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动物模型研究现状 ppt课件
PBL乳腺癌ppt课件

学习交流PPT
10
学习交流PPT
11
BRAC2的特点
BRCA2基因在1994年由Wooster 等发现,定位于13号染色体q12。全基因组 DNA长约70kb,其中编码区含有10987bp,且 富含AT(约64%),其基因序列与BRCA1无明 显关系。BRCA2由27个外显子组成,其中第11 个外显子长约4932bp,mRNA长约10.2kb,编 码的BRCA2蛋白含3418个氨基酸。
b)膜外区域由配体结合位点和2个富含半胱氨 酸的区域够成,能结合具有激动功能的多种配 体。主要配体有EGF和转换生长因子 (transforminggrowthfactor-α,TGF-α)。
学习交流PPT
29
EGFR家族的组成和结构特点
EGF和TGF-α与EGFR结合后,EGFR形成二聚体,结
合1个ATP分子,激活EGFR自身酪氨酸激酶活性,使
• (一)膜受体
• 存在于细胞质膜上的受体,称为膜受体。绝大多数是糖蛋白,少数是糖脂
• 配体(生长因子、细胞因子、水溶性激素分子、黏附分子等)
• 根据其结构和转换信号的方式分为三类
• 1. 环状受体 2. 七次跨膜α螺旋受体 3. 单次跨膜螺旋受体
• (二)细胞内受体
• 根据在细胞中的分布情况,胞内受体又可分为胞质受体和核受体 ,多为 DNA结合蛋白。
中的作用 机制
学习交流PPT
27
EGFR家族成员
1.EGFR家族,又称为EGFR酪氨酸激酶家族, 由4个不同的受体酪氨酸激酶组成,分别为: a)EGFR(HER-1/ErbB-1):广泛分布于除血 管组织外的上皮细胞膜上。
乳腺癌动物模型研究现状护理课件

实验操作后的护理
实验操作完成后,对动物进行适当的护理和观察,以确保其健康状 况良好。
05
乳腺癌动物模型研究现状与展望
乳腺癌动物模型研究的最新进展
乳腺癌动物模型在药物筛选中的应用
利用乳腺癌动物模型进行药物筛选,评估新药在体内的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试验提供依 据。
使用化学致癌物质诱导动物产生乳腺 癌。
转基因动物模型
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将致癌基因或抑 癌基因转染到动物体内,诱发乳腺癌 。
乳腺癌动物模型的应用领域
01
02
03
药物筛选与评价
利用动物模型评估抗癌药 物的疗效和安全性。
肿瘤生物学研究
研究肿瘤的发生、发展、 转移机制及肿瘤与宿主之 间的相互作用。
肿瘤免疫治疗
验动物的伦理审查等。
乳腺癌动物模型研究的未来发展方向
开发新型乳腺癌动物模型
加强乳腺癌动物模型的标准 化和规范化
建立乳腺癌动物模型的标准化和规范化体系,提高 研究结果的可比性和可靠性。
利用基因编辑技术、细胞移植技术等手段, 开发更接近临床的乳腺癌动物模型,提高研 究的临床应用价值。
跨学科合作与数据共享
03
乳腺癌动物模型在研究中的应用Fra bibliotek药物筛选与疗效评估
药物筛选
乳腺癌动物模型用于筛选具有潜在抗 癌活性的药物,通过观察肿瘤的生长 情况和对药物的反应,评估药物的疗 效和安全性。
疗效评估
在乳腺癌动物模型中,可以通过测量 肿瘤的大小、重量等指标,以及检测 肿瘤组织中相关蛋白或基因的表达水 平,评估药物的疗效和作用机制。
肿瘤生长与转移机制研究
肿瘤生长
中国乳腺癌现状PPT课件

1000 人占有的医疗技术人员
平均每位乳腺癌患者的花费
• 中国的医疗服务费用(包括手术和护理)相对其他国家较低。例如, 在上海,乳房切除术的费用为 2200 元(360 美元),中国医生长期 以来收入较低。与发达国家相比,另一个花费较低的原因是新型抗 癌专利药获得途径少。在富裕的沿海城市,乳腺癌患者的平均花费 为 2835 美元,比国家平均水平高出 1 倍。 • 虽然相对于全球来说中国乳腺癌的治疗花费较低,但在国内,乳腺 癌的花费是灾难性的,能够迅速导致家庭贫穷。2012 年,12.9% 的 中国家庭承受着灾难性的医疗费用(该费用定义为超过家庭 40% 可 支配收入)。即便全民医保快速覆盖,但是由于报销水平低,癌症 患者现款支付的花费持续增加。
• 绝经前后妇女肥胖和低水平体育活动,被认为是西方化或城市化的 生活中影响乳腺癌发病的危险因素,这些因素在中国同样可以增加 乳腺癌的发生率。特别是传统健康的饮食模式(食用大米、新鲜蔬 菜、大豆、猪肉、面粉)逐渐向西方饮食靠拢后,有报道称,25.4% 的中国女性超重(体质指数 BMI 大于等于 25),6.7% 的人肥胖 (BMI 大于等于 30)。
3.危险因素
在中国,多次生育与绝经后妇女乳腺癌低 风险相关。中国总和生育率(每名女性一 生平均生育子女数)从 1950-1955 年的 6.0 下降至 2010 年的 1.6。富裕的沿海城 市 总 和 生 育 率 最 低 。
• 在上海,总和生育率比大部分工业发达国家还低,为全世界最低 (2010 年为 0.81)。然而,其他未实行独生子女政策的地区(香港 和台湾)也报道了相似的乳腺癌增长率。
目前,乳腺癌是中国女性发病率最高的癌症,癌 症死亡原因位居第六。
• 截至 2008 年,中国总计169452 例新发侵润性 乳腺癌,44908 例死于乳腺癌,分别占到全世 界的 12.2% 和 9.6%。
肿瘤动物模型ppt课件

2.腹水瘤
24
肿瘤细胞的冻存与复苏
对肿瘤细胞或瘤株进行冷冻保存可以使其得以长期使用,防 止退化或变异,保存不同代细胞的特征。一般在液氮中保存 1~2年,细胞存活率可达80%~90%。
1.冻存方法:取对数生长期增殖旺盛的细胞,胰蛋白酶消化、离心、洗涤,
用含7份培养液、2份小牛血清、1份DMSO配成(1~5)*106个/ml的细胞悬液,转 入细胞冻存管。将冻存管于4℃放置30min,-20℃放置4h,-70℃过夜,然后放入液 氮中。
肿瘤动物模型
1
肿瘤动物模型
一.自发性肿瘤动物模型 二.诱发性肿瘤动物模型 三.移植性肿瘤动物模型及其研究方法 四.人体肿瘤异种移植性肿瘤模型
2
一、自发性肿瘤动物模型
定义:实验动物不经人为实验处理而自然发生的肿瘤,成为自发性肿瘤 实验动物选择:高发病率的实验动物
一般选用小鼠(mouse)
3
常用肿瘤模型小鼠肿瘤自然发生率
(DMC)的棉沙线结穿入雌性小白鼠的 宫颈部,并固定缝线。观察半年左右处 死动物,取宫颈组织。
18
三.移植性肿瘤动物模型及其研究方法
定义:模型是指将动物或人体肿瘤移植到同种或异种动物体内连续传代而形成移植
性肿瘤动物的肿瘤
实验动物选择:移植性肿瘤常用动物为小鼠、大鼠和地鼠
肿瘤细胞的选择:筛选抗癌药物时,最好选用
• [方法]: ①甲基苄基亚硝胺(MBNA)诱发食管癌:将1% MBNA溶液加在少量的粉末状饲料中,搅拌均 匀,出1月龄以上Wistar大鼠自由摄食.结药 量每天0.75~1.5mg/kg ②二烃黄樟素诱发大鼠食管癌模型:在大鼠饲 料中加入微量(1/2500~1/10000)黄樟素 喂养大鼠诱发率达20%一70%
乳腺癌实验动物模型综述

乳腺癌实验动物模型的研究及发展历程摘要:乳腺癌动物模型根据建立方法可分为自发性、诱发性和移植性,以及转基因乳腺癌动物模型、乳腺癌远处转移动物模型。
并列举现已发现的通过实验动物模型确定的有效治疗方法。
关键词:乳腺癌、实验动物模型、治疗作用乳腺癌是一种严重危害妇女健康的恶性肿瘤,全世界每年新发乳腺癌约150万例,死亡57万例,而且发病率目前有增高趋势。
乳腺癌动物模型的制作进一步研究乳腺癌的病因、发病机理,这对于乳腺癌的治疗效果和预防有着极大的影响作用。
一个理想、完整的的动物模型,首先应与人体内肿瘤病理生理过程相似,还要便于生产、观察及对各种处理方法进行监测和优选。
1.目前关于乳腺癌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有以下几个方面。
1.1 自发性乳腺癌实验动物模型实验动物种群中自然发生或通过遗传育种培养而保留下来的一类肿瘤称为自发性肿瘤。
这种模型的特点为实验动物未经过人为处理,到一定时间发生乳腺肿瘤,多采用近交系小鼠。
自发性肿瘤从其发生来看,与人类肿瘤更相似,因此,在自发性肿瘤中,影响肿瘤发生发展的因素更有可能被发现,但缺点在于应用时,肿瘤的发生情况可能参差不齐,不能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肿瘤学资料,观察时间长,实验耗费较大。
1.2 诱发性乳腺癌实验动物模型所谓诱发性模型即使用化学物质、物理、生物因素等可在实验动物中诱发乳腺癌的发生,多数利用强化学致癌物,通过经口、涂抹、注射、埋藏等方法应用于实验动物使之发生乳腺癌。
化学诱导乳腺癌发生的动物模型可用于乳腺癌的病因学研究及预防性研究。
但由于化学诱导乳腺癌发生的动物模型建立的过程长,个体差异很大;而且肿瘤细胞的形态特征差别也很大,所以较少作为肿瘤药物治疗的动物模型。
1.3 移植性乳腺癌实验动物模型移植性乳腺癌模型的移植物来源于自发性或诱发性乳腺肿瘤细胞株或人类乳腺癌细胞株。
根据肿瘤来源不同可分为同种移植和异种移植。
通过瘤细胞悬液注射、瘤组织小块接种等方法将肿瘤原位或异位植入动物体内。
乳腺癌的治疗进展与现状ppt课件

乳腺癌的预后指标
肯定:年龄、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数 目、组织学类型、病理分级、ER、PR 可能:Her-2、p53、肿瘤周围血管侵犯 、血管生成、瘤细胞分级 不肯定:DNA倍体、EGF、MVD、TGF、 bcl-2、pS2、SLN、骨穿、腋淋巴结微小 转移灶
乳腺癌的辅助内分泌治疗
阻断雌激素对乳癌细胞的刺激
FAC/FEC NA: NVB+A 25 Hceptin-P :CR 20% d 1,8 q21*2
NF: 5-Fu 500 NVB 25 d 1,8 q21*3 P-ACF
AC
乳癌的解救化疗方案
FAC/FEC
PA P 135-225(175)A 60 d1 q21 NA NFL(米托蒽醌12d1,5-Fu 350 d1-3, LV 350 d1-3 q21) EAP(A 20d1,8 ,VP-16 70d4-6,DDP 50d2,7q28 ETP
乳腺癌的辅助放疗
保乳术后常规 术前T3/T4,术后腋淋巴结≧4
利用电脑计划和先进的放疗设备
放疗最好于术后6个月内完成
放疗是手术的补充和延续,不能替代化 疗与内分泌治疗
乳腺癌的免疫治疗
乳腺癌的免疫调节剂治疗现状
中国免疫支持治疗 57%
日本
美国
33%
25%
免疫治疗对乳腺癌基本无效
应选择最经济最合理的治疗方案
乳腺癌的辅助化疗方案(2)
AC-P :CTX600IVq21*4 ,ADM60 IV q21*4 then P 175 IV Q21*4 LN(+) >7-10
乳腺癌动物模型研究现状 ppt课件

对动物模型的研究有助于发现新的预防措施和治疗策略,从而提高 乳腺癌的预防和治疗水平,造福广大患者。
02 乳腺癌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
CHAPTER
自发性乳腺癌动物模型
总结词
自发性乳腺癌动物模型是指未经任何处理,动物自发产生乳腺癌的模型。
详细描述
这种模型通常需要选择特定的品系动物,如C3H/StZ小鼠或SHR大鼠,这些品系的动物具有自发产生乳腺癌的倾 向。自发性乳腺癌动物模型主要用于研究乳腺癌的自然发生和发展过程。
诱发性乳腺癌动物模型
总结词
诱发性乳腺癌动物模型是指通过给予化学致癌物质或物理因素诱导动物产生乳腺 癌的模型。
详细描述
这种模型常用的致癌物质包括苯甲酸酯、二乙基硝基苯等,物理因素包括辐射和 紫外线等。诱发性乳腺癌动物模型主要用于研究致癌物质对乳腺癌发生的影响和 机制。
基因修饰乳腺癌动物模型
总结词
基因修饰乳腺癌动物模型是指通过基 因工程技术将致癌基因或抑癌基因导 入动物体内,诱发或抑制乳腺癌发生 的模型。
详细描述
这种模型常用的基因包括Her-2、 Brca1、Brca2等。基因修饰乳腺癌动 物模型主要用于研究基因在乳腺癌发 生和发展中的作用和机制。
组织移植乳腺癌动物模型
总结词
组织移植乳腺癌动物模型是指将人或 动物的乳腺癌组织移植到同种或异种 动物体内的模型。
详细描述
这种模型常用的移植方式包括皮下移 植、乳腺内移植等。组织移植乳腺癌 动物模型主要用于研究乳腺癌的生物 学特性、治疗反应和药物筛选等。
04 乳腺癌动物模型的未来展望
CHAPTER
乳腺癌动物模型在药物研发中的应用前景
药物筛选与疗效评估
乳腺癌动物模型可以用于筛选潜在的抗癌药物,并通过观察肿瘤的生长抑制情况来评估 药物的疗效。
乳腺癌治疗研究进展教学课件ppt

3
免疫治疗的分类: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肿瘤疫 苗、细胞免疫疗法
基因治疗
基因治疗是通过改变患者的基因表达来抑制肿 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
基因治疗的主要方法:基因敲除、基因沉默、 基因修饰
基因治疗的研究进展:针对BRCA1、BRCA2 等基因突变的研究、针对雌激素受体的研究、 针对HER2受体的研究
新药研发与临床试验
乳腺癌的复发和转移是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需要加强 研究,提高治疗效果。
02
乳腺癌治疗研究进展
手术治疗
1 2
手术类型
包括肿块切除术、乳腺腺体切除术和乳腺全切 术等。
手术效果
对于早期乳腺癌,手术治疗能够达到较好的局 部控制效果,提高患者生存率。
3
手术治疗新进展
如纳米刀、冷冻消融等技术,能够更精确地清 除肿瘤组织,减少术后复发。
放疗与化疗
放疗作用
利用高能射线杀死癌细胞,降低复发风险。
化疗方案
包括AC、TAC、TEC等方案,根据患者病情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
放疗与化疗的副作用及处理
如骨髓抑制、恶心呕吐等,需注意防治副作用并给予患者心理支持。
内分泌治疗
01
内分泌治疗的作用机 制
通过抑制雌激素合成、竞争性抑制雌 激素受体或调节下丘脑-垂体-性腺轴 等方式,降低体内雌激素水平,抑制 肿瘤生长。
乳腺癌治疗研究进展教学课 件ppt
xx年xx月xx日
目录
• 乳腺癌概述 • 乳腺癌治疗研究进展 • 乳腺癌治疗新技术与新药 • 乳腺癌治疗临床实践指南 • 乳腺癌患者教育与心理支持
01
乳腺癌概述
乳腺癌定义与特点
乳腺癌是一种发生在乳腺组织的恶性肿瘤,具有细胞分化程 度高、生长速度快、扩散转移风险高等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发性的肿瘤通常比用实验方法诱 发的肿瘤与人类所患的肿瘤更为相似, 有利于将动物实验结果用到人。 但肿瘤发生情况可能参差不齐,不可能 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肿瘤学材料。
吴细丕等。 实验动物与肿瘤研究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0.4
诱发性乳腺癌模型
以化学致癌物刺激使大鼠产生乳腺癌 的方法,被广泛地运用于有关影响乳腺癌 病程发展因素的假设检验及疾病防治的研 究中,二甲基苯蒽(DMBA)是最常用的 化学致癌物。
张毅等。三苯氧胺联合全反式维甲酸对大鼠乳腺癌的预防作用 。第三军 医大学学报。 2001.8; 23(8):910-912
林辉等进行槲皮素抑制乳腺癌发生
及增殖的实验研究。将79只SD大鼠适应 性喂养5天后随机分为4组 :
A组(DMBA)、B组(DMBA+TAM)、 C组(DMBA+槲皮素)、D组(空白对 照)。 28周后, A组乳腺癌发生率为76.2%, 明显高于B组和C组。
Heppner GH et al. Nontransgenic models of breast cancer. Breast Cancer Res.2000.9;2(5):331-4
张毅等用健康雌性Wister大鼠30只,50~60 天龄,体重90~110g, 以二甲基苯蒽10mg/100g体 重右臀部注射,复制大鼠同时性乳腺癌与纤维肉 瘤动物模型。24周后取肿瘤及瘤旁组织标本。 以组织学观察乳腺肿瘤均为乳腺癌,与人乳腺癌 相似,右后肢肿瘤均为纤维肉瘤,与人纤维肉瘤 相似。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自发性乳腺癌模型
自发性乳腺癌的鼠模是最早被人类使 用的乳腺癌动物模型。已有将近100年的 历史。最早的研究者Little等通过小鼠选择 性的近交,发现了许多有着“自发性” 的乳 腺癌特性的小鼠。
Heppner GH et al. Nontransgenic models of breast cancer. Breast Cancer Res.2000.9;2(5):331-4
孙慧等。人乳腺癌细胞系MCF-7原位移植血管生成超微结构观察 及相关因子表达。 中国肿瘤临床。2001.5.中药对体内移 植瘤的影响作用。选用BALB/c裸小鼠, 雌性,将MCF—7细胞5×107接种于 BALC/c裸小鼠皮下,建成人乳腺癌 MCF—7裸小鼠移植瘤。连续传3代后, 取生长旺盛期的瘤组织剪块,无菌条件 下接种于裸小鼠右侧腋窝皮下。接种后 24h随机分笼。温肾活血法组按高、中、 低剂量每日灌胃给药,阳性对照CTX组 隔天腹腔给药,空白对照组口服给等量 生理盐水。3周后处死动物,计算各组平 均瘤重。
杨笋等.去氢表雄酮抗始发突变作用的研究. 中华肿瘤杂志。 2002.3.24(2):137-140
总之诱发性乳腺癌模型操作简单,已使 用多年。
但致癌的诱癌过程需要较长的时间,成 功率多数达不到100%,且常诱发多部位肿 瘤,故不常用于药物筛选。
移植性乳腺癌模型
甄林林等用激素受体阳性的 MCF-7人乳腺癌细胞株,接种于20只 裸小鼠右侧胸壁乳垫下,肿瘤移植 成功率(成瘤率)为95%,病理学 检查为浸润性导管癌。该方法建立 的人乳腺癌裸鼠移植模型,成功率 高,肿瘤可部分保持人乳腺癌生物 学特性。
乳腺癌动物模型研现状究
乳腺癌动物模型是研究乳腺癌
生物学行为及进行实验治疗的重要 工具之一。根据乳腺癌模型建立方 法不同,可分为自发性、诱发性、 移植性和转基因性四类,所用的动 物为大鼠或小鼠。
精品资料
• 你怎么称呼老师?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 教师的教鞭 •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天津市肿瘤医院肿瘤研究所实验肿瘤 室,99年8月l7日发现一只繁育263日龄雌 性TAⅡ系小鼠左下腹自发乳腺肿物,伴 呼吸困难。在无菌条件下处死荷瘤鼠, 见肺部小结节,取肺转移瘤结节,按常 规制成2mm小块,分别移植于5只8月龄 同系雌性小鼠左下腹乳腺区域,移植后 第5天,5只小鼠移植区出现瘤结,除1只 荷瘤鼠作为鼠间传代外,余4只荷瘤鼠第 68天观察发现有3只伴发肺转移。病理诊 断:乳腺癌A型伴肺转移。
张毅等。DMBA诱导大鼠乳腺癌与纤维肉瘤中cyclin D1及p53蛋白的表达及其意 义。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01.9;8(5):285-287
张毅等又以同样的实验方法,探讨联合应 用三苯氧胺及全反式维甲酸对实验性大鼠乳腺 癌发生促进期的化学预防作用。利用DMBA诱 导大鼠乳腺癌发生。在给药后第8周应用三苯 氧胺(TAM)和全反式维甲酸(RA)。在第24周观 察大鼠乳腺肿瘤发生情况及乳腺发育情况。结 果 对照组大鼠乳腺癌发生率为70—58%; TAM组与RA组发生率分别为22.02%和15.79 %,明显低于对照组; TAM + RA 组无乳腺肿 瘤发生。
甄林林等。人乳腺癌裸鼠移植模型的建立。南京医科大学学报。 2001.11;21(6):509-510
孙慧等将人乳腺癌细胞系MCF-7培养后的 细胞悬液于SCID鼠下腹左侧乳腺原位皮下注射, 待肿瘤长至1cm3时,行SCID鼠间原位传代。后 取鼠间传第三代原位移植瘤组织,无菌剪切成 1mm3左右小块,分别移植于10只小鼠下腹左乳 腺区域。初代细胞悬液接种5天后可见肿瘤生 长,第2-5代行组织块接种,3天后可见肿瘤 生长,共计鼠间传代5次,成瘤率100%。最长 荷瘤鼠生存时间60天。
各组大鼠乳腺癌发生情况
组别 n 发生乳腺癌的动物数 乳腺癌发生率(%)
A 21 B 22 C 22 D 10
16
76.2*
9
40.9
10
45.5
0
0
与B、C组比较 *P<0.05
林辉等。槲皮素抑制乳腺癌发生及增殖的实验研究。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 杂志。2001.9.8(5):288-291
杨笋等研究去氢表雄酮抗始发突变的作用, 取21天龄刚离乳的雌性大白鼠60只,随机分为 四组,每组15只,持续给药12周,第3周将 DMBA(溶于花生油中)以70mg/kg剂量灌胃给 药攻击。对照组SD雌性大鼠自口服DMBA后的 第8周起,开始发生乳腺肿瘤,此后肿瘤诱发 率、每只大鼠荷瘤数及荷瘤体积均呈逐渐上升 起势,至第15周实验结束时,对照组肿瘤诱发 率为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