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元明清之时代背景对文学的影响
古代诗人的时代背景与作品解读

古代诗人的时代背景与作品解读一、古代诗歌的起源与发展古代诗歌是中国文学的瑰宝之一,起源可以追溯到约3000年前的商周时期。
在这个时期,人们开始使用铭文和祭文来纪念先人,逐渐形成了一种具有韵律和意象的表达方式。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古代诗歌逐渐从祭文演变为咏史、咏物、抒情等不同类型。
二、古代诗人的时代背景1. 先秦时期(公元前841年-221年)先秦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个重要的阶段,也是古代诗歌发展的关键时期。
这个时期内涵盛行学术思想,如儒家、道家和墨家等,在这些思想影响下产生了许多优秀的诗人和作品。
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孔子是春秋末期著名的政治家、教育家、文化名人,也是一位杰出的音乐家和诗人。
他自己所作《诗经》《雅》和《颂》是我国最早的文学集合,对后人的文化影响深远。
2. 魏晋南北朝时期(220年-589年)在这个时期,中国社会出现了大规模的动荡与变革。
战争和政治纷争给诗歌创作提供了独特的材料和表达方式。
曹操(155年-220年)曹操是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作家和诗人。
他的诗作以抒发个人思想情感为主,有着古朴而豪放的风格。
3. 唐宋时期(618年-1279年)唐宋时期被誉为古代中国诗歌的黄金时代。
在这个时期,许多著名的诗人如杜甫、李白等纷纷涌现,并创作出许多流传千古的佳作。
杜甫(712年-770年)杜甫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之一,被誉为“诗圣”。
他以抒发社会不公与忧国忧民之情为主题,其作品激动人心,充满力量与深度。
4. 宋元明清时期(960年-1911年)在宋元明清时期,中国诗歌经历了一系列的变革与繁荣。
不同于唐宋时期的纳甲韵律,这个时期的诗歌更关注写实和表现力。
苏轼(1037年-1101年)苏轼是北宋著名诗人、文学家、画家和政治家,也被称为“东坡先生”。
他的诗作多以豪放洒脱、自然真挚的风格闻名,其作品《水调歌头》等至今仍被广为传颂。
三、古代诗人的作品解读1. 曹操的《短歌行》《短歌行》是曹操所作的一首长篇抒情诗,通过描述自己流亡途中遭受到的困难和磨难,抒发了他对国家身份丧失和民不聊生的愤怒与无奈之情。
明清小说的历史背景与文学价值

明清小说的历史背景与文学价值1. 历史背景明清时期,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变革。
这些变革对于明清小说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1 政治环境明朝后期,政治腐败和社会动荡逐渐加剧,导致了明朝的衰落。
而清朝建立后,国家进一步稳定下来。
1.2 社会环境明末清初是战乱频繁的时期,社会剧变使人们对现实生活充满不满和忧虑,需要通过文学作品来寻找安慰和遁世之乐。
1.3 文化环境明代以来,在统治者的压制下,文人阶层几乎失去了言论自由。
到了明末清初,随着社会开放程度的提高,文人开始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
2. 明清小说的特点明清时期出现了许多重要的小说作品,具有以下特点:2.1 独立成篇与以往形式多为零散话本、传奇故事不同,明清小说作品呈现出完整的叙事结构和丰富的人物形象。
2.2 现实主义描写明清小说对社会生活进行了深入观察和揭示,通过对底层人民生活的刻画,展现了真实而细腻的社会风貌。
2.3 多元题材不同于以往纷繁复杂的神仙故事,明清小说的题材包括社会风俗、历史演义、官场斗争等各个方面,满足了读者多样化的需求。
3. 文学价值明清小说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据重要地位,并具有以下文学价值:3.1 表现现实生活明清小说反映了当时社会百态与人民生活状况,具有极高的历史参考价值,为后世研究提供了珍贵素材。
3.2 开创新篇章明清小说打破了以往文学模式,提出全新审美理念和创作思路,在文学形式上进行了积极探索。
3.3 影响后世作品许多明清小说的经典形象如《红楼梦》中的贾宝玉和林黛玉、《水浒传》中豪杰们,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不朽的人物形象并在后世作品中得以延续与发展。
4. 总结明清时期是中国文化发展的关键阶段,明清小说作为其中重要组成部分,既受到当时社会环境的制约和影响,也具备着独特而独立的文学价值。
通过解读其历史背景和揭示其文学价值,我们更好地理解了这一时期中国文学的特点和意义。
中国古代的宋元明清时期

中国古代的宋元明清时期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宋元明清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的四大时期之一,也是中华文化发展的重要阶段。
在这个漫长的时期里,中国经历了政治动荡、社会变迁、文化繁荣等重大事件,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宋朝宋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相对稳定的一个时期,延续了近三百年的时间。
北宋时期,中国社会出现了一系列重要的变化,如政治制度的改革、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科技文化的繁荣。
这个时期的文化以文人墨客的兴起为特点,出现了许多文化名人和重要的文学作品。
诗词成为当时文人最喜爱的表达方式,诗人苏轼、李清照、辛弃疾等都是这个时期的代表人物。
二、元朝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朝代,由成吉思汗的后裔忽必烈建立。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由一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朝代,对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元代官府采取了一系列中央集权的措施,加强了对各地的统治。
在这个时期,蒙古族与汉族、少数民族之间形成了相对稳定的统治格局,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政治和经济发展。
元代的文化以元曲和元绘画为代表,元曲是中国古代戏曲的一种形式,包括元杂剧、元杂剧和元杂剧等多种类型,元绘画则充满了独特的艺术风格,深受后世影响。
三、明朝明朝是中国历史上连续存在时间最长的一个朝代,延续了近三百年。
明朝的建立为中国的政治和社会带来了一系列的改革和变革。
明朝帝国采取了严格的政治制度,实行属地分制和科举制度,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促进了国家的统一。
在经济方面,明朝实行了开放政策,加强了国内外的贸易,推动了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在明朝时期,文化艺术得到了高度繁荣,明代文学以小说为代表,如《红楼梦》、《西游记》等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四、清朝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从清朝的建立到灭亡,历时约268年。
清朝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历史上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阶段。
清朝在政治、军事和文化方面都进行了一系列重要的变革。
政治上,清朝注重加强中央集权,实行严格的统治措施,加强对外战争的力量,维护国家利益。
宋元明清四大名著的文化价值与影响

宋元明清四大名著的文化价值与影响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在许多历史时期都产生了许多经典文学作品。
在宋、元、明、清四个朝代中,也涌现出了很多具有代表性的文学作品,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四大名著”了。
这四部著作是《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和《三国演义》,它们都是中国文学的珍品,代表着不同历史背景下的文化价值和影响。
本文主要探讨这四部作品的文化价值和影响。
一、《水浒传》《水浒传》是一部以农民起义为背景的小说,主题是正义与邪恶之间的斗争。
该作品描绘了宋朝末年暴政之下,一批农民为了反抗统治者的压迫而聚集起来,展开了一场波澜壮阔的起义斗争。
小说中的108位英雄人物不仅有不同的身世、性格和命运,还有着坚定的信念和崇高的品德,他们正义勇敢、桀骜不驯,是广大民众心中的楷模。
《水浒传》不仅是一部有着鲜明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的小说,还是一部描写人性的伟大作品。
小说中不仅有着波澜壮阔的起义斗争和丰富多彩的人物形象,还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如义气、忠诚、勇敢、诚实、正义等等。
由于《水浒传》反映了人民大众的民族精神和英雄气概,故此作品一经问世,就被广大民众所热烈追捧,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二、《西游记》《西游记》是一部道家小说,是中国古典小说中的经典之作,它不仅反映了中国文化的精髓,更是一部寓意深刻、令人痴迷的小说。
小说中描写了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悟净四位主人公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前往西天取经的传奇经历。
其中,孙悟空是中国文化中最为著名的神话人物之一,具有不灭的精神力量和无可比拟的武功技能,深深地吸引了大众的目光。
《西游记》反映了中国文化的富饶多彩和纯朴无邪。
小说中所描绘的人物生活在一个极为干净澄明的世界里,他们自由自在、心灵纯净、道德高尚。
此作品精华无比,凝聚了中国古代文化的最高成就,被视为中国古典文学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成为中国文化中最具有影响力的著作之一。
三、《红楼梦》《红楼梦》是中国文学历史上的巅峰之作,它刻画了一个庞大复杂的家族生活、爱情与悲剧的人生画卷。
试析宋元明清时期商业的繁荣及其对思想、文艺的影响

试析宋元明清时期商业的繁荣及其对思想、文艺的影响试析宋元明清时期商业的繁荣及其对思想、文艺的影响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实验中学夏克传邮码:528100一、宋元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的繁荣原因与表现(一)宋元时期是古代商业发展的高峰时期宋代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宋代商品的种类多,城市商业贸易活动繁荣,甚至出现了夜市。
在宋代不仅国内贸易兴盛,而且民族之间贸易和对外贸易都很繁荣。
元代,国家空前统一,商业继续繁荣。
(二)明清时期的商业繁荣明清时期由于农产品的商品化加强、手工业进一步发展、国内外商品市场的扩大以及白银的广泛使用等原因,商业出现了繁荣的现象。
商品市场的扩大和商业资本的活跃,使得拥资百万、千万的富商层出不穷,形成区域性的商人群体,他们实力雄厚,社会地位大大提高,形成徽商、晋商、宁绍商人、闽商等大商帮。
明清时期的商业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的特点:①商业市镇兴起;②货币经济占据主要地位;③农产品商品化加强;④形成许多地域性、行业性的大商帮。
二、宋元明清时期商业繁荣对思想、文艺的影响马克思主义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宋代以来,商品经济有了极大的发展,除了冲击传统自然经济外,对当时主流思想、文学与艺术也产生了非常深刻的影响,成为宋元明清时期出现对儒学思想的批判、文学艺术产生、发展的重要原因,同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文学艺术的内容与特点。
(一)对主流思想的冲击商品经济的冲击和程朱理学丧失活力,是明清之际思想领域发生巨大变革的根源。
明清之际思想批判的出现,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明末商品经济蓬勃发展,工商业地位日渐突出。
“重农抑商”的传统思想受到了尖锐的挑战。
明末进步思想家提出“工商皆本”的主张。
“工商皆本”主张的提出,反映了市民阶层发展经济的要求,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带有初期的民主思想的色彩,具有进步作用。
这是一种适合经济发展需要的正确思想,但在当时并没有受到统治者的重视。
(二)对书法的影响1、宋代——崇尚意趣、忽略法度的原因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兴起,社会生活丰富多样,文风很盛,又因当时理学的发展,使人们在文艺审美上也出现了新的特点:强调表现心境和意趣。
宋元明清四朝的文学艺术

宋元明清四朝的文学艺术宋元明清四朝是中国文学艺术史上的四个重要时期,也被称为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黄金时代。
这四个朝代的文学艺术都有其独特的风格和特点,而且对后世影响深远。
宋朝文学艺术宋朝是中国文学艺术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也是中国文化传统的一个高峰期。
宋朝文学艺术以“儒家”为主导,注重文化的精神内涵和思想性,用浅白易懂的文字展现了思想深度和内涵。
同时,在宋朝文学艺术中,出现了“词”这一重要的文艺形式,以爱情为主题的词成为了宋朝文学艺术中特有的表现方式,而且继承和发展了唐朝的传统。
元朝文学艺术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多民族国家,也是一个多样化和开放的文化时期。
在元朝文学艺术中,由于多民族交融的特点,出现了许多新的文学艺术形式和样式,如元曲、杂剧等。
其中,元曲的创作和发展主要是在元朝文学艺术中为首次出现的,特别是关于戏曲、骈文和赋作品的发展更为显著,元杂剧的典型代表作品《汉宫秋》更是成为了元朝文学艺术的代表之一。
明朝文学艺术明朝是中国文学艺术史上一个充满多样性和创新性的时期,这时期的文学艺术作品以文白结合,以新诗、小说、戏曲、史传等作品为主。
明朝文学艺术大约可以分为四类:一是传统经典的继承发展,二是创新的新颖形式,三是民间文化的呈现,四是逐步深入民间的新探索。
其中,作家罗贯中的隆中对更是其中的代表之一,被誉为“中国第一篇小说”。
清朝文学艺术清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也是中国文学艺术发展的一个新阶段。
在清朝文学艺术中,以戏曲、诗词为主要的文学艺术形式,而且两者都得到了新发展和升华。
此外,清朝文学艺术还表现出一种儒家思想和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发展。
著名作家曹雪芹的《红楼梦》则成为了清朝文学艺术的代表之一,被誉为中国文学艺术史上的四大名著之一。
总之,宋元明清四朝的文学艺术对中国文化传统的发展和影响不可低估。
这四个朝代的文学艺术都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和风格,而且都对后世的文艺创作和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宋元明清时期的编年史文学与历史观念

宋元明清时期的编年史文学与历史观念宋元明清时期是中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几个时期,它们都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巅峰时刻,也是中国历史上极具影响力的几个朝代。
在这几个时期,编年史文学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不仅记录了历史事件的发生,还反映了当时人们的历史观念和价值观。
首先,宋代的编年史文学对于中国历史观念的形成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宋代的历史学家主要通过编纂各种编年体史书来记录历史事件。
这些编年史书一方面对历史事件进行记录,另一方面也对历史事件进行了较为客观的解读和评价。
宋代的编年史文学特点是注重事实的准确性和文史的融合,注重史书的价值,通过史传、史集等多种方式增强史书的可读性和可信度。
这些编年史文学对于当时的历史观念和人们的价值观形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接下来是元代的编年史文学,元代是我国历史上一个极为特殊的时期。
元代由于蒙古族的入侵而统治了中国,蒙古族的文化背景和汉族有很大的差异,所以元代的编年史文学在某种程度上受到了蒙古文化的影响。
元代的编年史文学不仅对历史事件进行了翔实的记载,而且对历史事件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解读和评价。
元代的编年史文学以文献学为基础,注重历史研究方法的运用,对历史事件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剖析和研究。
这些编年史文学对当时的历史观念和人们的价值观形成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明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明代的编年史文学对于中国历史观念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明代的编年史文学以史料为基础,注重史书的可读性和可信度,对历史事件进行较为详细的记录和描述。
明代的编年史文学注重对历史事件的解释和评价,对历史人物的主观认识和价值观进行了较为系统的阐述。
明代的编年史文学还注重对历史事件的分析和归纳,对历史事件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考察和研究。
这些编年史文学对明代的历史观念和人们的价值观形成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清代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代的编年史文学对于中国历史观念的形成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清代的编年史文学以史料为基础,注重对历史事件的客观记录和描述。
中国古代的宋元明清四大朝代

中国古代的宋元明清四大朝代中国古代的四大朝代,包括宋、元、明、清,这些朝代在中国历史上都有着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力。
下面将对这四个朝代进行介绍和分析。
一、宋朝(960年-1279年)宋朝是中国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一个朝代,分为北宋和南宋两个时期。
北宋时期,由赵匡胤建立,首都设在开封,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发展,科技进步。
北宋时期出现了许多重要的文化人物,如苏东坡、欧阳修等,他们对中国文学、哲学、艺术等领域做出了杰出贡献。
南宋时期,宋朝由于北方的辽、金族入侵,不得不撤离开封,将首都迁至临安(今杭州)。
南宋政权相对脆弱,但在文化上依然有很大的繁荣。
南宋时期出现了著名的四大家族:欧阳、辨正、曾、米公,他们在文学、历史等领域都有着重要的贡献。
二、元朝(1271年-1368年)元朝是由蒙古族首领忽必烈建立的,是中国历史上的唯一一个非汉族政权。
元朝统治下,中央集权强化,行政管理制度改革,对外扩张,开展了一系列的农田水利建设,改良了法律制度,并推动了汉族与蒙古族的交流融合。
元朝时期,中国文化传统与外来文化相互交流,形成了独特的元代文化特色。
三、明朝(1368年-1644年)明朝是由朱元璋创建的,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汉族政权。
明朝政权坚持中央集权,实行严格的等级制度,加强了对农民的控制,统一了税收制度,推行了科举制度。
明朝时期,经济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农业、手工业、商业都有所增长。
在文化方面,明朝兴起了文学艺术的鼎盛时期,出现了许多杰出的文学家、艺术家,如杨慎、唐寅等。
明朝时期,瓷器、织锦、木雕等工艺品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四、清朝(1644年-1912年)清朝是中国历史上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
清朝是由满族的努尔哈赤建立的,1644年入关后,建立了中原地区的统一政权。
清朝初期,实行了一系列平定内乱、恢复生产、加强军事的措施,逐渐巩固了自己的统治地位。
在乾隆时期,清朝达到了经济、文化、军事和外交的鼎盛时期。
乾隆皇帝推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政策,使得清朝的统治得到了加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宋之后到清代之时代背景对文学的影响
什么是文学呢?文学是语言文字的艺术(文学是由语言文字组构而成的,开拓无言之境),是社会文化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
中国古代文学呈现着在创作和理论上的不断发展,丰富,日臻完善,每种题材的演进都是一部历史,而且脉络清晰,充分体现并显示着它的历史与文化的博大精深。
我认为中国文学的发展受两方面内容的影响:1、创作者内心的心理状态、情感情绪、创作才能;2、与创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息息相关,并且受制于当时所处的文化氛围。
主观方面的心理状态、情绪情感和创作才能人人有差异,无迹可循,但每个时期的时代背景我们可以研读一二,这篇文章就简单的研读
了宋代、元、明、清的时代背景对文化产生的影响。
文学是政治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反映,是来源于时代并反映时代的,一定的时代特必会反映于某些文学作品中。
一、宋代的时代背景对宋代文学的影响。
1、政治上,宋代实行崇文抑武的国策。
自宋太祖杯酒释兵权” 之后,历代皇帝对军事将领都深加忌防,并多用儒臣治军,把军权牢牢抓在自己的手里,宋成为一个以成熟的文官制度为基础、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空前强化的王朝,这是过去的历史上所未曾有的。
大批出身寒门的文人通过科举走入仕途,他们的生活环境也相当宽松,生活待遇颇为优渥舒适,长期以来寒士”的社会理想可以说在宋代得到了实现。
受重文轻武的国策的影响,在文学上呈现出了文以载道”的思
想,具有强烈的政治色彩,并且在诗文散文中议论的成分大大增加。
大
批文人借此机会进入国家机构,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参政热情高涨,以国家栋梁自居,意气风发的发表政见。
这个特点使得一大部分思想在学术上具有强烈的使命感,十分重视诗文的政治教化功能,传统的文以载道”思想直到宋代才真正得到高度的重视,尤其是被视为正统文学样式的诗文,反映社会、干预政治始终是最重要的主题,描写民瘼、抨击时弊成为整个文坛的创作倾向,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和刚健的骨力,因此,宋代文人比较重理智而轻感
情;比较注重个人对国家、社会的政治责任和道德义务而抑制个性的自由发展、自由表露。
上述历史背景对宋代文学的一个直接影响,是诗文中议论成分的加强,宋代文人喜欢议论可以堪称前无古人。
无论是散文,还是诗歌,议论化风气无所不在。
2、经济上,宋代城市经济繁荣。
宋代商业的发展,超过了前代,大城市和小镇市的兴旺发达,纸币的出现和广泛使用,海外贸易的盛况空前,都非常引人注目。
大城市的繁华,小镇市的兴旺。
宋时因城市人口的膨胀,在很多州县城门外,形成了新居民区,称做草市。
有的草市,例如著名的鄂州南草市,其人口和规模甚至大大超过城区。
城市经济的繁荣和财富的积累,使得在文学上呈现纵情享乐的特
点,通俗文学获得了长足的发展。
经济的高度发展滋生了各类以娱乐为目的的文艺形式,如说话、杂剧、演剧、傀儡戏、诸宫调等艺术迅速发展,而词成为宋代最引人注目的文学样式。
士大夫词以诗
文来表达他们有关政治、社会的严肃内容,而用词来抒写纯属个人私生活的幽约情愫。
如欧阳修诗文、词就如同出自两人之手。
正是宋人将词
看作是用来娱情、宣泄个人隐秘情怀的载体,因此,词很少受到文以载道”思想的约束,文人可以比较自由地抒写旖旎风情,词体也能保留自己的特性,取得独立的地位。
而民间娱乐场所也需要大量的歌词,士大夫的词作便以各种渠道流传于民间,更有一些词人直接为歌女写词。
社会对词的需求,刺激了词人作词的热情,也促进了词的繁荣与发展。
〈清明上河图》就是反映了宋朝经济的繁荣。
3、南宋时期外交上,出于强敌包围之中,对外关系软弱。
宋代虽然经济相当发达,但对内的冗官冗兵费用和对外的巨额岁币,内忧外患,有识之士忧心重重,朝廷以大量财物取得与辽、西夏战争的妥协南宋当时已失去半壁江山。
内外交困的南宋在文学上呈现出一个新特点:爱国主义文学繁荣的发展。
南宋民族矛盾激化,在人民强烈的爱国热情的鼓舞下,涌现出一大批爱国主义词人,张元干、张孝祥、岳飞、陈与义、曾几、刘子翚等写出了一批爱国主义诗词。
南宋在长达一个半世纪的抗金、抗元战争中,产生了大量的表现出强烈民族意识和悲凉情绪的作品,爱国主题成为整个文坛的主导倾向。
陆游、辛弃疾等人的作品,更是把爱国主题弘扬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从而为宋代文学注入了英雄主义和阳刚之气。
二、元时代背景及对元文学的影响
1、政治上:在政治上,元朝统治者始终奉行民族压迫政策,政府中军政大权,由蒙古人独揽,民族对立的情绪大,加上吏治腐败,阶级压
迫深重,因此,社会一直激烈动荡。
于此相适应,在文学上呈现出了表现社会压迫的作品。
元杂剧有不少作品写了贪官污吏,权豪势要对人民的压迫,不少作品透露出愤激昂扬的情绪,这正是在火与血交并的时代人民反抗精神的反映。
2、经济上,元代商业经济在宋代的基础上有了新的发展,城市人口集中。
出现了一些专供市民娱乐的勾栏、瓦肆,给说书、杂耍等演员提供了演出场所。
在文学上呈现出戏曲艺术的繁荣。
为了满足市民群众,特别是戏曲艺术,在勾栏瓦肆中迅速发展起来,演述故事的说话、说唱便得到进一步的繁荣。
特别是戏曲艺术,它以急管繁弦和曲折跌宕的情节再现社会各阶层的人物,更能吸引市民观赏。
3、外交上:民族融合。
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统治者建立的统一政权,忽必烈深知,要巩固元朝的统治,必须用汉法以治汉人。
为此,他任用许衡、姚枢等儒生,以宽容和尊礼的态度对待佛教、道教。
结果,统治得以稳定。
在汉族文化的熏陶下,蒙古统治者也逐渐改变了原来的习气,提高了文化素质。
民族融合,大大提高了少数民族的文明程度,有些人接受了汉族文化熏陶,还擅长以汉语进行文学创作。
诸如贯云石(回纥人)萨都刺(回族人)擅长诗词散曲。
杨景贤(蒙古人)、李直夫(蒙古人)等擅长戏曲创作,其中李直夫所著杂剧,有虎头牌》等11种。
三、明朝的时代背景及对其文学的影响
1、首先,相权的废除,君主专制空前加强。
中央集权的高度集中
的政治制度带来了我们深恶痛绝的八股取士的科举制度。
在文学上,文人们的思想深受八股取士的束缚.
2、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高速发达,商业、私营工商业发展快速,新的商业城市兴起。
江南地区为代表的手工业高度发展,促进了市场经济化和城市化。
然而明朝推行重农抑商”的原则以及严厉的海禁政策,使得商业受到了一定的压制。
经济的高速发达带来通俗文学的极度发展。
城市商业经济的繁荣与王学左派的兴起的现实,对文学的直接的影响就是以市民为主要欣赏群体的小说、戏曲为代表的俗文学的繁荣发展。
创作出了〈三国志通俗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词话》等四大奇书以及三言二拍等优秀白话短篇小说;戏曲领域,呈现出中国戏曲发展演变历史进程的第二个黄金时期,诞生了〈宝剑记》、鸣凤记》、浣纱记》以及汤显祖四梦”、徐渭〈四声猿》等一系列优秀作品。
另外,散曲、民歌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经济繁荣后便出现了一些有钱又识字的闲人,于是出版业便随之发达起来。
书商们要赚钱,书生们要吃饭,有了闲钱的人们要惬意,通俗文学便出现并流行起来,流行得久了自然便流向了色情文学,因为床笫文学”最能切中人性的欲望,最能成为畅销货。
所以,色情文学一旦出现,很快就走上畅销书”的排行榜,自然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
这时候的小说的主人公换成了市井人物,这时宋元时期所不常见的。
戏剧也获得了长足的发展,《牡丹亭》的出现足以和莎士比亚相媲美。
四、清代的时代背景及对文学的影响
1、政治上,专制加强。
清朝前期,对汉民族进行残酷镇压,民族矛盾加剧,圈地运动给农业手工业造成严重的破坏。
与这一阶段时代背景相适应,诗文、小说、戏剧都具有严重的反对民族压迫,阶级压迫的内容。
2、经济上虽然一度出现繁荣的景象,但是颓废的社会已经初露端倪,尤其是道光嘉庆时期,经济已经出现衰退的迹象。
这种背景反映在学术上就是乾嘉学派的兴起,他们重视训诂、考据,反对空想和臆说。
综上所述,我认为,文学的创作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时代背
景的影响和制约,在民族危机的状况下,很多作品的内容都反映了报酬雪恨,收复疆土,雄心壮志的内容;在经济发展很好,财富充裕的状况下,通俗文学往往可以得到很大的发展,比如说享乐文学、戏剧、话本、小说、元杂剧等等,受众群体多是市民;在某些国家政策下,管知识分子乐意与否,总要适应国家政策的变化,比如说清代的文字狱的出现。
不可否认,文学的发展还是有其自身的一些规律的,形式、艺术特色,是在继承原本的文学的基础上的发展与创新,当然文学创作也离不开作者珠光能动性的发挥。
注:
图书馆和知网并没有相关资料的整理,所以仅凭网上的一点资料加上自己
的一点理解整理而成,其中不乏错误指出与不符历史之处。
敬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