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八年级数学上册最短路径问题

合集下载

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上第十三章134 课题学习 最短路径问题

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上第十三章134 课题学习 最短路径问题

13.4 课题学习最短路径问题1.最短路径问题(1)求直线异侧的两点与直线上一点所连线段的和最小的问题,只要连接这两点,与直线的交点即为所求.如图所示,点A,B分别是直线l异侧的两个点,在l上找一个点C,使CA+CB最短,这时点C是直线l与AB的交点.(2)求直线同侧的两点与直线上一点所连线段的和最小的问题,只要找到其中一个点关于这条直线的对称点,连接对称点与另一个点,则与该直线的交点即为所求.如图所示,点A,B分别是直线l同侧的两个点,在l上找一个点C,使CA+CB最短,这时先作点B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B′,则点C是直线l与AB′的交点.为了证明点C的位置即为所求,我们不妨在直线上另外任取一点C′,连接AC′,BC′,B′C′,证明AC+CB<AC′+C′B.如下:证明:由作图可知,点B和B′关于直线l对称,所以直线l是线段BB′的垂直平分线.因为点C与C′在直线l上,所以BC=B′C,BC′=B′C′.在△AB′C′中,AB′<AC′+B′C′,所以AC+B′C<AC′+B′C′,所以AC+BC<AC′+C′B.【例1】课本P85页问题1练习、如图,小河边有两个村庄A,B,要在河边建一自来水厂向A村与B村供水.(1)若要使厂部到A,B村的距离相等,则应选择在哪建厂?(2)若要使厂部到A,B两村的水管最短,应建在什么地方?2.运用轴对称解决距离最短问题运用轴对称及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性质,将所求线段之和转化为一条线段的长,是解决距离之和最小问题的基本思路,不论题目如何变化,运用时要抓住直线同旁有两点,这两点到直线上某点的距离和最小这个核心,所有作法都相同.警误区利用轴对称解决最值问题应注意题目要求根据轴对称的性质、利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通过比较来说明最值问题是常用的一种方法.解决这类最值问题时,要认真审题,不要只注意图形而忽略题意要求,审题不清导致答非所问.3.利用平移确定最短路径选址【例2】P86页问题2【课堂检测】课本P93页、15题。

13.4课题学习 最短路径问题 课件(共31张PPT) 初中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13.4课题学习  最短路径问题   课件(共31张PPT)  初中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B A∙
l C
B′
【探究2】如图,A 和 B 两地在一条河的两岸,现要在河上 造一座桥 MN. 桥造在何处可使从 A 到 B 的路径 AMNB 最 短(假定河的两岸是平行的直线,桥要与河垂直)?
如图所示:将河的两岸看成两条平行线 a 和 b,N 为直线 b上的一个动点,MN 垂直于直线 b,交直线 a 于点 M.当 点 N 在什么位置的时候,AM+MN+NB 的值最小?
P 地把河水引向 M、N 两地.下列四种方案中,最节省材料的是( D )
A.
B.
C.
D.
解析:依据垂线段最短,以及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可得最节省材料的是:
故选:D.
练习 6 如图所示,某条护城河在 CC 处直角转弯,河宽均为 5m,
从 A 处到达 B 处,须经过两座桥(桥宽不计,桥与河垂直),设 护城河以及两座桥都是东西、南北方向的,如何选址造桥可使从 A 处到 B 处的路程最短?请确定两座桥的位置.
∵在△A′N′B中,A′B<A′N′+BN′,
∴A′N+NB<A′N′+BN′.
A
即A′N+NB+MN<A′N′+BN′+M′N′. A′ ∴AM+NB+MN<AM′+BN′+M′N′.
即AM+NB+MN的值最小.
M′
M
N′ N
B
a b
练习 1 如图所示,军官从军营 C 出发先到河边(河流用 AB 表示)饮马,再 去同侧的 D 地开会,应该怎样走才能使路程最短?你能解决这个著名的“将
A
点C,则点C 即为所求的位置, 可以使得 AC+BC 的值最小.

2024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第13章第4节课题学习 最短路径问题

2024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第13章第4节课题学习 最短路径问题

使MN ⊥ m, 且AM 交直线n 于点N,过点N作NM ⊥
+MN+NB 最小
m 于点M,连接AM
感悟新知
特别解读 解决连接河两边两地的最短路
径问题时,可以通过平移桥的方法 转化为求直线异侧两点到直线上一 点所连线段的和最小的问题.
知2-讲
感悟新知
知2-练
例4 如图13.4-5,从A 地到B 地要经过一条小河(河的两岸 平行),现要在河上建一座桥(桥垂直于河的两岸),应 如何选择桥的位置才能使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课堂小结
设计最短路径 设计最短路径
两点在直 线异侧
两点在直 线同侧
利用轴对称转换
解:如图13 .4 -2,作点B 关于l 的对称点B1,连接 AB1交l 于点M,连接BM, 此时AM+BM 最短,则点 M 即为所求的分支点.
感悟新知
知1-练
1-1.如图,在正方形网格中有M,N 两点,在直线l 上求一 点P 使PM+PN 最短,则点P应选在( C ) A.A 点 B.B 点 C.C 点 D.D 点
四边形P M N Q周 长的最
小值为 P′Q′+ PQ 的值

线的交点即为点M,N
感悟新知
知1-讲
特别解读 1.直线异侧的两点到直线上一点的距离的和最短的问
题是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来设计的. 2.直线同侧的两点到直线上一点的距离的和最短的问
题依据两点:一是对称轴上任何一点到一组对称 点的距离相等;二是将同侧的两点转化为异侧的 两点,依据异侧两点的方法找点.
感悟新知
知1-练
例1 [情境题 生活应用]某供电部门准备在输电主干线l 上连 接一个分支线路,分支点为M,同时向新落成的A,B 两个居民小区送电.

八年级数学上册 最短路径问题 人教版

八年级数学上册   最短路径问题  人教版

核心素养 利用轴对称和平移解决最短路径问题,让学生体会图形
的变化在解决最值问题中的作用,感悟转化思想. 例11 如图13-4-20,在由边长为1个单位长度的小正方
形组成的网格中,请分别在AB,AC上找到点E,F,使四边 形PEFQ的周长最小.
图13-4-20
解:如图13-4-21,分别作点P关于AB,点Q关于AC的对称 点P′,Q′,连接P′Q′,交AB于点E,交AC于点F,则E,F即 为所求.
图13-4-8
思路导图:
作点P关于BC的对称点
利用轴对称,求线段和最小
解:如图13-4-9,作点P关于BC的对称点P′,连接P′Q, 交BC于点M,M是所求的点.
图13-4-9
题型二 求线段和的最小值 例6 如图13-4-10,△ABC为等边三角形,高AH=10 cm, P为AH 上一动点,D为AB的中点,求PD+PB的最小值.
A.转化思想 B.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C.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D.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与它不相邻的任 意一个内角
解析:∵点B和点B′关于直线l对称,且点C在l上, ∴CB=CB′.又∵AB′交l于点C,且两条直线相交只有 一个交点,∴CB′+CA的长度最短,即CA+CB的值 最小.此最短路径问题运用了“两点之间,线段最 短”,体现了转化思想,验证时运用了三角形的两 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故选D.
考点一 线段和最小问题 例9 (贵州黔南中考)如图13-4-17,直线l外不重合的两点A, B,在直线l上求作一点C,使得AC+BC的长度最短.作法为: ①作点B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B′;②连接AB′与直线l相交于点 C,则点C为所求作的点.在解决这个问题时没有运用到的 知识或方法是( D )

八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课件:1最短路径问题

八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课件:1最短路径问题

将点B“移”到l 的另一侧B′
处,满足直线l 上的任意一点
A
·
C,都保持CB 与CB′的长度
相等?
B
·
l
探究 活动 1
问题2 如图,点A,B 在直线l 的同侧,点C 是直 线上的一个动点,当点C 在l 的什么位置时,AC 与CB 的和最小?
B
追问2 你能利用轴对称的 A
·
有关知识,找到上问中符合条
·
件的点B′吗?
l
探究 活动 1
问题2 如图,点A,B 在直线l 的同侧,点C 是直 线上的一个动点,当点C 在l 的什么位置时,AC 与CB 的和最小?
作法:
(1)作点B 关于直线l 的对称
A
·
点B′;
(2)连接AB′,与直线l 相交
C
于点C.
则点C 即为所求.
B
·
l B′
探究 活动 1
问题3 你能用所学的知识证明AC +BC最短吗?
即 AC +BC 最短.
B′
探究 活动 1
证明AC +BC 最短时,为什么要在直线l 上任取一 点C′(与点C 不重合),证明AC +BC <AC′
+BC′?这里的“C′”的作用是什么?
若直线l 上任意一点(与点 C 不重合)与A,B 两点的距离 和都大于AC +BC,就说明AC + BC 最小.
N
A/
P
Q
B/
A
M
B
l
探究 活动 3
(造桥选址问题)如图,A和B两地在一条河的 两岸,现要在河上造一座桥MN,桥造在何处可使 从A到B的路径AMNB最短?(假定河的两岸是平 行的直线,桥要与河垂直。)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3.4最短路径问题教案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3.4最短路径问题教案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最短路径问题》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如何找到两点之间最短路线的情况?”比如,从家里到学校,你们是如何选择路线的?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最短路径的奥秘。
-理解并掌握平面内两点间最短路径的证明过程;
-学会灵活运用不同的数学方法求解最短路径问题;
-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模型,并能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进行求解。
举例解释:
(1)在讲解平面内两点间最短路径的证明过程时,学生可能会对几何图形的构造和证明方法感到困惑。此时,教师需要通过图示和实际操作,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证明过程。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对最短路径问题的兴趣还是比较高的。通过导入新课时的生活实例,他们能够较快地进入学习状态,这让我感到很高兴。不过,我也注意到在理论介绍和案例分析阶段,部分学生对一些概念的理解还存在困难,尤其是证明平面内两点间直线最短的部分。
在讲授新课的过程中,我尽量用简单的语言和生动的图示来解释概念,希望让学生更容易理解。但实践证明,对于一些抽象的几何证明,仅靠语言和图示还不够,我应该在以后的课堂中增加一些动手操作的机会,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几何图形的变化,从而加深理解。
5.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地图上的最短路线、工程选址等。
二、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的几何直观与空间观念,通过探究最短路径问题,提高学生对平面几何图形的认识和理解;
2.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发现数学模型,提高数学应用意识;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与分析能力,通过最短路径问题的求解过程,学会运用数学逻辑推理和证明方法;

人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第十三章 课题学习 最短路径问题

人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第十三章 课题学习 最短路径问题

l
都保持CB 与CB′的长度相等?
利用轴对称,作出点B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B′.
探究新知
13.4 课题学习 最短路径问题/
作法:
B
(1)作点B 关于直线l 的对称点B′; A
C
(2)连接AB′,与直线l 相交于点C.
l
则点C 即为所求.
B′
探究新知
13.4 课题学习 最短路径问题/
问题3:你能用所学的知识证明AC +BC最短吗?
接GF,与河岸相交于E ′,D′.作DD′,EE′即为桥. C
DF
理由:由作图法可知,AF//DD′,AF=DD′, 则四边形AFD′D为平行四边形,
C′ D ′
于是AD=FD′, 同理,BE=GE′,
E E′
由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可知,GF最小.
BG
课堂检测
13.4 课题学习 最短路径问题/
拓广探索题
巩固练习
13.4 课题学习 最短路径问题/
如图,已知牧马营地在P处,每天牧马人要赶着马群先到河 边饮水,再带到草地吃草,然后回到营地,请你替牧马人 设计出最短的放牧路线.
解:如图AP+AB即为最 短的放牧路线.
探究新知
13.4 课题学习 最短路径问题/
知识点 2 利用平移知识解决造桥选址问题 如图,A和B两地在一条河的两岸,现要在河上造一座桥 MN.桥造在何处可使从A到B的路径AMNB最短(假定河的两岸 是平行的直线,桥要与河垂直)?
解:连接AB,与直线l相交于一点C.
A
C
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
l
短”,可知这个交点即为所求.
B
探究新知
13.4 课题学习 最短路径问题/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13.4 最短路径问题 课件(共56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13.4    最短路径问题   课件(共56张ppt)

求解原理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将军饮马问题的应用 将军饮马问题有什么特点? 如何发现并解决将军饮马问题?
美术字与轴对称
利用轴对称设计图案
利用轴对称设计图案
等腰三角形中相等的线段
复习巩固 下列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吗?如果是,找出它们的对称轴 .
复习巩固 画出下列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复习巩固
如图,D,E 分别是AB,AC 的中点,CD⊥AB,垂足为 D,BE⊥AC,垂足为E .求证AC =AB .
一开始的时候我们就讨论过点A,B在直线异侧的情况, 你还记得是怎么做的吗? 连接两点,交点就是所求 同侧的情况也能直连接两点吗?不行
探究
如图,点A,B 在直线l 的同侧,点C 是直线上的一个动点 ,当点C 在l 的什么位置时,AC 与CB 的和最小?
能不能把点在同侧的问题转化 为点在异侧的问题呢? 提示:将点B“移”到l 的另一侧 B′处,得满足直线l 上的任意一 点C,都保持CB 与CB′的长度相 等 你.想到怎么做了吗?
如图,A、B两地在一条河 的两岸,现要在河上建一座 桥MN,桥造在何处才能使 从A到B的路径AMNB最短 ?(假设河的两岸是平行的 直线,桥要与河垂直)
你能把这个问题抽象成一 个数学问题吗?
抽象
可以把河的两岸看成两条平行线a和b, N为直线b上的一个动点,MN 垂直于直线b,交直线a于点M, 当点N在直线b的什么位置时,AM+MN+NB最小?
,同时向 A,B 两个居民小区送电 .
(2) 如果居民小区 A,B 在主干线 l 的同旁,如图(2) 所示
,那么分支点 M 在什么地方时总线路最短?在图上标注位置,
并说明理由 .
作A的对称
点可以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图,点A,B是直线l同侧不重合的两点,在直线l上求作一点C,使得
AC+BC的长度最短.作法:①作点B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B′;②连接AB′,与直
线l相交于点C,则点C为所求作的点.在解决这个问题时没有用到的知识或方
法是( )
A.转化思想 B.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B A∙
C.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l
∙B
题转化为“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来解决,该
A∙
过程用到了“转化思想”,“两点之间,线段
l
C
最短”,验证是否为最短距离时利用了三角形
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B′
随堂练习 2
两棵树的位置如图所示,树的底部分别为点A,B,有一只昆虫沿着A至B的路径在 地面爬行,小树的树顶D处有一只小鸟想飞下来抓住小虫后,再飞到大树的树顶C 处,问小虫在AB之间何处被小鸟抓住时,小鸟飞行路程最短,在图中画出该点的 位置.
1、直线异侧的两点到直线上一点距离和最短的问题.
如图,点A,B分别是直线l异侧的两个点,在直线l上找一点C使得AC+BC的值最 小,此时点C就是线段AB与直线l的交点.
A∙
C l
∙B
新知探究
知识点2
2、直线同侧的两点到直线上一点距离和最短的问题.
如图,点A,B分别是直线l同侧的两个点,在直线l上找一点C使得AC+BC的值 最小,这时先作点B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的B′,连接AB′交直线l于点C(也可以作 点A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A′,连接A′B交直线l于点C),此时点C就是所求作的点.
C
∵A′C=AC=BD,
在△A′CE和△BDE中, ∠A′CE=∠B′C=BD,
则△A′CE≌△BDE(AAS),CE=DE,A′E=BE.
∴点E是CD的中点.
∴AE=600,则AE+BE=A′E+BE=1200.
ED B
最短路径问题
13.4.2 最短路径问题
新知探究 知识点1
如图,作出点B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B′,利用轴对称的性质可知:对于直线l上 的任意一点C均满足BC=B′C.此时,问题转化为:当点C在直线l的什么位置时, AB+B′C的值最小?
∙B
A∙
你能证明这个结论吗

l
C
∙ B′
容易得出:连接AB′交直线l于点C,则点C即为所求.
新知探究
证明:在直线l上任意取一点C′(不与点C重合),连接AC′,BC′,B′C′.
由轴对称的性质可得:BC=B′C,BC′=B′C′,
则AC+BC=AC+B′C=AB′,AC′+BC′=AC′+B′C′.
在△AB′C′中,AB′<AC′+B′C′, 所以AC+BC<AC′+B′C′. 由点C′的任意性可知,AC+BC的值是 最小的,故点C的位置符合要求.
∙B A∙
C′ C
l
∙B′
∙B A∙
l C
B′
学习目标
1、利用轴对称、平移等变化解决简单的最短路径问题. 2、体会图形的变化在解决最值问题中的作用,感受由实 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思想.
课堂导入
思考:(造桥选址问题)如图,A和B两地在一条河的两岸,现要在河上造 一座桥MN,桥造在何处可以使得从A到B的路径AMNB最短?(假定河是平 行的直线,桥要与河垂直)
B A
l
新知探究
这是个实际问题,你能用自己理解的语言描述一下吗? 如图所示:将A,B 两地抽象为两个点,将河l抽象为一条直线.
∙B A∙
l
那你能用数学语言说明这个问题所表达的意思吗?
新知探究
如图: 点A,B分别在直线l的同侧,点C是直线l上的一个动点,当点C在什么
位置的时候,AC+BC的值最小?
最短路径问题
13.4.1 最短路径问题
知识回顾 如图,从点A到点B有四条路线可选,哪一条是最近的?
容易得出,路径(3)是最近的. 依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知识回顾
如图,点A是直线l外一点,点A到直线l的所有路线中,哪一条是最
短的?
A

(1)
(3)
(2)

l
容易得出,(2)是最短的.
依据“垂线段最短”.

A.900
B.1200
C.1500
D.1800
C
D
A
B
拓展提升 1
分析:“牧童从A处把牛牵到河边饮水再回家,
C
D
最短距离”可以转化为“点A,B均在河边CD
的同侧,请在河边CD上找一点E,使得AE+BE
的值最小”.
A
B
根据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点E比较容易找出, 那AE+BE的值应该是多少呢?
拓展提升 1
分析:上述题目可以描述为,点C,D为线段AB
E
同侧的两点,在线段AB上找到一点E使得
CE+DE的值最小.
C
D
B
随堂练习 3
如图,在等腰Rt△ABC中,D是BC边的中点,E是AB边上的一动点,要使 EC+ED最小,请找点E的位置.
A
解:如图所示,作点D关于线段AB的对称点D′, 连接CD′交线段AB于点E,则点E即为所求,也 就是使得EC+ED最小的位置.
A∙
C
∙B
l B′
新知探究
跟踪训练
如图,A,B两个小镇在河的同侧,现要在笔直的河边a上修建一个自来水厂分别向 两个镇供水,如何选择自来水厂的位置,可使用的水管最短?
解:如图,作点B关于河边a的对称点B′,连 接AB′交河边a于点P,则点P所在的位置为所 求的自来水厂的位置.
A∙
∙B
P∙
a

B′
随堂练习 1
A∙
M
A′
∴AM+NB+MN<AM′+BN′+M′N′.
N
即AM+NB+MN的值最小.
M′ a
b N′
∙B
新知探究 知识点2 两点一线型问题
如图,在直线l1和直线l2上分别找到点M,N,使得△PMN的周长最小. l2
∙P
l1
新知探究 知识点2 两点一线型问题
如图,在直线l1和直线l2上分别找到点M,N,使得△PMN的周长最小.
新知探究 知识点1 造桥选址问题
这是个实际问题,你能用自己理解的语言描述一下吗? 如图所示:将河的两岸看成两条平行线a和b,N为直线b上的一个动点,MN垂 直于直线b,交直线a于点M.当点N在什么位置的时候,AM+MN+NB的值最小?
A∙
M
a
b
N
∙B
新知探究
分析: 由于河宽是固定的,则MN的大小是固定的.当AM+MN+BN的值最小时,也 即AM+BN的值最小.
新知探究 知识点1
1、直线异侧的两点到直线上一点距离和最短的问题.
如图,点A,B分别是直线l异侧的两个点,在直线l上找一点C使得AC+BC的值最 小,此时点C就是线段AB与直线l的交点.
A∙
C l
∙B
新知探究
知识点2
2、直线同侧的两点到直线上一点距离和最短的问题.
如图,点A,B分别是直线l同侧的两个点,在直线l上找一点C使得AC+BC的值 最小,这时先作点B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的B′,连接AB′交直线l于点C(也可以作 点A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A′,连接A′B交直线l于点C),此时点C就是所求作的点.
随堂练习 2
解:如图,作点C关于AB的对称点C′,连接DC′ 交AB于点E,则点E即为所求. 也可作点D关于AB的对称点D′,连接CD′同样交 AB于点E的位置,则点E即为所求.
随堂练习 3
如图,在等腰Rt△ABC中,D是BC边的中点,E是AB边上的一动点,要使
EC+ED最小,请找点E的位置.
A
课堂导入
思考:相传古希腊亚历山大里亚城里有一位久负盛名的学者,名叫海伦.有 一天,一位将军专程拜访海伦,求教一个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 从图1中的A地出发,到一条笔直的河边l饮马,然后到B地.到河边什么地方 饮马可使他所走的路线全程最短? 精通数学、物理学的海伦稍加思索,利用轴对称的知识回答了这个问题.这 个问题后来被称为“将军饮马问题”.
A∙
M
a
b
N
∙B
你能用几何语言将上述的问题重新表达吗?
新知探究
如图: 直线a,b满足a//b,点A,点B分别在直线a,b的两侧,MN为直线a, b之间的距离,则点M,N在什么位置的时候,满足AM+MN+NB的值最小.
A∙
M
a
b
N
∙B
新知探究
分析: 将AM沿着与直线a垂直的方向平移,点M移动到点N,点A移动到点A′, 则AA′=MN,AM+NB=A′N+NB.此时问题转化为,当点N在直线b的什么位置时, A′N+NB的值最小.
P2
l2
N ∙P
l1 M
P1
新知探究 知识点3 两点两线型问题
如图,在直线l1和直线l2上分别找到点M,N,使得四边形PQMN的周长最小.
l2
∙Q ∙P
l1
新知探究 知识点3 两点两线型问题
如图,在直线l1和直线l2上分别找到点M,N,使得四边形PQMN的周长最小.
作法:分别作点P,Q关于直线l1,l2的对称点P1, Q1,连接P1Q1分别交直线l1,l2于点M,N,则 点M,N即为所求.
D.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与它不相邻的任意一个内角
C
B′
随堂练习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