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泵及水泵站》教材总结
泵与泵站_知识点总结

泵与泵站(渡制)第一章泵:将原动机的机械能转化为被输送液体的能量,使液体获得动能或势能的机械设备叫做泵水泵的分类泵按其作用原理可分为:1.叶片泵:靠叶片运动拨动水,使水产生运动来完成能量传递的泵根据叶片泵出水的水流方向可将叶片泵分为(1)离心泵:液体质点主要受离心力作用,水流方向为径向(向外),流量扬程适中(2)轴流泵:液体质点主要受轴向的拨动力(升力)。
(3)混流泵:液体质点既有离心力作用,又受轴向的拨动力。
水流方向为斜向后两者扬程低,流量大叶片泵按叶片弯曲形状可分为径向流,轴向流,斜向流2.容积式泵:靠泵体工作室容积的改变来工作的泵。
(1)活塞式往复泵(2)柱塞式往复泵(3)水环式真空泵往复泵侧重于高扬程、小流量。
3.其他类型:流体能量交换式泵:靠流体能量交换来工作。
(1)螺旋泵:利用螺旋推进原理输送液体(2)气升泵(空气扬水泵)(3)射流泵(水射器)利用高速液流或气流的动能(4)水锤泵或者动量来输送液体的。
(5)水轮泵第二章离心泵的基本构造叶轮:凡有两个盖板的叶轮,称为封闭式叶轮,叶片较多。
只有后盖板,没有前盖板的叶轮,称为半开式叶轮。
只有叶片没有完整改版的叶轮,称为敞开式叶轮。
后两者叶片较少。
泵轴:应有足够的抗扭强度和刚度,挠度不超过其允许值,转速不能接近产生共振的临界转速键:是转动体之间的连接件,只能传递扭矩不能固定叶轮的轴线位置泵轴与泵壳之间的轴封装置为填料盒叶轮和泵壳类比接缝处的减漏装置为减漏环泵轴与泵坐之间的转动连接装置为轴承座离心泵的工作原理(1)工作原理是利用装有叶片的叶轮的高速旋转所产生的离心力来工作的(2)离心泵的工作过程,实际上是一个能量的传递和转化的过程,它把电动机高速旋转的机械能转化为被抽升液体的动能和势能。
在这个传递和转化的过程中,就伴随着许多能量损失,这种能量损失越大,离心泵的性能越差,工作效率越低。
叶片泵的基本性能参数1.流量(抽水量):泵在单位时间内水泵所输送的液体数量单位:或。
水泵与泵站知识点总结(一)

水泵与泵站知识点总结(一)1.按出水方向不同,泵分为三种:受离心作用的径向流的叶轮为离心泵,受轴向提升力作用的轴向流的叶轮为轴流泵,同时受两种力作用的斜向流的叶轮为混流泵。
2.离心泵装置最常见的调节是阀调节,就是通过改变水泵出水阀门的开启度进行调节。
关小阀门,管道局部阻力增大,.管道特性曲线变陡,出水量逐渐减小。
对于出水管路安装闸阀的水泵装置来说,把闸阀关小时,在管路中增加了局部阻力,则管路特性曲线变陡,其工况点就沿着水泵的Q~H曲线向左上方移动。
闸阀关得越小,增加的阻力越大,流量就变得越小。
这种通过关小闸阀来改变水泵工况点的方法,称为节流调节或变阀调节。
3.泵是输送和提升液体的机器,它把原动机的机械能转化为被输送液体的能量,使液体获得动能和势能。
4.射流泵的工作性能一般可用下列参数表示:①流量比=被抽液体流量/工作液体流量;②压头(力)比=射流泵扬程/工作压力;③断面比=喷嘴断面/混合室断面。
5.射流泵关于吸入室的构造,应保证l值的调整范围,同时使吸水口位于喷口的后方,射流泵吸水口处被吸水的流速不能太大,务使吸入室内真空值Hs <7mH2O。
6.真空泵引水启动水泵时,水泵引水时间在3min之内。
7.根据出水角的大小可将叶片分为后弯式、径向式、前弯式三种。
离心泵的叶轮,大部分是后弯式叶片。
后弯式叶片的流道比较平缓,弯度小,叶槽内水力损失较小,有利于提高泵的效率。
根据出水角的大小可将叶片分为后弯式、径向式、前弯式三种。
当均小于90°时,叶片与旋转方向呈后弯式叶片;当=90°时,叶片出口是径向的;当大于90°时,叶片与旋转方向呈前弯式叶片。
8.泵是输送和提升液体的机器,它把原动机的机械能转化为被输送液体的能量,使液体获得动能或势能。
离心泵的基本构造由六部分组成,分别是叶轮、泵体、泵轴、轴承、密封环和填料函。
离心泵的主要过流部件有吸水室、叶轮和压水室。
离心泵的基本性能,通常用6个性能参数来表示:①流量Q;②扬程H;③轴功率N;④效率η;⑤转速n;⑥允许吸上真空高度Hs或汽蚀余量。
《水泵及水泵站》课程的教学实践与认识

《水泵及水泵站》课程的教学实践与认识摘要:《水泵及水泵站》是给排水、环境和水利水电专业最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之一。
总结几年来的教学实践和认识,概括了该课程的知识结构特点、课程性质,提出了该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以及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的重要性,通过专题讲座的形式可以有效提高本门课程的课堂教学效果和促进教学相长。
关键词:水泵与水泵站教学实践教学相长在市政、农业灌溉、水利枢纽和大型工矿企业等建设中,水泵站是工业、矿业、农业给排水以及水利水电等工程中必要的组成部分,是整个给水排水系统正常运转的枢纽。
特别在城市中,泵站被誉为正常运行的“心脏”。
泵机组是泵站的核心组成部分,就年耗电量而言,泵机组占全国电能总耗的21%以上,甚至更多。
由此可见泵作为通用机械的重要地位。
《水泵与水泵站》这门课程就是围绕着泵和泵站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而展开的,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水泵与水泵站在给水排水工程中的作用和地位,掌握本专业常用的叶片式水泵的基本知识、理论和泵站工程设计的方法和过程。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在三年多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总结了该课程的以下一些教学体会。
一、课程特点1.课程内容和知识结构的多学科性该课程的知识点涉及流体力学、水利学、流体机械、土木工程、水利工程和控制工程等。
在泵的工作原理和工作基本方程式方面就涉及到流体力学中的旋转流体的静力学和流体运动控制方程、守恒方程等流体动力学问题;在泵站的设计、优化运行和维护方面则涉及到水利学、水利工程、土木工程、流体机械以及控制等学科的知识和应用。
因此《水泵与水泵站》是一门综合了多学科的专业基础课。
在教学中应该将这些学科的知识做到融会贯通,学以致用。
2.课程性质的多样性《水泵与水泵站》这门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分为两部分,其中水泵部分属专业基础课,水泵站部分则是给排水专业的骨干专业课。
以及诸如计量、引水、起重、通风、采光、排水和水锤防护等辅助设施的配置[1]。
所以在实际教学中不能拘泥于基础与专业,而应该做到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环节并重,注重培养学生在泵站等工程中的实际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泵与泵站》—泵考点总结

《泵与泵站》—泵考点总结●概念利用压强差输送流体的装置●原理以水泵为例,水泵叶片或活塞的运动减小了壳内气体分子的密度,使得泵壳内液面气压小于外界水面气压,液体在内外压强差的作用下获得额外的机械能从而运动得更高或更远●分类●按流体分●水泵●气泵●按作用原理分●叶片式泵按出水水流方向分●离心泵●轴流泵●混流泵●容积式泵按泵壳内工作容积的改变方式分●活塞泵●柱塞泵●转子泵●离心泵●构造与原理参考学习离心泵的工作原理_哔哩哔哩_bilibili●基本性能参数●流量Q单位时间内通过叶轮出口断面(F_{2},F_{2}=b\piD,b——叶片旋转柱面的高,D——叶片直径)的液体体积●扬程H单位重量的液体通过离心泵后获得的机械能,以液面高度的增值(m)表示●轴功率N又可叫电动机(马达)功率、轴承转动功率或叶片旋转功率●效率\eta离心泵的有效功率(N_{u},N_{u}=\rhogQH)与轴功率之比,η=\frac{N_{u}}{N}●应用——计算泵的耗电量见书P15公式(2-6)●转速n叶片一分钟内旋转的圈数,单位rad/min●基本方程式●速度三角形●相对速度W●切向速度u●绝对速度C●叶片安装角\beta_{2}又叫叶片出水角●叶片工作角\alpha_{2}●叶片形状●后弯式(\beta_{2}<90°)●为什么离心泵的叶片常采用后弯式的形状?答:后弯式叶片的流道比较平缓,弯度小,叶槽内水力损失较小,有利于提高泵的效率●径向式(\beta_{2}=90°)●前弯式(\beta_{2}>90°)●推导前假设●均匀流●恒定流●理想流体●无粘性●推导起点与过程动量矩定理,详见笔记●理论扬程(H_{T})的基本方程式见书P19公式(2-14)●修正详见笔记●修正扬程H_{T}^{'}●实际扬程H的计算1●特性曲线如图2-27●理论特性曲线如图2-24,理论扬程公式:H_{T}=A—BQ_{T},A=\frac{u_{2}^{2}}{g},B=—\frac{u_{2}cot\beta_{2}}{gF_{2}},基于理论扬程的基本方程式推导出,详见书P27下面2.6.1●管道特性曲线如图2-29●实际扬程H的计算2H=H_{d}+H_{v},即压力表读数H_{d}与真空表读数H_{v}之和●实际扬程H的计算3H=H_{ST}+\sum\limits h,H_{ST}——静扬程,H_{ST}=H_{ss}+H_{sd},H_{ss}——吸水地形高度,H_{sd}——压水地形高度, \sum\limits h——管道总水头损失●定速运行与调速运行●求解工况点图解●交点法见书P40例2-3●折影法●叶轮相似定律详见笔记●比例相似与运动相似●相似三定律●应用●绘制调速后的离心泵特性曲线●求出调整后转速n_{2}●比转数●概念见笔记七—1、2●几点注意见笔记七—3●应用●低比转数扬程高,流量小。
水泵及水泵站.pdf

水泵的发展趋势
1.大型化,大容量化 2.微型化(园林工艺) 3.系列化,通用化,标准化(完善水泵品种,现代
生产工艺的必然要求) 说明: ①当前趋于用潜水泵,无泵房,低噪音 ②要求:高速,高温,高压,高效率,大容量, 耐腐蚀 ③基础理论,计算技术,模型试验,测量手段, 材料选择,加工工艺等的改进和创新
水的社会循环过程
水的采集、净化、 输送、利用、回
收、再净化、再输 送、再利用的循环 过程称之为水的社
会循环过程。
城市给水排水系统基本工艺流程
一级
自来
二级
泵站
水厂
泵站
排水
污水
提升
泵站
厂
泵站
市政管网
水泵的定义及其分类
定义:
水泵是输送和提升液体的机器,它把原动机的机 械能转化为输送液体的动能或势能。
从管理角度确定总扬程,供水泵站管理人员使用和 统计数据 ②用静扬程和水头损失表示总扬程
从设计角度确定,供泵站设计人员使用
两表表示法
Hsd
选0-0为基准面, H压
列能量方程:
HHs吸s
1-1断面和2-2断面 Pa
0
12
Pa 3 H
H
=
E2
− E1
= (z2
+
p2
γ
+
v22 2g
)
−
(
z1
+
p1
γ
+
v12 ) 2g
<100H2O 100-650mH2O >650mH2O
水泵主要零部件
1.转动部分:
“课程思政”理念下水泵及水泵站课程教学的改革探索——评《水泵及水泵站》

工程案例说明,便于水利工程相关专业学生理解和掌握专业知识技能,有利于自学。 该教材在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的阐述方面引入了探究式学习、注重启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
绪论中,在介绍国内外调水工程时,结合我国南水北调工程的意义强化水利学子的家国情怀,南水北调 工程对解决我国北方缺水,合理配置水资源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东线工程的泵站群是世界上最大的跨 流域调水泵站群,凝练工程的规划建设、科技水平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脉络关系,激发学生的国家观、民 族观、历史观和文化观,内在驱动学生学习该课程的积极性。
结合我国“碳中和、碳达标”的实施强调泵站节能降耗与水泵运行工况点的关系讲授水泵理论,通过水 泵工况点的调节和泵站的优化运行,确保水泵在高效区运行可降低电能消耗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知识学习 和国家需求是紧密关联的,培养学生成为心系社会并有时代担当的专业人才,实现隐性思政教育的目的。
泵站课程内容的讲授,结合亚洲叶轮直径最大的混流泵站—皂河一站、亚洲叶轮直径最大的立式轴流泵 站—淮安二站讲解泵房选型和结构特征,2 座泵站具有鲜明的国家情怀与红色记忆,从凝练历史发展的规律 出发,用历史唯物主义视角对该内容进行讲解。对前池和流道内容的讲解,教师结合江都水利枢纽前池整流 措施的演变、宝应泵站流道的技术之争与国家科学技术发展相结合进行讲解,从工程技术发展规律中总结我 国的制度优势,突出时代特色、大国工匠精神等内容,树立职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水泵及水泵站》一书不仅作为水利工程相关专业的教学用书,也是泵站科技人员、水利行政管理人员 和基层泵站工作人员的培训教材和参考书。将教材专业知识与课程思政元素结合,有益于课堂教学过程中德 育的渗透和思政理念的传播,为构建具有思政教育特色的水泵及水泵站课程教学体系奠定了基础。
泵站课设总结

2005级《水泵与水泵站》课程设计总结课程设计是学生进行阶段性总结、在实际操练中综合地复习和巩固提高所学知识的重要形式。
《水泵与水泵站》课程设计属《水泵与水泵站》专业课的实践性教学环节,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熟悉和掌握水泵站设计的原则,步骤和办法,加深理解所学专业理论知识,培养学生运用所学专业理论知识,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设计、计算、绘图、查阅资料和使用设计手册、设计规范等基本技能上得到训练和提高。
1、在课程设计过程中,采用每人一题的形式,使学生独立完成课程设计任务。
学生基本能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先针对各自不同的任务书特点收集、调查有关资料,然后进入草案阶段,其间与指导教师进行几次讨论、修改,再讨论、再修改,最后定案,进行正式设计阶段。
设计方案确定后,又在老师指导下进行初步设计,整个过程周密有序,有利于学生按时高质完成全部课程设计。
2、此次课程设计学生基本能按照设计任务书、指导书、技术条件的要求进行。
大部分同学所作的方案比较合理,整体设计基本满足使用要求。
但是在设计指导过程中也发现一些问题。
部分同学管对泵房布置知识不能完全理解,在设计过程中,需经历多次才能完全达到标准。
这些方面都应在以后的教学中得以加强与改进。
3、在设计制图方面少数学生没有注意制图规范与要求。
对制图规范中的线型要求、尺寸标注等方面有错漏之处,但经指导教师指点能及时改正。
特别是手工制图和计算机制图的功力仍需大力加强。
4、本次课程设计涉及2005级给水排水专业0501班和0502班,共计66人。
成绩结果如下表1所示。
本次课程设计共有4位教师指导教学工作,分别是:陈立波、廉今兰、包海峰、惠远峰,教授1名,讲师2名,助教研究生1名,教师队伍结构合理。
表1 2005级《水泵与水泵站》课程设计成绩表16名学生获得优秀成绩,占总数的24.2%;17名学生达到良好,占总数的25.8%,累计33名学生到达良好以上,占总数的50.0%,说明经过具体的泵站设计的实践学习,绝大多数学生能够独立完成查阅资料、设计流量和扬程计算、选泵计算、泵房布置和吸压水管路计算、泵房辅助设施选择、撰写报告以及绘图的全过程,培养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泵站课程设计个人总结

泵站课程设计个人总结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泵站的基本原理、结构和工作流程,了解泵站的设计和运行要求,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泵站相关问题的能力。
具体分为以下三个部分:1.知识目标:(1)掌握泵的基本概念、分类和性能参数。
(2)了解泵站的组成、功能和分类。
(3)熟悉泵站的运行管理和维护保养。
2.技能目标:(1)能够运用泵站相关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2)具备泵站设计和运行的基本能力。
(3)学会使用泵站相关设备和仪器进行操作和维护。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泵站行业的兴趣和热情。
(2)增强学生对泵站安全、环保和节能的认识。
(3)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创新精神和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泵的基本原理和分类:介绍泵的工作原理、性能参数、分类和选用方法。
2.泵站的组成和功能:讲解泵站的设计、施工、运行和管理。
3.泵站的分类和应用:分析不同类型泵站的结构、特点和适用场景。
4.泵站的运行维护:教授泵站的日常运行维护、故障排查和维修保养。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1.讲授法:讲解泵站的基本原理、结构和运行管理。
2.讨论法:学生针对实际案例进行分析讨论,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泵站案例,让学生了解泵站的实际应用。
4.实验法:安排实地参观和操作演示,增强学生对泵站的认知。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本课程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泵站专业教材作为主要教学资源。
2.参考书:提供泵站相关领域的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
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PPT、视频等多媒体资料,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实验设备:安排实地参观和操作演示,让学生亲身体验泵站的运行。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教学评估采用多元化的评估方式,以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评估方式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平时表现:通过课堂参与、提问、回答问题等方式,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前言本课程的特点和学习要点本课程是一门专业基础课,对给排水工程专业而言,一方面是学生学习的基础课的向专业课的延伸,另一方面是学生学习专业课的基础。
在该课程中学生初步接触到工程方面的概念,并进行第一个课程设计。
因此,本课程的教学既要注重基本理论,又要强调工程实践。
引导学生建立理论学习是工程实践的基础,工程实践是理论学习的目的。
本课程以水力学、电工学、机械零件等课程为基础,在教学过程中,对涉及到相关课程的知识点进行复习和延伸,以巩固和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本课程一方面要注重理论体系的学习,又要培养学生建立工程方面的意识,强调理论知识是进行工程实践的基础,只有将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才能成为一名出色的工程技术人员。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水泵及水泵站在给排水工程中的作用和地位在工程术语中,水泵站是为大家所熟悉的名词。
这是由于水泵是属于通用性的机械类而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
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采矿、冶金、电力、石油、化工、市政以及农林等部门中,各种形式的泵站很多,其投资和规模越来越大,功能分类愈来愈细。
在给排水工程中,水泵及水泵站是必不可少的部分,城市给水的取水工程、管网的压力调节、废水处理、水处理的加药系统等,都离不开水泵及水泵站。
在城市排水中,有雨水排水泵站、污水排水泵站。
从经济的角度看,城市供水企业一般都是用电大户。
在整个给水工程的用电中,95%~98%的电量是用来维持水泵的运转,其它的2%~5%用在制水过程中的辅助设备上。
以一般的城镇水厂而言,泵站消耗的电费,通常占制水成本的40%~70%,甚至更多。
就全国水泵机组的电能消耗而言,它占全国电能总耗的21%以上。
因此,通过科学调度优化,提高机组设备的运行效率;采用调速电机,扩大水泵机组的高效工作段;对设备陈旧的机泵,及时采取更新改造等措施,都是降低泵站电耗的重要途径。
由于水泵在给排水工程应用的广泛性和泵站在制水成本中占有较高的比例,因此学好《水泵及水泵站》这门课程是相当必要的。
第二章、叶片式水泵叶片式水泵在水泵中是一个大类,其特点是依靠叶轮的高速旋转以完成其能量的转换,将机械能转化为水的动能和势能,达到输送水的目的。
在城镇及工矿企业的给排水工程中,大量使用的水泵是叶片式水泵,其中以离心泵最为普遍。
本章将以离心泵为重点,进行详细介绍和说明。
教学重点:离心泵工作原理和构造、离心泵的基本方程式、离心泵装置的总扬程、离心泵的特性曲线、离心泵的定速运行工况、离心泵的调速运行工况、离心泵并联与串联运行工况、离心泵的吸水性能。
教学难点:离心泵的基本方程式、离心泵并联与串联运行工况。
2.1、离心泵的工作原理通过对敞口容器中,绕圆筒中心作等速旋转运动时,圆筒内水压的分布来揭示离心泵工作的基本原理,如图1所示。
图1 旋转圆筒中的水流运动取如图所示的坐标系,以顶点O 为坐标原点,应用流体的全微分方程,dP=ρ(Xdx+Ydy+Zdz)X 、Y 、Z —分别为流体在x ,y ,z 方向上的加速度X=ωx 2 Y=ωy 2 Z=-g则:dp=ρ(ωx 2dx+ωy 2dy-g dz)积分得:P=C gz r C gz y x P +-=+-+=ρρωρωρ2222221)(21 在O 点时 P=Pa ,z=0,x=0,y=0,r=0,解得:C= Pa ∴Pa gz r P +-=ρρω2221显然,容器内最小压强位于原点O 处,其值等于大气压Pa ,最大压强位于容器底部的边缘,r=0.5D 、z=-H 处,即为:Pa gH D P ++=ρρω2241 离心泵就是基于这一原理来工作的,所不同的是离心泵的叶轮、泵壳都是经过专门的水力计算和设计来完成的。
2.2、离心泵的构造离心泵是由许多零件组成的。
下面以给排水工程中常用的单级离心泵为例,来说明各零件的作用、材料和组成。
离心泵的结构图见教材P 5。
在离心泵的零件中,叶轮和泵轴是离心泵中的转动部件,泵壳和泵座是离心泵中的固定部件,此二者之间存在着3个交接部分,它们是:泵轴与泵壳之间的轴封装置为填料盒;叶轮与泵壳内壁接缝处的减漏装置为减漏环;以及泵轴与泵座之间的转动连接装置为轴承座。
(1) 叶轮叶轮是离心泵的主要零件。
叶轮的形状和尺寸是通过水力计算来决定的。
选择叶轮材料时,除了考虑离心力作用下的机械强度以外,还要考虑材料的耐磨和耐腐蚀性能。
目前多数叶轮采用铸铁、铸钢和青铜制成。
叶轮一般分为单吸式与双吸式两种。
叶轮按其盖板情况又可分为封闭式叶轮、敞开式叶轮和半开式叶轮三种形式。
(2) 泵轴泵轴是用来旋转叶轮的,常用材料是碳素钢和不锈钢。
泵轴应有足够的强度和足够的刚度。
叶轮和轴用键来联结。
(3) 泵壳离心泵的泵壳通常铸成涡壳形,其过水部分要求有良好的水力条件。
叶轮工作时,沿涡壳的渐扩断面上,流量是逐渐增大的,为了减少水力损失,在水泵设计中应使沿蜗壳渐扩断面流动的水流速度是一常数。
水由蜗壳排出后,经锥形扩散管而流入压水管。
蜗壳上锥形扩散管的作用是降低水流的速度,使流速水头的一部分转化为压力水头。
泵壳的材料选择,除了考虑介质对过流部分的腐蚀和磨损外,还应使泵壳体具有作为耐压容器的足够的机械强度。
(4) 泵座泵座上有与底板或基础固定用的法兰孔。
泵壳上设有充水和放气的螺孔,以便在水泵启动前用来充水及排走泵壳内的空气。
在水泵吸水和压水锥管的法兰上,开设有安装真空表和压力表的测压螺孔,以便在水泵停车检修时用来放空积水。
(5) 轴封装置泵轴在穿出泵壳时,在轴与壳之间存在着间隙,如不采取措施,间隙处就会有泄漏。
为此,需在轴与壳之间的间隙处设置密封装置,称之为轴封。
目前,应用较多的轴封装置有填料密封、机械密封。
(6) 减漏环叶轮吸入口的外圆与泵壳内壁的接缝处存在一个转动接缝,它正是高低压交界面,且具有相对运动的部位,很容易发生泄漏。
为了减少泵壳内高压水向吸水口的回流量,一般在水泵构造上采用两种减漏方式:减小接缝缝隙;增加泄露通道中的阻力等。
在实际应用中通常加装减漏环。
(7)轴承座轴承座是用来支轴承的。
轴承装于轴承座内作为转动体的支持部分。
水泵中常用的轴承为滚动轴承和滑动轴承。
(8)联轴器电动机的出力是通过联轴器传递给水泵的。
联轴器又称“靠背”轮,有刚性和柔性两种。
(9)轴向力平衡措施单级离心泵,由于其叶轮缺乏对称性,离心泵工作时,叶轮工作两侧作用的压力不相等。
因此,在水泵叶轮上作用有一个推向吸入口的轴向力。
这种轴向力特别对于多级式的离心泵来讲,数值相当大,必须采用专门的轴向力平衡装置来解决。
对于单级单吸离心泵而言,一般采用在叶轮的后盖板上钻开平衡孔,并在后盖板上加装减漏环。
压力水经此减漏环时压力下降,并经平衡孔流回叶轮中去,使叶轮后盖板上的压力与前盖板相接近,这样就消除了轴向推力。
2.3、叶片泵的基本性能参数水泵的基本性能,通常由6个性能参数来表示:(1)流量(抽水量)—Q,水泵在单位时间内所输送的液体数量。
常用单位是:m3/h、L/s、t/h。
(2)扬程—H,水泵对单位重量(1kg)液体所作之功,也即单位重量液体通过水泵后其能量的增量。
其单位为kg·m/kg,也可折算成抽送液体的液柱高度(m)表示。
(3)轴功率—N,泵轴得自原动机所传递的功率称为轴功率,单位kW。
(4)效率—η,水泵的有效功率与轴功率之比值。
单位时间内流过水泵的液体从水泵那里得到的能量叫做有效功率,以N u 表示,N u=γQH(kg.m/s)(5)转速—n,水泵叶轮的转动速度,通常以每分钟转动的次数来表示,单位为r/min。
(6)允许吸上真空高度(H s)及气蚀余量(H sv)允许吸上真空高度(H s)—指水泵在标准状况下(20℃、1atm)运转时,水泵所允许的最大吸上真空高度。
单位为mH2O。
水泵厂一般常用H s来反映水泵的吸水性能。
气蚀余量(H sv)—指水泵进口处,单位重量的液体所具有超过饱和蒸汽压力的富裕能量。
水泵厂一般常用H sv来反映轴流泵、锅炉给水泵的吸水性能。
单位为mH2O。
2.4、离心泵的基本方程式离心泵是靠叶轮的旋转来抽送水的,那么,工作水流在旋转的叶轮中究竟是如何运动的?一个旋转的叶轮能够产生多大的扬程?对于这些运动规律,将借助于离心泵的基本方程式的推导和分析,逐一得到进一步的了解。
(1)叶轮中液体的运动情况图2所示为离心泵闭式叶轮的平面及剖面。
水流从吸水管沿着泵轴的方向以绝对C0自叶轮进口处流入,液体质点在进入叶轮后,就经历着一种复合圆周运动。
因此,研究液体质点在叶轮中的流动时,存在着两个坐标系统:旋转着的叶轮是动坐标系统;固定不动的泵壳或泵座是静坐标系统。
水流在叶槽中以速度W沿叶片而流动,这是液体质点对动坐标系统的运动,称为相对运动,其相对速度为W。
在这同时,水流又有随叶轮一起作旋转运动的一个圆周速度u,此速度可看作叶轮这个动坐标系统对泵壳这个静坐标系统的运动速度,称为牵连速度。
上述两个速度的合成,即为液体质点对泵壳的绝对速度C。
水流在叶轮中的复合运动可用速度平行四边形来表示,图中速度C1与u1和C2与u2的夹角,称为α1和α2角,W1与-u1和W2与-u2间的夹角,称为β1和β2角,在水泵的设计中β1又被称为叶片的进水角,β2被称为叶片的出水角。
图2 离心泵叶轮中水流速度β2角的大小反映了叶片的弯度,是构成叶片形状和叶轮性能的一个重要数据。
当β2<90°时,为后弯式;当β2>90°时,为前弯式;当β2=90°时,为径向式。
实际工程中使用的离心泵叶轮,大部分是后弯式叶片。
后弯式叶片的流道比较平缓,弯度小,叶槽内水力损失小,有利于提高泵的效率。
一般前弯式叶片,槽道短而弯度大,叶轮中水流损失大,水力效率低。
一般离心泵中常用的β2值为20°~30°之间。
(2)速度三角形及其相关公式在速度三角形中存在下列关系:C2u=C2cosα2=u2-C2r ctgβ2C2r=C2sinα2图3 速度三角形W 22=u 22+C 22-2u 2C 2cos α2C 22=u 22+W 22-2u 2W 2cos β2Q T =F 2C 2r =πD 2b 2C 2sin α2=πD 2b 2C 2sin α2Q T =F 1C 1r =πD 1b 1C 1sin α1=πD 1b 1C 1sin α1(3) 基本方程式的推导研究了叶轮中液体的运动以后,可以利用动量矩定理来推导叶片式水泵的基本方程式。
为了简化分析推理,对叶轮的构造和液流性质先作3点假定:液体是恒定流;叶槽中,液流均匀一致,叶轮同半径处液流的同名速度相等;液体为理想流体。
也不显示粘滞性,不存在水头损失,这时,扬程为的理论扬程H T ,而且密度不变。
(3.1)动量矩定理动量矩:质点的矢径r  ̄与其动量mv 的矢积定义为质点的动量mv 对O点之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