馈线自动化介绍XXXX-031

合集下载

简述配网自动化及馈线自动化技术

简述配网自动化及馈线自动化技术

简述配网自动化及馈线自动化技术配网自动化及馈线自动化技术简述简述:配网自动化和馈线自动化技术是电力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份,旨在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和效率。

配网自动化技术主要涉及配电变压器、开关设备、自动化装置等,通过智能化控制和监测手段,实现对配电网的自动化管理和运行。

馈线自动化技术主要涉及输电路线、变电站等,通过远程监控、故障检测和自动化操作,提高输电路线的可靠性和运行效率。

配网自动化技术:配网自动化技术是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对配电网进行监控、控制和管理的技术手段。

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智能配电变压器:通过在配电变压器上安装智能监测装置,实现对变压器的在线监测和故障诊断,提高变压器的可靠性和运行效率。

2. 智能开关设备:配电网中的开关设备可以通过智能化装置实现远程控制和监测,减少人工操作,提高操作的准确性和效率。

3. 自动化装置:配电网中的自动化装置可以实现对配电路线的自动切换、故障检测和定位,提高配电网的可靠性和自动化程度。

馈线自动化技术:馈线自动化技术是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对输电路线和变电站进行监控、控制和管理的技术手段。

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远程监控:通过在输电路线和变电站上安装监测装置,实现对路线电流、电压、温度等参数的实时监测,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2. 故障检测和定位:利用智能化装置对输电路线进行故障检测和定位,可以快速找到故障点,减少故障处理时间,提高路线的可靠性。

3. 自动化操作:利用自动化装置对输电路线和变电站进行自动化操作,如自动切换、自动调节电压等,提高路线的运行效率和稳定性。

应用案例:1. 某城市配电网自动化改造:通过对城市配电网进行自动化改造,实现了对配电变压器、开关设备的远程监控和控制,提高了配电网的可靠性和运行效率。

2. 某输电路线馈线自动化项目:在某条重要的输电路线上,安装了智能监测装置和故障检测装置,实现了对路线的实时监测和故障定位,提高了路线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馈线自动化概述

馈线自动化概述

馈线自动化概述一、引言馈线自动化是电力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馈线自动化已经成为电力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文将对馈线自动化进行全面详细的介绍。

二、馈线自动化概述1. 馈线自动化定义馈线自动化是指对配电网中的馈线进行监测、控制和保护等操作,实现对配电网的智能化管理。

它主要包括对馈线状态的监测、故障定位、故障隔离和恢复等功能。

2. 馈线自动化系统组成馈线自动化系统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1)监测装置:用于监测馈线状态,包括电流、电压、功率因数等参数。

(2)控制装置:用于控制馈线开关状态,实现远程开关操作。

(3)保护装置:用于检测故障并进行相应的保护操作。

(4)通信装置:用于与上级调度中心进行数据交换。

3. 馈线自动化功能(1)监测功能:实时监测馈线状态,包括电流、电压、功率因数等参数。

(2)控制功能:实现远程开关操作,控制馈线的开通和断开。

(3)保护功能:检测馈线故障并进行相应的保护操作,保证馈线运行的安全可靠性。

(4)故障定位功能:通过监测数据分析,定位馈线故障的位置和原因。

(5)故障隔离和恢复功能:在发生故障时,自动进行隔离操作,并尽快恢复正常供电。

三、馈线自动化技术1. 传感器技术传感器是实现馈线自动化的基础。

它可以将馈线状态转换为数字信号,并传输到监测装置中进行处理。

2. 通信技术通信技术是实现远程监测和控制的关键。

目前常用的通信技术有GPRS、CDMA、以太网等。

3. 控制算法技术控制算法技术是实现远程控制和保护的核心。

它可以根据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判断是否需要进行开关操作或者保护操作。

4. GIS技术GIS技术是指采用地理信息系统来管理配电网中各个设备的位置、状态和运行情况。

它可以实现对配电网的全面管理和监测。

四、馈线自动化应用1. 馈线自动化在城市配电网中的应用城市配电网中,馈线自动化可以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减少故障发生率,提高供电质量。

03-馈线自动化介绍(04-12-17)

03-馈线自动化介绍(04-12-17)

许继电气配网事业部FA-1000馈线自动化技术介绍调度MIS 100M 以太网配网GIS/维护工作站主服务器备服务器WEB 服务器通信前置机··················通信前置机控制LAN 网SPS 打印服务器配网调度工作站配网管理工作站配电子站变电站智能型电缆分支箱智能环网柜监控终端WPZD-130WPZD-140PVS 配电线通信线RTU 配网自动化系统整体构成示意图变电站馈线自动化原理假设分段开关延时为7s ,联络开关延时为45s ,站内重合闸时间为5s 。

1、瞬时性故障—保护跳闸—一次重合—PVS 逐级关合—重合成功;2、永久性故障—保护跳闸(环网时联络开关计时)—一次重合—PVS 逐级关合—合至故障点—再次跳闸—故障段被隔离—二次重合—PVS 逐级关合,恢复电源侧正常区段供电(—联络开关计时完毕并关合—完成负荷转供)全部过程不到1分钟RTU RTU RTU RTU RTU FCB1PVS1PVS2PVS3PVS4PVS5A BCDEF7s 7s7s45s7s5sFCB25sRTU 功能分段点RTU 的功能(S 模式)1、“四遥”功能2、延时关合3、X —闭锁4、Y —闭锁5、瞬时加压闭锁6、两侧电压闭锁联络点RTU 的功能(L 模式)1、“四遥”功能2、延时关合3、Y —闭锁4、瞬时加压闭锁5、两侧电压闭锁RTU RTU RTU RTU RTU FCB1PVS1PVS2PVS3PVS4PVS5A BCDEF7s 7s7s45s7s5sFCB25sA.通过终端延时错开S 侧和L 侧供电的时间(X 延时、Y 延时);B.在S 侧的供电时间里重合失败则判定故障在S 侧,启动X —闭锁,或瞬时加压闭锁;C.在L 侧的供电时间里重合失败则判定故障在L 侧,启动Y —闭锁;D.若在延时关合过程中,另一侧也来电,则启动两侧电压闭锁。

简述配网自动化及馈线自动化技术

简述配网自动化及馈线自动化技术

简述配网自动化及馈线自动化技术配网自动化和馈线自动化技术是电力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通过应用先进的控制、通信和信息技术,实现电力系统的智能化、自动化和高效运行。

本文将简要介绍配网自动化和馈线自动化技术的基本概念、应用场景、关键技术和发展趋势。

一、配网自动化技术简介配网自动化技术是指在电力配网系统中,通过应用先进的控制、通信和信息技术,实现对配电设备的监测、控制和管理,提高配网系统的可靠性、可用性和经济性。

配网自动化技术主要包括远程监测、远程控制、自动化设备和智能配电网等方面。

1. 远程监测:通过安装传感器和监测装置,实时采集配电设备的运行状态和数据信息,包括电流、电压、功率等参数,并将数据传输到监控中心进行分析和处理。

2. 远程控制:通过远程控制装置,对配电设备进行远程操作和控制,包括开关操作、故障处理、负荷调节等,提高配电系统的灵活性和响应速度。

3. 自动化设备:配网自动化系统中的关键设备包括自动开关、自动重合闸、遥测遥信装置等,它们能够实现对配电设备的自动化控制和保护,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4. 智能配电网:智能配电网是配网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方向,它通过应用先进的通信、计算和控制技术,实现对配电网的智能监测、智能控制和智能管理,提高配电系统的能源利用效率和供电质量。

二、馈线自动化技术简介馈线自动化技术是指在电力系统的输电线路中,通过应用先进的控制、通信和信息技术,实现对输电线路的监测、控制和管理,提高输电系统的可靠性、可用性和经济性。

馈线自动化技术主要包括线路监测、故障检测、自动重合闸和智能输电网等方面。

1. 线路监测:通过安装传感器和监测装置,实时采集输电线路的运行状态和数据信息,包括电流、电压、温度等参数,并将数据传输到监控中心进行分析和处理。

2. 故障检测:通过故障检测装置,对输电线路的故障进行及时检测和定位,包括短路、接地故障等,提高故障处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3. 自动重合闸:自动重合闸装置能够实现对输电线路的自动重合闸操作,即在发生故障后,自动恢复线路供电,减少停电时间和影响范围。

第五章馈线自动化

第五章馈线自动化

第五章馈线自动化在现代电力系统中,馈线自动化是一项至关重要的技术。

它就像是电力输送网络中的“智能管家”,能够实时监测、控制和优化电力的分配,确保电力的稳定供应和高效利用。

首先,让我们来理解一下什么是馈线。

简单来说,馈线就是将电力从变电站输送到各个用户终端的线路。

而馈线自动化,就是通过各种技术手段,让这些线路能够自动地完成监测、故障诊断、隔离以及恢复供电等一系列操作,无需人工过多干预。

那么,馈线自动化是如何实现的呢?这其中涉及到众多的技术和设备。

比如说,先进的传感器被安装在馈线上,它们就像是电力线路的“眼睛”,能够实时感知电流、电压等参数的变化,并将这些信息快速传递给控制中心。

控制中心则像是整个系统的“大脑”,接收到这些信息后,通过复杂的算法和逻辑判断,对线路的运行状态进行分析。

当馈线发生故障时,馈线自动化系统能够迅速做出反应。

它能够快速准确地定位故障点,并将故障区域与正常区域隔离开来。

这一过程大大缩短了停电时间,减少了对用户的影响。

而且,在隔离故障后,系统还能够自动地恢复非故障区域的供电,使得电力供应尽快恢复正常。

为了实现这些功能,馈线自动化系统通常采用了几种常见的模式。

一种是基于重合器和分段器的模式。

重合器具有多次重合的功能,当线路发生故障时,重合器会按照预定的程序进行多次重合操作。

分段器则能够根据通过的电流大小和时间来判断是否动作,从而实现故障区域的隔离。

另一种常见的模式是基于远方终端单元(RTU)和主站系统的模式。

RTU 安装在馈线上的各个监测点,负责采集数据并将其传输给主站系统。

主站系统则根据接收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决策,下达控制指令。

除了上述两种模式,还有一种基于智能终端和通信网络的模式。

这种模式利用了先进的智能终端设备,如智能断路器、智能传感器等,它们具备更强的计算和通信能力。

通过高速可靠的通信网络,这些智能终端能够与控制中心实现实时交互,从而实现更加精准和快速的馈线自动化控制。

馈线自动化带来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

馈线自动化系统

馈线自动化系统

馈线自动化系统
馈线自动化系统是一种用于电力系统中的重要设备,用于实现电力输送和分配
的自动化控制。

该系统主要包括馈线监测、故障检测与定位、自动重合闸、远程控制等功能。

首先,馈线自动化系统需要具备实时监测馈线电流、电压、功率因数等参数的
能力。

通过安装传感器和监测装置,系统能够实时采集馈线的运行状态,并将数据传输至控制中心。

控制中心可以通过数据分析和处理,及时发现馈线的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其次,馈线自动化系统需要具备故障检测与定位的能力。

系统可以通过监测装
置检测到馈线的故障,如短路、接地故障等,并能够准确地确定故障位置。

一旦发生故障,系统可以自动切断故障馈线,并将其隔离,以保证其他正常运行的馈线不受影响。

此外,馈线自动化系统还需要具备自动重合闸的功能。

当故障被排除后,系统
可以自动进行重合闸操作,将故障馈线重新接入电网,以恢复电力供应。

同时,系统还可以自动进行重合闸前的检测和试验,确保重合闸操作的安全可靠性。

最后,馈线自动化系统需要具备远程控制的能力。

通过网络通信技术,控制中
心可以对馈线进行远程控制和监控。

运维人员可以通过远程操作界面,实时监测馈线的运行状态、故障信息和操作记录,并进行相应的控制操作。

综上所述,馈线自动化系统是一种实现电力输送和分配自动化控制的重要设备。

它能够实时监测馈线的运行状态,及时发现故障并准确定位,自动进行重合闸操作,并具备远程控制的能力。

馈线自动化系统的应用可以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可靠性,减少人为操作的错误和风险,提高电力供应的效率。

馈线自动化与其应用分析

馈线自动化与其应用分析

馈线自动化与其应用分析1. 引言馈线自动化是一种利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来提高馈线系统的效率和可靠性的方法。

通过自动化控制和监测,馈线自动化可以实现对馈线系统的远程操作和管理。

本文将对馈线自动化的概念和其应用进行分析。

2. 馈线自动化的概念馈线自动化是一种基于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自动化系统,通过采集和传输数据,实现对馈线系统的监测、控制和管理。

馈线自动化系统由传感器、执行器、控制器和通信设备等组成,可以实现对馈线系统各项参数的实时监测和控制。

3. 馈线自动化的优势3.1 提高效率馈线自动化可以通过自动化控制和监测,提高馈线系统的运行效率。

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馈线系统的参数,如电流、电压、功率等,控制器可以根据这些参数进行调节和优化,以提高馈线系统的效率。

3.2 提高可靠性馈线自动化可以对馈线系统进行远程监测和控制,及时发现故障并进行处理,从而提高馈线系统的可靠性。

当馈线系统出现故障时,可以通过馈线自动化系统远程调节和维修,大大减少了停电时间和人工干预的需求。

3.3 降低成本馈线自动化可以通过提高效率和可靠性减少能源浪费和运维成本。

自动化控制可以优化馈线系统的运行,减少能源消耗和损耗,同时减少人工维护的需求,从而降低了馈线系统的运营成本。

4. 馈线自动化的应用4.1 高压输电线路在高压输电线路中,馈线自动化可以实现对输电线路的实时监测和控制。

通过传感器采集线路的电流、电压等参数,并通过控制器进行分析和调节,使得输电线路的运行更加稳定和效率更高。

4.2 配电系统在配电系统中,馈线自动化可以实现对变电站和配电线路的自动化控制和监测。

通过传感器和控制器,可以实现对电压、电流、功率等参数的实时监测和调节,提高配电系统的效率和可靠性。

4.3 新能源发电系统在新能源发电系统中,如风电场和太阳能电站,馈线自动化可以实现对发电设备和电力输送系统的自动化控制和管理。

通过传感器和控制器,可以实时监测发电设备的运行状态和电力输送系统的性能,提高发电系统的效率和可靠性。

简述配网自动化及馈线自动化技术

简述配网自动化及馈线自动化技术

简述配网自动化及馈线自动化技术配网自动化及馈线自动化技术是电力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通过应用先进的控制和监测技术,实现对配电网和馈线的自动化管理和运行。

本文将从配网自动化和馈线自动化的定义、技术特点、应用案例和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配网自动化技术1. 定义配网自动化技术是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信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对配电网进行监测、控制、保护和管理的一种技术手段。

它能够实现对配电设备状态的实时监测、故障快速定位和恢复、负荷优化调度等功能,提高了配电网的可靠性、安全性和经济性。

2. 技术特点(1)智能监测:配网自动化系统能够实时监测配电设备的运行状态,包括电流、电压、功率因数等参数,通过数据分析和处理,实现对配电设备的智能监测和预警。

(2)远程控制:配网自动化系统通过通信网络实现对配电设备的远程控制,包括开关操作、负荷调节、故障处理等,减少了人工操作的工作量和风险。

(3)故障定位:配网自动化系统能够快速定位故障点的位置,通过智能分析和定位算法,缩短了故障处理时间,提高了配电网的可靠性和供电质量。

(4)负荷优化:配网自动化系统能够根据负荷需求和电网运行情况,实现对负荷的优化调度,减少了供电能耗和电网压力,提高了电网的经济性和能源利用率。

3. 应用案例(1)智能配电网建设:利用配网自动化技术,实现对配电设备的智能监测和控制,提高了配电网的可靠性和运行效率。

例如,某城市在配电网中引入智能电表和智能开关,实现了对用户用电量的实时监测和负荷调节,减少了用电峰值和电网压力。

(2)故障快速定位和恢复:配网自动化系统能够快速定位故障点的位置,并自动切换到备用回路,实现了对电网故障的快速恢复。

例如,某地区的配电网引入了故障指示器和智能开关,能够实时监测和定位故障点,提高了电网的可靠性和供电质量。

(3)负荷优化调度:配网自动化系统能够根据负荷需求和电网运行情况,实现对负荷的优化调度,减少了供电能耗和电网压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VS5
C
D
E
F
RTU
RTU
RTU
X延时 因闭锁不关合
14. RTU4的XL延时结束后,令PVS4关合,恢复D区供电。 15. RTU3开始X-延时,RTU3因已记忆闭锁不关合开关。
至此成全部故障隔离和恢复过程;
单相接地故障的隔离过程
FCB
PVS1
A
B
RTU
PVS2 RTU
PVS3
C
D
RTU
PVS4
X延时 因闭锁不关合
PVS3
C
D
RTU
PVS4 E
RTU XL计时
PVS5
F RTU
12. PVS1关合后,B区恢复正常供电; 13. RTU2开始X-延时,RTU2因已记忆闭锁
不关合开关;
双电源联络电压-时限式故障隔离过程
FCB
பைடு நூலகம்
PVS1
PVS2
A
B
RTU
RTU
X延时 因闭锁不关合
PVS3
PVS4
双电源联络电压-时限式故障隔离过程
FCB
PVS1
PVS2
A
B
RTU
RTU
Y延时
X延时
PVS3
C
D
RTU
PVS4 E
RTU XL计时
PVS5
F RTU
4. RTU1延时结束后控制PVS1关合,并开 始Y-计时确认;
5. RTU2开始X-延时;
双电源联络电压-时限式故障隔离过程
FCB
PVS1
PVS2
处理过程如下: 1. FCB保护跳闸,线路失电,PVS1-PVS3
因失压自动开断; 2. RTU4因单侧失电开始XL计时。
双电源联络电压-时限式故障隔离过程
FCB
PVS1
A
B
RTU
X延时
PVS2 RTU
PVS3
C
D
RTU
PVS4 E
RTU XL计时
PVS5
F RTU
3. 变电站FCB第一次重合,A 区恢复供电, RTU1开始X-延时.
单相接地故障的隔离过程
FCB
PVS1
A
B
RTU
X延时
PVS2 RTU
PVS3
C
D
RTU
PVS4
PVS5
E
F
RTU
RTU
变电站FCB经过5S延时第一次重合,A 区恢复供电, RTU1开始X-延时.
单相接地故障的隔离过程
FCB
PVS1
PVS2
A
B
RTU
RTU
Y延时
X延时
PVS3
C
D
RTU
PVS4 E
双电源联络电压-时限式故障隔离过程
FCB
PVS1
A
B
RTU
X延时
PVS2 RTU
PVS3
C
D
RTU
PVS4 E
RTU XL计时
PVS5
F RTU
10. FCB再次合闸,A区恢复正常供电; 11. RTU1开始X-延时;
双电源联络电压-时限式故障隔离过程
FCB
PVS1
PVS2
A
B
RTU
RTU
Y延时
此外,本套设备需要与站内线路保护和重合闸一起 配套使用。
馈线自动化设备组合示意
线路 SPS
PVS
RTU
真空自动配电开关
SPS
电源变压器
配电终端
馈线自动化原理
FCB1
PVS1
PVS2
A 5s
RTU 7s
B RTU 7s
PVS3
C
D
RTU 7s
PVS4
PVS5 FCB2
RTU 45s
E
F
5s
RTU
7s
全部过程不到1分钟
双电源联络电压-时限式故障隔离过程
FCB
PVS1
A
B
RTU
PVS2 RTU
PVS3
C
D
RTU
PVS4
PVS5
E
F
RTU
RTU
假定故障在 C 区发生
双电源联络电压-时限式故障隔离过程
FCB
PVS1
A
B
RTU
PVS2 RTU
PVS3
C
D
RTU
PVS4 E
RTU XL计时
PVS5
F RTU
引进东芝技术设计生产
采用真空灭弧,与其它介质灭弧相比 具有强度高、电弧开断时没有副产物产生、 不存在介质劣化、电弧能量小,使用寿命 长等优点。采用SF6外绝缘,保证了开关内 部的绝缘性能。
双电源联络电压-时限式故障隔离过程
FCB
PVS1
A
B
RTU
PVS2 RTU
PVS3
C
D
RTU
PVS4 E
RTU XL计时
PVS5
F RTU
8. FCB再次保护跳闸,线路失电后各开关自动断开; 9. RTU2因Y-延时中断电自动设置正方向闭锁,RTU3因残压加
于S侧自动设置反方向闭锁。( LOCK状态即使在RTU的失电 时也能被记忆)
PVS5
E
F
RTU
RTU
假定故障在 B区发生 变电站检测到线路有零序电压
单相接地故障的隔离过程
FCB
PVS1
A
B
RTU
PVS2 RTU
PVS3
C
D
RTU
PVS4
PVS5
E
F
RTU
RTU
由值班人员依次断开各条线路,如果在断开某条线路后站内的 零序电压检测装置停止报警,则表明该线路发生了单相接地故障。
RTU XL计时
PVS5
F RTU
RTU1延时结束后控制PVS1关合,并开始Y-计时确认; RTU2开始X-延时;
单相接地故障的隔离过程
FCB A
PVS1 RTU
PVS2 B
RTU 闭锁
PVS3
C
D
RTU
PVS4
PVS5
E
F
RTU
RTU
在Y时间内检测该线路的零序电压存在 , RTU1 令开关跳闸并锁扣,将故障点隔离 , RTU2 因 X延时闭锁.
馈线自动化技术交流
FA-1000 电压-时限式馈线自动化
(引进日本模式)
概述
馈线自动化就是利用一次设备配套的智能化功能, 完成对线路故障 (包括单相接地故障 )区段的隔离、非故 障区段的供电恢复,达到减少停电区间、缩短停电时间 的目的。
FA-1000 馈线自动化系统由许继电气引进日本东芝 技术设计生产,其原理为电压-时限式。它由真空自动 配电开关(PVS) 、一体化遥控终端 (RTU-D23PD ) 和三相 零序电源变压器 (SPS) 组成。
假设分段开关延时为 7s,联络开关延时为 45s,站内重合闸时间为5s。
1、瞬时性故障—保护跳闸— 一次重合—PVS逐级关合—重合成功; 2、永久性故障—保护跳闸(环网时联络开关计时) — 一次重合—PVS逐级关合— 合至故障点—再次跳闸—故障段被隔离—二次重合—PVS逐级关合,恢复电源侧正 常区段供电(—联络开关计时完毕并关合 —完成负荷转供)
电压-时限式馈线自动化的特点总结
1 、具有就地的保护功能 2 、不依赖于通信和后台系统就能实现馈线自动化 3 、不依赖于蓄电池而成为真正的免维护产品 4 、可以分阶段实施配网自动化,做到边投资边受益
真空自动配电开关VSP5(FZW28-12)特点
1、真空灭弧,SF6外绝缘,灭弧及绝缘介 质无油化设计。
A
B
RTU
RTU
X延时
PVS3
C
D
RTU
PVS4 E
RTU XL计时
PVS5
F RTU
6、RTU1的Y-延时结束
双电源联络电压-时限式故障隔离过程
FCB
PVS1
PVS2
A
B
RTU
RTU
Y延时
PVS3
C
D
RTU
PVS4 E
RTU XL计时
PVS5
F RTU
7. RTU2在X-延时结束后,令PVS2关合并开始 Y-计时确认。由于C为故障段,线路又出现故障 电流,此时有低电压加于 RTU3的S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