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骨折手术患者手术室护理方式研究
脊柱骨折手术患者的手术室护理知识

脊柱骨折手术患者的手术室护理知识脊柱骨折是指直接或者间接因为外力所导致骨骼发生骨折的一种外伤,大多数人主要是因为重大交通事故或者高空坠落等等一系列原因导致的,对于脊柱骨折患者的生活起居各个方面都有着非常巨大的影响。
一、脊柱骨折的患者的致病原因是什么?1、间接暴力大多表现从高处坠落之后头部、肩部、臀部或者脚部着地,由于地面或者其他物体对身体的阻碍,使用暴力所导致的骨折。
2、直接暴力大多表现直接撞伤、爆炸伤等所导致的脊柱骨折。
3、不良的生活习惯由于长期的缺乏锻炼、宅家闭门不出、不晒太阳、吸烟喝酒等不良的生活习惯可能会导致钙元素的流失、导致身体中钙的吸收出现障碍,造成骨质疏松。
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的各个机能也会逐渐的衰退,对钙元素的吸收也会逐渐的降低,也会出现骨质疏松的现象。
二、脊柱骨折具有哪些症状?有没有并发症?脊柱骨折的主要症状有身体会感受到局部的疼痛,活动会受到限制,肚子痛、肚子胀气,脊柱出现畸形也会引起许多并发症的发生。
1、局部疼痛:颈椎骨折的患者可伴有头部和颈部疼痛,活动不了。
胸腰椎受伤后因为腰部背部的肌肉造成痉挛,局部会有疼痛感使患者无法正常站立,或者会是在站立的时候感觉腰部背部没有力气,疼痛感更加加剧。
2、活动受限:颈椎骨折病人一般会出现屈伸或者回旋运动的受限,比如抬头、低头、转头等动作会受到限制或者动作会比较坚硬。
如果伤到骨髓的话可能会导致全身瘫痪,比如四肢、身体躯干出现运动和感觉的障碍,大小便失禁等等一系列的表现。
胸腰椎骨折的病人会有不能站立、不能翻身、转身、弯腰等行为动作受到限制等等,如果伤及脊髓的时候可能会导致双腿无力、麻木,严重的话可能还会导致截肢。
3、脊柱骨折会刺激腹腔的神经,会使肠道的蠕动减慢,经常出现腹痛、腹胀、肠胃蠕动有所减慢的症状。
也会因为脊柱骨折受到压缩,可能会慢慢变矮,出现驼背等症状。
4、脊柱骨折常常会引起脊髓损伤、腰椎骨折等等损伤,这些损伤可导致病人四肢瘫软和大小便功能有所障碍等。
脊柱骨折手术患者的手术室护理对策分析 马虹英

脊柱骨折手术患者的手术室护理对策分析马虹英摘要:目的分析并研究脊柱骨折患者手术室的护理对策。
方法选择我院在2014年3月到2016年5月收治的78例脊柱骨折患者作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随机化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
为对照组患者配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配合手术室整体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
结果对两组患者的疼痛和心理治疗进行比较,观察组患者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P<0.05,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临床对脊柱骨折手术患者配合整体性的手术室护理能够保证患者更好的恢复,可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缓解患者的心理治疗,减少患者心理应激对患者产生的不良反应,具有推广使用的价值。
关键词:脊柱骨折;手术室护理;护理效果现如今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使得人门发生脊柱骨折的概率更高。
脊柱骨折在临床上是一种创伤性的骨折,患者的伤情较为严重,那么容易导致患者终生残疾或者是失去生命[1]。
这种病情较为复杂,在临床的治疗过程中一般为患者选择手术治疗,这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式,但在治疗过程中必须为患者配合有价值的护理,常规的护理干预措施无法取得良好的护理效果,因此做好对患者的手术室护理工作是十分重要的。
本研究据此主要分析脊柱骨折手术患者的手术室护理对策,结果取得较为满意的成效,现将主要研究情况作出如下汇报。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院在2014年3月到2016年5月收治的脊柱骨折患者当中选择78例患者进行本次研究,所有患者均对本研究知情,且同意参加本研究,并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
本研究通过了我院伦理委员会的认可,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方法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39例。
其中观察组患者男性18例,女性21例,患者的年龄为17~64岁,平均年龄为(45.2±11.1)岁;对照组中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20例,患者的年龄为18~65岁,平均年龄为(44.2±12.2)岁。
本研究所有患者经过临床检验和诊断,确诊为脊柱骨折患者,分组以后对所有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手术室护理在脊柱骨折手术患者中的作用

脊柱骨折是骨科常见的临床疾病,手术治疗是最有效的治疗手段。
但是术后患者常因疼痛、肢体麻木等影响正常活动,且并发症发生率高,严重者甚至可能截瘫。
因此,手术室护理对脊柱骨折手术患者的康复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术前准备与评估在脊柱骨折手术中,手术室护理的术前准备与评估环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手术室护士需要详细了解患者的医疗史,包括过去是否有过手术、是否有药物过敏等,以排除术中可能遇到的不良反应。
护士也需对其进行体格检查,例如量血压、测体温和心率,以确定患者的身体状况是否适宜接受手术。
这些数据会直接影响到麻醉剂的选择和用量,以及可能用到的其他手术药物。
术前准备工作不仅能够为医生提供全面的患者信息,还能预先识别出可能影响手术的风险因素,使医生能提前作出相应的调整或准备。
其次,护士还需要准备手术所需的所有器械和设备,确保它们完好和无菌,避免术中因器械问题导致并发症。
最后,在患者进入手术室之前,护士会再次确认患者身份以及手术部位和手术类型,避免医疗差错。
术前准备与评估不仅确保了手术能够顺利进行,还通过多方面的评估和准备,极大地降低了手术风险,保证患者安全。
术中监测与支持手术室护士负责全程密切监控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但不限于心率、血压和血氧饱和度。
这种实时监测能够及时发现患者体征的不正常波动,比如出现低血压或心律不齐时,护士可以立即通知手术医生,根据医嘱调整药物或采取其他必要措施,维持患者体征的稳定。
手术室护士还要负责协助医生进行手术操作,包括及时递交手术器械、管理手术切口处的血液流失,甚至在需要时进行急救措施,如心肺复苏。
这种即时的支持和协助不仅能提高手术效率,减少医生的工作压力,还能在关键时刻挽救患者生命。
此外,护士还需密切注意手术过程中的无菌技术执行情况,确保所有的手术器械和操作都严格遵循无菌原则,以最大程度减少感染的风险。
术中监测与支持环节的手术室护理不仅保证了手术流程的顺畅,也大大提升了手术成功率。
脊柱骨折手术患者的手术室护理对策讨论

脊柱骨折手术患者的手术室护理对策讨论发布时间:2022-12-22T03:10:01.799Z 来源:《医师在线》2022年25期作者:姜文刘挺通讯作者[导读] 目的:探讨针对脊柱骨折患者采取手术室护理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2020年10月到2022年5月我院收治的60例脊柱骨折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n=30,手术中实施常规护理)与研究组(n=30,手术中实施细节化手术室护理),对比负性情绪评分、并发症发生率。
姜文刘挺通讯作者泰兴市人民医院手术室江苏泰兴 225400【摘要】目的:探讨针对脊柱骨折患者采取手术室护理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2020年10月到2022年5月我院收治的60例脊柱骨折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n=30,手术中实施常规护理)与研究组(n=30,手术中实施细节化手术室护理),对比负性情绪评分、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护理前,两组SAS、SDS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研究组SAS、SDS评分分别(37.66±3.43)分、(37.82±5.12)分,低于对照组的(45.72±4.02)分、(46.93±5.33)分,P<0.05。
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3.33%,低于对照组的23.34%,P<0.05。
结论:在在脊柱骨折患者的手术期间为其提供手术室护理可提高手术效率,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建议推广并应用。
关键词:脊柱骨折;手术室护理;负性情绪;并发症脊柱骨折是临床常见的骨折类型之一,如果治疗不及时或者治疗不当,会导致患者发生慢性腰痛的后遗症,增加并发症发生的几率,具有很高的致残率与致死率 [1]。
临床治疗该疾病主要通过手术的方式,因手术是一种创伤性操作,患者对手术存在恐惧感,加上术后需要卧床休养,长时间卧床不仅会增加压疮或者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的发生,还可能延长治疗时间,给患者带来较大的痛苦,为了加快患者骨折康复进程并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有必要在手术期间施以有效的护理干预[2]。
脊柱骨折手术患者的手术室护理方法

脊柱骨折手术患者的手术室护理方法骨科在全国各级医疗机构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从医学领域的角度来看,骨科主要致力于研究人体骨骼肌肉系统的解剖、生理和病理特征,通过药物治疗、手术以及物理方法等手段保障患者骨骼肌肉系统的正常解剖状态和生理职能。
在临床实践中,脊柱骨科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疾病类型,涵盖了人体胸椎、腰椎、颈椎等脊柱部位骨折。
其中胸腰段骨折是最为常见的类型。
通常情况下,脊柱骨折会导致患者出现剧烈的身体疼痛,并且对身体活动能力造成显著影响。
部分患者还可能因合并存在脊髓损伤而出现感觉障碍、运动障碍以及括约肌功能异常等问题,这也会导致截瘫和大小便失禁等不良后果。
现代医学的研究表明,直接或间接的暴力,如交通事故和高空坠落等,是导致脊柱骨折的主要原因。
此外,骨质疏松和脊柱肿瘤也会增加脊柱骨折的风险。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与私家车数量的不断增长,以及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上述因素都导致了脊柱骨折发生率的提高。
特别是在现代社会中,人们生活节奏快、竞争压力大、工作强度大,在一些行业中还需要进行重体力劳动。
这些情况使得人们更容易遭受到各种意外伤害。
同时,在医学技术不断进步、诊治手段日渐完善的今天,虽然脊柱骨折已经不再是绝对致残或死亡的疾病,但其给患者带来的身体与心理损失仍然是非常严重的。
为了预防脊柱骨折发生,我们应该加强安全意识教育,并尽可能减少危险活动的发生。
如果不幸遭受了脊柱骨折的患者,及时就医和正确治疗也是至关重要的。
除此之外,合理饮食、适量运动、保持良好的心态与积极面对生活等习惯都有助于预防脊柱骨折的发生,让我们共同呵护自己健康。
在医学领域中,手术已被证明是治疗脊柱骨折的一种有效方法。
虽然手术能够帮助患者恢复健康,但由于手术后需要较长时间进行康复恢复,因此如何提供良好的手术室护理对于脊柱骨折患者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一、体位在脊柱骨折手术患者的手术室护理中,术后护理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其中,体位是一个需要特别注意的方面。
脊柱骨折手术患者的手术室护理对策分析

2014.10护理经验203脊柱骨折多是在间接外力或直接外力作用下而引发的,疾病严重者可能致残,严重者危及患者生命健康。
为了保证手术顺利进行,本次研究中,给予脊柱骨折手术患者实施手术室护理,分析治疗效果,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给予我院从2013年2月到2014年3月收治的150例脊柱骨折患者,男80例,女70例,年龄为21-65岁,平均年龄为(43±1.1)岁。
所选取的患者均经CT 检查确诊:下胸段脊椎骨折30例,腰椎骨折120例。
均给予患者实施脊柱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
1.2 护理1.2.1 术前访视巡回医护人员在患者术前1d ,深入病房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明确患者的T 、P 、R 、bp 、ecg 以及血气血尿常规等情况,确定脊柱骨折部位,查看是否有截瘫、压疮发生,评估术中可能需要的内固定器材,准备手术用品以及抢救药品,所有的手术物品均需接受灭菌消毒。
明确麻醉前用药以及备血情况,并提醒手术医生准备充足的血液制品。
因患者多合并焦虑、恐惧、进展以及烦躁不安心理,因此,医护人员有必要针对性对患者实施心理辅导以及精神安慰,做好与患者的沟通交流。
1.2.2 术中巡回护理人员将患者送入到手术室后,应密切配合医护人员以及术者,准备术中所需的物品。
同时注意观察患者生命体征,以及全麻诱导以及气管插管期间患者生命体征变化,之后改换平卧体位为俯卧体位,并引导患者进行翻身反射练习。
术中以及全麻苏醒期,改为平卧体位,并注意对患者的血氧饱和度、心电图、瞳孔、意识以及呼吸频率、节律变化进行观察,查看患者是否合并心律失常。
脊柱骨折手术患者的手术室护理对策分析严守菊保康县人民医院 湖北省保康县 441600【摘 要】目的:分析研究脊柱骨折手术患者的手术室护理对策。
方法:给予我院收治的150例脊柱骨折患者实施手术室护理,分析护理实施效果。
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3.3%,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20.5%,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
脊柱骨折手术病人的手术室护理分析及研究

龙源期刊网
脊柱骨折手术病人的手术室护理分析及研究作者:胡宝君
来源:《健康必读(上旬刊)》2019年第12期
【摘 ;要】目的:分析脊柱骨折手术病人的手术室护理效果。
方法:选取从2018年5月-2019年5月收治于我院的110例脊柱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案分成常规护理的对照组(n=55),与常规护理联合手术室护理干预的观察组(n=55),比较两组患者手术之后并发症产生情况与患者对护理满意情况。
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之后并发症的产生率为14.5%,相比于对照组,明显小于对照组患者手术之后并发症的产生率38.2%,P
【关键词】脊柱骨折手术室护理有效方式
【中图分类号】R473 ; ; ;【文献标识码】A ; ; 【文章编号】1672-3783(2019)12-0238-02
脊柱骨折是骨科骨折一种常见病症,往往因为外力因素所致,包括高空坠落以及交通撞伤等,病势比较危急,且病情相对繁杂,患者表现出畸形与局部疼痛等特征[1],降低患者日常
工作与生活质量。
针对脊柱骨折,临床治疗以手术方式为主,尤其是内固定手术,而手术室护理的方式成为医学研究者重点思考的话题,基于此,选取从2018年5月-2019年5月收治于我院的110例脊柱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开展相关临床研究,现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選取从2018年5月-2019年5月收治于我院的110例脊柱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都经过CT检查诊断,根据护理方案分成常规护理的对照组(n=55),与常规护理联合手术。
优质护理模式在脊柱骨折内固术中的应用研究

优质护理模式在脊柱骨折内固术中的应用研究摘要:目的:探究优质护理模式在脊柱骨折内固术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从2018年6月-2019年12月收治的80例脊柱骨折内固术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护理措施差异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n=40)与观察组(n=40),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模式,观察两组护理疗效。
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伤口感染、脑脊液漏、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总满意度(92.50%)明显高于对照组(70.00%),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脊柱骨折内固术患者给予优质护理干预,可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优质护理模式;脊柱骨折内固术;应用脊柱骨折是一种严重的骨折类型,伴有骨折损伤,预后差,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较大威胁。
目前,对脊柱骨折疾病的治疗主要以内固定手术为主,是患者康复的关键手段。
为了减少并发症,提高预后质量,需采用有效的护理干预作为辅助治疗[1-2]。
优质护理是以患者为中心提出的一种新型护理模式,可改善患者预后,提高生活质量。
本文深入探究优质护理模式在脊柱骨折内固术中的应用效果。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选取我院从2018年6月-2019年12月收治的80例脊柱骨折内固术患者为研究对象。
对照组男26例,女14例;年龄23-72岁,平均(47.5±6.21)岁。
观察组男18例,女22例;年龄21-71岁,平均(56.20±5.13)岁。
两组患者基础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
?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干预:①术前心理护理:由于脊柱骨折会使患者丧失驱干负重功能,并伴有脊髓神经损伤,患者极易产生紧张、焦虑情绪。
为此,护理人员应与患者沟通手术前准备事项,同时进行心理疏导,耐心倾听患者内心,建立讲好护患关系,使患者明白不良情绪对疾病的危害,同时指导患者实施心理疏导方法,如听轻音乐、深呼吸以及倾诉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范文最新推荐------------------------------------------------------ 脊柱骨折手术患者手术室护理方式研究
脊柱骨折属于骨科常见的一种骨折类型,约占全部骨折的5%~6%,多由外力所致,如高空坠落、重物砸伤或交通撞伤等,一般病势危急、病情复杂,患者临床主要表现为局部剧痛、畸形、马尾损伤等,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和心理健康[1-2]。
针对脊柱骨折,目前临床仍以手术治疗为主,其中内固定手术为最主要的方式之一[3]。
手术的质量直接影响患者的术后康复,所以如何实施手术室护理干预也成为医学工作者研究的重大课题。
笔者对我院164例患者进行了研究,具体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9月-2016年3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164例脊柱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CT检查确诊。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82例。
对照组男性43例,女性39例,年龄28~65岁,平均(42.3±2.5)岁。
胸段脊柱骨折30例,腰椎骨折38例,颈椎14例。
病因:交通意外39例,高空坠落24例,重物砸伤15例,其
1 / 6
他4例。
干预组男性42例,女性40例,年龄26~67岁,平均(42.5±2.4)岁。
胸段脊柱骨折31例,腰椎骨折36例,颈椎15例。
病因:交通意外40例,高空坠落22例,重物砸伤17例,其他3例。
对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如安排检查、发放药物、输液等。
干预组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手术室护理干预方案,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1.2.1术前护理协助患者及家属做好各项术前检查,如备皮、备血、血常规检查、静脉滴注抗生素、灌肠等,对手术区域清洁、消毒,并做好无菌包扎;做好患者的心理疏导工作,多与患者交谈,且保持语气亲切和蔼、举止大方得体,向患者讲述医师的丰富临床经验和治疗成就,疏导患者的恐惧、紧张心理,从而主动与护理、手术治疗工作相配合;采用宣传册、宣传栏、黑板报、观看录像等方式进行健康教育,让患者对病情、手术治疗的必要性和注意事项有初步的了解,看到痊愈出院的希望,保持积极、轻松的心情,配合各项工作,争取早日出院。
1.2.2术中护理密切关注患者在全麻诱导、全麻苏醒和术中的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包括呼吸频率、心率、心电图、血氧饱和度等,
---------------------------------------------------------------范文最新推荐------------------------------------------------------ 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告知主治医师并进行处理;术中患者出血量较大,应监测患者中心静脉压变化,必要时输血、输液以补充血容量;患者手术过程中一般取俯卧位,需要翻身时应直线翻身,以免扭转颈椎、损伤脊髓、颈椎等;全面检查电刀负极板在患者身上的接触部位,以免电击烧伤。
1.2.3术后护理术后仍应定期监测并记录患者呼吸、心电、血压、脉搏、意识等变化情况,若患者出现头晕、恶心、出冷汗等症状应及时告知主治医师;术后应妥善固定引流管,确保通畅,不可以出现扭曲、压折现象,观察并记录引流液颜色、量、性质,据此进行患者预后评估,并制订针对性的术后护理方案。
1.2.4出院指导指导患者进行术后康复训练,如肌肉按摩、活动关节等,注意循序渐进,根据患者的恢复程度酌情增加训练范围和强度,要求患者能独自进行整个锻炼流程。
叮嘱患者出院后仍要坚持日常锻炼,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从而提高机体免疫力;叮嘱患者日常生活中注意安全,远离安全隐患;告诉患者定期到医院复诊,检查恢复情况以及有无术后并发症、后遗症等。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
总满意度=(非
3 / 6
常满意+满意)/例数×100%。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9.0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术后并发症比较对照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8.05%明显高于干预组的1
3.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4,P0.05),见表1。
2.2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对照组总满意度为85.37%低于干预组的96.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4,P0.05),见表2。
3讨论
脊柱是人体的重要组织结构,包括颈椎、胸椎、腰椎、骶椎和尾椎5个部分,当脊柱受到直接或间接外力时可引起节段骨折,给患者带来巨大痛苦。
脊椎骨折一般病情危重,只有患者各项生命指数稳定后方可进行手术,故临床治疗时,一般先对合并症如颅脑和内脏损伤、开放性骨折等进行处理,再行手术[4]。
目前仍以内固定手术为主。
脊柱骨折患者病情一般较为复杂,容易引发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等并发症[5]。
因此,综合性的、个性化的手术室护理干预对脊柱骨折患者术后恢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脊柱骨折患者一般康复期较长,护理人员应叮嘱患者家属在这段时间内注意膳食营养,以富含钙、维
---------------------------------------------------------------范文最新推荐------------------------------------------------------ 生素、蛋白质的食物为主,如排骨、瘦肉、瓜果蔬菜等,确保患者康复期间营养供应。
此外,患者出院后仍应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包括患者创口愈合情况以及四肢、关节的功能活动情况。
护理人员还要多与患者交流,询问患者的其他需求,了解日常工作中的不足之处,并对工作中的短板方面进行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并加强人文关怀,将患者的感受放在工作首位,不放过每一个细节,从整体上提高护理质量。
综上所述,手术室护理可以有效改善护理质量,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桂秋单位:鹤岗鹤矿医院外科
参考文献
[1]涂成华.40例脊柱骨折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整体护理观察[J].大家健康,2016,10(12):232-233.
5 / 6
[2]魏艳,许晶晶,牛鑫.脊柱骨折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方式及意义探讨[J].中国医学工程,2016,24(4):56-57.
[3]周翠云.脊柱骨折围手术期的护理及康复指导[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4,1(1):374-375.
[4]胡伟,马瑞.脊柱骨折手术患者的手术室护理要点研究及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102):346.
[5]王如彪,张宏斌,刘云华,等.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临床诊断及治疗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4,32(1):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