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近代史纲要的复习方法
如何学好中国近代史纲要

如何学好中国近代史纲要
1.认真听课、理解记忆
认真听学直播课,历史科目属于文科的,需要背诵大量的内容,知识点。
如果只是死记硬背,会比较困难,当听老师用故事的形式讲述出来的时候,会更加印象深刻。
在这个基础上再去背诵简答题,会相对容易很多。
2.做好笔记、逻辑记忆
边听课的同时,可以自己整理笔记,把整个中国近代史的进程串在一起,那样思路会更清晰。
3.巧用口诀、加深记忆
近代史科目里会有很多重要的会议需要记忆,每场重要的会议起到什么关键性的转折作用都需要记忆。
在没有任何技巧的情况下去记忆,会感觉特别枯燥,记了又忘。
建议使用一些朗朗上口的口诀,方便同学记忆。
短短的几句口诀,就能串联很多知识点在里面,所以一定要用好这些口诀,帮助自己更好的记忆。
4.多刷题、多刷题
每一次刷题,都是加深自己的一次印象。
千万不要偷懒,勤能补拙,多做一次题,就增加一点自己通过考试的几率。
考研中国近代史纲要知识点

考研中国近代史纲要知识点随着考研热的不断升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报考研究生,而中国近代史纲要是所有历史学专业考研的必修科目之一。
掌握中国近代史纲要知识点不仅是历史学专业考生的必修内容,也是提高我们历史文化素养的重要手段。
因此,本文将着重介绍中国近代史纲要知识点,以帮助考研历史学专业的同学更好地备考。
一、近代中国的社会变革1.鸦片战争和中国对外关系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重要事件,引起了中国社会的巨大变革,也改变了中国的对外关系。
在这次战争中,中国军队的现代化程度明显不及外国军队,战败后被迫签订《南京条约》,中国逐渐陷入半殖民地化的境地。
2.洋务运动与自强思潮洋务运动是指自甲午战争后,光绪皇帝发动的,旨在学习西方技术、开展工业和加强国防的一系列活动。
自强思潮是因应洋务运动而产生的,其主要思想是要摆脱外来势力的控制,加强国家的自主能力。
3.戊戌变法和百日维新戊戌变法是1898年庚子事件后光绪帝为奋发图强而开展的一次大规模综合改革。
百日维新则是在戊戌变法基础上,清政府实行的一次政治、经济、文化的大变革。
然而,这两次变法均未得到成功,反而引起了当时传统势力的强烈反弹。
二、近代中国的政治发展1.晚清政治体制晚清政治体制的特点是皇权霸道。
清政府通过设置官僚、分科设置、民众管理、海防重兵,保障皇权和封建领主阶级的利益。
2.辛亥革命和建立共和国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重大政治事件,标志着中国摆脱了数千年封建帝制的束缚。
1912年,中国成立了第一个共和国,为中国走向现代化开辟了新的道路。
3.抗日战争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的又一次重大事件,中国人民在这场战争中付出了极高的代价,但最终战胜了日本帝国主义。
新民主主义革命则是在战争胜利后展开的一场广泛的社会主义革命,其目标是实现经济独立和政治民主,建立社会主义的民主共和国。
三、近代中国的文化变迁1.五四运动和思想解放五四运动是中国现代思想解放和文化变革的重要标志,标志着中国传统文化逐渐被西方思想所取代。
考研中国近代史刚要的复习方法

考研中国近代史刚要的复习方法在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几门政治理论课中,《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分值一般不到20%,偏低,试题的难度也不大,只要考生的复习方法到位,这是一门可以拿高分的课,正常情况是12至15分。
下面教育政治教研室王老师来和大家谈谈这一科目的复习。
一、注意把握复习要点中国近代史纲要的理论体系建立的比较严格,历史脉络比较长一些,需要记得东西比较多,所以体系特征必须把握好,学生才能灵活的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思路、观点来认识、分析和说明现实生活中的方针政策。
对有较大调整的知识点和新增的知识点要多看、多掌握。
根据以往的经验,每一年考试大纲中新增和调整的知识点往往是当年考试命题的重点。
因此如果想政治理论课考好的关键在于详细分析大纲,把大纲中的内容都吃透,这样才能拿住分数。
这门科目的内容是2010年政治考试大纲中修订较多的部分,大家一定要特别重视这部分知识,特别要注意新增加和重新调整的知识点。
一定学会总结,并且一定要学会背诵。
大家都知道,知识点比较多和比较散,尤其领导的著作和比较重要的话都比较多,因此要多看多总结,不然的话,乱了再想理清思路就比较难了。
同时这些领导人的理论政策不是作为普通学生想理解就能理解到位的,因此很多知识点必须学会背诵,只有你真正背下来,你才能理解的更深刻,在答题的时候才能表述的更明白,都说“凡事预则立”,所以前期的梳理很重要,梳理明白了,背诵只是个体力活,比较好做。
二、大量记忆,多做题纲要的特点就是需要大量的记忆。
这个时候需要反复的拿出讲义来背。
本身它的知识非常琐碎,最好是通过大纲来记忆,以免有遗漏。
在背的同时,要有个心理准备,并不是说背过些重要的知识就可以得高分。
复习的重点是新民主革命的总路线,这是最最重要的重点,第二个重点就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理论,这部分有很强的现实性,考生只要把这两部分内容掌握清楚,那么对这门课就掌握了80%。
另外还要看一些理论性的东西,因为它比较抽象,一些基本的史实可以适当放一放,在考前两三个月背下来就可以了。
快速备战北京市考研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梳理

快速备战北京市考研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梳理近现代史是考研历史科目中的重要部分,也是备考的重点之一。
为了帮助考生在备考过程中更好地梳理和掌握中国近现代史的纲要,本文将为大家提供一些备考建议和学习方法。
一、明确考纲和知识点备考近现代史首先要明确考纲和知识点。
根据北京市考研的考纲要求,中国近现代史的纲要主要包括四个部分:晚清中国的政治变革、民族问题与近代化、新民主主义革命与中国共产党的创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发展。
考生需要针对这些内容进行系统的梳理和学习。
二、建立知识框架在明确考纲和知识点的基础上,建立一个完整的知识框架是备考的重要一步。
考生可以从整体到细节,分模块进行学习。
比如,可以以时间为线索,将知识点按照历史事件的发展顺序进行归类,形成一个清晰的时间轴。
同时,在每个时间段里,再将相关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内容进行归纳和整理。
通过建立知识框架,可以帮助考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历史事件和相关知识。
三、多查阅资料备考近现代史需要充分查阅各种资料,包括历史教材、参考书、历年真题等。
通过多方面的资料查阅,可以加深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和记忆,同时也有助于对知识点的综合理解。
四、做好笔记和总结在学习过程中,考生可以进行笔记和总结。
将重点知识点进行归纳、概括和总结,可以帮助记忆,同时也方便复习时的查找。
特别是对于一些比较复杂的历史事件或概念,可以通过总结和整理,提炼出核心要点,加深理解。
五、注重练习和模拟备考近现代史也需要进行练习和模拟。
可以选择相关的练习题和历年真题进行刷题,熟悉考试形式和题型。
通过练习,可以检验自己的理解和记忆情况,同时也可以提高解题能力和应试技巧。
六、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和复习计划备考近现代史需要有一个合理的学习时间和复习计划。
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和能力情况,合理安排每天的学习时间,将近现代史的学习和复习纳入到整个备考计划中,确保时间的有效利用和学习效果的最大化。
七、保持良好心态备考近现代史需要考生保持一个积极、乐观的心态。
考研政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考研政治中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部分,主要涵盖了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发展过程、重大事件及其影响等方面的内容。
这部分内容对于理解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发展脉络,把握历史规律,以及认识当代中国的发展道路具有重要意义。
在复习《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时,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掌握基本史实:了解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人物及其思想,把握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
2.理解历史背景:深入了解每个历史时期的社会、经济、文化等背景,理解历史事件发生的必然性和偶然性。
3.分析历史规律: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分析,理解历史发展的规律,认识历史对现实的影响。
4.把握历史意义:理解中国近现代历史的重要意义,认识历史对当代中国的启示和影响。
在复习过程中,可以结合教材、辅导书、历年真题等资料进行学习,加深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理解和掌握。
同时,也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注意事项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注意事项注意事项一:需要“概述”、“综述”、“试述”的问题,基本是论述题,有数百字的字数要求,复习时内容应该掌握全面。
(1)步骤或格式全面:第一部分是“开头”,一般用来说明“原因”、“背景”之类内容,占幅较小(小头)。
第二部分是“主体”,是论述题的主要部分,占幅较大(大肚子)。
第三部分是“结尾”,在自拟复习题目时,如果没有专门提出“历史意义、作用”或“现实意义、启示时”,此部分占幅很小(小脚),用一两句说一下“它对今天也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或“在当时对于……具有一定的作用”之类内容即可;但是如果题目里要求说明“启示、现实意义,精神内涵”之类,占幅要大些。
(2)内容全面。
对重点问题除掌握它题目本身要求的内容比如事件“内容和意义”之外,还要掌握“原因背景条件”之类的内容做备用。
例如:第二章:1、试述农民阶级对近代国家出路的探索(一)(太平天国农民运动爆发的原因):外来侵略势力加剧了原有的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之间的矛盾,造成了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
(二)(农民对近代中国国家出路的探索):太平天国的农民们对于国家出路的探索,集中地表现在《天朝田亩制度》这个纲领性文件上。
《天朝田亩制度》确立了平分土地的方案,根据“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的原则”按人口平均分配(16岁以下者减半)。
他们希望通过施行这样的方案,建立一个人人有地种有衣穿的理想社会。
(三)(评价):《天朝田亩制度》的主张,从根本上否定了……所有制,体现了……愿望,是对……思想的发展和超越,具有进步意义。
不过,它并没有……眼界,它所描绘的天国仍然是……,是……方式,是……的社会,具有不切实际的空想性质。
太平天国后期颁布的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方案《资政新篇》,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未能付诸实施。
(四)太平天国起义虽然失败了,但有着重大的历史意义:第一,太平天国沉重打击了……强烈撼动了……根基。
……第二,太平天国起义是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它把千百年来……。
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方法建议分享

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方法建议分享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中必须要考到的一门公共课,那么这门公共课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应该怎么进行复习,下面就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复习建议,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1.熟读教材
教材是一切复习的基础,所以大家对于教材一定要很熟悉,而且考试题的应答应该是“再现教材”。
因此基于此特点,各位自考的小伙伴必须认真阅读教材,了解教学大纲。
2.抓出问题点
大家要注意在学习中突出重难点,比如说在每一章节,甚至节下小目的学习中,抓出问题点,也就是说以问题作纲,做到提纲携领,回归问题。
另外历年真题尤为重要,同一个知识点往往频繁出题,所以大家在复习时也千万别忘了做真题。
3.注重逻辑记忆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但历史课特点明显,涉及诸多事件、人物、年代等,因
此较多的记背是必须的。
但死记硬背不行,那就必须用逻辑记忆法,也就是寻找有关联的东西联系起来记背。
建议大家要注意跨章进行联系记忆,这样效果才好。
4.多动笔记忆
勤动笔是协助理解和记忆的好方法。
很多同学的经验是平时对听过或读过的课程按问题做一些归纳,并写在本子上。
平时写得多了,脑子中就有了较好的记忆和思绪,考试的时候,下笔就比较轻快和容易。
以上就是关于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一些复习方法建议分享,希望通过本篇文章大家对于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这门公共课应该如何复习这方面情况有所了解,祝愿大家复习顺利。
怎么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怎么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可以遵循以下步骤:1. 阅读教材:首先,你需要一本关于中国近现代史的教材。
这些教材通常会按照时间顺序详细介绍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重要事件、人物和思想。
你可以从图书馆借阅或购买这些教材。
2. 制定学习计划:为了高效地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你需要制定一个学习计划。
确定每天或每周要学习的内容,并为每个主题分配一定的时间。
这将帮助你保持学习的连续性和系统性。
3. 做笔记:在学习过程中,做笔记是非常重要的。
你可以在教材上做标记,或者在笔记本上记录重要事件、人物和思想。
这将有助于你回顾和巩固所学内容。
4. 参加讨论和研讨会:与同学或老师一起讨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的主题,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这些内容。
此外,参加研讨会和讲座也可以拓宽你的视野,了解不同的观点和解释。
5. 制作时间线:为了更好地理解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的时间顺序和事件关联,你可以制作一张时间线。
将重要的事件、人物和思想按照时间顺序排列,这将有助于你形成对整个历史过程的整体把握。
6. 完成作业和练习:通过完成教材中的作业和练习题,你可以检验自己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理解程度。
同时,这也有助于你巩固所学知识。
7. 复习和总结:定期复习所学内容,并对其进行总结,是巩固记忆的关键。
你可以将所学内容分为不同的主题,进行逐一复习。
在复习过程中,尝试用自己的话解释这些内容,以检验自己的理解程度。
8. 拓展阅读:除了教材之外,你还可以阅读一些关于中国近现代史的专著、论文和文章,以获取更多的信息和观点。
这将有助于你更全面地了解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9. 参观博物馆和纪念馆:实地参观博物馆和纪念馆,可以让你更直观地了解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的重要事件和人物。
此外,这些地方通常还会举办一些讲座和展览,可以帮助你更深入地了解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学生引路,为学员服务
第 1 页 共 1 页
考研:近代史纲要的复习方法
曾经有许多同学问我,近现代史纲要到底怎么去复习,感觉知识点好多好繁杂,没有方向,往往是前面记住一个知识点,后面就忘,我想很多同学也有同感。
考研是个应试的考试,学习的目的在于解题。
下面针对2014年近现代史纲要的真题,聊聊近代史纲要的学习。
我们先来看下2014年多选题第29题。
题目是抗日战争结束后,中共为避免内战,实现和平建国、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答案A 是在国统区开辟第二战线;答案B 是赴重庆与国民党当局进行谈判;答案C 是在解放区开展土地改革运动;答案D 是参加政协会议并维护政协协议。
像这道题在教材上是找不到现成的答案的,必须要把我们学习的史实串联起来。
怎么去串联?这就是我要讲到的考研近代史纲要学习的主线是要以时间为线索,即用时间去串联每个知识点。
我们再看这道题,问的是抗日战争结束后,中共避免内战做的努力。
换句话说,这个考查的时间段是抗日战争结束后-国共内战正式爆发之前的这段历史。
我们看下四个选项。
答案A 是内战爆发后发生的,不正确;答案B 正确,符合这个历史时期的史实;答案C 是解放战争期间,也是内战爆发之后,不符合题意;答案D 参加政协会议并维护政协协议。
这次政治协商会议经过激烈的斗争,终于通过了和平建国纲领、关于军事问题的协议、关于国民大会的协议、关于宪草问题的协议、关于改组政府的协议等五项协议。
但是,蒋介石违反政治协商会议的决议,于1946年11月15日在南京单方面召开了“国民大会”,遂使政协解体。
D 答案符合题意,正确。
因此,此题的正确答案是BD 。
近代史纲要考查的历史时期是自1840年鸦片战争-现在的历史,考查的重点是1840-1949年的历史。
同学们在记忆的时候可以总的历史时期细分为三个历史阶段。
第一个时间段是1840-1919年,这个时间段被称为风云变幻的八十年,这个时期中华民族遭受外来侵略,中华民族开始了反侵略的斗争,主线是侵略和反侵略;第二个时间段是1919-1949,这个时间段被称为翻天覆地的三十年。
1919年五四运动成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自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中国共产党经过土地革命,抗日站在和解放战争,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第三个时间段是1949年-现在,这个时间段被称为辉煌成就的六十年,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完成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和三大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揭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自此,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开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综上,近现代史纲要的学习要以时间为主线,把整个知识点串联起来。
这样就会避免记忆混乱的情况,复习这个部分才更加科学,更加有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