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选修四第三章第4节离子反应导学案.doc

合集下载

3.4.2 沉淀反应的应用 导学案-2021-2022学年高二化学人教版选修4

3.4.2 沉淀反应的应用 导学案-2021-2022学年高二化学人教版选修4

第三章第四节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2)沉淀反应的应用学习目标1、理解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2、掌握溶度积的相关计算,能用离子积Q c来判断溶解平衡进行的方向重、难点: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溶度积的相关计算。

一、沉淀反应的应用1、沉淀的生成①沉淀生成的应用:通过改变条件,使溶液中的离子转化为沉淀。

在涉及无机制备、提纯工艺的生产、科研、废水处理等领域中,常利用生成沉淀达到分离或提纯某些离子的目的。

②废水处理化学沉淀法工艺流程示意图(见教材P61)③沉淀的方法(原则:不能引入新的杂质离子)a、调节pH法:使杂质离子转化为氢氧化物沉淀加入氨水调节pH至7~8,可除去氯化铵中的杂质氯化铁。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b、加沉淀剂法:以Na2S、H2S等作沉淀剂,使Cu2+、Hg2+等生成极难溶的硫化物CuS、HgS沉淀。

写出使用Na2S、H2S作沉淀剂使Cu2+、Hg2+形成沉淀的离子方程式._____ 、_____应用与意义:根据生成难溶电解质的沉淀原理,是工业生产、环保工程和科学研究中除杂或提纯物质的重要方法之一★原则:生成沉淀反应能发生,且进行得越完全越好。

[思考与交流]1、粗盐提纯时,NaCl溶液中含有SO42-离子选择含Ca2+还是Ba2+离子的试剂除去?2、以你现有的知识,你认为判断沉淀能否生成可从哪方面考虑?是否可能使要除去的离子通过沉淀反应全部除去?说明原因。

2、沉淀的溶解(1)沉淀溶解的原理:设法不断移去溶解平衡体系中的相应离子,使平衡向沉淀溶解的方向移动。

①难溶于水的沉淀溶于酸中:如:Cu(OH)2、Al(OH)3、CaCO3、FeS 溶于盐酸。

②难溶电解质溶于某些盐溶液中:如:Mg(OH)2溶于NH4Cl溶液中。

③利用氧化还原方法降低某一离子的浓度;④利用生成络合物使沉淀溶解。

如:难溶于水的氯化银可以溶解于氨水中,化学方程式为:_____2、沉淀的转化、①沉淀转化的实验探究(实验3-4)实验一实验步骤NaCl和AgNO3溶液混合向所得固液混合物中KI溶液向新得固液混合物中Na2S溶液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实验二实验步骤向MgCl2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向白色沉淀中滴加FeCl3溶液静置实验现象实验结论(1)★沉淀转化的原理:沉淀可以从溶解度小的向溶解度更小的方向转化,两者差别越大,转化越容易。

化学高中离子反应教案设计

化学高中离子反应教案设计

化学高中离子反应教案设计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离子反应的定义和特点。

2.掌握离子反应的基本过程和步骤。

3.能够正确地书写离子反应方程式。

教学重点:
1.离子反应的定义和特点。

2.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教学难点:
1.掌握离子反应的相关规律和原理。

2.能够正确地应用这些知识。

教学准备:
1.黑板、彩色粉笔。

2.教材中有关离子反应的知识点。

3.实验材料和化学试剂。

教学步骤:
1.引入:通过实例或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离子反应的概念和过程。

2.讲解:简要介绍离子反应的定义和特点,解释离子反应的基本过程和步骤。

3.示范:通过实验或者实例,演示离子反应的过程,并指导学生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

4.练习:让学生进行相关练习,培养学生书写离子反应方程式的能力。

5.讲评:对学生练习的结果进行讲评,并指出错误和改正方法。

6.总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化学生对离子反应的理解和掌握。

教学后续:
1.巩固:通过相关练习和实验,巩固学生对离子反应的理解。

2.拓展:引导学生了解更多关于离子反应的知识,拓展他们的学习深度和广度。

3.应用: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加深他们对离子反应的认识和理解。

高中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教案设计

高中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教案设计

高中化学选修(4)全册教案新人教版选修(4)全册教案绪言一学习目标:1学习化学原理的目的2:化学反应原理所研究的范围3:有效碰撞、活化分子、活化能、催化剂二学习过程1:学习化学反应原理的目的1)化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化学反应2)化学中最具有创造性的工作是:设计和创造新的分子3)如何实现这个过程?通常是利用已发现的原理来进行设计并实现这个过程,所以我们必须对什么要清楚才能做到,对化学反应的原理的理解要清楚,我们才能知道化学反应是怎样发生的,为什么有的反应快、有的反应慢,它遵循怎样的规律,如何控制化学反应才能为人所用!这就是学习化学反应原理的目的。

2:化学反应原理所研究的范围是1)化学反应与能量的问题2)化学反应的速率、方向及限度的问题3)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的问题4)电化学的基础知识3:基本概念1)什么是有效碰撞?引起分子间的化学反应的碰撞是有效碰撞,分子间的碰撞是发生化学反应的必要条件,有效碰撞是发生化学反应的充分条件,某一化学反应的速率大小与,单位时间内有效碰撞的次数有关2)什么是活化分子?具有较高能量,能够发生有效碰撞的分子是活化分子,发生有效碰撞的分子一定是活化分子,但活化分子的碰撞不一定是有效碰撞。

有效碰撞次数的多少与单位体积内反应物中活化分子的多少有关。

3)什么是活化能?活化分子高出反应物分子平均能量的部分是活化能,如图活化分子的多少与该反应的活化能的大小有关,活化能的大小是由反应物分子的性质决定,(内因)活化能越小则一般分子成为活化分子越容易,则活化分子越多,则单位时间内有效碰撞越多,则反应速率越快。

4)什么是催化剂?催化剂是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但反应前后本身性质和质量都不改变的物质,催化剂作用:可以降低化学反应所需的活化能,也就等于提高了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从而提高了有效碰撞的频率.反应速率大幅提高.5)归纳总结:一个反应要发生一般要经历哪些过程?1、为什么可燃物有氧气参与,还必须达到着火点才能燃烧?2、催化剂在我们技术改造和生产中,起关键作用,它主要作用是提高化学反应速率,试想一下为什么催化剂能提高反应速率?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第一课时)一学习目标: 反应热,焓变二学习过程1:引言:我们知道:一个化学反应过程中,除了生成了新物质外,还有思考1、你所知道的化学反应中有哪些是放热反应?能作一个简单的总结吗?活泼金属与水或酸的反应、酸碱中和反应、燃烧反应、多数化合反应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 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2、你所知道的化学反应中有哪些是吸热反应?能作一个简单的总结吗?多数的分解反应、氯化铵固体与氢氧化钡晶体的反应、水煤气的生成反应、炭与二氧化碳生成一氧化碳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 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当能量变化以热能的形式表现时:我们知道:一个化学反应同时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那么一个反应中的质量与能量有没有关系呢?有能量的释放或吸收是以发生变化的物质为基础,二者密不可分,但以物质为主。

高中化学离子反应课教案

高中化学离子反应课教案

高中化学离子反应课教案
一、导入(5分钟)
1. 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离子概念,并询问他们对离子反应的了解程度。

2. 提出问题:在化学实验中,为什么会产生气泡、沉淀或颜色变化等现象?
二、理论讲解(15分钟)
1. 介绍离子反应的定义和特点,说明离子反应的重要性。

2. 讲解离子反应式的书写方法,包括离子的符号表示和平衡化学方程式的起草。

三、示例分析(10分钟)
1. 给出一个简单的离子反应题目,让学生尝试书写反应式。

2. 分析学生的答案,引导他们找出错误,并指导正确的解题方法。

四、练习与巩固(15分钟)
1. 给学生分发练习题,让他们尝试解答。

2. 课堂上进行批改,并解答学生的疑问。

3. 组织学生专项练习,加深对离子反应的理解。

五、应用拓展(10分钟)
1. 分组讨论化学实验中的离子反应现象,并设计实验方案。

2. 在班级中展示并解释各组的实验方案,让学生学会将理论知识应用在实际问题中。

六、总结与作业(5分钟)
1.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要点,强调离子反应的重要性。

2. 布置作业:完成课后练习,并预习下一堂课内容。

七、课后反思
1. 整理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情况,评估授课效果。

2. 根据学生的反馈和问题,调整教学方法,做好下一堂课的准备。

离子反应导学案

离子反应导学案

第二节离子反应教学目标:1、能区分常见的强、弱电解质,并会书写电离方程式2、知道离子反应的实质和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3、学会用离子方程式表示溶液中的离子反应重、难点:离子反应的概念、实质、发生条件会用离子方程式表示溶液中的离子反应能力培养: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自学能力、实验探究能力;培养自己的合作意识教法选择:探究式等教具使用:实验、多媒体课件第一课时★预习案★一、电解质和非电解质①根据初三所学知识,哪些物质在什么情况下可以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呢?②可以通过什么方法检验这些物质是否电离?③它们电离过程可用什么式子表示?分析得出电解质的概念。

电解质:在__________或__________能够导电的__________。

非电解质:在__________或__________不能够导电的__________。

电解质的导电原理:阴、阳离子的定向移动。

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离子浓度越大,离子的电荷数越多,导电能力越强。

讨论:下列哪些物质属于电解质、非电解质、能导电的物质?Cl2碘水NaCl溶液熔融的KCl 液氨氨水稀硫酸Cu说明:a:电解质和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单质既不属于电解质,也不属于非电解质。

b:电离是电解质溶液导电的前提。

c:能导电的物质不一定是电解质,如石墨等;电解质本身不一定能导电,如食盐晶体。

d:有些化合物的水溶液能导电,但因为这些化合物在水中或融化状态下本身不能电离,故也不是电解质。

如SO2、SO3、NH3、CO2等,它们的水溶液都能导电,是因为跟水反应生成了电解质,它们本身都不是电解质。

e:电解质溶液中,阳离子所带正电荷总数与阴离子所带负电荷总数是相等的,故显电中性,称电荷守恒。

★探究案★二、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实验:浓度相同的盐酸、醋酸、氢氧化钠溶液、氨水按课本图2-14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接通电源,观察实验现象并分析。

(1)化合物导电性实验:比较H Cl、H2SO4、NaOH、NaCl C2H5OH、C6H12O6实验装置实验条件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通再了直流电实验现象①水溶液都能导电;②熔融状态下H Cl、H2SO4不导电,NaOH、NaCl导电①水溶液都不导电;②熔融状态下都不导电实验分析①水溶液中都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②熔融状态下H Cl、H2SO4不电离,NaOH、NaCl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

高中化学《离子反应》教案

高中化学《离子反应》教案

高中化学《离子反应》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离子反应的概念和特点;
2. 掌握离子反应的基本规律;
3. 能够运用离子反应方程式进行化学方程式的推导。

二、教学内容:
1. 离子反应的概念和特点;
2. 离子反应的规律;
3. 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三、教学重点:
1. 离子反应的概念和特点;
2. 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四、教学难点:
1. 离子反应反应的规律;
2. 离子反应方程式的推导。

五、教学方法:
1. 讲解结合示例,引导学生理解离子反应的概念;
2. 利用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化学反应,观察离子反应过程;
3. 让学生通过练习,掌握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六、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有趣的化学实验,引入离子反应的概念;
2. 讲解离子反应的特点和规律;
3. 示范如何推导离子反应方程式;
4. 让学生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5.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离子反应在化学反应中的重要性。

七、课后作业:
1. 完成相关练习题;
2. 思考离子反应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八、教学反思:
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理解能力,让学生通过实践和思考来掌握化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鲁科版化学选修4第三章第4节 离子反应教案

鲁科版化学选修4第三章第4节 离子反应教案

第4节离子反应知识与技能:1. 了解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是生成沉淀、生成弱电解质、生成气体或发生氧化还原反应;2. 学会利用酸碱中和滴定测定强酸、强碱溶液浓度的原理和方法;3. 通过离子反应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使学生体会化学在人类生产、生活中的作用和贡献;4. 培养运用归纳法分析问题的能力;过程与方法:利用熟悉的例子归纳离子反应的共同点,引导学生按已形成的思路进行分析,在讨论的基础上进行归纳总结,形成简要的话进行记忆,使认识得以提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展示更为广阔的化学天地,立志于从事化学、化工研究和生产及相关领域的研究;充分感受化学在人类生产、生活中的作用和贡献。

教学重点: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酸碱中和滴定的原理和方法教学难点: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酸碱中和滴定的原理和方法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交流研讨】P98,学生完成【回顾小结】1.离子反应的书写方法:(1)写拆删检(2)离子不能共存法【板书】2.离子反应:溶液中有离子参与的化学反应称之为离子反应【提问】离子发生的产所在什么地方?【学生】水溶液中【追问】实验室制备氨气——2NH4Cl + Ca(OH)2===CaCl2+ 2NH3↑+2 H2O有没有离子反应?【学生】没有,因为不在水溶液中发生的【提问】在必修1中我们学到的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什么?【学生】生成沉淀、生成水、生成气体(也有可以知道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板书】3.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举例】SO42—、Cl—、CO32—的检验以及MgCO3沉淀的转化【教师】其实,生成水和生成像水一样的弱电解质也可以,比如讲,CH3COONa与盐酸HCl 反应、NH4Cl与NaOH反应大量Na2CO3与少量盐酸【板书】生成弱电解质【举例板书】CH3COONa+HCl===CH3COOH+NaClCH3COO—+ H+=== CH3COOHNH4Cl+NaOH===NH3•H2O+NaCl NH4+ + OH—=== NH3•H2ONa2CO3(过量)+HCl===NaCl+NaHCO3CO32—(过量) + H+=== HCO3—【提问】少量Na2CO3与大量盐酸能否发生反应?产物是什么?【学生】Na2CO3+2HCl===2 NaCl+H2O+CO2↑ CO32—+ 2H+=== H2O + CO2↑【追问】那么这个离子反应的条件是什么?【板书】↑【举例】比如讲NH4+的检验:NH4+ + OH—△NH3↑ + H2O(或浓碱溶液)(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提问】Fe2+能否在硝酸中,浓硫酸中存在?【学生】不能【追问】为什么?【学生】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Fe2+被硝酸或浓硫酸氧化成Fe3+了。

鲁科版化学选修四:3.4.1 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ppt课件

鲁科版化学选修四:3.4.1 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ppt课件

Zn-2e-====Zn2+ Cu2++2e-====Cu Zn+Cu2+====Cu+Zn2+
2Cl--2e-====Cl2↑ 2H2O+2e-====H2↑+2OH2Cl-+2H
2O
==== H2↑+2OH-+Cl2↑
电解
1.离子反应必须在水溶液中才能发生。( × ) 分析:离子反应还可在离子化合物的熔融状态下发生。
能大量存在;酸式酸根离子(如HCO3-、HSO3-、HS-、H2PO4-等)在
强酸和强碱性环境中均不能大量存在。
3.三特殊
(1)NO3-与还原性离子在中性和碱性溶液中可以共存,在酸性溶 液中则不能共存。 (2)S2-与SO32-在碱性条件下可以共存,在酸性条件下不能共存。 (3)ClO-与S2-、I-在酸性和碱性条件下都不能大量共存。
③离子间相互结合生成弱电解质
(2)离子之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即氧化性较强的离子[如
MnO4-、NO3- (H+)、ClO-、Fe3+、Cr2O72-大量共存。 (3)水解:相互促进反应彻底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如Fe3+、 Al3+不能与S2-、CO32-、PO43-等共存。
第1课时 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1.了解离子反应概念和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2.运用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判断离子在溶液中能否大量共存; 3.综合运用电解质电离、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判断离子方程 式书写正误。
一、离子反应的定义、实质、表示方法
(1)什么是离子反应? (2)离子反应的实质是什么?
1.定义 离子与原子或分子 之间发生的 离子 之间,以及_________________ 通常将溶液中_____ 反应称为离子反应。 2.实质 浓度降低 。 溶液中某些离子的_________ 3.表示方法 离子方程式 表示。 通常用___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溶割(水)放入电解质有离子参加的反应离子反应能否进行的理论判据蛤变与场变判据(平衡常数判据反应方向反应限度第三章第四节离子反应[2014考试说明】1.了解离子反应的概念、离子反应发生的的条件2.能正确书写离子反应方程式。

3.了解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

【课程标准】知道酸、碱、盐在溶液中能发生电离,通过实验事实认识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了解常见离了的检验方法。

【本节课内容框架】生成沉淀沉淀溶解平衡生成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生成气体水解平衡(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平衡物质检验与含里孤定离子反应的应用物质制备与纯化在生活中的应用t本节核心知识点的评价标准建议】【重点与难点】重点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难点酸碱中和滴定的原理和方法[教学时间】教参安排:3课时 [教学建议】1、通过对离子反应发生条件的探究,建立离子反应发生的本质是离子浓度的降低这一 认识。

可以在第一课时,适当的补充有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方法。

2、“强酸制取弱酸,强碱制取弱碱”是一条便于学生记忆的规则,其实质是弱酸的酸 根离子与强酸的酸根离子争夺H*的过程,弱碱阳离子与强碱阳离子争夺0H •的过 程。

在这一部分要适时引导学生发掘反应的本质、3、离子反应的应用包括常见离子的检验,可以利用本节课的机会,将常见离子的检验 方法进行归纳总结。

充分的利用实验,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4、酸碱中和滴定是一个比较陌生的实验,可以充分的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演示完整准 确的操作流程,让学生对酸碱中和滴定有更深刻的认识。

第4节离子反应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 了解离子反应概念和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使学生理解离子反应的本质;2. 能正确书写离子反应方程式,并能判断离子方程式的正误;3. 运用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判断离子在溶液中能否大量共存【课前预习区】1、离子反应定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以下两种物质混合时,溶液中大量存在哪些离子?哪些离子之间会发生反应?写出相应 的离子方程式。

⑴Na 2SO 4溶液与BaCl 2溶液 (2) Na 2CO 3溶液与盐酸 ⑶CH 3COONa 溶液与盐酸 ⑷(NH 4)2SO 4溶液与NaOH 浓溶液 (5) 盐酸与锌粒(6) KI 溶液与漠水 离子方程式:Ba% SO :=BaSO4 I ; 离子方程式:2H++COf-=CO2 f +H20; 离子方程式:CH3COO+H+=CH?COOH ; 离子方程式:;NH ;+OH =NH3 1 +H?0 离子方程式:Zn+2H'=Zn2'+H2 [; 离子方程式:2r+Br2=2Br+l ,;【课前检测区】1、 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 ()A. 氨气通入醋酸溶液CH3COOH+NH3 == CH 3COONH 4B. 澄清的石灰水跟盐酸反应 H ++OH== H 20C. 碳酸刨溶于醋酸 BaCO 3+2H +== Ba 2++H 2O+CO 2? D. 金属钠跟水反应2Na+2H 2O == 2Na ++2OH+H 2T2、 [14山东卷】下列有关溶液组成的描述合理的是A. 无色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Al 3\ NH 4\ CT 、S 2- B. 酸性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Na'、CICF 、SO42"、r C. 弱碱性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Na*、Kt C 「、HCO3- D. 中性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F C 3+、K+、CT 、SO 42- 3、 (14四川03)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QA. CbiffiANaOHiW®: Cl 2 + OH"-> Cl~+ CIO ■+ H 2OB. NaHC°3 溶液中力FI 入稀 HC1: CO31 2 3+ 2 CO 2T+ H 2OC. AICI3 溶液中加入过量稀氨水:Al 3++ 4 NH3 H2O -> A1O 2■+ 4 NH 4++ 2 H 2O D. Cu 溶于稀 HNO3: 3 Cu + 8 H*+2 NO3 一 3 d 2 NOf + 4 比04、 [2014山东卷31〕(4)反应终止后,烧瓶C 中的溶液经蒸发浓缩即可析出Na 2S 2O3*5H 2O,其中可能含有Na 2SO 3s Na 2SO 4等杂质。

利用所给试剂设计实验,检测产品中是否存在Na 2SO 4, 简要说明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课堂互动区】一、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问题组1】(1) 满足哪些条件时离子反应能够发生? (2) 哪些因素可以使离子数目明显减少? 2 生成沉淀;生成弱电解质;生成气体;发生氧化还原反应3离子之间因发生反应,生成沉淀、气体、弱电解质使得溶液中离子数目降低。

离子之 间因发生氧化还原、强烈双水解也使得溶液中离子数目降低。

【规律总结】 离子反应「沉淀] 离子数目降低气体 弱电解质地地粗铜 A1羸氧化还原二、离子反应的应用一离子的检验1.沉淀法【探究实验1】现有两瓶失去标签的溶液,一瓶是Na 2SO 4溶液,一瓶是NaCl 溶液。

请根据 提供的仪器和试剂进行检验。

并填写实验报告。

【仪器】试管 胶头滴管【试剂】lmol/L BaCl 2溶液lmol/L 硝酸溶液lmol/L 盐酸溶液lmol/L Ag NO3溶液实验步骤 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1 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 盐酸,无明显现象,再加BaC12 溶液 白色沉淀生成 说明是Na 2SO 4溶液2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加入少量AgNO3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再 加稀硝酸白色沉淀不溶解 说明是NaCl 溶液【规律总结】离子检验的操作步骤【变式练习1] [2012-山东=卷节选]工业上由黄铜矿(主要成分CuFeS ,冶炼铜的主要流程如 气体A 泡铜(Cu 2O>Cu)溶渣B(1)气体A 中的大气污染物可选用下列试剂中的 吸收。

a.浓 H2SO4 b.稀 HNO3 c. NaOH 溶液d.氨水⑵用稀H 2SO 4浸泡熔渣B,取少量所得溶液,滴加KSCN 溶液后呈红色,说明溶液中存在少作象论 取操现结精铜NH 「—+OFT = NIk+ H 20Ba2'+S0F=Ba(填离子符号),检验溶液中还存在FC?+的方法是 (注明试剂、现象)。

写出相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⑴c, d (2)Fe 3+;取少量溶液,滴加KMnO4溶液,KMnOi 褪色 MnO.;+ 5Fe 2+4- 8H += 5Fe 2++ Mn 2++ 4H :>0 2、气体法【探究实验2]现有NH.CK (NH I )2SO 1和K£0i 三种无色溶液,请根据提供的仪器和试剂进行检验。

并写出相关反应方程式。

【仪器】试管 胶头滴管 红色石蕊试纸玻璃棒 酒精灯【试剂】Imol/LNaOH 溶液lmol/LBa(NO 3)2溶液写出上述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规律总结】离子反应方程式书写注意事项:1、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1 书写条件:水溶液或熔融状态(即有自由的离子存在) %1 发生条件:反应物某些离子浓度的减少 %1 书写规则:a.易溶于水的强电解质用离子表示,其余用化学式(分子式)表示。

I)、配平规则:同时满足质量守恒、电荷守恒、得失电子数目守恒。

2、 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规律:Q)看富子反应是否符合宏批事卖,不可主批臆造反应;%1 看“=” “ “I” “f”等是否正确;如分级水解和分步电需的问题等。

%1 看表示各物质的化学式是否正确;生成沉淀硫酸根离子检蛉_ 1 ■生成弱电解质发生氧化还原丑铁离子检验%1 看是否漏掉反应的寓子; %1 看电荷是否守恒;%1 看反应物或生成物的配平是否正确;%1 看根据题给用量是否待合“氧化还原先后规律”; 例么 0.05molCI 2 通入 lL0.1mol/LFeBr 2 漆液中 %1 看参加反应的不足(或少量)的物质其离子数之比是否符合化学式中的离子数之比【变式练习2】已知硫酸铅难溶于水,也难溶于硝酸,但可溶于醋酸铉(CHEOONH 』)溶液形成无色 溶液,其化学方程式为:PbS0i+2 CH3C00NH.F=Pb (CH3COO)2+ (NH 4)2S0lo 当在 Pb(CH3C00)2溶液中通 入ILS 时,有黑色PbS 生成。

表示这个反应的有关离子反应方程式是Pb(CH3COO)2+ILS=PbS I + CILCOOII 。

【课堂小结】生成气体 铉根离子检验离子小结【问题组】1、找出常见的阳离子,并思考下列问题:%1 上述阳离子哪些具有氧化性?清按氧化性顺序由弱到强的顺序排列。

%1 上述阳离子能够与0H 反应的有哪些?请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及实验现象。

%1 上述阳离子能够与氨水反应的有哪些?清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及实验现象。

%1 上述阳离子哪些能水解?请写出水解的离子方程式。

2、找出常见的阴离子,并思考下列问题:%1 上述阴离子哪些具有还原性?请按还原性顺序由弱到强的顺序排列。

%1 上述阴离子能够与H'反应的有哪些?请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及实验现象。

%1 上述阴离子能够与C02反应的有哪些?请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及实验现象。

%1 上述阴离子哪些能水解?请写出水解的离子方程式。

1、关于上述阴阳离子,请回答以下问题:%1 哪些阴阳离子之间能相互结合生成沉淀、气体、弱电解质?请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1 哪些阴阳离子之间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请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1 哪些阴阳离子之间因为水解相互促进而完全水解?请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总结归纳】(1)常见阳离子有:H\ K\ Ca 2\ Na\ Mg 2\ Al"、Fe 2\ Fe"、Cu 2\ Ag\ NHZ(2) 阳离子的氧化性由弱到强的顺序:K\ Ca 2\ Na\ Mg 2\ Al 二Fe 2\ H\ Cu 2\ Fe"、Ag\ (3) 能够与 OH 反应的阳离子有:H'、Mg"、Al 3\ Fe 2\ Fe 3\ Cu 2\ Ag\ N" (4) 能够与氨水反应的阳离子有:H\ Mg 2\ A 。

、Fe 2\ Fe”、Cu 2\ Ag‘ (5) 能水解的阳离子有:Al 3\ Fe 2\ Fe 3\ Cu 2\ Ag(6) 常见阴离子有:OH-、Cl\ Br\ I\ NO 」、CO :?、HCO 3\ SO ,f 、S032\ Si032\ [Al(OH)J" > CIO -(7) 阴离子的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S 2\ S0.32\ I\ Br 、Cl\(8) 能够与 H‘反应的阴离子有:OH-、C0?\ HC03\ S0?\ Si032\ [Al (OH) J 、CIO (9) 能够与 CO2反应的阴离子有:OH 、CO-、SiO 32\ [Al (OH) J 、CIO (10) 能水解的阴离子有:CO-、HCO :,、SO :52\ Si032\ [Al (OH) J - > CIO"(ID 阴阳离子之间能相互结合生成沉淀:Mg 2\ Al 3\ Fe 2\ Fe 3\ Cu 2\ Ag'任意一种与01? > Ca 2\ Mg"、Ag'任意一种与CO/ SO/、SiO/任意一种生成气体:H'与CO }、HCO 「、S(V -任意一种,生成弱电解质:H*与OH-、Si032\ [Al (OH) J 、CIO 任意一种,0田与NH 「(12) 阴阳离子之间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Fc”与S' S032\ T , CIO 与S>、SO3」、I\ Fe 2+,F&♦与 NO ; (H 4)(13) 阴阳离子之间因为水解相互促进而完全水解:Al 3+、Fe"任意一种与CO :?、HCO 」、SO/、 Si032\ [AKOID J 任意一种 【课后巩固区】 一、选择题1、 下列离子方程式中,书写错误的是( )A 、 用稀硫酸清除铁锈Fe 2O 3 + 6H += 2Fe 3++ 3H 2OB 、 铜粉放入硝酸银溶液里Cu+Ag b= Cu 2++AgC 、 氢氧化彻跟硫酸铜溶液的反应 Ba 2++2OH -+Cu 2++ SO 42-= BaSO 4l+Cu(OH)2; D 、 食盐水中滴加硝酸银溶液 C 「+ Ag+ = AgCll 2、 下列反应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 、 氨气通入醋酸溶液中CH 3COOH+NH 3 = CH3COONH4B 、 澄清石灰水跟盐酸反应H" + OH' = H 2OC 、 碳酸初溶于醋酸 BaCO 3 + 2H += Ba 2++H 2O+CO 2: D 、 金属钠跟水反应Na+2H 2O=Na + + OH" + H 2? 3、 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Ca 2+、HCO 「、Cl\ K +B 、Al 3\ [A1(OH)4]\ HCO 3\ Na +C 、Fe 3\ NH 4\ SO/、I" D 、Fe 3\ SCN\ Na\ CO 32-4、 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碳酸氢钠与氢氧化锐溶液混合,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 、 HCO 3-+OH - = H 2O+CO 32-B 、 2HCO3- + Ba(OH)2=BaCOsj+2H 2O+CO 32-C 、 HCO.C + Ba 2++ OH _= BaCO 3; + H 2O D 、 2HCO 3" + Ba 2++2OH - = BaCO 3;+2H 2O+CO 32-源水»曝气池上* -级沉降池加入凝聚剂, 通入CO25、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 0. 1 mol • L"1的 NaOH 溶液:K +> Na\ SO 芦、C032- B. 0. 1 mol - L -1的 Na2C(h 溶液:K*、Ba 2+> N0:「、Cl" C. 0. 1 mol • L -1FeCl 3溶液:K +> NH 「、「、SCN -D.c(H*)/c(0HD=lX10”的溶液:Ca 2+s Na'、C1(T 、N0:「 6、我国规定饮用水质量标准必须符合表中所示要求:项目 PH 值Ca 2+, Mg?+总浓度 细菌总数相关值 6.5 ---------- 8.5<0.0045mol/LV100 个/mL源水处理成自来水的工艺流程示意图为:二级沉降池c ,. A ' 过滤池>自来水通入气体A(1) 源水中含Ca 2\. HCCV 、C 「等,加入生石灰后生成Ca()2,进而发生若干复分解反应,写 出其中一个离子方程式 Mg2++2OH.=Mg(OH)2 I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