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自然社会的协调发展

合集下载

当今社会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重要性及现实意义

当今社会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重要性及现实意义

当今社会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重要性及现实意义作为地球上的一种生物,人类与自然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然而,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变得愈发紧张和不协调。

因此,探讨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重要性及现实意义对于我们认识并改善与自然的关系至关重要。

首先,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维护生态平衡方面。

自然界拥有独特的生态系统,其中的各种生物和环境因素相互依存、相互制约。

如果人类以短视的方式过度开发自然资源,破坏生态环境,将会破坏生态系统的平衡,从而引发一系列严重的环境问题。

例如,森林砍伐导致的土地退化和生物多样性丧失,水污染导致的健康问题等等。

只有通过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保护生态平衡,才能构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

其次,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重要性还表现在促进人类健康和幸福方面。

自然环境对人类的身心健康有着直接的影响。

研究表明,与自然接触可以降低人们的压力水平,提升心理健康,增强免疫力等。

此外,拥有一个良好的自然环境,如优质的空气、清澈的水源等,也能够有效预防和控制很多人类疾病的发生。

因此,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不仅有助于维护人类的身体健康,还能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增加幸福感。

同时,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现实意义在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当前,全球正面临着诸多经济、社会和环境方面的挑战,如气候变化、能源短缺、粮食安全等。

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依赖于人与自然之间的良好关系。

只有通过协调人类的经济发展模式,同时关注环境保护,才能实现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和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否则,过度开发和环境破坏将会给我们和未来的后代带来严重的后果。

另外,人与自然协调发展还能够提升社会的文明程度和整体的道德水平。

尊重自然、保护自然资源是人类社会的一种文明进步,体现了人类对生命的敬畏和对未来世代的责任。

通过培养人们对自然的关爱和尊重,可以建立起一种以和谐为核心的社会价值观,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和社会成员之间的互助合作精神。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指人类与自然界之间保持平衡、相互促进的一种发展状态。

在现代社会,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环境污染给自然界带来了巨大的破坏,导致了气候变化、物种灭绝、水资源匮乏等问题。

因此,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成为了当今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

为了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

首先,重视生态环境保护。

保护生态环境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基础。

我们需要加强环境监测与保护,严格落实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加大对环境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

同时,我们还应该加大环境教育的力度,提高公众环保意识,鼓励居民参与环境保护行动。

其次,推进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指满足当前需求而不损害未来世代需求的发展方式。

我们需要鼓励绿色发展,提倡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的生产方式。

通过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推广清洁能源、优化城市布局等方式,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另外,加强自然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利用也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方面。

我们应该建立健全自然资源保护体系,对具有重要生态功能的自然保护地进行严格保护。

同时,我们还应该加强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避免过度开发与滥用自然资源。

此外,生态农业的发展也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

生态农业是指以生态平衡为基础,保护自然环境、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农村生态环境的农业发展方式。

我们应该鼓励农民采用生态农业技术,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保护土壤和水源,并且提高农产品的品质。

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中,科技创新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我们需要加大科技投入,推动绿色技术创新,提升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的技术水平。

同时,我们还应该加强科学研究,探索自然规律,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总之,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我们面临的重要任务。

为此,我们应该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推进可持续发展,加强自然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利用,发展生态农业,推动科技创新等。

只有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创造一个美丽的地球家园。

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一、背景介绍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指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达到一种平衡、和谐的状态,既要满足人类的发展需求,又要保护和维护自然环境的可持续性。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辟和环境的破坏日益严重,已经引起了许多环境问题和生态危机。

因此,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已经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重要课题。

二、重要性与意义1. 生态平衡: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能够保持生态系统的平衡,维护生态环境的稳定性,保护生物多样性,确保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避免生态灾难的发生。

2. 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惟独通过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才干够实现经济的持续增长和社会的稳定发展。

3. 人类福祉:和谐发展能够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改善环境质量,减少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影响,保护人类的健康和安全。

4. 文化传承:自然环境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份,保护自然环境能够保护人类的文化遗产,传承人类的智慧和价值观念。

三、实现途径与措施1. 加强环境保护:制定和执行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加大环境监测和执法力度,推动企业和个人采取环保措施,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2. 推动绿色发展:加大对可再生能源的投资和利用,发展清洁能源和低碳经济,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

3. 促进生态修复:加强生态系统的保护和修复,恢复湿地、森林等自然生态系统的功能,提高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平。

4. 倡导节约型生活方式:推动节约资源和减少浪费的生活方式,提倡绿色消费和低碳出行,减少对自然资源的过度消耗。

5. 加强环境教育:加大环境教育的宣传力度,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培养人们对自然环境的尊重和保护。

四、案例分析1. 案例一:新加坡的水资源管理新加坡是一个水资源非常紧缺的国家,但通过科技创新和管理手段,成功实现了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

新加坡通过建设雨水采集系统、海水淡化厂和废水处理厂等设施,将雨水和废水转化为可供人类使用的水资源,实现了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了人们的生活需求。

论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论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论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如何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是全世界共同面临的一个巨大的无法回避的难题,中国经过三十年的改革开放取得巨大的成就的同时也遇到了环境破坏严重、资源短缺等问题,所以我们必须反思目前的发展模式,思考未来发展的可持续性问题。

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是:肯定人是自然界的相对主体,人类的社会经济必须继续向前发展。

同时,要清醒认识自然界的客观规律和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努力做到在与自然和谐共处中,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人与自然的相互依存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论内涵人与自然关系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关系,一部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也是人与自然关系史。

人与自然共处在地球生物圈之中,人类的繁衍与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大自然,必须以大自然为依托,利用自然;同时又必须改造自然,让大自然造福于人类,服务于人类。

2.人与自然发展的现实存在的不断扩大的矛盾随着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人类对客观自然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人类控制自然的能力越来越强,并极大地提高了认识自然和改变自然的能力,但是,全球性的人口急剧膨胀,自然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使人与自然的关系变得越来越不和谐。

当前大规模的、无序的人类活动已打破了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和生态结构,正深刻地影响和改变地球生态系统的演变路径和方向,对人类生存安全构成了极其严峻的挑战。

因此单从理论层面上来看,人与自然和谐共存,它应是人与自然互相适应的辨证统一、互动和谐;从实践层面上讲,它应有人与自然双方均处于既被改造又应保护的关系之中。

历史经验表明,当人类与自然处于平等、互利、和谐关系的时候,自然也能为人类提供良好的生存和发展环境。

就中国国情而言,人与自然的发展的问题日趋扩大,环境问题日益尖锐,而地理这门课程恰恰是帮助我们了解自然,了解人类,并且能以此为指导解决这个问题的理论依据,地理科学对于我们每个人的生产生活生存发展是紧密相连的,对我们生存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一、背景介绍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指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达到一种平衡、和谐的状态。

随着人口的增加、资源的消耗和环境的破坏,人与自然的关系变得紧张,迫切需要采取措施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二、保护自然环境1. 生态保护保护自然生态系统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的基础。

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区、野生动植物保护区等,保护珍稀濒危物种的栖息地,维护生态平衡。

同时,加强环境监测和预警,及时发现和解决环境问题。

2. 节约资源资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合理利用和节约资源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

通过推广节能减排技术、发展循环经济模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等措施,减少资源的浪费和消耗。

3. 治理污染环境污染是人与自然关系紧张的主要原因之一。

通过加强环境监管,制定严格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推动企业实施清洁生产,减少污染物排放。

同时,加大对环境污染的治理力度,提高环境质量。

三、推动可持续发展1.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经济发展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的重要条件,但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要推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制定可持续发展战略,鼓励绿色经济、低碳经济的发展,促进经济的绿色转型。

2. 加强环境教育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众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和认知水平,培养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和行为习惯。

通过开展环境教育活动、推动环境保护知识的普及,引导人们积极参与环境保护行动。

3. 国际合作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全球性的问题,需要国际社会共同努力。

加强国际合作,共享经验和技术,推动全球环境治理,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全球性环境问题。

四、案例分析以中国的长江经济带建设为例,该项目旨在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双赢。

通过统筹协调长江流域的经济社会发展,加强水资源保护和水环境治理,推动绿色发展和生态保护相结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五、结论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当代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人和自然的协调发展_可持续发展_黄选平

人和自然的协调发展_可持续发展_黄选平

人和自然的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 黄选平 〔内容提要〕 恩格斯是自然辩证法的奠基者,突出强调了人对自然的能动作用和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人与自然之间是一种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事实是:人类一方面由于正确地认识了自然界及其规律并以此来指导人们的实践,取得了改造自然的胜利,消解了人和自然的对立;另一方面,由于人们没有正确地认识自然界及其规律或没有按照自然规律办事,造成了自然环境的破坏,使自然环境向着不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方向演进,从而激化了人和自然的对立,加剧了人和自然的矛盾冲突。

人和自然之间的这种对立和矛盾的激化程度,迫切要求人们更加重视人和自然的协调发展。

只有实现人和自然的协调发展,才能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人 自然 协调发展 可持续发展〔中图分类号〕X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637(2000)04-0051-03 人和自然协调发展的问题,在人类繁衍的早期就已存在,在近现代尤其在当代进一步凸现出来,基本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同义语,也是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重大研究课题。

1.恩格斯关于人和自然协调发展的基本思想恩格斯是自然辩证法的奠基者。

他在自然哲学研究中,十分重视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突出强调了人对自然的能动作用和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批判了在这两个问题上的一些错误观念。

其基本思想主要包括:(1)人能够能动地改变自然界,这是人与其它动物的本质区别。

恩格斯指出,动物只能利用自然界,唯有人能改变自然界,动物对环境的作用是无意识的,而人对自然的作用是有意识的。

这种有意识地改变自然的活动,就是生产劳动。

人类通过生产劳动来“改造自然界”,“支配自然界”,“统治自然界”,“降服了自然力,迫使它为人们服务”。

生产劳动是人与其它动物最后的本质的区别。

他还预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将会引起自然界更大的变化。

“随着对自然规律的知识的迅速增加,人对自然界施加反作用的手段也增加了”。

人类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人类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人类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在当今社会,随着人口数量的不断增长和科技的不断进步,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变得越来越紧密。

人类对自然的依赖与利用是不可避免的,然而,过度的开发与破坏对自然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为了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措施来保护和提高自然环境的质量。

首先,我们应该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众对自然环境的认识和重视。

人类对于自然的了解和尊重是实现协调发展的关键。

通过教育,可以培养人们的环保意识,增强他们对自然环境的责任感。

只有当公众认识到自然环境对我们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时,才能更好地采取行动来保护自然资源。

其次,政府应该制定更加严格的环境法律法规,并加强对其执行的监督。

环境法律的健全与执行的力度直接影响到人类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政府应该加大对环境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对那些违反环境法律法规的单位和个人进行严惩。

同时,政府还应该通过优惠政策鼓励企业采取环保措施,推动绿色发展的实施。

此外,我们应该积极推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可持续发展是指在满足当前需求的基础上,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求的能力。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我们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

首先,我们应该加强资源的合理利用和节约。

节水、节能、减少排放等都是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

其次,我们应该鼓励发展绿色产业和循环经济,推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有机结合。

最后,人类与自然的协调发展还需要国际合作的支持和推动。

环境问题是全球性问题,各个国家应该加强合作,共同应对。

国际社会应该建立起环境治理的有效机制,共同制定并落实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政策。

同时,发达国家应该给予发展中国家更多的支持和援助,帮助他们解决环境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

总之,人类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是当代社会的重要课题。

我们要加强环境教育,强化法律执行,推动可持续发展,以及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努力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保护自然环境,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人、自然、社会的协调发展

人、自然、社会的协调发展
人口学的研究, 依据人口学的研究,人口增长疾徐速缓的原因 很多,而健康、卫生和医学革命则首当其冲。 很多,而健康、卫生和医学革命则首当其冲。 回望20世纪科技发展与人口增长的历史 世纪科技发展与人口增长的历史, 回望 世纪科技发展与人口增长的历史,我们 不难发现,科技昌明确确实实助长了人口增长。 不难发现,科技昌明确确实实助长了人口增长。 一方面, 一方面,医学科学在本世纪取得了一系列重大 突破和进展,在短短100年里完成了医学史上 突破和进展,在短短 年里完成了医学史上 95%以上的发明和发现,使导致人口大量死亡 以上的发明和发现, 以上的发明和发现 的疾病得到了有效抑制。 的疾病得到了有效抑制。
全球生态问题 全球生态问题是全球问题的一个组成部分, 全球生态问题是全球问题的一个组成部分, 它 是人与自然关系在当今世界范围内普遍恶化, 是人与自然关系在当今世界范围内普遍恶化, 自然界平衡进一步被打破并严重危机到人类自 身安全和发展的重大问题。人口问题, 身安全和发展的重大问题。人口问题, 资源问 题和环境问题是当今世界范围的困扰人类生存 和发展的全球性生态问题。 和发展的全球性生态问题。
目前全球人口正以每年9000多万人的幅度增长, 多万人的幅度增长, 目前全球人口正以每年 多万人的幅度增长 世界人口20世纪已达到 世纪已达到60亿 世纪中期将达100亿。 世界人口 世纪已达到 亿,到21世纪中期将达 世纪中期将达 亿 全球已有30%的土地因人类的活动遭致退化,每年流 的土地因人类的活动遭致退化, 全球已有 的土地因人类的活动遭致退化 失土壤约240亿吨。全世界每年流入海洋的石油达 亿吨。 失土壤约 亿吨 全世界每年流入海洋的石油达1000 多万吨,重金属几百万吨,还有数不清的生活垃圾。 多万吨,重金属几百万吨,还有数不清的生活垃圾。 水中的病菌和污染物每年造成约2500万人死亡。全球 万人死亡。 水中的病菌和污染物每年造成约 万人死亡 每年向大气中排放的二氧化碳约有230亿吨,比20世纪 亿吨, 每年向大气中排放的二氧化碳约有 亿吨 世纪 初增加了25%,与此同时空气中的颗粒物质、二氧化 初增加了 ,与此同时空气中的颗粒物质、 一氧化碳、硫化氢等污染物也大量增加。 硫、一氧化碳、硫化氢等污染物也大量增加。全世界 森林面积以每年约1700万公顷的速度消失,平均每天 万公顷的速度消失, 森林面积以每年约 万公顷的速度消失 种生物消亡等。 有140种生物消亡等。 种生物消亡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人问题

联合国人口司宣布,1999年10月12日定为60亿 人口日。这就是说,在20世纪末地球上的人口 将突破60亿。 值得注意的是,这60亿人口中,有45亿是在20 世纪增加的。更准确点说,20世纪初全球人口 只有15亿,在100年时间里,人类数量净增45亿, 比过去的几百万年的增长还要多出3倍。而在 1650年,地球人口才不过5亿。

人工自然的形态划分

从人工化和人的参与程度可分为: 初级型
再造型 创造发明型
常态人工自然

按与人的价值关系可分为: 异态人工自然
天然自然和人工自然的辩证关系


天然自然是人工自然的基础,人工自然是由天然自然转 化而来的。 天然自然与人工自然都服从于同一物质运动规律。 人工自然有其自身的特点: 1、从存在形式上看,天然自然与人工自然是两种性质 不同的自然存在物。 2、从遵循的规律看,人工自然受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 的双重制约。 3、从演化速度看,人工自然特别是那些人工化程度较 高的过程和创造物,都以飞快的速度在发展变化着,人 工自然是按加速度规律以几何级数发展的。 4、从所起的作用看,在现代社会人类更多地依赖人工 自然的构建和发展,来发展社会生产力。
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蒸汽
时代→电气时代→原子能时代,今天的电子 时代、信息技术时代。
第三节 人、自然、社会的协调发展
一、人、自然、社会协调发展的必要性 人对自然的改造使人类的生存环境大为改观,人 工自然的加速度发展为人类展示了广阔的前景。 人类的过度干预和控制导致自然对人的异化,引 发生态危机。(集中体现为人口问题、资源问题、 能源问题、工业化问题、环境污染问题)

人在自然面前的受动性和能动性的辩证关系


1、能动性以受动性为基础,受动性对能 动性是一种制约 2、能动性是受动性的主导,人通过自觉 的生产劳动来完善、发展自己,提高对受 动性的认识和对受动性的控制能力
第二节 天然自然、人化自然、人工自然
1、天然自然 天然自然是指尚未打上人的意识的烙印的客观物 质世界,主要指尚未认识和改造的那部分自然界。 它包括在空间上人类目前尚未观测到的总星系之 外的那个无限的宇观世界以及基本粒子以下的未 知的微观领域;构成人类生存环境的宏观世界中 尚未被人了解的自然事物和自然过程及尚未探明 的规律和特性。 天然自然具有无限性、客观性和规律性。

2、人化自然

人化自然是指人类科学知识已经达到的可观 测的,但还未对之进行改造的那部分自然界。 人化自然可以看作人与自然之间建立的通信 系统——由自然科学史表征。
3、人工自然
人工自然是人们为了生存和发展的需要而创造的自 然环境和自然产品的总和。人工自然可以看作人与 自然之间建立的调控系统——由技术史表征。 人工自然是人本质力量的公开展现,是“物化智 力”。人工自然的内容包括人控制、改造自然的手 段,人创造的自然产品,人所影响和改造的自然环 境。
第一节 人和自然的对象性关系
人的二重性:受动性和能动性 1、人依赖自然界的物质基础构成生命机体 2、人依赖自然界的物质资源进行生活资料 的生产 3、人依赖自然界的原材料创造精神产品 ……………………

(1)构成人体的物质基础都是自然界存 在的化学元素 (2)构成人体的大多数元素同地壳中相 关元素的含量和分布规律基本一致 (3)人类的生存和繁衍要依赖自然界来 获得生活资料



全球生态问题
全球生态问题是全球问题的一个组成部分, 它 是人与自然关系在当今世界范围内普遍恶化, 自然界平衡进一步被打破并严重危机到人类自 身安全和发展的重大问题。人口问题, 资源问
题和环境问题是当今世界范围的困扰人类生存
和发展的全球性生态问题。
目前全球人口正以每年9000多万人的幅度增长, 世界人口20世纪已达到60亿,到21世纪中期将达100亿。 全球已有30%的土地因人类的活动遭致退化,每年流 失土壤约240亿吨。全世界每年流入海洋的石油达1000 多万吨,重金属几百万吨,还有数不清的生活垃圾。 水中的病菌和污染物每年造成约2500万人死亡。全球 每年向大气中排放的二氧化碳约有230亿吨,比20世纪 初增加了25%,与此同时空气中的颗粒物质、二氧化 硫、一氧化碳、硫化氢等污染物也大量增加。全世界 森林面积以每年约1700万公顷的速度消失,平均每天 有140种生物消亡等。
人口增长为何如此之快
依据人口学的研究,人口增长疾徐速缓的原因 很多,而健康、卫生和医学革命则首当其冲。 回望20世纪科技发展与人口增长的历史,我们 不难发现,科技昌明确确实实助长了人口增长。 一方面,医学科学在本世纪取得了一系列重大 突破和进展,在短短100年里完成了医学史上 95%以上的发明和发现,使导致人口大量死亡 的疾病得到了有效抑制。


譬如,青霉素和各类抗生素的发明,使许多急 性传染病得到有效的防治。在1940年,因感染 而死的人,占所有死亡人数25%;今天因感染 而死的人,比率还不到3%。猩红热、脑膜炎、 梅毒等不再使人闻之色变。而曾给人类造成不 尽灾难的天花在20世纪更是遭到彻底灭绝。

另一方面,营养学和卫生学的进展使人类找到 了改善营养、增强体质的有效途径。特别是, 婴儿、孕妇和产妇死亡率显著下降。在20世纪 前半叶的中国,死婴率高达20%,多半母亲体 验过失去婴儿的酸楚。到1960年死婴率便降到 了15%,至1990年已减少到3%,孕妇的死亡率 到80年代已减到9.5%。在非自然死亡率下降的 同时,人口平均寿命却在不断延长。在一些发 达国家,人的平均寿命已经从1900年的40岁, 延长到目前的70多岁。
第四章 人、自然、社会的协调发展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人和自然的对象性关系 天然自然、人化自然、人工自然 人、自然、社会的协调发展 可持续发展战略与人类的未来
人是大自然自组织演化的产物。人
一旦产生出来,就出现人和自然的关 系。这种关系,既影响着由人组成的 社会的关系和发展,也影响着自然界 的演化和发展。

二、人对自然界的能动作用 人通过对自然界的认识和改造,为自己创 造新的生存条件,表现出对自然界的能动 作用。 人对自然界的能动作用,是指人制造和使 用工具,通过自觉的、有目的的劳动实践, 变革自然界。 人类的劳动是历史地发展的。(生产工具 是衡量劳动水平的重要标志) 人类劳动是社会性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