农场主人共同生活,参与体验性较强;②经营形式灵活多样,在农场围,游客可以把整个的农场租下,远离农场主人,自行料理生活上的事务,也可以在农场围搭帐篷露营或者利用旅行车旅行;③重视文化的复兴和传统习俗的渗透,保持乡村旅游独特魅力,开拓国际市场。 . . . . . 5、意大利 (1)发展历程:意大利在1865年就成立了“农业与旅游协会”,专门介绍城市居民到农村去体味乡村野趣,参与农业活动,开展骑马、钓鱼、采摘、品尝新鲜食品、欣赏田园风光等乡村旅游活动。2002年,意大利大约有1.15万家专门从事“绿色农业旅游”的经营单位,当年夏天就接待了120万人次的本国旅游者和20万人次的外国旅游者。目前意大利专供“绿色旅游”者饮食起居的农庄已有6500间。 (2)产品类型:意大利的乡村旅游主要类型有农场度假、农场观光、乡村户外运动、乡村美食旅游等。手工制作、古文化体验、乡村节日之旅、乡村美食、骑马等都是很受欢迎的项目。 (3)经验做法:①根据资源特色,推出专题旅游线路;②成立旅游协会和行业互助组织;③农业部门对乡村旅游进行资助,形成合力;④把政府的干预机制与市场经济整合起来发展乡村旅游。

(二)国外乡村旅游发展的借鉴和启示 1、资源保护 世界旅游组织(WTO)旅游可持续发展部项目主任费利浦·里迈斯特先生在首届国际乡村旅游论坛上指出:发展乡村旅游要保护河流、山脉、树木,并让它们一直干干净净,绿油油的,富有传统色彩;要保护独特的建筑,并让它们依旧是古雅的模样;要保护独特的音乐、歌谣或舞蹈,并让它们古香古色;要保护独特的耕作方法,并教给他人;要保护传统的文化信仰,并熏他人。 乡村的环境、乡村文化、乡村景观、乡村民俗、乡村意境、乡村生活方式都是乡村旅游的核心吸引力,同时也受到现代文明的强烈冲击,面临着退化、变异、消失的危险,要保持乡村旅游的持续发展,资源的保护是重中之重。 . . . . . (1)寻求传统文化的复兴 在西方许多国家的乡村旅游发展计划中,乡村旅游不仅是一种经济的发展和振兴手段,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和保护的途径。例如塞普路斯成立了专门的机构,进行了音乐、传统手工艺、绘画、建筑风格等的抢救、整理和恢复。自1991年以来,大约50个村庄被选入乡村旅游发展计划,根据传统建筑风格、吸引力、当地社区意愿,CTO(塞普路斯旅游协会)研究了当地一些传统建筑风格,并且资助设计和完成了一些项目,包括:恢复村落广场、创造环境的自然特征、保护传统建筑等。 西班牙在鼓励社会文化复兴和提升以使传统社会文化成为旅游产品一部分方面,也作了很大的努力,启动了一些对当地社区的教育培训和文化恢复计划,例如农业部收集和整理了传统的食谱,教育部门和旅游部门合作发展了民间歌舞、传统手工艺、音乐。 (2)划出乡村旅游缓冲区 国外在乡村生态旅游开发注意生态保护和保持自然的原真性,强调生态旅游容量在旅游接待中的控制作用,沃尔伍德(Nigel Walford,2001)利用GIS缓冲区分析技术,对英格兰和南威尔士的自然风景独特区、海岸传统文化区、国家公园等三类风景区与休闲农场进行了空间分析,在相应的区域和围划出乡村旅游活动的密集区和缓冲区,注意生态环境容量的监测和评估,建立反应迅速、运行高效的预警机制,在农场接待和自然旅游区注意生态底线和容量的协调。 (3)兼顾城乡发展的和谐 西班牙最初将古城堡改造后对外出租,意大利、德国的城堡和古建筑也是一种重要的文化体验旅游产品,西欧国家古建筑、历史遗迹点和城市新区大多分离,城乡建设讲究外部建筑风格的贴近和人居环境的和谐,形成整体风貌区,这样,古建筑集中区和广大的乡村地区,不但保存有旅游、文化、科教、修学的多种价值,而且功能互补,相生相融,使乡村成为多样. . . . . 化文化传承的载体和空间选择,传递了与城市完全不同的乡村意境,保持乡村旅游的独特魅力。 2、产品开发 国外乡村旅游的主要产品类型有: (1)观光型乡村旅游 观光型乡村旅游指以优美的乡村绿色景观和田园风光及独特的农业生产过程作为旅游吸引物,吸引城市居民前往参观、参与、购物和游玩。它主要有两种形式:传统型、科技型。 传统型乡村观光旅游 主要以不为都市人所熟悉的农业生产过程作为卖点,特别是特色农产品生产过程。观光型乡村旅游产品要想具有长久的生命力,必须突出特色,需要充分利用当地独特的旅游资源优势以塑造特色产品。澳大利亚将当地的葡萄酒产业优势与旅游业有机结合,开发出葡萄酒旅游,允许旅游者游览参观葡萄园、酿酒厂和产酒地区等景点,并且还可以参加包括制酒、品酒、赏酒、健身、美食、购物等一系列娱乐活动。村庄旅游是法国人喜爱的一种旅游休闲方式,每年有数百万游客到远离城市的偏远村庄,住进条件简陋的农舍,让家长带孩子参观农庄,看牛羊、看挤奶、观看制作奶酪和酿酒过程,游客还可以品尝这些美味。 科技型乡村观光旅游 主要是利用现代高科技手段建立小型的农、林、牧生产基地,既可以生产农副产品,又给旅游者提供了游览的场所。新加坡将高科技农业与旅游相结合,兴建了十个农业科技公园。农业公园应用最新科学技术管理,各种设施造型艺术化,合理安排作物种植,精心布局娱乐场所。养鱼池由配有循环处理系统的“水道”组成;菜园由造型新颖的栽培池组成,里面种上各种蔬菜,由计算机控制养分;田间林荫大道的两边也种上了各种瓜果。美国则建立了多处供观光的基因农场,用基因方法培植马铃薯、薯茄,在发展农业的同时也在向游客普及基因科学知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