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期心理健康

合集下载

中年女性的心理健康教育

中年女性的心理健康教育

中年女性的心理健康教育随着年龄的增长,中年女性的心理健康变得尤为重要。

在这个阶段,女性面临着各种挑战,如工作压力、家庭责任、身体变化以及生活转折点的出现。

因此,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至关重要的。

以下是一些关键的建议,可帮助中年女性维护良好的心理健康。

1. 理解并接受变化:中年是一个充满变化和转折的时期。

身体上的变化,如更年期带来的激素变化和身体症状,可能会对心理健康产生影响。

了解这些变化,并接受它们是正常的,是关键的第一步。

2. 寻求支持:无论是家庭、朋友还是专业人士,寻求支持是关键。

与他人建立稳固的支持网络,可以分享难以承受之重或解决问题时提供帮助和鼓励。

3. 管理压力:中年女性可能承受着工作、家庭和社交责任的重压。

学会管理压力是重要的技能。

尝试采取放松的活动,如瑜伽、冥想或户外散步,以减轻身心压力。

4. 培养兴趣爱好:追求个人兴趣爱好对于提升心理健康至关重要。

花些时间追求自己喜欢的活动,可以带来身心放松和满足感。

5. 健康生活方式: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和规律的运动有助于改善心理健康。

适度的锻炼和营养均衡的饮食可以提供身体和大脑所需的营养。

6. 睡眠质量:睡眠对于心理健康至关重要。

中年女性可能面临着失眠、更年期睡眠障碍等问题。

建立良好的睡眠习惯,如确保晚上休息时间、避免刺激性食物和饮料、创造安静的睡眠环境等,有助于提高睡眠质量。

7. 寻求专业帮助:如果中年女性感到长时间的情绪低落、焦虑或其他心理困扰,寻求专业帮助是明智的选择。

专业心理咨询师或心理医生可以提供指导和支持,帮助女性度过这个阶段的困境。

总之,中年女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必要的。

通过理解和接受变化、寻求支持、管理压力、培养兴趣爱好、保持健康生活方式、改善睡眠质量以及寻求专业帮助,中年女性可以维持良好的心理健康,并过上充实、积极的生活。

各个年龄阶段个体的心理健康

各个年龄阶段个体的心理健康

青年期的常见问题
(六)职业适应
当前的就业制度在使大学生拥有更多择业自主权的同时, 也面临着更多的就业竞争,承受更多的心理压力和负担。
青年期的常见问题
(七)社会适应
相对于学校来讲,社会是一个大熔炉,不再那么单纯与 轻松。初入社会青年人常常会遇到各种挫折和人际关系的矛 盾。
影响青年期发展的因素
(一)心理上的不成熟 (二)环境的变迁
(三)父母的教育态度和方式
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态度不同,对幼儿的心理发育将产生 不同的影响。
脾气暴躁、无理 胆小、怯懦 孤独
影响婴幼儿期发展的因素
(四)父母的素质
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教师,也是与子女相处时间最长、 最亲密的教师。父母的一言一行对幼儿的个性塑造、人格形 成、智力发展、价值观念形成等都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学习心理疲劳表现为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思维迟钝,情 绪躁动,精神萎靡不振,学习效率下降,错误增多,出现失 眠等。 造成学生心理疲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学习活动中不 注意用眼卫生;学习内容单调,学习时间过长,缺乏劳逸结 合;学习的内容难度较大,学习过于紧张,使大脑神经持续 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对学习缺乏兴趣、厌烦、畏难;或是受 到其他因素的干扰,如家庭经济问题、思想问题等。
一般认为青年期是指十七八岁到35岁这一时期。也成为 成年初期。青年期是介于青少年和中年期之间的阶段,是人 生命历程中最宝贵的黄金时期。
青年期的常见问题
(一)学业压力
在这个时期,学业是他们的主要任务 升学和就业的压力 有些家长“望子成龙”心切 有些家长则对子女失去信心,放任不管
青年期的常见问题
(二)学习心理疲劳
中年期常见的心理问题
(一)心理压力过重
社会责任和工作任务较重 对事业成就的追求 家庭中还须赡养父母、抚育子女 但由于种种主客观的因素,经常遇到困难、失败与挫折

心理医生全书_第九章 中年人的心理问题与健康

心理医生全书_第九章 中年人的心理问题与健康

何谓中年期?就是人生已走过了青年,却未到老年的这段时期。

中年时期在人生的长河里可是一段漫长的岁月。

一般,人们将四十岁左右称为人生中年期,也就是说,“人生中年”要经历一个相当长旅途,也是人生最关键的“知天命”之年,如果走得好,人生就有价值,有意义。

处于中年这个黄金阶段的人们绝大部分都组建了家庭,事业也达到了顶峰,也可说是人生的最得意时期。

但是,中年也是一个极易引发各种心理疾病的非常特殊的年龄段,因为,中年人往往身心负担沉重,生理功能随着岁月的流逝而逐渐衰退,社会、家庭、单位中多重角色的负担,超负荷的工作,过重的家庭负担以及所经受的众多社会心理刺激;过高期待与有限精力的矛盾;心理压力的应激一旦失于调控,就会出现亚健康的状态,埋下心身疾病的隐患。

从心理学的角度讲,中年人遍尝人间的喜怒哀乐,生活态度比较稳定,但随之而来的倾向是封闭自己,局限于小家庭的束缚和自以为是的孤独。

因此,中年期是心理矛盾和身体、精神疾患易于发生的时期,尤其是中年知识分子。

所以,中年人一定要提高自我保健意识,以防患于未然。

1、中年的生理特征及心态趋势随着年龄的增长,体质由盛趋衰,生理机能日益下降,精力逐渐减退,许多疾病也会随之而来。

有关心理学的报道:年龄对身心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有重要影响,医学界称中年为“危险期”年龄阶段,疾病发病率较高,因此,中年人对自己的身心健康一定要高度重视。

中年期的生理特征具体地说法,中年期应该是从35岁到55这个最成熟的阶段。

到了这个时期,人生的一切已达到全面成熟,一方面是身体机能的健全与完善,保持着机体的健康状态;另一方面是机体与环境的适应良好,在集体中能出色完成任务。

因此,中年人大都体魄健全、精力充沛、知识渊博、经验丰富,是社会的中流砥柱。

但是,随着生产力的飞速发展,给中年人的工作承受力、人际关系也带来了巨大负荷。

他在拼命工作的同时还要肩负起赡养父母,培养教育子女等诸多事务。

中年人虽说心理能力在继续发展和成熟,但同时伴有生理功能的逐渐衰减,主要表现为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各种内分泌腺的功能减退,其他系统如肌肉、骨骼、肾脏功能下降,特别是免疫系统能力的降低,给中年人的健康带来了更多的潜在威胁。

中老年心里健康

中老年心里健康

心理健康
二、健康与心理健康 (一)健康的概念 3.1990年WHO定义:“健康是指,一个人在身体健康、 心理健康、社会适应健康和道德健康四个方面皆健 全”。
生理 社会
心理
道德
心理健康
二.健康与心理健康 (二)心理健康的概念 心理健康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 mental health) , 也称心理卫生(mental hygiene) 。意指一种良好的心理 或精神状态。
放松就胃口好
诸葛亮是一个废寝忘 食的工作狂,这更加 重了肠胃功能的负担 ,到最后一次伐魏时 ,诸葛亮的饭量严重 下降,而这一信息正 好被他的死对头司马 懿知道了,司马懿说 :“孔明食少事烦, 岂能久乎?”
一般来说,当一个人 处于高度紧张时,胃 口下降,这样内耗大 而且得不到营养补充 ,人体透支,生命难 以持久。
昌平区中西医结合医院 高柳成
2014-9
心理健康
一、人的发展与生命周期
人 的 发 展
种系发展 :指人类种族在地球生物种系发
生中的有关过程。
个体发展:个体从生到死的过程 。
生命周期(life cycle)
.
个体发展
种族演化
生物进化心理健康源自二、健康与心理健康(一)健康的概念 1.传统医学和世俗观念: “健康就是无病、无伤、 无残”。 2.1948年,WHO的定义: “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 病和身体的虚弱现象,而是一种在身体上、心理上 和社会上的完满状态”。
阳光是不需要付费的“保健品”
万物生长靠太阳。阳光是简单可行、不需 要付费的“保健品”。生长在北极圈的爱 斯基摩妇女在黑夜漫长、缺乏阳光的冬季 ,没有月经,也不受孕。赤道附件的青少 年,性成熟要比北半球早。响尾蛇要产蛋 ,必需有阳光照射。好多人看过样板戏《 白毛女》,女主角因终年在山洞,尽管很 年轻,头发全白了。

中年期心理健康

中年期心理健康

中年期心理健康中年期心理健康中年期心理健康是护理心理学的内容,医学|教育网整理相关知识如下:中年期的年龄划分不甚一样,现在一般指30岁或35岁到55岁或60岁这一年龄阶段。

中年人心理素质较为稳定,知识和经验丰富、意识坚定、自我意识明确,是人生中最易获得成功的时期。

可由于中年人是生活和职业的主角,肩负着家庭和社会的重任,心理压力过重,加上中年期人际关系错综复杂、家庭矛盾容易产生、生理功能开始衰退,患各种疾病的可能性也随之增加,使得中年人的心身健康又面临着严重的危险。

因此,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消除心理压力中年人是社会的栋梁、家庭的顶梁柱,长期承受高强度的精神紧张与心理压力,对此,中年人应正确认识自己的生理特点,正确认识体力和智力之间的关系,量力而行、淡泊名利,学会放松、扬长避短、丰富业余生活,加强体育锻炼,消除心理压力,保持健康情绪。

2.协调人际关系中年时期人际关系复杂,各种矛盾比较激烈。

因此,中年人要处理好上下级、同事之间的关系,处理好家庭、朋友之间的关系,以积极、豁达的态度对待社会地位的变迁、人际关系的改变,相互谅解、减少摩擦,以诚相待、广交朋友,在复杂多变的人际关系中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正确地面对现实、应对挑战。

3.提高个人素养中年人心理负荷过重,若调适不当,易出现一些身心障碍甚至身心疾病,因此,应加强自我心理素质的培养,以豁达大度的胸怀保持心理平衡,发展业余爱好,丰富精神生活,陶冶情操。

4.注意更年期保健更年期是中年进入老年的过渡期,女性一般在45岁~55岁,男性较晚,一般为55岁~60岁。

更年期是人生从生理功能旺盛走向衰退的时期,生理心理会发生巨大变化,部分人特别是女性会出现更年期综合征。

因此,处于更年期的人,应正确认识自己的身心变化,保持情绪愉快,提高自我调节及控制能力,养成有规律的生活习惯,适当参加有意义的活动,坚持体育锻炼,增强自身抵抗能力,寻求家庭的关心和社会的支持,共同度过这一多事之秋。

中年人的心理健康问题PPT课件

中年人的心理健康问题PPT课件
1 45 46 49 51 52 55 56 63 65
生活事件 财产损失 好友去世 法律纠纷 夫妻严重争执 搬家 工作显著增加 退休 工作更动 家庭成员纠纷 与上级冲突 同事纠纷 暂去外地
标准分
36 34 34 32 31 30 26 26 25 24 18
11
16
17
3.意志活动减退:
• 行为缓慢 • 活力减退,精力丧失 • 生活被动,懒散 • 不想做事 • “抑郁性木僵”(少或)不语、不动、不食 • 消极观念或行为
18
4.躯体症状:
• 睡眠障碍:失眠、入睡困难、早醒、睡眠过多 • 乏力 • 躯体不适 • 食欲减退、恶心、呕吐,便秘 • 体重下降 • 少数食欲增体重增加 • 性欲减退 • 月经延长或闭经
4
2 记忆随年龄增长而减退
从50岁开始短时记忆有明显减退,70 岁以后 ,长时减退明显,再认
能力减退。
5
回忆能力明显减退 70岁是老年人记忆减退的关键点
(4)记忆衰退的延缓和弥补
① 抓紧时机,加强记忆锻炼,抓紧运用默读、 组织等方式重复记忆
② 主动利用记忆方法,提高记忆效果 ③ 提示性的备忘录,生活有序
警觉阶段
应激反应
抵抗阶段
衰竭阶段
塞利(Selye)的全身适应综合征的3个阶段
12
四,中年人的20个心理问题
(一)、与躯体有关的:
1、失眠
2、焦虑
3、抑郁
4、激惹
5、多疑
6、自尊心过强
7、记忆下降 8、失落
9、兩性问题 10、健康问题
13
(二)、与社会文化有关的:
1、与家人(配偶、子女)相处
2、兴趣培养问题 3、经济问题
标准分 110 102 96 65 62 60 50 48 48

中年期心理健康心理辅导

中年期心理健康心理辅导

身心健康
4
三、创造力的发展 自然科学和数学领域在青年期达到最高峰 人文领域则在中年或老年期出现
身心健康
5
表:诺贝尔奖金奖获得者的年龄统计
奖项
物理奖
人 数
(111人) %
化学奖
人 数
(91人) %
医学奖
人 数
(103人) %
总计
人 数
(305人) %
25岁 以下
9 8.1 3 3.2 3 2.9 15 4.9
14
四、人际关系的变化
1、与同事和领导的关系
竞争与合作并存
2、与父母的关系
中年男性与岳父母和父母关系融洽,婆媳关系, 较难处理
3、与子女的关系
失落感—孩子到了青春期或青年期。
4、与朋友关系
数量少,感情深
身心健康
15
第五单元 中年期的心理卫生
一、劳逸结合,避免心理疲劳 关系复杂,容易心理疲劳,甚至导致疾病 二、培养豁达的人生观,战胜中年危机 1、认识挫折的普遍性 2、淡泊名利 3、不计较小事 三、正确处理家庭和工作的事情
重点内容: 1.中年期的年龄特征 2.记忆力的发展变化 3.创造力的发展 4.自我意识与人格的变化 5.中年期的职业发展
身心健康
1
第一单元 中年期的生理变化
一、身体变化 外形,内脏器官 二、更年期 更年期:个体由中年向老年过渡过程中生理变
化和心理变化明显改变的时期。50岁左右。
身心健康
2
女性更年期:妇女的性腺功能开始衰退到完 全消失的时期,即绝经前后的一段时期。
身心健康
16
50岁 以上
4 3.6 10 11 14 13.7 28 9.2
身心健康

老年人心理健康--

老年人心理健康--
抑郁量表 焦虑量表 SCL-90
老年人心理健康的标准
智力正常 情绪愉快而稳定 人际关系和谐 适应环境 心理行为符合年龄和角色特征 人格完整
维护与增进老年人的心理健康
促进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基本原则
保持人与环境和谐一致的原则 适应与改造相结合的原则 身心统一的原则 自知与自爱相结合的原则 个体与群体相结合的原则
完蛋了!我一个都想不起 来了……
爷爷因为想不起来要买什么东西,只好垂头丧 气的回家了……
妈妈~~我对不起你!到了超市以后 ,想不起来要买什么东西~~我很努 力想,但就是想不起来。
爸爸~您别激动!没有关系, 等等叫姊姊帮忙买就好了。
老年人的记忆特点
1、老年人随年龄的增大而记忆力减退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研究表明,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记忆发展变化趋势是:
维护与增进老年人的心理健康
增进心理健康的途径
实现医学模式的转变
推动医疗部门观念与职能的转变,实现全方位的医疗保健。
广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深入开展心理卫生的健康教育,提高全民族的健康水平。
维护与增进老年人心理健康的方法
帮助老年人迅速适应离退休后的生活
明确生活意义,树立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新观念 丰富生活
老年人心理健康
概念
老年人,按照国际规定,65周岁以上的人确定为老年;在中国,60 周岁以上的公民为老年人。
老年人的年龄划分: 65-74为年青老年人; 75-89岁为中年老年人; 90岁以上为长寿老年人。
概念
心理健康的基本含义是指心理的各个方面及活动过程处于一种良好
或正常的状态。心理健康的理想状态是保持性格完美、智力正常、认知
充分发挥社会支持系统的作用,为老年人提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女性更年期:妇女的性腺功能开始衰退到完
全消失的时期,即绝经前后的一段时期。 男性更年期:性器官开始变化,性官能从旺盛 到衰减的时期.
第二单元 中年期的认知发展
一、感知觉变化 感知觉最早衰退,如视敏度,听觉阈限中年后期随年 龄增加程递减的趋势. 二、记忆的发展变化 材料不熟悉、间隔时间长、干扰都回忆那种影响效果。 对记忆的侧重点转移,不关注表面细节,注重实用。 例如复述故事会加入很多解释。
第五单元 中年期的心理卫生
一、劳逸结合,避免心理疲劳 关系复杂,容易心理疲劳,甚至导致疾病 二、培养豁达的人生观,战胜中年危机 1、认识挫折的普遍性 2、淡泊名利 3、不计较小事 三、正确处理家庭和工作的事情
不稳定(青年)
外倾(青年)
性格与职业
外向型
擅长以人为对象进行活动的工作,更适 合与他人共同协作的工作。 比如:企业家、政治家、教师等
内向型
擅长以物(书类、器械类、动植物、自 然等)为对象的职业。 比如:研究员、技师、会计等
中间型
擅长从事一些协调和执行工作。 比如:医生、咨询顾问、办公室行政
性格的类型论
拘谨呆板
容易激动
2、性别角色日趋整合 男女同化—”完美人格“(男性女性化,女性男性 化) 3、心理防御机制日趋成熟 多采用积极的防御机制 4、为人处事日趋圆通
三、职业的发展 埃里克森认为此阶段要获得繁衍感,避免停滞 感。 职业发展表现: 1、中年期工作满意度达到最佳状态 2、工作绩效最好
四、人际关系的变化 1、与同事和领导的关系 竞争与合作并存 2、与父母的关系 中年男性与岳父母和父母关系融洽,婆媳关系, 较难处理 3、与子女的关系 失落感—孩子到了青春期或青年期。 4、与朋友关系 数量少,感情深
容易受环境中其他事物的影响
场独立性
独立性强,不易受暗示
* 身体顺应测验 * 棒框测验 * 镶嵌图形测验
introverted intuitive
性格与身心健康
强迫性神经症 精神 刺激 因素 特殊 性格 特征 谨小慎微 求全求美 墨守陈规 优柔寡断 癔症 情绪多变 富于幻想 自我中心 易受暗示
敏感多疑
100
作出第一项重大发明的人数
做出重大发明的项数
第三单元 中年期的社会性发展
一、自我意识的发展 各方面已经稳定,对自己的看法更加积极。 二、人格的变化(多选题) 1、内省日趋明显 2.男性更男性化.女性更女性化. 3.心理防御机制运用的越来越少 4.为人处事日趋圆通
荣格的观点:
内倾(老年)
(老年)稳定
extroverted thinking introverted thinking extroverted feeling introverted feeling extroverted sensation introverted sensation extroverted intuitive
场依存性
心理学 类型论
荣格的类型论 •内倾思维型(The type ) •外倾情感型(The type ) •内倾情感型(The type ) •外倾感觉型(The type ) •内倾感觉型(The type ) •外倾直觉型(The type ) •内倾直觉型(The type )
三、创造力的发展 自然科学和数学领域在青年期达到最高峰 人文领域则在中年或老年期出现
表:诺贝尔奖金奖获得者的年龄统计
奖项 物理奖 (111人) 化学奖 (91人) 医学奖 (103人) 总计 (305人) 人 数 % 人 数 % 人 数 % 人 数 % 25岁 以下 9 8.1 3 3.2 3 2.9 15 4.9 26~30 岁 18 16.2 10 10.9 6 5.8 34 11.1 31~35 岁 33 29.81 19 20.8 18 17.5 70 23 36~40 岁 14 12.6 20 22.1 34 33 68 22.3 41~45 岁 22 19.8 16 17.6 15 14.6 53 17.4 46~50 岁 11 9.9 13 14.3 13 12.6 37 12.1 50岁 以上 4 3.6 10 11 14 13.7 28 9.2
科技人才成功的曲线图
人/项
350 328 300 294 278 250 235 218 200 201 166 150 119 110 117 83 63 50 21 0 16-20 21-25 26-30 31-35 36-40 41-45 46-50 51-55 56-60 61-65 42 44 36 255 248 333
中年期的心理发展
中年期又称成年期是人生历程中的中间 阶段,指35-65岁之间.中年期是生理的成 熟期,又是从青年期向老年期的过渡时期.
重点内容: 1.中年期的年龄特征 2.记忆力的发展变化 3.创造力的发展 4.自我意识与人格的变化 5.中年期的职业发展
第一单元 中年期的生理变化
一、身体变化 外形,内脏器官 二、更年期 更年期:个体由中年向老年过渡过程中生理变 化和心理变化明显改变的时期。50岁左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