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写作 程幼强 结课作业 高分范文

合集下载

高考作文复习备考的序列操作策略——以议论文写作为例

高考作文复习备考的序列操作策略——以议论文写作为例

2019.5本版编辑/·高中人物鹿鸣高考作文复习备考的序列操作策略◆名师在线陈维贤北京市特级教师,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研究员,北京大学等高校“国培计划”主讲专家,首都师范大学特聘硕士生导师,丰台区教育学会首届专家委员会学科专家,兼职教研员。

擅长高中语文新课程改革理论和实践研究,长期聚焦高考和学法研究。

在新课程改革和高考语文研究方面有一定建树,教育教学成绩突出,曾荣获“全国中语十佳教改新星”“北京市优秀教师”“省市级教坛新星”“市拔尖人才”“省市级优秀班主任”等荣誉称号。

出版专著《永伴人生的拔节》,编著《新课程名师导航·语文》等数十部。

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发表教学教研论文数百篇,十余篇论文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主持完成国家级课题及省市级科研课题多项。

参与国家统编高中语文教材的编写,担任多家杂志编委和一些学校、教研部门、名师工作室语文学科顾问,曾应邀在《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等报刊访谈中谈及语文教育和高考问题。

指导的青年教师在省级以上教学大赛获得一等奖3人次。

当下高考作文要求进一步提高,难度进一步加大。

纵向看,材料作文已由传统材料作文、新材料作文发展到以任务型作文为主多种类型并存的新阶段。

横向看,2018年高考语文全国卷三道作文题,整体布局上统筹规划,各有特色和侧重,有着不同的写作特色、内涵指向与表达要求,但合在一起,又共同构成一个写作训练和备考体系。

作为一种高阶、综合能力,写作能否有效复习尚有争议。

由于涉及面广、复习时间有限、复习训练不得法等因素,作文备考往往陷入随意、低效的鸡肋境地。

毋庸置疑,有效、得法、得当的科学复习训练,艺术的操作策略,是能够短期内提高学生写作素养的。

引导学生在备考中以语文的方式积累写作素材,进而走向思想的提升;构建、完善写作思维体系,学会思维建模,科学训练思维能力;序列化训练各种文体的基本写法、个性化创新写法,熟化各种表达技巧:这三个序列路径的有机结合,能有效提高写作素养,提高复习备考效益。

国家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幼儿园)教育写作:议论文写作示范

国家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幼儿园)教育写作:议论文写作示范

国家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幼儿园)教育写作:议论文写作示范1.论点作者在文章中提出的对某一个问题或某一类事件的看法、观点、主张论点要求:正确、鲜明。

一篇文章只有一个中心论点,一般可以有多个分论点。

2.论据证明论点正确的证据。

可分为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前者是指典型的有代表性的事例或史实;后者是指除名人名言、自然科学的原理外,还包括符合事理的谚语、俗语等。

3.论证-----不仅是议论文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解决“字数凑不够”的法宝(1)定义:建立论据与论点的关系。

(2)方法:因果分析、假设分析、条件分析、对比分析【例题】论点:贫困也是一笔财富。

“自古才子出寒门”。

司马光出身贫寒;范仲淹两岁丧父,随母改嫁,幼时连稠一点的粥都难以喝到;明代龙图大学士宋濂家中一贫如洗;荷兰画家梵高也曾两袖清风,一文不名,生活上常靠着弟弟接济;苏联伟大作家高尔基曾经是个流浪儿;居里夫人刚满十岁就去打工。

可见贫困也是一笔财富。

问题:请点评这篇材料的优缺点点评:优点:观点明确,论据充足。

缺点:“观点+论据”格局——论点和论据缺乏必要的联系,未讲“理”。

论证的内容如下:这些都是幼时曾经贫困而后来成为才子的非常之人。

寒门是他们植根的土壤,是这块贫瘠的土壤使他们不断地发育,不断地成熟,塑造自我,完善自我,最终成为参天大树,开出灿烂之花。

由此看来,贫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丧失摆脱贫穷的信心和斗志。

穷则思变,就要奋发图强,越是贫困越激励人奋发上进,这又何尝不是一笔财富呢?【例题】论点:打好基础是成就事业的前提。

论据:“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蛋,当你画了一个,再去画另一个时,形态又不同了。

即使同一个蛋,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其形态也有很大的区别。

只有把画蛋的基本功练好了,才能画出更好的画。

”老师的谆谆教导,告诉达•芬奇一个真理,基本功训练很重要。

达•芬奇遵照老师的教诲,孜孜不倦地练习基本功,他后来成为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卓越的画家。

问题:试用因果法和假设法来论证因果法:由于达•芬奇在从师阶段培养了扎实的画画基础,练好了厚实的基本功,为他今后从事绘画事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所以他日后才会创作出《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等美轮美奂的世界级的巅峰之作,他的名字也随着因他杰出的画作而不朽。

议论文写好范文

议论文写好范文

议论文写好范文上海第二工业基础英语一间2小时,满分150分综合教程第三册,第四册主编何兆熊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 英语专业四级历年考试真题 1 。

中考作文得分点完全解密之一切题【得分点关键词】切题【得分点要诀】审清题目,切合题意 1 得分点概述综观各地中考作文的评分标准,绝大多数都把 "切题 " "扣题 "摆在了最前头。

高中语文新教材必修三阅读与鉴赏教案(共33课时) 第一专题祖国土(七课时) ◎江山多娇祖国山川颂黄药眠长江三峡。

xx 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学科,专业名称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 研究方向汉语国际教育考试科目名称445汉语国际教育基础 B 考。

目录 xx年10月 (第109期) 优化 "讲学稿 "使用,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等等等等等等等市三中教科室好校长要念好 "三字经 " 等等等等。

怎样写好日记把自己一天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所做有选择地记录下来,就是日记很多研究和探讨证明写日记是提高写作能力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是一条最佳的途径写日记是对自己毅力和恒心的锻炼,形成了。

1月11日消息,在过去的几个世纪的历史里流传着许多神秘人物的奇妙传说,他们中的许多人的下落或来历至今无法鉴定。

以下这个是在这次神秘类型中最重要或最神秘的人物的精选名单。

1、圣·,日尔曼伯爵。

11月3日消息,在过去的几个世纪的历史里流传着许多神秘人物的奇妙传说,他们中的许多人的下落或来历至今无法鉴定。

以下这个是在这次神秘类型中最重要或最神秘的人物的精选名单。

1、伍匹德的绿孩子伍匹德的绿孩子。

导读:毛岸英, * 的儿子,在抗美援朝中英勇牺牲,让人们好奇的是, * 为何不把自己的儿子葬在中国,而是葬在朝鲜呢?毛岸英与朝鲜人民又有着怎样的感情呢? 一九五四年十二月二十四日晚, * 永福堂灯。

导读:古埃及人相信,世界上存在一本由奇特的符号和咒语组成的《亡灵书》,当时称为 "白昼通行书 "。

爆强作文公式(有示范有练习)

爆强作文公式(有示范有练习)

【公式1】议论文基本结构【公式2】议论文分论点切分方法(思路:审读题目→归纳话题→切分分论点→总结中心论点)其它可套用模式(~~与…分别代表“话题”和“其它文字”)分类别式 对象范围: 施动主体: 不同职业的人(分论点1/2/3) 不同境况的人(分论点1/2/3) 个人集体企业国家民族(分论点1/2/3) 做…要~~:(分论点1/2/3) 面对…要~~:(分论点1/2/3) 概念内涵:~~(就)是…(分论点1/2/3) 二、横向 找理由式 为什么会~~:导致原因(分论点1/2/3) 为什么要~~:必要性(分论点1/2/3) 怎样才能~~:条件(分论点1/2/3) 怎么样~~:方法措施(分论点1/2/3) ~~就能(才能):作用意义(分论点1/2/3) 一、纵向 时间; 逻辑: 古→今:过去→现状→将来 先→后:首先→然后→最后 浅→深 表→里 是 什么→为 什 三、其它 正反 正面:(方法如一、二) 反面: 条件:不…,就不能~~(分论点1/2/3) 危害:不~~,就会…(分论点1/2/3) 判断:~~是…,使…(方法综合一、二):(分论点1/2/3) 引论(开篇点题) 结论(深化升华) 论据① +分析论证 本论(证明论点) 论据② +分析论证 论据③ +分析论证 模式一并列 顺序 引论(开篇点题) 结论(深化升华)分论点① +论证 本论(证明论点) 分论点② +论证 分论点③ +论证 模式二 并列 递进 ~~是…的前提 ~~是…的基础~~是…的关键③ …是~~的前提 …是~~的基础 …是~~的关键 或 ~~就… ~~就… ~~就… …… ② …就~~ …就~~ …就~~ ……… 或 ~~是…的奠基石 ~~是…的催化剂 ~~是…的航海灯 ~~是…的源泉 …… ① …是~~的奠基石 …是~~的催化剂 …是~~的航海灯 …是~~的源泉 ……… 或【公式3】议论文段落展开的方法【公式5】议论文公式总结(纵向为主线,精深;横向为拓展,博大!):列提纲 写 作 以小见大) 3..依据话题,切分论点(运用前述切分方法) 4..综合分论点,总结中心论点(归纳法,以小见大) 5..搜集证据(可简要记于对应分论点后以防忘记) 6..最后审查一下,防止偏离题意和思路混乱;同时拟定标题7..完善思路结构,粗略起草开头和结尾(此步可省) 8..动笔写作(直接写到试卷上,边写边在心里默念,可防病句) 事例内容: 理论型 其它型角度:正面证据 / 反面证据 结构:一例一析 / 并举数例再统一分析 / 兼备式(点例) 一个完整的“论证单元”3.主旨句多次、反复出现4.切入角度小,才能言之有物5.点睛之笔:引申升华,以小见大,联系现实,扩大范围。

习作例文在小学生习作起步阶段效用最大化的研究过程性资料集合

习作例文在小学生习作起步阶段效用最大化的研究过程性资料集合

习作例文在小学生习作起步阶段效用最大化的研究过程性资料集合课题编号: 2017-ZJKYB-X01-165课题负责人:席海珍课题组成员:程程原满梁斐宋桂荣目录教学案例 1 教学随笔 7 教学反思 14 图片或表格 15 小论文 21 调查问卷 30 参考文献资料 31【教学案例1】做生活中的有心人郑州龙门实验学校宋桂荣苏教版四年级下册习作四是让同学们学会关注生活中值得关注的事情,并恰如其分地表达观点,进而形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准确表达语言文字的能力。

本次习作的例文是关于“非典”的讨论记录。

我是这样安排教学,从而使写作例文的作用最大化的:一、研读例文,聚焦观点:1、默读例文,提炼出同学们有哪些看法与做法。

你最赞成的有哪几种,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

2、交流意见,自我消化。

3、聚焦观点:国家大事,人人有责。

二、由例文引入我们身边值得关注的事情。

1、出示一组同学慰问敬老院的活动照片。

2、总结提炼对待老人应有的态度。

三、再读例文,对此次习作整体把握:1、再读例文的开头,思考在全文中的作用。

2、讨论如果没有背景介绍行不行。

3、此次习作开头必须先介绍事情的背景。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形式……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

学生习作的过程是一个从模仿到变化到创新的过程。

首先我认为就是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习作例文,发挥例文的最大作用,这也是最经济最科学的做法。

例文都是经过编者的精心筛选和编制的,具有科学性和针对性的特点。

任何轻视或忽视习作例文,另搞一套的做法都是对教学资源的极大浪费和对教科书的不尊重。

在本次习作指导时,我一直都紧紧围绕例文展开,让学生从例文想开去,引发尊敬老人的话题,提炼出正确的观点,并借鉴例文的表达方式,有选择地汲取符合自我观点的表达内容和方式,准确地展现自我观点,按要求完成习作。

充分利用习作例文,研究例文,让孩子们在仿照例文的同时有所创新,本单元学生的作文写得相当严谨,值得称道。

2021年深圳市高三年级第一次研试作文写作指导(附文题详解及范文展示)

2021年深圳市高三年级第一次研试作文写作指导(附文题详解及范文展示)

2021年深圳市高三年级第一次研试作文写作指导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孔子曾自述心志:“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他又称赞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孔子与颜回乐在何处,所乐何事,周敦颐也曾要求程颐、程颢好好参悟。

作为儒家思想重要内容的“孔颜之乐”,千百年来,一直启迪与引导着无数人积极探索人生真谛,努力实现人生价值。

它对生活在新时代、担当新使命的青年人,仍然有着重要意义.语文老师计划在课堂上举行“品孔颜之乐,做幸福青年”主题交流会。

请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发言稿,谈谈你的感受和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写作指导(节选):题目蕴含了哪些应然的写作层次和写作方式(一)概念的提炼、阐释与关联虽然题目以“孔颜之乐”为核心标识,但是,这一概念只是居于“冰山”中的八分之一,支撑其“庄严宏伟”的是材料中关于孔子与颜回的相关表述,这些表述中,又可以概括出更为丰富的内容。

另外,“幸福青年”的内涵的确定,则需要考生结合对材料的理解和自己的生活体验,加以具体化,并和“孔颜之乐”建立起紧密的关联。

(二)“孔颜之乐”核心概念下的分层分析材料中“孔子与颜回乐在何处,所乐何事”的表述非常关键,它把“孔颜之乐”的思维路径具体分解为两个,即“何处”与“何事”。

这是题目给考生提供的一个最为重要的阐释与分析的思维支架,它犹如两个总分之下的路,为思考与分析而定,甚至也定下了文章的局部的框架与结构。

(三)正向与反向的对比与反驳材料中“孔子之乐”与“颜回之乐”的语段,都明确有对比思维的运用。

“孔子之乐”中的“不义”与孔子思想中的“仁、义”,“富且贵”与“贫且贱”,甚至“浮动”,也可以由考生联想到它的反义词。

“颜回之乐”中的“人不堪其忧”,有“人”自然有“己”,有“不改其乐”,就有“改其乐”。

廖子强获奖作文

廖子强获奖作文

廖子强获奖作文让自己变得强大作文篇1人,总会遇到挫折。

只有选择坚强,我们才能脱颖而出。

――于是,我想让自己更坚强。

――题记在家里,我是一位姐姐,我有责任照顾好妹妹,有必要帮助爸爸妈妈分担家务上的一些琐碎事情,可是……我却还没真正承担起这个责任,因为我感觉到自己根本还没有承担起这个责任的必要。

而当我看到了那一幕的时候.....我愣了,我彻底意识到自己真的该承担起这个责任了,而且无论再怎么艰难,我都必须坚持下去。

那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马鹏飞,他,仅是一个14岁的小男孩,年龄和我不相上下,可是当我还会和爸爸妈妈顶嘴、讨价还价的时候,甚至埋怨他们对自己不够关心,不够理解的时候,这个小小的孩子,却已经学会了承担责任,学会了感恩。

年纪小小的他要背起照顾奶奶、家庭的责任。

他的故事讲起来令人心酸,马鹏飞很小的时候,最亲爱的父母就相继离他而去,从那个时候开始,他便失去了孩子应该得到的温暖与关爱,而他也是幸运的,因为这一切他的奶奶都无偿地给了他,而他就是在奶奶的莫大关怀与呵护中成长为一个坚强、懂得感恩的孩子的。

马鹏飞较其他孩子更早学会了自立、自强,当我们五岁的时候还会对长辈撒娇,爱闹爱玩,总爱调皮捣蛋,可是他却已经学会了煮饭做菜。

他说:“奶奶含辛茹苦把我拉扯大,她多不容易啊,现在奶奶老了,行动又不方便,我应该照顾好奶奶,回报奶奶的养育之恩。

”奥,这是一个多么懂事的孩子啊!他那时才五岁啊,却已经懂得了感恩,是多么难得啊!现在,随着他的年龄增长,他感恩的心并没有渐渐变淡,而是变得更加坚定,更加浓烈。

每天拂晓的时候,他就要起床为奶奶做好早餐,帮奶奶换好药等等,确定做完所有的事情后,他才背起书包匆忙赶向学校;中午他又要从学校跑回家里去喂奶奶吃饭――学校距离他的家有几公里远,虽然路途遥远,但是他却是从未中断过,不论风有多大,雨有多大,这个孩子还是坚持着,坚持着……晚上他又要做很多很多的事情,他总是那么忙碌,简直就是一个典型的睡得晚,起得早的勤劳人士。

3月13日高一年级天一大联考作文“自己才是自己的终极支撑”解析+教师范文+考场佳作

3月13日高一年级天一大联考作文“自己才是自己的终极支撑”解析+教师范文+考场佳作

3月13日高一年级天一大联考作文“自己才是自己的终极支撑”解析+教师范文+考场佳作一、原题呈现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在童话故事里,公认的大团圆结局就是公主和王子幸福地生活在了一起。

而在有着“中国版灰姑娘”之称的《叶限姑娘》中,故事的结尾是:叶限向着远方走去,她的朋友小鱼相随左右,溅起点点水花。

这个结尾或许稍显沉重,但编剧孙梦竹认为,“打破孩子们固有的公主梦’,让孩子们体悟到自己才是自己的终极支撑,对当今时代的孩子们来说,或许更有价值。

”以上的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

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和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二、写作提示【写作提示】材料首先亮明公认的观点,即在童话故事里“大团圆结局就是公主和王子幸福地生活在了一起”;然后以孙梦竹改编的《叶限姑娘》为例,引用孙梦竹自身的说法:“让孩子们体悟到自己才是自己的终极支撑,对当今时代的孩子们来说,或许更有价值。

”作文材料很有针对性,写作时,要抓住材料关键词“自己才是自己的终极支撑。

”【好的题目】《靠人不如靠己》《做命运的主人》《做自己的掌舵人》《为自己的人生撑把伞》《我的世界我做主》《坚持做自己,不为束缚》《以独立之歌谱成长之篇》《不借东风,因自己而闪耀》《人生路漫漫,唯有靠自己》【不准确立意】坚持;梦想;缺憾;挫折;勇于探索创新;结局立意宽泛:故事的启发;自己——靠自己自立【好的分论点】《人生路漫漫,唯有靠自己》①走出“公主梦”,看清生活真相。

②走出“舒适圈”,找到自己的理想。

③走出“乌托邦”,拼出自己的未来。

三、考场佳作让自己成为坚定的靠山我生来就是高山而非溪流,我欲于群峰之巅藐视平庸的沟壑,我站在伟人之肩俯视卑微的懦夫。

靠山山会倒,靠谁不如靠自己。

靠水水更流,唯有让自身成为坚定的靠山,这才是明智之举。

险峻高山挡不住展翅的欲望,我们要翻越大山,追求自己的理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cademic WritingIntroduction, review of literature, methodology, results and conclusions are five chapters of academic writing. And each of them has several parts.Introduction is the first chapter, and it involves seven parts. Need for the study is the first part and the base of the whole article. It means that when researchers do some studies, they need to find out that what has been done and what has not and try to fill the gap. The second part is the purpose of the study. In this part, we should know what we are to do and what we are going to study. When we figure out what the study would be about, the research question should be decided. So research question is the third part. It crystallizes the purpose of the study. Hypothesis is the fourth thing we need to do. We need to assume the results of the of the research question.If hypothesis is the same as the results of the experiment, the hypothesis is called null hypothesis. And the other type of hypothesis is directional hypothesis. Definitions of terms are the fifth thing we need to determine. The whole study should be expressedat a definite frame. And then, we need to clarify who will benefit from the study. It is the sixth part we are to do. For example, the people who are afraid of heights would benefit from the study about acrophobia. The last part of introduction is organizationof the study. We need to focus on the form of the study.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the second chapter of academic writing, is an extended need for the study. In this chapter, we need to clarify who has done what and what has been achieved so far to find out what has not been done then to find out what to do. The review of literature involves four parts. It consists of 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 theoretical background, related research and summary. Historical ground is about the important historic change instead of the simple common things. Theoretical background is the entire treatise and the theories related to the study. The related research is all the previous achievements about the study. And the last part of review of literature is summary. The description of knowledge is specific on condition that you realize them all. However, in China, this chapter is not easy to finish. First, the ethos of the academic circle is not clean and honest enough. The study is used as a tool to make money. Second, just as Hegel, the philosopher in Germany, said that there is not any philosopher in China. The philosophers in China focus on the social origin and human source, and so-called philosophers in China pay much attention to the management of state affairs. And the last reason is that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cracked down on the Chinese academic circles. It is said that there is not any scholar in China after the Cultural Revolution.Methodology is the third chapter of academic writing. It introduces the methods or procedures of study. The first part of methodology is research design is divided into two types: one is study about current politics, and the other one is about analyses mentally. In foreign, scholars of high tone would like to do the study about current politics, and the primary scholars generally do the study about analyses mentally. This situation is based on the difficulty level of the study. However, in China, the situation is opposite. And difference let China fall behind the foreign in humanities. Researchers need to choose a scientific method to do the study. The second part of methodology is sampleand sampling procedure. When researchers are choosing the object of the study, all aspects of the object should be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 The sample should be representative and common. Instrumentation is the third part of methodology. Logic is very essential in this part. The researchers must be logical when doing the study, or the study would not get the accurate results and become meaningless. In this part, the scholars from China are not qualified. As a result of the history and culture, Chinese do not focus on logic and even do not have logic. Treatment is the fourth part of methodology. There is an example to introduce this part. There are two mice in the experiment, and they are in the same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experiment. One is fed with two peanuts every meal, and the other one is fed with one peanut and a grain of green beans. In this experiment, the grain of green beans is the variable. Treatment is the progress of confirming the variable and find out the influence the variable has made in the experiment. After the experiment, the researchers need to collect dates and analyze them. Data collection and data analysis procedures are the fifth and the sixth parts of the methodology. The last part of methodology is summary. Researchers should get the conclusion about the experiment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data of the experiment.Results is the fourth part of the study. This chapter involves two parts. The first part is results, and the other part is summary. In this part, the researchers should introduce the purpose, research question and hypothesis. Then the researchers record the results on the basis of the research has made above. Then write down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the next section.The last chapter of academic writing is conclusions, interpretations and implications. This chapter is a conclusion about all the research of the study. It involves three parts conclusions, interpretations and implications. The first part is conclusions. And it is the description of the research, and organized by research question and/or hypothesis. Interpretations is the second part. In this part, the researchers try to explain the conclusions of the research in his own words. Implications is the last part. This part is divided into two smaller parts: implications for practice and implications for further research.。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