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安全管理制度

患者安全管理制度
患者安全管理制度

患者安全管理制度目录

一、 患者身份识别管理制度和程序(2014.2修订)

二、 腕带标识管理制度(2014.2修订)

三、 患者转科、转运制度及流程 (2014.2修订)

四、 手术患者身份确认与交接制度(2014.2修订)

五、 关键流程(急诊、病房、手术室、ICU、产房之间流程)的患者识别措施(2014.2修订)

六、 护理安全管理制度

七、 护理查对制度(2014.2修订)

八、 围手术期管理制度

九、 手术安全核查制度与流程

十、 手术风险评估制度及工作流程

十一、 手术部位识别标示制度与工作流程

十二、 手术物品清点制度

十三、 交接班制度

十四、用药不良反应的观察制度和程序

十五、重点药物观察制度

十六、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制度

十七、药品不良反应\事件处置应急预案

十八、压疮管理制度

十九、患者坠床与跌倒报告与伤情认定制度和程序

二十、危重病人抢救制度(2012年6月修订)

二十一、特殊、危重患者护理安全管理制度(2014.2修订)

二十二、危重病人安全管理措施

二十三、输液、输血反应处理、报告制度与流程(2014.2修订)

二十四、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与处理流程

二十五、管道安全护理制度

二十六、标本采集管理制度(2014.2修订)

二十七、常用医疗仪器设备安全使用制度(2014.2修订)

二十八、病床、轮椅和平车安全使用制度(2014.2制订)

患者安全管理制度

一、患者身份识别管理制度和程序(2014.2修订)

1.为保证医疗安全,来院就诊的每位患者必须如实填写门诊病历和住院登记表上的身份信息。

2.门、急诊患者的身份识别:门、急诊护士在对患者进行评估时需核对患者姓名、年龄、性别、病历号等基本信息。

3.住院患者身份识别

(1)入院患者到达病区时,接诊护士应与患者核对住院登记表上的信息:科室、患者姓名、住院号、性别、年龄、诊断、报销类别等,与之是否相符。

(2)护理人员在执行医嘱、实施检查、治疗、护理之前,必须认真核对和识别患者身份,严格执行“查对制度”,至少同时使用姓名、年龄、床号、住院号等两项核对患者身份(禁止仅用房间或床号作为识别的唯一依据),确保对正确的患者实施正确的操作。

(3)在实施介入治疗或有创诊疗活动、标本采集、给药、输血或血制品、发放特殊饮食前,医护人员应让患者或家属陈述患者姓名,不得直呼患者姓名而获取患者的应答;对意识不清、新生儿、语言交流障碍等原因无法向医务人员陈述自已姓名的患者,由患者家属或陪同人员陈述患者姓名,作为最后确认患者身份的手段。

(4)对重点病房的患者,如产妇、新生儿、手术、ICU、急诊、病危、无名、儿童、意识不清、语言交流障碍者、镇静期间等患者一律使用“腕带”识别患者身份。

(5)对无法进行患者身份确认的无名患者,一律使用“腕带”识别患者身份,在腕带上填无名氏、性别、急诊时间、诊断,如需住院,需填写住院号和科室。

(6)佩戴手腕带前,应仔细核对患者信息,要求患者陈述自己的姓名;对无法沟通的患者,应请在场的家属证实患者的身份。

患者身份识别程序:

二、腕带标识管理制度(2014.2修订)

1.ICU、急诊、无名、意识不清、病危、语言交流障碍者、镇静期间等患者使用大红色腕带;儿童、新生儿使用粉红色腕带;产妇、外科手术患者使用蓝色腕带。

2.腕带上标注科室、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诊断、药物过敏,字迹端正、清楚、严禁涂(修)改。

3.佩戴手腕带时,填入的识别信息必须经两人核对,若损坏更新,同样须经两人核对。核对方法:

(1)一般情况下由护士与患者共同核对;

(2)特殊情况(意识障碍、感觉器官功能障碍及无行为能力等)有家属陪护的,由护士与家属或患者委托授权人共同核对;无家属陪护的,由两名当班医护人员共同核对。

4.按操作规范给患者佩戴腕带,垫1-2指按紧搭扣,松紧适宜,防止扭曲;注意患者佩戴腕带部位皮肤完整,手部血运良好,每班检查患者腕带皮肤情况。

5. 手术患者在病人手术苏醒并过危险期后摘除。转科患者须经双人核对后,由转入科室重新更换手腕带,以确保患者标识准确。出院时摘除病人手腕带。

6.病人不配合,不能保留腕带有效核对信息时,立即去除腕带。

7.将使用腕带识别工作纳入科室护理质控检查项目中。

三、患者转科、转运制度及流程 (2014.2修订)

1.转运前:

(1)病情评估:对病情进行正确的评估是整个流程的基础。

(2)解释:告知患者、通知家属,联系转往科室或相关检查科室,转往科室护士立即备好备用床及必需物品。

(3)备齐用物:转运工具、病历、X片、CT片、MRI片等,根据病情备急救药品器械及其他物品。

(4)搬运患者到轮椅或平车前后,应妥善处理各种管路,固定引流装置。

(5)重点:导管安全原则,确保通畅、妥善固定、标识在位、防止感染。

2.转运中:

(1)注意保暖。

(2)密切监测各项生命指征(始终站在患者头侧)。

(3)保证生命支持设备工作稳定。

(4)转运过程中患者头部始终处于高位。

(5)保证各种管路固定可靠。

(6)防止患者发生意外损伤。

(7)做好心理护理。

3.转运后交接:

(1)患者入科时,护士主动迎接并妥善安置,确认患者身份:腕带、病历、

(3)评估生命体征。

(4)交接患者存在的关键问题。

(5)交接各种管道:静脉置管(外周静脉、深静脉)、其他管道(胃管、尿管、引流管等)。(6)皮肤情况:伤口、压疮。

(7)用药情况:药物过敏史、抗生素的使用等。

(8)物品:(X片、CT片、MRI片、病历等)。

(9)做到六交清:患者治疗要交清、患者病历资料要交清、患者生命体征要交清、患者身上各种管道要交清、患者使用各种仪器要交清、患者皮肤情况要交清。床边交接完毕后,需双方护士共同填写《患者转科交接记录本》,确认无误后签名。

(10)使用腕带患者,由接收科室重新填写腕带信息,戴于患者手腕上。

患者转科流程:

四、手术患者身份确认与交接制度(2014.2修订)

1.建立《手术病人交接记录本》,详细记录科室、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诊断、手术日期、皮肤情况等。

2.术前手术室人员与病房护士再次检查患者术前准备情况,核对患者腕带信息无误后,签好《手术病人交接记录本》,由手术室人员陪同患者,携带病历、药品及术中所需物品,将患者接入手术室。

3. 手术室巡回护士查对患者腕带信息、手术名称、手术部位标识、皮肤情况、病历、术中所需物品、药品,无误后将患者送入指定手术间。

4.手术医师、麻醉医师、巡回护士三者共同查对无误后,在《手术安全核查表》上签字,方可开始手术。

5.术毕,患者麻醉清醒、生命体征平稳,由手术医师、麻醉医师、护士陪同将患者送到病房或ICU,并负责运送途中治疗和抢救工作。

6.手术室医护人员与病房或ICU医务人员共同核对患者腕带信息并交接病历、术中用物及患

五、关键流程(急诊、病房、手术室、ICU、产房之间流程)的患者识别措施(2014.2修订)

对病区内患者转床、转科或对产妇、新生儿、手术、ICU 、急诊、无名、病危、儿童、意识不清、语言交流障碍、使用镇静药物等重点患者,均要识别和核对患者身份,确认无误后再进行各项操作和检查。

上述流程须在《患者转科交接记录本》中记载。

注:

双向式核对:指在诊疗操作前、中、后的查对内容,一方面是医护人员向患者方向的核对,另一方面是医护人员邀请患者及家属参与的患者(家属)向医护人员方向的核对。

六、护理安全管理制度

1、认真落实各级护理人员的岗位责任制,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技术操作规程及差错事故登记报告制度,制定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确保护理质量。

2、严格执行查对制度,防止差错事故发生。

3、各种急救器械及药品齐全,保持性能良好处应急状态,班班交接,一般不准外借。

4、剧、毒、麻、贵重药品加锁保管,班班交接,账物相符。

5、密切观察病人的病情、心理变化,对危重、昏迷、瘫痪及年老、年幼患者应加强防护措施,必要时加床档、约束带,以防坠床,定时翻身,防止压疮。

6、掌握使用热水袋的适应症、禁忌症及正确使用方法,向患者及家属做好宣教工作。

7、严格执行医院感染管理和消毒隔离制度,预防医院感染。

8、做好安全防盗及消防工作,定期检查消防器材,保持备用状态。

9、对科室水、电加强管理,保证不漏水、漏电、漏气,如有损坏及时维修。

10、内服药和外用药标签清楚,分别放置,以免误用。

11、各级护理人员加强自我保护的法律意识,掌握职业暴露防护知识。

七、护理查对制度(2014.2修订)

(一)、医嘱查对制度

A.电子医嘱查对和执行制度

1.严格执行电子医嘱查对和执行程序,落实谁签字,谁负责制度。

2. 护士应随时查阅有无新开医嘱,及时提取校对。临时医嘱原则上护士应在20分钟内执行,抢救医嘱应立即执行。

3. 若对医生所下达的医嘱有疑问时,应通知医生对医嘱进行修改或校对,不得在护士工作站擅自修改,必要时通知上级医生或护士长。

4.紧急抢救的医嘱应督促医生在规定时间内及时补录。

5.当日新开医嘱应在医嘱列表中进行两人唱对,每周一次总查对。下一班护士必须核对上一班新开的医嘱,护士长必须掌握每天新、危、急、重、手术病人医嘱执行情况。

6.凡需下一班执行的医嘱应交待清楚,建立交接班制度,交班者在操作物单上用特殊符号标明。

7.主班护士应在8:00前完成夜间医嘱查对工作。

8.凡是提取校对了医嘱的护士,必须在电子医嘱校对本上签名,发现问题记录在备注栏内。

9、医嘱执行做到五准确:准确的药物 准确的剂量 准确的方法 准确的时间 准确的患者

B、电子医嘱查对和执行程序

1.一查:医生保存、提交医嘱前查对,对不规范和错误的医嘱进行纠正,然后保存提交到护士站。

2.二查:护士提取医嘱后查对,通篇查对有无医嘱分类错误,如将临时医嘱开成长期医嘱,此时如有错误医嘱,经治医生可对提交的医嘱进行作废和新增操作。

3.三查:护士在医嘱主窗口的查对。护士对医嘱进行转抄后,除停止的长期医嘱在列表状态下查对停止时间外,其余医嘱均要进入医嘱的卡片式菜单中详细查对,此环节为查对的关键环节。查对内容包括医嘱内容、对应收费项目和药品规格。一是将医嘱内容与相应收费项目对照,查对收费是否准确,有无手工计价或不计价显示,医嘱相对应的材料费有无多收或漏收。二是查对医嘱用药剂量与药剂科提供规格相对照,核实用药剂量。此时如有错误医嘱,

应停止校对,通知医生对错误医嘱进行作废。校对医嘱后,及时通知相应护士执行。

4.四查:查对分类执行单。查对各类执行单有无归类混乱和漏打印情况。

5.五查:查对病人信息更改情况,严格查对病人信息中的等级护理、病情、住院诊断是否及时更改,新入、转入病人查对入科时间是否准确。确保医疗统计信息的准确性。

6.六查:执行医嘱的查对,摆药前、后巡视卡与瓶签核对,配药前、后药物安瓿与瓶签核对,并在瓶签上签名。续滴时在巡视卡上签名,并注明滴速与时间。

C、口头医嘱制度与执行流程

1.在非抢救情况下,护士不执行口头医嘱及电话通知的医嘱。

3.在执行口头医嘱给药时,需请下达医嘱者再次核对药物名称,剂量及给药途径,以确保用药安全。

4.抢救结束应请医生及时补记所下达的口头医嘱用药。

5、在接获电话医嘱或重要检验结果时,接听护士需对医嘱内容或检验结果进行复述,确认无误后方能记录和执行。

6、对擅自执行口头医嘱行为视为违规,一经发现将给予处理。

口头医嘱执行流程:

紧急抢救时→医生下达口头医嘱→护士复述一遍→得到医生确认后执行→给药时,再次请下达医嘱者核对药物名称、剂量及给药途径→抢救结束,请医生及时补记所下达的口头医嘱用药

(二)、服药、注射、处置查对制度

1、服药、注射、处置前必须严格执行“三查八对”制度(即服药、注射、处置前查,服药、注射、处置中查,服药、注射、处置后查;对床号、姓名、药名、剂量、浓度、时间、用法、有效期)。

2、备药前要检查药品质量、水剂、片剂注意有无变质,安瓿、针剂有无裂痕。有效期和批号如不符合要求或标签不清者,不得使用。

3、摆药后必须经第二人核对后方可执行。

4、易致过敏药物,给药前应询问有无过敏史。使用毒麻、精神性药物时,要经过反复核对,用后安瓿及时交回药房。给多种药物时,要注意配伍禁忌。

5、发药、注射时,病人如提出疑问,应及时查对,无误时方可执行。

6、对输液瓶加药后要在瓶签上注明剂量并留下空安瓶,经另一人核对并在瓶签上签名后方可使用。

7、输液严格执行床边双人核对制度。

(三)、输血查对制度

依据卫生部《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的要求,制订抽血交叉配血查对制度、取血查对制度、输血查对制度。

A、抽血交叉配血查对制度

1、根据医嘱备血,抽血标本前认真核对交叉配血单、血型验单、患者床号、姓名、住院号。

2、采血时要有2名护士,一抽血,一核对。持交叉配血单和贴好条形码标签的试管,当面核对患者的床号、姓名、性别、年龄、血型、诊断,一次只能采集一个患者的血标本,严禁同时采集二人或二人以上的血标本。

3、血液标本按要求抽足血量,不能从正在补液肢体的静脉中抽取。

4、抽血时对验单与病人身份有疑问时,应与主管医生重新核对,不能在错误验单和错误标签

上直接修改,应重新填写正确化验单及标签。

B、取血查对制度

血液有效期、交叉配血试验结果、血袋号及采血日期,同时注意检查血液质量:有无凝血块和溶血,血袋有无裂痕,确实无误后双方共同签字,血袋须放入铺上无菌巾的治疗盘或清洁容器内取回。

C、输血查对制度

1、输血前,需两名医务人员进行“三查八对”。三查:查血液有效期、血液质量和输血装置是否完好;八对:对床号、姓名、住院号、血袋号、血型、交叉配血结果、血液种类、血量,确保无误,核对人、执行人双签名。

2、输血时,由两名医护人员(携带病历及交叉配血单)共同到病人床旁核对床号,询问病人姓名,查看床头卡,询问血型,以确认受血者。

3、输血中注意观察患者情况。

4、输血毕,血袋送回输血科,至少保留24小时。

(四)供应室查对制度

1、准备器械包时,双人查对名称、数量、清洁度。

2、发器械包时,双人查对名称、消毒日期、有效期、包装完整。

3、收器械包时,双人查对名称、数量、处理情况。

高压消毒灭菌后的物品在使用前要查验化学指示胶带(卡)是否达标。

静脉输血流程图

八、围手术期管理制度

围手术期即从病人决定需要手术开始至术后基本恢复生理功能的一段时期。术前期可能数分钟至数周不等,术后期的长短可因不同疾病及术式而有所不同。围手术期处理的目的是:为病人手术作好充分准备和促进术后康复。制定围手术期管理制度的目的是:更好地落实术前准备内容及术后康复措施,是保障医疗安全的重要手段。

1.术前管理:

⑴凡需手术治疗的病人,各级医生应严格手术适应症,及时完成手术前的各项准备和必需的检查。准备输血的病人必须检查血型及感染筛查(肝功、乙肝五项、HCV、HIV、梅毒抗体)。

⑵手术前手术者及麻醉医师必须亲自查看病人,向病人及家属或病人授权代理人履行告知义务,包括:病人病情、手术风险、麻醉风险、自付费项目等内容,征得其同意并由病人或病人授权代理人签字。如遇紧急手术或急救病人不能签字,病人家属或授权代理人又未在医院不能及时签字时,按《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相关规定执行,报告上级主管部门,在病历详细记录。

⑶主管医师应做好术前小结记录。中等以上手术均需行术前讨论。重大手术、特殊病员手术及新开展的手术等术前讨论须由科主任主持讨论制订手术方案,讨论内容须写在术前讨论记录单上,并上报医务处备案。

⑷手术医师确定应按手术分级管理制度执行。重大手术及各类探查性质的手术须由有经验的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的医师或科主任担任术者,必要时须上报医务处备案。

⑸手术时间安排提前通知手术室,检查术前护理工作实施情况及特殊器械准备情况。所有医疗行为应在病历上有记录。如有不利于手术的疾患必须及时请相关科室会诊。

2.手术当日管理:

⑴医护人员要在接诊时及手术开始前要认真核对病人姓名、性别、病案号、床号、诊断、手术部位、手术房间等。病人进手术室前须摘除假牙,贵重物品由家属保管。

⑵手术当日参加手术人员应提前进入手术室,严格执行手术室的有关规定。

⑶手术过程中术者对病人负有完全责任,助手须按照术者要求协助手术。手术中发现疑难问题,必要时须请示上级医师。

⑷手术过程中麻醉医师应始终监护病人,不得擅自离岗。

⑸手术中如确需更改原订手术方案、术者或决定术前未确定的脏器切除,使用贵重耗材等情况时,要及时请示上级医师,必要时向医务处或主管院长报告;并须再次征得患者或家属同意并签字后实施。

⑹术中植入的假体材料、器材的条形码应贴在手术用物清点记录单的背面。

⑺术中切除的病理标本须向患者或家属展示并在病历中记录。手术中切取的标本及时按

术规范》。

3.术后管理:

⑴手术结束后,术者对病人术后需要特殊观察的项目及处置(各种引流管和填塞物的处理)要有明确的书面交待(手术记录或病程记录)。手术记录应在规定时限内及时、准确、真实、全面地完成。

⑵麻醉科医师要对实施麻醉的所有病人进行麻醉后评估,尤其对全麻术后病人。麻醉科医师应严格依照全麻病人恢复标准确定病人去向(术后恢复室或病房或外科监护室),并对重点病人实行术后 24 小时随访且有记录。

⑶凡实施中等以上手术或接受手术的患者病情复杂时,手术者应在病人术后24 小时内查看病人且不得离开本县,如有特殊情况必须做好书面交接工作。术后 3 天之内必须至少有 1 次查房记录。

4.围手术期医嘱管理:

手术前后医嘱必须由手术医师/或有执业资质的医师开出,对特殊治疗、抗菌药物和麻醉镇痛药品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九、手术安全核查制度与流程

1、手术安全核查是由具有执业资质的手术医师、麻醉医师和手术室护士三方(以下简称三方),分别在麻醉实施前、手术开始前和患者离开手术室前,共同对患者身份和手术部位等内容进行核查的工作。

2、本制度适用于各级各类手术,其他有创操作可参照执行。

3、手术患者均应配戴标示有患者身份识别信息的标识以便核查。

4、手术安全核查由手术医师或麻醉医师主持,三方共同执行并逐项填写《手术安全核查表》。

5、实施手术安全核查的内容及流程。

a.麻醉实施前:三方按《手术安全核查表》依次核对患者身份(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手术方式、知情同意情况、手术部位与标识、麻醉安全检查、皮肤是否完整、术野皮肤准备、静脉通道建立情况、患者过敏史、抗菌药物皮试结果、术前备血情况、假体、体内植入物、影像学资料等内容。

b.手术开始前:三方共同核查患者身份(姓名、性别、年龄)、手术方式、手术部位与标识,并确认风险预警等内容。手术物品准备情况的核查由手术室护士执行并向手术医师和麻醉医师报告。

c.患者离开手术室前:三方共同核查患者身份(姓名、性别、年龄)、实际手术方式,术中用药、输血的核查,清点手术用物,确认手术标本,检查皮肤完整性、动静脉通路、引流管,确认患者去向等内容。

d.三方确认后分别在《手术安全核查表》上签名。

6、手术安全核查必须按照上述步骤依次进行,

提前填写表格。

由手术室护士与麻醉医师共同核查。

8、住院患者《手术安全核查表》应归入病历中保管,非住院患者《手术安全核查表》由手术室负责保存一年。

9、手术科室、麻醉科与手术室的负责人是本科室实施手术安全核查制度的第一责任人。

10、医疗机构相关职能部门应加强对本机构手术安全核查制度实施情况的监督与管理,提出持续改进的措施并加以落实。

手术安全核查流程图:

十、手术风险评估制度及工作流程

1、手术患者都应进行手术风险评估。

2、医生、麻醉师对病人进行手术风险评估时要严格根据病史、体格检查、影像与实验室资料、临床诊断、拟施手术风险与利弊进行综合评估。

3、术前主管医师、麻醉师、巡回护士应对病人按照手术风险评估表内容逐项评估,根据评估的结果与术前讨论制定出安全、合理、有效的手术计划和麻醉方式。必须做好必要的术前知情告知,告知患者或者其委托人手术方案、手术可能面临的风险,并嘱患者或委托人签字。手术风险评估分级≥2分时,必须在科主任的组织下进行科内甚至院内会诊,报告医务科。

4、病人在入院经评估后,本院不能治疗或治疗效果不能肯定的,应及时与家属沟通,协商在本院或者转院治疗,并做好必要的知情告知。

5、手术风险评估填写内容及流程

术前24h手术医生、麻醉师、巡回护士按照手术风险评估表相应内容对病人进行评估,做出评估内容如下:

(1)手术切口清洁程度

手术风险分级标准将手术切口按照清洁程度分为四类:Ⅰ类手术切口(清洁手术)、Ⅱ类手术切口(相对清洁切口)、Ⅲ类手术切口(清洁-污染手术)、Ⅳ类手术切口(污染手术)

(2)麻醉分级(ASA分级)

手术风险分级标准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将麻醉分为六级。

P1:正常的患者;p2:患者有轻微的临床症状;p3:患者有明显的系统临床症状;p4:患者有轻微的明显系统临床症状,且危及生命;p5:如果不手术的患者将不能存活;p6:脑死亡的患者。

(3)手术持续时间

手术风险分级标准根据手术的持续时间将患者分为两组:即为“手术在标准时间内完成组”;“手术超过标准时间完成组”。属急诊手术在“ □”打“√”。

(4)手术类别由麻醉医师在相应“ □”打“√”。

(5)随访:切口愈合与感染情况在患者出院后24h内由主管医生填写,并分别在签名栏内签

名。由手术医生根据评估内容计算手术风险分级。

十一、手术部位识别标示制度与工作流程

为了确保手术患者的医疗安全,防止手术过程中患者及手术部位出现识别差错,特制定本制度与流程。

1、涉及有双侧、多重结构(手指、脚趾、病灶部位)、多平面部位(脊柱)的手术时,对手术侧或部位应做标记。

2、临床医生在医疗活动中要严格执行《术前讨论制度》及《手术过程管理规范》。

3、经治医生在术前要明确手术切口位置、手术方式及手术目的。

4、

笔对患者手术部位进行“+”图形体表标识、标示,并与患者或家属共同确认及核对。

形体表标示。若无标示,禁止将患者接到手术室。

6、麻醉医生在为手术患者进行麻醉术前,严格遵守《查对制度》,同时必须查看即将手术的患者身体切口位置是否有“+”图形体表标示,并查对术前切口标示是否和患者即将的手术部位一致。若无标示或标示与手术部位不一致,麻醉医生拒绝为患者进行麻醉手术,直至经治医

生标示清楚方可进行麻醉。

手术部位识别、标识工作流程图

十二、手术物品清点制度

1. 手术开始前器械护士应对所有器械及敷料作全面整理,做到定位放置、有条不紊,与巡回护士共同清点器械、敷料等物品数目每次2遍,巡回护士将数字准确记录于器械清点单上,术中临时增加的器械或敷料应及时补记,当关闭体腔或深部创口前巡回护士、器械护士应清点记录单上各物品并与术前登记的数字核对无误,缝合至皮下时再清点1次。

2. 清点物品前巡回护士应将随患者带入手术间的创口敷料、绷带以及消毒手术区的纱布、纱球彻底清理,于手术开始前全部送出手术间。

3. 器械护士应及时收回术中使用过的器械,收回结扎、缝扎线的残端,医生不应自行拿取器械,暂不用的物品应及时交还器械护士,不得乱丢或堆在手术区。

4. 深部手术填入纱布、纱垫、棉片或留置止血钳时,术者应及时报告助手和器械护士,防止遗漏以便清点。若作深部脓肿或多发脓肿切开引流时,创口内填入的纱布、引流物,应将其种类、数量记录于手术用物清点记录单上。术毕手术医生再将其记录于手术记录内,取出时应与记录单数目相符。

5.

片必须留有长带或长线带尾段放在创口外防止敷料遗留体内。

6. 器械护士应注意力集中及时、准确提供手术所需物品。

7. 凡手术台掉下的器械、敷料等物品均应及时拣起放在固定地方,未经巡回护士允许任何人不得拿出室外。

8. 麻醉医生和其他人员不可向器械护士要纱布、纱垫等物品作他用。

9. 开展大手术、危重手术和新手术时,手术护士应坚持到底,不得中途换人进餐或从事其他工作。特殊情况确需换人时交接人员应到现场当面交清器械、敷料等物品的数目,共同签名,否则不得交接班。

十三、交接班制度

1、病房护理人员实行三班轮流值班。值班人员应严格遵照医嘱和护士长安排,对病人进行护

理工作。

2、每班必须按时交接班,接班者提前15分钟进入科室,阅读交班报告。在接班者未到之前,

交班者不得离开岗位。

3、值班者必须在交班前完成本班的各项工作,遇有特殊情况,必须做详细交待,与接班者共

同做好工作方可离去。必须写好交班报告及各项文字记录单,处理好用过的物品。日班为夜班做好用物准备,如消毒敷料、试管、标本瓶、注射器、常备器械、被服等,以便于夜班工作。

4、交班中如发现病情、治疗、器械、物品交待不清,应立即查问。接班时如发现问题,应由

交班者负责;接班后如因交班不清,发生差错事故或物品遗失,应由接班者负责。

5、交班报告应由主班护理人员书写,要求字迹整齐、清晰、简明扼要、有连贯性,运用医学

术语,如进修护士或实习护士填写交班本时,带教护理人员或护士长要负责修改并签名。

6、晨会集体交班由护士长主持,全体人员应严肃认真地听取夜班交班报告。要求做到交班本

上要写清、口头要讲清、病人床头要看清,如交待不清不得下班。

7、交班内容

a、病人总数,出入院、转科、转院、分娩、手术、死亡人数以及新入院、重危病人、抢救病人、大手术前后或有特殊检查处理,病情变化及思想情绪波动的病人均应详细交班。

b、医嘱执行情况、重症护理记录、各种检查标本采集及各种处置完成情况、对尚未完成的工作,应向接班者交待清楚。

c、查看昏迷、瘫痪等危重病人有无褥疮,基础护理完成情况,各种导管固定和通畅情况。

d、常备、贵重、毒、麻、精神药品及抢救药品、器械、仪器的数量、技术状态等,交接班者均应签全名。

e、交接班者共同巡视检查病房是否达到清洁、整齐、安静的要求及各项工作的落实情况。

交接班十个不交接

1.本班工作未完成不交不接

2.输血、输液不通畅不交不接

3.各种引流不通畅不交不接

5.为下一班准备工作未做好不交不接

6. 抢救器械药品不齐不交不接

7.治疗室、办公室不整齐不交不接

8.危重病人的病情动态与记录不符不交不接

9.仪表不规范不交不接

10.贵重、精神药品与基数不符不交不接

十四、用药不良反应的观察制度和程序

(一)、观察制度

1.药物使用前 ①掌握药物的基本知识和不良反应;②询问患者药物过敏史,必要时检测生命体征;③认真执行医嘱,严格执行三查八对制度,注意配伍禁忌。

2.药物使用中和使用后 ①定时巡视病房,根据病情、年龄及药物的性质,合理调整输液速度,观察有无发热、皮疹、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②告知患者及家属不得自行调节滴速,用药过程中如有不适,及时与医务人员联系。 ③做好患者的用药指导,使其了解药物的一般作用和不良反应,指导正确用药和应注意问题。④对易发生过敏的药物和特殊人群(婴幼儿、儿童、老年人、孕产妇、心功能不全、肝肾功能不全患者)应密切观察,如有过敏、中毒反应,应立即停药并报告医生做好记录,必要时封存实物,协助检验工作。

⑤应用输液泵、微量泵和特殊用药如甘露醇、钙剂、速尿、西地兰、化疗药物时,应加强巡视,密切观察用药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必要时逐层报告护士长、护理部、药剂科,确保用药安全。⑥护士长要随时检查各班工作,注意巡视病房,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⑦患者出现不适或不良反应,应立即停药,及时通知医生,采取有效措施,遵医嘱落实相关治疗与护理,并根据要求做好护理记录及交接班。

(二)、观察程序

药物使用→观察输液滴速、生命体征及用药反应,必要时,检测用药后的相关指标→用药过程中或用药后有异常→立即停止用药,通知医生→稳定患者的情绪,加强观察→遵医嘱落实相关措施→按需求实施相关实物封存→作好交接班记录

十五、重点药物观察制度

1、重点药物包括:抗菌药物、心血管系统药物、细胞毒化药物、中枢性肌松药、抗精神失常药、中枢镇静催眠药等。

2、医师处方前询问病人以前是否用过该种药物,有过何种不良反应,并告知病人和家属将要使用的药品名称,用法用量,可能存在的不良反应,注意事项。用药后每日查房时向病人和家属询问用药后有无不适感,是否出现不良反应。

3、病人和家属向医师反应用药后不适和不良反应时,医师应高度重视,认真检查,采取有效

处置措施,注意与病人和家属沟通的方式与技巧,避免误解,提高病患依从性。

4、护士用药前也应询问病人的用药情况,

否出现不良反应。静脉给药者用药后护士必须按药品说明书规定调节好滴速并留守20分种方可离开。一组输注后更换下一组输液后同样应观察20分种,方可离开。其他方式注射给药,在注射完成后,护士也应观察20分钟,在确认病人无不适,方可离开。口服用药应由护士在场指导病人服用,并交待注意事项后方可离开。当班护士30分种巡视病房一次,询问病人用药后情况。

5、护士交班时,交班护士应向接班护士介绍病房内使用重点药物患者的情况,以利于接班护士继续执行用药后观察。

6、出现不良反应及时报告当班医生,并安抚病人、家属,使配合治疗。

7、当班医生接不良反应报告,应及时对病人进行检查,妥善处理,并填写不良反应报告表上报。

8、各临床科室依据本科情况,制定本科重点药物清单,用药后观察制度,及用药后观察程序。程序:

给药前评估→告知病人和家属药物情况→用药后,床边观察20分钟→每30分种巡视病房一次→做好交接→出现药物不良反应时,妥善处理,应及时上报。

十六、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制度

1、为加强本院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查,确保人民用药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及《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2、药品不良反应系指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情况下所出现的与治疗作用无关的有害反应。药品不良反应的病历报告资料不得作为医疗纠纷、医疗诉讼的依据。报告的内容应保密。

3、药品不良反应的报告范围:新药所有不良反应均需报告。老药除常见不良反应不报外,其他不良反应均需报告。

4、本院实行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制度。各药品使用部门应对临床所使用的药品实行不良反应监控。

5、本院成立药品不良反应监测领导小组、工作小组及监督员三级网络。药剂科负责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小组的日常工作。

6、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在江西省临床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指导下,组织开展本院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及药物警戒工作。

7、药品使用部门一经发现疑为药品不良反应事件的,由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立即通知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小组(相应药房及药剂科与医务科)。由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小组会同报告部门负责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的收集、整理,按国家规定填写“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表”、“药品群体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表”。

8、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小组负责药品临床使用安全性和合理性方面信息的搜集和整理,为本院的临床药事管理工作提供决策信息和依据。对上报的不良反应报告及时报告所在辖区内

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分局及市临床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

附:医院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程序、报告范围及填表要求

1、应严密监测本单位使用药品的不良反应情况,一经发现可疑不良反应,按附表要求及时填写报告表(报告表可复制使用),并及时网上传报全国药品不良反应检测网络,并在每季度末上报江西省医疗机构药品不良反应中心。

2、严重、罕见或新的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或病历)须用有效方式快速报告,最迟在15个工作日内报市药品反应监测中心。

3、一旦发现防疫药品、普查普治用药、预防用生物制品出现群体和个体不良反应病历,立即向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报告。

(二)、报告范围

上市5年以内的药品和列为国家重点监测的药品,报告有可能引起的所有可疑不良反应;上市5年以上的药品,主要报告严重的、罕见的或新的不良反应。

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是指造成器官损害、致残、致畸、致癌、致死以及导致住院治疗或延长住院时间的反应。

新的药品不良反应是指药品说明书或有关文献资料上未收载的不良反应。对上市5年以上的药品,已知的比较轻微的不良反应不要求报告。

(三)、报表及注意事项

1、报表: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表(医疗单位使用)(可复印,此略)

2、填表注意事项:

(1)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中所指的药品不良反应主要是指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情况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有害反应,所指药品包括化学药品、中药制剂、抗生素、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生物制品、诊断药品及置(植)入体内的生物材料和医疗器械,这些药品是已经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审查、批准,取得药品生产批准文号的或是取得进口药品许可证,并经检验合格的产品。

(2)批准上市5年(以药品包装上的批准文号为准)以上(含5年)的药品,主要报告严重的、罕见的或新的不良反应。批准上市不满5年的药品,各种可疑的药品不良反应,包括轻度反应,都应报告(包括因果关系难以确定的)。

(3)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资料是药物评价的重要依据,由于报告的“不良反应”仅仅是一种“疑问”,为避免不必要的混乱,在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确认前,报告资料应予保密。报告资料不能作为医疗纠纷、医疗诉讼和处理药品质量事故的依据。

3、填表须知:

(1)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表是药品安全性监测工作的重要档案资料,需长期保存,务必用钢笔书写(用蓝或黑色墨水),填写内容、签署意见(包括有关人员的签名)的字迹要清楚,不得用报告表中未见规定的符号、代号、不通用的缩写和草体签名等。表格中的内容必须填写齐全和确切,不得缺项。在表格相应的方框内,应填入√。

(2)

应而采取的医疗措施。临床检验要求填写与可疑不良反应有关的检验结果,要尽可能明确填写。

(3)“引起不良反应的药品”:主要填写报告人认为可能是不良反应原因的药品,如认为有两种药品均有可能,可将两种药品的情况同时填上;药品名称要填写完整,不可填任意简化的名称;生产厂家要求填写全名;给药途径应填口服、肌注;如系静脉给药,需填明是静脉滴注或缓慢静脉注射等。

(4)“用药起止时间”:是指药品同一剂量的起止时间,均需填写×年×月×日。用药过程中剂量改变时应另行填写或在备注栏注明,如某药只用一次或只用一天可具体写明。

(5)“用药原因”:应填写具体,如患高血压性心脏病的病人合并肺感染因注射氨苄西林引起不良反应,则此栏应填写:肺部感染。

(6)“并用药品”:主要填写可能与不良反应有关的药品,与不良反应无关的药品不必填写。(7)“不良反应结果”:是指本次药品不良反应经采取相应的医疗措施后的结果,不是指原患疾病的后果,例如患者的不良反应已经好转,后又死于原疾病或不良反应无关的并发症,此栏仍应填“好转”,如有后遗症,需填写其临床表现。

(8)“关联性评价”:评价结果、负责人的签名、日期均需填写齐全,与检测报告表的完整密切相关。

(9)紧急情况包括严重的、特别是致死的不良反应应以最快通讯方式(电话、传真、特快专递、E-mail)将情况报国家不良反应监测中心。

(10)编号一栏由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机构填写。

填写完整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表、药物治疗错误报告表,送至大余县人民医院药品不良应监测中心(大余县人民医院临床药学室),集中网报。

十七、药品不良反应\事件处置应急预案

为了对上市药品实施有效的监管,确保人民用药安全有效,我院已建立了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制度。为了及时应对和处置突发的严重药品不良反应\事件,防止重大药害事件的发生。特制定我院药品不良反应\事件处置应急预案。

1、严格执行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制度。

2、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的领导工作,成立大余县人民医院药品不良反应领导小组,设置专门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机构,配备专(兼)职人员,负责药品不良反应\事件的收集、整理、报告工作。监测机构设在西药剂科。

3、建立和健全全医院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网络,及时应对处置药品不良反应\事件,防止重大药害事件的发生。

4、临床发现并确认的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按程序首先停止用药,作相应的对症处理和支持疗法。

5、一般的药品不良反应在一个月内上报到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

15

6、如发现和确认为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事件应就地封存药品,通报药品所属生产企业和药营企业接受处理。

7、对突发性的群体性的药品不良反应\事件应及时上报药监部门。

8、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提高应对和处置药品不良反应\事件的能力。

药品不良反应(ADR)报告流程图

围手术期患者安全管理规定和制度

围手术期患者安全管理规定和制度为切实保障病人安全,提高医疗质量,加强手术管理,根据《执业医师法》、《处方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及卫生部、湖北省卫生厅有关医疗规章制度,结合我院实际,特制订本管理制度。 (一)术前管理: 1. 凡需手术治疗的病人,各级医生应严格手术适应症,及时完成手术前的各项准备和必需的检查。准备输血的病人必须检查血型及感染筛查(肝功、乙肝五项、HCV、H1V、梅毒抗体)。 2. 手术前质术者及麻醉医师必须亲自查看病人,向病人及家属或病人授权代理人履行告知义务,包括:病人病情、手术风险、麻醉风险、自付费项目等内容,征得其同意并由病人或病人授权代理人签字。如遇紧急手术或急救病人不能签字,病人家属或授权代理人又未在医院不能及时签字时,按《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相关规定执行,报告上级主管部门,在病历详细记录。 3. 主管医师应做好术前小结记录。中等以上手术均需行术前讨论。重大手术、特殊病员手术及新开展的手术等术前讨论须由科主任主持讨论制订手术方案,讨论内容须写在术前讨论记录单上,并上报医务处备案。 4. 手术医师确定应按手术分级管理制度执行。重大手术及各类探查性质的手术须由有经验的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的医师或科主任担任术者,必要时须上报医务处备案。 5. 手术时间安排提前通知手术室,检查术前护理工作实施情况及特殊器械准备情况。所有医疗行为应在病历上有记录。如有不利于手术的疾患必须

及时请相关科室会诊。 6. 手术前患者应固定好识别用的腕带,所标的信息准确无误;同时完成手术部位的标记。 (二)手术当日管理: 1. 医护人员要在接诊时及手术开始前要认真核对病人姓名、性别、病案号、床号、诊断、手术部位、手术房间等。病人进手术室前须摘除假牙,贵 重物品由家属保管。 2. 当日参加手术团队成员(手术医师、麻醉医师、台上与巡回护士、其它相关人员)应提前进入手术室,由手术者讲述重要步骤、可能的意外的对策、严格按照术前讨论制定的手术方案和手术安全核对的要求执行。 3. 手术过程中术者对病人负有完全责任,助手须按照术者要求协助手术。手术中发现疑难问题,必要时须请示上级医师。 4. 手术过程中麻醉医师应始终监护病人,不得擅自离岗。 5. 手术中如确需更改原订手术方案、术者或决定术前未确定的脏器切除,使用贵重耗材等情况时,要及时请示上级医师,必要时向医务处或主管院长报告;并须再次征得患者或家属同意并签字后实施。 6. 核查术中植入的假体材料、器材标示上的信息及效期,条形码应贴在麻醉记录单的背面。 7. 术中切除的病理标本须向患者或家属展示并在病案中记录。手术中切取的标本及时按要求处理,在标本容器上注明科别、姓名、住院号,由手术医师填写病理检查申请单。手术中需做冰冻切片时,切除的标本由手术室专人及时送病理科,专人取回病理报告。

医疗安全管理制度

临洮县中医院医疗安全管理制度 一、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严格遵守医疗卫生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恪守医疗服务职业道德。 二、按照《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甘肃省病历书写规范》、《处方管理办法(试行)》及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规定和要求,书写和妥善保管病历资料。病历资料承担医疗纠纷、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司法鉴定和法律诉讼举证责任。 三、严格执行值班制度、岗位责任制度、查对制度、医嘱制度、交接班制度、三级查房制度、会诊制度、病例讨论制度、手术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度、消毒隔离制度、分级护理制度以及请示报告制度等有关制度和规定。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 四、按照卫生部、甘肃省卫计委、定西市卫生局关于医疗技术准入有关规定,规范医疗技术准入和医师、护士的执业行为,执行医院有关规定。 五、尊重患者的知情同意权。应当用患者能够理解的语言,将患者病情、医疗措施、医疗风险等如实告知患者或家属,及时解答其咨询;并避免对患者产生不利后果。要让病人对手术、麻醉、特殊检查(治疗)同意书条款,新开展技术项目及某些非常规治疗项目风险了解清楚,并于检查或治疗前履行患者同意签字手续。

六、按照《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要求,做好病历和实物封存和保管。按规定保管和复印病历资料,严格遵守病历回收和病历借阅制度。 七、按照《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要求,做好患者死亡后尸体处理和尸检。凡医患双方当事人对患者死亡原因有异议的,应在患者死亡后48小时内进行尸检,冷冻的尸体可延长到7天,并有死者亲属同意签字。 八、发生或者发现医疗过失行为,当班医务人员及科室领导应立即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或者减轻对患者身体健康的损害,防止损害扩大。 九、发生或者发现医疗事故,可能引起医疗事故的医疗过失行为或者发生医疗争议时,应当立即向科室负责人报告,科室负责人及时向医院相关职能部门报告,职能部门接报后,应立即进行调查、核实,将有关情况如实向主管院长报告,并按规定向市卫生局报告。 十、科室负责人及相关医务人员要积极做好患者或亲属的解释,化解矛盾,并主动配合医院处理善后工作。 医疗风险预警、防范、追溯机制 一、意义: 在门诊、住院、出院、诊断、治疗、康复等医疗行为的全过程中,医疗风险无处不在。医务人员、患者、卫生管理人员、患者家属、涉及医疗行为的各类人员都可能成为医疗

危重患者护理安全管理制度.

XXX医院 危重患者护理安全管理制度 1、危重患者入院、转科由所在科室的护士,先电话通知接收科室,并护送患者至病房。接收科室护士接到电话后立即通知医生、准备好病床及抢救用物,并做好患者病情交接。 2、认真落实分级护理制度。 3、危重患者出科做任何检查应由医护陪同前往。 4、遇急危重患者病情发生异常,医生如果不在场,护士除立即通知医生外,应迅速根据患者的情况采取各种抢救措施,如吸氧、吸痰、建立静脉通道等。 5、配合医生抢救时,护士应做到沉着、冷静、敏捷,并注意语言严谨,避免引起医疗纠纷。 6、对谵妄、躁动和意识障碍的患者,合理使用防护用具,防止意外发生。牙关紧闭、抽搐的患者,可用牙垫、开口器,防止舌咬伤,同时暗化病室,避免因外界刺激引起抽搐。 7、危重患者抢救时,尽量避免患者家属在场,以免影响抢救工作的进行,必要积极与家属沟通听取家属意见。 8、做好基础护理,严防护理不当而出现的并发症。 9、护士在工作中严格执行三查八对制度,准确执行医嘱,确保患者的医疗安全,并保持工作的连续性,严格交接班,同时做到谁执行,谁签字,谁负责。 10、加强巡视病房,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及时准确地记录病情,严禁对病历进行涂改、隐匿、伪造、销毁等。 11、危重病人若需多科联合会诊讨论病例,护士长、责任组长必须参与讨

论。 附件1:危重患者护理常规 1、危重患者入院后,护士应立即将其安置在抢救室或护士站就近病房,根据病情,给予适宜的卧位。 2、立即给予氧气吸入,测量生命体征,心电监护等措施。 3、迅速建立静脉通路,严格掌握输液速度及配伍禁忌,正确执行医嘱。 4、密切观察意识、瞳孔、生命体征等病情变化,每15--30分钟巡视一次;备齐各种抢救物品及药品,发现病情变化立即报告医生,随时准备配合抢救。认真做好护理记录,根据医嘱准确记录出入量。 5、保持呼吸道通畅:定时翻身叩背,及时清除呼吸道内分泌物,意识障碍者头偏向一侧,必要时行气管内插管、气管切开或呼吸机辅助呼吸。 6、保持各类管道引流通畅,标识醒目,妥善固定,安全放置,防止扭曲、受压、堵塞、脱落。严密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量,并做好记录。 7、确保患者安全:对谵妄、躁动或意识障碍者应注意安全,合理使用保护性用具;牙关紧闭、抽搐的患者,可用牙垫,防止舌咬伤。 8、补充营养和水分:应设法鼓励进食,对不能进食者尽早给予鼻饲或完全胃肠外营养。 9、正确评估患者病情,制定危重患者护理计划,并按计划实施护理。 10、加强基础护理,防止各种护理并发症的发生: (1)眼部护理:对眼睑不能自行闭合或眼睑闭合不全者应做好眼部护理,可涂眼药膏或覆盖油纱以保护角膜。 (2)口腔护理:每天2--3次,以保持口腔卫生,防止发生口腔炎症、口腔溃疡等并发症。

医疗安全管理制度范本

内部管理制度系列 医疗安全管理制度范例(标准、完整、实用、可修改)

编号:FS-QG-48925医疗安全管理制度范例 Examples of medical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s 说明:为规范化、制度化和统一化作业行为,使人员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提高工作效率和责任感、归属感,特此编写。 一、建立医疗安全目标责任制。 1.应完善医疗安全责任制,使各科室(部门)和各级医务人员做到层层对医疗安全负责。 2.责任制应达到有责任目标、有实现目标的保障措施、有检查考核办法、有奖惩激励制度等要求。 二、医疗安全教育。 1.目的 目的旨在使医务人员在思想认识上、职业道德上、应变能力上和保证医疗安全的心理状态及技能上,排除各种主观障碍。 2.医疗安全意识教育: (1)树立正确、积极的医疗风险意识; (2)增强医疗安全责任感,增强医疗安全管理的法律意

识; (3)克服自身及周围有关方面存在不安全因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3.医德与医疗安全相关教育:包括医德理念与医疗安全、医德规范与医疗安全和医患关系与医疗安全等相关性的认识。 4.质量管理知识与医疗安全相关教育: (1)医疗安全教育是质量教育的重要内容; (2)为保障医疗安全又需要掌握相关的质量管理知识,主要是医疗服务质量安全质量特性的内涵与外延知识、标准化管理知识和医疗缺陷管理知识等。 5.医疗技术与医疗安全相关教育: 应紧密结合继续医学教育,将医疗安全教育贯穿于医学技术教育之中。 三、医疗缺陷检控与安全把关。 1.医疗不安全事件的发生具有一定的随机性特点。因此,必须时时处处进行缺陷检控,加强医疗安全把关,以防患于未然。

患者安全管理制度

患者安全管理制度 一、病房安全管理:病房通道要通畅、清洁,禁止堆放各种物品仪器设备等,保证病人通行安全。认真落实各级护理人员的岗位责任制,明确分工,团结协作。结合各科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落实病人的安全宣教制度。 二、定期组织检查科室安全管理工作,发现事故隐患按程序及时报告,采取措施,及时改进。 三、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差错事故登记报告制度、分级护理制度,按时巡视病房,认真观察病情变化,有情况及时报告医生并作好记录。 四、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医嘱执行制度、消毒隔离制度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确保病人安全。 五、抢救药品、器械管理规范,性能完好不失灵,操作熟练: 1. 备用药品班班交接。药质检查符合要求并有记录。药品贮存及使用符合规范。 2. 急救设备、器材做到“四定”:定物品种类、定位放置、定量保存、定人管理。“三及时”:及时检查、及时维修、及时补充。不合格的仪器设备应有故障标识并有维修记录。 3. 急救车内器械、药品、用品齐全,性能良好,交接有记录,简易呼吸机、气管插管用物准备齐全,做好应急准备。 2 4. 护士能准确、熟练操作本科急救仪器。

六、护送制度落实,按病情专人护送,护送工具安全。危重病人、大手术病人有转运交接记录。 七、剧、毒、麻醉药品管理做到“五专”:专人、专册、专方、专屉、专锁。 八、积极防止护理意外损伤:附床、跌倒、压疮、管路滑脱等有评估、防范措施。使用约束工具者有宣教观察记录。病区内无裸露锐利物品如钉子等。建立护理安全文化,倡导无惩罚、无责备的意外事件呈报制度,要求发现护理意外事件如实报护理部。 九、无心理损伤,语言文明,态度热情,有问必答,解释及时,环境舒适,尊重病人,保护病人隐私。 十、护理缺陷管理制度落实,有护理缺陷及时处理并上报,有持续质量改进记录。 十一、有相关的安全教育制度,并及时向病人宣传教育,合格率达95%。 十二、对科室水、电加强管理,保证不漏水、漏电,发现有损坏及时报告总务设备科维修。

医疗安全与风险管理制度

医疗安全与风险管理制度 为保障患者健康,最大限度地减少医疗服务过程中的各类危险因素,确保诊疗服务的安全性和治疗的有效性。降低风险事件的发生对医院造成的经济损失,降低医院经营管理中的风险成本。积极改善服务态度、不断提高医疗质量。指定本制度。 一、医疗风险定义 是指在医疗过程中可能会导致损失和伤残事件的不确定性和可能发生的一切不安全事件,主要包括医疗事故、医疗差错、医疗意外、不安全事件、并发症及由这些因素导致的医疗纠纷等。 二、建立医疗风险评估和防范的组织机构 l.医疗风险评估和防范团队 由多学科人员组成,包括医疗、护理、管理、药剂、设备管理、后勤保障、保卫等。 2.建立医疗风险评估体系 基于医疗风险评估、建立常规的医疗风险种类、确定每一类风险的具体危险因素、确定分析方法、选择医院优先级的医疗风险事件,采取有效、动态的医疗风险防范、控制措施。 三、医院风险防范和控制方案 处理原则“早发现、早介入、早处理,重在预防” l.通过完善医院管理制度,规范医疗活动过程。 (l)完善诊疗护理常规、收治标准,界定有关专业疾病收治范围、促进诊疗规范管理。

(2)加强围手术期安全管理,完善手术分级管理、手术授权和再授权机制,加强手术风险评估制度、重大手术审批制度、非计划再次手术的管理,对个人技术实行准入管理,提高手术科室的专业技术水平,保证手术质量和安全管理。 (3)实施首诊负责、完善急诊分流制度,确保急诊绿色通道的畅通,完善重危病人的转送流程,为病人提供连贯的医疗服务。 (4)规范药物使用流程,尤其是抗菌药物的分级管理。 (5)完善院内感染各项管理制度,医务人员的手卫生规范管理。 (6)落实病人安全目标各项制度,加强患者入院坠床/跌掉风险评估、手术部位标记、术前安全核查、病人身份确认、高危险药品管理、危急值管理、病人安全转科转院等。 (7)落实病人转科、转院、出院计划制定等制度,确保安全。 (8)确保病人与医务人员、医务人员之间沟通及时有效。 2.健全临床督导和审核制度,落实各项医疗核心制度 (1)完善医疗质量管理体系,确保医疗管理委员会、输血管理委员会、药事管理委员会等全院质量改进体系的有效运作。 (2)完善院科两级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体系,加强职能部门与临床、医技辅助科室间的有效沟通与协作。 3.健全专业教育与培训制度 (1)完善岗前培训、三基培训制度,对医务人员专业知识和临床技能进行定期培训考核。

b危重病人报告及管理规定

b危重病人报告及管理规 定 Prepared on 21 November 2021

危重病人报告及管理制度 一、报告的范围 1、入院前一般情况良好,治疗过程中突发意外危及生命安全的。 2、严重心脏病、呼吸衰竭等难治性危重病,入院后家属对治疗过程或效果有意见,存在纠纷隐患的。 3、产科患者分娩或剖宫产手术中出现意外的。 4、各种手术中发生麻醉或手术意外的。 5、其它危重情况医师认为需要报告的患者。 二、报告的程序 1、一旦发生意外或其它需要报告的情况,主管医师应立即报告科主任,组织有关人员尽快会诊,积极抢救,并对病情统一认识,达成一致意见,由主管医师立即如实告知患者及其家属,取得患者或其家属书面同意。 2、在及时处理和抢救患者的同时,应立即电话上报医务科(夜间上报院总值班),并同时填写书面的《病危(重)通知书》一式三份,分别交患者家属、医务科和附在病历中。 三、报告的处理 1、医务科或院总值班人员接到报告后,应立即下科室对危重患者进行访视,重点患者向主管院长汇报。 2、《病危(重)通知书》应及时收回保存在医务科,医务负责派人对危重患者进行随访,并登记抢救结果。 四、危重患者的管理 1、各科在医师交班本上应重点对危重患者进行交接班,记录内容。 2、医师下班前除做好病历记录外,必须将危重患者情况及治疗、观察重点记录在交班本上,向值班医师以书面及床头两种形式交班,不得仅做口头交班。危重患者的主管医师必须向上级医师汇报。上级工程师必须查看患者,并由主管医师或值班医师记录在病历中。对治疗有困难者,应请求科主任进行全科会诊,讨论治疗抢救方案。 3、除危重患者所在科室外,相关临床科室、医技科室必须给予充分配合不得以任何借口推诿或拒绝。

重症医学科危重病人安全管理制度

重症医学科危重病人安全管理制度 危重病人指病情严重,随时可能发生生命危险的病人,如呼吸困难、突发昏迷、心跳骤停、大出血者等。危重病人抢救护理工作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病人的生命安危,是医疗、护理工作的重点。 1. 所有病人均实行医务人员24小时连续床边守护,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及各种化验结果的动态变化,及时分析并正确处理危及患者生命的各种情况。 2、病人收入ICU病房后由管床医生具体负责管理。外伤和专业性很强的病人,经管的专科医生每天要到ICU病房查房,与ICU病房共同商讨处理意见,相互配合。 3、涉及需会诊的病人,由管床医生提出并组织完成,如涉及到多学科疑难危重病人院内扩大会诊,需报医务科,由医务科组织。 4、病情通报由管床医生告知病人家属,需与专科医生协调时不得让家属去找医生,由管床医生或值班医生协调,如有困难,可报请医务科协调。经治专科医生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去ICU病房处理病情。 5、患者病情稳定后,应及时转回原科室治疗。原科室不应以“无床”、“节假日无经管医师”、“无名氏”等为由拖延转科。

6. 抢救工作应由科主任、护士长及主要负责人组织和指挥,迅速有序、分秒必争地抢救病人。 7. 抢救工作及时、准确、有效。抢救人员要求技术熟练、动作敏捷、思想集中。 8. 明确分工,紧密配合,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 9. 抢救程序严密、严谨,有各级人员定位图。急救室或监护室内有常见危、重、急症的抢救预案。 10. 抢救药物、器材、器械应做到“五定”,即定位安置、定数量品种、定专人管理、定期消毒灭菌、定期检查维修,用后及时补充,有记录并保持常备状态。 11. 严格交接班制度和查对制度,如遇特殊抢救情况执行口头医嘱时,需复述医嘱2次。 12. 抢救使用后的安瓿应保留,以便查对和补开医嘱。 13. 各种记录应详细、客观。准确、及时记录病人病情变化及进行抢救的时间,补记抢救记录应在6小时内完成。 14. 定期对疑难、重危、抢救病人工作进行讨论分析并总结。 15. 抢救完毕,应及时清理物品,进行消毒处理,急救设备还原成功能状态。

患者十大安全目标及管理制度措施

患者十大安全目标及管理制度措施

————————————————————————————————作者:————————————————————————————————日期: 2

陕西省友谊医院 患者十大安全目标 目标一: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提高医务人员对患者身份识别的准确性目标二:提高用药安全 目标三:建立与完善在特殊情况下医务人员之间的有效沟通, 做到正确执行医嘱 目标四:建立临床实验室“危急值”报告制度 目标五:严格防止手术患者、手术部位及术式发生错误 目标六:严格执行手部卫生,符合医院感染控制的基本要求 目标七:防范与减少患者跌倒事件发生 目标八:防范与减少患者压疮发生 目标九:鼓励主动报告医疗安全(不良)事件 目标十:鼓励患者参与医疗安全 3

目标一: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提高医务人员对患者身份识别的准确性 【目的】 通过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来提高医务人员对患者身份识别的准确性,确保所执行的诊疗活动过程准确无误,保障每一位患者的安全。 【主要措施】 (一)健全与完善各科室(部门)患者身份识别制度。 (二)实施者应亲自与患者(或家属)沟通。 (三)完善关键流程、转科患者交接的身份识别措施和登记制度。 (四)在诊疗活动中,严格执行查对制度,采用反问时查对方法,确保对正确患者实施正确操作。 (五)提倡使用“手腕带”作为识别患者身份的标识。 目标二:提高用药安全 【目的】 用药安全是患者安全的重点。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包括从药品采购、储存、调剂、处方、医嘱、使用、观察等各个环节、各方面共同努力,目标是要做到确保每一位患者的用药安全,减少不良反应。 【主要措施】 (一)诊疗区药柜内的药品存放、使用、限额、定期核查应有相应规范;存放毒、剧、麻醉药应符合法规要求,严格管理和登记。 (二)加强各种药品管理,注射药与口服药,内服药与外用药应严格分开放置。(三)所有处方或用药医嘱在转抄和执行时都应有严格核对程序,且有签字证明。(四)在开具与执行注射剂的医嘱(或处方)时要注意药物配伍禁忌。 (五)控制静脉输注滴速、预防输液反应,特殊用药严格交接班。 (六)病区应建立药物使用后不良反应的观察及上报制度,人人知晓。 (七)发挥药师指导临床合理用药的作用。 (八)合理使用抗菌药物,药物要做到现配现用,避免久置引起药物污染或药效降低。 (九)有高警示药品管理制度 (十)用药安全应认真做到“五准确”药名准确、病人准确、剂量准确、途径准确、时间准确。 4

手术患者安全管理制度(2021年)

手术患者安全管理制度(2021 年)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enterprise production management. The object is the state management and control of all people, objects and environments in production.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122

手术患者安全管理制度(2021年) 一、加强手术负责制 1、三级医师负责制科主任应根据本科现已开展的手术,制定各级医师的手术权限并报医政科备案,所有医师必须在本人责任权限内开展手术。 2、报告当遇到紧急手术超出当班医师的手术权限或技术水平时,在采取急救措施的同时立即报告上级医师,必要时向医政科汇报。 3、教学手术管理在医院开展的各类手术中,实习生、进修医师只能在本院医师的指导下进行观摩学习或担任助手从事辅助工作,不得独立上台操作 二、加强手术操作规范化、

1、制定常规手术规范科主任负责制定本科范围内的常规手术操作规范,内容要详细、具体。 2、围手术期检查 (1)、术前全面检查:在术前应对患者进行全面的临床检查,各学科专业的手术如有必要的项目检查不全者,手术室可拒绝安排手术。 (2)、术中异常情况会诊:在术中如出现异常情况须向其他科室或医师会诊时,该科室或医师必须以会诊为当前第一选择,迅速及时应诊,不得拖延,更不得决绝。 (3)、术后监护:危重患者术后先送入ICU,经24-48h监护后再转入相应病区;一般患者术后回所在病区,但医护人员必须注意加强患者监护,如有问题,须尽可能保证随叫随到,以免贻误病情,造成不良后果。 三、加强术前讨论 1、常规手术专业组讨论对于常规开展的手术,须在本专业组内进行术前讨论,形成手术操作意见,并作记录。

危重病人安全管理规范

危重病人安全管理规范

祁阳博雅医院 危重病人安全管理规范 一、危重病人安全管理制度 1、危重病人入院、转科由所在科室的护士,先电话通知接收科室,并护送病人至病房。接收科室护士接到电话后立即通知医生、准备好病床及抢救用物,并做好病人病情交接。 2、危重病人出科做检查经沟通家属同意并签字后,由医护人员陪同前往,必要时同时带上抢救器材或药品以备急用。 3、遇急、危重病人病情发生异常、医生如果不在场,护士除立即通知医生外,应迅速根据患者的情况采取一些抢救措施,如吸氧、吸痰、建立静脉通道等。 4、医生抢救时,应按照各疾病抢救流程做到沉着、冷静、敏捷全力抢救,护士做好配合,并同时通知上级医师参加抢救。 5、对谵妄、躁动和意识障碍的病人,合理使用防护用具,防止意外发生。牙关紧闭、抽搐的病人,可用牙垫、开口器,防止舌咬伤,同时暗化病室,避免因外界刺激引起抽搐。 6、危重病人抢救时,尽量避免病人家属在场,以免影响抢救工作的进行,及时通知家属并进行沟通。 7、护士在工作中严格执行三查八对制度,准确执行医嘱,确保病人的医疗安全,并保持工作的连续性,严格交接班,同时做到谁执行,谁签字,谁负责。 8、加强巡视病房,严密监测病人生命体征,做好床前交接班。及时准确地记录病情,严禁对病历进行涂改、隐匿、伪造、销毁等。 二、危重病人诊疗管理制度 (一)门急诊管理 1、门急诊医务人员必须严格执行首诊负责制,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诿病人,按照“及时、迅速、准确、安全”的原则,接诊后及时处置,特殊病人开通“绿色通道”,确保急诊救治及时有效。 2、接诊医生对病人的生命体征进行评估,在给予初步诊断的同时,向上级医师或总值班(或二线班)报告。上级医师接到医生或护士报告后必须在10分钟内到场指导处理,对诊断不明的应立即请求院内相关专科主任会诊。 3、对生命体征不稳定的急危重症病人,立即完成维护生命体征的必要处置,如吸氧、吸痰、人工呼吸、建立静脉通道等,给予抢救性治疗,并及时向家属履行告知与沟通。 4、急危重症病人按临床专业范围分科收治的原则,由上级医师指导对病人进行分科收治,优先收入相应专业科室。 5、门急诊医师必须完善门诊病历,尽快完成病人收治入院手续,同时通知收治科室医生护士做好病人收治的所有准备工作。 6、对于非本院临床专业范围的、或限于设备和技术条件不能诊治,确需转院的急危重症病人,或患者或其家属要求转院时,在维护生命体征相对平稳情况下,要向病人或家属告知转诊的原因与风险。在门诊病历记录中及时记载,并请病人或家属签字后同意转出,不得以任何理由强留或收治非本院专业范围

危重患者安全护理制度及防范措施

危重患者安全管理制度及防范措施 1、危重病人应由高级责护负责,每班评估,包括一般情况、神经系 统、精神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营养,实验室检查,压疮危险因素评估、跌倒和坠床等。病情加重时再评估,对风险因素要进行防范,以保证危重病人安全 2、责护和护士长掌握患者的病情、治疗、护理方案,并保正护理措 施的落实 3. 危重病人入院、转科由所在科室护士先电话通知接收科室,并护 送病人至病房。接收科室护士接到电话后立即通知医生,并准备好病床和抢救用品,做好病情及药品交接。 4.危重病人出科做任何检查均应备好抢救物品、药品及监护仪由医护人员陪同。 5.遇病情发生异常时,医生如果不在场,护士除立即通知医生外,应迅速根据患者情况采取抢救措施,如吸氧、吸痰、建立静脉通道及监测生命体征等。 6.配合医生抢救时,护士应做到沉着冷静敏捷,并注意语言严谨,避免引起纠纷。 7.对谵妄、躁动和意识障碍的病人,合理使用防护用具,防止意外发生。牙关紧闭抽搐的病人,可用牙垫、开口器,防止舌咬伤,同时暗化病室,避免外界刺激。 8.抢救时,尽量避免家属在场,以免影响抢救工作进行,必要时通知家属,听取家属意见。

9.做好跌倒,坠床等防范,床头挂警示标识 10.落实分级护理制度,做好基础护理,严防由于护理不当引起的并发症。 11.护士在工作中严格执行三查九对制度,准确执行医嘱,保证病人安全,保持工作连续性、严格交接班,确保安全。 12.加强巡视病房,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发现病情变化应及时通知医生并给予相应处理。 13.及时准确记录病情,严禁对病历进行涂改、隐匿伪造、销毁等。 14. 认真做好新患者的入院介绍和安全知识宣教。 15、保证患者床单位整洁,卧位舒适,全身清洁无异味。 16、掌握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护理方案。 17、掌握急救仪器的使用并了解其使用目的。 18、认真执行疑难危重病人护理查房(讨论)、会诊制度。

住院病人安全管理制度(最新版)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住院病人安全管理制度(最新 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住院病人安全管理制度(最新版) 住院病人应遵守住院制度,听从医护人员指导,与医护人员密切合作,配合治疗和护理,安心养病,确保安全。 一、病人入院时,认真听取入院宣教内容。 二、病人应遵守病房作息时间,保持病室内外环境整洁与安静,请不要随地吐痰,不在室内吸烟,不在病房内私自使用电器等。 三、请不要随意出人医务人员办公室,不得翻阅病历,如有需要,请与主管医生联系,履行手续。 四、病人未经许可不得进入诊疗场所;不得动用医疗、护理设备以及进行任何护理技术操作。 五、护士不得私自答应病人外宿,若有特殊情况需外出时,必须经科主任及主管医生批准同意,并办理请假手续后方可离开。 六、尽量少带物品到病房,暂不用的物品,由家属带回,贵重物品不要带入病房,如有特殊需要,请注意保管,手机等随身携带。

七、请爱护公共财物,如有损坏照价赔偿。 八、休养期间,不要串房间,不要自行更换床位,如遇抢救危重病人需要更换房间,请服从值班医务人员的安排。 九、看病要采用实名制。 十、需留陪护者严格按医嘱执行。 十一、请爱护公物,自觉节约水电,尤其是做到室内开空调请关好门窗,开窗通风时请关闭空调。 十二、患者住院期间须留陪护。 云博创意设计 MzYunBo Creative Design Co., Ltd.

危重患者管理制度范本

危重患者管理制度 (一)对于特级护理或一级护理的患者,护理工作要责任落实到人。(二)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规范地做好危重患者的护理记录,并有责任护士签名。 (三)加强床旁巡视,观察患者病情,发现病情变化应及时通知医生并给予相应处理。 (四)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和抢救制度,采取积极有效的防范措施,防止差错事故的发生。 (五)保持患者皮肤清洁、无异味,无血、痰、便污染及胶布痕迹,保持患者卧位舒适。 (六)保证患者床单位整洁,定期更换被服,有污染时及时更换。(七)责任护士掌握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护理方案等做到“八知道”。(八)保证各种通道畅通并妥善固定,意识不清、躁动的危重患者应采取相应措施,保证患者的医疗护理安全,避免坠床、外伤、烫伤等情况发生。(九)严格执行患者意外登记、上报、记录制度。 (十)熟练掌握急救仪器的使用,并了解其使用的目的及报警的排除,仪器报警时能及时判断处理。 (十一)患者发生紧急情况时,护士应沉着、熟练地应用紧急状况下的应急预案。 (十二)做各种操作前后要注意洗手,危重患者使用的仪器及物品要专人专用,采取有效的消毒隔离措施,预防医源性感染。 危重病人护理常规 1、危重患者入院后,护士应立即将其安置在抢救室并平移至床上,给予舒适的卧位。 2、立即给予氧气吸入,测量生命体征,必要时心电监护及留置导尿。 3、迅速建立静脉通路,严格掌握输液速度及配伍禁忌,合理安排输液顺序,正确执行医嘱。 4、密切观察意识、瞳孔、生命体征等病情变化,每15--30分钟巡视一次;备齐各种抢救物品及药品,发现病情变化立即报告医生,随时准备配合抢救。认真做好护理记录,准确记录液体出入量。 5、保持呼吸道通畅:定时翻身叩背,及时清除呼吸道内分泌物,意识障碍者头偏向一侧,必要时行气管内插管、气管切开或呼吸机辅助呼吸。 6、保持各类管道通畅,应注意妥善固定,安全放置,防止扭曲、受压、堵塞、脱落。严密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量,并做好记录。

患者体位安全管理规章制度

患者体位安全管理制度 一、建立各种手术体位摆放的操作规程。 二、手术前巡回护士应仔细检查病人皮肤,检查受压部位及手术区皮肤是否完整,对昏迷、消瘦、小儿(身体有无抓伤)、长期卧床及外伤病人尤其应该注意,如有异常及时与病房护士、手术医生沟通,在手术护士记录单上详细记录。 三、手术床单应铺平无折皱,病人的皮肤不能与托手板等橡胶物品直接接触,勿与金 属床、头架、器械托盘等金属物接触,应用敷料阻隔以防使用电刀导电灼伤。 四、摆放手术体位过程中应尽量少暴露病人,并注意保暖。 五、给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手术病人眼睛涂眼药膏,防止角膜干燥划伤。头面部手术病 人眼睛用保护膜保护,防止消毒液溅入眼内烧伤角膜。耳部手术病人用棉球堵塞耳道,防止消毒液流入耳内,灼伤鼓膜。 六、摆放体位时病人的骨隆突处应用软垫衬托,防止受压、破损。手术时间较长如: 心脏手术、断指再植等手术病人躯干及枕部应垫凝胶垫(圈)。 七、平卧位时颈下垫软垫保护颈椎,上肢外展不得超过90°,以免损伤臂丛神经。膝 关节下垫软枕,避免膝关节过伸,造成术后疼痛或神经损伤。踝关节下垫软枕,防止足跟受压。 八、俯卧位时注意避免呼吸运动受限。在胸腹下垫俯卧位垫时注意腹部的位置置于垫 子中空处,避免受压。小腿要垫高,使脚尖自然下垂,保持功能位。硬膜外麻醉或清醒病人,巡回护士术中注意帮助病人变换面部受压位置,防止面颊部长时间受压。气管插管全身麻醉颈椎手术病人,面颊受压处垫马蹄形凝胶圈,并确保眼球不受压。术中严密观察病人防止插管脱落。 九、侧卧位胸部垫软枕,在垫高手术部位的同时,注意舒展健侧肢体,避免大血管、 腋神经受压,保证输血输液通畅。肾脏手术时腰桥要对准手术部位摇起10-15cm,不要过高,防止腰椎滑脱,手术结束将腰桥及时放平。 十、截石位时髋关节外展应小于90°,在不影响暴露手术野的情况下,尽量减少腿部 支架对肢体的牵拉,固定肢体时要衬垫,松紧适度,观察双下肢末端皮温,保持静脉回流良好,术后轻轻拍打下肢,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十一、婴幼儿皮肤娇嫩,进行各种操作应轻柔,尽量避免拖、拉、推等动作,固定体位及束缚带时应用棉垫衬托,防止损伤皮肤。四肢不可过分牵引,以防关节脱位。

医疗安全管理制度及处理流程.docx

医疗安全管理制度及处理流程 为了进一步加强预防和正确处理医疗投诉与纠纷,保护患者、医务人员及医院的合法权益,保障医疗安全,创建平安医院,根据有关卫生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医疗管理制度,结合我院实际,特修订本办法。 1.医疗安全管理基本规定 1.1患者或其家属认为医院或医务人员在诊疗护理过程中存在失误或过错并导致患者人身、财产、精神受到损害,或者对服务态度和服务价格以及医疗过程中的其它服务不满意,向有关人员或部门投诉要求维护其权益者称之为医疗投诉;如通过解释沟通后仍不能理解,要求医院和医务人员赔偿或承担其他责任甚至采取妨碍医院正常医疗秩序的行为时称之为医疗纠纷。 1.2医疗纠纷的解决途径有医患双方协商、第三方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人民调解)和诉讼三条途径,必要时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医务部有义务向患者或其家属说明。 1.3医务部总体负责全院医疗安全。住院病人和急诊病人关于医疗、医技方面的投诉和纠纷由医务部负责接待并处理;门诊病人关于医疗、医技方面的投诉由门诊部负责接待并处理。其他方面的投诉由医务部或门诊部接待后根据具体情况分流指引到相关部门处理:护理方面的投诉由护理部负责处理;医德医风方面的投诉由监察办负责处理;医疗收费方面的投诉由财务部和监察办负责处理;医院秩序、治安方面的投诉和纠纷由保卫办负责处理;后勤服务方面的投诉和纠纷由后勤

办负责处理。护理方面的投诉以及门诊病人有关医疗医技的投诉上升到医疗纠纷时移交医务部处理。 1.4各有关部门均设投诉电话与接待专人,在接待投诉和处理纠纷时,相关工作人员应主动、热情、耐心解释并做好记录,所有患方和院方书面及电子资料均应存档。 1.5医疗纠纷发生后,科室应指派专人立即完善病历及各种有关记录、检验报告等原始资料并妥善保管,严禁涂改、伪造、隐藏、销毁,患方复印或封存后禁止对病历进行任何修改。各种有关药品和材料均应制定专人妥善封存保管,不得擅自采取转移和调换等方式改变其原貌。如有标本者必须保留,以备鉴定。 1.6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应严格遵守医院有关医疗安全工作的规定,如《曹村镇卫生院患者安全目标》、《关于进一步提高手术安全的有关规定》、《关于进一步加强医疗安全管理的通知》等,积极参加医院组织的医疗质量安全相关培训,不断提高医疗水平,改善医疗服务态度,加强医患沟通。 1.7各科室、各级各类医务人员应经常进行自查自纠,及时发现医疗安全隐患和不良事件,并积极上报。主动采取有效措施避免发生医疗纠纷者,医院将给予一定奖励。 1.8严禁医院工作人员对医疗纠纷发表不负责任的言论,唆使病人或家属到医院吵闹或有意扩大事态。 1.9医务部定期将重大、复杂的医疗纠纷提交医院医疗事故鉴定专家委员会讨论,分析原因、明确性质、提出处理意见及防范措施,吸取

危重患者的风险评估及安全防范措施教学内容

危重患者的风险评估及安全防范措施

一、危重患者护理的高风险因素 1.观察病情不细致、预见性不强所造成的风险:由于危重患者的病情危重,病情较复杂、变化快、并发症多,如果护士专科知识不足,经验缺乏、粗心大意、责任意识淡薄、对病情没有预见性,没有发现病情变化,如患者猝死、突发上消化道出血、昏迷患者躁动坠床以至处理不及时,失去最佳抢救时机,容易造成医疗纠纷。 2.社会心理因素:由于疾病发展到不可逆性导致患者死亡,突然丧失亲人可导致极度悲痛的反应,例如拒绝接受、愤怒或抑郁。初期的打击可使亲属感到麻木和意识紊乱,随后情绪可能转化为愤怒,有时甚至会因此迁怒于医护人员,亲属往往对导致患者死亡的每个细节都十分关注,而这种强烈的情绪可能进一步加深医护人员和亲属之间的误会,引起医疗和护理的纠纷。 3.护患沟通不良所造成的风险:由于病情危重,清醒患者的恐惧和家属的焦虑很容易对病情过于紧张,对医护人员的治疗护理过分关注,工作稍有不慎,会引致家属的误解和不满,同时,病情的发展和转归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及患者家庭的稳定,患者患病的自然过程或治疗、检查过程的风险都可使患者病情出现反复或加重。 4.人为的失误 (1)规章制度落实不严,没有严格按照医疗护理操作规程处理。如常用抢救设备没定时检测,当患者出现病情变化,抢救时仪器、机械突然故障,危重患者转送时,救护车中急救器械、物品及护理人员

准备不足。 (2)护理文书书写不规范护理记录必须保证全面、真实、完整、及时、准确,是反映患者病情变化、疾病治疗护理经过及其治疗效果的原始记录,也是断定医护人员医疗行为是非以及诊疗措施实施情况的凭证。同时为举证倒置提供了重要依据。一旦发生医疗纠纷,护理记录即成为法律上的一种证据。 (3)专业技术、护理操作不熟练。

医疗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医疗安全管理制度】

医疗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医疗安全管理制度】 医疗安全管理制度一、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严格遵守医疗卫生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恪守医疗服务职业道德。 二、按照《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广东省病历书写规范》、《广东省病案管理规范》、《处方管理办法(试行)》及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规定和要求,书写和妥善保管病历资料。病历资料承担医疗纠纷、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司法鉴定和法律诉讼举证责任。 三、严格执行值班制度、岗位责任制度、查对制度、医嘱制度、交接班制度、三级查房制度、会诊制度、病例讨论制度、手术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度、消毒隔离制度、分级护理制度以及请示报告制度等有关制度和规定。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 四、按照卫生部、广东省卫生厅、**市卫生局关于医疗技术准入有关规定,规范医疗技术准入和医师、护士的执业行为,执行医院有关规定。 五、尊重患者的知情同意权。应当用患者能够理解的语言,将患者病情、医疗措施、医疗风险等如实告知患者或家属,及时解答其咨询; 并避免对患者产生不利后果。要让病人对手术、麻醉、特殊检查(治疗)同意书条款,新开展技术项目及某些非常规治疗项目风险了解清楚,并于检查或治疗前履行患者同意签字手续。 六、按照《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要求,做好病历和实物封存和保管。按规定保管和复印病历资料,严格遵守病历回收和病历借阅制度。 七、按照《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要求,做好患者死亡后尸体处理和尸检。凡医患双方当事人对患者死亡原因有异议的,应在患者死亡后48小时内进行尸检,并有死者亲属同意签字。 八、发生或者发现医疗过失行为,当班医务人员及科室领导应立即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或者减轻对患者身体健康的损害,防止损害扩大。 九、发生或者发现医疗事故,可能引起医疗事故的医疗过失行为或者发生医疗争议时,应当立即向科室负责人报告,科室负责人及时向医院相关职能部门报告,职能部门接报后,应立即进行调查、核实,将有关情况如实向主管院长报告,并按规定向市卫生局报告。 十、科室负责人及相关医务人员要积极做好患者或亲属的解释,化解矛盾,并主动配合医院处理善后工作。 2 / 感谢您的阅读!

危重病人管理制度

危重病人管理制度 ----------------------------精品word文档值得下载值得拥有---------------------------------------------- 危重病人管理制度 ,一,各临床科室要强化对急危重症病人管理的责任意识~提高积极主动为急危重症病人服务的紧迫性和自觉性~对需急诊抢救的患者~坚持先抢救、后缴费的原则。 ,二,认真落实首诊负责制度、三级医师查房制度、疑难危重病例讨论制度、危重患者抢救制度、会诊制度等核心制度~完善急危重症的救治预案~规范收治管理~及时、规范转诊急危重症病人~提高救治能力。 ,三,对危重病人积极抢治的同时~随时向患者家属交代病情~根据病情需要~及时下达重病通知~认真填写重病通知书~同时向患者家属重点交代目前病情、诊断、可能导致的严重后果~取得患方理解~并签字。 ,四,医师下班前除做好病历记录外~必须将危重患者病情及治疗、观察重点记录在交班本上~向值班医师以书面及床头两种形式交班~不得仅做口头交班。 ,五,危重患者的主管医师必须向上级医师汇报。上级医师必须查看患者~并由主管医师或值班医师记录在病历中。对治疗有困难者~应请示科主任进行全科会诊~讨论治疗抢救方案。 ,六,除危重患者所在科室外~相关临床科室、医技科室必须给予充分配合~不得以任何借口推诿或拒绝。 ----------------------------精品word文档值得下载值得拥有----------------------------------------------

----------------------------------------------------------------------------------------------------------------------------- ----------------------------精品word文档值得下载值得拥有---------------------------------------------- ,七,重大或涉及多科抢救时~除报本科主任外~还应及时 上报医务处~下班后或节假日报总值班。 ,八,医务处定期和不定期深入病房检查、巡视全院高危病 人~指导临床各科的高危病人管理~发现安全隐患将及时整改~ 确保管理制度全面贯彻落实。重点患者视病情向主管院长汇报。 ----------------------------精品word文档值得下载值得拥有----------------------------------------------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