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食品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若干思考

合集下载

对营养与食品卫生专业实践教学条件建设的思考

对营养与食品卫生专业实践教学条件建设的思考

对营养与食品卫生专业实践教学条件建设的思考[摘要]营养与食品卫生专业实践教学条件建设中存在着实践设备和场地不足、缺乏“双师型”教师等问题。

因此,文章从建设高素质的实践教学师资队伍、构建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建设高质量的校内实训平台和建立高效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四个方面,提出了高职院校进行实践教学条件建设的具体措施和对策。

[关键词]营养与食品卫生专业实践教学条件建设[作者简介]吕和荣(1962- ),男,黑龙江齐齐哈尔人,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初等教育系,教授,研究方向为高等职业教育。

(江苏连云港 222006)[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08-0154-02随着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实践教学作为高职院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和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越来越受到教育工作者的关注,而实践教学条件作为完成实践教学必备的平台和衡量高职院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在学生实际职业操作技能培养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针对营养与食品卫生专业而言,实践实训更是一个非常重要且不可或缺的环节。

目前高职院校都会对内建立相应的实训室,对外建立相应的实训基地来进行实践教学,以加强和促进学生营养与食品卫生专业相关职业技能的掌握。

因此,营养与食品卫生专业要培养适应行业企业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就应建设比较完善的满足人才培养模式需要的实践教学条件,探索高职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基本内容,提出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内涵建设的方法,促使学生知识、能力与素质协调发展,真正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

寻找与企业更多的利益切入点,在实践教学条件建设和管理方面真正形成自己的特色,从而通过加强实践教学条件建设,改善办学条件,加强内涵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一、营养与食品卫生专业实践教学条件建设中存在的问题高职院校营养与食品卫生专业是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具备与食品营养和食品卫生相关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有在食品生产流通及消费领域分析食品营养、评价卫生安全和质量管理的基本能力,能从事食品营养卫生和质量管理的、德才兼备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

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摘要:结合广东省水产品的养殖加工结构, 水产食品质量与安全,论述了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并从课程内容、教学方式、实习基地建设等方面探讨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教学改革的具体内容与实践活动。

关键词:食品质量与安全教学改革教学方式1 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的改革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是一个应用性、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是多学科知识组成的综合体。

依据《ISO22000:2005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的基本内容,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课程体系应包含四大模块内容:工程技术,生产技术,管理技术,检验技术。

1.1 课程体系的调整我们把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课程体系应包含四大模块内容调整为:(1)工程技术:食品工厂设计概论,食品工厂机械与设备。

(2)生产技术:食品营养学,生物化学,食品化学,食品工艺学,水产食品学等。

(3)管理技术:食品安全卫生学,食品工厂企业管理,食品物流学,食品质量管理与安全控制,食品法规与标准等。

(4)检验技术:食品毒理学,食品分析,食品微生物学,食品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食品安全卫生检测,食品感官检验等课程。

针对广东省水产品加工业食品质量与安全的实际,水产食品企业和检验部门的要求,结合我校海洋水产特色和区域性优势水产品加工业的发展趋势。

加强了水产食品学、食品工厂企业管理等方面的课程内容。

1.2 教学内容的改革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属于工科,大多数学生要到食品生产企业工作,并且相当一部分从事生产、品管、研发等工作,这需要很强的动手实践能力,综合能力与工程能力。

如水产食品工厂QS、HACCP、ISO22000认证的文件之一平面图,就包含食品工厂设计、食品车间的设计、改造、布局、绘平面图等工作。

它是由食品工厂设计、水产食品学等多学科知识的集成、综合、应用和创新。

为了培养学生水产食品工程设计能力,增加了水产食品工厂设计项目的毕业设计论文,作为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工程教育实践教学内容改革的一个组成部分。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体系改革实践与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体系改革实践与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体系改革的实践与探索摘要: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是一个实践性较强的专业,但是目前的教学中还是比较注重对学生理论的教育,缺乏一定的实践性,培养目标和服务对象比较狭隘,学生的创新精神较差。

针对这些问题,应该逐步拓宽教学的培养目标,优化教学体系,改革教学方法,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关键词:食品科学与工程;教学改革;探索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各类食品基本加工技术原理、加工工艺、创新加工的方法以及资源综合利用方面的基本能力,主要是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科学实践能力。

而当前该专业教学的培养目标及培养计划比较狭窄,过于注重对学生进行理论的灌输,缺乏相关的实践活动,对实践教学缺乏重视、监管制度不健全,实验教学安排不合理,教学方法比较单一让学生参与的机会较少,并且在实验室完成工厂化全套技术操作是非常困难的,而当前很多食品生产企业不愿意接受毕业生实习,这就为建立现代化实训基地增加了难度。

因而,该专业的学生面临着实习难的问题。

为了解决教学中的问题,就必须对当前的教学体系进行一定的改革。

1 改革培养目标和培养课程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企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也要根据当前形势来构建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各类人才,满足食品产业对人才新的需求。

传统的人才培养课程及培养计划涉及的方面比较窄,课程教学与实践环节及课外活动脱节,不能满足培养创新能力和素质教育的要求。

因此,应该从制定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的总体培养计划入手,根据当前食品市场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形势,来建立结构合理,各模块配置优化的课程体系,多使用一些现代的科学技术手段,争取在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培养上取得突破性进展。

传统的教学体系以培养工艺和工程类型的人才为目标,根据社会发展的情况,新设置了工程科学模块,从而开辟了食品科学方向的新模块,为那些想进一步深造的学生创造良好的条件。

在专业课以及选修课之间进行课程的合理调整,以促进内容的简练和课程结构的紧凑,达到浓缩课程内容的目的。

食品营养实验教学改革的创新性思考

食品营养实验教学改革的创新性思考

食品营养实验教学改革的创新性思考作者:马小媛来源:《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年第04期摘要:本文对食品营养实验的教学改革提出了一些创新性的意见,分别从更新实验教学内容、改革实验教学模式、建立新型实验考核标准方面进行了探讨,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全过程教学新思路,促进综合实验教学体系的不断完善。

关键词:食品营养学实验教学教学改革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2(a)-0020-01食品营养实验教学历来是食品科学相关专业学生教学环节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具有较强的社会属性,与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实践密切相关。

学生应掌握不同人群的营养需求及营养配餐的知识,并运用现代营养知识,指导亚健康人群的合理营养,把住病从口入这一关。

我校食品专业作为传统优势学科,在全国各高校中名列前茅,已经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和方法,但仍存在诸多不足,比如,在教学方式上,注重基础理论知识的讲授,但缺乏关于营养学知识实用技术的训练;在科学研究上,重视理论研究,忽视应用技术研究,相对造成了我院本科生营养专业综合实验技能较差的局面。

因此,对传统的营养学综合实验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1 更新实验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是上好一门课的基础,好的实验教学内容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抽象的理论知识,而且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食品营养学是食品专业的基础学科,特别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的追求,社会对食品营养专业人才的需求迅速增大,并且对食品营养人才的专业技能和知识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教学内容应侧重对实用技术操作能力的培养。

首先,对理论课学习内容复习强化,如人体需要的营养素标准,膳食能量及其分配应用,食物分类等。

其次,合理设计基础性实验,如食品中蛋白质的检测,氨基酸测定,硝酸盐、亚硝酸盐、二氧化硫等成分的检测等,让学生熟练掌握实验原理和相关仪器设备的规范操作,培养学生的基本实验技能,形成良好的实验素质。

基于“专创融合”的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基于“专创融合”的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基于“专创融合”的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的教学改革与实践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食品安全和营养品质的关注度日益增加,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的教育与培养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为了适应行业发展的需要,各高校纷纷开设了相关专业,并进行了教学改革与实践,以培养更加符合社会需求的专业人才。

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专业,它涉及到食品科学、营养学、生物化学、检验技术等多个学科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将这些学科内容进行融合和创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就成为了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探讨基于“专创融合”的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的教学改革与实践,并分享一些成功的经验和做法。

一、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的优化在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的教学改革中,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优化是首要的问题。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校通常会将各个学科的知识进行分科独立的授课,学生很难将这些零散的知识点进行有效的整合和运用。

我们需要对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进行重新的优化和整合,使之更符合实际的工作需求和市场的需求。

我们可以将学科知识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整合,横向上各学科之间要有联系,比如食品科学和营养学之间的知识要有机的结合起来;纵向上要有深度和广度的拓展,不仅要有基础知识的教学,还要有实践操作和工作技能的培养。

我们要注重实践环节的设置和教学内容的更新,通过实验课、实习和毕业设计等环节,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和了解真实的工作场景和工作内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工作技能。

二、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创新在教学改革中,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创新是非常重要的,它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

传统的教学方法主要是以“灌输式”为主,教师为主导,学生以被动的接受为主,这种方式容易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效果不佳。

我们需要通过创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我们可以采用案例教学、问题导向和项目驱动等方法,以问题为导向,以项目为载体,让学生在解决问题和完成项目的过程中进行知识的获取和实践的磨练,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意识。

石河子大学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研究

石河子大学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研究

生将 所 学 的专 业 知识 和 实 践紧 密 结合 , 并不 断接 触 新 思
维 、新 工 艺 、 新 技 术 和 新 手 段 , 不 仅 培 养 学 生 组 织 动 手 、
合性 和 研 究性 或 创新 性 实验 项 目少 ;实 习实 践 教学 不全 面 ,科研 训练 形式单一 ;对实 践教学效 果缺乏有 效 的监控
中国西 部 科技 2 1 年0 月 ( 00 1 下旬 ) 9 第0 卷第0 期总 第2 0 3 0 期
石河子大学食品
朱 丽 莉 童 军 茂 张 铭


李开雄
( 河 子 大 学食 品 学 院 ,新 疆 石 河 子 8 2 0 ) 石 3 0 3

要: 本文对石 河子 大学食品质量 与安 全专业实践教 学体 系的改革 思路 、改革 的主 要 内容及 实施 方案进行 了阐述 ,为
能 力 和 社 会 交 往 能 力 等 方 面 得 到 提 高 , 真 正 培 养 出适 应 社 会 和 市 场 需 要 的 食 品 专业 的人 才 。
大学根据 国内外 的食 品安 全形势,结合新 疆对食 品质量与
安 全 人 才 的 需 求 , 于 2 0 年 起 , 以 “ 品质 量 与 安 全 ”专 06 食 业 招 生 。 该 专 业 是 研 究 食 品 商 品 生 产 、流 通 、 消 费 过 程 中
等 问题 。 以上 诸 多 问题 , 很 难 适 应 新 时 期 对 人 才 培 养 的 需 求 和 提 高 教 学 质 量 的要 求 ,所 以 构 建 食 品 质 量 与 安 全 专 业 本 科 实 践 教 学 新 体 系 ,对 提 高 该 专 业 的 教 学 质 量 , 培 养 学 生 实 践 能 力 和 创 新 思 维 具 有 极其 重 要 的 意 义 。

教育改革背景下对食品专业教学改革与建议

教育改革背景下对食品专业教学改革与建议

教育改革背景下对食品专业教学改革与建议教育背景下对食品专业教学与建议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的重要议题。

食品专业作为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专业之一,在教育的背景下也需要进行相应的教学。

本文将从教学方法、课程设置和专业素养培养三个方面提出对食品专业教学的建议。

首先,要针对食品专业的特点,改进教学方法。

传统的教学方法注重知识的传授,但在食品专业中,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同样重要。

因此,在教学中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可以采用案例分析、实验操作、实地考察等活动形式,增加学生的实际操作经验。

同时,可以引入项目教学,让学生通过完成实际项目来学习和应用知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要合理设置课程,注重实践能力培养。

食品专业的就业需求主要体现在实践能力方面,因此在课程设置中应注重实践技能的培养。

可以增加实验课程和实习环节,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理论知识,并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此外,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课程设置中加入创新实践课程或创新项目,让学生培养科研能力和创新意识。

最后,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

食品专业涉及到食品安全、卫生标准等重要内容,学生需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责任心。

因此,要在教育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

可以在课程设置中增加相关的伦理道德课程或专业道德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职业操守。

同时,还要注重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培养,食品行业通常需要多人协作完成工作,因此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非常重要。

综上所述,教育背景下的食品专业教学需要从教学方法、课程设置和专业素养培养三个方面入手。

通过改进教学方法,合理设置课程,注重实践能力培养,以及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适应现代食品行业的发展需求。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以兰州理工大学为例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以兰州理工大学为例

文章 编号 :1 6 7 1 — 9 6 4 6( 2 0 1 4 )0 2 b 一 0 0 8 1 — 0 3
食 品科 学与工程专业课程体 系改革 的研究与 实践
— —
以兰 州理 工 大 学为 例
轶 ,任 海伟 ,赵 萍
7 3 0 0 5 0 )

( 兰州理工大学 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 ,甘肃 兰州
第2 期 ( 总第 3 4 4 期) 2 0 1 4年 2月
农产品加工 ( 学刊) A c a d e mi c P e i r o d i c a l o f F a r m P r du o c t s P r o c e s s i n g
No . 2
F பைடு நூலகம் b.
食 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是一个集理 、工 、农等学 科 的相关知识为一体 ,边缘性 和综合应用性极强 的 交叉学科『 l l 。在我 国 ,其专业教 育始于 2 0 世纪 5 0 年 代 ,截止 2 0 1 0年 ,全 国已有 2 3 0 余所 高校开设 了该 专业圆 。因此 ,如何创建新 的人才培养模式 ,设置合 理 的专业课程体系 ,培养适应时代要求 的合格食品 科 学 工 程 技 术 人 才 已成 为 食 品科 学 与 工 程 专 业 教 学 中关注 的课 题 。 兰州 理 工 大学 食 品 科 学 与工 程 专 业 开 办 于 2 0 0 0 年 ,肩 负为地方发展培养应用型高级食 品人才的使 命 。在 长 期 的 教 学探 索 与 实践 中 ,以现 代 工 程 教 育 观 为指 导 思想 ,以培 养 高层 次 工程 技 术人 才 为 目标 , 在调研江南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 、天津科技大学等 院校培养体系的基础上 ,结合甘肃省区域经济发展 状况及学校 自身培养特色 ,对现有课 程体系进行深 入 的改革研 究与实践 。本文 以食品科学与工程课 程 体系改革方 面的一些经验和做法为例 ,展开对相关 问题 的研 究 和探讨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食品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若干思考
一、食品专业教学实践的作用
就食品专业而言,它在中国的发展一直比较稳定,其原因是中国的食品市场需求大,对这方面的专业人才需求非常大。

但是在培养食品专业人才的过程中必须让学生学以致用。

对于食品专业而言,教育实践一方面可以提升学生未来的从业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培养学生的素质,为他们以后的就业发展做好铺垫。

从教师的角度来看,实践环节的成功决定着教学效率,也就是说实验与技术上的综合学习能够提升理论知识的灌输,从而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

因此,实践教学的作用有助于学生成绩的提高与全能素质的培养,同时也为他们的未来就业做好了一定的充分准备。

二、食品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策略研究
1.将教学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
教师在教育过程当中,不应该把理论与实践分开。

很多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会习惯性地讲一大堆理论知识,然后过一段时间带领学生一起进行实践活动,这种方式会导致学生的理解不够深刻,因为食品专业所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它不仅仅包括一些食品工艺、生产环节、化学检测,同时也包含一些实用技术和机械化的知识,所以教学实践的环节是非常必要的。

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应当理论联系实际进行理论概述,接着再进行教育实践的内容,这样不仅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同样也能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在实际操作当中。

同时理论与实践的充分结合不是单方面的,而是两者的相统一,也就是说在每一条理论的背后,都要有实践来支撑。

食品专业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专业,它不仅仅涉及文科类的知识,同时也包含一定的理科知识,这恰恰是理论与操作的一种体现,巧妙地将两者结合,用实践来支撑理论才是教学的重点。

2.拓展一定的实训内容
食品专业教学实训,顾名思义就是根据我们学习的内容将其应用于食品检测和管理当中,从现实观察中去学习和理解,从操作当中寻找我们的实践结果和技术目的。

因此,实训内容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它可以在实验室或者教学模拟环境当中去实现。

我们有时候会因松懈而导致实践课程的落实缺乏力度,比如有些学生在一些实际的操作与演练当中不够认真,因此所带来的课程效果并不大。

食品检测与管理需要非常严谨的学习过程,因此,我们可以利用它的特性寻找一些食品公司,然后安排学生去实践所学内容。

在整个体系的拓展当中,将实践环节进行分类,其中包括实验、实训和实习这三个过程,然后再针对每个环节,不断去补充知识内容,采用半引导半拓展的模式去教学,让学生熟悉每一个实训环节,以此来达到我们的教学目的。

3.将教学体系从模式环节和内容上进行改革
从食品专业的角度来讲,想要真正地提升我们的课堂效率,就需要从整个教学体系抓起。

在教学体系的改革内容上,我认为要从三个方面入手:第一方面是教学环节体系的改革,也就是说根据一节课的内容,我们要充分地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结合在一起,充分地做到一涉及实践环节的理论知识,就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可操作的环境。

第二个方面是从教学内容上进行分类。

不仅要培养食品专业方面的技术人才,同样还要培养食品专业方面的管理与监督人才,所以授课的内容又要从技术和管理方面抓起,以此来达到真正的教育目的。

第三方面是在教育体系改革上,要从环节与内容上着手,将内容进行分类,将教学环节链接在一起,使学生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三、结语
总而言之,食品专业的教学改革不仅仅要体现在理论上,同时还要落实在真正的教学环节当中。

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找到食品专业教学当中存在的弊端,以合理的策略去解决,然后,从这些弊端中得出食品专业长远发展的方法,从而使知识真正应用到教学环节中。

参考文献:
[1]王忠合,王军,傅力.师范类院校食品科学与工程專业实践教学改革探索[J].山东工业技术,2016(21).
[2]许金慧.加强食品专业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径[J].亚太教育,2016(2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