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作文写参观游览的文章教案新人教版
2019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同步作文指导学习描写景物教案新人教版

方法方加加减减第三单元同步作文指导学习描述光景1.知识与技术目标:运用多种描述手法,多角度、有层次地描述光景。
2.过程与方法目标:将经典美文的赏析与学生习作的解析相结合,调动学生的想象与联想能力。
3.感神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觉大自然的美好,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能多角度描述光景。
解说法、练习法。
多媒体。
一、优秀导入激发兴趣从前有这样的故事,好多人读过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后,都到清华园参观,想一睹他笔下那迷人的景色,痛惜却无望而归。
可为什么让大家无望的荷塘在朱自清先生的笔下却显得这样的美呢?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怎样多角度描述光景,并运用各种技巧和方法,提高我们的写作能力。
二、例文领路感觉特色品读经典,掌握写景的方法与技巧。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
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怯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佳丽。
细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忧如远处高楼上迷惑的歌声似的。
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刹时传过荷塘的那里去了。
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犹若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
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够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 节选自朱自清《荷塘月色》)1.选段从哪些角度写月下的荷塘?【交流点拨】荷叶、荷花、荷香、荷波、荷韵。
2.若是让你拍摄月下荷塘的画面,你怎样安排镜头?【交流点拨】远——近,上——下,静——动。
3.选段运用了哪些描述手法表现荷塘的美?【交流点拨】比喻、拟人、夸张、通感、动静结合。
4.作者观察的角度有什么变化?【交流点拨】由上到下。
三、文题显现小试牛刀若是让你在校园内或在你家周边观察一处光景,想想能够从哪些角度来观察,从不同样的角度观察有什么新发方法方加加减减现。
把这些角度和观察收效写下来,字数不限。
【学生写作实践,集体议论】四、课后反思查漏补缺授课过程中,在引导学生理解多角度描述光景的方法时,我自己讲得很多,有些急于将自己的想法灌输给学生,没有让学生松开手脚,让学生自己去思虑,拘束了学生的思想,使学生不能够有创意地表达自己的见解。
参观游览作文教学设计

参观游览作文教学设计参观游览作文教学设计旅游,是假期最向往的事情,但作为学生,不可避免的会被老师布置关于旅游感悟的周记之类的作文。
下面是给大家分享了参观游览作文的教案,欢迎借鉴!【教学目标】1.让学生能抓住景物特征进行描写,抒发真情实感。
2.学习“定点观察”、“移步换景”、“分类摹写”的写作方法,并在训练中运用。
【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流程】一、上作点评二、我来说题(学生就本题交流自己的理解及写作思路、方法等)三、写作指导1.命题设想学习了八上第四单元“江山多娇”主题后,我们不仅领略了我们祖国的秀丽风光和迷人山水,同时还学会了移步换景,定点观察的写作方法,今天我们就学以致用,去写一篇参观游览的文章。
2.训练目标①让学生能抓住景物特征进行描写,抒发真情实感。
②学习“定点观察”、“移步换景”、“分类摹写”的写作方法,并在训练中运用。
3.思路点拨①参观游览时要仔细观察,认真听取介绍,研读有关文字材料。
②写参观游览的文章要注意条理清楚,思路有三种:“定点观察”、“移步换景”、“分类摹写”。
③参观游览的文章形式可以自由灵活,语言一定要生动形象,富有感情,“观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让读者受到感染。
4.方法指津①开篇适宜点明参观游览的对象,语言简练。
②主体部分采用“定点观察”、“移步换景”或“分类摹写”的方法,条理清楚地交代参观游览的路线,抓住景物特征,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有顺序地描写景物,在描写中融入自己的真情。
③在文章结尾处再次抒发自己的情感。
5.写作要求①写作的内容真实才能抒发真情实感。
②选用恰当的顺序描写景物。
③所拟题目要与文章内容和中心相应。
④字数550字左右四、例文评说(两篇,学生阅读后交流体会)例文一九龙口行吟我曾一度这样认为:一处美景的传世,是需要文人的渲染,文化的积淀的,否则,无论它有多么雄奇秀丽,总会缺少一些灵气,总是“养在深闺人未识”。
而家乡的九龙口,既无骚人墨客为其吟咏,又少历史典故让它厚重,它不过是锦绣神州的一片绸,泱泱中华的一滴水,平凡如斯,平淡如斯。
[参观游记作文]《写参观游览的文章》作文教案
![[参观游记作文]《写参观游览的文章》作文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5c6a5cd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0b.png)
[参观游记作文]《写参观游览的文章》作文教案篇一: 《写参观游览的文章》作文教案第四单元《写参观游览的文章》作文指导教学目标:1.要能抓住景物特征进行描写,融情于景,抒发真情实感。
用心爱心专心1◆明确:采用定点观察法,按照由远到近的顺序,自上而下地观察天空时,发现草原上的天空与别处的天空不一样——清鲜、明朗;观察草地时又由远及近,远处“一碧千里”,近处有“平地”、“小丘”、“羊群”。
◆明确:采用分类摹写法,五个小标题,五个片段,构建全文,从不同的角度突出“西双版纳”的“美丽”。
分类描写时,不一定要交代观察点,也不一定要按时间或空间的顺序,但要根据你所要表现的主题进行分类,并且各类之间应有联系,从不同角度去凸显中心。
凸显特点,精雕细刻。
①要仔细观察,认真体味,“见人之所未见,思人之所未思” 。
你所见之景往往也是他人所见之景,正可谓“英雄所见略同”,稍不注意,写出来的参观游览的文章便容易变成雷同乏味的说明书或一副游览路线图。
所以,要仔细观察,多角度多层次地去洞察景物,体味其独特之美,如《记承天寺夜游》中,仅以“庭下如积水空明。
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一句,就生动地描写出月光的清澈透明,形象地展现了明月朗照下的庭院的奇景。
②要详略得当,突出重点,“弱水三千,只取一瓢”。
如果眼中之景全部成为笔下之景,所谓“耳目所及,无所不写”,最后只能流于拉杂拖沓。
因此,要围绕中心,巧妙剪裁,跳过一般性的过程交代,着重写几个特写镜头,让整篇文章成为几个主要景点活动的有机组合体。
从而达到“形散神不散”。
如《小石潭记》中,作者写鱼、写四周树木都是为了描写小石潭之清幽。
作者用简练传神、富有清韵的笔触,明写鱼,暗写水之清澈;明写四周树木,暗写小石潭之清幽。
扩展:写参观游览的文章/ 写参观游览的作文/ 参观游览作文③要精雕细刻,理性概括,“他人口中无,唯我笔下有”。
要让你笔下之景比他人笔下之景更传神,就必须学会恰到好处地运用多种表现手法、修辞手法,描写景物时尤其要注意粗笔勾勒与工笔细描相结合,粗笔勾勒是指从大处着笔,勾用心爱心专心2勒出景观的大致轮廓,工笔细描是指从形、声、色等多个方面对某一具体景象进行生动细致的描绘。
写参观游览的文章教案

2、安排好写作的顺序。
教
学
资
源
复印好两篇例文
预
习
设
计
复习第四单元的几篇课文,重点把握课文中如何写景,如何组织、安排材料及写作的顺序。
学程预设
导学策略
调整与反思
一、课文复习
复习第四单元的《小石潭记》《记承天寺夜游》《阿里山纪行》《美丽的西双版纳》《蓝蓝的威尼斯》的内容。
二、我来说题
提问:这几篇文章在描写景、文章结构方面有哪些地方值得我们学习?
-
秋日的阳光饱满而热烈,当我站在九龙口荡心小岛的九龙楼上凝神眺望时,我不禁心荡神驰,水曾被历代的文人们用来寄托满怀的愁绪,不仅有诗圣杜甫“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使人怆然涕下的怀古之愁;也有王国维“怕盈盈,一片春江,都贮得,离人泪”,让人黯然销魂的离别之愁;一代词宗李后主更是用“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来寄托自己的亡国之愁。但是眼前这一大片水域却使我的心境更加开阔,《岳阳楼记》中的洞庭美景也不过如此吧!九条清亮的大河如同九条披鳞的巨龙向四面奔腾而去,远方蓝瓷瓶上沙鸥流转、白帆点点;近处碧玉盘中渔人撒网,残荷照影,这是自然的杰作,造化的神工。朋友说:“杜甫到此,恐怕也会欣然忘忧吧”。我有些后悔,九龙口,我来迟了!它虽进不了文人的笔端,但只要有人欣赏,能给人愉悦也就够了。何况山水有灵,它们都是相通的,文学大家们的诗歌游记中何尝没有它的影子。
初中语文:八年级上第四单元写作学案-写参观游览的文章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教材语文教课方案( 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学校:年级:任课教师:语文教课方案 /初中语文/八年级语文教课方案编订: XX文讯教育机构初中语文:八年级上第四单元写作教案- 写观光旅行的文章教材简介 : 本教材主要用途为经过学习语文的内容,培育学生的阅读能力、沟通能力,学习语文是为了更好的学习和工作,为了知足人类发展和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本教课设计资料合用于初中八年级语文科目 , 学习后学生能获得全面的发展和提升。
本内容是依据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能够放心改正调整或直接进行教课使用。
朱湘前[ 训练目的 ]1、写观光旅行的文章,内容要真切。
2、写观光旅行的文章要做到条理清楚。
[ 训练题目 ]1、观光一个小区、商场、养殖场或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自己拟题,写一篇文章。
2、你曾出门旅行过吗?哪一处景色名胜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自由命题,写一篇游记。
3、初一班全体同学经过议论一致以为:学校食堂不该再使吃饭菜票购置饭菜,而应使用磁卡,这样既卫生又方便。
请你以初一班班委会的名义,向学校总务处提出建议,模仿“附录一”应用文示例中“建议书”的格式,写一份建议书。
4、课外练笔:写光景察看笔录,注意察看各种光景的特点,并用文字把这些特点正确地表达出来。
[ 训练指导 ]观光旅行时要认真察看,认真听取介绍,研读相关文字资料,认识观光单位的历史、规模、特点,认识旅行景区的风光光景、建筑特点、社会生活、风气风俗、名胜遗迹等,注意自己有什么感觉。
写观光旅行的文章还要注意次序。
第 1 题写小区,要写出它的建筑风格、物业管理,特别要写出这一小区与其余小区不一样的地方。
写商场,要写出它商品的丰富,情景的繁华,特别要写出它在商品或服务方面的特点,对顾客有特别吸引力之处。
写养殖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相同这样。
要有对观光地域全貌的介绍,更要有对观光地域风光特点的描述,这样才能给人留下鲜亮的深刻的印象。
第 2 题假如你出门旅行过,那就从你旅行的景色名胜中,精选出印象最鲜亮以致使你恋恋不舍的,写成一篇游记。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参观游览》的教案-精选教育文档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参观游览》的教案[训练目的]1、写参观游览的文章,内容要真实。
2、写参观游览的文章要做到条理清楚。
[训练题目]1、参观一个小区、商场、养殖场或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自己拟题,写一篇文章。
2、你曾外出旅游过吗?哪一处风景名胜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自由命题,写一篇游记。
3、初一班全体同学经过讨论一致认为:学校食堂不应再使用饭菜票购买饭菜,而应使用磁卡,这样既卫生又方便。
请你以初一班班委会的名义,向学校总务处提出建议,仿照“附录一”应用文示例中“建议书”的格式,写一份建议书。
4、课外练笔:写景物观察笔记,注意观察各类景物的特征,并用文字把这些特征准确地表达出来。
[训练指导]参观游览时要仔细观察,认真听取介绍,研读有关文字材料,了解参观单位的历史、规模、特点,了解游览景区的风光景物、建筑特点、社会生活、民风民俗、名胜古迹等,注意自己有什么感受。
写参观游览的文章还要注意顺序。
第1题写小区,要写出它的建筑风格、物业管理,特别要写出这一小区与其他小区不同的地方。
写商场,要写出它商品的丰富,景象的繁荣,特别要写出它在商品或服务方面的特色,对顾客有特别吸引力之处。
写养殖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同样如此。
要有对参观地区全貌的介绍,更要有对参观地区风光特色的描绘,这样才能给人留下鲜明的深刻的印象。
第2题如果你外出旅游过,那就从你游览的风景名胜中,挑选出印象最鲜明乃至使你流连忘返的,写成一篇游记。
要着眼于那里的风景特色,有山写山,有水写水,有树木写树木,有胜迹写胜迹。
要把那里景物特有的美写具体,写生动,令人喜爱与向往。
如果你没有外出旅游过,那就写你故乡的景物。
月是故乡明,水是故乡甜,家乡的景物定有那与别处不同的特有的美。
再去观察一次,要努力看出与以往看的不同的地方。
即使是家乡的同一个熟悉的景物,只要努力观察,都会有新的认识,只要细心描绘,都会写出它的特有的美丽之处。
第3题建议一般包括四个部分:标题、称谓、正文和结语。
江苏省姜堰市八年级语文《写参观游览的文章》作文教案

江苏省姜堰市八年级语文《写参观游览的文章》作文教案一、学情分析(教情分析)参观一个单位,游览一个景区,会有许多见闻感受,而学生们在写参观游览类文章时,往往会出现这样一些问题:没有明确的写景顺序,因而显得杂乱无章;不能抓住景物特征进行描写,抒发真情实感。
本单元课文以游记为主,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文中定点观察、移步换景、分类摹写、融情于景等写景方法学以致用。
二、训练目标1.知识与能力:要能抓住景物特征进行描写,融情于景,抒发真情实感。
2.过程与方法:学习定点观察、移步换景、分类摹写的写景方法。
3.情感与价值观:培养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善于捕捉生活中美的瞬间。
三、训练重点1.学习定点观察、移步换景、分类摹写的写景方法。
2.抓住景物特征进行描写,融情于景,抒发真情实感。
四、训练流程(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游历名山大川,寻访名人遗迹,乃人生一大乐事,从古至今,文人墨客探幽寻秘泼墨挥毫,为我们留下无数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让我们穿越时空畅游古今中外的风景名胜。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我们领略了小石潭的水清境幽、承天寺的积水空明,也欣赏了阿里山美如画的风光、威尼斯独特的瑰丽。
今天让我们结合写作知识短文《写参观游览的文章》,一起来总结一下,这类文章的写作注意点。
(二)围绕重点,讨论交流1.学习写作知识短文《写参观游览的文章》,理清要点:(1)参观游览时要仔细观察,认真听取介绍,研读有关文字材料,写作时做到内容真实。
(2)写参观游览的文章要注意条理清楚,可采用“定点观察”“移步换景”或“分类摹写”的方法。
①定点观察:就是指站在一个固定的位置上,选取恰当的视觉角度,依据一定的顺序,如由近到远,由上到下,由左到右对眼前景物进行描写。
②移步换景:就是不固定立足点和观察点,一边走一边看,把看到的不同景物依次描写下来。
描写景物时,人走景移,随着观察点的变换,不断展现新画面。
③分类摹写:是按描写对象的不同类别,或不同方面的顺序来摹写的。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习作《学习描写景物》教案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学习描写景物》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注意过周围的景物,比如校园里的一棵树或者家里的一盆花?”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如何用文字来描绘这些景物。
4.增强学生的思维品质,通过分析课文中的景物描写,提高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5.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了解并传承我国优秀的山水文化,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描述景物的方法与技巧:如何运用生动、贴切的词汇描绘景物,以及如何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增强表达效果。
-景物描写的结构布局:如何开头、展开和结尾,使文章层次分明,具有吸引力。
1.加强词汇教学,提供更多关于自然景物的词汇,让学生在写作时有更多的选择。
2.在讲解修辞手法时,结合具体例子进行详细分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并掌握这些技巧。
3.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培养他们发现美的能力,从而提升景物描写的水平。
此外,我还发现,在小组讨论环节,有些同学发言不够积极,可能是因为他们对自己的观点缺乏信心。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打算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更加关注这部分学生,鼓励他们大胆发言,培养他们的自信心。
本节课将结合课本内容,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美好景物,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提高写作水平。
二、核心素养目标
1.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培养他们对自然景物的感知力和审美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写参观游览的文章
时间年月日第周第 3--4 课时
课题写参观游览的文章课型写作课
教学目标1、抓住景物特征进行描写,抒发真情实感。
2、学习“定点观察”、“移步换景”、“分类摹写”的写作方法,掌握“写参观游览的文章”的基本写作要求和方法。
3、以审美的眼光来欣赏并捕捉生活中美的瞬间。
教学重点
学习“定点观察”、“移步换景”、“分类摹写”的写作方法,掌握“写参观
游览的文章”的基本写作要求和方法。
教学难点以审美的眼光来欣赏并捕捉生活中美的瞬间。
教学设计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知识积累:
1、学习本单元后的写作知识短文:
(1)学生自主阅读,圈点主要内容。
(2)明确:
①参观游览时要仔细观察,认真听取介绍,研读有关文字材料。
②写参观游览的文章要注意条理清楚,思路有三种:“定点观察”、
“移步换景”、“分类摹写”。
③参观游览的文章形式可以自由灵活,语言一定要生动形象,富有感情,让读者受到感染。
2、参观游览的文章的基本结构及要求:
(1)开篇适宜点明参观游览的对象,语言简练。
(2)主体部分采用“定点观察”、“移步换景”或“分类摹写”的方法,条理清楚地交代参观游览路线,抓住景物特征,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有顺序地描写景物,在描写中融入自己的真情。
(3)在文章结尾处再次抒发自己的情感。
3、注意点提醒:
(1)要观察景物变化的全过程。
从开始到最后,凡有变化的都明确
把握
参观游览的文章的基本结构及要求:
要细致观察。
比如植物,它的发芽、开花、结果等各个生长期都有不同的特点,如果细致观察了全过程,就容易抓住它的特征进行描述。
(2)捕捉景物的颜色和姿态。
自然界的颜色是七彩的,自然界的万物是各具形态的。
我们在观察时,就要善于捕捉到景物的颜色和姿态。
(3)调动各种感觉器官来观察。
二、方法指导:
为了使状物绘景更生动、更具
多种表现手段来丰富描写,从而增添文章的情趣。
a、用比喻、拟人等手法状物绘景。
著名作家老舍先生说过:“在描写时,不能不设喻”。
确实这样,只有通过比喻,才能把简单的东西具体化,抽象的东西形象化。
拟人,是把没有思想感情的生物当作有思想感情的人来写,它也往往能使语言富有魅力。
b、用动静结合的手法状物绘景。
要能够以动写静,动静结合
这才是状物绘景中高妙的一着,它能使文章情趣盎然。
例如《三峡》一文中的写景部分就注意了这一点。
c、运用传说,状物绘景。
状物写景要富有活力,运用传说也是一个重要途径。
我们在描写景物时,插入一些故事逸闻、神话传说、典故名言、文史资料、民俗谚语,使景和物蒙上一层神奇的色彩,不仅能使文章内容丰富,而且能使文章情趣横生。
三、范例引路:
下列语段都采用了哪些写景的方法,各有什么特点?
a、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
(采用“移步换景”的方法,用“从小丘西行”、“伐竹取道”、“下见” 清楚交代行踪路线。
运用修辞写出水声和水色特点,紧扣景物特征,见景生情,语言生动形象。
)
b、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定点观察”,按自上而下的顺序观察,发挥想象,突出景物特征。
)
c、《阿里山纪行》(采用“移步换景”的方法,从进山到下山,行踪路线交代得非常清楚,一边走一边看,把看到的不同景物依次写下来。
抓住景物特征,运用多种修辞方法进行描写。
进山时林海幽深,深山深处潭水清澈、林区宁静、曲径幽路、森林无边,神木巨大悠久和受到“巨创”,语言生动形象。
这些富有特征的鲜明的画面一幅幅展现在读者眼前,使我们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景中有情,字里行间充盈着浓浓的爱意。
)
d、《美丽的西双版纳》(采用“分类摹写”的方式,截取一个了解方法
体会
完成拟题、写作、互批、点评、小结
个片段,用小标题来构建全文。
小标题句式一致,具有概括性、准确性、鲜明性,从不同的角度突出标题中的“美丽”两字。
)e、《蓝蓝的威尼斯》(以作者游览路线为经,将立足点的变换交代清楚。
对景物有所取舍,描写具有代表性的景点,突出景物特征,决不记“流水帐”。
多用比喻,语言形象生动。
)
四、明确本次作文题目:
参观一个小区、商场、学校等,自拟题目,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要求:内容真实,做到条理清楚,语言生动,有感染力。
五、学生作文,教师巡回指导。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