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9.1 美国 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9.1美国 重点知识汇总

第一节美国1.西半球包括北美洲和南美洲,两洲分界线为巴拿马运河。
一般把加拿大和美国称为北美,美国以南地区称拉丁美洲。
美国是西半球人口最多的国家,本土位于太平洋和大西洋之间,北、南与加拿大、墨西哥相邻。
除本土外,还包括北美洲西北部的阿拉斯加和太平洋中的夏威夷。
其人口3。
1亿,是世界第三大人口国,是发达国家是人口增长较快的国家,移民是美国人口增长较快的主要原因。
2.印第安人是美国土著居民(黄种人),各国移民经过长期的融合,在语言、文化和生活方式方面趋于一致。
在美国形成了美利坚民族,美国全称美利坚合众国,国旗为星条旗。
美国领土包括本土的48个州、一个特区和海外的阿拉斯加州和夏威夷州。
3.美国主要人种为白种人,黑种人次之。
在旧金山、洛杉矶和纽约有华人聚居的、富有中国特色的“唐人街”美国社会存在在种族歧视。
4.美国地形南北纵列分布,东:阿巴契亚山地为主;中:以平原为主;西:以山地为主,主要山脉有落基山等。
平原面积占全国一半以上,耕地面积占世界耕地面积的10%。
科迪勒拉山系是世界上最大山系。
美国绝大部分位于温带,地形南北纵列分布,平原面积占全国面积的一半,占世界耕地面积的1/10.。
密西西比河和五大湖为灌溉、航运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1)科迪勒拉山系是世界最大的山系,由多条平行山脉组成,纵贯北、南美洲的西部。
(2)密西西比河:是世界第四大河(3)五大湖:是世界最大的淡水湖群,各湖有水道相连,并通过劳伦斯河流入大西洋。
苏必利尔湖为面积最大的淡水湖。
密歇根湖全在美国境内。
(4)世界河流按长度排列:尼罗河、亚马孙河、长江、密西西比河。
美国大部分国土处在温带,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降水从东南沿海至西北内陆递减。
5.美国农业生产实现了专业化和机械化,形成农业带,主要农业带有玉米带、小麦带和乳畜带。
需进口热带农产品。
西部是蓄牧和灌溉农业区中部有玉米带东北部有乳蓄带。
该地区也是美国制造业带,城市人人口分布密集中部偏西南是小麦区,是其主要的粮食作物。
七年级地理下册9.1《美国》知识点+练习

1、位置与领土:⑴海陆位置: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南临墨西哥湾。
纬度位置――主体位于北温带。
夏威夷位于热带,阿拉斯加大部分位于寒带和亚寒带⑵领土由本土和阿拉斯加,夏威夷(海外州)三部分组成。
⑶、陆上邻国:南临墨西哥,北临加拿大。
2.移民国家⑴、居民主要是欧洲白人移民的后裔,有色人种主要是黑人,是非洲人的后裔。
人口主要分布在城市里。
美国境内的华人、华侨主要分布在洛杉机和旧金山。
印第安人是美国的土著居民。
各国移民移入美国后,经过长时间的融合,在语言、文化和生话方式等方面渐趋一致,形成统一的美利坚民族。
⑵城市:①首都-华盛顿;②最大城市(联合国总部)----纽约;③太平洋沿岸最大的城市、美国第二大城市---洛杉机(好莱坞和迪斯尼乐园);④有“硅谷”分布的城市 ----旧金山;⑤芝加哥--交通中心、美国第三大城市。
⑥底特律--汽车城;⑦休斯敦――航空城;⑧西雅图――波音城⑨匹兹堡--钢铁工业中心。
3.农业地区专业化⑴世界农业大国:是世界出口粮食最多的国家。
⑵农业生产实现了机械化和生产专门化(农业生产特点)如五大湖附近的乳畜带等,⑶地形分布特点:南北纵列分布,有三大地形区:西部高山,中部平原,东部是低缓的山地。
注意:科迪勒拉山系是世界上最大的山系。
.⑷降水量分布特征:降水由东部向西部递减。
⑸河流:密西西比河是美国第一大河,也是世界第四长河。
五大湖是世界最大的淡水湖群,其中苏比利尔湖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
河流和湖泊为农业提供了灌溉水源。
⑹美国农业带的分布是受到气候(气温和降水)、地形、土壤、人口(市场及劳动力)等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
4.世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⑴工业分布地区:①东北部地区(发展最早)——钢铁、机械、汽车、化工等工业。
②南部地区(新兴工业区)——石油、飞机、宇航、电子工业等。
③西部地区(硅谷分布地区)——宇航、电子、信息技术等工业。
⑵工业特点: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在创造产值、提供就业机会等方面占有重要地位。
七年级地理下册《美洲》第9.1节《美国》听课笔记

2024七年级地理下册《美洲》第9.1节《美国》听课笔记1.1 教师行为导入•教师首先播放一段关于美国自由女神像或好莱坞的电影片段,引起学生的兴趣。
•提问学生:“你们对美国的第一印象是什么?你们知道美国位于哪个大洲吗?”•简要介绍美国的地理位置和基本情况,为接下来的学习做铺垫。
教学过程1、美国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教师展示世界地图,让学生指出美国的位置,并解释其与加拿大、墨西哥的邻接关系。
•介绍美国的地形特点,如阿巴拉契亚山脉、落基山脉、密西西比河、五大湖等,并解释它们对美国气候和农业的影响。
•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美国的气候类型,如温带大陆性气候、地中海气候等,并说明它们在美国的分布情况。
2、美国的经济发展•讲述美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经济体的地位,并列举其主要工业部门和农业产品。
•介绍硅谷、华尔街等著名经济区域,并解释它们在美国经济中的重要作用。
•讨论美国的高科技产业和创新能力,以及这些产业对美国乃至全球经济的影响。
3、美国的文化特色•展示美国多元文化的图片和视频,如不同种族的美国人、流行文化元素等。
•介绍美国的节日文化,如感恩节、独立日等,并解释它们的起源和意义。
•引导学生讨论美国文化对全球文化的影响,以及美国文化中的开放性和包容性。
板书设计(提纲式)1.美国的地理位置•邻接国家•地理位置的重要性2.自然环境•地形特点•气候类型•对农业和气候的影响3.经济发展•主要工业部门和农业产品•著名经济区域•高科技产业和创新能力4.文化特色•多元文化•节日文化•对全球文化的影响作业布置•让学生写一篇短文,介绍美国的一个州或城市,包括其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经济发展和文化特色等方面。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美国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经济发展和文化特色等方面的特点。
•提醒学生关注美国的多元文化和创新精神,以及它们对美国社会和国际地位的影响。
1.2 学生活动•在导入环节,学生积极回答教师的问题,并对美国产生初步兴趣。
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9.1美国知识点归纳

美国1.范围:共有50个州,其中本土48个州和阿拉斯加州夏威夷州。
2.地理位置:(1)纬度位置:美国本土大部分处在北温带,只有阿拉斯加大部分位于北寒带,夏威夷州在热带。
(2)半球位置:美国位于北半球和西半球。
(3)海陆位置:本土西临①太平洋,东临②大西洋,北与加拿大相邻,南与墨西哥和③墨西哥湾相邻;阿拉斯加临北冰洋和太平洋;夏威夷位于太平洋北回归线附近。
3.移民国家:移民是美国人口增长的主要原因。
美国是世界第三人口大国。
人种主要为白种人;原住居民为印第安人;华人和华侨最多的城市是旧金山、洛杉玑和纽约。
4.地形:呈南北纵列分布,西部高大的高原和山地(落基山脉)、中部广阔的中央平原、东部低矮的山地(阿巴拉契亚山)。
平原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一半以上,耕地广大。
5.气候:美国气候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美国年降水量由沿海向内陆递减。
6.河流、湖泊:密西西比河是世界第四长河,五大湖是世界最大的淡水湖群。
密西西比河和五大湖为农业灌溉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美国在其优越的自然条件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农业,成为世界上的农业大国,许多农产品的生产量和出口量居世界前列。
美国是世界上出口农产品最多的国家。
7.主要农业带乳畜带、玉米带、小麦带、棉花带、亚热带作物带 8.美国的工业(1)世界高新技术产业的基地:美国是世界第一经济强国,工业现代化的程度高,工业部门齐全,产值世界前列,新产品种类丰富,产量大,许多工业产品量居世界前列,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工业国家,美国成为第一经济强国有一关键因素,美国始终注重发展知识经济,大力发展知识密集型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
目前,美国的经济增长主要来自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美国兴起最早、规模最大的高新技术产业中心是位于旧金山东南的硅谷。
9.资源消耗大国:美国发达的经济,是建立在大量消耗全球资源和破坏地球环境的基础之上的,因而美国也是世界最大的资源消耗国和废物排放国,应对世界资源和环境的可持②③①续发展负主要责任。
9.1美国 同步素材2(人教新课标七年级地理下册)

美国知识拓展 1落基山脉科迪勒拉山系中最主要的山脉。
位于加拿大境内的加拿大落基山脉,海拔2000~3000米,长期受到侵蚀,地势崎呕,气候寒冷,山麓密布针叶林,较高处则为山地苔原。
落基山在美国境内的一段是整个山系中最主要的部分,高度一般在3000米左右,最高峰埃尔伯特山海拔为4399米。
山脉东侧为北美中部大平原,因此比较起来,山势显得格外高峻。
美国落基山脉中的冰川、瀑布、峡谷、森林、湖泊、温泉、火山等自然风光,每年吸引许多游客。
这里还蕴藏了丰富的矿产,尤以金属矿突出,铜、铬、铀、银、铅锌等矿产量在美国均占重要地位。
落基山脉是北美洲东西部最大的分水岭,山脉东侧河流如密西西比河注入墨西哥湾。
山脉西侧的河流注入太平洋。
印第安人欧洲移民移入前北美洲的原住居民。
印第安人的头黑而直,皮肤是暗褐色的,眼睛深陷而呈黑色。
居住在平原的印第安人过着游牧生活,生活在山区的则打猎捕鱼,以后学会了种植玉米和烟草。
大批的欧洲殖民者来到美洲之后,侵占了印第安人久已开垦种植的土地,并把他们视为劣等民族,迫使他们放弃自己的风俗砂隘。
在欧洲人移入前,北美大陆约有loo多万印第安人,由于殖民者的屠杀,人口急剧减少到30万。
目前印第安人约有136万多,绝大多数住在偏僻荒凉的“保留地”中。
密西西比河发源于苏必利尔湖以西的伊塔斯喀湖。
西岸支流苏里河源于落基山麓,东岸支流以俄亥俄河最为重要,密西西比河流域过去是印第安人的故乡,“密西西比”源于印第安语,意为“大河”。
若以密苏里为源计算全长6200多千米,为世界第四长河,密西西比流域几乎包括了阿巴拉契亚山地与西部落基山地之间的全部地区,纵贯了中部大平原,面积达326.8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三位。
流域北部是美国乳畜业发达的地区,密苏里河流域是美国春小麦最集中的产地,中游是美国最大的玉米带,下游及三角洲又是美国的棉花专业带和水稻高产地区,因此整个流域是美国农牧业最发达的地区。
密西西比河航运价值很大,除干流外,约有40条文流可以通航,年货运量达4亿多万吨,占全国总量的一半以上,相当于11条铁路的货运量,成为世界航运最发达的水系之一。
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九章 复习知识点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第九章西半球的国家第一节美国知识点1 民族大熔炉1、领土组成和地理位置(二)地理位置:①半球位置:美国位于西半球、北半球;西半球包括北美洲和南美洲两个大洲,它们以巴拿马运河为界。
美国地处北美洲,属于北美洲的国家。
(美国跨北美洲和大洋州)②纬度位置:大部分位于30°N—49 °N之间,属中纬度北温带地区。
其中北极圈穿过阿拉斯加州,北回归线穿过夏威夷州,美国是一个地跨寒、温、热三带的国家③海陆位置:西临太平洋、东临大西洋、北临北冰洋、南临墨西哥湾(三)范围:④美国南邻墨西哥,本土北面以49 °N线和五大湖与加拿大为邻,美国西北部的阿拉斯加洲白令海峡与俄罗斯相望2、人口状况(1)美国人口约3.12亿,是西半球人口最多的国家,在世界居于第三位。
在美国众多人口中,印第安人是美国的土著民居。
(土地面积居世界第四位)(2)人种:白种人:占84﹪,来自欧洲黑种人:来自非洲,占13﹪黄种人:来自亚洲,华人集中在旧金山、纽约、洛杉矶。
美国的居民是以欧洲移民为主的白色人种,移民是美国人口增长较快的主要原因。
(3)民族构成:各国移民移居美国后,经过长时间融合,在语言、文化和生活方式等各个方面逐渐趋于一致,形成了美利坚民族(4)华人与华侨:美国的华人和华侨约有400万人,在旧金山、纽约和洛杉矶等城市还有华人聚居的、富有中华文化特色的“唐人街”知识点2 农业地区专业化(1)美国的地形特点及主要地形区(在课本77页图9.6中找出路基山脉、大平原、五大湖、密西西比河、阿巴拉契亚山脉并记住他们的位置)地形特点:呈南北纵列分布。
地形:以平原为主,平原占全国面积一半以上地势:东西高,中部低。
美国是世界上耕地面积最大的国家,占世界耕地面积的10%主要地形区:美国本土地形分为三大南北纵列带:西部是高大的科迪勒拉山系(世界最大的山系),中部是广大的平原,东部是低缓的山地(阿巴拉契亚山地)。
9.1美国 教案8(人教新课标七年级地理下册)

第九章西半球的国家第一节美国重点知识复习 2一、自然环境1、位置与范围:跨寒、温、热三带,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北临北冰洋。
2、领土组成:(1)本土部分;(2)两个海外洲:一个是临北冰洋、太平洋,北极圈穿过,跨北美洲和大洋州的阿拉斯加州;另一个是位于太平洋,北回归线穿过的夏威夷州。
(美国面积937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四位)3、地形区分布:(1)西部高山区:科迪勒拉山系北段—落基山脉、内华达山脉、海岸山脉(2)中部平原区:中央平原、大平原、墨西哥沿岸平原、大西洋沿岸平原(美国首都华盛顿就在这里)(美国平原面积占全国的一半以上,地形以平原为主)(3)东部山区:阿巴拉契亚山脉4、气候:西部:沿海狭长的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气候,在海拔较高的地方出现高原山地气候;中部:广阔的温带大陆性气候;东南部:亚热带季风气候。
美国降水从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
5、河流与湖泊:(1)大西洋水系:注入大西洋的河流主要有密西西比河,全长6020km,为世界第四长河。
(世界第一二三长河分别为非洲尼罗河、南美洲亚马逊河和中国的长江);(2)太平洋水系:注入太平洋的河流主要有科罗拉多河和哥伦比亚河;(3)东北部淡水湖群:包括苏必利尔湖、密歇根湖、休伦湖、伊利湖、安大略湖,为世界最大的淡水湖群。
其中密歇根湖属美国,其余四湖为美国和加拿大共有,苏必利尔湖为世界最大淡水湖。
6、资源:(1)矿产、森林、草原丰富。
(2)资源消耗量大,原因是:工业生产需求量大,再就是人们的高消费。
后果:①消耗全球大量能源,不利于能源的可持续发展。
②污染全球环境二、人文环境:1、居民:人口2.78亿,土著居民是印第安人。
移民的白人、黑人和亚洲的黄种人经过长时间的融合,形成统一的美利坚民族。
2、农业:(1)地位:世界上的农业大国,农业地区专业化程度较高。
(2)农业特点:机械化和专业化。
(3)主要农业带划分的依据:自然条件、市场需要;划分的农业带如图;好处:提高农业生产技术和生产效率。
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九章 西半球的国家知识点归纳

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知识点归纳第九章 西半球的国家第一节 美国1.范围:共有50个州,其中本土48个州和阿拉斯加州夏威夷州。
2.地理位置:(1)纬度位置:美国本土大部分处在北温带,只有阿拉斯加大部分位于北寒带,夏威夷州在热带。
(2)半球位置:美国位于北半球和西半球。
(3)海陆位置:本土西临①太平洋,东临②大西洋,北与加拿大相邻,南与墨西哥和③墨西哥湾相邻;阿拉斯加临北冰洋和太平洋;夏威夷位于太平洋北回归线附近。
3.移民国家:移民是美国人口增长的主要原因。
美国是世界第三人口大国。
人种主要为白种人;原住居民为印第安人;华人和华侨最多的城市是旧金山、洛杉玑和纽约。
4.地形:呈南北纵列分布,西部高大的高原和山地(落基山脉)、中部广阔的中央平原、东部低矮的山地(阿巴拉契亚山)。
平原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一半以上,耕地广大。
5.气候:美国气候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美国年降水量由沿海向内陆递减。
6.河流、湖泊:密西西比河是世界第四长河,五大湖是世界最大的淡水湖群。
密西西比河和五大湖为农业灌溉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美国在其优越的自然条件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农业,成为世界上的农业大国,许多农产品的生产量和出口量居世界前列。
美国是世界上出口农产品最多的国家。
7.主要农业带乳畜带、玉米带、小麦带、棉花带、亚热带作物带8.美国的工业(1)世界高新技术产业的基地:美国是世界第一经济强国,工业现代化的程度高,工业部门齐全,产值世界前列,新产品种类丰富,产量大,许多工业产品量居世界前列,是世②③ ①界上最发达的工业国家,美国成为第一经济强国有一关键因素,美国始终注重发展知识经济,大力发展知识密集型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
目前,美国的经济增长主要来自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美国兴起最早、规模最大的高新技术产业中心是位于旧金山东南的硅谷。
(2)三大工业区9.资源消耗大国:美国发达的经济,是建立在大量消耗全球资源和破坏地球环境的基础之上的,因而美国也是世界最大的资源消耗国和废物排放国,应对世界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负主要责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下册
第九章 西半球的国家
一、美国
1、移民国家
⑴移民国家:只有一个国家的主体人口为移民时,这个国家才能称为移民国家。
⑵人口:2000年为2.78亿
⑶人种构成:
①白种人——占主体
②黄种人——华人聚居的“唐人街”,印第安人的“保留地”。
③黑种人——仅次于白种人的第二大人种
⑷美国今天的成就不是某一个单一民族或种族创造的,它是世界人民集体劳动和智慧的结晶,是来自世界各地不同民族、种族的劳动人民共同创造了美国——美国的人口、美国的民族、美国的文化、美国的经济、美国的成就。
2、农业地区专业化
⑴美国国旗“星条旗”的含义:50颗白色五角星代表着组成美国的50个州;13道红白相间的条纹代表着美国最初的13个州;国旗上的红色代表着强大和勇气,白色代表着纯洁和清白,蓝色代表着警惕、正义和坚忍不拔。
⑵自然条件(P82中的图9.5)
种族歧视
⑶世界上的农业大国(P85中的图9.9)
①地位:许多农产品生产量和出口量居世界前列,是世界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
②特点:机械化和专业化,效率高,产量大。
③主要的农业带:乳畜带、棉花带、玉米带、小麦区
④实行农业专业化生产的好处:可以充分利用各地区的自然条件,最大限度地发挥自然环境的优势。
形成规模经济效益;同时可以大规模进行机械化生产,更广泛地使用高新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农产品产量,提高农产品质量。
3、世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P86中的图9.12)
⑴工业特点:体系完整,产品种类齐全,产量大,技术先进,是世界上工业最发达的国家。
⑵工业分布:东北部地区、南部地区、西部地区。
⑶工业中心:纽约、芝加哥、旧金山、底特律等。
⑷高新技术产业
①产业中心:旧金山东南的“硅谷”,因大量生产电子工业的基本材料——硅片而得名,美国兴起最早、规模最大。
②促进作用:带动经济增长、增加就业。
⑸主要城市
华盛顿:首都,位于哥伦比亚特区。
纽约:美国人口最多的城市,也是最大的港口城市,世界四大金融中心之一。
洛杉矶:美国太平洋沿岸的最大港口城市和经济、文化中心。
旧金山:又名圣弗朗西斯科,是世界著名的三大天然良港之一。
4、资源消耗大国
⑴世界最大的资源消耗国和废物排放国。
美国是世界上第一经济强国,美国人的生活水平也居世界前列。
美国发达的经济,是建立在大量消耗全球资源和破坏地球环境的基础之上,因而美国是世界最大的资源消耗国和废物排放国。
⑵对世界资源、环境的影响
世界市场全球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