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花卉虫害图谱(精品)
常见植物病害(虫害)分析

常见植物病害(⾍害)分析⽬录1. 兰花炭疽病 (1)1.1 病害分布 (1)1.2 发病规律 (1)1.3 发病症状 (2)1.4 防治措施 (2)2. ⽉季⽩粉病 (4)2.1 病害分布 (4)2.2 发病规律 (4)2.3 发病症状 (4)2.4 防治措施 (5)3. 桃缩叶病 (6)3.1 病害分布 (6)3.2 发病规律 (6)3.3 发病症状 (6)3.4 防治措施 (7)4. 茶饼病 (8)4.1 病害分布 (8)4.2 发病规律 (8)4.3 发病症状 (9)4.4 防治措施 (9)5.银杏茎腐病 (10)5.1 病害分布 (10)5.2 发病规律 (10)5.3 发病症状 (10)5.4 防治措施 (11)1. 兰花炭疽病兰花炭疽病⼜称⿊斑病,褐斑病,是由兰花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orchidearum Allesch f.Cymbidii Allesch)危害造成的,主要危害叶⽚,也可危害茎部,是兰花常见的重要病害。
该病不仅严重阻碍兰花⽣长,还严重影响观赏价值,特别是⼀些以观叶为主的叶艺品种。
1.1 病害分布兰花炭疽病是兰花上普遍发⽣的严重病害。
除危害兰花外,还可为害虎头兰、宽叶兰、⼴东万年青等园林植物。
我国兰花栽培区均有发⽣。
兰花炭疽病轻者影响观赏效果,重者导致植株死亡,造成经济损失。
1.2 发病规律兰花炭疽病在蕙兰兰株上发病率为最⾼,⼤于90%,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在病叶、病残体和枯萎的叶基苞⽚上越冬。
分⽣孢⼦经越冬,其萌芽率⼤为降低,病菌借风⾬和昆⾍传播。
次年春末、夏初天⽓潮湿多⾬,病菌开始侵染,有伤⼝和急风暴⾬更易感染,温度22~28℃,相对湿度90%以上,⼟壤PH为5.5~6时有利于病菌孢⼦萌发。
⽼叶⼀般于4⽉份开始发病,新叶则从8⽉份开始发病。
⾼温多⾬季节发病严重。
如果整株受害严重,幼芽刚萌发时亦受侵染发病。
1.3 发病症状兰花炭疽病发⽣轻时,在叶⽚上出现⼤⼩不等的斑点,使其观赏价值下降;发⽣严重时,叶⽚枯死,兰株不开花,失去观赏价值。
常见花卉病虫害的识别及防治(一)

马蹄莲、热带兰、万寿菊、一串红及多种草花。成虫体型微小,长约 lmm,浅黄色但密被白 色蜡粉。复眼红色,卵微小短柄型,产于叶背。若虫扁平状,半透明。北京地区 1 年可发生 9 代,但不能在室外越冬。直接刺吸花卉汁液,重者造成枯萎死亡;并分泌蜜露,诱发煤污 病,降低观赏价值。
防治方法: (1)黄板诱杀成虫。 (2)保护、释放天敌:丽蚜小蜂、瓢虫、草蛉。 (3)喷施 10%扑虱灵 1000 倍液。 4.红蜘蛛 危害与形态:红蜘蛛属蛛形纲蜱螨目叶螨科。可危害月季、菊花、香石竹、百合、马蹄 莲、万寿菊、蜀葵、美人蕉、翠菊等多种花卉。危害鲜切花的叶螨主要有:朱砂叶螨、二斑 叶螨、山楂叶螨。雌成螨 0.3~0.5mm,体色多为红色、锈红色,椭圆形、卵圆形而雄成螨 略小。因种类不一,体型、体色也有变化。红蜘蛛喜干旱、炎热之气候。成螨、若螨多在叶 背刺吸危害,造成叶片褪绿,呈黄白色小斑点,影响光合作用,降低观赏价值。有时可吐丝, 随风扩散。1 年可发生 10 余代,多以雌成螨越冬。 防治方法: (1)保护、释放天敌:智利植绥螨、钝绥螨、花蝽、食螨瓢虫、草蛉。 (2)喷施:1.8%爱福丁 8000 倍液;10%浏阳霉素 1500 倍液。 5.扁刺蛾 危害与形态:可危害月季、蔷薇、牡丹、芍药、桂花、大叶黄杨、柑橘及多种鲜切花达 100 余种。老熟幼虫体长约 20~30mm,淡绿色,体扁平,背中央稍隆起且有一白色背中线, 两侧各有一橘红色小斑点一列。1 年 1 代,取食叶片,降低观赏价值。 防治方法: (1)成虫期:黑光灯诱杀成虫。 (2)幼虫期:喷施 20%灭幼脲胶悬剂 8000 倍液。 (3)保护天敌:姬蜂、猎蝽及螳螂。 6.黄刺蛾 危害与形态:可危害月季、芍药、牡丹及多种鲜切花约 120 余种,取食叶片,降低观赏 价值。老熟幼虫长约 20~25mm,呈长方形,黄绿色,体背有一似哑铃状的紫褐色斑。老熟 幼虫结茧时悬挂于枝杈处,形似鸟蛋,1 年 l~2 代。 防治方法: (1)结合修剪,去除虫茧。 (2)参照扁刺蛾。 7.月季叶蜂 危害与形态:主要危害月季、蔷薇、玫瑰、十姊妹等花卉,以幼虫取食叶片,重者仅残 留叶脉。老熟幼虫约 20mm,头部黄褐色,自胸部第 2 节至腹部第 8 节,每节均有黑褐色突 起 3 个,为幼虫明显特征。成虫腹部为橙黄色。1 年 2 代,以幼虫在土中结茧越冬。 防治方法: (1)剪除被产卵之嫩梢(显纵向裂口)并销毁。 (2)幼虫期:喷施 20%灭幼脲胶悬剂 8000 倍液。 8.切叶蜂 危害与形态:切叶蜂危害月季、蔷薇、茉莉等花卉的食叶害虫。以其锋利的口器取食叶 片,造成非常规则的半圆形被害状,多则一个叶片达 4~5 个半圆形切口,导致切叶不能使 用。其成虫似蜜蜂动作敏捷,切叶片后除食用外,其他叶片噙回筑巢。
怎样辨识花木常见的几种病虫害

使用保护剂对花卉进行定期喷洒,预防病虫害的发生。
05
花卉病虫害防治注意事项与建 议
加强花卉病虫害监测与预警
定期巡查
对花卉生长区域进行定期巡查,及时发现病虫害迹象 。
建立监测点
在关键区域设置病虫害监测点,实时掌握病虫害发生 情况。
预警系统
建立病虫害预警系统,通过数据分析预测病虫害发生 趋势。
生物防治:利用天敌、微生物等生物因子控制病虫害的发 生和危害。
改善环境条件:保持适宜的温度、湿度、光照等环境条件 ,减少病原物的滋生和传播。
化学防治:在必要时使用农药进行防治,但需注意安全使 用和环境保护。
02
花卉常见病害辨识与防治
真菌性病害
症状识别
真菌性病害通常会导致花卉出现斑点 、霉层、粉状物等病状。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提高花卉病虫害防治意识与技能
1 2
增强防治意识
提高对花卉病虫害防治的认识,充分了解其危害 性。
学习防治技能
掌握常见的花卉病虫害防治方法,如生物防治、 化学防治等。
3
科学用药
正确选择和使用农药,避免对花卉和人畜造成危 害。
加强花卉病虫害防治宣传与培训
宣传教育
通过媒体、宣传册等方式向公众普及花卉病虫害防治知识。
分类
根据病原物的不同,可将花卉病虫害分为侵染性病害和生理 性病害两大类。侵染性病害由真菌、细菌、病毒等病原微生 物引起,具有传染性;生理性病害由环境条件不适、管理不 当等因素引起,不具有传染性。
花卉病虫害的危害与防治意义
危害
花卉病虫害的发生会导致花卉生 长受阻、品质下降,甚至死亡。 同时,病虫害的传播和扩散也会 对生态环境造成威胁。
天竺葵十大常见病虫害及其防治(图片)

天竺葵十大常见病虫害及其防治(图片)【常见问题】天竺葵有哪些常见病虫害?有什么发病规律,如何防治?【专家解答】一、病害1.天竺葵真菌性叶斑病发病规律:黑斑病由链格孢菌引起,褐斑病由天竺葵尾孢菌引起。
两种病原均属半知菌亚门。
在温暖阴湿的条件下,发病较严重。
防治方法:严格控制浇水次数和浇水量,适时通风排湿,注意改善光照条件。
及时摘除病叶,清除病残体并集中烧毁。
及早喷施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基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或80%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1∶1∶100倍的波尔多液。
2.天竺葵灰霉病发病规律:由灰葡萄孢菌引起。
在冷凉潮湿的环境内发生较多。
此病最重要的诱因是低温下频繁浇水。
防治方法:种植过染病花卉的盆土,必须更换或经过消毒之后才可使用。
及时清除病花、病叶,拔除重病株,集中销毁,以免扩大传染。
定植时要施足底肥,适当增施磷钾肥,控制氮肥的用量。
要避免在阴天和夜间浇水,最好在晴天的上午浇水,浇水后应通风排湿。
一次浇水不宜太多,尽量不要将水浇于叶面上。
发病初期,药剂可选用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0%农利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6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进行叶面喷雾。
每两周喷1次,连续喷3~4次。
有条件的可用10%绿帝乳油300~500倍液或15%绿帝可湿性粉剂500~700倍液。
3. 天竺葵铁锈病发病规律:病原为一种柄锈菌。
病菌以夏孢子附着在病部上,可存活6个月,条件适宜时侵染发病。
防治方法:发病时要及时摘除病叶,甚至拔除病株,彻底烧毁。
发病初期及时喷洒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40%敌唑酮可湿性粉剂4000倍液,或80%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700倍液,或30%特富灵可湿性粉剂2000倍,或20%萎锈灵乳油500倍液,或25%敌力脱乳油3000倍液,或40%福星乳油9000~10000倍液。
十字花科病虫害

软腐病
叶片和茎出现水渍状斑 点,组织软化腐烂,有
恶臭。
黑腐病
叶片出现近圆形或不规 则形病斑,边缘黄褐色 ,中央灰白色,内部组
织坏死。
病毒病
叶片出现黄色或深绿色 斑点,畸形,植株生长
缓慢,甚至死亡。
虫害种类与识别
01
02
03
04
菜青虫
幼虫啃食叶片,造成叶片残缺 不全,严重时全叶被吃光。
蚜虫
群集在叶片背面吸取汁液,造 成叶片卷曲、皱缩,严重时影
选用抗病品种,合理密植和加强田间管理。化学防治可选用霜脲锰锌、恶酮霜脲氰等药剂 进行喷雾防治。
案例二:菜青虫的生物防治措施
菜青虫的危害
菜青虫是一种常见的鳞翅目害虫,主要危害 十字花科植物的叶片。幼虫取食叶片,造成 叶片缺刻和孔洞,严重时仅留叶脉。菜青虫 还排泄大量虫粪,污染花菜和叶球,影响蔬 菜的品质和产量。
利用天敌、寄生性昆虫等控制病虫害。
化学防治
根据病虫害种类选择合适的化学药剂进行防治,如喷雾、灌根等。但 要注意安全间隔期和使用方法,避免对人类和环境造成污染。
02
十字花科植物病害诊断与防治
霜霉病
症状识别
霜霉病主要危害十字花科植物的叶片,初期出现淡绿色或黄绿色病斑,逐渐扩 大成不规则形,边缘界限不明显。病斑背面长出白色霜状霉层,严重时病斑连 片,叶片枯黄。
防治方法
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清除病残体。发病初期喷洒杀菌剂,如 多菌灵、甲基托布津等,每隔7-10天喷洒一次,连续喷洒23次。同时注意控制浇水,避免湿度过大。
03
十字花科植物虫害诊断与防治
菜青虫
诊断
菜青虫是一种常见的十字花科植物虫 害,主要危害菜心、青菜等蔬菜。受 害叶片出现不规则的孔洞,严重时叶 片全部吃光,仅留叶脉。
(完整版)图文·40种花卉病虫害防治

40种花卉病虫害防治[图]1.牡丹锈病【症状】植株受浸染后叶片出现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的褐色病斑,叶片褪绿,叶背着生黄褐色抱于堆,夏孢子可在草本寄主上重复浸染。
【病原及发病规律】病原为松芍柱锈菌(CrOnartium flaccidnm)。
松芍柱锈菌为转主寄生菌,本本寄主为牡丹、松树,草本寄主为芍药、风仙花等。
在松树上锈茵4-6月产生性孢子和锈孢子,锈孢子借风雨传播到草本植株上,草本植株受浸染后。
夏孢子可在草本寄主上重复浸染。
生长后期产生冬孢子,冬孢子萌发产生出担孢子。
担孢子浸染松树,在其上越冬。
【防治方法】①加强栽培管理,植株要种在地势较高、排水良好的地段。
②秋未清除草本寄主的病株和病残体。
③发病期间用15%粉锈宁800倍液喷施。
2.牡丹褐斑病壮丹褐斑病是牡丹的常见叶部病害之一,在牡丹栽培地均有发生。
【症状】感病的叶片最初在叶面产生大小不一的圆形斑点,褐色,有同心轮纹,后期病斑上产生黑色霉状物,邻近病斑相连成不规则形大斑,严重时叶片枯死。
【病原及发病规律】病原为尾孢菌(Cercospora paeoniae和C.variicolor)。
病菌在枯枝、落叶等病残体上越冬。
翌年借风雨传播,7-9月为发病高峰。
【防治方法】①秋季清扫枯枝、落叶,集中烧毁,减少浸染源。
②发病期可喷80%代森锌700借液或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10天左右喷1次。
3.紫荆枯梢病【症状】感病的植株先从枝条尖端的叶片枯黄脱落开始,在一丛苗木中,先有一两枝枯黄,随后全株枯黄死亡。
感病植株茎部皮下木质部表面有黄褐色纵条纹,横切则在髓部与皮层间有黄褐色轮状坏死斑。
【病原及发病规律】病原为一种镰刀菌(Fusarium sp.)病茵在病株残体上及土壤里越冬。
来年6-7月,病菌从根侵入,顺根、茎维管束往上蔓延,达到树木顶端,病茵能破坏植物的输导组织,使叶片枯黄脱落。
4.蔷薇白粉病【症状】感病的植株,幼叶淡灰色,叶变扭曲,上覆一层白粉,严重时叶片枯萎、花朵小而少,甚至不能开花,病菌也可浸染花柄、茎等部位。
月季的病虫害防治附图

月季的病虫害防治(附图)月季病虫害防治常见病害-白粉病1病原及症状:白粉病菌属于子束菌亚门、白粉菌目、单束叉丝壳属。
闭束壳内含1个子束,无色椭圆形,内含8个子束孢子,为单胞无色。
无性分生孢子。
该病主要危害嫩稍幼叶和花。
染病部位出现白色粉状物,是这一病害胡明显症状。
初期叶片上产生退绿黄斑,以后叶背面出现白斑,并逐渐扩大成不规则状。
严重时白斑互相连接成片。
嫩梢卷曲,皱缩。
花蕾表面布满白粉,花朵畸形。
叶柄及皮刺上白粉层较厚,很难剥离,引起植株落叶,花蕾枯僵而不能开放。
2发病规律:病菌主要以闭束壳在病叶病蕾上越冬。
次春雨后放射出子束孢子,先侵染根,产生的分生孢子由气流传播,并重复侵染。
5-9月为发病盛期,至10月不再发病。
天气干旱的年份及长势衰弱的植株发病严重。
3防治方法:A 秋冬清除病叶病蕾,早春剪除病芽、病枝、病叶,集中深埋或烧毁。
改善栽培条件,增加通风透光,少施氮肥,多施磷钾肥。
B发芽前喷施5硫合剂;发病初期,喷施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喷施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喷施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000倍;可喷施0.02-0.03%高锰酸钾溶液。
常见病害-黑斑病1 病原及症状:该病菌属于半知菌亚门,黑盘孢目、放线孢属。
分生孢子长卵形或椭圆形,双胞无色,分隔处微缢缩,可断裂成2个细胞。
该病害为世界性病害,非常普遍。
对主季危害极为严重。
叶面、花朵、新梢均有发生。
初发时叶片上呈大小不等的黑斑,病斑角质层下有辐射壮褐色菌丝线和小黑点(分生孢子盘)。
后扩大并呈黄褐色或暗紫色,最后变为灰褐色,严重时新梢枯死,整株下部叶片全部脱落,变为光杆状。
2 发病规律:黑斑病菌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盘在病残体上越冬借助雨水飞溅传播,昆虫也可以传播,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特别是多雨季节,病菌孢子蔓延滋长。
孢子落在潮湿的叶面上,8小时便开始发芽,渗入到角质层细胞组织内生长新菌丝。
不断发育再繁殖出大量新孢子。
常见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要点(附图)

常见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要点(附图)第一节1、国槐尺蠖(吊死鬼)(鳞翅目)危害情况:主要危害国槐、龙爪槐、以幼虫取食叶片.严重时可把叶片吃光大量排粪并吐丝下垂、污染园容。
生活习性:一年发生三代.以蛹在树下土中过冬。
次年4月中旬羽化.成虫白天在灌木树丛仃落.夜晚活动产卵.有趋光性。
危害期第一代在5月中旬.第二代在6月下旬.第三代8月上旬.幼虫老熟后.吐丝下垂.入土化蛹。
药物防治:除使用敌敌畏辛硫磷乳剂外可使用无公害药剂。
①20%除虫脲1号1:6000倍(三合前用);②BT乳剂1:800倍;③1.2%烟参硷乳油1:1000倍2、桑褶翅尺蛾(鳞翅目)危害情况:危害杨、柳、榆、栾树、白蜡、石榴、桑、海棠、碧桃、丁香、金银木、江南槐等。
生活习性:一年一代.以蛹在土中过冬.次年4月上旬羽化.5月有虫危害.5月下旬-6月初入土化蛹。
综合防治方法:①4月上旬剪除带卵枝条药物防治.除使用敌敌畏辛硫磷乳剂外可使用无公害药剂;②20%除虫脲1号1:6000倍;③BT乳剂1:800倍;④1.2%烟参硷乳油1:1000倍。
3、黄刺蛾(又名巴子.洋辣子)(鳞翅目)危害情况:危害树木花卉达120余种.如杨、柳、榆、刺槐、樱花、腊梅、海棠、月季、黄刺玫、紫薇、丁香、芍药、扶桑、悬铃木等。
生活习性:一年一代.以老熟幼虫在树枝、粗皮处结褐、白相间的条纹状类似雀蛋的茧中化蛹过冬。
次年5月羽化.成虫产卵于叶背.6-7月幼虫聚叶片危害.8月分散蚕食.9月在枝上结茧越冬.成虫有趋光性。
综合防治方法:①剪除枝上虫茧减少虫源;②三龄前剪除群聚叶片幼虫并消灭;③严重时可用烟参硷乳油1000倍或BT乳剂400-600倍杀灭.1.8%阿维菌素乳油3000倍。
第二节4、褐刺蛾(又名“巴子”)洋辣子鳞翅目危害情况:危害树木花卉达120余种.如杨、柳、榆、刺槐、樱花、腊梅、海棠、月季、黄刺玫、紫薇、丁香、芍药、扶桑、悬铃木等。
生活习性:一年一代.以老熟幼虫入土作茧化蛹过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资料推荐------------------------------------------------------
常见花卉虫害图谱(精品)
常见花卉一、蚜虫类花卉最常见的虫害,当推蚜虫了。
蚜虫是同翅目,蚜虫科昆虫的统称。
体小,分有翅、无翅和有性、无性等类型。
具刺吸式口器,刺入植物幼嫩组织吸食汁液,能分泌蜜露。
1 年生1 0 代以上。
种类很多。
危害粮食、棉花、蔬菜、瓜果、烟草等 1 00 种植物以上。
如麦蚜、高粱蚜、棉蚜、菜蚜、桃蚜等。
以下为常见的一种花卉上的蚜虫发生情况,望大家举一反三,加强家庭花卉蚜虫的防治。
在南方地区,蚜虫一年四季几乎都能发生,春季 3-4 月,夏季 6-7 月为发生盛期,需要特别注意观察虫情。
蚜虫的防治:
一、药剂选用:
1、 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 1000-1500 倍液喷施;
2、 20%丁硫克百威(好年冬)乳油 1000-1500 倍液喷施;
3、 50%杀螟松 1500 倍液喷施;以上方法任选一种,尚有杀灭菊酯、蚜虱净等多种药剂也可用于防治,但应首选吡虫啉,因其具有高效、低毒、广谱、内吸性、药效期长等特点。
二、方法:
1 / 4
由于蚜虫多发生在叶背、嫩枝和花苞上,所以喷雾时应注重枝
条的上部和叶背处,雾滴要细并喷洒均匀。
蚜虫红花酢浆草 0000. jpg 紫薇-蚜虫. jpg 杭州新胸蚜
蚊母树. jpg 二、介壳虫类介壳虫有几十种,常见的有长白蚧、吹绵蚧、红蜡蚧、日本龟蜡蚧等,危害的花木繁多。
1.生态与生活习性该虫属小型昆虫,体长一般 1 -7mm,最小的只有 0.5mm,虫体被有蜡质,繁殖快,常群集于枝
叶及花蕾上吸取汁液,造成枝叶枯萎甚至死亡。
2.防治方法量小可用棉花球沾水抹去;剪除病虫枝,
集中烧毁;在产卵期和孵化期用40%氧化乐果乳油 1000-2019 倍,
或 50%杀螟松乳油 1000 倍喷雾 1-2 次。
日本龟蜡蚧日本龟蜡蚧危害茶梅 P1050163. jpg 日本龟蜡
蚧危害茶梅,导致枯死 P1050161. jpg 介壳虫危害日本冷杉. jpg 介壳虫樱花_枝干上的介壳虫 (2) . jpg 二、蚧壳虫的防治2.合理修剪、整枝。
吹绵蚧常聚集在植株各枝条上,冬季对植株进行整枝修剪时,
将蚧壳虫栖息密度高的枝条剪除,以压低越冬的虫口密度。
对个别植株生长过旺、枝叶郁闭的局部进行修剪,改善通风透
光的条件,使其不利于蚧壳虫的生长,减轻危害。
对剪下的有虫枝条,应集中烧毁,同时加强肥水管理,促使
抽发新稍,更新树冠,恢复树势。
3.刮除虫体。
---------------------------------------------------------------最新资料推荐------------------------------------------------------ 对一些数量少而名贵的盆栽花木,可用竹片进行刮除。
4.保护和放养天敌昆虫。
引进和放养澳洲瓢虫、大红瓢虫是行之有效的生物防治方法。
5.药剂防治。
吹绵蚧体背蜡粉,因此要选用可以侵蚀蜡粉的药剂,或选用具有内吸杀虫作用的药剂。
要掌握适当的施药时期,在初孵阶段,初龄若虫蜡质还没形成或很薄,此时防治,使用一般的触杀剂都能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
药剂防治的方法有:
(1)在花木周围,埋施 15%涕灭颗粒剂。
木本花卉干径每厘米用药 1~1.5g,草本花卉花盆内口径 20cm 用药 1g 左右,覆土后浇水。
(2)喷雾。
用 40%氧化乐果乳油 1 000~1500 倍液,或 80%敌敌畏乳油800~1000 倍液,或 2.5%敌杀死乳油 2019~2500 倍液等药剂喷雾防治。
一般喷药 1~2次,间隔 5~7 天,虫害严重可适当增加喷药次数。
喷洒时,必须周密细致,使药液接触虫体,以充分发挥药剂的触杀作用。
喷洒药液前,最好进行修剪。
3 / 4
三、螨类(红蜘蛛类)叶螨是危害叶片的主要害虫,种类较多,主要有朱砂叶螨、山楂叶螨、柑橘全爪螨、苹果叶螨等,草本、木本均可危害。
1.形态及生活习性叶螨个体小,体长一般不超过 1mm,呈圆形或卵圆形,桔黄或红褐色,可通过有性杂交或孤雌生殖进行繁殖。
繁殖能力极强,一年可达几十代,在树皮下或土缝中越冬,成虫、若虫用口器刺入叶内吸吮汁液,被害叶片时绿素受损叶片密集细小的灰黄点或斑块,严重时叶片枯黄脱落,甚至因叶片落光造成植株死亡 2.防治方法去除病虫枝及清除圃地杂草,集中烧毁,发病圃地灌水以消灭越冬虫源;虫害发生期喷 20%双甲脒乳油1000 倍, 20%三氯杀螨砜 800 倍,三氯杀螨醇乳剂 2019 倍,每7-10 天喷一次,共喷 2-3 次。
此类害虫,虫子微小,难以发现。
一般高温干燥季节发生会更严重。
一个检测方法,以侧柏为例子,可以用手扶住叶子,另一只手轻轻抖动,然后观察手掌上有无疑动的小点。
椤木石楠红蜘蛛危害 DSC_0104. jpg 椤木石楠红蜘蛛危害DSC_0106. jpg (129. 94 KB, 下载次数: 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