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散热器电动风扇技术条件模板

合集下载

乘用车冷却风扇总成技术条件

乘用车冷却风扇总成技术条件

JLYY-JT137-07乘用车冷却风扇总成技术条件编制:校对:审核:审定:标准:批准: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二〇〇七年一月前言本标准是根据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的相关规定,同时结合本企业的具体情况而编制。

本标准由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整车设计部负责起草。

本标准起草人:喻超、赵瑞坡。

本标准于2004年8月15日首次发布,于2005年8月31日第一次修订,于2007年1月31日第二次修订。

Ⅰ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吉利乘用车用冷却风扇总成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等。

本标准适用于吉利乘用车用冷却风扇总成(以下简称冷却风扇)。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构成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应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1236-2000 工业通风机用标准化风道进行性能试验GB/T 2423.17-1993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Ka:盐雾试验方法GB/T 2423.22-2002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N:温度变化GB/T 2828.1-2003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GB/T 4942.2-1993 低压电器外壳防护等级JB/T 6723.1 内燃机冷却风扇第一部分金属冷却风扇技术条件JB/T 6723.2 内燃机冷却风扇第二部分塑料冷却风扇技术条件QC/T 417.1-2001 车用电线束插接器第一部分:定义、试验方法和一般性能要求(汽车部分)QC/T 484-1999 汽车油漆涂层QC/T 29106-2004 汽车低压电线束技术条件JL 100003-2007 汽车零部件永久性标识规定3 要求3.1 一般要求冷却风扇应符合本标准的要求,并应按照经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及设计文件制造。

汽车风扇控制器技术要求

汽车风扇控制器技术要求
100V
1h
90ms
A
脉冲 4
-7V
1个脉冲
/
C
脉冲 5b
34V
1个脉冲
/
A
试验要求:试验功能等级要求A。
技术参数
1.工作温度范围:-40℃~+105℃
2.存储温度范围:-40℃~+130℃
3.工作电压范围:(9~16)V;
4.单通道最大负载电流:20A
5.输入PWM信号参数
5.1 频率:
输入频率:500Hz
输出频率:20kHz±5%
5.2 有效电平:高电平(4.6~16)V, 低电平(0~1.9)V;
(1)汽油
(2)发动机油
(3)液压油
(4)冷却夜30%水溶液
(5)刹车油
(6)洗涤液
试验要求:试验完成后,样件功能应正常。
电气特性测试
考查长时间工作过压能力:温度120℃,电压(17±0.1)V,试验时间1h,带负载;.
短时间过压能力:电压(24±0.1)V,试验时间1min,不带负载。
试验要求:试验后,样件功能应正常。
试验要求:试验后样件功能应正常。
湿度试验
温度55℃,相对湿度95%~100%,一个周期24h,循环6次。
试验要求:试验后样件功能应正常。
机械冲击试验
固定在测试台上测试,峰值加速度400m/s2,持续时间11ms,空间6个方向,每个方向1次。
试验要求:试验后,样件功能应正常。
耐溶性试验
将RFC接上插件后浸入上述溶液中,通电放置24小时。
转换时间1h,
环境温度120℃,试验时间24h;试验周期为:1h关,1h开(负载输出:80%,100%),反复进行。

汽车散热器标准--讨论稿

汽车散热器标准--讨论稿

散热器置于-30℃的低温箱里 10 小时后取出,在室温环境为 20℃条件下进行落锤冲击试验,标准落锤为
钢制球形,直径为 Ø63.5mm,落下高度为 0.3m,冲击功为 3J。在低温箱取出后,10 分钟内完成试验。
5.9 压力循环性能试验
压力循环性能检测在专用试验装置上进行。将散热器置于常温环境中,内部通以压力交变的乙二醇和水
QC
中华人民共和国汽车行业标准
QC/T 468-200×
代替 QC/T 468--1999
汽车散热器
Automobile radiator
(征求意见稿)
200X-XX-XX 发布
200X-XX-XX 实施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发布
QC/T 468-200X
目次
前言 ……………………………………………………………………………………………1 1.范围 …………………………………………………………………………………………2 2.规范性引用文件 ……………………………………………………………………………2 3.技术条件 …………………………………………………………………………………2 4. 试验方法 ……………………………………………………………………………………3 5.车上可靠性 …………………………………………………………………………………5 6.检验规则 ……………………………………………………………………………………5 7.标志、包装、贮存 …………………………………………………………………………5
5.13.2.8 试验结束后,应按样品技术条件进行密封性检查;
表 5.1:进出水管扭转试验条件
5.13
频率(HZ)
间距(mm)
7.5
200

QCC-JT002-2008--汽车散热器技术条件

QCC-JT002-2008--汽车散热器技术条件

Q/CC汽车散热器技术条件Automobile Radiator Technology Condition目次前言 (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技术要求 (2)5 试验方法 (3)6 检验规则 (4)7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4)8 质量保证 (5)附录A (规范性附录)内燃机水散热器散热性能试验数据整理方法 (6)附录B (规范性附录)内燃机水散热器主要结构参数计算方法 (9)附录C (规范性附录)中性盐雾试验原始记录单 (10)附录D (规范性附录)复式加水口盖的试验方法 (11)前言本标准是对Q/CC JT 002-2006《汽车散热器技术条件》的修订。

本标准在修订过程中参考QC/T 468-1999《汽车散热器技术条件》、JB/T8577-2005《内燃机水散热器技术条件》等。

本标准与Q/CC JT 002-2006相比,主要变化如下:---增加了“3 术语和定义”;---对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进行了修订;---将原标准的附录A更改为附录D;---增加了附录A、附录B、附录C。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xx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提出。

本标准由xx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标准化科归口管理。

本标准由xx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底盘部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xxxxx。

汽车散热器技术条件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内燃机水散热器的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质量保证。

本标准适用于xx 公司系列车型管片式和管带式钎焊水散热器及胀接式水散热器(以下简称散热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铝制汽车散热器_技术条件_企业标准

铝制汽车散热器_技术条件_企业标准

佛冈鑫统仕散热器有限公司企业标准铝质汽车散热器技术条件Q/ZYFT 001-2008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铝质散热器的技术条件,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标记、运输与储存。

本标准适应于本公司生产的铝质汽车散热器产品。

2.引用标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该单(不包括勘误的内用)或修订版均不适应于本标准。

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标准,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10569 优质铝及铝合金冷轧板GB/T 2518 连续镀锌薄钢板和钢带GB/T 2828.1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GB/T 2828.1-2003,ISO 2859-1: 1999,IDT)GB/T 3198 铝及铝合金箔GB/T 8544 铝及铝合金冷轧带材JB/T 8577 内燃机水散热器技术条件HG/T 2196 机动车辆用橡胶材料QC/T 468 汽车散热器技术条件鑫统仕散热器有限公司 2014年3.技术条件3.1产品应按经规定程序批准的产品图样及技术文件制造,并符合本标准规定。

3.2 材料3.2.1 散热管的材料采用AA4343/3003/7072,应符合GB/T 8544要求。

3.2.2 散热带的材料采用AA3003+1.5%Zn,应符合GB/T 3198要求。

3.2.3 主片,侧板材料采用AA4343/3003/7072,应符合GB 10569要求。

3.2.4 水室采用PA66+30%玻璃纤维强化的尼龙制造。

3.2.5 触水密封件采用三元乙丙橡胶制造,应符合HG/T 2196要求。

3.2.6 散热器的安装连接架(侧板)采用Q235制造,符合GB/T 2518要求。

3.2.7 散热器上所用的连接紧固件采用相应的国家标准,要求表面采用镀锌钝化处理。

3.3 在设计、开发、生产、制造过程中,应积极采用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允许采用企业标准以外的新材料设计产品,但材料的性能不低于相应的标准要求,并经过验证认可。

某车型电池冷却低温散热器技术要求书(含DV试验验证项目)

某车型电池冷却低温散热器技术要求书(含DV试验验证项目)
Mn: ≤1.0~1.5
Zn: ≤0.1
其他:(单项;≤0.05;合计: ≤0.15)
余量:AL
2
抗拉强度Rm/MPa
170~210
3
延伸强度Rp0.2/MPa
≥150
4
断后伸长率%
≥1

外翅片:3003 MOD-H16
1
化学成分(%)
按照标准GB/T 3190-2008-《变形铝及铝合金化学成分和GB/T 3880.2-2006--《一般工业用铝及铝合金板、带材第2部分:力学性能》
满足标准要求:
燃烧速率≤60mm/min

散热管:4045/3005/4045
1
化学成分
(%)
按照标准GB/T 3190-2008-《变形铝及铝合金化学成分和GB/T 3880.2-2006--《一般工业用铝及铝合金板、带材第2部分:力学性能》
4045:
Si:9.0~11.0
Fe: ≤0.8
Cu: ≤0.3

3.1.4 表面涂镀层要求
表10 表面涂镀层要求
序号
零部件名称
表面涂镀层类型及图层结构定义
自有涂镀线体or委外涂镀线体
涂镀层技术参数
生产工艺参数
膜厚
附着力
电位差
微孔数
中性盐雾试验要求
循环腐蚀
湿热试验
耐冲击
冷热交变
……
电镀时间
浓度
……
1
/
/
/
/
/
/
/
/
/
/
/
/
/
/
/
/
3.1.5 间隙面差(DTS)要求
试验后按规定检测

汽车电磁风扇离合器技术条件》编制说明

汽车电磁风扇离合器技术条件》编制说明

汽车行业标准《汽车电磁风扇离合器技术条件(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汽车电磁风扇离合器,经过近十五年的发展历程,在自主开发、自行设计生产具备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的条件下,已经形成了生产秩序和多系列、多元化的规模,产品已经遍及在各种车辆中配置。

因此,为了利于提高、保障产品运用的可靠性、耐久性、互换性和技术性能,目前制定相关技术法规,添补空白,规范目前行业技术标准是十分必要的。

一、该标准的起草工作简况1、任务来源: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05年汽车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修订汽车行业标准“汽车电磁风扇离合器技术条件”。

主要起草单位:龙口市汽车风扇离合器厂。

龙口市汽车风扇离合器厂(现名:龙口中宇汽车风扇离合器有限公司)属于汽车零部件行业,山东省科委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是生产汽车电磁风扇离合器、电控硅油风扇离合器、汽车发电机、水泵、输油泵、真空泵、旋压皮带轮等汽车节能环保产品的专业生产厂家,现已为国内外各大主机厂、汽车厂定点配套。

本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百余项,并始终坚持“敢为天下先,勇做领跑者;改善无处不在,创新永无止境”的创新精神,不断进行产品的优化升级:2001年,第一代三速电磁风扇离合器产品——电磁式三速离合器研发成功;2003年,第二代三速电磁风扇离合器产品——电磁柔性风扇离合器研发成功;2006年,第三代三速电磁风扇离合器产品——双轴套轴承式电磁风扇离合器研发成功;2008年,第四代三速电磁风扇离合器产品——永磁式电磁风扇离合器研发成功;2010年,第五代三速电磁风扇离合器产品——带有智能控制装置的电磁风扇离合器研发成功;2011年,第六代三速电磁风扇离合器产品——分体式电磁风扇离合器研发成功;2012年,本企业正式推出第七代三速电磁风扇离合器产品——大功率重型车用双柔性驱动的电磁风扇离合器,产品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我国的汽车电磁风扇离合器技术始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由龙口市汽车风扇离合器厂率先自主研究开发,在至今二十五年的发展历程中依然时刻努力占领在该行业的技术前沿,争取做出更大的贡献,并时刻注意着国际上产品的技术发展状况,借鉴国内外先进工艺,不断提高试验水平和试验条件,争取不断推出高性能、高效率的汽车电磁风扇离合器,满足现代汽车的新要求。

(技术规范标准)汽车空调用冷凝风扇技术标准

(技术规范标准)汽车空调用冷凝风扇技术标准

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汽车空调用冷凝风扇的术语和定义、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贮存等。

本标准适用于设计开发的汽车空调用冷凝器风扇(以下称冷凝风扇),如果图纸的技术要求或顾客的协议与本标准不一致时,应优先考虑图纸和顾客的协议。

2. 引用标准QC/T 708-2004 汽车空调风机技术条件GB/T 1236 工业通风机用标准化风道进行性能试验GB/T 2423.17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Ka:盐雾试验方法GB/T 4942.1 旋转电机外壳防护分级(IP代码)QC/T 413-2002 汽车电气设备基本技术条件QC/T 29106 汽车低压电线束技术条件Q/CC JT098-2010 汽车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的限量要求Q/PbAJ6795 本标准规定空调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3. 术语和定义本标准采用下列术语和定义(额定负载除需实际装车情况外,作压差0Pa处理)。

3.1额定电流 rated current冷凝风扇在额定电压、额定负载、自由通风状态下的电流。

3.2冲击电流 dash current冷凝风扇在额定电压、额定负载状态下启动时所产生的瞬间电流。

3.3堵转电流 locked-rotor current冷凝风扇在额定电压状态下固定住电机转子时所产生的电流。

3.4额定转速 rated speed冷凝风扇在额定电压、额定负载、自由通风状态下的转速。

3.5压差 pressure difference冷凝风扇进风口静压与出风口的全压之差。

3.6风量 flowrate冷凝风扇在规定压差下单位时间内的空气体积的流量。

3.7冷凝风扇 condenser fan汽车空调装置上驱动风叶排出冷凝器热量的风扇,由扇叶、风机和外壳组成的空气驱动组件。

4. 技术要求4.1 冷凝风扇的通用规定4.1.1冷凝风扇的通用要求冷凝风扇应符合本标准要求,并应按照经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及技术文件制造。

冷凝风扇的外形、安装尺寸和标志应符合产品图纸的规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QC/T 773— ( -12-17发布, -05-01实施)
前言
本标准参考国外先进标准及中国的QC/T 413- 《汽车电气设备基本技术条件》等相关标准制定。

本标准由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 上海日用—友捷汽车电气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张梅学、林宏楣、周伟刚、杨忠明。

QC/T 773—
汽车散热器电动风扇技术条件
Cooling fan module specification for automobile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汽车散热器电动风扇(以下简称风扇)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储存和保管。

本标准适用于汽车发动机散热器装置上驱动负载排出热量的风扇。

含电子调速控制器的有刷(直流电动机)风扇也可参照执行。

本标准不适用于汽车散热器电动风扇的电子模块。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经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 然而, 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1236 工业通风机用标准化风道进行性能试验(idt ISO 5801: 1997)
GB/T 2423.17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Ka: 盐雾试验方法(eqv IEC 68-2-11: 1988)
GBl 8655 用于保护车载接收机的无线电骚扰特性的限值和测量方法(idt IEC/CISDIVR25: 1995)
QC/T 413- 汽车电气设备基本技术条件
QC/T 29106 汽车低压电线束技术条件
3 要求
3.1 一般规定
3.1.1 文件。

风扇应符合本标准的要求, 并应按照经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及技术文件制造。

3.1.2 常态工作环境条件。

风扇的常态工作环境条件按QC/T 413- 中
3.1.2的规定。

3.1.3 温度范围。

风扇的工作温度、储存温度范围见表1。

3.1.4 电压范围。

风扇的工作电压范围见表2。

3.2 外形和基本性能参数
3.2.1 风扇的外形、安装尺寸应符合产品图样的规定。

3.2.2 风扇的性能参数应在产品技术文件中规定:
a) 额定电流与额定转速;
b) 在规定压差下风扇的风量。

3.2.3 风扇采用的低压电线束、插接器的接触电阻、电压降及插拔力等应符合QC/T 29106的规定。

3.2.4 风扇上机械紧固件的拧紧力矩要求应在产品技术文件中规定。

3.3 动平衡性能
风扇的动不平衡量应符合表3的规定。

3.4 冷启动性能
风扇在0~C环境中存放5h后, 应在30s内启动, 其转速应不小于3.2.2规定值的90%。

3.5 堵转性能
风扇经20s的堵转试验后, 其性能应符合本标准3.2.2的规定。

3.6 阻燃性能
风扇经1h的堵转试验后, 不得出现明火。

期间允许损坏、冒烟。

3.7 噪声
风扇的噪声限值应在产品技术文件中规定。

在强化耐久性试验后, 噪声限值与规定值允许偏差+3dB(A)。

3.8 防溅水性能
风扇的防溅水性能按QC/T 413- 中3.6.1、3.6.3的规定。

3.9 耐异常电压性能
3.9.1 耐电源极性反接性能。

风扇的耐电源极性反接性能按QC/T 413- 中3.7.1的规定。

3.9.2 耐过电压性能。

3.9.2.1 风扇应耐受1h的长时过电压试验而无损坏。

3.9.2.2 风扇应耐受1min的短时过电压试验而无损坏。

3.9.3 叠加的交变电压性能。

风扇应耐受工作电压上的叠加交变电压, 其性能应符合本标准3.2.2的规定。

3.10 绝缘耐压性能
风扇的绝缘耐压性能按QC/T 413- 中3.8.1的规定。

3.11 电磁骚扰性
风扇的电磁骚扰性按GB l8655的有关规定, 等级应在产品技术文件中规定。

3.12 耐温度性能
3.12.1 耐低温性能。

</DĀIV>
风扇的耐低温性能按QC/T 413- 中3.10.1的规定。

试验后, 其性能应符合本标准3.2.2的规定。

3.12.2 耐高温性能。

风扇的耐高温性能按QC/T 413- 中3.10.2的规定。

试验后, 其性能应符合本标准3.2.2的规定。

3.12.3 耐温度变化性能。

风扇的耐温度变化性能按QC/T 413- 中3.10.3的规定。

试验后, 其性能应符合本标准3.2.2的规定。

3.13 耐温度、湿度组合循环性能
风扇的耐温度、湿度组合循环性能按QC/T 413- 中3.11的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