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包头市回民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内蒙古包头市2017-2018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年级期中物理试题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56分)一、选择题(1-8单选题,每小题4分,9-14多选题,每小题4分,选不全得2分,选错不得分,共56分)1.下列各组物理量中均为标量的是( )A .速度 力 质量B .时间 质量 速率C .速率 加速度 位移D .路程 位移 力2.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研究一列火车过桥所用的时间,可以把火车视为质点B .研究足球运动员踢出的沿曲线飞行在空中的足球的轨迹时,足球一定能视为质点C .参加健美操比赛的运动员可视为质点D .参加武术比赛的运动员可视为质点3.A 、B 两物体均做匀变速直线运动,A 的加速度a 1=1.0 m/s 2,B 的加速度a 2=-2.0 m/s 2,根据这些条件做出的以下判断,其中正确的是( )A .B 的加速度大于A 的加速度B .A 做的是匀加速运动,B 做的是匀减速运动C .任意时刻两个物体的速度都不可能为零D .两个物体的运动方向一定相反4.在日常生活中,力的分解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图为用斧子把树桩劈开的图示,斧子对木桩施加一个向下的力F 时,产生了大小相等的两个侧向分力F 1、F 2,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 .F =2F 1sin(θ/2)B .F =2F 1sin θC .F =2F 1cos(θ/2)D .F =2F 1cos θ5.如图所示的x -t 图象和v -t 图象中,给出的四条曲线1、2、3、4代表四个不同物体的运动情况,关于它们的物理意义,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 .图线1表示物体做曲线运动B .x -t 图象中t 1时刻v 1>v 2C .v -t 图象中0至t 3时间内3和4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D .两图象中,在t 2、t 4时刻2、4开始反向运动6.如图所示,一轻质弹簧两端分别与竖直墙壁和物块连接,弹簧、地面水平.A 、B 是物块能保持静止的位置中离墙壁最近和最远的点,A 、B 两点离墙壁的距离分别为x 1、x 2.物块与地面的最大静摩擦力为F f ,则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A.F f x 2+x 1B.2F f x 2+x 1C.2F f x 2-x 1D.F f x 2-x 17.如图所示,F 1、F 2、F 3恰好构成封闭的直角三角形,这三个力的合力最大的是( )8.2014年8月3日云南省鲁甸发生6.5级地震,全国各地纷纷前往支援.一辆汽车正在前往救援的平直公路上匀加速行驶,由于前方道路遭到严重破坏,司机采取紧急刹车,依次经过a、b、c、d四点,已知通过ab、bc和cd位移所用时间之比为1∶2∶3,ab和cd距离分别为x1和x2,则通过位移bc为( )A.x1+x22B.2x1x2x1+x2C.3x1+4x24D.5x1+x249.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当t=0时,物体的速度大小为12 m/s,方向向东,当t=2 s 时,物体的速度大小为8 m/s,方向仍向东,则当t为多少时,物体的速度大小变为2 m/s( ) A.3 s B.5 sC.7 s D.9 s10.甲、乙两质点从同一位置出发,沿同一直线路面运动,它们的v-t图象如图所示.对这两质点在0~3 s内运动的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2 s时,甲、乙两质点相遇B.t=1 s时,甲、乙两质点相距最远C.甲质点的加速度比乙质点的加速度小D. t=3 s时,乙质点在甲质点的前面11.如图所示,水平地面粗糙,A、B两同学站在地上水平推墙.甲图中A向前推B,B向前推墙;乙图中A、B同时向前推墙.每人用力的大小都为F,方向水平.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图方式中墙受到的推力为2FB.乙图方式中墙受到的推力为2FC.甲图方式中两位同学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都为FD.乙图方式中两位同学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都为F12.如图所示,在斜面上,木块A与B的接触面是水平的,绳子呈水平状态,两木块均保持静止.则关于木块A和木块B可能的受力个数分别为( )A.2个和4个B.3个和4个C.4个和4个D.4个和5个13.如图所示,两光滑斜面在B处连接,小球从A处由静止释放,经过B、C两点时速度大小分别为3 m/s和4 m/s,AB=BC.设小球经过B点前后速度大小不变,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小球在AB、BC段的加速度大小之比为4∶3B.小球由A运动到C的过程中平均速率为2.1 m/sC.小球在AB、BC段的运动时间之比为7∶4D.小球由B运动到C的过程中平均速度大小为3.5 m/s14.为了求出楼房高度,让一石子从楼顶自由下落,空气阻力不计,根据下列测出的物理量的值,能计算出楼房高度的是(当地重力加速度g已知)( )A.石子开始下落1 s内的位移B.石子落地时的速度C.石子最后1 s内的位移D.石子通过最后1 m的时间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64分)二、实验题(每空2分,共18分)15.(1)某同学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时,主要步骤是A.在桌面上放一块方木板,在方木板上铺一张白纸,用图钉把白纸钉在方木板上;B.用图钉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板上的A点,在橡皮条的另一端拴上两条细绳,细绳的另一端系着绳套;C.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分别钩住绳套,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橡皮条伸长,结点到达某一位置O,记下O点的位置,读出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D.按选好的标度,用铅笔和刻度尺作出两个弹簧测力计的拉力F1和F2的图示,并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合力F;E.只用一个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绳套拉橡皮条使其伸长,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记下细绳套的方向,按同一标度作出这个力F′的图示;F.比较力F′和F的大小和方向,看它们是否相同,得出结论.上述步骤中:①有重要遗漏的步骤的序号是________和________.②遗漏的内容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该同学在做该实验时认为:A.拉橡皮条的绳细一些且长一些实验效果较好B.拉橡皮条时,弹簧测力计、橡皮条、细绳应贴近木板且与木板平面平行C.橡皮条弹性要好,拉结点到达某一位置O时,拉力要适当大些D.拉力F1和F2的夹角越大越好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填入相应的字母).16.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的实验中,选定一条纸带如图所示,选纸带的某一点为0点,然后依次选取1、2、3、4、5为计数点,每两个计数点间有4个点未画出.已知交流电源的频率为50 Hz.(1)根据纸带上的测量数据,可计算出打下“1”、“2”两点时,纸带的瞬时速度分别为v1=________m/s,v2=________m/s.(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2)(3)根据(2)中的作图,可计算出纸带的加速度a=________m/s2.(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三、计算题(共46分)17.(10分)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靠在粗糙的竖直墙上,物体与墙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外力F与水平方向成α角.若要使物体沿着墙匀速运动,则外力F的大小是多少?18.(12分)某人站在高楼的平台边缘,以20 m/s的初速度竖直向上抛出一石子.不考虑空气阻力,取g=10 m/s2.求:(1)石子上升的最大高度;回到抛出点所用的时间.(2)石子抛出后到达距抛出点下方20 m处所需的时间.19. (12分)汽车A以v A=4 m/s的速度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发现前方相距x0=7 m处、以v B=10 m/s的速度同向运动的汽车B正开始匀减速刹车直到静止后保持不动,其刹车的加速度大小a=2 m/s2.从此刻开始计时.问:(1)A追上B前,A、B间的最远距离是多少?(2)经过多长时间A恰好追上B?20. (12分)在公路的十字路口,红灯拦停了很多汽车,拦停的汽车排成笔直的一列,最前面的一辆汽车的前端刚好与路口停车线相齐,相邻两车的前端之间的距离均为d=6.0 m,若汽车启动时都以a=2.5 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到v=10.0 m/s后做匀速直线运动通过路口.该路口亮绿灯时间t=40.0 s,而且有按倒计时显示的时间显示灯(无黄灯).另外交通规则规定:原在绿灯时通行的汽车,红灯亮起时,车头已越过停车线的汽车允许通过.请回答下列问题:(1)若绿灯亮起瞬间,所有司机同时启动汽车,问有多少辆汽车能通过路口?(2)第(1)问中,不能通过路口的第一辆汽车司机,在时间显示灯刚亮出“3”时开始刹车做匀减速运动,结果车的前端与停车线相齐时刚好停下,求刹车后汽车经多长时间停下?高一年级期中物理试题参考答案1.B2.B3.A4.A5. B6. C7. C8.D9.BC10BD11.BD12.ACD13. BD14.BCD15.(1)①C E ②C中应加上“记下两条细绳的方向”E中应说明“把橡皮条的结点拉到同一位置O”(2)A、B、C16. (1)0.21 0.26 (2)如图所示(3)0.50 0.16 0.4517.答案:18. (1)所以最大高度H=20 m,从抛出点抛出到回到抛出点所用时间为4 s(2) (2+22) s.19. (1)16 m (2)8 s20. 答案:(1)64 (2)6.8 s。
包头市2017-2018学年高一物理10月阶段性测试试题

内蒙古包头市2017—2018学年高一物理10月阶段性测试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道小题,每小题4 分,共40 分.每题只有一项是正确的,选对得分,错选、不选得0分)1.下列几组物理量中,全部为矢量的一组是()A.位移、时间、速度、电流B.速度、速率、加速度、力C.平均加速度、速度变化、瞬时速度、位移D.路程、时间、速率、功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升旗仪式中,研究国旗班同学走路姿势是否标准时,可以把国旗班同学看成质点B。
由于运动的相对性,凡是提到运动,都应该弄清楚它是相对于那个参考系而言的C。
所有的运动都可以利用直线坐标系去定量描述其位置及位置的变化D.虽然质点是理想化的“物理模型”,但在现实生活中,很小的舞台其实就是质点3.2010年1月4日,在中国海军护航编队“巢湖"舰、“千岛湖"舰护送下“河北锦绣"“银河”等13艘货轮顺利抵达亚丁湾西部预定海域.如图所示,此次护航总航程4500海里.若所有船只运动速率相同,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4500海里"指的是护航舰艇的位移B.研究舰队平均速率时可将“千岛湖”舰看作质点C.以“千岛湖”舰为参照物,“巢湖”舰一定是运动的D.根据图中数据可求出此次航行过程中的平均速度4.小华以一定速度去同学家送一本书,停留一会儿后,又以相同速率沿原路返回家里,则图中可以表示他的运动情况的图线是()A. B. C. D.5.从高为5m处以某一初速度竖直向上抛出一个小球,小球又向上运动了3m到达最高点.又立即从最高点下落,在距地面1m处被接住(此过程认为在一条直线上)。
这一段过程中,若以抛出点为坐标原点,以向上为正方向,则()A.小球的位移为4m,路程为10 m,B.小球被接住出时坐标为(0,4m)C.地面的坐标为-1mD.若改为以地面为坐标原点,小球的位移仍为-4 m,与以抛出点为坐标原点的情况相同6.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2m/s2,那么在任意1s 内()A.物体的末速度一定等于初速度的2倍B.物体的末速度一定比初速度大2 m/sC.物体这一秒的初速度一定比前一秒的末速度大2 m/sD.物体这一秒的末速度一定比前一秒的初速度大2 m/s7.关于速度、速度变化及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物体运动加速度等于0,而速度却不等于0。
内蒙古包头市2017-2018学年高一物理10月月考试题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年级物理考试月考试题考试时间:2017年10月11日 满分100分 考试时长:10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共36分,每题3分)1.“龙腾水舞新广州”——2017年广州春节焰火晚会于农历正月初一在珠江河段琶洲会展中心对出江岸、江面的主会场和白鹅潭江面的分会场精彩上演。
在焰火运动的过程中,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焰火的速度越大,加速度也一定越大B .焰火的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一定越大C .焰火的加速度不断减小,速度一定越来越小D .某时刻速度为零,其加速度一定为零2.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为x =24t -1.5t 2(m),根据这一关系式可以知道,物体速度为零的时刻是( )A .1.5 sB .8 sC .16 sD .24 s3.汽车以20 m/s 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见前方有障碍物立即刹车,刹车后加速度大小为5 m/s 2,则汽车刹车后第2 s 内的位移和刹车后5 s 内的位移为( )A .30 m,40 mB .30 m,37.5 mC .12.5 m,40 mD .12.5 m,37.5 m 4.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经4 s 停止,若在第1 s 内的位移是14 m ,则最后1 s 内的位A v ,则到达斜坡底6其x t—t 图象如图所示,则( ) A B .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0.5m/s 2C .质点在l s 末速度为1.5m/sD .质点在第l s 内的平均速度为1.5m/s7.某人骑自行车在平直道路上行进,图中的实线记录了自行车开始一段时间内的v -t 图象.某同学为了简化计算,用虚线作近似处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t1时刻,虚线反映的加速度比实际的大B.在O~t1时间内,由虚线计算出的平均速度比实际的大C.在t1~t2时间内,由虚线计算出的位移比实际的大D.在t3~t4时间内,虚线反映的是静止状态8.图3所示的位移-时间(x-t)图象和速度-时间(v-t)图象中给出四条图线,甲、乙、丙、丁代表四辆车由同一地点向同一方向运动的情况,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3A.甲车做直线运动,乙车做曲线运动B.0~t1时间内,甲车通过的路程大于乙车通过的路程C.0~t2时间内,丙、丁两车在t2时刻相距最远D.0~t2时间内,丙、丁两车的平均速度相等9.物体通过两个连续相等位移的平均速度分别为v1=10m/s,v2=15m/s ,则物体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A.12.5m/sB.12m/sC.12.75m/sD.11.75m/s 10.如图1所示,一小球从A点由静止开始沿斜面向下做匀变速直线运动,若到达B点时速度为v,到达C点时速度为2v,则x AB∶x BC等于( ).图1A.1∶1 B.1∶2 C.1∶3 D.1∶411.一物体由静止开始沿直线运动,其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取物体开始运动的方向为正方向,则下列关于物体运动的v-t图象正确的是( )图112.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从某时刻起做匀减速运动直到静止,设连续通过三段位移的时间分别是3 s、2 s、1 s,最后1s后物体停止运动,则这三段位移的大小之比和这三段位移上的平均速度之比分别是( ).A.1∶2∶3 1∶1∶1B.33∶23∶1 32∶22∶1C.1∶23∶33 1∶22∶32D.5∶3∶1 3∶2∶1二、多选题(每题5分,共20分,选全5分,选不全3分,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3.a、b、c三个质点在x轴上运动,它们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0-t3时间内,质点a的路程比质点b的路程大B. 在0-t3时间内,三个质点位移相同C.质点a在时刻t2改变运动方向,质点c在时刻t1改变运动方向D.在t2-t3这段时间内,三个质点运动方向相同14.“神舟十号”飞船发射升空,并进入预定轨道,通过一系列的姿态调整,完成了与“天宫一号”的交会对接,关于以上消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神舟十号”飞船绕地球飞行一周的过程中,路程为零B.“神舟十号”飞船绕地球飞行一周的过程中,位移为零C.“神舟十号”飞船绕地球飞行一周的过程中,每一时刻的瞬时速度和平均速度都不为零D.在“神舟十号”与“天宫一号”的交会对接过程中,不能把“神舟十号”飞船看做质点15.四个质点做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图象分别如图所示,在2 s末能回到出发点的是( )16.如图所示, 小球沿足够长的斜面向上做匀变速运动, 依次经a 、b 、c 、d 到达最高点 e .已知ab=bd=6m, bc=1m, 小球从a 到c 和从 c 到d 所用的时间都是2s, 设小球经b 、c 时的速度分别为vb 、vc, 则( )A.vb =m/sB .vc=3m/sC .de=3mD .从d 到e 所用时间为4s三、实验题(每空2分,共10分)17.电磁打点计时器是一种使用交流电的计时仪器,当电源的频率为50Hz 时,振针每隔 秒打一个点,现在使用打点计时器测定物体的速度,当电源频率低于50Hz 时,仍然按50Hz 时的频率计算,则测出的速度数值将比物体的真实值_____ (偏大,偏小)。
内蒙古包头市2017_2018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201801170271

内蒙古包头市2017-2018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1.在物理学的重大发现中,科学家们总结出了许多物理学方法,以下关于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A. 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运用了假设法xB. 根据速度的定义式,当△t趋近于零时,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该vt定义运用了微元法C. 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等分成很多小段,然后将各小段位移相加,运用了微积分的方法。
D. 在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中,伽利略猜想运动速度与下落时间成正比,并直接用实验进行了验证2.如图所示,一条细绳跨过定滑轮连接物体A、B,A悬挂起来,B穿在一根竖直杆上,两物体均保持静止,不计绳与滑轮、B与竖直杆间的摩擦,已知绳与竖直杆间的夹角为θ,则物体A、B的质量之比m A:m B等于()A.cosθ:1 B.1:sinθC.tanθ:1D.1:cosθ3.一质点沿直线Ox方向做加速运动,它离开O点的距离x随时间变化的关系为x=4+2t3(m),它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为v=3t2 (m/s)。
则该质点在t=2s时的瞬时速度和t=0到t=2s间的平均速度分别为()A.8 m/s, 24 m/sB.12 m/s, 10 m/sC.12 m/s, 8 m/sD.24 m/s,8 m/s4.如图所示,A、B两小球分别连在弹簧两端,B端用细线固定在倾角为30°的光滑斜面上.A、B两小球的质量分别为m A、m B,重力加速度为g,若不计弹簧质量,在线被剪断瞬间,A、B两球的加速度分别为()gA. 都等于B. 0和2g2- 1 -mmmmABABgC.和 0D. 0和2m2mBBg5.如图所示,顶端附有光滑定滑轮的斜面体静止在粗糙水平面上,三条细绳结于 O 点,一条 绳跨过定滑轮平行于斜面连接物块 P ,一条绳连接小球 Q ,P 、Q 两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另一条 绳 OA 在外力 F 作用下使夹角90°,现缓慢改变绳 OA 的方向至90°,且保持结点 O 位 置不变,整个装置始终处于静止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绳 OA 的拉力先增大后减小B. 斜面对物块 P 的摩擦力的大小可能先减小后增大C. 地面对斜面体有向右的摩擦力D. 地面对斜面体的支持力等于物块 P 和斜面体的重力之和6.如图所示,有四块相同的坚固石块垒成弧形的石拱,其中第 3、4块固定在地面上,每块石 块的两个面间所夹的圆心角为 37°。
内蒙古包头市第四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物理10月月考试题

包头四中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月考高一年级物理试题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 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正确的是()A. 原子核很小,所以可以看做质点B. 计算火车通过某一路标时,火车可以看做质点C. 研究地球公转时,地球可以看做质点D. 研究地球自转时,地球可以看做质点2. 小球从高2m处竖直向上抛出,上升0.5m后落到地面停下,规定竖直向上为正,则小球运动的全过程中通过的路程和位移分别为()A. 4m,-2m B. 3m,-2mC. -3m,-2mD. -3m,2m3.下列各组物理量中,都是矢量的是()A.位移、时间、速度 B.速度、速率、加速度C.加速度、速度的变化量、速度 D.路程、时间、位移4.下列关于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速度是描述物体位置变化的物理量B.速度是描述物体位置变化大小的物理量C.速度是描述物体位置变化快慢的物理量D.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路程和时间关系的物理量5. 如图所示,在2008北京奥运会中,牙买加选手博尔特在男子100m决赛和男子200m决赛中分别以9.69s和19.30s的成绩破两项世界纪录,获得两枚金牌。
关于他在这两次决赛中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200m决赛中的位移是100m决赛的两倍B. 200m决赛中的平均速度约为10.36m/sC. 100m决赛中的平均速度约为10.32m/sD. 100m决赛中的最大速度约为20.64m/s6.建筑工地上的起重机把一箱砖先竖直向上提升40m,然后水平移动30m,此过程中砖块的路程和位移大小分别是()A.路程和位移都是70m B.路程和位移都是50mC.路程为70m,位移为50m D.路程为50m,位移为70m7.下列关于时间和时刻的表述中,表示时刻的是()A.学校下午2:00开始上课B.博尔特100m的成绩是9.58 sC.小明从家步行到学校需要5 minD.宇宙大爆炸至今约1018 s8.一短跑运动员在100m比赛中跑到50m时速度大小是9.5m/s,在10s末到达终点冲剌时速度为11.5m/s,这名运动员在百米赛程中的平均速度大小是()A.11.5m/s B.10.5m/sC.10m/s D.9.5m/s9.下列物体运动的速度中,属于瞬时速度的是()A.步枪子弹的速度约为900 m/sB.巡航导弹的速度约为800 m/sC.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4 m/sD.汽车速度计上指示的速度为80 km/h10. 下列关于加速度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 加速度描述了物体速度变化的多少B. 加速度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里速度的变化量C. 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的方向一致D. 加速度表示速度的增加量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2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得5分,选不全得3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1.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质点是一个理想化模型,实际上并不存在B.只有体积很小的物体才能看作质点C.凡轻小的物体,皆可看作质点D.如果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属于无关或次要因素时,即可把物体看作质点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参考系就是绝对不动的物体B.只有选好参考系以后,物体的运动才能确定C.同一物体的运动,相对于不同的参考系,观察的结果可能不同D.我们平常所说的楼房是静止的,是以地球为参考系的13. 甲乙两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同向行驶,以运动方向为正方向,甲车的加速度为+2 m/s2 ,乙车为-3 m/s2 ,则()A. 甲的加速度比乙的加速度小B. 甲、乙加速度的方向不同C. 甲车在做加速运动D. 乙车在做加速运动14.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加速度越来越大,则速度越来越大B.运动物体的加速度大,表示速度变化快C.加速度的正负表示物体的运动方向D.运动物体的加速度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同时,物体的运动速度将增大15.若汽车的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一致,当加速度减小时,则()A.汽车的速度也减小B.汽车的速度仍在增大C.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汽车静止D.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汽车的速度达到最大三.解答题:(共35分,要有必要的解题过程和公式,只有答案不得分)16.(12分)汽车从制动到停下来共用了5s 这段时间内,汽车每1s前进的距离分别是9m , 7m , 5m , 3m , 1m 。
内蒙古包头市高三物理10月阶段性测试试题-人教版高三全册物理试题

2017-2018第一学期——高三10月物理月考试卷一、选择题〔1-8为单项选择,9-14为多项选择〕1.如下关于重力的说法正确的答案是( )A.同一物体所受的重力在地球各处都相等B.物体静止时,对支持物的压力大小与重力相等C.用细线将物体悬挂起来,静止时物体的重心一定在悬线所在的直线上D.重心就是物体所受重力的等效作用点,故重心一定在物体上2.如下列图,轻质弹簧上端固定,下端悬挂一个重球,在重球下放着一光滑斜面,球与斜面接触且处于静止状态,弹簧保持竖直,如此重球受到的力是( )A.重力和弹簧的拉力B.重力、弹簧的拉力和斜面的支持力C.重力、斜面的弹力和斜面的静摩擦力D.重力、弹簧的拉力、斜面的支持力和下滑力3.把一光滑圆环固定在竖直平面内,在光滑圆环的最高点有一个光滑的小孔,如下列图.质量为m的小球套在圆环上,一根细线的下端系着小球,上端穿过小孔用手拉住.现拉动细线,使小球沿圆环缓慢下降.在小球移动过程中手对细线的拉力F和圆环对小球的弹力F N的大小变化情况是( )A.F不变,F N增大B.F不变,F N减小C.F减小,F N不变D.F增大,F N不变4.如图为一位于墙角的光滑斜面,其倾角为45°,劲度系数为k的轻质弹簧一端系在质量为m的小球上,另一端固定在墙上,弹簧水平放置,小球在斜面上静止,如此弹簧的形变量大小为( )A.mgkB.3mg2kC.3mg3kD.3mgk5.某人用如下列图的定滑轮装置运送建筑材料.质量为70.0 kg的人站在地面上,通过定滑轮将20.0 kg的建筑材料以0.500 m/s2的加速度拉升,忽略绳子和定滑轮的质量与定滑轮的摩擦,如此人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取g=10 m/s2)()A. 510 NB. 490 NC. 890 ND. 910 N6.物体A、B置于水平地面上,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物体A、B用一跨过动滑轮的细绳相连,逐渐增大的力向上提升滑轮,某时刻拉A物体的绳子与水平面成53°,拉B物体的绳子与水平面成37°,此时A、B两物体刚好处于平衡状态,如此A、B 两物体的质量之比为(认为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sin 37°=0.6,cos 37°=0.8)( )A.4μ+33μ+4B.3μ+44μ+3C.4μ-33μ-4D.3μ-44μ-3 6.如下列图,一物块置于水平地面上,当用与水平方向成60°角的力F 1拉物块时,物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当改用与水平方向成30°角的力F 2推物块时,物块仍做匀速直线运动.假设F 1和F 2的大小相等,如此物块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A.3-1B .2- 3 C.32-12 D .1-327. 如下列图,质量为M 的长平板车放在光滑的倾角为α的斜面上,车上站着一质量为m 的人,假设要平板车静止在斜面上,车上的人必须()A. 匀速向下奔跑B. 以加速度a=Mm gsin α向下加速奔跑C. 以加速度a=1M m ⎛⎫+ ⎪⎝⎭gsin α向下加速奔跑 D. 以加速度a=1M m ⎛⎫+ ⎪⎝⎭gsin α向上加速奔跑8.如下列图,传送带的水平局部长为L,传动速率为v,在其左端无初速释放一小木块,假设木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如此木块从左端运动到右端的时间不可能是() L v +2v g μ B. Lv2L g μ D. 2L v9.如图是某质点运动的速度图像,由图像得到的正确结果是〔〕A .0~1 s 内的平均速度是2m/sB. 0~2s 内的位移大小是3 mC. 0~1s 内的加速度大于2~4s 内的加速度D .0~1s 内的运动方向与2~4s 内的运动方向相反10.A 、B 两只小球在空中某处,现同时以10 m/s 的速率抛出,A 竖直上抛,B 竖直下抛,不计空气阻力,g 取10 m/s 2,如此以下说法正确的答案是〔 〕A.它们在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相等B.当它们落地时,在空中运动的位移大小相等C.它们都在空中运动时,每秒钟它们之间的距离增加20 mD.它们落地时间相差2 s11.为了节省能量,某商场安装了智能化的电动扶梯.无人乘行时,扶梯运转得很慢;有人站上扶梯时,它会先慢慢加速,再匀速运转.一顾客乘扶梯上楼,恰好经历了这两个过程,如下列图.那么如下说法中正确的答案是()A. 顾客先受到三个力的作用后受到两个力的作用B. 顾客始终处于超重状态C. 顾客对扶梯作用力的方向先指向左下方,再竖直向下D. 顾客对扶梯作用力的方向先指向右下方,再竖直向下12.如图甲所示,物体原来静止在水平面上,用一水平力F拉物体,在F从0开始逐渐增大的过程中,物体先静止后又做变加速运动,其加速度a随外力F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根据图乙中所标出的数据可计算出()A.物体的质量为2 kgB. 物体与水平面间的滑动摩擦力为6 NC. 物体与水平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6 ND. 在F为14 N时,物体的速度为28 m/s13.如图甲所示,两物体A、B叠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对物体A施加一水平力F,F t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两物体在力F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且始终相对静止.如此()A. 两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B. 两物体沿直线做往复运动C. B物体所受摩擦力的方向始终与力F的方向一样D. t=2 s到t=3 s这段时间内两物体间的摩擦力逐渐增大14.如下列图,A、B球的质量相等,弹簧的质量不计,倾角为θ的斜面光滑,系统静止时,弹簧与细线均平行于斜面,在细线被烧断的瞬间,如下说法正确的答案是( ).A.两个小球的瞬时加速度均沿斜面向下,大小均为gsin θB.B球的受力情况未变,瞬时加速度为零C.A球的瞬时加速度沿斜面向下,大小为2gsin θD.弹簧有收缩的趋势,B球的瞬时加速度向上,A球的瞬时加速度向下,瞬时加速度都不为零二、实验题〔第15题、第16题〕15.某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做“探究弹簧弹力大小与其长度的关系〞的实验.(1)在安装刻度尺时,必须使刻度尺保持________状态.(2)他通过实验得到如图乙所示的弹力大小F与弹簧长度x的关系图线.由此图线可得该弹簧的原长x0=________cm,劲度系数k=________N/m.(3)他又利用本实验原理把该弹簧做成一个弹簧测力计,当弹簧测力计上的示数如图丙所示时,该弹簧的长度x=________cm.16.如图甲所示,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如此〞的实验中,A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O 为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OB和OC为细绳,图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1)图乙中的F与F′两力中,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是________.(2)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________(填选项前的字母).A.理想实验法B.等效替代法C.控制变量法D.建立物理模型法三、计算题〔第17题、第18题〕17.如下列图,质量M=2 3 kg的木块A套在水平杆上,并用轻绳将木块A与质量m= 3 kg 的小球B相连。
内蒙古高一高中物理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内蒙古高一高中物理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光滑斜面长为L,一物体自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匀加速下滑到底端经历的时间为t,则()A.物体在时刻的瞬时速度是B.物体全过程的平均速度是C.物体到斜面中点时的瞬时速度小于D.物体从开始运动到斜面中点经历的时间为2.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为x=24t-1.5t2(m),根据这一关系式可以知道,物体速度为零的时刻是()A.1.5s B.8s C.16s D.24s3.如图所示是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由图可知,该物体A.第1s内和第3s内的运动方向相同B.第3s内和第4s内的加速度相同C.第1s内和第4s内的位移大小不相等D.0-2s和0-4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4.从同一高度同时以20m/s的速度抛出两小球,一球竖直上抛,另一球竖直下抛。
不计空气阻力,取重力加速度为10m/s2。
则它们落地的时间差为()A.3s B.4s C.5s D.6s5.质点做直线运动的位移x和时间平方t2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则该质点()A.加速度大小为1m/s2B.任意相邻1s内的位移差都为2mC.第2s内的位移是2mD.物体第3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3m/s6.一物体从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匀加速滚下,到达斜面中点用时1s,速度为2m/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斜面长度为1mB.斜面长度为2mC.物体在斜面上运动的总时间为D.到达斜面底端时的速度为4m/s7.一个质点正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用固定的照相机对该质点进行闪光照相,闪光时间间隔为1s,分析照片得到的数据,发现质点在第1次、第2次闪光的时间间隔内移动了0.2m;在第3次、第4次闪光的时间间隔内移动了0.8m,由上述条件可知()A.质点运动的加速度是0.6m/s2B.质点运动的加速度是0.3m/s2C.第1次闪光时质点的速度是0.1m/sD.第2次闪光时质点的速度是0.35m/s8.甲、乙两物体在同一地点同时开始做直线运动的v-t图像如图所示。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高三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人教版高三全册物理试题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2018届高三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30.0分)1.某物体沿水平方向做直线运动,其v-t图如下列图,规定向右为正方向,如下判断正确的答案是〔〕A.在0s~1s内,物体做曲线运动B.在ls~2s内,物体向左运动,且速度大小在减小C.在3s末,物体处于出发点右方D.在1s~3s内,物体的加速度方向向右,大小为4m/s2【答案】 C【解析】解:A、在速度时间图象中,某一点代表此时刻的瞬时速度,时间轴上方速度是正数,时间轴下方速度是负数;所以在在0s~1s内,物体的速度为正数,一直向正方向做直线运动,故A错误.B、在ls~2s内,物体的速度为正数,一直向正方向〔右〕做直线运动,速度大小减小,故B错误.C、在速度时间图象中,图象与坐标轴围成面积代表位移,时间轴上方位移为正,时间轴下方位移为负;在3s末,物体总位移为正数,处于出发点右侧,故C正确.D、在速度时间图象中,切线表示加速度,向右上方倾斜,加速度为正,向右下方倾斜加速度为负;在1s~3s内,物体的加速度方向向左,为负值,大小a==4m/s2,故D错误.应当选:C在速度时间图象中,某一点代表此时刻的瞬时速度,时间轴上方速度是正数,时间轴下方速度是负数;切线表示加速度,向右上方倾斜,加速度为正,向右下方倾斜加速度为负;图象与坐标轴围成面积代表位移,时间轴上方位移为正,时间轴下方位移为负.此题是为速度--时间图象的应用,要明确斜率的含义,知道在速度--时间图象中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的含义.2.城市局部过街天桥装有智能化电动扶梯,如下列图,当乘客站上扶梯时,它先缓慢加速,然后再匀速上升,如此〔〕A.乘客始终处于超重状态B.乘客始终处于失重状态C.电梯对乘客的作用力始终竖直向上D.电梯匀速上升时,电梯对乘客的作用力竖直向上【答案】 D【解析】解:AB、加速运动阶段,顾客的加速度沿电梯斜向上,有竖直向上的分加速度,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电梯对他的支持力大于其重力,处于超重状态;匀速运动阶段,加速度为0,所以既不超重也不失重.故AB错误.C、D,匀加速运动阶段,电梯对顾客的支持力竖直向上,静摩擦力水平向右,两者合力斜向右上方.匀速运动阶段,电梯对顾客的支持力竖直向上,根据牛顿第三定律,顾客对电梯作用力的方向先指向左下方,后竖直向下.故C错误、D正确.应当选:D先分析顾客的运动情况:先加速,再匀速,加速度方向先沿电梯斜向上,后为零,利用牛顿第二定律对他进展受力分析,就能得到解答.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分析物体受力情况,是物理上常用方法,特别要抓住牛顿第二定律的矢量性,即加速度方向与合力方向一样,对分析受力很有好处.3.如下列图,一质量为m的小球固定于轻质弹簧的一端,弹簧的另一端固定于O点,将小球拉至A处,弹簧恰好无形变,由静止释放小球,当小球运动到O点正下方的竖直高度差为h的B点时,速度大小为v,重力加速度为g,如下说法正确的答案是〔〕A.小球运动到B点时的动能等于mghB.小球由A点到B点重力势能减少mv2C.小球由A点到B点抑制弹力做功为mghD.小球到达B点时弹簧的弹性势能为mgh-mv2【答案】 D【解析】解:AB、小球由A点到B点重力势能减少mgh.小球在下降过程中小球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和弹性势能,所以小球运动到B点时的动能小于mgh.故AB错误.C、根据动能定理得:mgh+w弹=mv2,所以由A至B小球抑制弹力做功为mgh-mv2,故C错误.D、弹簧弹力做功量度弹性势能的变化.所以小球到达位置B时弹簧的弹性势能为mgh-mv2,故D正确.应当选:D小球在下降中小球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和弹性势能,由重力做功量度重力势能的变化.由弹簧弹力做功量度弹性势能的变化.根据系统的机械能守恒求小球到达B点时弹簧的弹性势能.此题要注意我们研究的系统是小球而不是小球与弹簧,假设说明是小球与弹簧系统如此机械能守恒;而只对小球机械能是不定恒的;熟悉功能的对应关系.4.图中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之比为2:1,现在原线圈两端加上交变电压U=311sin〔100πt〕V时,灯泡L1、L2均正常发光,电压表和电流表可视为理想电表.如此如下说法中正确的答案是〔〕A.该交流电的频率为100H zB.电压表的示数为155.5VC.假设将变阻器的滑片P向上滑动,如此电流表读数变大D.假设将变阻器的滑片P向上滑动,如此L1将变暗、L2将变亮【答案】 C【解析】解:A、电路中的变压器不改变交流电的频率,f==50H z,所以A错误.B、原线圈的电压的有效值为220V,根据电压与匝数成正比可知,副线圈的有效值为110V,所以B错误.C、在滑动变阻器触头P向上移动的过程中,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变小,电路的总电阻减小,由于电压是由变压器决定的,输出的电压不变,所以电流变大,即电流表读数变大,L1两端电压不变所以亮度不变,L2将变亮,因为电流增大,C正确,D错误.应当选:C根据瞬时值表达式可以求得输出电压的有效值、周期和频率等,再根据电压与匝数成正比即可求得结论.电路的动态变化的分析,总的原如此就是由局部电路的变化确定总电路的变化的情况,再确定其他的电路的变化的情况,即先局部后整体再局部的方法.同时注意线圈L对电流的敏感程度.5.如下列图电路中,电阻R、电感线圈L、电容器C并联接在某一交流电源上,三个一样的交流电流表的示数一样.假设保持电源的电压不变,而将其频率减小,如此三个电流表的示数I1、I2、I3的大小关系是〔〕A.I1=I2=I3B.I1>I2>I3C.I2>I1>I3D.I3>I1>I2【答案】 C【解析】解:电感线圈的特点是通低频阻高频,电容器的特点是通高频阻低频,所以当频率减小时通过线圈的电流增大,通过电容器的电流减小,而通过电阻的电流不变,故C正确.应当选:C频率减小时通过线圈的电流增大,通过电容器的电流减小,频率对电阻无影响.牢记电感线圈和电容器对交变电流的作用,频率改变时电动势的有效值是不变的.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4.0分)6.某人站在静止于光滑水平面上的平板车上面.假设人从车头走向车尾,人和车的运动情况为〔〕A.人匀加速走动,车匀加速前进,两者对地加速度大小相等B.人匀速走动,如此车匀速前进,人和车对地位移大小与质量成反比C.不管人如何走,任意时刻人和车总动量一样D.人停止走动时,车的速度不一定为零【答案】 BC【解析】解:A、人对车的作用力和车对人的作用力互为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故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假设人的质量和车的质量相等,如此此时人的加速度和车的加速度大小相等,故A错误;B、根据人和车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有:mv+M v′=0可得,可知人与车速度的大小与质量成反比,故在一样的时间内人与车的位移与质量成反比,故B正确;C、因为人和车组成的系统水平方向动量守恒,故不管人如何走动,人和车的总动量等于开始时的动量,故C正确;D、由C分析知,人和车的总动量等于开始时的动量,而开始时人和车均静止,故当人静止时,车也静止,故D错误.应当选:BC.根据人和车组成的系统满足动量守恒条件,根据动量守恒分析运动情况即可.掌握人和车组成的系统满足动量守恒条件,根据动量守恒定律进展分析结论即可,注意人和车产生的加速度由相互之间的作用力产生,故加速度的大小与质量成反比.7.为了研究超重与失重现象.某同学把一体重秤放在电梯的地板上,他站在体重秤上随电梯运动并观察体重秤示数的变化情况.下表记录了几个特定时刻体重秤的示数〔表内时间不表示先后顺序〕:假设t0时刻电梯静止,如此〔〕时间t0t1t2t3体重秤示数〔kg〕45.0 50.0 40.0 45.0A.t1和t2时刻该同学的质量并没有变化,但所受重力发生变化B.t1和t2时刻电梯的加速度方向一定相反C.t1和t2时刻电梯运动的加速度大小相等,运动方向不一定相反D.t3时刻电梯可能向上运动.【答案】BCD【解析】解:A、超重和失重时物体的重力和质量是不变的,只是对悬挂物的压力或者支持力变化了,故A错误;B、根据表格读数分析,t1时刻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分析得知,电梯的加速度方向向上,物体处于超重状态.t2时刻电梯的加速度方向向下,物体处于失重状态,故B正确;C、根据表格读数分析,t1时刻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分析得知,电梯的加速度方向向上,物体处于超重状态.t2时刻电梯的加速度方向向下,物体处于失重状态;速度方向未知,故C正确;D、t3时刻电梯可能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应当选BCD.根据表格读数分析,t1时刻物体处于超重状态,t2时刻物体处于失重状态,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分析物体加速度的方向.发生超重与失重现象时,物体的重力没有变化.超重或失重取决于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无关.超重和失重现象可以运用牛顿运动定律进展分析理解,产生超重的条件是:物体的加速度方向向上;产生失重的条件:物体的加速度方向向下.8.“天宫一号〞是中国第一个目标飞行器,随后发射的“神舟八号〞无人飞船已与它成功对接.它们的运行轨迹如下列图,假设“天宫一号〞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为r,周期为T,引力常量为G,如此以下说法正确的答案是〔〕A.根据题中条件可以计算出地球对“天宫一号〞的引力大小B.根据题中条件可以计算出地球的质量C.在近地点P处,“神舟八号〞的加速度比“天宫一号〞大D.要实现“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在近地点P处安全对接,需在靠近P处制动减速【答案】 BD【解析】解:A、因为无法求出环绕天体天宫一号的质量,地球对天宫一号的引力大小无法计算,故A错误;B、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有可得中心天体的质量,所以可以求出地球的质量,故B正确;C、神舟八号和天宫一号的加速度都是由万有引力引起的,在同一位置处加速度一样,故C 错误;D、在近地点P处,因为神舟八号将开始做离心运动故满足,要实现和天宫一号的安全对接,在轨道上做圆周运动,故必须是让神舟八号减速,故D正确.应当选:BD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圆周运动向心力列式可以求出中心天体的质量,卫星变轨主要通过增加卫星的速度以实现离心运动抬高轨道或降低卫星速度以减小卫星轨道来实现.万有引力提供圆周运动向心力是解决天体问题的主要思路,神舟八号的变轨要注意神舟八号的轨道与天宫一号的半径关系,确定是加速与天宫一号对接还是减速对接.9.如下列图,在质量为M〔含支架〕的小车中用轻绳悬挂一小球,小球的质量为m0,小车和小球以恒定速度v沿光滑水平地面运动,与位于正对面的质量为m的静止木块发生碰撞,碰撞的时间极短.在此碰撞过程中,如下哪个或哪些说法是可能发生的?〔〕A.在此过程中小车、木块、摆球的速度都发生变化,分别变为v1、v2、v3,满足〔M+m0〕v=M v1+mv2+m0v3B.在此碰撞过程中,小球的速度不变,小车和木块的速度分别为v1和v2,满足〔M+m0〕v=M v1+mv2C.在此碰撞过程中,小球的速度不变,小车和木块的速度都变成u,满足M v=〔M+m〕uD.碰撞后小球摆到最高点时速度变为为v1,木块的速度变为v2,满足〔M+m0〕v=〔M+m0〕v1+mv2【答案】 CD【解析】解:A、碰撞的瞬间小车和木块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摆球的速度在瞬间不变,假设碰后小车和木块的速度变v1和v2,根据动量守恒有:M v=mv1+mv2.假设碰后小车和木块速度一样,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有:M v=〔M+m〕u.故C正确,AB错误.D、碰撞后,小车和小球水平方向动量守恒,如此整个过程中,系统动量守恒的,如此有:〔M+m0〕v=〔M+m0〕v1+mv2,故D正确.应当选:CD在小车和木块碰撞的过程中,由于碰撞时间极短,小车和木块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摆球在瞬间速度不变.解决此题的关键合理的选择研究对象,知道在碰撞的瞬间前后摆球的速度不变,小车和木块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三、实验题探究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8.0分)10.为了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使用如下列图的气垫导轨装置进展实验.其中G1、G2为两个光电门,当滑块通过G1、G2光电门时,光束被遮挡的时间t1、t2都可以被测量并记录,滑块连同上面固定的条形挡光片的总质量为M,挡光片宽度为D,光电门间距离为x,牵引砝码的质量为m.实验开始应先调节气垫导轨下面的螺钉,使气垫导轨水平.回答如下问题:〔1〕假设取细绳牵引滑块的拉力T=mg,测得滑块质量M=0.2kg,改变m的值,进展屡次实验,以下m的取值不适宜的一个是 ______ .A.m1=5g B.m2=15g C.m3=20g D.m4=200g〔2〕在此实验中,需要测得每一个牵引力对应的加速度,其中求得的加速度的表达式为a= ______ 〔用t1、t2、D、x表示〕.〔3〕以小车和牵引砝码为研究对象,小车质量M一定,改变牵引砝码的质量m,根据实验数据描绘的小车加速度a与牵引砝码的质量m之间的实验关系图象.能正确反映-关系的图是______ .【答案】D;;C【解析】解:〔1〕在实验中,认为m的重力等于滑块所受的合力,所以m的质量应远小于M的质量.故D不适宜.此题选不适宜的,应当选:D.〔2〕滑块经过光电门的速度为:v2=,v1=,如此根据据v22-v12=2ax,得:a=.〔3〕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如此有:a=,=+,如此:-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且在纵轴上有截距,故C正确.应当选:C;故答案为:〔1〕D;〔2〕;〔3〕C.〔1〕在实验中,认为m的重力等于滑块所受的合力,所以m的质量应远小于M的质量.〔2〕根据v22-v12=2ax,结合v=求出加速度的表达式.〔3〕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出-的关系式,从而选择图象.解决此题的关键理解实验的原理,知道当m的质量远小于M的质量,m的重力可以认为等于M所受的合力,计算加速度时利用运动学公式求解.以与推导出与关系式,进而选择图象,难度适中.11.读出如下电表的测量值.①电压表接0~3V量程时为 ______ V.②电压表接0~15V量程时为 ______ V.③电流表接0~0.6A量程时为______ A.④电流表接0~3A量程时为______ A.【答案】2.16;10.8;0.16;0.80【解析】解:①电压表接0~3V量程,由图示电压表可知,其分度值为:0.1V,所示为:2.16V.②电压表接0~15V量程,由图示电压表可知,其分度值为0.5V,示数为:10.8V.③电流表接0~0.6A量程,由图示电流表可知,其分度值为:0.2A,示数为:0.16A.④电流表接0~3A量程,由图示电流表可知,其分度值为0.1A,示数为:0.80A;故答案为:①2.16;②10.8;③0.16;④0.80.分析图示表盘根据电流表与电压表量程确定其分度值,然后根据指针位置读出其示数.此题考查了电压表与电流表读数,对电压表与电流表读数时要先确定其量程与分度值,然后再读数,读数时视线要与电表刻度线垂直.12.〔1〕用多用表的欧姆档测量阻值约为几十kΩ的电阻R x,以下给出的是可能的操作步骤,其中S为选择开关,P为欧姆档调零旋钮,把你认为正确的步骤前的字母按合理的顺序填写在下面的横线上.a.将两表笔短接,调节P使指针对准刻度盘上欧姆档的零刻度,断开两表笔b.将两表笔分别连接到被测电阻的两端,读出R x的阻值后,断开两表笔c.旋转S使其尖端对准欧姆档×1kd.旋转S使其尖端对准欧姆档×100e.旋转S使其尖端对准交流500V档,并拔出两表笔______ .根据如下列图指针位置,此被测电阻的阻值约为______ Ω.〔2〕下述关于用多用表欧姆档测电阻的说法中正确的答案是 ______〔A〕测量电阻时如果指针偏转过大,应将选择开关S拨至倍率较小的档位,重新调零后测量〔B〕测量电阻时,如果红、黑表笔分别插在负、正插孔,不会影响测量结果〔C〕测量电路中的某个电阻,应该把该电阻与电路断开〔D〕测量阻值不同的电阻时都必须重新调零.【答案】cabe;30k;ABC【解析】解:〔1〕测量几十kΩ的电阻R x我们一般选择较大的档位先粗测,使用前应先进展调零,然后依据欧姆表的示数,在更换档位,重新调零,在进展测量;使用完毕应将选择开关置于OFF位置或者交流电压最大档,拔出表笔,正确的步骤为:cabe.根据如下列图指针位置,此被测电阻的阻值约R=30×1000=30kΩ〔2〕欧姆档更换规律“大小,小大〞,即当指针偏角较大时,明确待测电阻较小,应换较小的档位;反之应还较大的档位.电流总是从红表笔流入从黑表笔流出多用电表,每次换挡一定要进展欧姆调零,测量电阻一定要断电作业,故ABC正确,D错误.应当选:ABC.故答案为:〔1〕cabe;30k;〔2〕ABC欧姆表是测量电阻的仪表,把被测电阻串联在红黑表笔之间,欧姆表电流是从黑表笔流出红表笔流入,〔1〕用欧姆表测电阻,每次换挡后和测量前都要重新调零〔指欧姆调零〕.〔2〕测电阻时待测电阻不仅要和电源断开,而且要和别的元件断开.〔3〕测量时注意手不要碰表笔的金属局部,否如此将人体的电阻并联进去,影响测量结果.〔4〕合理选择量程,使指针尽可能在中间刻度附近.〔1〕实际应用中要防止超量程,不得测额定电流极小的电器的电阻〔如灵敏电流表的内阻〕.〔2〕测量完毕后,应拔出表笔,选择开关置于 OFF挡位置,或交流电压最高挡;长期不用时,应取出电池,以防电池漏电.〔3〕欧姆表功能:测量电阻、测二极管正负极.〔4〕用法:最好指针打到中间将误差减小.四、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8.0分)13.如下列图,电源电动势E=2V,内电阻r=0.5Ω,竖直平面内的导轨电阻可忽略,金属棒的质量m=0.1kg,电阻R=0.5Ω,它与导轨间的动摩擦因数µ=0.4,有效长度为L=0.2m.为了使金属棒能够靠在竖直导轨外面静止不动,我们施加一竖直方向的匀强磁场,问磁场方向是向上还是向下?磁感应强度B至少应是多大?设滑动摩擦力等于最大静摩擦力.〔重力加速度g=10m/s2〕【答案】解:根据平衡条件知金属棒受向里的安培力,由左手定如此知磁场方向竖直向下;安培力:F=BIL电流强度:由平衡条件:水平方向有:F N=F竖直方向:μF N=mg解得:B===6.25T答:磁场方向竖直向下,大小为6.25T.【解析】根据左手定如此判断安培力的方向,根据平衡条件列方程求B.此题借助平衡条件以与摩擦力考查了安培力的计算,当B与I垂直时F=BIL.14.如下列图,光滑水平面上有一辆质量为M=1kg的小车,小车的上外表有一个质量为m=0.9kg的滑块,在滑块与小车的挡板间用轻弹簧相连接,滑块与小车上外表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2,整个系统一起以v1=10m/s的速度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弹簧长度恰好为原长.现在用一质量为m0=0.1kg的子弹,以v0=50m/s的速度向左射入滑块且不穿出,所用时间极短.当弹簧压缩到最短时,弹簧被锁定,测得此时弹簧的压缩量为d=0.50m,g=10m/s2.求:〔1〕子弹射入滑块的瞬间,子弹与滑块的共同速度;〔2〕弹簧压缩到最短时,弹簧弹性势能的大小.【答案】解:〔1〕子弹射入滑块后的共同速度大为v2,设向右为正方向,对子弹与滑块组成的系统,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v1-m0v0=〔m+mv0〕v2①解得:v2=4m/s;〔2〕子弹、滑块与小车,三者的共同速度为v3,当三者达到共同速度时弹簧压缩量最大,弹性势能最大.以向右为正方向,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 v1+〔m+m0〕v2=〔M+m+m0〕v3②解得:v3=7m/s,设最大弹性势能为E pmax,对三个物体组成的系统应用能量守恒定律:M v12+〔m+m0〕v22-〔M+m+m0〕v32=E pmax+Q ③其中:Q=μ〔m+m0〕gd④解得:E pmax=8J;答:〔1〕子弹射入滑块的瞬间,子弹与滑块的共同速度为4m/s;〔2〕弹簧压缩到最短时,弹簧弹性势能的大小为8J.【解析】〔1〕向左射入滑块且不穿出,所用时间极短,子弹与滑块的总动量守恒,动量守恒定律求出子弹射入滑块后共同的速度.〔2〕当子弹,滑块与小车三者的速度一样时,弹簧压缩量最大,弹性势能最大.由动量守恒定律求出三者共同的速度,由能量守恒定律求解弹簧压缩到最短时,弹簧弹性势能的大小.此题考查了动量守恒定律与能量守恒定律的应用,分析清楚运动过程、应用动量守恒定律与能量守恒定律即可正确解题.15.如下列图,在倾角为θ=30°的光滑斜面MN底端固定一个被压缩且锁定的轻弹簧,轻弹簧的上端静止放一质量m=2kg的滑块,且滑块与斜面顶端N点相距x=0.10m.现将弹簧解除锁定,滑块离开弹簧后经N点离开斜面,恰水平飞上顺时针始终匀速转动的传送带,传送带水平放置且足够长,传送带上端距N 点所在水平面高度为h=0.20m,滑块A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g取10m/s2〕.〔1〕弹簧锁定时储存的弹性势能;〔2〕假设传送带速度为7m/s,求滑块飞上传送带后因摩擦产生的内能;〔3〕传送带右端竖直固定半径R=0.1m的光滑半圆轨道,且轨道下端恰好与传送带相切,为使滑块能沿半圆轨道运动而不脱离半圆轨道,求传送带速度应当满足的条件.【答案】解:〔1〕滑块离开斜面后,竖直方向由h=得:t0=0.2s所以滑块离开斜面时,有:=tan30°,得:v0=2m/s对滑块,从开始到恰上斜面,机械能守恒,弹簧锁定时储存的弹性势能为:E p=mg〔xsin30°+h〕+解得:E p=17J〔2〕滑块飞上传送带后,对滑块,由牛顿第二定律有:μmg=ma,得:a=5m/s2;由v传=v0+at,得:t=1s此过程中传送带的位移为:x传=v传t=7m物块的位移为:x物=v0t+=m所以两者相对位移为:s相=x传-x物=m滑块飞上传送带后因摩擦产生的内能为:Q=μmgs相=75J〔3〕假设滑块不能越过四分之一圆弧,对滑块,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mg R,如此有:v1=m/s假设滑块不能越过四分之一圆弧,在最高点,对滑块,由牛顿第二定律有:mg=m,得:v Q=1m/s从最低点到最高点,对滑块,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mg•2R+,得:v2=m/s所以传送带运行速度应当满足的条件是:v≤v1=m/s或v≥v2=m/s答:〔1〕弹簧锁定时储存的弹性势能是17J;〔2〕假设传送带速度为7m/s,滑块飞上传送带后因摩擦产生的内能是75J.〔3〕传送带运行速度应当满足的条件是v≤m/s或v≥m/s.【解析】〔1〕滑块A从N飞上传送带的逆过程是平抛运动,由平抛运动的规律求出滑块A飞上传送带的速度,再由机械能守恒定律求弹簧锁定时储存的弹性势能;〔2〕滑块飞上传送带后,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其加速度,由速度时间公式求出速度达到传送带的速度时所用时间,再由位移公式求两者的相对位移,即可求得因摩擦产生的内能;〔3〕滑块能沿半圆轨道运动而不脱离半圆轨道,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滑块不越过四分之一圆弧,第二种能到达圆弧最高点,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和临界条件结合解答.分析清楚滑块的运动情况和受力情况是解题的关键,根据受力情况来判断滑块的运动情况,要把握圆周运动的临界条件,灵活利用牛顿运动定律、运动学规律和能量守恒定律进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