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奖公示内容(2017年度)-中国科协

合集下载

2017年国家自然科学奖

2017年国家自然科学奖

2017年国家自然科学奖标题:2017年国家自然科学奖:突破性研究的辉煌导语:2017年国家自然科学奖评选结果揭晓,一系列突破性的科学研究成果获得了该殊荣。

这些成果不仅推动了科学的进步,还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本文将详细介绍2017年国家自然科学奖的获奖成果及其意义。

一、一等奖:基础研究类1. 研究成果:某团队在生物医学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成功解析了人类基因组的三维结构,并发现了多个与遗传疾病相关的基因变异。

意义:该研究成果为深入理解人类基因组的结构与功能提供了重要线索,为疾病的早期预防与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2. 研究成果:一项关于海洋生态系统的研究表明,全球气候变化对海洋生物多样性的影响远远超出过去的预期,揭示了海洋生态系统的脆弱性。

意义:该研究成果提醒人们重视全球气候变化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为制定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政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二、一等奖:应用研究类1. 研究成果:一项关于新型太阳能电池的研究成功开发出高效率、低成本的太阳能电池材料,实现了太阳能转化效率的重大突破。

意义:该研究成果为太阳能的大规模应用提供了可行的技术方案,有望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2. 研究成果:一项关于药物研发的研究成功开发出一种新型抗癌药物,通过靶向肿瘤细胞的特定分子,实现了对癌症的精准治疗。

意义:该研究成果为癌症治疗领域带来了重大突破,提高了治疗效果,降低了副作用,为癌症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三、二等奖:基础研究类和应用研究类1. 研究成果:一项关于量子通信的研究成功实现了远距离量子通信的可靠传输,打破了传统通信理论的限制。

意义:该研究成果为量子通信领域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突破,有望推动信息传输的安全性和速度的进一步提升。

2. 研究成果:一项关于环境污染治理的研究成功开发出一种高效的污染物检测和治理技术,实现了对大气和水体污染的精确监测和有效治理。

意义:该研究成果为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有助于改善人类居住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健康。

2017年国家自然科学奖

2017年国家自然科学奖

2017年国家自然科学奖
2017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迎来“双响”——唐本忠院士为第一完成人的“聚集诱导发光”和李家洋院士为第一完成人的“水稻高产优质性状形成的分子机理及品种设计”双双折桂。

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是国家自然科学奖、中国自然科学领域的最高奖项,旨在奖励那些在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领域,阐明自然现象、特征和规律,作出重大科学贡献的中国公民。

此前,华罗庚、吴文俊、钱学森等均获此殊荣。

由于该奖项的评选严格性,在历史上多次空缺,比如2010年、2011年和2012年,而在2013年由中科院物理所的铁基超导研究打破空缺局面。

拓展资料
国家自然科学奖是中国五个国家科学技术奖之一,旨在奖励在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中,阐明自然现象、特征和规律、做出重大科学发现的公民。

该奖项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设立,由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负责。

国家自然科学奖授予在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地球科学、生命科学等基础研究和信息、材料、工程技术等领域的应用基础研究中,阐明自然现象、特征和规律、做出重大科学发现的中国公民。

该奖项不授予组织。

国家自然科学奖的授奖等级根据候选人所做出的科学发现,从发现程度、难易复杂程度、理论学说上的创见性、研究方法手段的创新程度、学术水平、对学科发展的促进作用、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影响、论文被他人正面引用的情况、国内外学术界的评价和主要论文发表刊物的影响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定。

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奖励公告

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奖励公告

第40卷第1期刘国伟,等:多体动力学在悬吊式阀塔抗地震分析中的应用·43·Earthquake Resistant Engineering and Retrofitting Vol.40,No.12018参考文献(References ):[1]黄森森,陈花玲.800kV 全封闭组合电器关键部件动力学性能研究[M ].西安:西安交通大学,2008Huang Sen-sen ,Chen Hua-ling.Dynamics PropertyResearch of Key Parts in 800kV Gas Insulated Switchgear [M ].Xi ’an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2008(in Chinese )[2]Nikolaenko N A ,Burgman I.N.Earthquake Resis-tance of Structure Swith Suspended Masses [A ].ASHRAE Transactions [C ],1976[3]Winston C ,Feng M Q.Vibration Control of Super TallBuildings Subjected to wind Loads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on-Linear Mechanics ,1997,32(4):657 668[4]王前信,卢书辉.悬吊体系的地震力[M ].北京:北京地震出版社,1981WangQian-xin ,LuShu-hui.SeismicForceofSuspension System [M ].Beijing :Seismological Press ,1981(in Chinese )[5]王玉朋,魏琏.悬吊质量结构的抗震计算方法[J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1989,(2):1 7Wang Yu-peng ,Wei Lian.Seismic Calculation Method of Suspended Mass Structure [J ].Earthquake Resistant Engineering and Retrofitting ,1989,(2):1 7(in Chinese )[6]刘敏,王社良.GIS 高压电气设备抗震性能试验研究[J ].世界地震工程,2016(1):146 155Liu Min ,Wang She-liang.Experimental Study onSeismic Performance of Gas Insulator Switchgear [J ].World Earthquake Engineering ,2016,(1):146 155(in Chinese )[7]曹枚根,周福霖,谭平,等.地震作用下断路器动力时程分析及阻尼效应研究[J ].高压电器,2010,46(7):27 35Cao Mei-gen ,Zhou Fu-lin ,Tan Ping ,et al.Analysis on Dynamic Time-history of Circuit Breaker and Damping Ratio Effect Under Earthquake [J ].High VoltageApparatus ,2010,46(7):27 35(in Chinese )[8]GB /T13540-2009,高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的抗震要求[S ]GB /T13540-2009,Seismic Qualification for High-voltage Switchgear and Controlgear [S ](in Chinese )[9]邵锡杰.高压瓷柱式断路器的抗震性能分析与隔震研究[D ].苏州:苏州科技学院,2015Shao Xi-jie.Study on Seismic Performance and Isolation of high Voltage Porcelain Column Circuit Breaker [D ].Suzhou :Suzhou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5[10]洪嘉振.计算多体系统动力学[M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4):469 478Hong Jia-zhen.Computational Multibody Dynamics[M ].Beijing :Higher Education Press ,1999(4):469478(in Chinese )[作者简介]刘国伟(1978 ),男,硕士,高级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电力系统硬件设计、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系统仿真工作·简讯·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奖励公告根据《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的规定,经国家科学技术奖励评审委员会评审,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审定和科技部审核,国务院批准并报请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授予王泽山院士、侯云德院士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2017年国家自然科学奖

2017年国家自然科学奖

2017年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自然科学奖是我国科学界的最高奖项之一,旨在表彰在自然科学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个人和团队。

该奖项设立于1956年,每年评选一次,是对科学家们辛勤努力和卓越成就的最高肯定。

本文将介绍2017年国家自然科学奖的获奖项目以及获奖者,并探讨这些成果对中国乃至全世界的科学发展所带来的深远影响。

2017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包括一等奖和二等奖,共计22个项目获奖。

其中,一等奖8个项目,二等奖14个项目。

获奖项目涉及物理学、化学、生物科学、地球科学等多个领域,具有广泛的学术价值和实际应用前景。

在物理学领域,李俊明、张克武等教授共同获得了一等奖,他们在量子材料和磁性材料领域做出了突出贡献。

通过对量子材料的深入研究,他们揭示了量子调控的机制,推动了量子信息与量子计算的发展。

在磁性材料方面,他们研究出一系列新型磁性材料,为磁性存储和磁性传感器等领域的应用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在化学领域,张国亮、李晓亮等教授获得了一等奖,他们的研究成果在金属有机化学和催化领域有着重要意义。

他们成功合成了一系列具有特殊结构和特殊性能的金属有机化合物,并利用这些化合物开展了一系列有机合成和催化反应,为有机合成和催化领域的研究开辟了新的途径。

生物科学领域的一等奖获得者包括李国鑫、肖卫明等教授,他们的研究成果在生物医学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他们通过对生物大分子的研究,揭示了生物分子间相互作用的机理,为新药研发和疾病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

他们的研究成果在抗癌药物和基因治疗等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地球科学领域的一等奖获得者包括王修非、孙安权等教授,他们在地壳构造和地球动力学方面的研究为我们深入了解地球内部提供了重要线索。

他们通过地震学、地热学等方法,揭示了地壳的横向和垂直结构,为地质灾害的预测和地球内部的研究提供了基础数据。

这些获奖项目和获奖者的成果不仅对我国自然科学研究具有重要影响,更在国际科学界产生了广泛的关注和影响力。

通过这些成果的推广和应用,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自然规律,为科技创新和社会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2017国家科技奖 获奖名单

2017国家科技奖 获奖名单

2017国家科技奖获奖名单
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获奖名单包括: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人:王泽山(南京理工大学)、侯云德(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

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项目:“水稻高产优质性状形成的分子机理及品种设计”、“聚集诱导发光”。

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项目:“新型半导体深能级掺杂机制研究”等33个项目。

国家技术发明奖(通用项目)一等奖项目:“燃煤机组超低排放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高性能碳纤维复合材料构件高质高效加工技术与装备”。

国家技术发明奖(通用项目)二等奖项目:“高性能锂离子电池用石墨和石墨烯材料”、“交互式显示关键技术及应用”、“高效视觉特征分析和压缩关键技术”、“智慧协同网络及应用”等47个项目。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通用项目)一等奖项目:“中国电子网络安全与信息化科技创新工程”等9个项目。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通用项目)二等奖项目:“面向互联网开放环境的重要信息系统安全保障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等118个项目。

以上就是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的部分获奖名单,更多详细信息可以在国家科技部官网查询。

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

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

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随着我国科技事业的不断发展,国家科学技术奖励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

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的公布,为科技界和社会各界带来了一场科技成果的盛宴。

今年的科技奖励从不同领域的科技成果中选出了一批优秀的科技项目和科技人才,他们的成就不仅代表着我国科技水平的提升,也为推动国家科技创新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

一、国家自然科学奖2017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颁奖典礼于1月8日在北京隆重举行。

此次颁奖典礼共有8项一等奖和25项二等奖,涉及了物理学、化学、数学、生物学等多个学科领域。

其中,钱学森奖首次颁发给了我国科学家姚期智教授,以表彰他在量子计算与量子通信方面的重大创新和突破。

另外,我国科学院院士陈建忠教授也荣获了一等奖,以表彰他在纳米光电子学领域的卓越贡献。

二、国家技术发明奖2017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评选结果也于近期揭晓,共有7项一等奖和22项二等奖,涵盖了信息技术、生命科学、新材料等诸多领域。

其中,来自我国工程院的路甬祥院士和刘伯明院士联合获得了一等奖,以表彰他们在高性能集成电路材料与器件方面的创新成果。

清华大学的沈颖教授也凭借其在无线通信网络技术方面的突出贡献获得了一等奖。

三、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是评价科技成果和技术创新的重要标志之一,2017年度的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评选结果也让人们瞩目。

评选结果显示,今年共有55项科学技术进步奖获奖项目,包括8项特等奖、25项一等奖和22项二等奖。

这些获奖项目涉及到了医学、航空航天、环境保护、农业科技等多个领域,涵盖了科技创新的方方面面。

四、科技成果应用奖2017年度国家科技成果应用奖也在近期揭晓,一批在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方面取得突出成绩的单位和个人获得了表彰。

我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的研究团队凭借其在白血病治疗领域取得的重大突破,获得了年度最高奖项“科技成果应用突出个人奖”。

另外,北京大学的创新团队也因其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应用研究而获得了突出团队奖。

2017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2017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2017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引言概述:
自然科学奖是国家对于在科学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个人或团队的认可和奖励。

2017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的评选结果揭晓,本文将从五个大点来阐述这些获奖项目的具体内容和意义。

正文内容:
一、项目一:某新型材料的研发与应用
1.1 该材料的研发历程
1.2 该材料在能源领域的应用
1.3 该材料在环境保护方面的作用
二、项目二:生物医学领域的重大突破
2.1 研究团队的背景和动机
2.2 该项目在疾病治疗方面的创新性成果
2.3 该项目对于医学领域的影响
三、项目三:新技术在信息通信领域的应用
3.1 该技术的研究背景和原理
3.2 该技术在通信领域的应用场景
3.3 该技术对信息传输速度和安全性的提升
四、项目四:环境保护领域的重要发现
4.1 该项目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4.2 该项目对于环境污染治理的贡献
4.3 该项目对于可持续发展的启示
五、项目五:基础科学研究的突破
5.1 该项目的研究范围和目标
5.2 该项目在基础科学领域的重要发现
5.3 该项目对于未来科学研究的影响
总结:
综上所述,2017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的获奖项目涵盖了新材料研发、生物医学领域、信息通信技术、环境保护和基础科学研究等多个领域。

这些项目的成果不仅在科学研究上取得了突破,还对于社会的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这些获奖项目的推动将进一步促进我国自然科学的发展,为未来的科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借鉴。

2017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2017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2017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在科学研究领域,国家自然科学奖是对优秀科研成果的高度认可与表彰。

每年的国家自然科学奖评选,都引起广泛的关注与期待。

二等奖作为其中的重要奖项之一,由于奖励的是一流的科研成果,其重要性与含金量不言而喻。

本文将围绕2017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这一题目,对其进行论述与分析。

一、2017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概述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是对在科技创新领域有突出贡献的科学家、研究团队或科研机构在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方面取得的重大科研成果的表彰与奖励。

这一奖项的设立,不仅是对科学家们辛勤努力与卓越贡献的认可,同时也为科技创新注入了强大的推动力。

二、2017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得主介绍在2017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评选中,获得二等奖的科学家和团队凭借突出的科研成果脱颖而出,为国家的科技进步做出了卓越贡献。

他们的研究成果在相关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对推动我国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三、2017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项目简介2017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项目以其独特而重要的研究内容获得了这一殊荣。

其研究成果对相关学科的发展与应用产生了重大影响,并在国内外学术界产生了广泛的认可与推崇。

四、2017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的意义对于获得2017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的科研人员和团队来说,这一奖项的意义不仅在于对他们的辛勤努力与优秀成果的认可,更在于激励和鼓舞着广大科学家们继续投身科学研究,为国家科技创新做出更大的贡献。

此外,该奖项的设立也在全社会起到了树立科学家崇高地位的榜样作用,激发了广大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与创造力。

五、2017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的评选流程2017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的评选流程严格规范,确保评选过程的公平与公正。

评选委员会由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组成,他们根据申报材料以及项目的创新性、学术价值、应用潜力等方面进行评审,最终确定获奖名单。

六、2017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的展望2017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的颁发,既是对过去一年优秀科学研究成果的认可,同时也为未来科学研究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家自然科学奖公示内容
( 2017年度)
项目名称:心理应激对口颌系统的负性效应、影响机理及其防治策略研究推荐单位:中国科协
推荐意见:
该项目系统研究了心理应激对口颌系统的负性效应、影响机理及防治策略,具有重大科学价值,对促进学科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荣获2016年中华口腔医学会科技奖一等奖。

推荐该项目为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项目简介
本成果属口腔医学领域。

伴随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和随之而来的激烈竞争,人们承受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复杂强烈。

口颌系统作为一个包含牙齿、肌肉、关节、骨骼和神经的整体,其结构功能的稳定与心理状态密切联系。

日常生活中紧张时牙关紧咬,恐惧时下颌打颤,压力增加时夜磨牙、关节区域弹响疼痛等现象,都是应激状态下口颌系统反应的典型例子。

遗憾的是,到目前为止,国内外一直缺乏心理应激对口颌系统负性影响的系统研究,相关的机理及防治策略更是鲜有报道,极大限制了人们对口颌系统疾病病因学的全面认识和相关诊治方法的实践。

本项目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11项课题资助下,自2001年开始着眼心理应激对口颌系统健康的负性影响效应,并针对调控机制、药物对抗以及骨与软骨组织缺损再生修复方法等展开系列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结果:
(1)首次明确提出了口颌系统是心理应激的作用靶点。

借助心理应激动物模型,课题组发现心理应激刺激对口颌肌、颞下颌关节、牙周和口腔黏膜组织的生理结构和功能均可产生不同程度负性影响,证实心理因素在咀嚼肌功能紊乱、颞下颌关节紊乱病及牙周疾病病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2)率先阐明了心理因素启动或加重口颌系统功能紊乱的内在调控机制。

在心
理应激的肌-骨/关节效应方面,探明心理应激可通过中枢神经系统内神经递质改变以及中枢和外周中胶质细胞活化分别参与应激致咀嚼肌运动、感觉功能改变;肌功能改变导致颌骨体和颞下颌关节负荷增加,颌骨的骨皮质发生改建,而关节区应力微环境则通过一系列信号分子完成力学信号转导,引起髁突软骨发生适宜应力作用下的进行性改建,或者过度应力作用下的退行性改变。

在心理应激的牙周效应方面,证实心理应激可通过促进炎性因子浸润和抑制bFGF表达影响牙周炎组织修复进程。

(3)提出了药物保护和组织工程技术有效预防心理应激对口颌系统肌-骨/关节负性效应的新策略。

发现中药姜黄素可有效逆转应激所致口颌肌病理性改变,并开辟应用牙龈、牙髓、牙周膜和牙槽骨骨髓来源干细胞、组织工程材料PRP/PRF以及基因传递等手段修复颞下颌关节髁突软骨及牙周局部骨组织缺损的方法,同时证实创新性构建的干细胞膜片与PRF膜片的双膜复合体经生物力学微环境优化后可以很好地用于应激所致或加重的髁突软骨及牙周组织实质性缺损修复。

本项目完成7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3项军队及省级科研项目,此外尚有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在研。

相关结果已发表论文86篇,其中SCI/EI收录31篇,总影响因子98.535,单篇最高引用219次;已培养博士研究生9人,硕士研究生28人。

主译专著1部,主编专著1部,参编、参译教材和专著8部,举办继续教育学习班5次,在国际及国内学术大会上报告研究论文30人次,获得国家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获得中华口腔医学会科技奖一等奖1项。

客观评价
1、全军卫生专业科学技术成果鉴定委员会鉴定意见
“该研究立足于军事心理应激状况下口颌系统的功能异常及对应的诊疗方法,对军队平战时的健康、战斗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该研究成果既有理论创新,又有临床实用性,对口颌系统疑难病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诊疗方法。

值得推广应用”(《军队科技成果鉴定证书》,No.2014331004)。

2、荣获2016年中华口腔医学会科技奖一等奖
本研究项目2016年荣获中华口腔医学会最高奖项——中华口腔医学会科技奖一等奖。

3、学者评价
3.1课题组发表文章《The combined use of cell sheet fragments of periodontal
ligament stem cells and platelet-rich fibrin granules for avulsed tooth reimplantation》被“全球医学发现”(Global Medcal Discovery)评为Key Scientific Articles。

3.2 Golbidi等人在《AJP》上发表文章《Chronic stress impacts the cardiovascular system: animal models and clinical outcomes.》(Am J Physiol Heart Circ Physiol. 2015 Jun 15;308(12):H1476-98.)对本项目创新点1中的贡献评论:“交流箱方法对动物没有躯体伤害,所建立的心理应激动物模型十分可靠的,……”
3.3 Okamoto等人在《Eur J Neurosci》上发表文章《Temporomandibular joint-evoked responses by spinomedullary neurons and masseter muscle are enhanced after repeated psychophysical stress.》(Eur J Neurosci. 2012 Jul;36(1):2025-3
4.)对本项目创新点1中的贡献评论:“反复心理应激对动物口颌肌结构和代谢的改变可能是造成颞下颌关节区域不适的原因”。

3.4 Okamoto等人在《Pain》上发表文章《Estrogen status and psychophysical stress modify temporomandibular joint input to medullary dorsal horn neurons in a
lamina-specific manner in female rats.》(Pain. 2013 Jul;154(7):1057-64.)对本项目创新点1中的贡献评论:“应激降低了激活颞下颌关节区域深层组织所需的能量,丰富了肌功能研究领域的相关知识”。

3.5 德国学者Jacob等人在《Cell Tissue Res》的综述《In situ guided tissue regeneration in musculoskeletal diseases and aging》(Cell and Tissue Research.
2012;347(3):725-735)中,介绍内源性再生的研究成果和观点。

3.6 《J Tissue Eng Regen Med》主编Reis教授在发表的一篇专家评述《.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s in tissue engineering: the road from laboratory to clinic, part II (BMP delivery).》(J Tissue Eng Regen Med. 2008 Mar-Apr;2(2-3):81-96.)中,用相当于一个版面的篇幅介绍了本项目创新点3中的研究成果;
3.7 《J Control Release》前任主编药物控释研究领域权威专家Hennink教授在其综述《Hydrogels for protein delivery in tissue engineering.》(J Control Release. 2012 Jul 20;161(2):680-92.)中,详细介绍了本项目创新点3中的研究成果“生长因子控释技术”。

代表性论文专著目录
主要完成人情况
完成人合作关系说明
知情同意证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