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科常规体格检查法

合集下载

针灸科常规体格检查法

针灸科常规体格检查法

02
检查方法与步骤
望诊
全身状态
观察患者的全身状态,包括体 型、肌肉松弛程度、面色、舌
质颜色、舌苔等。
局部望诊
观察患者的局部症状,包括疼痛 、肿胀、皮肤颜色、溃疡等。
望排出物
观察患者的排出物,包括痰液、呕 吐物、大小便等,以了解病情。
问诊
疾病起因
了解患者疾病起因,包括感受 寒邪、湿邪、、发热、恶寒、咳嗽等。
病史
询问患者既往病史、家族病史 等,以了解病情。
闻诊
听声音
听患者的声音、咳嗽声音、呼吸声音等,以了解病情。
嗅气味
嗅患者的排出物、身体气味等,以了解病情。
切诊
脉诊
切脉判断脉象,以了解病情。
触诊
触摸患者身体,了解局部感觉异常情况。
按诊
按压疼痛点
根据治疗需要,合理安排患者体位,使其能够充分暴露针 灸部位,同时注意保暖和舒适度。
注意切勿弄错部位和方法
在针灸前,认真核对穴位名称和部位,确认无误后再进行针 灸操作。
根据针灸科常规体格检查方法进行操作,切勿随意更改或省 略检查步骤,以确保检查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低血压可伴有头晕、乏力等症状,可能是低血压病等 疾病的体征之一。
高血压可伴有头痛、头晕等症状,可能是高血压病等 疾病的体征之一。
颈部淋巴结肿大可伴有疼痛和发热等症状,可能是感 染等疾病的体征之一。
04
异常体格检查结果分析
异常生理功能指标
血压异常
高血压和低血压的常见病因包括 心血管疾病、内分泌疾病等。针 灸科医生需根据患者病史和其他 检查结果综合判断,提出相应的 治疗建议。
常见的肌肉骨骼系统异常包括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和关节炎等。针灸科医生需 根据患者病史和其他检查结果,判断肌肉骨骼系统异常的原因,并制定相应的治 疗计划。

针灸科住院病历范文

针灸科住院病历范文

针灸科住院病历范文【病历】。

姓名,张三性别,男年龄,45岁科室,针灸科床号,301。

主诉,右腰痛半年,加重1周。

现病史,患者自述右腰部疼痛半年余,间断发作,无明显诱因,疼痛性质为隐痛,伴有酸胀感,活动后加重。

近1周来疼痛加重,伴有右下肢放射痛,伴有麻木感,夜间睡眠受影响。

无发热、无恶心、无呕吐。

无大小便异常。

既往史,否认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史。

个人史,饮食起居无异常。

体格检查,患者面色苍白,自主呼吸,心率80次/分,血压120/80mmHg,体温36.5℃。

右腰部有明显压痛,右下肢肌力减弱,右下肢酸痛明显,右下肢腓肠肌反射减弱。

辅助检查,腰椎MRI示,L4/5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根。

诊断,右腰痛,腰椎间盘突出症。

治疗方案,采用针灸治疗,配合中药熏洗。

针灸治疗方案,选取足太阳膀胱经穴,如肾俞(BL23)、大肠俞(BL25)、承山(BL62)、委中(BL40)、阳陵泉(GB34)、阳关(SI3)等穴位,采用毫针,每次留针20分钟,每周3次,连续治疗4周。

中药熏洗方案,采用艾叶、红花、川芎、当归、白芷等药物,煎煮后用布包裹患处,每日熏洗30分钟,每周5次,连续治疗4周。

观察指标,观察患者疼痛程度、活动功能、睡眠情况等。

处理过程,患者配合治疗,每次针灸治疗后疼痛减轻,右下肢酸痛感明显减轻,夜间睡眠明显改善。

出院指导,患者出院后需继续配合针灸治疗,注意休息,避免劳累,不要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避免久坐或久站,避免扭伤腰部,注意保持腰部温暖。

复诊时间,下周三复诊。

【签名】主治医师,李四时间,20XX年X月X日。

【总结】。

本例患者因右腰痛半年,加重1周入院,经详细检查诊断为右腰痛,腰椎间盘突出症。

采用针灸治疗,配合中药熏洗,患者症状明显改善,疼痛减轻,活动功能明显改善。

出院后继续配合治疗,预后良好。

针灸科规章制度

针灸科规章制度

针灸室工作制度1、接诊病人医师应态度和蔼、语言亲切,向患者详细了解病情,明确诊断,严格掌握适应症和禁忌症。

2、严格执行无菌操作,1人1穴1针,针具必须一次性使用,对针刺穴位应进行常规消毒。

3、经常检查针具是否完好,为针具有弯曲变形、脱柄、针尖带钩、生锈者应及时更换。

4、对初次接受针灸的患者,如情绪紧张时,要先做好解释工作,消除患者疑虑,争取患者积极配合,对留针患者,应注意观察病情变化,术者不得离开岗位。

5、严格遵守针灸操作规程,注意解剖部位,取穴准确,操作敏捷轻柔,取针后要仔细查点针数,严防漏针,防止发生意外。

6、采用措施预防晕针,对发生滞针、断针、折针、出血、血肿等意外情况应立即处理。

7、施灸和拔火罐时要防止烫伤。

8、使用电针时,应首先检查器械是否完好,输出是否正常,治疗前后都应将开关关闪,输出扭旋至零位。

并根据病情,选用波型和适当的强度。

9、进修人员及实习学员施行针灸术时,必须在针灸医师的指导下进行,不得独立操作。

10、针灸室工作人员应坚持岗位学习和临床科研,定期参加学术活动和学术交流,努力提高服务质量。

11、工作人员及患者严禁在工作室内吸烟和喧哗,针灸室光线应当充足,温度适宜、空气新鲜,暴露部位应当做好帘布隔档。

12、下班时,关闭电源,关好门窗、水源、电灯。

篇二:针灸科规章制度针灸科规章制度1、医师应态度和蔼、语言亲切,向病员详细了解病情,认真填写病案,明确诊断,掌握适应症和禁忌症。

2、严格执行无菌操作,1人1穴1针,针具必须严格消毒,对针刺穴位应进行常规消毒。

3、经常检查针具是否完好,为针具有弯曲变形、脱柄、针尖带钩、生锈者应及时修理或更换。

4、对留针病员,应注意观察病情变化,术者不得离开岗位。

5、严格遵守针灸操作规程,应取穴准确,操作敏捷轻柔,取针后要仔细查点针数,严防漏针。

6、对发生带针、滞针、折针、出血、血肿等意外情况应立即处理。

7、施灸和拔火罐时要防止烫伤。

8、使用电针时,应首先检查器械是否完好,输出是否正常,有无接地装置,治疗完毕应将开关关闪,输出扭旋至零位。

针灸科常见病临床路径

针灸科常见病临床路径

神经根型颈椎病诊断:主要依据有:1.具有较典型的根性症状包括麻木及疼痛等,且其范围与颈脊神经所支配的区域相一致。

2.压颈试验与上肢牵拉试验多为阳性,痛点封闭无显效,但诊断明确者勿需做此试验。

3.影像学检查X线平片可显示颈椎曲度改变、椎节不稳及骨刺形成等异常所见,MRI检查可清晰地显示局部的病理解剖状态,包括髓核的突出与脱出、脊神经根受累的部位与程度等。

鉴别诊断:1.尺神经炎鉴别要点:①肘后尺神经沟压痛:位于肘关节后内侧的尺神经沟处多有较明显的压痛,且可触及条索状的变性的尺神经。

②感觉障碍:其感觉障碍分布区较第8颈神经分布区为小,前臂尺侧多不波及。

③对手部内在肌的影响:尺神经严重受累时,常呈典型的“爪形手”(图5);腕部尺神经管的Tinel征多为阳性(图6)。

主要是因为骨间肌受累,使掌指关节过伸及指间关节屈曲所致,尤以环指及小指为明显。

④影像学改变:可参考X线平片(尺神经炎患者的颈部X线片多属阴性,但肘关节部X线片,尤其是伴有畸形者可能有阳性所见)、病史及既往史等。

2.正中神经受损鉴别要点:①感觉障碍:如图7所示,其感觉障碍分布区主要为背侧指端及拇、示、中指掌侧处,而前臂部则多不波及。

②肌力改变:手部肌力减弱,外观呈“猿手”畸形,主要是因大鱼际肌萎缩所致(图8)。

③自主神经症状:因正中神经中混有大量交感神经纤维,因此手部的血管、毛囊等多处于异常状态,表现为潮红、多汗等,且其疼痛常呈烧灼样痛。

④反射:多无影响;但当颈7脊神经受累时,肱三头肌反射可减弱或消失。

3.桡神经受损鉴别要点①垂腕征:为桡神经受损所特有的症状,主要因腕伸肌及指伸肌失去支配所致。

高位桡神经受累者,伸肘功能亦受影响。

②感觉障碍:如图9所示。

其与第6颈神经受累不同的是,感觉障碍区主要为除指端以外的手背侧(拇指、食指、中指)及前臂背侧,而拇指和食指掌侧不应有障碍。

③反射改变:多无明显影响。

而颈6脊神经受累者则肱二头肌与肱三头肌反射均减弱或消失(早期亢进)。

针灸科常规体格检查法

针灸科常规体格检查法

2023-10-30contents •针灸科常规体格检查概述•针灸科常规体格检查之望诊•针灸科常规体格检查之闻诊•针灸科常规体格检查之问诊•针灸科常规体格检查之切诊•针灸科常规体格检查之其他检查方法目录01针灸科常规体格检查概述目的针灸科常规体格检查是为了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了解病情,制定治疗方案,以及判断治疗效果。

意义通过常规体格检查,医生可以获取患者全面的身体信息,以便更好地判断患者的病情和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检查的目的和意义•方法:针灸科常规体格检查包括望、闻、问、切四诊,以及测量生命体征、神经系统检查、肌肉力量检查等。

•步骤•望诊:观察患者的神态、面色、皮肤、舌苔等。

•闻诊:听患者的主诉及呼吸音等。

•问诊:询问患者的病史、症状、体征等。

•切诊:触摸患者的脉搏、皮肤温度等。

•测量生命体征:测量患者的体温、心率、呼吸频率等。

•神经系统检查:检查患者的肌力、肌张力、感觉功能等。

•肌肉力量检查:检查患者的肌肉力量及功能。

检查的方法和步骤注意事项:在进行针灸科常规体格检查时,医生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检查前应告知患者检查的目的和流程,以取得患者的理解和配合。

2. 检查时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避免交叉感染。

3. 对于某些特殊人群,如孕妇、儿童、老年人等,需要特别注意检查方法和力度。

4. 检查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如有异常应及时处理。

5. 检查结束后,应及时整理并分析检查结果,为患者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检查的注意事项02针灸科常规体格检查之望诊观察患者的精神状态,是否出现萎靡不振、昏昏欲睡等情况。

神态眼神面部表情留意患者眼神的改变,如是否出现凝视、斜视等。

观察患者面部表情的变化,如是否出现痛苦、紧张等表情。

030201观察患者皮肤的颜色,是否出现苍白、发红、发绀等情况。

皮肤颜色注意患者皮肤是否有水肿、皮疹、痘疹等情况。

皮肤质地触摸患者皮肤,感受皮肤的温度是否正常。

皮肤温度观察患者的姿势是否端正、自然。

颈椎病诊疗常规

颈椎病诊疗常规

针灸科项痹(颈椎病)诊疗常规病名概念颈椎病多因长期低头工作,年老体弱,经气不利所致。

以颈部经常疼痛麻木,连及头、肩、上肢,并可伴有眩晕等为主要表现的肢体痹病类疾病。

诊断中医诊断:项痹西医诊断:颈椎病中医诊断依据主症:颈部经常疼痛麻木,连及头、肩、上肢。

次症:头晕,耳鸣,提臂或下肢行走困难,二便失禁或尿潴留,甚至瘫痪。

其它:长期低头工作,年老体弱。

具备主症及部分次症,结合病史及影像检查结果即可确诊。

一中医辨证施治(1)风寒湿痹型主症:颈、肩、上肢窜痛麻木,以痛为主,头有沉重感,颈部僵硬,活动不利,恶寒畏风。

舌、脉象:舌质淡红,舌苔薄白,脉弦紧。

治法:祛风化湿,温经通络方药:羌活胜湿汤加减羌活10 独活10 藁本10 防风10甘草(炙) 5 川芎各10 蔓荆子10 桂枝10麻黄5 葛根15中成药针剂使用:红花针20ml加入0.9%NS或5%GS250ml中静滴,日1次,持续5到10天,或参芎葡萄糖注射液200ml静滴,日1次,持续5到10天,口服:追风透骨丸 6g bid。

中风回春丸 1.8g tid。

(2)气滞血瘀型主症:颈肩部、上肢刺痛,痛处固定。

兼症:肢体麻木。

舌、脉象:舌质暗,脉弦。

治法:活血化瘀,疏通经脉方药:桃红四物汤加减桃仁15红花10川芎12赤芍15当归10生地15桔梗10甘草5枳壳12柴胡15牛膝10走马胎20中成药针剂使用:予苦碟子针40ml加入5%GS250ml中静滴,日1次,持续5到10天,或予银杏达莫针20ml日1次,持续5到10天。

口服:复方丹参片10# tid。

(3)痰湿阻络型主症:头晕目眩,头重如裹,四肢麻木不仁,纳呆。

舌、脉象:舌质暗红,舌苔厚腻,脉弦滑。

治法:化痰利湿,通络止痛方药:二陈汤加味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半夏10陈皮10枳实10茯苓20甘草5制南星10白芍10郁金12生姜10苏梗12 橘红10 白术10中成药针剂使用:葛根素粉针0.5加入0.9%NS或5%GS250ml中静滴,日1次,持续5到10天。

5针灸科考核标准

5针灸科考核标准
2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加强医疗安全管理,无医疗过失、差错、事故及纠纷发生
3
查看医务科患者医疗差错事故登记记录本和各科医疗差错事故登记记录本,每发生一起患者投诉事件扣1分;发生医疗纠纷及医疗安全事件不得分;科室不享受当月绩效且年终不参与评先评优
3
认真落实交接班、三级医师查房、病案讨论、病历书写评价制度
4
抽查住院病历、病程记录是否记载病情观察及各项医疗处置情况,以及非正常上班时间内对入院病人的接诊及一般处理、首次病程记录;抽查住院病历、访问病人,观摩查房;临床病历讨论和疑难危重病案讨论,每月至少2次,而且必须有中医内容;查相关记录和病历,每一项内容无记录扣0.5分,记录不规范扣0.2分
34
住院医师熟练运用电子病历系统书写首次病程记录、住院病历、病程记录等医疗文书,并同时打印纸质版本、开具医嘱
1
现场查看住院医师运用住院医生工作站随机书写医疗文书每分钟不少于30字,未书写完成不得分;现场查看医生开、停止医嘱,操作不熟练扣0.5分;不会打印纸质版本扣0.5分
35
上级医师熟练运用电子病历系统修改、批注、审阅下级医师书写的首次病程记录、住院病历、病程记录、医嘱等医疗文书
查月末科室统计表,每种设备使用率降低5%扣0.2分(急救设备除外)(科室报表)
19
急救器械始终保持在待用状态
1
现场检查科室急救器械,不能正常运行不得分
20
常用急救药品完好率100%
1
查科室急救药品,每缺少一种扣0.5分
21
常规器械消毒合格率100%
消毒隔离合格率100%
消毒液浓度合格率100%
3
看消毒记录,一项达不到要求不得分;随时抽检,一次不达标不得分
考核内容及标准要求

针灸科常规体格检查法ppt课件

针灸科常规体格检查法ppt课件
动态变化分析
对多次检查结果进行动态分析,观察体征的变化 趋势。
3
综合分析
结合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和其他检查结果,进 行综合分析,为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异常情况的处理
及时报告
01
发现异常情况时,应及时向医生报告,以便尽快采取相应措施。
紧急处理
02
对于紧急或严重的异常情况,应立即采取紧急处理措施,如心
定义和范围
定义
针灸科常规体格检查法是指对患者的身体状况进行全面、系统的检查,以评估 其是否适合接受针灸治疗。
范围
本课件将涵盖体格检查的主要内容、方法、注意事项以及相关案例分析。
02 体格检查的准备工作
检查环境
确保环境安静、整洁, 避免外界干扰。
提供足够的照明,保 证检查的清晰度。
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 度,确保患者舒适。
对于存在慢性禁忌症的患者,医生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以确保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06 结论和建议
总结体格检查的重要性
诊断疾病
体格检查是诊断疾病的重要手 段,通过检查可以发现异常体 征,为疾病的诊断提供依据。
评估病情
通过体格检查可以评估病情的严 重程度和发展趋势,为制定治疗 方案和预后评估提供参考。
针灸科常规体格检查法ppt课件
目录
• 引言 • 体格检查的准备工作 • 常规体格检查方法 • 检查结果的记录和分析 • 注意事项和禁忌症 • 结论和建议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目的
介绍针灸科常规体格检查法的目 的,即通过检查了解患者的身体 状况,为针灸治疗提供依据。
背景
随着针灸疗法的普及,越来越多 的患者选择针灸治疗。为了确保 治疗效果,对患者的身体状况进 行全面了解和评估至关重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两下肢伸直,此 时坐骨神经已处于一定紧张状态,然后向前 屈颈。
阳性表现:引起了患侧下肢放射痛即为阳性。 临床意义:椎管狭窄 腰椎间盘突出症
⒊直腿抬高试验及加强试验
操作:患者仰卧位,双下肢伸直靠拢。嘱患者先将 一侧下肢伸直抬高到最大限度,然后放回检查床 面,再如此检查另一肢,两侧作对比,正常时腿 和检查床面之间的角度约80°
10.单髋后伸试验
用于检查骶髂关节病变,患 者取俯卧位,两下肢并拢 伸直,检查者一手按住骶 骨中央部,另一手肘部托 住患侧大腿下部,用力向 上抬起患肢,使之过度后 伸,如骶髂关节疼痛则为 阳性。
三、肩部检查法 -特殊检查
⒈搭肩试验 又称杜加(Dugas)试验 操作:嘱患者屈肘,手搭对侧肩部,肘关节能贴
如在上述阳性基础上将足背屈,串痛加剧:加 强试验。
阳性体征:抬高过程中出现下肢放射性疼痛和抬高 幅度受限。(出现在30°---70°才有意义)
临床意义:腰椎间盘突出症、梨状肌综合征、椎管 内肿瘤、腰椎管狭窄症。
加强试验:串痛加剧示有腰间盘脱出症。
⒋拾物试验
操作:置一物于地,嘱患儿拾起,观察其姿势。 直立弯腰拾物为正常。
于胸壁为正常。 阳性体征:手搭对肩而肘不能贴胸;肘贴胸壁而
手不能搭对肩。 临床意义:肩关节脱位。
⒉直尺试验
操作:正常成人肩峰位于肱骨外上髁与肱骨大结 节连线之内侧,检查时医者用直尺贴于患者上臂 外侧,一端接触肱骨外上髁。
阳性体征:直尺另一端能与肩峰接触 临床意义:肩关节脱位
⒊疼痛弧试验
操作:嘱患者肩外展或被动外展其上肢。 阳性体征:外展到60° ~ 120°范围时,冈上肌腱
阳性体征:屈髋屈膝,腰部板直,一手扶膝下蹲, 一手拾物
临床意义:小儿脊柱病变。
5.腰骶关节试验(仰卧屈膝屈髋试验)
操作:患者仰卧位,两腿靠拢,嘱其尽量屈髋、 屈膝。医者双手按压患者双膝,使大腿尽量靠近 腹壁,此时腰骶部呈被动屈曲状态。
阳性体征:腰骶部出现疼痛 临床意义:腰骶韧带有损伤或腰骶关节有病变。
阳性体征:腕关节疼痛 临床意义:三角软骨盘损伤
六、髋部检查法 -特殊检查
⒈下肢短缩试验 又称艾利斯(Allis)试验 操作:患者仰卧,屈髋屈膝双腿并拢,两足并齐
阳性体征:肱骨外上髁、内上髁和尺骨鹰嘴三点 连线构成的等腰三角形(肘后三角)有变化。当 肘关节伸直时三点不在一条直线上。
临床意义:肱骨髁部骨折、尺骨鹰嘴骨折。
⒉腕伸肌紧张试验
操作:患者屈肘,前臂旋前,掌心向下,屈腕, 医者于患者手背施压,令患者伸腕。
阳性体征:肱骨外上髁疼痛 临床意义:肱骨外上髁炎(网球肘)
针灸科常规体格检查法
原则:充分暴露、双侧对比、仔细摸认、动作轻巧、主客观结 合
检查次序:
望诊 触诊 叩诊 听诊 关节活动 测定肌力 测量 特殊试验(特殊检查) 神经功能 血管检查
一、头颈部检查 -特殊检查
⒈挤压试验(椎间孔挤压试验): 操作:患者取坐位,医者双手手指互相嵌夹相扣,
两前臂掌侧夹于患者头两侧以保护,不使头颈 歪斜,以手掌面向下按压患者头顶 (注意检查时患者头部微向患侧弯而加压。) 阳性表现:颈部及上肢疼痛或(和)放射痛加重 临床意义:神经根型颈椎病
⒉臂丛神经牵拉试验
又称颈脊神经根张力试验 操作:患者坐位,头微屈,医者立于被检侧,一
手将患者头部推向对侧,同时另一手握患侧腕 部对抗牵引。 阳性表现:患肢放射痛或麻木 临床意义:神经根型颈椎病
二、胸腰背部检查-特殊检查
⒈胸廓挤压试验(压胸试验): 操作:病人取坐位或立位,检查者一手抵住其脊
柱,另一手压迫胸骨,轻轻地相对挤压。 阳性表现:若在胸壁上某处出现疼痛 临床意义:提示该处有肋骨骨折或肋间肌损伤。
8.骶髂关节分离试验
又称“4”字试验
操作:患者仰卧,将其一侧下肢膝关节屈曲,髋关 节屈曲、外展、外旋,把足架在另一侧腿的膝关 节上,双下肢呈“4”字形,医者一手放在患者屈 曲的膝关节内侧,另一手放在对侧髂前上棘前面, 然后两手向下压。
阳性体征:骶髂关节疼痛
临床意义:骶髂关节病变
9.床边试验
又称盖氏兰(Gaensien)征。患 者仰卧位,患者靠床边,臀部稍 突出床沿,大腿下垂。健侧下肢 屈膝屈髋,贴近腹壁,患者双手 抱膝以固定腰椎。医生一手扶住 髂骨棘以固定骨盆,另一手用力 下压于床边的大腿,使髋关节尽 量后伸。若骶髂关节发生疼痛则 为阳性征,说明骶髂关节病变。
在肩峰下摩擦,肩部出现疼痛为阳性,这一特定 区域的外展痛称疼痛弧。 临床意义:冈上肌腱炎。
⒋冈上肌腱断裂试验
操作 :嘱患者肩外展。 阳性体征:当外展30~60°时可以看到患侧三角肌
明显收缩,但不能外展上举上肢,越用力越耸肩。 若被动外展患肢越过60°,则患者又能主动上举 上肢。 临床意义:冈上肌腱的断裂或撕裂。
五、腕和手部检查法 -特殊检查
⒈握拳试验 又称芬克斯坦(Finkel-stein)试验 操作:患者前臂旋转中立位,拇指握拳中, 医者
一手握患者前臂远端,一手握患者手掌,使腕关 节被动尺偏。 阳性体征:桡骨茎突部剧烈疼痛 临床意义: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
⒉腕三角软骨挤压试验
操作:患者屈肘90°,掌心向下,医者一手握患者 前臂远端,另一手握手掌部,使患手尺偏,然后 伸屈腕关节。
6.骨盆挤压试验
操作:患者仰卧位,医者两手分别于髂骨翼两侧 同时向中线挤压骨盆。
阳性体征:疼痛 临床意义:骨盆骨折、骶髂关节病变。
7、骨盆分离试验
多用于检查骨盆骨折及骶 髂关节病变。患者仰卧位, 检查者两手分别置于两侧 髂前上棘部,两手同时向 外推按髂骨翼,使之向两 侧分开,如有骨盆骨折或 骶髂关节病变,则局部发 生疼痛反应,称为骨盆分 离试验阳性。
⒌肱二头肌抗阻力试验
又称叶加森(Yergason)试验 操作:嘱患者屈肘90°,医者一手扶患者肘部,一
手扶患者腕部,令患者用力屈肘、外展、外旋, 医者给予阻力。 阳性体征:肱二头肌滑出或结节间沟疼痛 临床意义:肱二头肌长头腱滑脱或肌腱炎
四、肘部检查法 -特殊检查
⒈肘三角:
操作:将肘关节屈曲90°,检查肱骨外上髁、内上 髁和尺骨鹰嘴三点连线构成的等腰三角形,当肘 关节伸直时三点在一条直线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