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第2讲 心理与行为的生物学基础 进化、基因与大脑
心理学导论-脑和行为的生物学基础

3、前脑
前脑属于脑的最高层部分,也是人脑中 最为复杂的也是最为重要的神经中枢。 前脑又分成丘脑、下丘脑、边缘系统和 大脑皮质四个部分。
3、前脑
(1)丘脑 丘脑呈卵圆形,左右各一个,位于胼胝体的下方 (2)下丘脑 下丘脑位于丘脑之下,体积虽小,而功能极大。 (3)边缘系统 边缘系统的位置不很确定,学者们一般认为包括 丘脑、下丘脑以及中脑等在内的部分,都称为边 缘系统。 (4)大脑皮层
一、神经元的结构与类型
一、神经元(Neuron) (一)定义
神经元就是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结构和机能的 单位,它的基本作用是接受和传送信息。
(二)神经元的结构示意图
神经元的结构组成
树突:较短,负责接受刺激,并把刺激传向胞体。 胞体:由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组成,在这里 进行着维持生命的各种代谢活动. 轴突:较长,每个神经元只有一个轴突。作用是 传导刺激到它联系的各种细胞
(1)脑干(Brain stem)
延脑(medulla):“生命中枢”,它支配呼
吸、排泄、吞咽、肠胃等活动。
桥脑(pons):是中枢和周围神经传递信息的必
经之地。脑桥传递身体运动的信息,对注意、睡 眠具有调节的作用。
中脑(midbrain):中脑中存在着视觉和听觉
的反射中枢。
—— 心跳、呼吸、消化、体温、睡眠等与生命相关的 活动与脑干有关。
网状结构 :脑干中神经纤维纵横交错,呈网状
– 功能:上行激活系统和下行激活系统。上行系统维 持大脑皮层的觉醒状态;下行系统能加强或者减弱肌 肉的活动。
2、小脑
小脑为脑的第二大部分,位于大脑及枕 叶的下方,恰在脑干之后。小脑由左右 两半球组成,且灰质在外白质在内。在 功能方面,小脑和大脑的皮质运动区共 同控制肌肉的运动,调节姿势与身体的 平衡。
第二章 心理的生物学基础-简版 PPT课件

(三)神经冲动的传导
静息电位:神经元在非神经冲动条件下,细胞 膜内外的电压差,细胞膜的放电现象。 全或无原则:神经元的兴奋性具有一种很特殊 现象,即当刺激强度未达到某一程度时,即无神经 冲动发生。但当刺激强度达于某种程度而能引起冲 动时,该神经冲动立即达到最大强度;此后刺激的 强度纵使再继续加强或减弱,对已引起之冲动强度 不再发生影响。此种现象称为“全或无定律”(all- or-none law) 。
二、染色体异常
唐氏综合症(Down’s syndrome)的躯体状况和行 为异常:这种染色体异常的危险性会随着出生时父母 年龄的增大而增大。 唐氏综合症患者的主要特征:圆脸,眼角的皮肤 向下皱折,舌大外伸,鼻梁宽扁。他们通常有认知障 碍和躯体疾病,智力迟钝,多数人在中年便死亡。
三、行为遗传学研究
心理学家们研究个别差异时,一般采两大取向: 一个取向是藉用遗 传学的理论与方法来解释;另一个取向是从环境因素的影响来解释。
突触——神经元间的传导
二、神经系统的结构
大脑皮质 前脑 脑 中枢 神经系统 脊髓 小脑 边缘系统 下丘脑
丘脑
脑干(网状系统、中脑、脑桥、延脑)
神经 系统
周围 神经系统
躯体神经系统
植物性神经系统
交感 神经系统 副交感 神经系统
躯体神经系统
负责感觉器官(包括骨骼肌)与中枢神经系统之间的信 息交流。包括脑神经(12对)和脊神经(31对)
长期饱食:导致脑动脉硬化、脑早衰和智力减退等现象。 轻视早餐:不吃早餐使人的血糖低于正常供给,对大脑的营养供应不足, 久之对大脑有害。 甜食过量:甜食过量的儿童往往智商较低。这是因为减少对高蛋白和多种 维生素的摄入,导致机体营养不良,从而影响大脑发育。 长期吸烟:常年吸烟使脑组织呈现不同程度萎缩,易患老年性痴呆。 睡眠不足:大脑消除疲劳的主要方式是睡眠。长期睡眠不足或质量太差, 只会加速脑细胞的衰退,聪明的人也会糊涂起来。 少言寡语:经常说富有逻辑的话也会促进大脑的发育和锻炼大脑的功能。 空气污染:大脑是全身耗氧量最大的器官,只有充足的氧气供应才能提高大 脑工作效率。 蒙头睡觉:随着棉被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氧气浓度不断下降,长时间吸进 潮湿空气,对大脑危害极大。 不愿动脑:思考是锻炼大脑的最佳方法。不愿动脑的情况只能加快脑的退化, 聪明人也会变得愚笨。 带病用脑:在身体不适或患疾病时,勉强坚持学习或工作,不仅效率低下, 而且容易造成大脑损害。
第二节 心理和行为的生物学基础

第二节心理和行为的生物学基础2017年9月25日星期一23:21∙人体神经系统∙高级神经中枢∙内分泌系统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人体神经系统包括周围神经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包括躯体神经系统和植物性(自主)神经系统∙躯体神经系统由脑神经和脊神经组成∙植物性神经系统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脊髓和脑∙脑包括脑干、间脑、小脑和端脑(大脑)∙脑干由延脑、桥脑和中脑组成∙延脑是上下行神经纤维的通道,是支配呼吸和心跳的中枢。
∙桥脑是联系大脑与小脑之间神经纤维的通道。
∙中脑是瞳孔反射和眼动中枢∙脑干网状结构是睡眠和觉醒的神经结构:调节睡眠和觉醒,维持注意并激活情绪∙端脑(大脑)被中间的纵裂分为左右两半球,大脑皮质的不同区域有不同的机能。
∙大脑两半球解剖结构基本对称,但功能不对称,这种不对称性叫“单侧化”;∙左半球:言语功能占优势,与言语有关的概念形成、逻辑推理、数学运算等也呈左半球优势;∙右半球:优势在于空间知觉和形象思维,如音乐、美术、情绪的表达和识别等。
反射、反射弧、无条件反射、条件反射∙反射:神经系统最基本的活动方式,是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有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所做的规律性反应。
∙反射弧:实现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是执行反射活动的基础。
∙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无条件反射:有机体在种系发展过程中形成而遗传下来的反射。
∙最基本的:吸吮反射、抓握反射、防御反射∙无条件刺激物∙条件反射:在无条件反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反射。
∙经典性条件反射∙操作性条件反射内分泌腺体、激素∙外分泌系统(有导管腺体):通过导管流入或排出体外,例唾液腺、汗腺、胃腺∙内分泌系统(无导管腺体):直接涌入到血液或淋巴中,进而传布到整个有机体而影响其他的功能的,分泌物体称为内分泌素或激素∙内分泌系统由垂体腺、肾上腺、甲状腺、胸腺、胰腺、性腺组成。
∙内分泌腺主要决定:身体发育;一般的新陈代谢;心理发展;第二性征的发展;情绪行为。
心理和行为的生理基础

第二章 心理和行为的生理基础
(一)、进化论和自然选择 达尔文在研究的过程中,被各种动物 和植物之间的相似性所吸引,因此,他得 出结论认为,所有的生物都拥有共同的祖 先。
一些生物能够极其巧妙的适应生存环境 通过自然选择,那些最能适应环境的个体更 有可能兴旺发达和繁衍后代。
第二章 心理和行为的生理基础
海马体 杏仁核 愉快中枢 下丘脑
第二章 心理和行为的生理基础
3,大脑皮层:
第二章 心理和行为的生理基础Leabharlann (二)、大脑皮层的各个区域
额叶 顶叶 颞叶 枕叶
大脑外侧面
第二章 心理和行为的生理基础
第二章 心理和行为的生理基础
(三)、脑各部分的协作
额叶:运动、语言、抽象思维 顶叶:触觉、体位、听觉 颞叶:听觉、嗅觉、视觉 枕叶:视觉
第二章 心理和行为的生理基础
(一)、神经元(neuron):神经系统的 基本构建单位。
神经元:是一种专门用来接收、处理和传送 信息的细胞。
Cell body细胞体 Dendrites树突 Axon轴突 Myelin sheath髓鞘
神经细胞
1.细胞体 2.细胞核 3.树突 4.轴突 5.髓鞘 6.轴突末梢
(三)、内分泌系统
第二章 心理和行为的生理基础
三 、脑是如何产生行为和心理过程的
核心概念:脑是由通过一起工作来创造心 理和行为的许多独特模块所构成的。
第二章 心理和行为的生理基础
(一)、脑的三个层次
第二章 心理和行为的生理基础
1,脑干及其邻居
普通心理学基础讲义 第二章 心理和行为的生物学基础

第二章心理和行为的生物学基础一、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选择题)二、大脑皮层及其机能(选择题、简答题)三、脑机能学说(选择题、简答题)一、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1、神经元神经元是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基本作用是接受和传递信息。
神经元由胞体(包括细胞核和细胞质)、树突和轴突三部分组成。
胞体的功能为整合神经冲动;树突较短,功能为接受神经冲动,再将冲动传至细胞体;轴突较长且一个神经元仅有一根,能够将神经冲动从胞体传到其他神经细胞。
2、突触突触是一个神经元和另一个神经元彼此接触的部位。
突触包含三个部分:①突触前成分(轴突末梢的球状小体)、②突触间隙(一个神经元末端与另一神经元始端间的缝隙)③突触后成分(树突末梢或胞体内的一定部位)。
原理:神经递质是神经冲动在突触间传递的化学物质的媒介。
当神经冲动传导到轴突末梢,突触前成分的突触小泡内储存的神经递质释放出来,经过突触间隙作用到突触后成分,改变突触后成分膜的通透性,引起突触后神经元的电位变化,实现了神经冲动的传递。
神经冲动在突触间的传导又称为化学传导。
分类(1)兴奋性突触:突触前神经元兴奋时,突触小泡释放出具有兴奋作用的神经递质,使突触后神经元产生兴奋。
(2)抑制性突触:突触前神经元兴奋时,突触小泡释放出具有抑制作用的神经递质,使突触后神经元出现抑制性的效应。
3、周围神经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神经系统是指由神经元构成的一个异常复杂的机能系统。
由于结构和功能不同,可以将神经系统分成外周神经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
(1)周围神经系统联系感觉输入和运动输出的神经机构,它将感觉器官、运动器官以及内脏器官和中枢神经系统联系了起来。
由躯体神经系统和自主神经系统组成。
①躯体神经系统:到达各个感觉器官和运动器官的神经,支配感觉和运动器官。
包含12对脑神经和31对脊神经。
②自主神经系统:到达内脏系统的神经,又分为机能上相互拮抗的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
不受或很少受到中枢神经系统的支配,表现为人不能随意地控制内脏的活动。
心理学基础第二章心理的生物学基础

如果MZ比DZ更相似,就证明遗传起作用。
此预期已得到大量研究的证实。
血压、脑电波形态等生理指标 说话的模式、手势及特殊的习惯等行为模式 人格特质 心理疾病,如自闭症、抑郁症、精神分裂症 幸福(DZ 不相关,MZ 80%的相关)
神经元的构成:细胞体、树突、轴突
神经元
树突:接收由其他神经元传来的神 经冲动并将其传到细胞体。 轴突:将神经冲动由胞体传给其他 神经元或肌肉与腺体。 一个神经元通常有多个树突,但只 有一个轴突。
2. 神经元分类(功能)
感觉(传入)神经元:
• 其功能是接受内外刺激,将神经冲动传到中枢神经。
第二章 心理的生物学基础
主要内容: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神经系统与行为 大脑皮层 内分泌系统(自学) 行为的遗传学基础
第一节 神经系统与行为
一、神经元
– 神经元的结构 – 神经元的分类 – 神经冲动的传导
二、神经系统的结构
–中枢神经系统 –周围神经系统
一、神经元
1. 神经元的结构
神经元:即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最基 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人脑由120亿个 以上的神经元构成。
姊妹花肖梁欢(右)和肖梁乐(左)
第二章 小结
神经元的构造与功能
神经系统的结构
大脑皮层的结构与功能分区
大脑两半球功能差异
行为遗传学的三类研究
(完)
下一章:动机
证明人脑两半球存在功能上的高度分化,右脑比较沉默,长于辨认形 体;左脑比较积极,长于言语功能。
三、大脑的潜能
• “对于人类来说,没有任何一种科学研究比研究人脑更 重要。”(诺贝尔奖获得者克里克)
心理学第二章心理和行为生物学基础

心理学第二章心理和行为生物学基础心理学课件
心理学课件
第一节心理是脑的机能一、脑是产生心理的器官现代科学研究表明,脑是产生心理的器官,现代科学研究表明,脑是产生心理的器官,心理是神经系统活动产生的现象。
是神经系统活动产生的现象。
心理学课件
第一节心理是脑的机能
心理学课件
第一节心理是脑的机能二、心理和神经系统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神经元。
神经元。
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神经元神经元的基本结构:胞体、轴突、树突。
神经元的基本结构:胞体、轴突、树突。
两个神经元之间的接触点称为突触,由突触前膜、两个神经元之间的接触点称为突触,由突触前膜、突触后膜、突触间隙构成。
触后膜、突触间隙构成。
心理学课件
第一节心理是脑的机能三、大脑两半球功能一侧化大脑两半球的功能不尽相同,各有优势。
大脑两半球的功能不尽相同,各有优势。
如:布洛卡区在左脑裂脑人研究
心理学课件
第一节心理是脑的机能
心理学课件
第一节心理是脑的机能
心理学课件
第一节心理是脑的机能
心理学课件
第一节心理是脑的机能大脑两半球的不对称性与遗传、大脑两半球的
不对称性与遗传、环境等许多因素有关。
左半球在语言与语言有关的概念、抽象、左半球在语言与语言有关的概念、抽象、逻辑分析能力上占优势;
右半球在空间知觉、能力上占优势;右半球在空间知觉、音乐绘画等整体
形具体思维能力上占优势。
象、具体思维能力上占优势。
心理学课件
心理、第二节心理、行为和客观环境的关系一、心理、行为对客观现
实的依从性心理、二、心理与客观现实的能动作用
心理学课件。
普通心理学精讲课程—第二章 心理行为的生物学基础

第二章心理行为的生物学基础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神经元突触周围神经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大脑皮层及其机能大脑皮层感觉区及其机能大脑皮层运动区及其机能大脑皮层言语区及其机能大脑两半球单侧化优势脑机能学说定位说整体说机能系统说机能模块说神经网络学说一、大脑皮层及其机能(一)大脑皮层感觉区及其机能 大脑皮层的感觉区包括:1.视觉区:位于枕叶的枕极2.听觉区:位于颞叶的颞横回处3.机体感觉觉区:位于中央后回一、大脑皮层及其机能(二)大脑皮层言语区及其机能言语区主要定位于大脑左半球,它由广大的脑区组成。
其中有三个重要区域:(1)布洛卡区:言语运动中枢,在左半球额叶的后下方、靠近外侧裂处,该区域受损会引起运动性失 语症。
(2)威尔尼克区:言语听觉中枢,在颞叶上方、靠近枕叶处,它与理解口语有关,该区域受损将引起听觉性失语症。
(3)角回:言语视觉中枢,位于顶枕叶交界处,这个区域受损,将出现理解书面语言障碍,产生视听失读症。
一、大脑皮层及其机能(三)大脑两半球单侧化优势大脑分左右两个半球,信息通过胼胝体进行传递。
左半球:主要负责言语、阅读、书写、数学运算、逻辑推理等功能。
右半球:主要负责空间关系、情绪、艺术欣赏、舞蹈雕塑等功能。
第三章感觉、知觉•知识结构简图•一、感觉概述(一)感觉的含义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一、感觉概述(二)感觉的种类按照引起感觉的刺激来源于身体的外部或内部来分类。
1.外部感觉由体表感受器对外界事物属性的反应,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皮肤感觉;2.内部感觉由内部感受器对于身体的位置、运动和各内脏不同状态的反应,包括运动觉、平衡觉和内脏感觉等。
•一、感觉概述(三)感受性与感觉阈限的定义1、感受性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感受性是用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强度,即感觉阚限来表示的,感受性和感觉阈限之间成反比的关系。
2、绝对感觉阈限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强度。
绝对感觉阈限表示的是绝对感受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长颈鹿是需要吃高处的树叶而演化出长脖 子的吗?
▪ 错!而是那些由于可遗传的变异碰巧有一个长脖 子的长颈鹿对于获得那些树叶有优势,因而它们 有更多的生存机会,并遗传下去。
▪ 进化不是有目的的。 ▪ 进化是累积、渐变的,盲目但不随机。
▪ 自然选择如何进行?
▪ “自然选择”是唯一方式吗?
▪ 错!不同个体间的很多差异都源自“遗传漂变”, 而非自然选择。如果说自然选择是“适者生存” 的话,遗传漂变就是“幸者生存”。幸,是幸运 的幸。
▪ 社会性遗传:社会生物学
以自然选择理论为基础,从遗传适应角度来研究 动物的社会行为和社会现象为特征。
把天择 的作用 单位从 个体简 化到了 基因
▪ 男女的短期性关系策略
“我犯了全天下 男人都会犯的错”
▪ 男女的长期择偶机制
Waist hip ratio 0.7
▪ 为什么男人容易花心,而女人易从一而终? ▪ 为什么男人看重美貌,女人看重力量(财富)?
▪ 由“动物”脑到“人”脑
▪ 由“动物”脑到“人”脑
▪ 人的大脑是经过漫长的进化年代一步步“堆积” 起来的。也就是说,从爬行动物到哺乳动物到 高级灵长类这些进化阶段,我们的大脑从只有 原始的反射模块,到拥有初步的情感区域,一 直到神奇的具有6层结构的“新皮质”所支撑 的高级认知能力,一步步走来。
▪ Evolution被称为“进化”合适吗?
▪ 自然选择不能造就完美,完美观念是神创论的遗 产,它与竞争、变化、偶然性格格不入。
▪ Evolution:变化但不进步。“进化”只是随时间 改变,进步不是必然的。
▪ “进化论”应该称为“演化论”。
“人”与“脑”的进化
▪ 我们下一步去哪里?
▪ 生命体有共同性
“心理”与“行为”的进化
▪ 生物性遗传
▪ 我们的基因还在进化……
▪ 研究者发现了控制大脑大小的基因(小脑症基 因和ASPM基因)继续进化的证据:
▪ 小脑症基因在37000年前(艺术、音乐、工具制作初始 之时)出现,现在在70%的现代人中都存在。
▪ ASPM基因在5800年前出现(时值语言、农业、城市发 展之际),在大约30%的现代人中存在。
▪ 二元论的根深蒂固
1. 宗教信仰:你死后会如何?去天堂?!
2. 文学作品:西游记72变,百变星君
3. 日常生活:“我的心脏(大脑)”,灵魂附体,转 世投胎
▪ 弗朗西斯·克里克(F. Crick) 《惊人的假说》
▪ 与沃森(J. Watson,图左)发现DNA
▪ “人的精神活动完全由神经细胞、胶质细胞的行为 和构成及影响它们的原子、离子和分子的性质所 决定”。
▪ 一岛上有1000只老鼠,大部分是灰色的,只有2只 是棕色的。一次火山爆发恰好杀死998只灰老鼠, 两只棕老鼠幸运地躲过一劫,以后岛上的老鼠就 都变成棕色的了。这就是“遗传漂变”的极端例 子。
▪ 基因研究显示,大约200万年以前,人类经历过一 次浩劫,种群规模急遽缩小,这就是所谓的“瓶 颈期”。在这个时期侥幸活下来的人决定了人类 现在的长相。
进化与基因
▪ 进化论:“类”、“因”、“法”、“果” ▪ “人”与“脑”的进化 ▪ “心理”与“行为”的进化
进化论:“类”、“”、 “法”、“果”
▪ “适者生存”很好地概括了进化论吗?
▪ 生存本身并不总是重要,一年生植物、鲑鱼等繁 殖一次就死去。
▪ “保留有利的变异,淘汰有害的变异,被称为自 然选择。所谓有利,就是要有利于生存和繁衍, 而生存最终要落实到繁衍,因为如果个体生存的 挺好,但繁衍效果不佳,则该个体的特征不会在 群体中扩大。” (自然选择 & 性选择)
生殖焦虑 “外孙狗,吃了走” 柯立芝总统与夫人
▪ 男女两性的冲突
▪ 可怜的童养媳与青梅竹马
▪ 除了性,进化心理学还可以解释人的认知、 情绪、社会关系、人格……
1. 婴儿是否更偏爱与自己同种族的面孔? 2. 语言是如何从一系列无规则的发音中进化来的? 3. 什么东西令你厌恶,为什么? 4. 抑郁一定是个体适应不良的产物吗? 5. 我们为什么要合作,竞争? 6. 战争不可避免吗? 7. 出生顺序影响性格:亲代投资的观点 8. ……
▪ 我们的祖先爬出海,但不代表留在海里的都是 笨蛋。
▪ 章鱼的脑在触角,但他是最聪明无脊椎动物。
▪ “人”脑
▪ “人”脑
▪ 人脑的进化过程并非上帝预先编程架构好的, 而更像是在既有结构上“叠床架屋”:大脑从 内到外基本上是按照进化年代来排序的。比如 啮齿类等一些小型哺乳动物的新皮质是光滑的, 这是新皮质在进化出高级灵长类之前的样子, 后来为了解决大脑中空间不够的问题,进化之 手发明了大脑皮层沟回,通过这些褶皱,在不 增加太多占用面积体积的前提下使得大脑皮层 表面积暴涨,正是这些褶皱使得灵长类进化出 独特的高级认知活动,如工作记忆,语言。
▪ 变异、遗传、选择
▪ 一切都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吗?
▪ 事实上,生物体的很多组成部分都不是大自然选 出来的 。比如,男人为什么长乳头?
▪ 某基因对物种生存很有用但同时有副作用,该物 种为保留这个重要功能,就不得不承担一定的风 险。比如,男同性恋基因。
▪ 如果自然选择的压力不够大,物种就可能懒得进 化。比如,鸵鸟的翅膀、人的盲肠、人的智齿。
第二讲
心理与行为的生物学基础:进 化、基因与大脑
内容提要
▪ 二元论 vs. 一元论 ▪ 进化与基因 ▪ 人的神经系统 ▪ 远古的我 vs. 现代的我
二元论与一元论
二元论与一元论
▪ 笛卡儿(RenéDescartes)的二元论
▪ “我思故我在”:意为“我思想,所以意识到我
的存在。” 笛卡儿采用“怀疑的方法”求证“知识”的 来源是否可靠。我们可以怀疑身边的一切,只有一件事 是无法怀疑,那就是:怀疑那个正在怀疑的“我”的存 在。换句话说,我们不能怀疑“我们的怀疑”,因为只 有这样才能肯定我们的“怀疑”。这里的“我”并非指 的是身心结合的我,而是指独立存在的心灵。
小结
▪ 人类现代躯体中装着石器时代的心理。我 们只是生活在信息社会中的远古人,是基 因的代言人。
人的神经系统
▪ 人的神经系统:结构 ▪ 人的神经系统:信息交流 ▪ 我们的大脑 ▪ 脑功能的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