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死不屈的文天祥名人故事

合集下载

文天祥的故事(优秀7篇)

文天祥的故事(优秀7篇)

文天祥的故事(优秀7篇)因为前几天在新会的崖山看到宋朝和元朝的最后一战的战场,对文天祥的故事非常感兴趣,今天看了一下文天祥的历史,记录下来,我知道北京有个文天祥祠,数次经过都没进过。

以后一定去看看。

文天祥(1236—1283),男,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自号文山,民族英雄。

选中贡士后,他以天祥为名,宝佑四年(1256)中状元,历任签书宁海军节度判官厅公事、刑部郎官、江西提刑、尚书左司郎官、湖南提刑、知赣州等职。

宋恭帝德佑元年(1275)正月,因元军大举进攻,宋军的长江防线全线崩溃,朝廷下诏让各地组织兵马勤王。

文天祥立即捐献家资充当军费,招募当地豪杰,组建了一支万余人的义军,开赴临安。

宋朝廷委任文天祥知平江府,命令他发兵援救常州,旋即又命令他驰援独松关。

由于元军攻势猛烈,江西义军虽英勇作战,但最终也未能挡住元军兵锋。

次年正月,元军兵临临安,文武官员都纷纷出逃。

谢太后任命文天祥为右丞相兼枢密使,派他出城与伯颜谈判,企图与元军讲和。

文天祥到了元军大营,却被伯颜扣留。

谢太后见大势已去,只好献城纳土,向元军投降。

元军占领了临安,但两淮、江南、闽广等地还未被元军完全控制和占领。

于是,伯颜企图诱降文天祥,利用他的声望来尽快收拾残局。

文天祥宁死不屈,伯颜只好将他押解北方。

行至镇江,文天祥冒险出逃,经过许多艰难险阻,于景炎元(1276)五月二十六日辗转到达福州,被宋端宗赵昺任命为右丞相。

文天祥对张世杰专制朝政极为不满,又与陈宜中意见不合,于是离开南宋行朝,以同都督的身分在南剑州(治今福建南平)开府,指挥抗元。

不久,文天祥又先后转移到汀州(治今福建长汀)、漳州、龙岩、梅州等地,联络各地的抗元义军,坚持斗争。

景炎二年(1277)夏,文天祥率军由梅州出兵,进攻江西,在雩都(今江西于都)获得大捷后,又以重兵进攻赣州,以偏师进攻吉州(治今江西吉安),陆续收复了许多州县。

元江西宣慰使李恒在兴国县发动反攻,文天祥兵败,收容残部,退往循州(旧治在今广东龙川西)。

文天祥宁死不屈的故事

文天祥宁死不屈的故事

文天祥宁死不屈的故事文天祥,字希文,号伯安,南宋抗元名臣、文学家。

他宁死不屈的故事,至今仍被人们传颂。

文天祥生于南宋绍兴十年(1140年),少年时就展现出非凡的才华和坚定的品格。

他曾在政治上受到排挤,但他始终坚守自己的理想和信念,不为权势所动摇。

文天祥的一生,最为人称道的是他在元朝入侵南宋时的表现。

当时,元军攻占了南宋首都临安,南宋皇帝继位后,南宋的国力日益衰弱。

元军派遣使者到南宋,要求南宋臣服于元朝。

而当时的南宋朝廷,却有一些官员主张投降,认为这样可以保全自己的家族和地位。

然而,文天祥却义正词严地反对投降,他坚定地认为南宋应该坚守自己的立场,绝不屈服于外敌。

他在朝廷上大声疾呼,呼吁大家一起共同抵抗元军的侵略,坚决不投降。

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下,文天祥的立场是非常危险的。

然而,他并没有因此而退缩,反而更加坚定地站在了自己的立场上。

他写下了著名的《正气歌》,表达了自己的忠君爱国之情。

他在《正气歌》中写道,“宁可枝头折,不愿意根上朽;宁可白首穷,不愿作贼臣。

”这些字句充分展现了文天祥宁死不屈的坚定品格。

他不愿意向敌人低头,宁可舍弃自己的一切,也要捍卫国家的尊严和民族的尊严。

最终,文天祥的坚定和努力没有白费。

他的声音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支持,南宋朝廷也逐渐形成了抵抗元军的共识。

尽管最终南宋并没有能够抵挡住元军的入侵,但文天祥的精神却一直激励着后人。

他的故事,成为了中国历史上不屈不挠的楷模,激励着无数后人。

文天祥宁死不屈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真正的爱国者和忠臣。

他不畏强权,不为利禄所动,坚守自己的理念,最终成为了历史的传奇。

他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的坚持和努力,可以改变整个时代的命运。

在今天,我们也应该像文天祥一样,坚守自己的信念,勇敢地面对困难和挑战。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成为真正的英雄,为国家和民族做出应有的贡献。

爱国典故:文天祥宁死不屈

爱国典故:文天祥宁死不屈

爱国典故:文天祥宁死不屈
典故用得适当,可以收到很好的修辞效果。

能显得既典雅风趣又含蓄有致,可以使语言更加精练、言简意赅、辞近旨远。

下面店铺给大家分享爱国典故,欢迎阅读:
文天祥宁死不屈
文天祥,(1236~1283)字宋瑞,一字履善,号文山,南宋庐陵(今吉安)人。

南宋末年,朝廷偏安江南,国势弱小,北方蒙古族于1271年结束了内部争夺皇位的自相残杀局面,建立了元朝,接着把侵略矛头直指南宋。

1273年,丞相伯颜统20万大军攻下襄、樊,以此为突破口,顺江而下,两年不到,便后临南宋首都临安的近郊。

蒙古兵所过之处,尸横遍野,血流成河,农田荒废,百业凋敝,这是一场空前残暴的野蛮的侵略战争,南宋面临着亡国灭种的严重威胁,文天祥就是在这种形势下出现的抗击侵略的伟大民族英雄。

文天祥兵败被俘,坐了三年土牢,多次严辞拒绝了敌人的劝降。

一天,元世祖忽必烈亲自来劝降,许以丞相之职,他毫不动摇,反而斩钉截铁地说:“唯有以死报国,我一无所求。

”临刑前,监斩官凑近说:“文丞相,你现在改变主意,不但可免一死,还依然可当丞相。

”文天祥怒喝道:“死便死,还说什么鬼话!”文天祥面向南方慷概就义了,给世人留下一首撼人心弦的《正气歌》。

名人故事100字(20篇精选)

名人故事100字(20篇精选)

名人故事100字(20篇精选)【名人故事一】宁死不屈的文天祥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兵败被俘,坐了三年土牢,多次严辞拒绝了敌人的劝降。

一天,元世祖忽必烈亲自来劝降,许以丞相之职,他毫不动摇,反而斩钉截铁地说:”唯有以死报国,我一无所求。

”临刑前,监斩官凑近说:”文丞相,你现在改变主意,不但可免一死,还依然可当丞相。

”文天祥怒喝道:”死便死,还说什么鬼话!”文天祥面向南方慷概就义了,给世人留下一首撼人心弦的《正气歌》。

【名人故事二】莫扎特:一个天资聪慧的神童莫扎特被公认为音乐史上的神童,他很早就显露出了在音乐方面的非凡天赋和卓绝才能。

从莫扎特的童年中,你能看到一个孩子对待音乐的积极心态,对艺术事业的执著追求。

虽然不能人人皆为天才,但对广大孩子来说,“神童莫扎特”绝对是具有传奇色彩、又值得学习的好榜样。

小时候,莫扎特常常走到钢琴前面,按着琴键细听,并努力弹出他曾经听到过的音乐。

一次,莫扎特的父亲和朋友一起回家,看到4岁的莫扎特正坐在桌旁写东西。

父亲问他在干什么,莫扎特说他正在写钢琴协奏曲。

父亲把五线谱纸拿过来一看,激动得流出了眼泪,他对朋友说:“你看,他写的这些又正确又富有意义啊!”天资加上勤奋和用心,这就是神童莫扎特!【名人故事三】钱钟书的夫人的故事钱钟书先生的夫人杨绛为人谦和,天性恬淡。

几年前,清华大学设立“好读书”奖励基金,一向深居简出的杨先生亲自参加仪式并宣布将他们夫妇所获稿酬悉数捐赠给清华大学教育基金会……也是在那个仪式上,当主持人介绍钱钟书先生的生平,提到他曾获得英国牛津大学文学副博士学位时,杨绛坦然而又坚决地纠正道:不是副博士,是学士学位。

许是主持人的疏忽,抑或是有意褒扬。

但其丈夫,一个著名作家的学位光环,就这样被杨绛坦然而认真地抹去。

【名人故事四】华佗拜师学艺华佗,字元化,东汉末年、三国时期沛国(今安徽亳县)人,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医学家。

华佗发明的“麻沸散”,是一种很有效的全身麻醉药,比西方的麻醉药要早一千六百年左右,华佗对世界医学的贡献非常巨大。

文天祥的英雄事例

文天祥的英雄事例

文天祥的英雄事例文天祥,宋末元初人。

蒙古族侵略南宋时,他曾率领兵士保卫京城临安。

临安失守后,他转移到南方,与各将领抵抗敌人,保卫国家。

后来兵败被俘,在敌人面前,宁死不屈,终于壮烈牺牲。

文天祥的英雄事例1文天祥,字宋瑞,号文山,1236年生于江西庐陵(今江西吉安南)淳化乡富田村的一个地主家庭。

其父爱读书,也很重视孩子们的学业,设法聘名师就教。

文天祥无论寒暑都要在贴满格言警句的书斋中与弟弟一起诵读、写作、谈古论今。

18岁时,文天祥获庐陵乡校考试第一名,20岁入吉州(今江西吉安)白鹭洲书院读书,同年即中选吉州贡士,随父前往临安(今杭州)应试。

在殿试中,他作“御试策”切中时弊,提出改革方案,表述政治抱负,被主考官誉为“忠君爱国之心坚如铁石”,由理宗皇帝亲自定为601名进士中的状元。

4天后父亲不幸病故,文天祥归家守丧3年。

宦海浮沉后来,蒙古军两路攻宋,蒙哥率西路入川,攻战成都。

忽必烈率东路,越天险长江与自云南北上潭州(今长沙)的另一支蒙古军合围鄂州(今武昌)。

南京朝野震惊,宦官董宋臣提请避兵迁都四明(今宁波),以便理宗随时逃往海上。

对此。

文天祥仅以进士身分大胆上书直言:“陛下为中国主,则当守中国;为百姓父母,则当卫百姓。

”请斩董宋臣以安人心。

后因蒙哥病死,忽必烈欲北归争夺汗位,才允准南宋右丞相贾似道秘密称臣纳贡后撤军。

贾似道转而谎报朝廷:“诸路大捷”,被加封卫国公,大权独揽。

继而度宗即位,耽于酒色,贾似道欺上瞒下,国事益乱。

文天祥奏疏无人理睬,只被派一闲差。

此后十几年中,文天祥断断续续出任瑞州知州、江西提刑、尚书左司郎,或半年或月余。

后来又因讥责贾似道而被罢官。

国难见臣忠忽必烈即帝位后,改国号为元,于公元1274年发20万元军水陆并进,直取临安。

南宋政权一片混乱,度宗死,仅4岁的赵隰即位,为恭帝。

谢太后临朝,要各地起兵“勤王”。

次年,任赣州(今江西赣州)知州的文天祥,散尽家资招兵买马,数月内组织义军三万,以“正义在我,谋无不立;人多势众,自能成功”的信心和勇气,开始了戎马生涯。

有关文天祥爱国故事

有关文天祥爱国故事

文天祥爱国故事有关文天祥爱国故事引导语:文天祥热爱自己的国家,宁死不屈,以身殉国,表现了崇高的民族气节。

是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与敬佩的,下面是有关文天祥爱国故事,欢迎大家阅读了解。

宁死不屈的文天祥爱国故事文天祥(1236-1283年),宋末元初人。

蒙古族侵略南宋时,他曾率领兵士保卫京城临安。

临安失守后,他转移到南方,与各将领抵抗敌人,保卫国家。

后来兵败被俘,在敌人面前,宁死不屈,终于壮烈牺牲。

文天祥的时代,正是蒙古族侵略南宋的时代。

1271年,元朝建立,派大军攻打南宋,临安危在旦夕。

文天祥虽然是个文官,但他认为自己既然是国家的一分子,就应当负起保卫祖国的责任。

1275年,他毅然变卖了家产,招兵买马,购买军粮。

百姓纷纷响应,加入他的抗敌队伍。

由于元军势力强大,文天祥和其他将领抵抗不住,不得不退守临安。

1276年,朝廷派他去和元军讲和,元军将领反而逼他投降,甚至威胁要把他杀死。

文天祥说道:“国家存在,我也存在;国家灭亡,我也灭亡。

你们就是把刀、锯、油锅放在我面前,我也不怕!”元军将领拿他没办法,只好把他扣留起来,再押送到大都去。

途中,文天祥得到一个船夫的协助,乘机逃脱。

他历经许多艰险,好不容易才回到了南方,重新组织抗元救国队伍,还打了几次胜仗,收复了一些失地。

1278年,文天祥在一次战役中,被元军俘虏了。

元军主帅劝文天祥投降,但被文天祥一口拒绝。

1279年,元军消灭了南宋的残余部队。

文天祥知道国家灭亡了,伤心欲绝,于是写下了一首诗,表达他以死报国的决心。

这首诗的最后两句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它的意思是:“自古以来,有哪一个人不会死去呢?死要死得有价值,让我们把红心留在史册上吧!”文天祥被押送到大都,关在地牢里。

元朝统治者劝文天祥说:“只要你投降,为我们出力,我们就让你享尽荣华富贵。

”可是,不管他们怎样威迫利诱,也无法动摇文天祥尽忠报国的决心。

文天祥在地牢里,受尽了折磨。

1283年,元朝统治者知道无法逼他投降,就下令把他杀了。

文天祥的故事通用15篇

文天祥的故事通用15篇

文天祥的故事文天祥的故事通用15篇文天祥的故事1文天祥是中国历史上十分著名的一个爱国英雄人物,无论敌人怎样的威逼利诱,他都坚决不会出卖自己的国家,所以,他宁死不屈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铭记于心,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中国名人文天祥宁死不屈的爱国故事,学习他的伟大爱国精神。

文天祥,宋理宗宝佑四年举进士第一,宋恭帝德佑元年(1275),元兵长驱东下,文于家乡起兵抗元。

次年,临安被围,除右丞相兼枢密使,奉命往敌营议和,因坚决抗争被拘,后得以脱逃,转战于赣、闽、岭等地,兵败被俘。

受俘期间,元世祖忽必烈以高官厚禄劝降,文天祥宁死不屈,从容赴义,生平事迹被后世称许,与陆秀夫、张世杰被称为“宋末三杰”。

宋理宗时期,奸相贾似道把朝政弄得一团糟,元世祖忽必烈便加快了兼并南方、统一全国的步伐。

宋理宗死后,他的儿子赵禥(qí)即位,就是宋度宗。

朝政大权还是掌握在贯似道手中.到了公元1274年,宋度宗生病死了,四岁的赵显(xiǎn)登基,成为宋恭帝。

第二年,元朝大将伯颜率大军威逼临安,形势危急,朝廷急忙下诏,要各地派兵勤王.可是各地几乎没有人响应,只有文天祥立即召募了义军一万余人。

文天祥,号文山,少有大志,博览群书,二十岁中进士,被宋理宗钦点为状元,主考官王应麟称赞他“忠肝如铁石。

”开庆年间,蒙古军队侵宋,文天祥屡次上书,主张抗敌,斥责权贵们惑主误国,竟遭猜忌和迫害,不得不在三十七岁正当盛年时就正式退休.当时有朋友劝他:“你这一万多乌合之众,去同蒙古兵打仗,正像羊入虎口,不会有什么好结果。

”文天祥激昂慷慨地回答说:“我岂能不知,但我这样做了,天下义士忠臣就会闻风而起,奋勇保卫国家。

”但文天祥带兵到临安后,因投降派的刁难,终于未能上前线抗敌,却被朝廷派到蒙古兵营,去与伯颜谈判投降之事。

当时宋恭帝年幼,朝廷大事都由他的祖母谢太后作主,谢太后见蒙古大军兵临城下,朝内又无抵挡的兵力,就派人到伯颜军营求和投降,伯颜是元朝的丞相,他提出他只能与宋室丞相等级的人谈判。

文天祥的英雄事迹(6篇)

文天祥的英雄事迹(6篇)

文天祥的英雄事迹文天祥的英雄事迹(6篇)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要用到事迹的情况还是蛮多的,事迹属于事务公文的一种,有弘扬正气,表彰先进,推动工作的作用。

那么事迹怎么拟定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文天祥的英雄事迹,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文天祥的英雄事迹1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战败被俘。

他坐了三年牢,一再拒绝敌人的投降劝说。

一天,元朝世祖忽必烈亲自前来劝降。

徐就任总理。

他没有动摇。

相反,他直截了当地说:“只有死而后已,我什么都不要”。

在行刑前,狱警走近他说:“温总理,如果你现在改变主意,你不仅可以避免死亡,而且可以成为总理。

”文天祥愤怒地喊道:“死啊,死啊,你说什么废话?“文天祥在南方慷慨牺牲,给世界留下了一首震撼人心的正义之歌。

文天祥的英雄事迹2永不投降的文天祥南宋断崖后,张洪帆向袁世祖请教如何对付文天祥。

袁世祖说:";谁没有忠诚的部长;命令张洪凡礼貌地对待文天祥,将文天祥送到大都(今天的北京),在惠通堂软禁,决心说服文天祥投降。

元朝世祖首先派南宋前宰相刘梦艳劝服文天祥投降。

文天祥见了刘梦妍大发雷霆,刘梦妍只好痛苦地离开。

元朝的世祖皇帝请向元朝投降的宋恭帝赵贤说服他投降。

文天祥跪在地上痛哭。

他对赵宪说:";盛佳,请回来,”赵贤无话可说,闷闷不乐地走了。

袁世祖非常生气,命令把文天祥的手绑起来,戴上木镣铐。

放进兵团的牢房。

文天祥被囚禁十多天后,狱卒松开了手:又过了半个月,他才卸下木枷锁。

元代宰相波罗亲自开庭审问文天祥。

文天祥被护送到枢密院大厅,骄傲地站着,只向马球鞠躬。

波罗命令文天祥跪下。

文天祥奋力挣扎,坐在地上不肯让步。

马球问文天祥:“什么;您目前还能说些什么;文天祥回答说:“我不知道;世界上有起有落。

这个国家历代都被杀戮过。

我忠于宋。

“我只想早点死”波罗大发雷霆,说,“如果你想死,我不会让你死的,我要把你关起来”文天祥并不害怕,说:“我不会让你死的。

”;我愿意为正义而死,我不怕坐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宁死不屈的文天祥名人故事
文天祥(1236-1283年),宋末元初人。

蒙古族侵略南宋时,他曾率领兵士保卫京城临安。

临安失守后,他转移到南方,与各将领抵抗敌人,保卫国家。

后来兵败被俘,在敌人面前,宁死不屈,终于壮烈牺牲。

文天祥的时代,正是蒙古族侵略南宋的时代。

1271年,元朝建立,派大军攻打南宋,临安危在朝夕。

文天祥虽然是个文官,但他认为自己既然是国家的一分子,就应当负起保卫祖国的责任。

1275年,他决然变卖了家产,招兵买马,购买军粮。

百姓纷纷响应,加入他的抗敌队伍。

由于元军势力强大,文天祥和其他将领抵抗不住,不得不退守临安。

1276年,朝廷派他去和元军讲和,元军将领反而逼他投降,甚至威胁要把他杀死。

文天祥说道:“国家存在,我也存在;国家灭亡,我也灭亡。

你们就是把刀、锯、油锅放在我面前,我也不怕!”元军将领拿他没规定,只好把他拘留起来,再押送到大都去。

途中,文天祥得到一个船夫的协助,乘机逃脱。

他历经许多艰险,好不容易才回到了南方,重新组织抗元救国队伍,还打了几次胜仗,收复了一些失地。

1278年,文天祥在一次战役中,被元军俘虏了。

元军主帅劝文天祥投降,但被文天祥一口回绝。

1279年,元军消灭了南宋的残余部队。

文天祥知道国家灭亡了,伤心欲绝,于是写下了一首诗,表达
他以死报国的决心。

这首诗的最后两句是: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它的意思是:“自古以来,有哪一个人不会死去呢?死要死得有价值,让我们把红心留在史册上吧!”
文天祥被押送到大都,关在地牢里。

元朝统治者劝文天祥说:“只要你投降,为我们出力,我们就让你享尽荣华富贵。

”可是,不管他们怎样威迫利诱,也无法动摇文天祥尽忠报国的决心。

文天祥在地牢里,受尽了折磨。

1283年,元朝统治者知道无法逼他投降,就下令把他杀了。

文天祥临死时,朝南方拜了几拜,沉痛地说:“我报答国家的时机,只能到此了。


文天祥热爱自己的国家,宁死不屈,以身殉国,表现了崇高的民族气节。

他的光芒事迹和伟大精神,至今仍然永垂不朽!
[宁死不屈的文天祥名人故事]相关文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