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小学语文教师进城考试试题库(含答案)

合集下载

小学语文教师考调进城试题及答案

小学语文教师考调进城试题及答案

小学语文教师考调进城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个字不属于“三点水旁”的字?A. 洒B. 清C. 浪D. 雷答案:D2. 在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与其他三个不同的一项是:A. 红润B. 润色C. 润滑D. 润泽答案:A3. 下列哪个词语的书写有误?A. 精彩B. 惊讶C. 装饰D. 赞叹答案:C4. 在古代汉语中,下列哪个字不是“六书”中的“象形字”?A. 日B. 月C. 木D. 山答案:C5. 下列哪个成语与“滥竽充数”意思相近?A. 鱼目混珠B. 挂羊头卖狗肉C. 混淆视听D.蒙混过关答案:A6. 下列哪个诗句出自《庐山谣》?A. 望庐山瀑布,疑是银河落九天B.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C.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D.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答案:A7. 下列哪个故事与“守株待兔”寓意相近?A. 狐假虎威B. 拔苗助长C. 鹏程万里D. 刻舟求剑答案:D8. 下列哪个字是“多音字”?A. 行B. 长C. 乐D. 为答案:A9. 下列哪个词语是“形声字”?A. 桃B. 花C. 禾D. 草答案:A10. 下列哪个字是“会意字”?A. 明B. 星C. 日D. 月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一”字加上“心”字,组成的新字是______。

答案:意2. “三点水旁”的字一般与______有关。

答案:水3. 成语“画蛇添足”中的“蛇”字属于______结构。

答案:左右4. “草字头”的字一般与______有关。

答案:植物5. “鸟”字加上“口”字,组成的新字是______。

答案:鸣6. 成语“精卫填海”中的“卫”字属于______结构。

答案:左右7. “两点水旁”的字一般与______有关。

答案:冰8. “走之儿”的字一般与______有关。

答案:行走9. “鱼”字加上“目”字,组成的新字是______。

答案:瞪10. 成语“杯弓蛇影”中的“弓”字属于______结构。

小学语文教师进城选调考试试题及答案

小学语文教师进城选调考试试题及答案

小学语文教师进城选调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个成语与“滥竽充数”的意思相近?A. 鱼目混珠B. 混淆视听C. 挂羊头卖狗肉D. 盲人摸象答案:A2. 下列哪个字是“快乐”的繁体字?A. 樂樂B. 樂樂C. 樂樂D. 樂樂答案:B3. 下列哪个词语是表示“形容时光流逝迅速”的?A. 白驹过隙B. 光阴似箭C. 日薄西山D. 日薄西山答案:B4. 下列哪个诗句出自《登鹳雀楼》?A.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B.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C. 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

D. 鹳雀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答案:A5. 下列哪个字是“正确”的繁体字?A. 正確B. 正確C. 正確D. 正確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这句话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一年的计划要在春天制定,一天的计划要在早晨决定。

2.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这句话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读书和实践是相辅相成的,只有读书和实践相结合,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就。

3. 《草原》一文中,老舍先生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形容草原的辽阔。

答案:一碧千里4. 《小壁虎借尾巴》一文中,小壁虎借到的尾巴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鱼的尾巴、牛的尾巴、燕子的尾巴5. 《春》一文中,朱自清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形容春天的气息。

答案:吹面不寒杨柳风三、阅读理解(每题10分,共30分)1. 阅读下面这段文字,回答问题。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

小草从土里钻出来,绿油油的。

河水潺潺,鱼儿在水中嬉戏。

农民伯伯们开始播种,希望有个好收成。

孩子们在田野里奔跑,放飞自己的梦想。

”问题:请用一句话概括这段文字描绘的景象。

答案:春天来临,大地生机勃勃。

小学语文招聘考试进城考试选调考试试卷含答案

小学语文招聘考试进城考试选调考试试卷含答案

小学语文招聘考试进城考试选调考试试卷含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以下哪个不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提出的小学语文课程目标?()A. 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B.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C.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D.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答案:A2.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以下哪种教学方法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A. 问答法B. 讲授法C. 情境教学法D. 自主学习法答案:D3. 以下哪个不是《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四大核心素养?()A. 语言建构与运用B. 思维发展与创新C. 文化传承与理解D. 美学鉴赏与创造答案:B4. 以下哪个字词的书写有误?()A. 悠闲B. 聪慧C. 咄咄逼人D. 震耳欲聋答案:C5. 以下哪个成语与“滥竽充数”意思相近?()A. 鱼目混珠B. 盲人摸象C. 班门弄斧D. 言过其实答案:A(以下题目略,共20题)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21.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提出,小学阶段的学生应学会______个常用汉字。

答案:300022.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规定,小学阶段学生的课外阅读总量应不少于______万字。

答案:10023.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提出,小学高年级学生能阅读______字以上的文章。

答案:50024.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四大核心素养。

答案: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创新、文化传承与理解、美学鉴赏与创造25.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规定,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课外阅读总量应不少于______万字。

答案:5三、阅读理解(每题10分,共3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草原》老舍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这是我第一次看到草原,草原上,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四面都是碧绿,像被绿色染过一样,中间还点缀着一些小丘,小丘上有些小树。

小学语文教师选调进城试题及答案

小学语文教师选调进城试题及答案

小学语文教师选调进城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项不属于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A.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B.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C. 培养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D. 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答案:C2.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以下哪种教学方法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A. 讲授法B. 案例分析法C. 小组讨论法D. 演示法答案:C3. 以下哪个不是小学语文教学评价的基本原则?A. 客观性原则B. 发展性原则C. 绝对性原则D. 全面性原则答案:C4.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以下哪种教学方法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A. 课外阅读B. 课堂讲解C. 作业练习D. 活动课答案:A5. 以下哪项不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A. 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B.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C. 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D. 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6. 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遵循的“三为主”原则是:以______为主,以______为主,以______为主。

答案:学生为本,启发式教学为主,实践活动为主7. 小学语文教学评价应遵循的原则包括:客观性原则、发展性原则、______原则、全面性原则。

答案:科学性原则8. 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______能力和______能力。

答案:阅读理解,欣赏评价9. 小学语文教学中,写作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______能力和______能力。

答案:写作,表达10. 小学语文教学中,口语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______能力和______能力。

答案:口语表达,交际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1. 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答案:正确12. 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答案:正确13. 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以讲授法为主,减少学生的实践活动。

完整版)小学语文教师进城考试试题(后附答案)

完整版)小学语文教师进城考试试题(后附答案)

完整版)小学语文教师进城考试试题(后附答案)小学语文教师业务素养考试试题一、填空题(15分)1、用下列拼音拼写出东阳的二个地名:(每个字母只用一次且都用一次)nǎn shān hé àn hù gǔ sī hé(南山、和安湖古寺河)2、给加点字注音,按拼音写出汉字:东阳木雕鬼斧(guǐ)神工,人物花鸟,飞禽走兽,无不玲珑剔透,精美绝伦(jù lún),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

3、用下列偏旁组成一个成语:(每个偏旁只用一次且都用一次。

)各亡金刀足雨衣丰文艹(XXX)4、成语接龙:扬眉吐(气),味相(投)机取(巧),立明(见)旗扬(扬)。

不暇(顾)二连(连)言两(两)重心(重),语短叹(叹)长。

5、填歇后语后面部分:王婆卖瓜——(自卖自夸)。

千年铁树开了花——(不是真的铁,假的也能炼成钢)。

6、填警句名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7、填古诗:众鸟高飞尽,孤云(千里)目,(何处)归?(路远)行。

——XXX8、写出XXX带“风”的两句古诗:风急)天XXX,XXX飞回。

风吹)草低见牛羊,君向XXX我向秦。

9、写出下列作品的作者:送东阳马生序》——(XXX)《朝花夕拾》——(XXX)《岳阳楼记》——(XXX)《鲁滨逊漂流记》——(XXX)10、下列人物均出自我国四大古典名著,请选择其中的一位,写出与他有关的一个故事名称、书名和作者。

人物:XXX、XXX、XXX、XXX、XXX、XXX答案略二、阅读题(10分)我母亲生病需要做大手术,医院张口要10万元押金。

10万元,对我这个刚刚靠借钱买下出租车的下岗人员来说,无疑是个天文数字。

但我下了决心,就是把自己卖了,也要给母亲治病。

于是顶着高温开着车奔波于城市的各个角落,总算凑了9万元。

医院开恩,收了9万元后让母亲住了进去。

都说XXX降,祸不单行。

这句话在我身上得到了验证。

那天下午,我刚完成一项工作,高兴地赶回家。

最新小学语文进城选调教师试题及答案

最新小学语文进城选调教师试题及答案

最新小学语文进城选调教师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个成语与“滥竽充数”意思相近?A. 鱼目混珠B. 混淆视听C. 掩耳盗铃D. 班门弄斧答案:A2. 《春晓》这首诗的作者是谁?A. 孟浩然B. 杜甫C. 白居易D. 李白答案:A3. 下列哪个字是“上下”的部首?A. 艹B. 禸C. 禸D. 禸答案:B4. 下列哪个词语中,两个字都是形声字?A. 桃李B. 梅花C. 花园D. 蝴蝶答案:D5. 下列哪个成语描述的是一种美好的景象?A. 鸟语花香B. 雪中送炭C. 瑞雪丰年D. 风和日丽答案:D6. 《咏柳》这首诗的作者是谁?A. 王维B. 杜甫C. 白居易D. 韩愈答案:A7. 下列哪个字是“口”的部首?A. 禸B. 禸C. 艹D. 禸答案:B8. 下列哪个成语描述的是一种勇敢的精神?A. 勇往直前B. 知难而退C. 贪生怕死D. 推三阻四答案:A9. 《离骚》这篇诗歌的作者是谁?A. 屈原B. 杜甫C. 白居易D. 李白答案:A10. 下列哪个成语表示做事认真、一丝不苟?A. 一丝不苟B. 一心一意C. 一心一意D. 一心一意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一”字在古代汉语中有多种读音,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yī、yí、yì2. 请用“心”字组词: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心灵、心情、心意3. 《春晓》这首诗描绘了______、______、______的美好景象。

答案:鸟语、花香、春光4. 请用“手”字组词: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手工、手艺、手段5. “上行下效”这个成语中,“上”指的是______,“下”指的是______。

答案:上级、下级三、阅读理解(每题10分,共30分)阅读《草原》一文,回答以下问题。

草原草原上有许多美丽的景象。

春天,草地上开满了各种各样的野花,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

小学语文教师选调进城考试试题及答案

小学语文教师选调进城考试试题及答案

小学语文教师选调进城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个字不属于“三点水”旁的字?A. 洒B. 洗C. 泻D. 洞2. 下列哪个词语的书写有误?A. 翻来覆去B. 前俯后仰C. 惊慌失措D. 喜笑颜开3. 下列哪个成语与“画蛇添足”意思相近?A. 多此一举B. 徒劳无功C. 画龙点睛D. 亡羊补牢4. 下列哪个句子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A. 他像一座山一样站在那里。

B. 他高兴地跳了起来。

C. 他跑得像兔子一样快。

D. 他把书包放在桌子上。

5. 下列哪个词语表示“非常高兴”?A. 喜出望外B. 喜笑颜开C. 喜言喜语D. 喜形于色答案:1.D 2.C 3.A4.A5.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静夜思》的作者是______。

2. 《春晓》的作者是______。

3. 《咏柳枝词》的作者是______。

4. 《满江红·怒发冲冠》的作者是______。

5. 《将进酒·君不见》的作者是______。

答案:1. 李白 2. 杜甫 3. 白居易 4. 杜牧 5. 李白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请简述《咏鹅》这首诗的基本内容。

答:《咏鹅》这首诗的基本内容是描述了作者对一只鹅的赞美。

诗中描绘了鹅戏水的情景,通过描绘鹅的高洁、美丽,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赞美之情。

2. 请简述《登鹳雀》这首诗的基本内容。

答:《登鹳雀》这首诗描述了作者登鹳雀楼,远眺山水,感叹时光荏苒,国家兴衰。

诗中通过对鹳雀楼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兴衰的感慨,以及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3. 请简述《江南春》这首诗的基本内容。

答:《江南春》这首诗描绘了江南春天的美景,通过对江南水乡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生机勃勃、草长莺飞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四、阅读理解(每题10分,共2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1.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答:这首诗的作者是孟浩然。

小学语文教师农村选调进城试题及答案

小学语文教师农村选调进城试题及答案

小学语文教师农村选调进城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项是《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课程性质的正确描述?()A.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B. 知识与能力的统一C. 教育与教学的统一D. 理论与实践的统一答案:A2. 以下哪个不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A.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B.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C. 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D. 培养学生的体育素养答案:D3.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以下哪种教学方法最适合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A. 问答法B. 讲授法C. 情境教学法D. 演示法答案:C4. 以下哪个不是小学语文教学评价的主要手段?()A. 课堂提问B. 作业批改C. 测试D. 家长会答案:D5. 以下哪个不是小学语文教材的主要组成部分?()A. 课文B. 课外阅读C. 语法知识D. 写作训练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6. 小学语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听、说、读、写7.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规定,小学语文课程内容包括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8. 小学语文教学评价应遵循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的原则。

答案:客观性、科学性、导向性、激励性9. 小学语文教学中,情境教学法包括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情境导入、情境体验、情境交际、情境总结10. 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外阅读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课外阅读活动、课外阅读指导、课外阅读评价、课外阅读资源开发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1. 简述小学语文教学评价的目的。

答案:小学语文教学评价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几点:(1)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教师改进教学提供依据;(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3)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4)指导教师进行教学研究,提高教学质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小学语文教师进城考试试题库(含答案)(本试卷总分100分,本卷与教育学心理学卷考试时量共150分钟。

)一、小学语文教材教法(10分)⒈根据现行《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并联系教学实际填空(每空1分)(1)口语交际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中进行。

(2)阅读教学是、、之间对话的过程。

其中应当是对话的中心。

(3)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思考、、评价的能力。

(4)语文是最重要的,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5)综合性学习应强调合作精神,注意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和实施的能力。

(6)语文课程评价应突出整体性与综合性,要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_____________几方面进行评价,以全面考察学生的。

二、基础知识与积累(22分)⒉填空题(5分,每小题1分)(1)“任”和“种”用于姓氏时,读音分别为和。

(2)“佞”字和“衙”字的意符分别是和。

(3)谜语“无角牛登上没峰山(猜一字)”和“跳远评分(猜一成语)”最合适的谜底分别是和。

(4)中国文学流派“三曹”指的是汉魏间诗人曹操与和的合称。

(5)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诗歌分编为三大部分。

其中,这个部分是各个地域的乐曲,也是《诗经》的精华;这个部分是贵族统治者祭祀神灵时的乐歌。

⒊辨析题(2分)副词“还”作状语可以表示多种意义。

下面句中的“还”字,请用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替换。

(替换的词写在各句后的括号里)①除了他们,还有谁支持你的意见?()②他这个人当个一般干部还可以。

()③你走路还走不稳呢,就想跑?()④这么棘手的问题,他还真解决好了。

()⒋默写题(10分,第1小题4分,第2小题6分)(1)把成语补充完整陈词调以效尤虚无缥再接再按就班颠不破床架屋枕待旦(2)把名言名句补充完整①学而不思则罔,。

(《论语》)②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

(《孟子》)③亦余心之所善兮,。

(屈原)④感时花溅泪,。

(杜甫)⑤了却君王天下事,。

(辛弃疾)⑥千磨万击还坚劲,。

(郑板桥)⒌判断题(5分,对的在括号内打“√”,错的打“×”)①叹号和问号都可以用于反问句的末尾。

()②现代汉语词汇中,双音节词占优势。

()③“国家需要人才,人才需要教育,教育需要教师。

”这里主要运用了“排比”和“层递”这两种修辞方式。

()④“绝句”是近体格律诗的一种形式。

五言一般为四句,七言一般为八句。

()⑤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是鲁迅的《狂人日记》。

()三、阅读能力考查(18分)阅读下列选文,按要求回答问题(一)科学就是探求真理。

在探求真理的过程中,人们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往往要经历艰苦曲折的过程。

常常有这样的情形,由于研究的角度不同,掌握材料的差异,以及认识方法的不同,就会出现“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情况,以至引起学术争论。

因此,有作为的科学工作者都把反对意见看做对自己的莫大帮助。

李四光说:“没有什么东西比对我的论题的坦白批评更能使我感到激动。

”歌德也说:“赞同的意见使我们处之泰然,反对的意见才使我们的思想获得丰产。

”这都是因为,赞同的意见未必正确,反对的意见未必错误。

退一步说,即使错误的反对意见,对自己的科学研究也是很有好处的。

法国科学家普鲁斯特和贝索勒为探讨定比定律,进行了长达几年的辩论。

最后,普鲁斯特成为辩论的获胜者,发现了定比定律。

但是他并未因此趾高气扬,相反,他对贝索勒倾吐了由衷的感激之情。

他说:“要不是你的质疑,我是难以深入地去研究定比定律的。

”他还宣告,发现定比定律,贝索勒有一半功劳。

要成为一个有作为的科学工作者,就要具有宽广的胸怀。

只有虚怀若谷,才能容得下百川之流,听得进反对意见。

6、本文的中心论点是()(1分)A.科学就是探求真理。

B.有作为的科学工作者都把反对的意见看做对自己的莫大帮助。

C.赞同的意见未必正确,反对的意见未必错误。

D.人们对客观规律的认识要经过艰苦曲折的过程。

⒎文中有四句名人名言。

根据它们在文中的作用判断,可以做道理论据的两项是()(2分)A.正如李四光所说:“没有什么东西比对我的论题的坦白批评更能使我感到激动。

”B.“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C.歌德也说:“赞同的意见使我们处之泰然,反对的意见才使我们的思想获得丰产。

”D.普鲁斯特说:“要不是你的质疑,我是难以深入地去研究定比定律的。

”⒏本文使用的论证方法有、。

(2分)⒐能否删去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为什么?(2分)⒑第一段中加点词语“要经历艰苦曲折的过程”指什么?用文中语句回答。

⒒第一段中加点的词“这”指代的具体内容是什么?用横线在文中画出。

(二)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失期,法皆斩。

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

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

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

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

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吴广以为然。

⒓上文选自《陈涉世家》,作者是。

该作者用毕生精力著成了我国第一部体通史(2分)。

⒔找出上文中的两个通假字,并解释其含义。

(3分)①通,含义是②通,含义是⒕下面句中加点的“以”与“扶苏以数谏故”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1分)A.或以为死,或以为亡B.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C.而吾以捕蛇独存D.杀之以应陈涉⒖下列对“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一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今天逃跑也是死,举起大旗造反也是死,等着死,死在国家里可以吗?B.现在逃跑也是死,发动起义也是死,同样是死,为国事而死好吗?C. 现在死亡也是死,举旗起义也是死,与其等死,不如为国而死可以吗?D.今天逃亡也是死,商量发动大事也是死,同样是死,死在国内好吗?⒗简要概括陈胜认为起义将会得到百姓拥护的两条理由。

(2分)答:四、作文(50分)题目:春风要求:①除诗歌外体裁不限;②字数在800字左右;③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一、1、(1)交际情境(2)学生、教师、文本;学生(3)观察、表现(4)交际;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5)协调(6)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语文素养二、2、(1)Rén;Chóng(2)女;行(3)击;从长计议(4)曹丕;;曹植(5)风;颂3、①另外;②勉强;③尚且;④居然/竟然4、(1)滥;儆;缈;厉;部;扑;叠;戈(2)①思而不学则殆;②贫贱不能移;③虽九死其犹未悔;④恨别鸟惊心;⑤赢得生前身后名;⑥任尔东西南北风5、①√②√③×④×⑤√三、6、B7、A、C8、引证法、例证法9、不能删;这样写可以使论证更全面10、研究角度的不同,掌握材料的差异,以及认识方法的不同,会引起学术的争论11、“有作为的科学工作者……歌德也说……思想获得丰产”12、司马迁;纪传体13、①適通谪;含义是充军;②唱通倡;含义是倡导14、C15、B16、一是“天下苦秦久矣”/天下的人苦于秦的统治已经很久了;二是以扶苏、项燕的名义倡导四、略中国古代文学名词解释1.神话:神话是上古先民通过幻想以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所作的形象描述和解释,用虚幻的想象表现了先民们征服自然、战胜自然的强烈愿望和乐观主义、英雄主义精神,是人类早期不自觉的积极浪漫主义艺术创作。

它是原始文学的一种重要样式,是后世文学艺术的重要土壤和武库。

2.《山海经》:一部与巫术有关的古代地理著作,作者不详,约成书于战国时,秦汉时又有增补。

共18卷,以记载传说中的地理知识为主,兼及民俗、物产、医药、巫术、祭祀等,尤其是保存了大量上古神话传说,如精卫填海、夸父逐日、黄帝杀蚩尤、鲧禹治水等,是我国先秦保存神话最多的古籍,具有重要的文学价值。

3.诗三百:即《诗经》。

《诗经》在先秦时不称“经”,而是称“诗”或“诗三百”,如《论语》引《诗》评《诗》即是如此。

《诗经》本有305篇,举其整数,故称“诗三百”。

西汉初成为官学,被尊为经,始称《诗经》,后世也有沿称“诗三百”的。

4.诗六义:即风、雅、颂、赋、比、兴的合称。

风、雅、颂是《诗经》的三个组成部分,也是根据地域和音乐的不同对《诗经》的分类。

风也叫国风,是带有诸侯各国地方特色的乐歌,雅是周王朝京都地区的乐歌,分大雅、小雅。

颂是王室宗庙祭祀或举行重大典礼时的乐歌,分周颂、鲁颂、商颂三颂。

赋比兴:《诗经》常用的三种艺术表现手法。

赋指的是铺陈直叙事物的方法。

比即比喻或比拟。

兴即托物起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

5.四家诗:指汉初出现的传授《诗经》的齐人辕固、鲁人申培、燕人韩婴、赵人毛苌四家诗。

前三家属“今文诗”,西汉时立于学官,分别亡于三国、西晋和宋时。

《毛诗》属“古文诗”,东汉时立于学官,训诂多用《尔雅》,事实多本《左传》,流传至今。

6.风雅颂:是《诗经》的三个组成部分,也是根据地域和音乐的不同对《诗经》的分类。

风也叫国风,是带有诸侯各国地方特色的乐歌,共有十五国风,160篇,多是民歌,少数是贵族作品。

雅是周王朝京都地区的乐歌,分大雅、小雅。

大雅31篇,多朝会宴享之作;小雅74篇,多个人抒情之作。

雅诗中也有部分民歌。

颂是王室宗庙祭祀或举行重大典礼时的乐歌,分周颂、鲁颂、商颂三颂,共40篇。

7.赋比兴:赋比兴是《诗经》标志性艺术手段。

简单地说,赋就是把诗人的情志或引用对象铺陈直叙出来;比就是比喻;兴就是起兴、发端,一般在一首诗或一章诗的开头,它可以跟诗歌所抒发的情思有关,也可以无关。

赋比兴后来成为我国诗歌创作的一种基本手法。

8.思无邪:原句出于《诗经?鲁颂?駉》最后一章。

春秋孔子用来评价《诗经》的总的思想倾向。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论语?为政》)所谓“无邪”,就是“归于正”,亦就是《诗经》思想内容纯正的意思。

9.今文三家诗:《春秋》过于简短而语义隐晦,因此出现了一些对之解释的著作。

有传为春秋时鲁人左丘明所著的《左传》,以及战国齐人公羊高撰的《公羊传》和战国鲁人穀梁赤撰的《穀梁传》。

《公》、《穀》阐述《春秋》的“微言大义”,《左传》则以史实叙说历史。

10.毛传郑笺:汉代毛亨、毛苌为《诗经》所作的注解名为《毛诗故训传》,简称“毛诗”。

东汉郑玄又为“毛诗”作笺注,名为《毛诗传笺》,简称“郑笺”。

11.今古文《尚书》:汉代,《尚书》始有今古文之分。

西汉文帝时晁错根据伏胜记诵所整理的28篇《尚书》,用汉代通行的隶书写定,称《今文尚书》。

汉武帝时,曲阜孔壁中又发现一种用战国古文字写成的本子,称《古文尚书》,它比《今文尚书》多16篇。

此书到西晋末因战乱丢失。

东晋初,豫章内史梅赜所献《古文尚书》,经唐宋明清以来学者考证,实为伪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