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中心工程-场总平面布置
技术标暗标部分

工程编号:44030020080618003深圳市建设工程施工招标投标文件工程名称:深圳广播电影电视集团文化产业中心一期主体工程投标文件内容:技术标部分日期: 2010年6月13日目录第一章工程概况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1。
1施工项目简介..........................................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周边环境简介..........................................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3地质水文简介.........................................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章施工管理重点、难点分析及应对措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 运输车辆的管理是重点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2.2 地下室大体积砼施工是难点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2.3 堆载预压施工是重难点.................................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搅拌桩施工是重难点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2。
5 合理组织、统筹安排、强化资源配置、确保总工期目标的实现是本工程的重点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2.6控制基坑稳定是施工的重点,也是难点.................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7后浇带施工质量是重点................................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章施工总体部署、施工资源需求计划及相关说明................................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 施工总体部署、施工总平面布置及相关说明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3。
1.1 施工片区及施工阶段的划分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3.1.2 各片区主要人员与施工机械配置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3。
1。
3各片区主要施工工艺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无锡广电传媒中心总平面图

广电工程设计中的场地选择与布局规划

广电工程设计中的场地选择与布局规划在广电工程设计中,场地选择与布局规划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正确选择适合的场地和合理规划场地布局,不仅可以保证广电设备的正常运转和业务的顺利开展,还能提高工作效率和系统的稳定性。
本文将从场地选择和布局规划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1. 场地选择场地选择是广电工程设计的基础,合适的场地选址能够为后续的设备安装和工作环境提供必要的保障。
首先,需要考虑到场地的地理位置。
选择地理位置便利的场地可以方便日后的设备调试和维护,提高工作效率。
同时,还要考虑场地的综合交通状况,如靠近交通枢纽、公路、铁路等,以便于设备和材料的易运输。
其次,要考虑场地的土地面积和可用空间。
广电工程一般需要较大的场地容纳各类设备,所以选择面积足够的场地非常重要。
此外,还要确保场地的可用空间足够布置设备,并且有足够的扩展空间以适应未来的发展需求。
另外,要考虑场地的环境和地质条件。
场地应尽量远离噪音污染源,如工厂、机场、火车站等,以确保工作环境的安静。
同时,还要注意场地的地质条件,避免选择地势不稳定或存在地质灾害风险的地区,以确保设备运行的安全性。
2. 布局规划布局规划是在选择合适场地的基础上进行的,合理的布局规划能够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工作难度,还能使设备之间相互配合,保证广电系统的正常运转。
首先,要根据广电系统的需求,合理划分场地的功能区域。
根据广电业务的不同特点和工作流程,将场地划分为设备集中区、操作区、配线区等不同的功能区域,以便于设备的安装、维护和调试。
同时,还要考虑设备之间的通道和安全间距,确保设备之间有足够的距离,避免设备之间互相干扰或发生安全事故。
其次,要考虑到场地的供电、通风、防火等基础设施。
广电设备一般需要大量的电力供应,所以要确保场地的供电能力能够满足设备的需求。
此外,还要合理规划通风系统,保证设备的散热和空气流通,并且要设置防火设施,确保设备运行的安全性。
另外,还要考虑设备之间的布线和连接。
在布局规划中,要合理规划设备之间的布线通道和连接方式,以便于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并且要考虑到电缆的长度和走向,避免电缆过长或过短导致信号质量下降或设备无法正常工作。
四川广播电视中心综合布线方案书

综合布线系统设计方案一、概述综合布线系统是现代化建筑最基本的,最必要的组成部分,是各个建筑物相互独立的子系统间通信的桥梁。
考虑到现代工作环境对通讯自动化(CA)、办公自动化(OA)等系统的信息传输的需求,在布线方面要求具有高度灵活性、可靠性及综合性,并且要求易扩容、应而向未来的发展及方便维护和管理。
1)整个布线系统要有良好的系统结构,既立足于当前需要的电脑、电话通信系统的应用,又不局限于这些应用,要能够为今后各方面的庞大数据流的传送打好基础;2)具备高速大容量的信息通信传输能力,提供锦江国际大厦内全方位的业务支持,支持千兆位的宽带计算机网络,多媒体音视像、语音等可靠的信号传输;3)本系统支持话音(模拟、数字、DDN、ISDN、B-ISDN、传真机等)、电脑网络(包括FDDI、Ethernet1000/100等)。
4)具有高度可管理性和扩展性,适应本系统面向未来的业务发展需要。
经过统计,整个建筑物数据点及语音点总数共6016个,其中数据点3576个,语音点2440个。
本系统采用树型加星型的拓扑结构,总设备间位于主楼-1楼的网络中心机房内,为了方便信息点管理,共设个分配线间。
具体信息点数量及其配线间分布如下:二、设计原则实用性 - 实施后的计算机布线系统,将能够在现在和将来适应技术的发展。
模块化 - 布线系统中,除去固定于建筑内的线缆外,其余所有的接插件都应是模块化的标准件,以便管理和使用。
扩充性 - 布线系统尽可能一次性考虑投资到位,但不排除是可扩充的,将来有更大的发展时,很容易将设备进行扩展。
经济性 - 在满足应用要求的基础上,尽可能降低造价。
灵活性 - 信息点能方便地与多种类型设备(如电话、计算机、检测器件以及传真等)进行连接。
可靠性 - 在网络主干线的传输介质上提供容错功能,保证未来现代化系统的可靠运行。
三、系统功能要求数据网络系统不仅能提供满足话音、数据和音频、视频等多媒体应用的服务和传输能力,支持标准的ISDN接口和以太网方案,可提供G4传真、高速文件传送、LAN桥接、会议电视等服务。
广播电视中心工程-工程特点和施工重点、难点分析

广播电视中心工程-工程特点和施工重点、难点分析2.6.1 工程特点分析2.6.1.1 工程规模大,建设标准高本工程总建筑面积约103889㎡,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广电中心之一。
其除具备通常广电工程规模大的特点之外,又具有相当的观赏性与人文特点,其外装主要是石材,主要结构承重构件、关键设备等设计标准较高,并具有一定的施工难度。
2.6.1.2 地下空间大,结构楼层高地下室建筑面积约为41167.7㎡,单层面积达10300㎡,地下室埋深达18米,主楼地下三层结构,层高达6.6米,结构断面大,具有6级人防功能。
2.6.1.3 系统众多,功能齐全本工程系统众多,功能齐全,除具有生活给水、消防给水、饮用给水、冷热水系统、中水系统、排水系统、中央空调水系统、空调风系统、防火与排烟系统、空调自控系统、变配电系统、建筑设备监控系统、消防联动系统、安全防范系统、IC卡通、综合布线、通讯和计算机网络等系统外,还包含了无线通讯、卫星与有线电视、转播摄像、会议、办公自动化、主时钟等具有广电特色的众多系统。
2.6.1.4 材料用量大、批次多由于该工程体量大,设备材料种类多,因此关于设备材料的采购、运输、保管,既要注意仓储量并妥善保管,保证经济效益,又要有效衔接施工节点,有利于施工,对管理提出很高要求。
2.6.1.5 设计施工要求高,室内装饰等级高,明露安装部件施工要求高该工程设计标准高,施工要求高。
风口、灯具等的安装与装饰面配合要求严密、牢固、美观,建筑无吊顶部分要求管道、喷头、灯具等排列整齐美观。
因此,如何与装饰工程做好配合,保证吊架安装整齐划一是安装确保美观性、合理性的关键。
为确保风口、灯具、探头、喷头等的搭配美观,各专业间要进行图纸内部会签,在征得设计、监理和业主的认可后,进行统筹考虑,合理布局。
2.6.2 施工重点、难点分析2.6.2.1 施工现场周边环境复杂,基坑支护难度大施工现场周边环境复杂,东面、南面为交通繁忙的青年路和经十路,基坑支护(预应力锚杆)施工时必须保证道路不裂缝、不下沉,地下管线不断不裂。
中波、短波广播发射台场地选择标准

关于拟准《中波、短波广播发射台场地选择标准》和《调整广播、电视发射台场地选择标准》强制性条文的函建标函[2002]129号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你局《关于〈中波、短波广播发射台场地选择标准〉和〈调频广播、电视发射台场地选择标准〉强制性条款的送审报告》(广办发计字[2002]42号)收悉。
经我部研究,现批准《中波、短波广播发射台场地选择标准》第1.0.4、2.1.1、2.1.5、2.4.1、2.4.2、2.4.3、2.5.1、2.6.2、3.0.3、4.2.3、4.2.4、4.2.5、4.2.6、6.0.1条,《调频广播、电视发射台场地选择标准》第1.0.4、2.1.1、2.1.3、2.4.1、2.4.2、2.4.3、2.5.1、2.6.2、3.0.2、4.2.3、4.2.4、4.2.5、4.2.6、4.2.7、6.0.1条为强制性条文,自2002年10月1日起施行。
该强制性条文将纳入《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广播电影电视工程部分),必须严格执行。
强制性条文的具体内容,将在近期出版的《工程建设标准化》刊物上登载。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2002年6月12日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文件广发计字[2001]1307号关于发布《调频广播、电视发射台场地选择标准》和《中波、短波广播发射台场地选择标准》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广播影视局(厅)、新疆建设兵团广播电视局,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无线局、科技司、广科院、检测中心、设计院:由中广电广播电影电视设计研究院会同有关单位负责编制的《调频广播、电视发射台场地选择标准》和《中波、短波广播发射台场地选择标准》,经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审查,批准为广播电影电视行业标准,予以发布,编号分别为GY5068-2001、GY5069-2001,自二00二年一月一日起施行。
本标准由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工程建设标准定额管理中心负责管理。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2001年11月13日1 总则1.0.1 为使中波、短波广播发射台工程场地选择工作规范化,保证场地适用、经济,制定本标准。
工程建设行业标准:广播电影电视工程

◎〖GY18-84〗农村有线广播线路建筑质量要求◎〖GY23-84〗省级电视中心建设规范◎〖GY24-84〗省辖市级广播、电视中心建设规范◎〖GY25-84〗省级电视中心设备配备定额◎〖GY29-84〗省级中、短波广播发射台主要技术设备配备定额◎〖GY30-84〗省辖市级中、短波广播发射台主要技术设备配备定额◎〖GY46-87〗农村有线广播线路设计与施工技术规程◎〖GY5001-2004〗钢塔桅结构设计规程◎〖GY5002-95〗广播电影电视部基本建设项目建议书编审办法◎〖GY5003-95〗广播电影电视部部属单位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审办法◎〖GY5005-95〗广播电影电视建设项目的设计文件编审办法◎〖GY5006-90〗广播电影电视建设项目竣工验收规定◎〖GYJ22-85〗广播电视播音(演播)室混响时间测量规范◎〖GYJ23-86〗广播电视工程测量规范◎〖GYJ24-86〗广播电视录音(播音、演播)室空气声隔声测量规范◎〖GYJ25-86〗厅堂扩声系统声学特征指标◎〖GYJ26-86〗有线广播录音、播音室声学设计规范和技术用房技术要求◎〖GYJ27-87〗电视发射台主要设备配备标准及技术要求◎〖GYJ28-87〗广播电视微波工程建设标准◎〖GYJ29-87〗广播电视微波工程线路勘察规范◎〖GYJ30-87〗广播电视微波工程线路设计规范◎〖GYJ31-87〗广播电视微波站(台)工程设计规范◎〖GYJ32-87〗广播电视微波工程安装及验收规范◎〖GYJ33-88〗广播电视工程建设防火标准◎〖GYJ34-88〗中、短波广播发射台设计规范◎〖GYJ35-88〗乡、镇级有线广播站建设规范◎〖GYJ36-88〗省辖市级电视中心设备配备标准◎〖GYJ37-88〗卫星电视地面接收站设备配备标准◎〖GYJ38-88〗省辖市级广播中心设备配备定额◎〖GYJ39-89〗卫星电视地球接收站场地技术要求◎〖GYJ40-89〗卫星电视地球接收站验收调试规范◎〖GYJ41-89〗卫星广播电视地球站设计规范◎〖GYJ42-89〗广播电视中心技术用房允许噪声标准◎〖GYJ43-90〗广播电视中心技术用房室内环境要求◎〖GYJ44-91〗卫星广播电视地球站建设标准◎〖GYJ45-92〗电视演播室灯光系统设计规范◎〖GY5046-93〗省级广播中心建设标准◎〖GY5047-93〗中央广播电视监测台、站建设标准◎〖GY5048-93〗省级广播电视监测台建设标准◎〖GY5049-93〗省辖市级广播电视监测站建设标准◎〖GY5050-93〗广播收音台(站)建设标准◎〖GY/T5051-94〗电视和调频广播发射天线馈线系统技术指标◎〖GY/T5052-94〗电视和调频广播发射天线馈线系统技术指标测量方法◎〖GY5053-94〗广播传音电缆线路工程建设技术规范◎〖GY5054-95〗广播电视天线电磁辐射防护规范◎〖GY5055-95〗扩声译音系统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Y5056-95〗中波广播发射台工艺设备安装规范◎〖GY5057-95〗中短波广播天线馈线系统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Y5058-96〗县级广播电视工程建设技术规范◎〖GY/T5059-97〗广播电影电视工程设计图形符号及文字符号标准◎〖GY5060-97〗广播电影电视工程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Y/T5061-98〗广播电影电视工程技术用房照明设计规程◎〖GY5062-98〗电视和调频广播发射(转播)台(站)设计规范◎〖GY5063-98〗市、县级有线广播电视网设计规范◎〖GY/T5064-1999〗县级广播电视工程建设标准◎〖GY/T5065-1999〗调频广播、电视转播台(站)建设标准◎〖GY5066-2000〗电影摄影棚灯光系统设计规范◎〖GY5067-2003〗广播电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Y5068-2001〗调频广播、电视发射台场地选择标准◎〖GY5069-2001〗中波、短波广播发射台场地选择标准◎〖GY5070-2003〗电视演播室灯光系统施工验收规范◎〖GY5202-95〗广播电影电视基本建设概、预算编制办法◎〖GY5204-95〗广播电视中心工程技术用房室内装修安装定额◎〖GY5205-95〗县级广播电视工程建设投资估算指标◎〖GY5206-95〗中波广播发射(转播)台工程建设投资估算指标◎〖GY5207-95〗调频广播、电视发射(转播、差转)台工程建设投资估算指标◎〖GY5208-95〗卫星广播电视地球接收站工程建设投资估算指标◎〖GY5209-95〗广播电视微波工程建设投资估算指标◎〖GY5210-95〗有线广播系统(网络)工程建设投资估算指标◎〖GY5211-95〗有线电视系统(网络)工程建设投资估算指标◎〖GY5234-88〗中、短波广播发射台设计规范。
中、短波广播发射台场地选择标准-条文说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工程建设行业标准中、短波广播发射台场地选择标准条文说明目次1 总则 (3)3 场地 (10)3.1 一般要求 (10)3.3 与环境敏感区的关系 (10)4 场地面积及平面布置 (10)5 场地工程勘察 (11)5.1 场地测绘 (11)5.2 选址勘察 (11)6 节目传送与通迅 (11)7 供电 (11)8 给排水 (11)9 交通 (12)1 总则1.0.1说明制定标准的目的。
1.0.2 规定了本标准适用的范围。
1.0.3 强调了本标准与广电事业发展和科技规划的关系,考虑分期建设情况和发展预留,明确选址依据和阶段划分。
1.0.4 说明了本标准和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的关系。
3 场地3.1 一般要求3.1.1 为本地区和为远区服务的中、短波广播发射台的选址要求。
环境敏感区是指对中、短波广播发射台建设及其电磁辐射敏感的区域(包括居民区、医院等)。
3.1.2 要考虑场地及其附近地区的地导系数的要求。
3.1.3~3.1.6 对中、短波广播发射台天线发射主向前方提出场地的技术要求(部分要求参照《广播电视设施保护条例》);天波服务的中、短波广播发射台,其天线发射方向前方有障碍物(包括近处的和远处的)时,从天线在地面上的投影中心到障碍物上界的仰角的计算原则是:不应大于该天线在其全部工作波段中任何波长上的垂直面方向图主瓣辐射仰角的1/4。
方向图主瓣即天线辐射强度最大方向的波瓣,天线最大辐射方向与地面的夹角即为天线的辐射仰角。
3.1.7~3.1.9 规定场地选择的其他一般要求。
3.3 与环境敏感区的关系3.3.1~3.3.7本章列举的环境敏感区为选址时应重点关注的区域。
电磁场是由电场强度、电通密度、磁场强度、磁感应强度四个相互有关矢量确定的,与电流密度和体电荷密度一起表征介质或真空中的电和磁状态的场。
未明确具体保护间距数值的区域,在中、短波广播发射台场地选择的前期工作时应通过计算发射天线辐射电磁场在敏感区的总功率密度,用以控制发射天线距敏感区的最小距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播电视中心工程-场总平面布置
6.1 施工现场现状及平面布置
本工程位于经十路与青年东路交接处西北角,地下施工阶段场地
十分狭小,基本没有可利用的场地来加工和堆放材料,只有基坑东侧
有长约60米,宽约30米的场地可以利用。
而本工程东西结构长140.9米,南北宽80多米,因场地狭小,不能
形成环行施工干道,人行环道均需要搭设,大部分材料需要进行二次
搬运;施工场地须做进一步清理、平整、硬化,工作量较大。
根据施工现场场地特点,施工平面布置必须紧凑合理,尽量减少施工用地,合理组织运输,保证现场运输道路通畅,尽量减少场内二次运输费用,尽量采用装配式施工设施,减少搬迁损失,提高是设施安装速度;各项施工设施布置都要满足方便生产、有利于生活、安全防火、环境保护和劳动保护要求。
6.2 施工平面布置内容
6.2.1 场地道路、围墙及场地硬化
基坑开挖后,整个场区几乎不能满足通行要求,为了满足整个场
地能满足行人的基本要求,主要采取以下措施:南侧部分地方只能留
出1—2米的通道,其中从消防楼梯部分(长18米)到○20轴离围墙仅剩余宽不到300的地方,不能满足行人通过,必须搭设通道。
西侧紧临广电中心演播室,只能是利用人工挖孔灌注桩冠梁作为临时通道;北侧在通风井处也必须搭设过道,才能满足行人要求,北侧其他地方离基坑边0.5—2米不等,均可以满足行人要求;东侧场地南北长60
米,东西宽30米,作为现场主要材料运输道路。
为方便行人和满足雨季施工要求,场地南、西、北三面临时通道和场地均铺设C20混凝土100厚。
东侧场地较大,是整个工程材料运输和大型设备工作区,为满足施工中大型设备吊装和运输车辆掉头等需
要,此部分场地均铺设C20混凝土200厚。
在修筑道路时考虑坡度,进出车辆在大门处冲洗,脏水排入大门南侧的沉淀池里,沉淀后清水再
用来冲洗车㎜辆,循环使用。
为了保证场区与外边隔离,需要围墙围护,本工程南侧和东侧利用原有的围墙,并按照中建总公司CI 标准装饰或整修围墙,同时在南侧开启6米宽的大门,东南侧紧邻青年东路开启8米宽的大门,均按照中建总公司CI 标准建设。
北侧通长设置彩钢板围墙,总长约200米;西侧部分砌筑砖围墙或彩板围墙,均按中建CI 标准设置。
6.2.2 材料堆放和加工
本工程可利用的材料堆放和加工场地较小,只有东侧场地可以利用。
在施工主楼和⑨轴以西裙楼底板时,钢筋(线材)加工和堆放场地主要放在⑨轴以东基坑内,卷材钢筋拉伸和制作主要放在基坑北侧4#楼前面的场地上,此处搭设钢筋棚,专门用于箍筋加工。
砂、石子主要堆放在基坑东侧的场地上(基坑边上),砌筑围挡,200厚C20混凝土素土夯实300厚碎石、砖
同时覆盖塑料袋,防止雨水冲刷和扬尘。
水泥主要存放在场地南侧的水泥仓库内,同时其他的临时用房可作为零星材料的仓库和木工房。
此处放水泥仓库和木工加工主要是考虑离现场较近,同时木工机械产生的噪音不会影响4#楼居民生活。
安装的材料加工和堆放主要在基坑东侧紧邻青年东路的临时用
房内,主要是考虑此处离4#楼较近,安装的材料加工一般不会产生较大的噪音,不会影响居民生活。
同时门卫值班室也在此处;临时水冲式厕所也在东侧临时用房北头。
6.2.3施工机械布置
6.2.3.1 塔吊布置
根据本工程设计特点,为了保证在施工期间能满足垂直运输需求,本工程投入三台塔吊,具体平面位置及基础详图见《山东广播电视中心综合业务楼工程塔吊基础施工方案》。
因本工程地下部分面积大,地下四层,为提高施工机械工作效率,加快工期,在基础底板施工前三台塔吊必须投入使用,其中FO/23B、QTZ80塔吊基础位于底板以下,在底板垫层施工前将塔吊基础浇筑完毕并安装塔吊,QTZ50塔吊位于基坑外东北角并坐落在第二层土上,不在建筑物内。
6.2.3.2 输送泵布置
基础主楼底板施工准备安排四台输送泵,具体位置见《底板施工方案》,在裙楼和主楼结构施工阶段安排四台输送泵(按后浇带分段施工,每次施工混凝土强度等级较多),具体位置见施工平面布置图。
6.2.3.3 钢筋加工机械、木工加工机械等小型机械布置
土方机械、汽车吊装机械以流动为主,根据工程进度安排,有计划地进、退场,不长时间占用场地。
钢筋加工机械在地下施工阶段无固定加工场地,根据需要在前期主楼底板及地下三层施工阶段,钢筋加工机械及加工场地主要摆放在中央记者站西侧的裙楼垫层上,后期随着裙楼地板施工,2#塔吊的投入使用,钢筋加工机械和加工场地移至东侧场地上。
木工加工机械在地下施工阶段主要布置在临时生活区前(基坑北侧围墙外)的场地上,在2#塔吊投入使用后,木工加工机械和加工场地向东侧场地的南侧临时用房内。
6.2.3.4临时水、电
在场地东北角建立了临时变压器,并做好了围护工作,变压器南侧和通风井西侧分别设置了两个施工配电室,地下室施工阶段临时用电主要安排了四个配电箱(生活区不算),主要分布在通风井东侧、基坑西南角、基坑东南角、基坑东北角(4#号楼前)。
具体配电箱和线路布置详见《山东广播电视中心综合业务楼工程临时用电施工方案》。
临时用水主要通过南侧的自来水供水管道接入,沿南侧围墙和西侧演播室东山墙敷设,沿途留出接水口;东侧水管埋地,一直到工地北侧通风井处。
施工现场用水主管采用DN100镀锌钢管与南侧的自来水供水管道主管接水表碰口后,沿施工场内环行布置;生活区以
DN100mm镀锌钢管作主管从广电院内引水;根据施工需要在主管上设置支点水阀,水阀至施工用水点采用橡胶软管连接。
办公生活区临
时生活、消防及洗车用水采用DN100支管另行接出DN80、DN50的镀锌钢管。
施工现场、生活区用水量计算
⑴施工现场施工用水量计算如下:
q1=[K1(Q1×N1)/(T1×t)]×[K2/(8×3600)]
式中 q1——施工用水量(L/s)
K1——未预计的施工用水系数(1.05~1.15)
Q1——季度工程量
N1——施工用水定额
T1——季度工作日
t——每天工作班数
K2——用水不均衡系数只考虑混凝土养护、砌体、抹灰用水。
q1=1.05×(15000×300+9000×200)/(90×2)×1.5/(8×3600)=1.91(L/s)
2 、生活区生活用水量:
q4 = P2×N4×K5/(24×3600)
q4——生活区生活用水量(L/s)
P2——职工人数
N4——昼夜全部生活用水定额,取120L
K5——用水量不均衡系数,取2.5
计算得q4= 1500×120×2.5/(24×3600) = 5.21(L/s)
⑶消防用水量一般按火灾同时发生次数,一次用水量10 L/s
因为施工现场和生活区是单独水管且用水量均小于消防用水,所
以只按消防用水计算管径。
⑸管径计算
d=√4Q/(π×v×1000)
式中 d ——配水管直径(m)
Q ——耗水量(L/s)
V ——管网中水流速度(m/s)查表得1.5
计算结果:d = 92mm
考虑到用水量的不均匀性,施工现场和生活区主管道取管径均为
Φ100mm
6.2.3.5 现场排水、排污
施工现场的排水、排污原则为:集水井排水、养护排水、砂浆搅拌排水、洗车槽排水等经沉淀池沉淀后通过道路两侧的排水沟排至城区排水系统内;生活区的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后排入广电局排污管网。
6.3 施工场地CI规划
根据中建总公司《企业形象视觉识别规范手册—施工现场分册》,编制了《山东广播电视中心综合业务楼工程CI策划方案》,具体详见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