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运动简图绘制实验

合集下载

机构运动简图测绘试验

机构运动简图测绘试验

实验步骤
二、实验步骤
5.计算机构运动简图的自由度,即
比例尺L (m/mm)

L
构件或运动副间的实际长度(m) 简图上所画的构件或运动副间的长度(mm)
其中:n——活动构件数
PL——低副数(转动副或移动副) PH——高副数
实验内容及要求
三、实验内容及要求
1.选择三到五种机构模型进行测量,绘制出机构运动简图。 2.选择实际机构(如缝纫机引线机构及脚踏板机构或插齿机切削 机构)进行实测,绘制出机构运动简图。 要求: ① 计算机构的自由度时,必须先注明其活动构件数、低副数、高副 数,然后代入公式进行计算; ② 机构运动简图必须标注各构件或运动副间的实际尺寸,并用m作 单位。
主要内容
主要内容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步骤 三、实验内容及要求 四、思考题
实验目的
一、实验目的
本实验是通过对一些机器或机构模型运动简图的测绘,掌握下列 三方面的内容: 1.机构运动简图的测绘方法。 2.常用运动副的代表符号。 3.机构自由度的计算方法在实际中的应用。
实验步骤
二、实验步骤
1.用手轻轻转动所测机构,弄清其运动特征,数清其构件数目。 2.判断各构件间的运动副性质(即高副、低副)。 3.选择合适的投影面,并把机构运动简图的草图徒手绘制出来。 4.由原动件开始依次定出各运动副的位置,选定适当比例尺,绘制出正式 的机构运动简图。
思考题
四、思考题
1.一个正确的“机构运动简图”应能说明哪些内容? 2.绘制机构运动简图时,原动件的起始位置为什么任意确定?会不会影 响简图的正确性? 3.计算机构的自由度对测绘机构运动简图有何帮助?

机构运动简图测绘与分析试验

机构运动简图测绘与分析试验
所需零件: 连杆 1、3、4,带转动副 的滑块 2、5
图 10 摆动导杆机构+对心滑块机构 构件 1 为主动件,以角速度ω1 匀速转动。 结构特点:该机构由摆动导杆机构和摆杆滑块机构构成;滑块 5 导路延长线通过铰链 A。
构件 1 可由齿轮取代(齿轮上不在其回转中心的孔为铰链 B 的位置)。杆件 1、3、4 和 AC 尺寸可在允许范围内调整。 11、曲柄摆块-齿轮齿条机构:
6、加荷后在试样上保持载荷时间约 10 秒,然后缓缓摇动手柄卸除主载荷(在 2 -3 秒钟内卸除完毕),而预载荷仍然作用在试样上。此时长指针则沿顺时针方 向转动,静止位置所指的数字即表示所测的洛氏硬度值。
7、转动手轮卸除预载荷,取出试样。 8、测量硬度时,在同一试样须进行三点以上试验。若计算硬度时应取平均值, 但第一点的试验结果不应取用。
五、思考题
1、通过本实验,阐述机构运动简图的内涵。机构运动简图应准确反映实际机构中的哪些内 容? 2、绘制机构运动简图时,原动件的位置如何确定?是否会影响简图的正确性? 3、机构自由度的计算对测绘机构运动简图有何帮助?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是什么? 4、对所测绘的机构能否改进和创意新的机构运动简图?
所需零件: 连杆 1、3、4、5,带转动 副的滑块 2
图 13 导杆-摇杆机构(滑块 B 在左极限位置时,角位移传感器零位 ω1=30 转/分) 杆件 1 为主动件,以角速度ω1 匀速转动。 结构特点:该机构由曲柄导杆机构和双摇杆机构构成。曲柄 1 可由齿轮构成,滑块 2
的铰链拼装在齿轮上不在回转轴线的孔中。构件 1、AC、CF、构件 4、5 尺寸均可在允许范 围内调整。
所需零件: 连杆 1、2,带滑块 3 的齿轮 Z1, 与齿轮相啮合的齿条
图 11 曲柄摆块-齿轮齿条机构 构件 1 为主动件,以角速度ω1 匀速转动。 结构特点:该机构由曲柄摆块机构和齿条齿轮机构组成;齿条中线平行于导杆 2,齿轮 Z1 空套在滑块 3 的轴上,即:齿轮 Z1 和滑块 3 可相对转动。导杆 2 在滑块 3 中移动并随滑 块 3 摆动时带动齿条运动,并使齿轮 Z1 转动。 构件 1 可由齿轮取代,构件 1 和 AC 尺寸均可在允许范围内调整。 12、正弦机构:

机构运动简图绘制与分析.

机构运动简图绘制与分析.

实验一机构运动简图绘制与分析一、实验目的1.熟悉并掌握机构运动简图绘制的原理和方法,学会根据实际机械和模型绘制机构运动简图的技能;2.加深和巩固机构自由度的计算方法,并检验机构是否具有确定运动;3.加深对平面机构结构分析的了解。

二、实验内容及要求1.以指定的3~4种机构模型或机器为研究对象,进行机构运动简图的绘制;2.分析所画各机构的构件数、运动副类型和数目,计算机构的自由度,并验证它们是否具有确定的运动;3.进行机构的结构分析。

三、实验设备和工具1.各种机器实物和模型;2.学生自备铅笔、直尺、圆规、橡皮、草稿纸等;四、实验原理机器和机构都是由若干构件及运动副组合而成。

而机构的运动是由原动件的运动规律、联接各构件的运动副类型和机构的运动尺寸(即各运动副间相对位置尺寸)来决定的。

因此,在绘制机构运动简图时,可以撇开构件的形状和运动副的具体构造,而用一些简单的线条来代替构件。

构件的表示法见图1。

用规定的符号代表运动副,并按一定的比例尺表示运动副的相对位置,以此表明机构的运动特征。

常用运动符号示例见表1-1。

五、实验步骤1、确定组成机构的构件数:缓慢转动机器,沿着运动传递的线路仔细看清各构件间的相对运动(有些相互连接构件间的相对运动非常微小),从而确定组成机构的构件数目。

2、确定运动副的类型:根据相互连接的两构件间的接触情况及相对运动特点,确定各个运动副的类型。

3、选定视图平面:一般选择与多数构件运动平面平行的平面为视图平面。

4、绘制机构示意图的草图:凭目测在草稿纸上徒手按规定的运动副代表符号,从原动件开始,按各构件的连接次序,用简单的线条代表构件,逐步画出机构示意图的草图。

用数字1、2、3……分别标准各构件,用字母A、B、C……分别标准各运动副。

5、计算机构的自由度数,并将计算结果与实际机构的自由度相对照,观察二者是否相符。

6、测量机构运动尺寸:对转动副测量回转中心间的相对尺寸;对移动副测量导路方向线和与其有关的其他运动副间的相对尺寸。

机构运动简图的测绘实验报告

机构运动简图的测绘实验报告

机构运动简图的测绘实验报告篇一:实验一机构运动简图的测绘及分析实验一机构运动简图的测绘及分析一、实验目的:1、掌握机构运动简图测绘的基本方法;2、巩固机构自由度的计算。

并验证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3、通过对机构进行结构分析,了解结构的组成原理二、设备和工具机器和机构模型量具铅笔橡皮和草稿纸三、实验原理机构运动与机构中的构件的数目、构件组成运动副的形式以及各运动副的相对位置有关,而与构件的复杂外形和运动副的具体结构无关,因此,在工程上对机构进行结构分析、运动分析和力分析时可以用机构运动简图来进行。

机构运动简图既简单又能正确地反映一部机器的运动特征,因此,正确地测量和绘制机构运动简图是机械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四、实验方法与步骤1、观察机构的运动,弄清构件的数目缓慢移动被测的及其或机构模型,从原动件开始,根据运动传递路线,仔细观察相连接的两构件是否有相对运动,特别要注意那些运动很微小的构件,从而弄清楚组成机构的构件数目。

2、判别运动副类型一般,从原动件开始,遵循运动传递的顺序,仔细观察各相邻构件之间的相对运动性质。

由此确定机构中运动副的类型、数目3、合理选择视图一般选择与机构的多数构件运动平面平行的平面作为投影面。

必要时也可以就机构的不同部分选择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投影面,然后展开到一张图面上。

或者把主运动简图上难于表示清楚的部分,另绘一张局部简图。

对于齿轮机构则可选择与运动平面相垂直的平面作为投影面。

总之,以简单清楚的把机构的运动情况表示出来为原则。

4、画出机构运动简图的草图,计算机构的自由度。

将原动件转到某一位置(即可看清多数活动构件和运动副的位置)。

在草稿纸上按照规定的符号,目测尺寸使实物与图形大致成比例,徒手画出机构运动简图的草图,然后计算机构的自由度,并将草图与实物对照,观察是否和实物相符合。

5、画正式的机构运动简图。

确定尺寸比例尺,认真测量机构各运动副之间的相对位置参数,在实验报告纸上用三角板和圆规,将上述草图按照选定的比例尺μl(构件的真实长度与图示长度的比值,单位为m/mm或mm/mm)画出正式的机构运动简图。

1.机构运动简图绘制实验

1.机构运动简图绘制实验

例:将回转偏心轮复原为曲柄杆件,见图 1-1。
图 1-1 偏心泵复原为曲柄杆件
五、实验报告要求
1.完成 2-3 种机构运动简图绘制和计算机构自由度
编号 机构名称
机构运动简图
机构自由度计算
1
2
3
2.简述机构运动简图的内涵。机构运动简图应准确反映实际机构中的 哪些项目? 3.机构自由度的计算对测绘机构运动简图有何帮助?机构具有确定 运动的条件是什么? 4.对所测绘的机构能否改进和创意新的机构运动简图?
测量与机构运动有关的尺寸,即转动副间的中心距和移动副某点 导路的方位线等,选定原动件的位置,选择适当的比例尺μ,绘制出 机构运动简图。
μ=构件的实际长度(m 或 mm)/图上的长度(mm) 5.计算自由度
计算自由度 F : F 3n 2PL PH ,抄入所绘机构的编号、名称、 绘图比例等,判断原动件数是否与自由度相等,分析机构运动的确定 性,完成整个机构的绘图。 四、注意事项 1.不增减构件数目; 2.不改变运动副性质。
表 1-1 常用机构构件、运动副符号
两运动构件形成的运动副
两构件之一为机架所形成的运动副
移 动 副
转 动 副活动构件 构 件固定源自件凸凸轮机构轮





外齿轮
棘轮机构
带传动
内齿轮
齿



圆锥齿轮
蜗杆蜗轮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 1.分析机构的特征及数目
首先缓慢地转动模型手柄,使机构运动,仔细观察机构运动情况。 从原动件开始,分清各个运动单元,确定组成机构的构件特征和构件 数目。 2.判断各构件之间的运动副类别
实验一 机构模型的机构运动简图测绘分析实验

实验一机构运动简图测绘

实验一机构运动简图测绘

实验一、机构运动简图测绘一、实验原理从分析机构的组成可知,任何机构都是由许多构件通过运动副的连接而构成的。

这些组成机构的构件其外形和结构往往是很复杂的,但决定机构各部分之间相对运动关系的是原动件的运动规律、运动副类型及运动副相对位置的尺寸,而不是构件的外形(高副机构的轮廓形状除外)、断面尺寸以及运动副的具体结构。

因此为了便于对现有机构进行分析或设计新机构,可以撇开构件、运动副的外形和具体构造,而只用国标规定的简单符号和线条代表运动副和构件,按比例定出各运动副的位置,以此表示机构的组成和运动情况。

这种表示机构相对运动关系的简明图形——机构运动简图。

掌握机构运动简图的绘制方法是工程技术人员进行设计、结构分析、方案讨论和交流所必需的。

常用构件和平面运动副的表示方法见教材。

二、实验目的1、学会根据实验模型测绘机构运动简图;2、验证和巩固机构自由度计算方法和机构具有确定相对运动的判定方法。

三、实验设备和工具1、设备:机构模型(每人2个)2、工具:直尺、圆规、三角板、量角器、橡皮、铅笔、草稿纸等四、实验步骤1、观察被测模型,分析其功用,确定原动件;2、缓慢转动原动件使被测机构运动,分清各运动单元,确定传动部分、执行部分;3、从主动件开始,确认构件数目;4、从主动件开始,沿传递路径,仔细观察两构件间的接触情况及相对运动形式以确定运动副类型,最后确定运动副数目。

5、选取视图平面,选取平行于各构件的运动平面为视图平面;6、选机构某一运动状态,避免构件相互交叠;7、在草稿纸上按从原动件开始的各构件连接顺序用国标规定的符号和线条绘制出机构示意图,并编号,构件号用1、2、3……编号,运动副用A B C……编号,然后标出原动件的运动方向;8、计算机构的自由度,并验证是否与主动件数目一致,判定机构是否具有确定相对运动;9、测量机构的运动学尺寸(各构件长度,各运动副相互位置),记录在草稿纸上;10、选适当比例尺Ul=实际尺寸/图示尺寸,准确绘制机构运动简图,并编号和标注原动件方向。

机构运动简图的测绘实验报告doc

机构运动简图的测绘实验报告doc

机构运动简图的测绘实验报告篇一:机构运动简图的测绘和分析试验报告实验一机构运动简图的测绘和分析一. 实验目的1. 学会根据各种机械实物或模型,绘制机构运动简图;2. 分析和验证机构自由度,进一步理解机构自由度的概念,掌握机构自由度的计算方法;3. 加深对机构结构分析的了解。

二. 设备和工具1. 各类典型机械的实物(如:缝纫机等)2. 各类典型机械的模型(如:内燃机模型、牛头刨床等);3. 钢皮尺,内外卡钳,量角器(根据需要选用);4. 三角板,铅笔,橡皮,稿纸(自备)。

三. 原理和方法1. 原理由于机构和运动仅与机构中所有的构件的数目的构件所组成的运动副的数目、类型、相对位置有关,因此,在绘制机构运动简图时,可以撇开构件的形状和运动副的具体构造,而用一些简略的符号(如教科书和机械设计手册中有关“常用构件的运动副简图符号”的规定)来代替构件和运动副,并按一定的比例尺表示运动副的相对位置,以此表明机构的运动特征。

表1-1为常用符号示例。

2. 方法(1)确定组成机构的构件数目测绘时使被测绘机械缓慢运动,仔细观测机构的运动,区分各个运动单元,从而确定组成机构的构件数目,找出原动件。

(2)测绘运动副的种类、数目根据相联接两构件的接触情况及相对运动的特点,确定各个运动副的种类。

(3)合理选择投影面,坐标和原动件位置选与机构的各个构件上的点运动平面皆平行的平面,或选能反映机构运动特征的其他平面做投影面。

转动(或移动)原动件,找出每个构件都能表达清楚的原动件位置。

(4)绘机构运动简图的示意图徒手按规定的符号,凭目测,使图与实物大致成比例(转动副位置、移动副导路方位,高副接触点及曲率),从原动件开始,依构件的连接次序,逐渐画出机构运动简图的示意图。

用数字1、2、3??区分构件,用字母A、B、C??区分运动副。

(5)绘正式机构运动简图仔细测量与机构运动有关的尺寸,即转动副间的中心距和移动导路的方向等,按适当的比例尺画出正式机构运动简图。

机构运动简图的测绘实验报告(1)

机构运动简图的测绘实验报告(1)

机构运动简图的测绘实验报告(1)机构运动简图的测绘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通过实验,学习并掌握机构运动简图的基本知识和测绘方法,进一步深入理解机构运动的规律和特点。

二、实验原理机构运动简图是指将机构运动中各部分的相对位置和运动方向简单地表示出来的图形。

在测绘机构运动简图时,需要掌握以下基本原理:1.各部分相对距离:该原理是指在机构运动中,各部分之间的距离是始终保持不变的。

因此,在绘制机构运动简图时,需要准确地测量出各部分之间的相对距离。

2.各部分的运动方向:该原理是指在机构运动中,各部分的运动是沿着特定的轨迹进行的。

因此,在绘制机构运动简图时,需要准确知道各部分运动的轨迹,并标出各部分的运动方向。

三、实验器材1.机构模型2.测量工具(卡尺、游标卡尺、直尺等)3.绘图工具(铅笔、彩笔、三角板等)四、实验步骤1.根据机构模型,确定各部分之间的相对距离,并用卡尺等工具进行测量,记录下来。

2.根据机构模型,确定各部分的运动轨迹,并用直尺等工具进行测量,记录下来。

3.根据测量结果,利用铅笔等绘图工具,绘制出机构运动简图,并标注出各部分之间的相对距离和运动方向。

4.比较绘制结果与机构模型,检查是否符合机构运动规律。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我们成功地完成了机构运动简图的测绘,并获得了以下结论:1.机构运动简图能够清晰地反映出各部分之间的相对距离和运动方向,为后续操作提供了有力的基础。

2.机构运动简图的绘制需要准确地掌握各部分的相对位置和运动方向,否则就会影响机构运动的正常进行。

六、实验总结机构运动简图是机构设计和运动分析的重要工具之一,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学习了机构运动简图的基本知识和测绘方法,增强了我们对机构运动规律和特点的理解。

同时,我们也加强了对测量和绘图技能的掌握,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构运动简图绘制实验任务书
一、实验目的
1.通过对机构运动简图的绘制,了解各种运动副及构件的结构形式,学会分析机构运动关系,掌握绘制机构运动简图的方法。

2.掌握机构自由度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二、实验要求
1.所有对于机构运动无关的尺寸和结构不予考虑,只需按影响机构运动的有关尺寸,定出各运动副的位置,用规定的构件画法及运动副的表示符号,绘制机构运动简图。

2.认真观察分析各种构件的类型,各种运动副的结构形式及其特点。

3.如果所绘机构含有若干机构时,应按顺序分别对各个机构进行仔细分析,并注意每个机构间的运动传递情况。

4.机构运动简图绘制完成后,计算其机构自由度,并根据保证平面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检查所绘制的运动简图是否正确。

三、实验内容
1.对缝纫机头颚式破碎机等指定的主要机构,根据构件相对运动关系进行观察和分析,用规定符号绘制机构运动简图。

四、实验原理及步骤
1.实验原理
(1)合理选择投影面
本实验所指定的机构都是平面机构。

平面机构运动简图是在运动平面中表示运动链的构件及其运动副运动关系的简图。

所以绘图时是将构件的运动平面作为简图的主平面(投影面)。

做摆动或旋转运动构件的运动平面一定是转动副轴线的垂直面,这类构件的运动平面最易判别。

所以在选择简图的主平面(投影面)时,首先通过机构中某一转动构件找出其运
动平面作为投影面,则其余构件的运动平面均为此平面的平行平面。

(2)绘图原理
图1表示缝纫机缝针机构的轴剖视图。

机架、曲柄、连杆和针杆分别用数字1、2、3、4表示。

原动件是曲柄2,其运动平面为垂直于轴线A A A '''——的平面,以此
平面作为运动简图的投影平面。

构件2由皮带轮(飞轮)拖动,连杆3由活动铰
链B 和C 分别与件2和3相连,作平面连杆3使针杆4沿固定的直孔(移动副D )上下移动。

由此可知,该机构是由4个低副及4个构件(其中一个为机架、三个活动构件)组成的平面曲柄滑块机构。

图示时刻的机构简图如图4所示。

2.实验步骤
(1)使被测机构缓慢运动、仔细观察分析,确认机构中的固定构件与活动构件数目,确定主动件及其数目。

(2)自主动件开始,按运动传递的顺序,根据其联接构件间
的接触形式及相对运动性质,确定各运动副的种类。

(3)合理选择运动平面,按构件联接次序,画出机构运动草
图,并对各构件及运动副标注符号。

(4)任意设定主动件(原动件)瞬时(非水平、垂直)位置,绘出机构运动示意图,并计算机构自由度。

判断机构运动是否确
定。

五、实验报告
1.下载实验报告封皮。

2.绘制缝针机构、摆梭机构、送布机构、综合机构的机构
运动简图 。

计算机构自由度、判断机构运动是否确定?回答思考题。

六、思考题
1.当平面机构的自由度0 F 和自由度大于原动件数目各说明什么问题?在本实验所指定的各机构中是否有这两种情况?
2.绘制平面机构运动简图时,为什么用转动或摆构件,而不用移动构件来判别运动平面(主平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