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技术练习

合集下载

安全生产技术练习题附参考答案

安全生产技术练习题附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60题,每题I分。

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I个最符合题意)1 .在保护接零系统中,保护导体的截面面积必须合格。

当PE线与相线材料相回时,如相线截面面积为16mm2,则PE线截面面积不得小于()mm4A.4B.6C.10D.162 .机械设备可造成碰撞、夹击、剪切、卷入等多种伤害。

锻压机械最容易造成伤害的危险部位是()。

A.锻锤的锤体、压力机的滑枕B.锻锤的锤体、锻锤的摩擦轮C.压力机曲柄和连杆、压力机的滑枕D.锻锤的摩擦轮、压力机曲柄和连杆3 .乙快站房内的仪表必须应用()型仪表。

A.防尘B.防水C.防爆D.数字4 .机械制造场所工件、物料摆放不得超高。

在垛底与垛高之比为I:2的前提下,垛高不应超出()m(单位超高除外)。

A.2.0B.4.0C.3.0D.5.05 .冲压设备的安全装置按其结构分为机械、按钮、光电、感应等类型的安全装援。

其中,()全部属于机械类型的安全装置。

A.推手式装置、双手按钮式装置、光电式装置B.摆杆护手式装置、拉手式装置、光电式装置C.推手式装置、摆杆护手式装置、双手按钮式装置D.推手式装置、摆杆护手式装置、拉手式装置6 .手工电弧焊用交流弧焊机空载输出电压多为()V.A.25-35B.60-75C.110-220D.220-3807 .电磁辐射危害是指电磁波形式的能量辐射造成的危害。

辐射电磁波是指频率()Hz以上的电磁波。

A.50B.1000C.IOkD.100k8 .摆脱电流是确定电流通过人体的一个重要界限。

对于工频电流有效值,摆脱电流大约为()。

A.5-10mAB.50mAC.500mAD.IA9 .具有安全电压的电气设备是()类设备。

A.I11B.11C.ID.OI10 .工艺过程中产生的静电的最大危险是()。

A.给人以电击B.引起过负载C.引起爆炸D.降低产品质量11 .爆炸性气体、蒸气按()分为11A级、IIB级、11C级。

A.引燃温度8 .爆炸极限C.最小点燃电流比和最大试验安全间隙D.闪点12 .本质安全型防爆设备或部件的标志是()。

安全生产技术综合练习及答案

安全生产技术综合练习及答案

【经典资料,WORD文档,可编辑修改】【经典考试资料,答案附后,看后必过,WORD文档,可修改】安全生产技术综合练习(二)一、单项选择题(共60题,每题l分。

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l个最符合题意)1.某机械厂一次桥式起重机检修中,一名检修工不慎触及带电的起重机滑触线,强烈电击,坠落地面,经抢救无效身亡。

从主要危险和有害因素的角度分析,这起死亡事故属于()类型的事故。

A.车辆伤害B.触电C.高处坠落D.其他伤害『正确答案』B3.为防止机械伤害,在无法通过设计实现本质安全的情况下,应使用安全装置。

下列有关安全装置设计要求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安全装置有足够的强度、刚度、稳定性和耐久性B.安全装置不影响机器的可靠性C.将安全装置设置在操作者视线之外D.安全装置不带来其他危险『正确答案』C4.机器的安全装置包括固定安全防护装置、联锁安全装置、控制安全装置、自动安全装置、隔离安全装置等。

其中,利用固定的栅栏阻止身体的任何部分接近危险区域的装置属于()。

A.隔离安全装置B.联锁安全装置C.自动安全装置D.固定安全防护装置『正确答案』A5.砂轮机是机械厂最常用的机器设备之一,砂轮质脆易碎、转速高,容易发生机械伤害。

下列有关砂轮机现场检查的记录中,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A.砂轮机无专用砂轮机房,其正面装设有高度l.6m的固定防护挡板B.砂轮直径为砂轮卡盘直径的4倍C.砂轮防护罩与主轴水平线的开口角为90°D.砂轮直径140mm,无砂轮托架『正确答案』D8.木工机械有各种锯机、各种刨机等。

木工机械事故与木工机械的特点有密切关系。

下列有关木工刨床特点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切削速度高B.切削过程噪声大C.切削过程振动大,安全防护装置容易失灵D.触电危险性大『正确答案』D12.常见低压电器分为控制电器和保护电器。

其中,有的低压电器用来隔离电源,有的用来正常接通和分断电路,有的用来切断短路电流。

下图所示的低压电器中,具有切断短路电流能力的是()。

安全生产技术(题库)

安全生产技术(题库)

安全生产技术(题库)一、单项选择题1、在齿轮传动机构中,两个齿轮开始啮合的部位是最危险的部位。

不管啮合齿轮处于何种位置都应装设安全防护装置。

下列关于齿轮安全防护的做法中,错误的是( A )。

A. 齿轮传动机构必须装有半封闭的防护装置B. 齿轮防护罩的材料可利用有金属骨架的铁丝网制作C. 齿轮防护罩应能方便地打开和关闭D. 在齿轮防护罩开启的情况下机器不能启动2、实现机械本质安全有多种方法。

例如,(A)减少或消除操作人员解除机器危险部位的次数;(B)提供保护装置或个人防护装置;(C)消除产生危险状态的原因;(D)使人员难以接近机器的危险部位。

按照机械本质安全的原则,上面四种方法优先顺序是( A )。

A. (C)-(A)-(D)-(B)B. (A)-(B)-(C)-(D)C. (D)-(C)-(B)-(A)D. (C)-(D)-(A)-(B)3、故障诊断是通过诊断装置获取设备运行状态的信息,再对信息进行识别,以监视和预测设备运行状态的技术方法。

故障诊断的基本步骤的正确实施顺序是( A )。

A. 信号检测—信号处理—状态识别—诊断决策B. 信号检测—状态识别—信号处理—诊断决策C. 状态识别—信号检测—信号处理—诊断决策D. 信号检测—状态识别—诊断决策—信号处理4、生产作业环境的空气温度、空气相对湿度、热辐射、风速等都属于微气候环境的条件参数。

就温度而言,在无强迫热对流、员工穿薄衣服、员工未经过热环境习惯的条件下,感觉舒适的空气温度是( C )℃。

A. 31±3B. 26±3C. 21±3D. 16±35、雷击有电性质、热性质、机械性质等单方面的破坏作用,并产生严重后果,对人的生命、财产构成很大的威胁。

下列各种危险危害中,不属于雷击危险危害的是(A )。

A. 引起变压器严重过负载B. 烧毁电力线路C. 引起火灾和爆炸D. 使人遭受致命电击6、油浸纸绝缘电缆是火灾危险性比较大的电气装置。

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技术》模拟题

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技术》模拟题

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技术》模拟题一、单项选择题(共 70 题,每题 1 分。

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 1 个最符合题意)1、机械的本质安全设计是在设计阶段采取措施来消除机械危险的一种安全设计方法。

下列关于机械本质安全设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 机械部件的形状应避免尖锐的角和棱B 机械运动部件的必要运动空间应采用固定式防护装置进行隔离C 机械运动部件的运动范围应保证操作人员的身体部位不能进入D 机械设计应使机器在整个寿命周期内符合安全人机工程学的要求2、电气设备的绝缘材料长时间在较高温度作用下,容易导致的危险是()A 短路B 接触不良C 漏电D 烧损3、下列关于静电防护措施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 增加环境湿度可以降低静电产生的可能性B 静电消除器主要用来消除非导体上的静电C 接地是消除静电危害最常见的方法之一D 在容易产生静电的场所,工作人员应穿戴化纤衣物4、锅炉缺水是锅炉运行中最常见的事故之一,尤其当出现严重缺水时,常常会造成严重后果。

如果对锅炉缺水处理不当,可能导致锅炉爆炸。

当锅炉出现严重缺水时,正确的处理方法是()A 立即给锅炉上水B 立即停炉C 进行“叫水”操作,若水位能恢复正常,则继续运行D 加强水循环,加快蒸发5、起重机吊运接近或达到额定值的重物时,应先将重物吊离地面一小段距离,然后检查()A 起重机的稳定性B 制动器的可靠性C 重物的平稳性D 绑扎的牢固性6、为防止火灾爆炸的发生,阻止其扩散和减少破坏,防火防爆安全装置在实际生产中广泛使用。

下列关于防火防爆安全装置及技术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 化学抑爆技术可用于装有气相氧化剂的可能发生爆燃的粉尘密闭装置B 工作介质为剧毒气体的压力容器应采用安全阀作为防爆泄压装置C 当安全阀的入口处装有隔断阀时,隔断阀必须保持常开状态并加铅封D 主动式、被动式隔爆装置依靠自身的结构参数控制爆炸火焰、冲击波的传播7、建筑物按其火灾和爆炸的危险性、人身伤亡的危险性、政治经济价值分为三类。

安全生产技术练习4

安全生产技术练习4

第四章防火防爆安全技术一、单项选择题1、火的三要素是燃烧的()条件。

A.必要B.充要C.充分D.无关2、火灾发生的必要条件是同时具备可燃物、点火源和()三个要素。

【2009年真题】A.水蒸气B.助燃物C.还原剂D.二氧化碳3、以下燃烧定义正确的是物质的()。

A.氧化反应B.放热的氧化反应C.氧化还原反应D.同时放热发光的氧化反应4、超出有效范围的燃烧称为()。

A.着火B.闪燃C.火灾D.自燃5、煤炭、稻谷等可燃物质长期堆积在一起可能发生自燃火灾,其点火源是()。

【2009年真题】A.摩擦生热B.化学自热C.蓄热自热D.绝热压缩6、着火源是指具备一定()的能源。

A.温度B.热量C.温度和热量D.能量7、通常说的A类火灾是指()。

A.金属火灾B.气体火灾C.液体火灾D.固体物质火灾8、蜡烛是一种固体可燃物,其燃烧的基本原理是()。

【2009年真题】A.通过热解产生可燃气体,然后与氧化剂发生燃烧B.固体蜡烛被烛芯直接点燃并与氧化剂发生燃烧C.蜡烛受热后先液化,然后蒸发为可燃蒸气,再与氧化剂发生燃烧D.蜡烛受热后先液化,液化后的蜡被烛芯吸附直接与氧化剂发生燃烧9、《火灾分类》(GB/T 4968—2008)按物质的燃烧特性将火灾分为6类,其中甲醇火灾属于()火灾。

A.A类B.B类C.C类D.D类10、下列关于自燃特征的正确说法是()。

A.无需着火源作用B.无需明火作用C.无需加热D.无需氧化剂作用11、油脂滴落于高温暖气片上发生燃烧现象是属于()。

A.着火B.闪燃C.自热自燃D.受热自燃12、可燃物质的自燃点越高,发生着火爆炸的危险性()。

A.越小B.越大C.无关D.无规律13、氧气瓶直接受热发生爆炸属于()。

A.物理性爆炸B.化学性爆炸C.爆轰D.殉爆14、爆炸极限是表征可燃气体、蒸气和可燃粉尘爆炸危险性的主要示性数,其基本含义是指这类物质与空气的混合物在遇到火源后就会发生爆炸的()范围。

【2009年真题】A.温度B.浓度C.压力D.点火能量15、爆炸极限范围越宽,则发生爆炸的危险性()。

《安全生产技术知识》模拟试题4

《安全生产技术知识》模拟试题4

《安全生产技术知识》一、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70分)1.在高处进行焊补作业时,电焊机要离开作业点()米。

A.1B.5C.10D.202.平刨床的安全防护装置主要作用是防止手触及(),发生事故。

A.木料B.木屑C.刨刀D.节疤3.使用带锯机时,应()。

A.开机后先进料,然后调整到规定转速。

B.待锯条达到最高转速时,方可进料。

C.边进料,边调整转速。

D.进料十分钟后,调整到规定转速4.木工机械周围的场地应该注意什么?()A. 经常洒水B. 保持畅通及避免湿滑C. 提供空气调节D. 保持通风5.当吊钩处于工作位置最低点时,钢丝绳在圈筒上的缠绕除固定绳尾的圈数外,不小于几圈?()A.1B.2C. 3D.56.吊运熔化或炽热金属的钢丝绳,应采用()等耐高温的钢丝绳。

A.有机芯B.石棉芯C.软钢丝芯D.铁芯7.下列情况所述钢丝绳,哪一个没有达到报废标准?()A.整条绳股断裂B.麻芯外露C.钢丝绳有明显的腐蚀D.钢丝绳径向磨损时超过原直径的10%8.行车钢丝绳端部固定常用下列哪种方法?()A.压板固定法B.绳轧头法C.卡头连接钢丝绳法D.锥形套浇注法9.下列所述焊接环形链哪个未达到报废标准?()A.裂纹B.塑性伸长达原长度5%C.链环直径磨损达原直径5%D.扭曲10.带式制动器的制动带摩擦垫片,其背衬钢带的端部与固定部分的连接应采用()。

A.螺栓联接B.铆接C.铰接D.焊接11.生产的火灾危险性分类中,()最危险。

A.甲类B.乙类C.丙类D.丁类12.对劳动者不良的主要物理环境因素有哪些?A.异常温度和湿度B.粉尘C.毒气D.雾滴13.对劳动者不良的主要化学环境因素有哪些?A.异常温度和湿度B.光照不良C.噪声D.毒气14.明火属于()。

A.机械火源B.化学火源C.热火源D.电火源15.为保证在发生火灾是安全疏散,厂房安全出口的数目不应少于()个。

A.1B.2C.3D.416.安全阀是按()标准系列进行设计制造的。

安全生产技术基础试题

安全生产技术基础试题

安全生产技术基础试题《安全生产技术基础试题》一、选择题1. 安全生产的基本要求是()。

A. 安全第一B. 生产第一C. 质量第一D. 利润第一2. 安全带应该系在()处。

A. 腰部B. 脖子C. 手腕D. 腿部3. 造成工伤的原因包括()。

A. 机械伤B. 化学伤C. 个人不慎D. 所有以上4. 灭火器的使用方法是()。

A. 撕下挂绳,对准火灾火焰喷射B. 先打开阀门,再对准火灾火焰喷射C. 先拍打火灾火焰,再用灭火器喷射D. 都不对5. 安全鞋的基本要求是()。

A. 鞋底耐磨B. 鞋底防滑C. 鞋帮防静电D. 鞋帮抗压二、判断题1. 下列哪些属于不符合安全生产要求的行为?()A. 随意调整设备操作按钮B. 不戴安全帽进行高空作业C. 未经培训擅自操作危险设备D. 所有以上2. 安全管理制度是企业的安全生产文明建设的基础。

()3. 安全生产意识培训是一次性的,只需在员工入职时进行。

()4. 防护用品在使用时要经常检查,发现损坏要及时更换。

()5. 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是企业实施安全生产的最基本要求。

()三、简答题1. 企业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的重要性及其内容范围。

2. 如果发现同事在工作中存在安全隐患,你会如何处理?3. 请谈谈个人在日常工作中的安全防护措施。

4. 安全生产巡查及隐患排查的重要性。

5. 如何正确使用紧急事故预案,及时有效地应对突发事件。

以上就是《安全生产技术基础试题》的内容,希望大家认真作答,加强对安全生产的了解和重视。

安全生产技术章节练习题

安全生产技术章节练习题
D.故障文档库建立、状态监测、状态识别、诊断决策
27、机械的可靠性是指系统或者机械在()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
A.使用条件和时间B.规定的条件
C.规定的环境条件D.规定的条件和时间
28、所谓可达性是指检修人员接近产品故障部位进行检查、修理操作、插入工具和更换零件等维修作业的()。
A.维修的可能性B.标准化程度
A.油侵式变压器火灾爆炸B.熔断器火灾爆炸
C.电动机着火D.电缆火灾爆炸
18.射频指无线电波的频率或者相应的电磁震荡频率,泛指()以上的频率。
A.10kHzB.50kHzC.100kHzD.200kHz
19.任何情况下绝缘电阻不得低于每伏工作电压(),并应符合专业标准的规定。A.100ΩB.1000ΩC.0.5MΩD.1MΩ
A.机械伤害B.灼烫C.尘毒危害D.高处坠落
35.铸造作业在工艺可能的情况下,宜采用()。
A.遥控隔离作业B.连续作业
C.湿法作业D.在密闭空间作业
36.通过人的左、右耳屏点及眼眶下点的水平面成为()。
A.法兰克福平面B.矢状面C.冠状面D.水平面
37.考虑了心理修正量的产品功能尺寸称为()。
A.最佳功能尺寸
A.保护接零B.绝缘C.接地放电D.增湿
7.变配电站门的两侧都有配电装置时,门应该()。
A.向低压侧开启B.向高压侧开启
C.向两边开启D.向外开启
8.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的使用主要是防止()。
A.触电事故B.电压波动C.电荷超负荷D.短路
9.根据爆炸性气体混合物浮现的频繁程度和持续时间,危(wei)险场所可分为()。
6.在机械设备上采用和安装各种安全有效的防护装置属于()。
A.直接安全技术措施B.间接安全技术措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防火防爆安全技术一、单项选择题1、火的三要素是燃烧的()条件。

A.必要B.充要C.充分D.无关2、火灾发生的必要条件是同时具备可燃物、点火源和()三个要素。

【2009年真题】A.水蒸气B.助燃物C.还原剂D.二氧化碳3、以下燃烧定义正确的是物质的()。

A.氧化反应B.放热的氧化反应C.氧化还原反应D.同时放热发光的氧化反应4、超出有效范围的燃烧称为()。

A.着火B.闪燃C.火灾D.自燃5、煤炭、稻谷等可燃物质长期堆积在一起可能发生自燃火灾,其点火源是()。

【2009年真题】A.摩擦生热B.化学自热C.蓄热自热D.绝热压缩6、着火源是指具备一定()的能源。

A.温度B.热量C.温度和热量D.能量7、通常说的A类火灾是指()。

A.金属火灾B.气体火灾C.液体火灾D.固体物质火灾8、蜡烛是一种固体可燃物,其燃烧的基本原理是()。

【2009年真题】A.通过热解产生可燃气体,然后与氧化剂发生燃烧B.固体蜡烛被烛芯直接点燃并与氧化剂发生燃烧C.蜡烛受热后先液化,然后蒸发为可燃蒸气,再与氧化剂发生燃烧D.蜡烛受热后先液化,液化后的蜡被烛芯吸附直接与氧化剂发生燃烧9、《火灾分类》(GB/T 4968—2008)按物质的燃烧特性将火灾分为6类,其中甲醇火灾属于()火灾。

A.A类B.B类C.C类D.D类10、下列关于自燃特征的正确说法是()。

A.无需着火源作用B.无需明火作用C.无需加热D.无需氧化剂作用11、油脂滴落于高温暖气片上发生燃烧现象是属于()。

A.着火B.闪燃C.自热自燃D.受热自燃12、可燃物质的自燃点越高,发生着火爆炸的危险性()。

A.越小B.越大C.无关D.无规律13、氧气瓶直接受热发生爆炸属于()。

A.物理性爆炸B.化学性爆炸C.爆轰D.殉爆14、爆炸极限是表征可燃气体、蒸气和可燃粉尘爆炸危险性的主要示性数,其基本含义是指这类物质与空气的混合物在遇到火源后就会发生爆炸的()范围。

【2009年真题】A.温度B.浓度C.压力D.点火能量15、爆炸极限范围越宽,则发生爆炸的危险性()。

A.越小B.越大C.无关D.无规律16、煤矿瓦斯爆炸事故是严重的生产安全事故之一。

煤矿瓦斯主要成分是甲烷(CH4),根据甲烷完全燃烧反应所需氧原子数估算,其爆炸浓度下限为()。

【2009年真题】A.1.25%B.5.12%C.6.54%D.10.50%17、在爆炸性混合气体中加入惰性气体,当惰性气体的浓度增加到某—数值时,()。

A.爆炸上、下限差值为常数,但不为0B.爆炸上、下限趋于一致C.爆炸上限不变,下限增加D.爆炸下限不变,上限减小18、某种天然气的组成如下:甲烷40%,乙烷30%,丙烷20%,丁烷10%。

各组分相应的爆炸下限分别为5%,3.22%,2.37%和1.86%,则天燃气的爆炸下限为()。

A.5%B.4.37%C.3.21%D.3.11%19、粉尘爆炸产生的冲击波将堆积的粉尘扬起,在新的空间形成爆炸极限浓度范围内的混合物,遇到新的点火源再次发生爆炸的现象称为()。

【2009年真题】A.二次爆炸B.爆炸感应C.气固两相流反应D.爆炸上升20、与气体相比,粉尘爆炸的感应期()。

A.较长B.较短C.与气体一致D.不确定21、发泡倍数21~200倍之间的泡沫灭火系统为()。

A.低倍泡沫灭火系统B.中倍数泡沫灭火系统C.高倍数泡沫灭火系统D.空气机械泡沫灭火系统22、化工原料电石或乙炔着火时,严禁用()灭火器扑救。

A.干粉B.干沙C.水D.二氧化碳23、目前在手提式灭火器和固定式灭火系统中,广泛应用的灭火剂是()。

【2009年真题】A.水灭火剂B.干冰灭火剂C.干粉灭火剂D.泡沫灭火剂24、应使用()扑救精密仪器仪表的初起火灾。

A.水B.泡沫灭火剂C.四氯化碳灭火剂D.二氧化碳灭火剂25、下列火灾探测器中属于接触式探测器的是()。

A.感烟式探测器B.感光式探测器C.图像式探测器D.光电式探测器26、非接触式火灾报警器是根据()进行探测的。

A.烟气浓度B.烟气成分C.光学效果D.烟气流速27、焊接切割时,飞散的火花及金属熔融碎粒低温可达()。

A.1000℃B.1000~1200℃C.1200~1500℃D.1500~2000℃28、化工厂的防爆车间采取通风良好的防爆措施,其目的是()。

A.消除氧化剂B.控制可燃物C.降低车间温度D.冷却加热设备29、化工厂的燃气系统着火时,应立即关闭截门,其目的是()。

A.消除可燃物B.消除氧化剂C.消除着火源D.降低系统压力30、近年来,我国烟花爆竹生产企业事故多发,主要有技术和管理两方面原因。

下列事故原因中,不属于技术原因的是()。

【2010年真题】A.操作人员未经安全技术培训B.厂房布局不符合安全要求C.使用禁用药剂D.未使用防爆电器31、起爆药、工业炸药、烟花爆竹药剂按照其敏感度来进行排序,由高到低应该是()。

【2010年真题】A.起爆药、烟花爆竹药剂、工业炸药B.烟花爆竹药剂、起爆药、工业炸药C.起爆药、工业炸药、烟花爆竹药剂D.烟花爆竹药剂、工业炸药、起爆药32、烟花爆竹生产过程中,装、筑药应在单独的工房中操作。

当装、筑不含高感度烟火药时,每间工房定员最多不得超过()人。

【2010年真题】A.1B.2C.3D.433、在烟花爆竹生产过程中,贴筒标和封口时,操作间的人均使用面积不得少于()。

A.2㎡B.2.5㎡C.3㎡D.3.5㎡34、在民爆器材生产过程中,对于爆炸分区分为I类(Fo区)的场所,采用仪表的类型应该是()。

【2010年真题】A.本质安全型B.气密型C.尘密型D.增安型35、民用爆破器材是用于非军事目的的各种炸药及其制品和火工品的总称。

下列爆破器材中,不属于民用爆破器材的是()。

【2009年真题】A.用于采石场的炸药B.矿用电雷管C.民兵训练用手榴弹D.地震勘探用震源药柱36、炸药爆炸过程与一般的化学反应过程相比,具有放热性、()和大量气态生成物三大特征。

【2 009年真题】A.敏感性B.高速度C.稳定性D.时延性37、火药、炸药制造、储存等过程中,Ⅱ类(F1区)场所,是指()。

A.起爆药、击发药、火工品制造场所B.炸药、击发药、火工品储存场所C.黑火药、烟火药制造加工、储存场所D.理化分析成品试验站二、多项选择题1、在火灾扑救中,如果能阻断火灾三要素的任何一个要素就可以扑灭火灾。

火灾的三要素是指()。

【2008年真题】A.氧化剂B.还原剂C.点火源D.可燃物E.高温固体2、按照能量的来源,爆炸可以分为()。

A.物理爆炸B.化学爆炸C.核爆炸D.锅炉爆炸E.煤气爆炸3、爆炸极限是表征可燃气体危险性的主要示性数。

下列关于爆炸极限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2008年真题】A.可燃性混合物的爆炸极限范围越宽,其爆炸危险性越大B.可燃性混合物的爆炸下限越低,其爆炸危险性越大C.可燃性混合物的爆炸下限越高,其爆炸危险性越大D.爆炸极限是一个物理常数E.爆炸极限随条件的变化而变化4、混合爆炸气体的爆炸极限值不是一个物理常数,它随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通常对其产生影响的因素包括()。

【2009年真题】A.初始温度B.初始压力C.点火源活化能量D.照明亮度E.爆炸容器材料5、粉尘爆炸的特点是()。

A.速度比爆炸气体大B.压力上升比爆炸气体小C.产生的能量大D.只能一次爆炸E.破坏程度大6、粉尘爆炸与气体爆炸相比,其爆炸特征有()。

【2010年真题】A.粉尘爆炸点火能比气体爆炸点火能大B.粉尘爆炸容易发生二次甚至多次爆炸C.粉尘爆炸感应时间比气体爆炸长D.粉尘爆炸持续时间比气体爆炸短E.粉尘爆炸压力上升速率比气体爆炸快7、消防系统的控制方式是()。

A.手动控制B.自动控制C.被动控制D.主动控制E.联动控制8、下列()因素会增加可燃粉尘的燃爆危险性。

A.提高温度B.提高空气中的含氧量C.提高湿度D.增加灰分E.提高可燃气体含量9、消防系统的控制方式是()。

A.手动控制B.自动控制C.被动控制D.主动控制E.联动控制10、集中报警系统适用于()。

A.大型建筑群B.商场C.高层宾馆D.饭店E.综合楼11、气体灭火剂具有释放后对保护设备()等特点。

A.无浪费B.无污染C.无损害D.无破坏E.无降低功效12、按气体排放方式分类,安全阀可分为()。

A.弹簧式B.半封闭式C.全封闭式D.敞开式E.脉冲式13、烟火药组分中黏结剂的主要作用有()。

A.改善药剂物理化学安定性B.减缓药剂燃速C.降低药剂敏感度D.增强制品机械强度E.增强烟火效应14、炸药的爆发点取决于()。

A.炸药的特性B.炸药的数量C.实际操作程序D.炸药的粒度E.实验仪器15、防止民用爆破器材和烟花爆竹发生火灾爆炸事故的主要措施有()。

【2009年真题】A.降低工业炸药和烟花爆竹药料的燃烧爆炸敏感度B.防止民用爆破器材和烟花爆竹接触点火源C.避免民用爆破器材和烟花爆竹接触氧气D.避免运输过程中发生碰撞和摩擦E.加强民用爆破器材和烟花爆竹储运和使用各环节的安全管理16、烟火药粉碎和筛选原料时要做到“三固定”,包括()。

A.固定设备B.固定工房C.固定人员D.固定工具E.固定最大粉碎药量17、烟火药制造过程中,为保证领药时的安全应按照()的原则限量领药。

A.少量B.定员C.多次D.勤运走E.定时18、民用爆破器材包括()。

A.工业炸药B.起爆器材C.传爆器材D.专用民爆器材E.烟花爆竹19、下列属于火炸药爆炸要素的为()。

A.产生热量B.产生气体C.高化学反应速度D.临界体积E.周围介质的数量20、民用爆破器材的起爆材料有()。

A.导爆管B.火雷管C.电雷管D.继爆管E.硝化甘油炸药21、火炸药的机械感度有()。

A.热感度B.撞击感度C.针刺感度D.射频感度E.摩擦感度22、民用爆破器材的传爆材料有()。

A.导爆管B.导爆管雷管C.导爆索D.导火索E.磁电雷管23、起爆器材可分为()。

A.起爆材料B.民爆材料C.传爆材料D.特种爆破材料E.增效爆破材料答案部分一、单项选择题1、【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这三个要素中缺少任何一个,燃烧都不能发生或持续,获得三要素是燃烧的必要条件。

参见教材P175。

【该题针对“火灾爆炸事故处理”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175074】2、【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燃烧和火灾发生的必要条件:同时具备氧化剂、可燃物、点火源、即火的三要素。

参见教材P175。

【该题针对“火灾爆炸事故处理”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175075】3、【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燃烧的定义是物质同时放热发光的氧化反应,是一种剧烈的氧化反应。

参见教材P1 75。

【该题针对“火灾爆炸事故处理”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175076】4、【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火灾也是燃烧,但它是超出有效范围的燃烧,亦即失去控制的燃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